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教学计划

2023-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你是处在何种工作岗位上,书写工作计划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通用工作技能。在新的年度,很多人又在为如何写好计划苦恼了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青岛版数学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青岛版数学教学计划

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青岛版)

2012-2013学年度年上学期九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XX中学

AAA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二、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1章特殊四边形,第2章图形与变换,第3章一元二次方程,,第4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其中特殊四边形,图形与变换、对圆的进一步认识,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的。一元二次方程 这一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的。

四、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图形的变换等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四边形、圆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圆这一章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学会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在《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1章特殊四边形,第2章图形与变换,第3章一元二次方程,,第4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其重难点为:特殊四边形的概念,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简单应用。

圆的有关性质定理和推论。

六、教学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计划在即将开始的学年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新课开始前,用一个周左右的时间简要复习上学期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几何部分。

2、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3、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4、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

5、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七、教学进度:

本学期约为20周。完成如下内容:

第1章特殊四边形 第2章图形与变换 第3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4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 期末复习考试 3 除了以上计划外,我还将预计开展转化个别后进生工作,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2/9/12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XX中学

AAA

本学期以来,在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所担任初二(1)班的数学教学取的较好效果,,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关注每位学生,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

在教学实践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采用抓两头、促中间,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1、备课。精心钻研教材,细心备课;做到:重点难点突出,易混易错知识点清晰,并掌握好、中、差学生的认知能力,分层次设计练习题,分层次落实训练内容,使全体学生都能轻松学习,学有所获。

2、授课。一是从问题出发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尤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二是情感教学。深刻领会“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效应,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上,始终做到和善愉快的教育学生。正确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3、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一是从多个方面给学困生创设学习时间空间,采用课堂多提问,一帮一合作学习,作业分层照顾,指导学困生自己提出问题等措施;二是利用课后时间与其谈心,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同时经常在学困生的作业上、试卷上写上一些鼓励的语言,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学习的情况,做到学校、家庭齐关心。例如顾扬等同学取的很大进步。

二、团结奉献 拼博进取

1、团队合作。我们六位数学老师团结在一起,把初三教学工作摆在首位,齐心协力,采用听课、评课,使初三的数学教学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

2、努力拼搏。在复习阶段,老师们团结合作,齐心协力,找题、选题、编题,并对一些资料进行剪贴重组,自编大量资料,使习题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实效性。而自己也对于每次单元测试,摸拟测试,不管每天几点钟考完,当天必须批改。

三、科学备考 真抓实干

1、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具体要求是:明方向、对方法、细备课、深挖掘、精选材、强典型、准讲述、清思路、实效果。

在期终复习时分三个阶段:(1)基础复习、(2)专题训练、(3)摸拟测试。第一阶段要求紧扣教材,打好基础知识,做到三个重视。(1)重视易混、易错知识点;(2)重视“三基”的落实,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3)重视学生的薄弱环节,实现的目标是对重点知识过程化,基本图形结论化,使定理图形化、图形公式化、公式语言化,即形、式、语言三为一体,让全体学生都有收获。(4)重视原理掌握,设计变式题目训练,杜绝学生死读书现象。这一阶段复习并不是对旧知识的机械重复和堆砌,而是查缺补漏、填平补齐,讲清知识的疑点,扫除知识的盲点,从而实现知识重组、升华的目的。

第二阶段专题训练要求抓好考点。这一阶段设立了五个专题:一题多解问题,一题多变问题,题组问题,开放性问题,综合性问题。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一题多变,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由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的变化,拓宽思维;通过题组教学,使学生掌握某一类问题的思考方法,学会联想与类比,适当进行知识的迁移;通过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与猜想;通过解综合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三阶段模拟测试。通过做卷,讲评,要求问题发现一个解决一个。针对学生能力不同,进行不同系列的练——评——练的教学活动。

2、及时进行复习阶段验收。对每部分复习都有2套资料。(1)基础回顾;(2)拓宽发展;。每部分复习结束都要进行验收,测试后认真阅卷,做好试卷分析、查找得失原因,有针对性的讲评,达到满分的目的。

3.复习时处理好四个关系。(1)讲与练之间的关系;(2)个人与集体的关系;(3)外订资料、网络资源、自编题的关系;(4)尖子生与学困生的关系。

以上是我在初二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虽有所收获,但也还有些差距。我有决心与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一如继往,积极投身于新课标的实验中去,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同行教师的帮助下,不断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使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争取再创佳绩。

