体育活动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体育活动论文(精选5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二十一世纪的学校教育应是一个多姿多彩,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课间体育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就是从如何开展课间体育活动、提高全体师生的认识入手,通过自己在开展课间体育活动中的收效来论述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关键词]课间体育活动素质教育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正发生着重大改革。

第一篇:体育活动论文

探索体育舞蹈对幼儿体育活动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幼儿园改革的逐步深入,幼儿体育舞蹈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应运而生。是集体育、舞蹈、艺术、音乐、健身于一体的体育运动,符合爱跳、爱动的幼儿。通过体育舞蹈,可以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同时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增强幼儿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想象力。本文就体育舞蹈的内涵的分析来探索体育舞蹈对幼儿体育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舞蹈;幼儿;体育活动;影响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总结为三个方面:培养兴趣,发展动作,增强体质。

而兴趣对于动作技能与身体素质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能否激发和产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事关体育意识与习惯的关键之处。在幼儿园这个基本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们更多的需要发展基本动作技能。基于此,体育舞蹈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丰富动作经验或模式的积累。

一、体育舞蹈的内涵

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在体育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一门集音乐、动作、节奏和感情于一体的艺术,体育舞蹈是运动美和艺术美的有机结合,使人们的审美层面进一步提高,从中获得一种体育艺术的力量,并使观众在观赏中产生美感是它的魅力所在,以求达到更高层次的美的享受。经常参加体育舞蹈运动,可以改变着自我的形体、姿态等身体条件,并在体育舞蹈优美的音乐和优美动作的影响下,提高审美能力。

幼儿需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和内心的感悟来表达动作的内涵,它可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对动作及节奏的模仿能力,教育幼儿探索常见生活物品的游戏方法,提高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1]。通过体育舞蹈,幼儿可以获得基础的舞蹈知识,锻炼出身体的柔韧度、平衡力、协调力,使儿童的体质得到增强,同时,儿童的注意力、模仿力、表演能力等学习能力也得到大大增强。

二、体育舞蹈对幼儿体育活动的影响

体育舞蹈对于幼儿体育活动的影响主要在于实现幼儿体育活动的核心目标,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技能,同时增强幼儿的体质。

(一)体育舞蹈激发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体育舞蹈可以通过游戏教育、音乐教育以及肢体教育来调动幼儿进行运动的积极性。我们都知道,幼儿对于游戏有着天生的喜爱,在音乐下,幼儿会不自觉的摆动自己的肢体,跟着音乐的节奏摇晃。因此,将游戏和音乐融进体育舞蹈动作中,可以让幼儿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感,锻炼了幼儿的交际能力。除此之外,还会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以及想象力、创造力[1]。

例如,让幼儿做早操,早操活动富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在早操动作的编排上,幼儿园都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结合幼儿生活情趣,根据四季的变化,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情况下,合理科学地编排动作,其内容丰富、形式多变、游戏多样化、音乐节奏欢快,早操作为体育舞蹈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幼儿最喜欢的运动方式之一,激发了幼儿每日运动的兴趣。

(二)体育舞蹈发展幼儿动作的基本技能

幼儿动作的基本技能包括:走、跑、跳、投、滚翻、攀爬、支撑、悬垂、平衡等,幼儿这些动作的基本技能获得一定的发展,对于幼儿的“动作模式”和“动作单元”都能得到平稳的发展,将对今后参与运动能力、生活技能及社會交往能力等都产生重要的作用。体育舞蹈作为幼儿感兴趣的运动方式之一,完全可以满足幼儿动作的基本技能的发展和运用,提高幼儿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性,避免幼儿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提高幼儿对于基本动作的熟练掌握[2]。

例如篮球舞蹈,是幼儿喜闻乐见的舞蹈运动,可以锻炼幼儿跑、跳、投等基本动作能力,可以提高幼儿身体的灵敏性、速度、力量和耐力等,对幼儿的身体素质有着极大的提高。除此之外,篮球舞蹈还可以促进幼儿左右脑平衡发展,增强幼儿的意志力,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反应能力,促进身体灵活度等。

