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冠心病病人体育活动、恐动症与运动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本研究基于恐惧-回避模型和自我效能理论,旨在了解冠心病病人体育活动、恐动症与运动自我效能的现状,探讨一般人口学资料对体育活动、恐动症与运动自我效能的影响以及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体育活动、恐动症与运动自我效能的相关性,明确运动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从而改善冠心病病人体育活动现状,促进心脏康复。方法:使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便利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在江西省赣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章贡院区心血管内科住院复查的276例冠心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工具包括自制的人口学与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心脏病病人运动恐惧量表和运动自我效能量表。使用Excel2013、Spss22.0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rocess中介效应分析。结果:(1)冠心病病人体育活动总分为(17.58±14.09)分,恐动症总分为(36.32±5.04)分,各维度得分情况为:害怕受伤(11.56±2.31)分、自身功能下降(12.01±1.92)分、避免运动(7.06±1.25)分、感知到的心脏危险(5.69±1.03)分;运动自我效能总分为(54.10±26.03)分。(2)单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病人的体育活动在不同性别、月收入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恐动症在不同性别、职业、居住地、月收入、合并症数目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自我效能在不同性别、居住地、职业、月收入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恐动症、运动自我效能冠心病病人体育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共解释体育活动总变异的37.5%。(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病人体育活动与运动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583,P<0.01);体育活动与恐动症呈负相关(r=-0.526,P<0.01);恐动症与运动自我效能呈负相关(r=–0.630,P<0.01)。(5)中介效应分析显示,运动自我效能在恐动症与体育活动间起部分中介效应,效应占比为49.94%。结论:(1)冠心病病人体育活动处于低水平,恐动症、运动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2)一般资料中,不同性别、月收入的冠心病病人体育活动水平不同;不同性别、职业、居住地、月收入、合并症数目的冠心病病人恐动程度不同;不同性别、居住地、职业、月收入的冠心病病人运动自我效能不同。(3)冠心病病人恐动程度越高,体育活动越少;冠心病病人运动自我效能越强,恐动程度越低,体育活动水平越高。(4)冠心病病人的恐动症能直接影响体育活动,也能通过运动自我效能间接影响体育活动。临床医务工作者应该关注冠心病病人的恐动症,鼓励病人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指导病人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促进心脏康复。

关键词:冠心病;体育活动;恐动症;运动自我效能;中介作用

学科专业:护理(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冠心病流行病学现状

1.1.2 冠心病病人体育活动不足

1.1.3 冠心病病人体育活动、恐动症与运动自我效能的关系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体育活动研究现状

1.2.1.1 国内外冠心病病人体育活动情况

1.2.1.2 国内外冠心病病人体育活动影响因素

1.2.2 国内外冠心病人恐动症研究现状

1.2.2.1 国内外冠心病病人恐动症情况

1.2.2.2 国内外冠心病病人恐动症影响因素

1.2.3 国内外冠心病病人运动自我效能研究现状

1.2.3.1 国内外冠心病病人运动自我效能情况

1.2.3.2 国内外冠心病病人运动自我效能影响因素

1.2.4 体育活动、恐动症与运动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

1.3.1 体育活动(Physical Activity)

1.3.2 恐动症(Kinesiophobia)

1.3.3 运动自我效能(Exercise Self-efficacy)

1.4 理论基础

1.4.1 恐惧-回避模型

1.4.2 自我效能理论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假设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1 研究目的

1.7.2 研究意义

1.8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来源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样本量估计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设计类型

2.2.2 研究工具

2.2.3 资料收集

2.3 统计学分析

2.4 伦理原则

2.5 质量控制

2.5.1 研究前期阶段

2.5.2 研究实施阶段

2.5.3 数据处理与分析阶段

第3章 结果

3.1 冠心病病人的人口学与疾病相关资料

3.2 冠心病病人体育活动、恐动症和运动自我效能得分情况

3.3 冠心病病人体育活动、恐动症与运动自我效能的单因素分析

3.3.0 不同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相关特征的冠心病病人体育活动的得分比较

3.3.1 不同人口学与疾病相关特征的冠心病病人恐动症得分比较

3.3.2 不同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相关特征的冠心病病人运动自我效能的得分比较

3.4 冠心病病人恐动症、运动自我效能与体育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3.5 冠心病病人体育活动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6 运动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4章 讨论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及疾病相关特征

4.2 冠心病病人体育活动、恐动症与运动自我效能的现状

4.2.1 冠心病病人体育活动处于低水平

4.2.2 冠心病病人恐动症处于中等水平

4.2.3 冠心病病人运动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

4.3 一般资料对冠心病病人体育活动、恐动症与运动自我效能的影响

4.3.1 冠心病病人性别、月收入与体育活动的关系

4.3.2 冠心病病人性别、职业、居住地、月收入、合并症数目与恐动症关系

4.3.3 冠心病病人性别、居住地、职业、月收入与运动自我效能关系

4.4 冠心病病人体育活动、恐动症与运动自我效能的关系

4.4.1 冠心病患者恐动症负向影响体育活动

4.4.2 冠心病病人运动自我效能正向影响体育活动

4.4.3 运动自我效能在冠心病病人恐动症与体育活动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第5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性

5.3 局限性

5.4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冠心病病人恐动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上一篇:食品安全检验论文提纲下一篇:社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