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拼音教案

2022-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快乐拼音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快乐拼音教案

再谈轻松快乐学拼音

【摘要】文章主要提出了轻松快乐学拼音的几点心得体会:一,看情景图,编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二,巧用歌谣口诀,轻松识记;三,编创游戏,寓教于乐;四,利用表演活动,在活动中掌握所学内容;五,借助微信平台,突破哑巴瓶颈更轻松;六,读写结合,快乐用拼音。

【关键词】微信;拼音教学;趣味教学;儿童心理;快乐学习

拼音是一年级新生入学后首要的学习内容,它是识字、正音、说好普通话、阅读和写作的工具。拼音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效果。然而拼音只是一些抽象的符号和呆板的规则,刚入学的孩子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要牢记这些符号、规则,难度可想而知。从儿童心理上看,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理解能力差,记忆全靠死记硬背,擅长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另外,他们的记忆效果与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则差。所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根据这一原则,笔者在拼音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了直观教学和趣味教学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看情景图,编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教材在汉语拼音内容部分编排了许多与教学相合的情境图,将同一组字母纳入一幅情境图中。导入新课时,笔者引导学生一边看情境图,一边根据情境图编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g k h》一课,情境图描绘的故事是:“星期天,两个小朋友来到公园里找春天。看,他俩正坐在湖边的椅子上一边喝水一边欣赏美景呢!一只鸽子衔着柳枝飞了过来,大声说:‘春天来了!你们看,柳树发芽了!’湖里的小蝌蚪一边做游戏,一边唱:‘春天在这里呀!春天在这里!’”

故事编好后,教师问学生:“两个小朋友正在干什么?”生:“喝水。”

师:“对,这就是‘喝水’的‘h’(出示卡片h)。谁衔着柳枝飞来了?”

生:“鸽子。”

师:“对,这就是‘鸽子’的‘g’(出示卡片g)。谁正在湖里做游戏?”

生:“小蝌蚪。”

师:“对,这就是‘蝌蚪’的‘k’(出示卡片k)。今天,我们学习汉语拼音第5课《g k h》。”

教师板书课题,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教学,然后利用插图表音、表形的特點,启发学生掌握字母,充分利用课文中色彩鲜艳、富有童趣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认真看图,大胆想象,用完整的尽可能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在语言环境中学拼音,不但让学生学会了拼音,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可谓一举多得。

二、巧用歌谣口诀,轻松识记

儿歌是儿童最喜欢的歌谣,念起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教师在教学中适时把拼音字母和拼写规则的教学内容编成儿歌、口诀,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帮助学生识记了内容,巩固了所学的拼音知识。

比如对单韵母ɑ、o、e、i、u、ü的识记,编成一首儿歌:“小嘴张大ɑɑɑ,嘴巴圆圆o o o,嘴巴扁扁e e e,牙齿站齐i i i,嘴巴突出u u u,鱼儿吐泡ü ü ü。”再比如“b”和“d”的识记,就让学生观察数字“6”与声母“b”的形状,编出口诀:“像个6字b b b。”进而引申出“正6——b b b,反6——d d d”。这样就帮助学生正确识记了这两个声母。又比如标调歌:“有ɑ在,把帽戴;ɑ要不在,o、e戴;要是i、u一起来,谁在后面给谁戴。”像这样,通过儿歌的运用,学生轻轻松松就把复杂、抽象的拼音规则学会记牢了。

三、编创游戏,寓教于乐

课程标准建议,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处于幼童期的孩子,十分活泼好动,单靠图片和教具学习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的,所以上课时让他们动动手、动动脑,做一些知识性游戏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极为有效的。这主要体现在手脑耳互动互助,和谐合作加强记忆。笔者主要运用了以下游戏。

1.“我说你猜”的游戏。这个游戏是让学生通过看教师口型猜教师要发什么音,如ɑo e。还可以是教师说字母的形状,学生说字母。如,教师说:“两个门洞是什么?”学生说:“两个门洞m m m。”教师说:“一个门洞是什么?”学生说:“一个门洞n n n。”通过一问一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又使学生掌握了这些易混淆的拼音字母的音和形。

2.“摘果子”游戏。适用于复习已经学过的字母或音节。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棵果树,树上红红的果子上写着学过的音节或字母。师问:“qu这个果子已成熟,谁来把它摘下来?”生答:“我来摘。”如果学生选择正确,同学们就掌声鼓励并且获得此果子。

3.打“拼音牌”。拼音牌其实就是一些写着不同拼音字母的卡片。这种游戏是团队游戏,可以两个人参加,也可以四个人参加。教师将写着不同拼音字母的“牌”分发到学生手中后,一方先出一张“声母牌”,口里同时念出牌上的声母,比如“我出b”,然后对方出一张“韵母牌”,比如“ɑ”,出牌者还要念“我出a,b—ɑ——bɑ,尾巴的巴”。拼对了,对方的牌就被你赢过来了,最后看谁赢的牌多。在开心玩耍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复习了字母,训练了拼读。