还有拉丁舞,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活动,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而且还能改善大脑的反应能力,能够让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骨骼及肌肉尽量向上伸展。拉丁舞是需要双人配合的舞蹈种类,因此练习拉丁舞,孩子们会学会团队合作意识,学会融入团队,学会与人协作,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体育舞蹈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

现在很多的孩子都是出于亚健康状态,很容易生病,体育舞蹈是一种全面运动,可以促进孩子血液循环功能,增强身体抵抗力,促进身体健康。增强孩子心理健康,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相对于没有进行体育舞蹈教育的幼儿来说,其身体素质更好一点。体育舞蹈还可以锻炼幼儿的耐力,增强幼儿的呼吸系统功能,增加肺活量,同时增加血液带氧的能力。除此之外,在改善身体形态方面,通过早操、篮球运动、芭蕾舞、拉丁舞等体育舞蹈,可以让幼儿身体的各个部位能充分协调配合。做以上这些运动,有助于幼儿获得一个良好的体型,保持完好的姿态[3]。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体育舞蹈,让幼儿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感,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以及想象力、创造力。锻炼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提高对于基本动作的熟练掌握。增强幼儿的体质,使幼儿的身体更加强壮,不易生病。由此可见,体育舞蹈基本实现了幼儿体育活动核心目标,对幼儿体育活动的影响比较深远。

参考文献:

[1]周剑,孙伟东.体育对幼儿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J].2018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科技创新与运动生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

[2]朱晓愉.体育舞蹈运动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展望[J].当代体育科技,2017 (30):31.

[3]王莹.体育舞蹈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重要性之认知[J].当代体育科技,2016 (13):63-64.

作者:赵先甲

第二篇:如何借助阳光体育理念组织高中体育活动

摘要: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尝试通过阳光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凭借阳光体育活动的参与和实践实现综合素养的完善。在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阳光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运动意识,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运动品质。最终,学生将在此过程中达成综合素养的健全。

关键词:高中;体育;阳光体育活动;综合素养

对于高中生而言,综合素养完善主要指能力,品质,意识等层面的全方位强化。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将阳光体育活动融入高中体育课堂,尝试借助阳光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为了取得良好教育效果,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阳光体育活动邀请学生参与,使得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强化运动能力,建立良好的运动意识,实现良好品质的健全。在高中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喜好进行教育设计,充分发挥阳光体育活动的教育效果,为学生打造趣味十足的户外活动,邀请学生在愉快的体育活动参与中实现成长和进步。最终,学生将在阳光体育活动的参与中实现综合素养的建立。

一、开展阳光运动,建立运动能力

在高中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运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健全添砖加瓦。在课堂上,教师通过阳光体育活动的策略实施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尝试为学生投放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邀请学生参与,促使学生在阶段性的训练中逐步掌握多样化的运动能力。结合教师的积极讲解和帮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建立良好的运动基础,且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运动技巧。

例如,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阳光体育活动邀请学生参与,帮助学生在户外阳光体育活动中逐步参与球类运动、跑步运动、投掷运动等不同的运动形式。一开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高中生在球类运动能力、跑步能力等层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于是教师就通过运动能力的培养进行阳光体育活动组织。在多样化的阳光体育活动组织中,教师着力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凭借跳跃活动、接力活动和球类活动请学生参与,促使学生在愉快的运动体验中逐步达成运动能力的提升和强化。最终,学生将在运动实践中获得运动能力的充分锻炼和运动能力的提升。

二、开展阳光运动,建立运动意识

经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阳光体育活动的策略实践,教师发现学生逐渐建立起了终身运动的意识。每当课间的时候,即使没有教师的提醒和鼓励,学生也能够主动投入到户外运动中接受阳光的洗礼,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由此可见,经过阳光体育活动的实践,学生不仅能够实现运动能力的提升,还能够逐渐建立起终身运动意识,能够将运动的主动性投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