2012/9/12

第2篇: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青岛版)

九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三班和四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三班学生60人,四班学生58人。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二、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1章特殊四边形,第2章图形与变换,第3章一元二次方程,,第4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其中特殊四边形,图形与变换、对圆的进一步认识,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的。一元二次方程 这一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的。

四、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图形的变换等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四边形、圆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圆这一章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学会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在《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1章特殊四边形,第2章图形与变换,第3章一元二次方程,,第4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其重难点为:特殊四边形的概念,性质。一元二次

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简单应用。

圆的有关性质定理和推论。

六、教学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计划在即将开始的学年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新课开始前,用一个周左右的时间简要复习上学期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几何部分。

2、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3、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4、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

5、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七、教学进度:

本学期约为20周。完成如下内容:

第1章特殊四边形 第2章图形与变换 第3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4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 期末复习考试 3 除了以上计划外,我还将预计开展转化个别后进生工作,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数学全册备课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三班和四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三班学生60人,四班学生58人。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二、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1章特殊四边形,第2章图形与变换,第3章一元二次方程,,第4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其中特殊四边形,图形与变换、对圆的进一步认识,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的。一元二次方程 这一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的。

四、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图形的变换等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四边形、圆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圆这一章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学会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在《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1章特殊四边形,第2章图形与变换,第3章一元二次方程,,第4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其重难点为:特殊四边形的概念,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简单应用。

圆的有关性质定理和推论。

六、教学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计划在即将开始的学年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新课开始前,用一个周左右的时间简要复习上学期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几何部分。

2、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3、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4、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

5、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七、教学进度:

本学期约为20周。完成如下内容:

第1章特殊四边形 第2章图形与变换 第3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4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 期末复习考试 3 除了以上计划外,我还将预计开展转化个别后进生工作,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3篇: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青岛版)

九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是《青岛版》教材,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二、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1章特殊四边形,第2章图形与变换,第3章一元二次方程,,第4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其中特殊四边形,图形与变换、对圆的进一步认识,这三章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是数与代数的领域的。

四、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特殊的四边形》、《图形的变换》等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四边形、圆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圆》这一章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学会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在《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1章特殊四边形,第2章图形与变换,第3章一元二次方程,,第4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其重难点为:特殊四边形的概念,性质。一元二次

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简单应用。圆的有关性质定理和推论。

六、教学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计划在即将开始的学年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新课开始前,用一个周左右的时间简要复习上学期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几何部分。

2、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3、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4、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

5、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七、教学进度:

本学期约为20周。完成如下内容:

第1章特殊四边形

第2章图形与变换

第3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4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

期末复习考试 3

除了以上计划外,我还将预计开展转化个别后进生工作,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4篇: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我接手了四年级一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 28 人,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但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上课精力不能集中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及结构

本册教材包括:黄河掠影-用字母表示数,高速公路-乘法运算率,繁忙的工地-角与三角形的认识,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神奇的克隆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峡工程-小数的乘除法,小篮球队-统计,综合应用-消费知多少和饮食与健康。

教材的编写特点:

1 、具有一定科学性和时代性,引导学生了解生活,认识社会。

2 、简化单元知识结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 、体现知识的生成性,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4 、提示了多样化的教与学的方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难点

知识与技能

1. 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值;理解并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以及减法的一些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 了解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计算中应用。

3.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理解小数的性质,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借助计算器,搜索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进行十进制复明数与小数之间的改写。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4.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小数四则运算及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小数简便计算。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求积,商的近似值;认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空间图形:

1. 经历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角和三角形的过程,认识角和三角形,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的大小关系。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2. 会用量角器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 30 , 45 , 60 , 90 度的角。能够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在探索三角形分类的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中,体验方法的多样性。

统计

1. 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会求平均数;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平均数解决与分析实际问题。

2. 学会同时对两种数量分段统计数据,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提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水平,能运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用数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数学思考

1. 在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概括,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2. 在探索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

3. 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学习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4. 在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经历观察,操作,验证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5. 不断提高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

解决问题

1. 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提出并解决用小数计算解答的问题,培养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和运算规律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 能综合应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3. 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不断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与态度

1. 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3. 在统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初步体会统计的工具性。

四、主要教改措施及思路

1 、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概念教学要联系实际,加强探索性,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加强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使学生形成初步的代数的意识。