4.“贴商标”游戏。在讲台上摆放好各种实物,在黑板上粘贴好打乱的音节词卡片后,教师说:“小朋友,你们瞧,超市里摆放了这么多的物品。可是这些物品的商标名称还来不及粘贴,麻烦你们暂时担当一下超市管理员,把黑板上的这些商标贴到对应的物品上去吧。我们一起来贴商标。”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接着请一位学生上台,从黑板上取下一张音节词卡片,将它粘贴在相对应的物品上,并举起粘贴好商标的实物,大声念出名字。全班同学作评委。如果该生认读粘贴都正确,生齐说“:棒棒棒。”并再跟读一遍。如果该生粘贴出错,生齐说:“错错错!再想想!”其他会认读的学生可以举手说:“我来帮!”之后上台帮助同学认读,并带着其他同学一起朗读。

5.把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编成“汉语拼音休息操”,既可以让学生在课间操时进行放松休息,也可以巩固拼音知识。如:“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b、p……;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ɑ、o……;站要直,坐要正,我们来背整体认读音节表,zhi、chi、shi、ri……;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基础牢。”

四、利用表演活动,在活动中掌握所学内容

快乐中学习,活动中表演,欢笑中教育,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声母j、q、x与ü相拼的规则时,教师可以设计互动环节,让四位学生戴上头饰进行表演,并配上儿歌:“好朋友,j、q、x,邀请小ü做游戏;做游戏,心欢喜,小ü乐得把眼眯。”通过生动有趣的表演,学生了解了字母之间拼写的规律,之后各组同学之间也进行类似的表演。通过这些表演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j、q、x与ü相拼的规律,而且享受到了游戏的乐趣。

五、借助微信平台,突破哑巴瓶颈更轻松

利用微信这个功能强大的大众网络平台,可以轻松突破学生对拼音会写不会读的哑巴瓶颈。

刚教音节拼读时,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的拼讀要领,教师把拼读要领和范读音频发送到班级微信群。这样,家长协助学生巩固新知就有章可循,更重要的是为没掌握音节拼读要领学生的家长提供了辅导依据。同时要求家长上传学生拼读音节的视频,教师及时给予点评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而家长和学生看到被教师点赞的学生,自然会感到好奇,便会点击视频观看,进而模仿。这样拼音教学就能做到课课清,人人过关。

微信平台,架起了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拉近了学生与家长心灵的距离,拓宽了学习渠道,延伸了课堂教学,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空间有限的不足,优化了拼音教学效果。

六、读写结合,快乐用拼音

学拼音是为了用拼音。如果只会读不会写,或者只会写不会读,都不能自如使用拼音,只有读写并进,才会相得益彰。在学完了所有的字母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拼出自己的名字和身边的事物,并写下来。每个学生都十分认真地对待,并努力完成,觉得很有成就。还可以在黑板上用拼音写下一些话,如“同学们,早上好”“老师很喜欢你们”等,使学生习惯一进教室就拼读黑板上的音节。留作业时也用拼音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独立拼读。渐渐地,学生对常用的字母音节就熟悉了起来,使用拼音的能力大大提高。

总之,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只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微信等网络平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就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快乐地获取知识,使枯燥的拼音学习变得轻松快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周莉莉.在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林区教学,2009(12):35-36.

作者:李学芳

第2篇:拼音教学出新意 孩子轻松快乐学

摘要: 拼音是小学语文一年级的教学重点,需要小学生扎实掌握。本文在研究有关提升小学语文一年级拼音教学效率方面主要围绕情境式拼音教学、课堂游戲辅助和拼音儿歌三个方面展开,由此为领域同行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拼音教学、多种手法、应用策略

拼音是小学生接触汉字,学习语文的根本前提,帮助一年级小学生扎实掌握拼音知识,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但是,作为一种抽象的符号,拼音缺乏明确的内容,学生在这期间极易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我认为,若想提高小学语文拼音教学质量,应该满足以下两点需求:第一,作为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考模式的一年级学生,他们更喜欢接触一些直观性和可视性强的知识,所以合理采用电子白板等设备打造情境式拼音教学无疑是需要语文教师优先思考的主要教学形式之一;其次,在围绕情境式拼音教学的基础上丰富课堂教学手法,合理导入课堂游戏及儿歌,则可以让学生在视觉体验的基础上获得其它感官上的体验,从而增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具体实践方法上可以围绕以下三点着手:

一、巧用电教设备,打造趣味学习情境

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电教设备具有极强的可视性和动态性,它能完善地为学生出示知识的生成过程,由此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所以,在围绕多种手法实现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方法改革措施期间,语文教师首先要合理采用这类电教设备创建出精彩绝伦的趣味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拼音。

以“b、p、m、f”为例,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故事创造,如:清晨,父亲带着孩子去公园爬山,小朋友换上了自己最喜欢的运动服。途中,他们看到两个小朋友正在一个人工小山洞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看到后也想参加。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标注出图1中的拼音,然后联系汉语词汇进行讲述,比如山洞的轮廓很像一个“m”,小朋友的衣服上印有“P”的图案,爸爸的首字母则是“b”。