例如,教师通过阳光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终身运动意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每天都会为学生安排各种各样的运动活动,尝试为学生营造出趣味十足的运动氛围。经过一段时间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教师发现学生不仅能够每天主动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当中,还能够主动尝试不同的运动形式,有效拓展自己的运动能力。由此可见,经过阳光体育活动的安排,学生体会到体育活动的参与乐趣,结合教师的帮助达成了运动意识的有效建立、建立起终身运动意识。终身运动意识的建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后续运动,能够主动投入到愉快的运动实践当中。

三、开展阳光运动,建立良好品质

经过教师的积极培养,每一位学生都凭借阳光体育活动的参与投入到了体育训练当中,且在此过程中实现了高尚品质的建立。在教师的观察中,学生不仅能够在阳光体育活动实践中建立起互帮互助的意识,还能够养成合作共赢的可贵品质。更为重要的是,在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时候,学生还能够践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运动品质,实现高尚品质的切实健全。

例如,教师通过阳光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合作共赢的可贵品质。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发现很多学生能够在阳光体育活动的愉快参与中逐渐建立起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说在接力运动中,小王在接棒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当时左右很多学生来扶他,甚至小王的“对手”也赶来帮忙;在学生参与篮球体育比赛的时候,学生积极充当旁边的啦啦队为两个队伍中参与运动的运动员鼓劲……每一个学生都在愉快的阳光体育活动中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也在愉快的运动实践中达成了运动能力的提升和可贵运动品质的有效建立、实现了个人素养的切实完善。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教师为了完善学生的综合素养,需要详细分析,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教育研究,教师将发现阳光体育活动的教育意义和价值,然后将其巧妙的应用在高中体育课堂上,尝试凭借这种教育理念,为高中生打造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保证每一位高中生都能够凭借阳光体育活动的参与实现综合素养的健全。同时,综合素养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能力,意识,品质等全方位的教育引导,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在高中体育课堂的阳光体育活动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喜好进行教育设计,通过这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趣味化的体育活动中进行实践,凭借阳光体育的教育引导达成能力,意识,品质的有效建立。经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阳光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高中生不仅能够实现运动能力的提升和強化,也将建立起终身运动意识和良好的运动品质。这对于高中生的全面进步是十分重要和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李照星.生本理念下的高中体育分层教学举措分析[J].考试周刊,2021(61).

[2]裴生毅.高中体育与健康分层走班教学实践路径探索[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8).

作者:姜全生

第三篇:课间体育活动探究

[摘要] 二十一世纪的学校教育应是一个多姿多彩,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课间体育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就是从如何开展课间体育活动、提高全体师生的认识入手,通过自己在开展课间体育活动中的收效来论述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

[关键词] 课间体育活动 素质教育 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正发生着重大改革。“健康第一”是新世纪学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快乐、健康、发展”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为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把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有义务和责任配合学校搞好体育教学。根据学校的安排,我校开展了课间活动,尤其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全校师生的热情和积极配合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证明,它在全面实施健康、快乐、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显现出重要而特有的功效。我认为这样做为学校教育开辟了新的气象,无论从体质,还是从精神面貌等各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转变。对班级的日常管理也产生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现就自己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课间活动促使人们更新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课间体育活动”是对传统课间操的继承和发展。“校风校纪好不好,一看做操就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学校的课间操水平确实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体现。它不但是面向全体同学的最有保证和稳定的一项体育活动,而且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艺术教育的主要渠道。高水平的课间操将以它充满艺术感染力的内容和多种表现形式吸引了学生积极参加。同学们在做操中体验蕴含在活动中的形体美,领略与之相配合的音乐韵律,以及伴随各种队形和造型变化,会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而以往的课间操由于长时间统一做一套操,学生普遍感到枯燥,显的疲沓。原来一说课间体育活动,学生和老师们的反映可能就是课间操。不错,课间活动包括课间操,但现在有所不同,形式更加多样化,不光是广播体操的形式,还可以是健身操、韵律操、武术操等。形式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全体性和学生发展的主动性。在课间活动中,大课间的活动时间较长一些,内容和形式多样。在刚开始时,曾在部分教师和家长中引起了不同的反响,有的认为是浪费时间,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的认为是不务正业,搞花架子。对于一个乡镇中学来讲,他们认为这样做是不可取的。为此,学校组织召开教师座谈会,使大家提高认识,了解了实行课间活动的必要性。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大家认识到课间活动不仅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左右的体育锻炼时间,增强了学生的体质,缓解了学习疲劳,而且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质量、个性、情感、兴趣等多项素质。全体教师和学生切实感到它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更需要大家更新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只要有各部门密切配合,就能保证课间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精心设计课间活动的形式,强化训练,科学实施