用符号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是代数的一个基本特征,同时也是学生由算术思维身代数思维转变的开端。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概念的形成。

3 、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创新的用好教材,做教材再开发的智者。

情境串带动问题串是青岛版教材的一大亮点,同时也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环境及认知水平的学生,有些素材在教学时可能会受到局限。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以适应学生的认知需求。

5 、重视小数口算、估算的平日练习。

小数四则计算已经全部学完。它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适应实际需要,应经常结合实际,对小数口算和估算进行细水长流的练习,切实提高计算能力。

6 、全面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但要考查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交流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要重视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结合实际背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多地关注对知识意义的理解和应用。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水平的评价,既要注意考查学生能否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是否会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正确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更要关注情感和能力方面的表现。

五、教学进度安排

1 、黄河掠影 7 课时

2 、高速山东 4 课时

3 、繁忙的工地 6 课时

4 、蛋的世界 14 课时

5 、奇妙的克隆牛 6 课时

6 、三峡工程 15 课时

7 、小篮球队 4 课时

第5篇: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一 、学情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已经开始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两班成绩比较,5班学生平均分67.7分,优秀人数17人,优秀率36.1%,及格人数24人,及格率51%,6班学生平均分 66.4分 ,优秀人数18人,优秀率 33.3% ,及格人数 24 人,及格率 44.4% ,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和期末测试来看,有少数学生认真,各方面表现突出,学习成绩过硬,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优良,能按时完成作业,每次作业都能自觉完成。相反,每个班级还有部分同学要老师监督下才能完成,而且这些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学习不够努力,缺乏学习自觉性,学习成绩不理想。要在本期获得理想发展,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1、有利因素: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好,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和思考问题,上学期学生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2、不利因素:学生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些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学生欠缺自主学习的动力。

二 、教材分析

本册书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科书以内容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为根本出发点;以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以“容易写、有趣些、鲜活些”作为本书的指导思想。

1、教材的编写思路、框架、内容、体现的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情况和要求;

(1)“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数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掌握中学数学最基本内容,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打好基础。

(3)每章内容分清主次,加强基础,增加弹性。

(4)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情况,便于教师“教”与学生“学”。

2、教材的编写体系、切入视角、呈现方式、内容选择与图表系统;

(1)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应用和拓展;(2)问题情境——激发动机——展现知识——实现应用。教材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其实现方式可以是:(1)改变教材中一些问题的提问方式;(2)教学内容的叙述中适当留下一些空白。

3、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重难点与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分类、勾股定理、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法、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列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有关问题图形变换

1、平行四边形类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2、通过二次根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二次根式性质和介绍渗透对称性、规律性的数学美.3、实数培养目标: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这也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教学的难点主要为了解数的范围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范围内的概念、运算等的一致性及其发展变化,学会用类比的方法学习相关知识。

4、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严密的思维意识、审美观、价值观.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几何课的证明,掌握规律,学会选择最恰当的方法,体会在发现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问题的探索,领会常用的“一题多解”数学思想。

三、总体目标

1、学生基础发展目标:

能够正确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加减乘除法的运算,比较体会类比思想. 通过对二次根式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会用根号表示平方根、立方根。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及立方根。

(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会对实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有序实数对与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了解数的范围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范围内的概念、运算等的一致性及其发展变化。

(3)、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4).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相关概念,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能够“列出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问题中的不等关系”,体会不等式(组)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

(5).通过观察、对比和归纳,探索不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6).了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目标(使不等式逐步转化为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7).了解不等式组及其相关概念,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8)、经历函数、一次函数等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9)、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列表法、图象法和解析法的表示方法.

经历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与应用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10)、能写出实际问题中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掌握它们的图象及其性质, 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业成绩目标:

在本学期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教学成绩较上学期有一定的进步,争取A分率达到30%,B分率到达40%,C分率少于20%,D分率少于10%.四、教学措施

1、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精心设计探究问题,认真讲解方法概念,深入分析思维模式,做到重点突出,难点透彻。

2、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等不尽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3、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教师在课前先布置学生预习,同时要指导学生预习,提出预习要求,并布置与课本内容相关、难度适中的尝试题材由学生课前完成,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新课知识,指出重点和易错点,解答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再设计提高题由学生进行尝试,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激励学生自我编题。努力培养学生发现、得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将实际问题上升为数学模型的能力,注意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4、加强课后总结和对学生的课后辅导。认真总结每一堂课的成败得失,深入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耐心辅导存在问题的学生。