我们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和把快乐还给学生,创造和谐师生关系的指导思想设计我校的课间活动。我们活动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以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高昂的热情去迎接未来。整个活动由音乐来统一指挥,特别是独具特色的大课间活动,从9:30到10:30,共30分钟。开设具有新颖性、娱乐性、合作性、观赏性、竞争性强的项目吸引学生,让学生愿意来,喜欢来,很想来。每天第二节课后伴随集合铃声和音乐声,同学们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亲自带队到指定的位置做操。在做操时个体与队伍间的方位变化,使学生做操时注意力集中,兴趣盎然,大大提高了课间操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体育独有的艺术。校园内歌声、笑声不绝于耳,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活动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三、领导重视,加强管理,使课间活动上了一个新台阶

两年来,我校课间活动能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离不开学校领导小组细致的工作。校长、政教主任、体育教师,这就为该项工作在人员、时间、经费上提供了保障。另外,在课间体育活动中还建立了考评制度,每天由学校政教和体育老师对各班出勤、活动、操姿、对列情况进行考评,并把考核结果纳入班级量化管理中去,从制度上保证活动的质量。

四、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成果显著

目前,课间活动已成为我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往我们对体育活动课的处理都走入了一个误区,把体育活动课与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混为一谈,或认为体育活动课与体育课是同等的,应该将活动课搞成学科化;或认为体育活动课与体育课外锻炼是一样的,就采取放任自流方法。其实,体育活动课与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都是不同的,它是两者的升华与发展,它的正常开展使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技能的培养和体能的发展更加紧密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它在为学生提供素质发展的条件与空间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学校的不断发展。

首先,为了配合课间活动的深入发展,学校增设了一批体育器械,改造了全校室内外的音响系统。学校的面貌与硬件设施正发生质的飞跃,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健身环境。

其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素质不断提高。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还使他们形成了互相激励、自学奋进的良好习惯。

第三,师生身体素质明显增强,对体育教学工作的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学校中初三毕业生的体育测试成绩明显上升。教师也变“被动参加”为现在的“主动参加”。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有所提高。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活动是学生“智力生活的策源地”。适量的课间活动不仅能使全身血液加快循环,提高视听能力,还能改善大脑皮层的协调指挥能力,让学生的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堂课的学习中去。

第四,每天1小时的课间体育活动,提供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校领导之间的相互了解的机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中缺少玩伴。他们孤僻,自以为是,自我意识强,但集体意识薄弱,以致于很多学生不习惯集体活动的游戏。通过课间活动的开展,使得各种关系得以融洽发展。学生在活动中齐心协力,互相理解、容忍,获取了更多的人生经验。特别是在一些游戏性的集体比赛中,他们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交流,更是体现了同学们之间相互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竞争意识,使德育教育在体育大课程教育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促进了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回顾我校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放眼方兴未艾的课间活动的前景,我们将继续深化符合我校实际情况和发展学生特点的课间体育活动。我们更有信心奏响以快乐为主旋律,突出特色,强调主动与和谐、向上与发展的课间活动更新、更美的乐章。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

[2]张德伟.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作者:王 敏

第四篇:阳光体育背景下小学课间体育活动实施策略探究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以及对教育的重视,当前环境下的小学生虽然得以远离劳作,在窗明几净的学校里享受义务教育,但正因如此,除了有限的玩耍时间外,学习占据了孩子的大部分时间,这就造成在缺少足够运动的前提下,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普遍低下。为了提高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体育总局、教育部提出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计划,本文将在领会阳光体育运动精神内容的基础上,从课间体育活动的角度分析相关策略实施办法。

为了办证青少年的锻炼时长,提升其身体素质,在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提出了“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同时设定了“每天运动一小时”的目标。在现有的体育课程安排无法满足给定目标的情况,我们想到可以充分利用课间时间合理安排体育运动项目,不仅能够消除文化学习带来的脑力疲劳,同时也能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更能让学生本着放松的态度完成身体的锻炼,从而增强身体素质。

1 阳光体育课间活动的意义

1.1 帮助学生树立健康体育的思想

小学时期是大部分教学科目的启蒙时期,可以说小学教育的优劣能够影响到学生对于相关科目的观感,甚至对学习意识的形成、学习习惯的养成产生巨大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推动阳光体育课间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促进其身体健康发展,同样有助于培养其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使其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1.2 和谐运动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阳光体育运动是国家倡导、各级学校层层落实的集体性活动,当许多同龄人聚在一起参与到体院锻炼中时,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许多乐趣,同时体育锻炼带来的固有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也会大大增加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助于让学生发现自身的运动特长,充分挖掘运动潜能,让学生除了教室学习的“方寸之地”外,能够在学校找到更广阔的活动空间。

1.3 促进健康校园体育氛围的建设

前文提到,阳光体育课间活动是一个集体性的、囊括全校学生的运动,这种大范围、多类型的体育活动需要学校从领导到教师,也需要班级从班主任到学生齐心协力一同完成整体过程的规划和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接触到筹划阳光体育带来的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同样在运动过程中,学生也能通过彼此接触认识更多的新朋友,并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一定程度上能够加速良好精神品质的扩散,最终形成健康的校园体育氛围的构建。

2 推进阳光体育课间活动的策略

2.1 开发特色化校本体育项目

在设计阳光体育课间活动时,学校以及教师必须考虑到地方特征及校园特色,不能对其他学校开展的方式、项目完全照搬照抄,而应当适当借鉴、自主创新,开发符合地域文化、彰显校园校本化体育项目,不仅能够丰富阳光体育的活动形式,同样也能激起学生对于本校的自豪感,调动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从而让课间体育活动起到良好的效果。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区域文化特色外,参与创编体育项目的教师一定要弄清体育活动的对象——小学生,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体育能力、身体发育情况、运动潜力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调查,同时也需要认真考虑小学年龄段的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心理需求、运动偏向等等,从而能够更好地确定相关体育项目的锻炼强度、动作难度、风格特色以及背景音乐的选择,从而让学生不仅仅是在参与一项体育运动,更是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另外除了人为因素的设计计算外,为了保证阳光体育课间活动的连续性,针对异常气候环境也必须进行提前准备,当天气晴朗、气候较好时学生可以很自由地在操场进行体育活动,一旦遇到雨季、寒季或者大雾气候时,在室外进行体育锻炼就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所以教师在设计室外活动项目时也需要结合各班的容量情况、学生数量进行室内项目的创编,如可在室内进行的一些健美操、拉伸操或者小范围锻炼身体协调性的手指操、课桌操等,同时也可以加入一些竞技性较强的游戏内容,如角力游戏、反应游戏等等。

2.2 加大体育运动设施的投入

由于小学生对于重复性高、机械性强的活动的排斥心理,其对应用运动器材进行锻炼的项目兴趣并不大,因此很多学校也就不重视相关体育器材的建设和维保,这就到这不少学校体育器械的数量不足、器械部件老化脱落等情况十分常见。而对于开展阳光体育课间活动来讲,体育器材又是必备的前提条件,因为涉及到全校学生的体育锻炼势必不能局限个别的体育项目中,而应该有更为丰富的互动形式供学生选择,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因此无论学校想要扩充体育项目类型还是想要提升课间活动的质量,扩大场地范围、增加功能性场地数量、建设体育运动器材都是必要的投入。只有让活动区域形成完善的功能区,如网球区、羽毛球区、跑步区等等才能推动相关配套运动项目的施行,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才能更好地实现阳光体育的要求,从而为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课间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