5、搞好单元测试及试卷分析,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切实解决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惑。

6、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包括①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包括作业前清理好桌面,作业后认真检查;②预习的习惯;③认真看批改后的作业并及时更正的习惯;④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⑤在书上作精要笔记的习惯;⑥妥善保管书籍资料和学习用品的习惯;⑦认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第6篇: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下)

一 、学情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已经开始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两班成绩比较,5班学生平均分67.7分,优秀人数17人,

优秀率6分 ,优秀人数18人,优秀率 33.3% ,及格人数 24 人,及格率 44.4% ,从

上学期学习情况来和期末测试来看,有少数学生认真,各方面表现突出,学习成绩过硬,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优良,能按时完成作业,每次作

业都能自觉完成。相反,每个班级还有部分同学要老师监督下才能完成,而且这些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学习不够努力,缺乏学习自觉性,学习成绩不理想。要在本期获得理想发展,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

养能力。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1、有利因素: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好,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

学习中去,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和思考问题,上学期学生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

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2、不利因素:学生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

种放弃的心态,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

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

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些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

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学生欠缺自主学习的动力。

二 、教材分析 本册书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科书以内容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为根本出发点;以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促

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以“容易写、有趣些、鲜活些”作为本书的指导思想。

1、教材的编写思路、框架、内容、体现的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情况和

要求;

(1)“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数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掌握中学数学最基本内容,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打好基础。 (3)每章内容分清主次,加强基础,增加弹性。

(4)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情况,便于教师“教”与学生“学”。

2、教材的编写体系、切入视角、呈现方式、内容选择与图表系统; (1)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应用和拓展;(2)问题情境——激发动机——展现知识——实现应用。教材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

空间,其实现方式可以是:(1)改变教材中一些问题的提问方式;(2)教学内容的叙述中适当留下一些空白。

3、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重难点与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是: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法、全等三角形

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直角三角形、方差与标准差、初步的证明。 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1、通过二次根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二次根式性质和介绍渗透对称性、规律性的数学美.

2、通过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感

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美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多方位审视问题的创造技巧。

3、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的探索讨论发现解直角三角形所需的最简条件,了解体会用化归的思想方法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去解决,发展学生合理的推理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情感目标:对问题情境的讨论,以及对解直角三角形所需的最简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体验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

活。

4、通过计算方差,培养学生的计算精确、观察敏锐,思考细致,选择最佳方案的能力。结合实际,渗透“比较、类比、估计”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创设意识。

5、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严密的思维意识、审美观、价值观.积

极组织学生参与几何课的证明,掌握规律,学会选择最恰当的方法,体会在发现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问题的探索,领会常用的“一题多解”数学思想。

三、总体目标

1、学生基础发展目标:

能够正确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加减乘除法的运算,比较体会类比思想. 通过对二次根式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经历两个三角形相似条件的探索过程,初步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解决简单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参与数学活动感受科学精神,养成严

谨的科学态度。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

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五个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直角三角形的解法。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能够进行有关的推理,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能够进行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能够根据30°、45°、60°的三角函数值说明相应的锐角的大小。

经历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探索过程,感受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必要。掌握极差的概念,理解其统计意义。使学生了解方差、标准差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

命题的组成:条件和结论。命题的真假。了解数学史.

2、学业成绩目标:

在本学期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教学成绩较上学期有一定的进

步,争取A分率达到30%,B分率到达40%,C分率少于20%,D分率少于10%.

四、教学措施

1、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精心设计探究问题,认真讲解方法概念,深入分析思维模式,做到重点突出,难点透彻。

2、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

等不尽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3、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教师在课前先布

置学生预习,同时要指导学生预习,提出预习要求,并布置与课本内容相关、难度适中的尝试题材由学生课前完成,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新课知识,指出重点和易错点,解答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再设计提高题由学生进行尝试,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激励学生自我编题。努力培养学生发现、得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将实际问题上升为数学模型的能力,注意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4、加强课后总结和对学生的课后辅导。认真总结每一堂课的成败得失,深入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耐心辅导存在问题的学生。

5、搞好单元测试及试卷分析,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切实解决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惑。

6、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包括①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包括作业前清理好桌面,作业后认真检查;②预习的习惯;③认真看批改后的作业并及时更正的习惯;④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⑤在书上作精要笔记的习惯;⑥妥善保管书籍资料和学习用品的习惯;⑦认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五、周程安排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