2.3 进行严格的课间活动管理

虽然阳光体育活动的倡议提出已有较长时间,各级学校对于课间活动的开展已经形成部分经验,但对于这种涉及全校学生的大范围的活动组织,我们仍应该报以慎之又慎的态度,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安全问题,努力消除每一点安全隐患,同时也要通过制度的方式强化学生对活动的重视态度,让阳光体育课间活动能够落到实处、发挥实效,避免造成对资源以及时间的巨大浪费。因此无论是开展之前还是在开展之后,我们都不能被眼前的现象或成果所蒙蔽,一定要继续去关注、吸取、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同时关注社会动态,及时发现、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新理念、新思想,结合对本校情况的思考,不断完善活动的组织策划、不断细化相关管理办法和评价体制,同时加强体育教师的巡查、巡视力度,务必确保阳光体育课间活动的安全性、高效性。

2.4 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想要创编优质的阳光体育课间活动内容,不仅需要体育教师对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有充分的了解,同样也需要其具备重组、创新现有活动项目的能力。对于阳光体育课间活动的开展来讲,需要重点设计、创新的不仅仅只是活动内容,还包括组织形式、开展策略等多个方面,因此这对全体体育教师的能力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运动类型来看,课间活动应该包括常见的几种体育活动,比如各种球类、田径类的项目,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以及指导需要,每个运动类型都应当有专业的体育教师给予指导。另外由于阳光体育课间活动是集体性、合作性的大型活动,因此许多学生都会愿意去尝试新鲜事物,去学习掌握新的体育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入门指导,如果体育教师自己的体育素质不过关,对于动作要领及运动技巧含糊不清,也会让学生丧失运动的兴趣,也就与阳光体育的开展诉求相违背。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阳光体育课间活动是对于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办法的有效尝试,同时也是丰富小学生课余活动形式的有力举措。经营好阳光体育课间活动不仅是学校本身的一张闪亮的名片,同时也会是学生对学校产生归属感与自豪感的源泉,無论对于学校本身的文化氛围建设,还是对学生的发展引导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兴业县石南镇七团小学)

作者:李华

第五篇:唐代女性体育活动研究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研究唐代女性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找出唐代女性体育活动高度发达的原因,结合现代体育项目分类方法,总结出唐代女性参与体育活动的分类及特点如下:唐代女性参与体育运动具有广泛性,上层贵族女性具有娱乐表演性质,下层平民体育运动反映了休闲性质。

关键词:女性体育;体育史;唐代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与此同时中国古代体育文化也达到了一个高峰。唐代女性生活在一个相对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中,在一定程度上与男性有着相同的社会地位,因而在这一时期女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上至宫廷贵族下至平民优伶,广大女性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其种类之多,规模之大,在中国体育历史上较为罕见。女性的社会地位,精神追求,生存状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以史为鉴,通过对唐代女性体育活动进行研究使我们从中得到启示,以促进现代女性体育活动的发展。

一、唐代女性体育活动高度发达原因

唐代的经济发达,文化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为女性参与体育运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使得这一时期的女性能广泛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其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良好的经济基础。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经历魏晋南北朝的动乱及民族的融合,唐代开国以来实施了一系列利于国家社会发展的措施,如人才选拔承袭了隋朝的科举制度,武则天时期正式确立了武举制度,军事管理采取府兵制,土地管理试行均田制,经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代达到国力上的全盛时期,成为公元6-8世纪世界上最繁荣昌盛的国家之一,这为唐代女性参与体育活动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第二,实施积极对外开放的政策。唐代实行积极开放的对外政策,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1]唐代这种海纳百川的思想使其在众多领域取得进步,其体育文化的发展也更加完善,更加开放,这为唐代女性参与体育活动有了打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第三,民族文化的融合。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各个民族的文化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的相持和冲突[2]。形成了无与伦比的多元文化,唐代的建立使得这一多元文化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北方游牧民族女性思想脱胎于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地位相当高,《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记载“一切计谋从用妇人”。

第四,审美观念的转变。北方游牧民族女性善于骑马游猎,骑射的风俗习惯很大程度地促进了唐代女性参与体育活动,唐代女性的审美观念从汉代推崇的柔弱为美转变为崇尚“胡”风的勇武之美。唐代女性抛头露面,并不避讳与男性一起参与体育运动。

第五,统治阶级的主导。在封建集权制的社会,封建统治阶级的喜好主导着社会风气的发展,特别是女皇武则天执政的“武周时期”,女子的社会地位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与之同时,女性参与体育活动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唐代女性体育活动主要的项目

唐代开放的时代精神推动了女性体育文化的发展,这一时期女性参与体育项目内容多样化且多与时令节气相关。为了更好地研究唐代女性参与体育运动,仿照现代竞技体育的项群分类思想笔者将唐代女性所参与的体育运动划分为球类骑射项目和民俗项目两个大类。

(一)球类骑射项目

马:该运动在唐朝风靡一时,是唐代极具代表性的体育项目,上至皇帝贵族下至普通百姓都热衷于参与其中,女性参与马运动时为了降低马的风险性,一般以驴代马,同样挥月杖击球故而又被称为“驴鞠”(《旧唐书》十七卷《敬宗纪》)。位于陕西省乾县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墓壁画描绘了唐代马比赛的盛况,墓室壁画高画面描述参与比赛者二十余人,背景宏大宽阔,刻画生动,马匹皆将马尾挽起,参与者头着幞巾,脚蹬靴,手持月杖竞相逐球。江苏邗江出土一面唐代铜镜,镜上刻绘四个骑着马匹进行打球的女性形象,栩栩如生,令人神往(现存故宫博物院)。陕西临潼关山村唐墓发掘出土四件白陶彩绘俑,其器型精致玲珑,均为唐代女子形象,人物身着长袖窄服,左手紧拉缰绳,右手做上扬状,探身前倾,表情专注,四件陶俑均属稀世珍品,真实再现了唐朝女性参与马运动的场景。唐代诗人张籍在其《寒食内宴二首》一诗中写道:“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3]诗中描绘了寒食节期间宫廷中女子争相参与马运动的场景。唐代诗人王建在《送裴相公上太原》诗中写道:“千群白刃兵迎节,十对红妆妓打球。”[4]以上种种实物及文献均说明在唐代女性参与马运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同时也要看到的是虽然女性可以参与到马运动中,但大多都是表演性质,具有一定的审美及观赏价值不具备竞技性。

步打:该运动类似于现代的曲棍球,为区别马称其为步打,在唐代宫廷中较为流行,寒食节唐代宫廷庆典时有一项“献球”活动,具体就是由宫中女子参加的步打比赛。比赛分两队,先胜第一球的一方得到奖励,并向皇帝跪拜谢恩。关于步打最早的记载为诗人王建所做的一首宫词,这首宫词的内容是专门描写宫女们进行步打球活动的情景,宫词中说:“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5]唐代女诗人鱼玄机在其《咏球作》一词中描写到“坚圆净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无滞碍时从拨弄,有遮拦处任勾留。不辞宛转长随手,却恐相将不到头。毕入门应始了,顾君争取最上筹。”[6]这首词详实地说明了步打球的器械,词中提到步打球为圆形实心球,用头部弯月形状的长杆击打,球遇到阻碍则会停下。

蹴鞠:又称“踏鞠”,是我国古代的足球运动的一种,产生之初主要是军事训练手段的一种,参与者通常多为男性,该运动发展至唐代其军事性质减弱,娱乐性增强,因而在唐代女性中较为流行,女性参与蹴鞠与男性不同,通常为两人对踢或数人对踢,并不是以进球的数量判别输赢,而是以难度和花样进行评判,故而又称女性蹴鞠为“白打”。唐代晚期传奇《剧谈录·潘将军失珠》记载:“过胜业坊北街,是春雨新霁。有三鬟女子,年十七八岁衣装褴褛,穿木屐于道侧槐树下。值军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数丈,于是观者渐众”[7]文中用通俗直白的语言描述了一名妙龄女子虽衣衫褴褛足蹬木屐,但以其精湛的球技引起围观的场面。

骑射:经历了将近二百年的动荡不安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武力开国的唐朝,尚武之风兴盛,女性参与骑射比较普遍,杜甫《哀江头》诗:“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诗中描写了一位宫廷女性的骑射英姿。据五代时期王仁裕所著的《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唐宫中,端午日造粉团、角黍贮盘中,以小角弓射之,中者得食,都中盛行此戏。”[8]据此描写可知唐代的女性骑射多以娱乐性质为主,脱离了军事实际用途。

(二)民俗体育项目

唐代民俗体育项目大多伴随着时令节气的发展逐渐流行,如寒食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节日,这些节日中除了祭祀庆典活动之外,体育活动成为节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唐代女性参与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舞台。

荡秋千:秋千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历经南北朝时期发展之后形成社会风俗,在唐代已成为女性最流行的民间体育运动之一。唐代花间派词人韦庄在其《丙辰年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中描写到“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9]宫廷诗人王建在《秋千词》中写到“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定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傍人送上那足贵,终赌明斗自起。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坠地。”[10]诗中翔实叙述了了唐代女性荡秋千的场景。

赛龙舟:又称竞渡,在唐代端午龙舟活动在水资源丰富的江淮流域较为流行,依据《旧唐书·杜亚传》记载“江南风俗,春有竞渡之戏,方舟前进,以急趋疾进者为胜。”[11]这种划船竞赛吸引了女性参与其中唐代诗人张祜的诗句“猩猩血彩系头标,天上齐声举画桡。却是内人争意切,六宫罗袖一时招。”[11]生动描绘了唐代女性参与赛龙舟的场景。

拔河:拔河又称牵钩,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起初是以一种军事训练的手段出现,发展到了唐代已成为一项极为流行的体育运动,历史学家黄现在其著作《唐代社会概略》中描述唐代女性参与拔河比赛的风俗:“不独兵士为然,既宫女亦多戏此。又不独宫女为然,宰相将军等又多戏此。似此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则唐代社会,拔河游戏之盛,一般可鉴。”[11]

三、唐代女性参与体育运动的特点

唐代的政治文化的高度开放,使得唐代女性参与体育运动也显示出高度的开放性。史料诗词所描写的场景都说明,当时女性摒弃男尊女卑的观念敢于抛头露面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唐代上至宫廷下至平民的女性均参与体育活动显示出广泛性,但是参与的目的却并不相同,上层贵族女性参与体育主要具有娱乐表演的性质,下层平民参与体育活动更多地反映了体育运动的休闲性质。

四、结语

不可置疑,唐代女性参与体育活动对后世体育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唐代之后,伴随着“存天理,灭人欲”朱程理学的出现,我国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再次衰弱,盛唐时期女子体育活动参与的盛况在我国古代体育文化史上成为绝响。

参考文献:

[1]李静蓉.唐代宫廷优伶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2]勾利军.唐代文化的开放与多元发展[J].河北学刊,2008(3):56-60.

[3]黄伟.唐代体育与唐代社会开放风气[J].晋阳学刊,1991(6):27-31.

[4]李金梅,薛延利.论唐代女子体育多元化兴起及开发唐代女子体育资源之现实意义[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3):34-38.

[5]谢新涛.新时期我国传统民俗体育项目发展研究[J].兰台世界,2013(1):124-125.

[6]杨凯丽.鱼玄机诗歌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0.

[7]任胜云.唐代妇女社会地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8]苗福盛,刘祥燕,李野.唐代女子体育试探[J].体育文化导刊,2009(1):117-119.

[9]叶瑞昕.借墓游春的民俗学考察[J].文史知识,2007(1):121-126.

[10]陈科.唐代文学对体育文化的反映[J].体育文化导刊,2013,4(4):140-142.

[11]黄水云.论唐宋诗词中之竞渡书写[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6(4):42-48.

作者:邹骐阳 韩勤英

上一篇:水利水电期刊论文下一篇:思想教育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