由此一来,便可以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获得知识。另外,为了丰富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语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故事进行续写,或者是联系图片内容编造新的故事。同理,在教学期间,语文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形象丰富有趣的课件,然后鼓励学生联系课件编造有趣的小故事。比如围绕拼音“ai、ei、ui”及其教学课件中的图片编造故事等。

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智力的发展阶段,他们在理解事物的能力上相对薄弱。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另辟蹊径,从不同的角度着手打造课堂。由此一来,基于电教设备下的情境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获得对知识的体验,而且还能间接帮助他们在大脑中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

二、多种手法并行,创建趣味游戏活动

在围绕电教设备打造情境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语文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及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情况融入一些其它的教学手法,由此实现多种手法并行,让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对拼音的掌握能力。具体如下所示:

1.拼音对对碰,在游戏中找朋友。

游戏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教学拼音期间导入游戏,可以有效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例如“找朋友”的小游戏,语文教师可以事先在黑板上写上相关的词汇(词汇的首字母和学生学习的拼音有关),然后要求学生到台前一边演唱找朋友的儿歌,一边帮助讲台上的拼音卡片找朋友。

例如在学习“an、en、in、un、ün”时,黑板上分别标注了“安、看、恩”等字样。

这样即丰富了学生在学习拼音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同时也间接加强了他们对拼音的代入感,从而让拼音课堂教学变得精彩、有趣,不同于以往。

适合一年级小学生操作的拼音游戏还有许多中,比如拍手游戏、接龙游戏等。其中,有些游戏和找朋友具有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可以与电教设备互动,让学生在视觉上获得体验。这时,语文教师有必要对这类游戏进行深入性地研究,从而让其成为提高拼音教学质量的法宝。

2.听力随行,点燃课堂激情。

在看图说话的基础上利用电教设备的视听功能为学生出示有关拼音的绕口令或儿歌,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另外,通过儿歌的辅助,还能间接帮助学生巩固对拼音发音方法的掌握能力。

比如:汉语拼音主要为四个声调,也即是:一声平、二声扬、三生转弯、四声降”。具体应该如何促进学生对这个基础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呢?这时,语文教师可以出示电教设备中的音乐功能,模拟出一个小钢琴,然后为学生演示出四个声调的音。在此期间,为了进一步增进学生的理解,语文教师可以随机选择一个拼音进行演示,比如“ang、eng、ing、ong”等等。

总之,最好的教学方法必须满足学生个体能力需求与兴趣喜好的要求。围绕情景式教学法的特点,导入多种教学手法,并以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综合特征为主要依据,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点燃课堂气氛与激情。

三、课堂小组合作,巩固学生实践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尤其是语文拼音,能否将其掌握并灵活地付诸实践,这将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后期的语文学习能力及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所以在改革传统拼音教学方法的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这便成为了语文教师所要给予重点关注的任务。

有关拼音的教学方法并不固定,可供语文教师选择的方向和手法也非常的多。但是,语文教师在渗透教学手法,制定课堂计划期间,必须谨遵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性格喜好与学习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和热情,继而打造出理想中的拼音教学课堂。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电子白板等电教设备为学生打造情景式拼音教学期间,语文教师必须平衡好设备与板书之间的平衡,以免学生过于沉浸在设备中忽略了学习重点。

参考文献

[1]吴雪凤.《小学拼音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J].学园,2014(06):16—17

[3]黄美玲.《有效激活小学拼音教学课堂》[J].新课程学习,2012(10):21—23

[3]宋洪英.《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方法探析》[J].语文学刊,2012(10):15—17

[4]《小学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卢馨

第3篇:让汉语拼音字母变成快乐的音符

汉语拼音字母的识记、音节的拼读单调枯燥,学生容易厌倦,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走进校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自制能力弱。根据教材的安排,要使初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掌握汉语拼音,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教学尝试和研究,力求把枯燥的拼音字母变成快乐的音符。

一、趣味情境,快乐学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宜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汉语拼音字母是一串枯燥无味的注音符号。要想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枯燥无味为有趣。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学、愿意学。在教学单韵母知识时,我把学生身边的事物编入儿歌,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如:“阿姨的a,嘴巴张大a a a;公鸡高声叫,嘴巴圆圆o o o……”这些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他们不仅在学习时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够迅速、准确地掌握这些字母。同时我鼓励、引导学生试着创编儿歌、顺口溜来记住字母的形,如:“左下半圆ddd,右上半圆ppp,两个门洞mmm……”学生能够参与教学的设计,在自编自悟中享受学习的快乐,自然就学得轻松快乐。教学“j、q、x、y”和“ ”相拼,“€鄙狭降闶÷缘墓嬖蚴保冶啵庋桓龉适虏⑷醚硌荩骸癹、q、x、y”是四个好朋友,他们经常去找小淘气“€蓖妗白矫圆亍钡挠蜗贰P 皜碧云耍看味纪悼幢鹑说牟厣淼兀谑恰癹、q、x、y”就想了个办法,只要和“€弊鲇蜗罚鸵欢ㄒ每椴及研 皜钡难劬γ善鹄矗灾灰癹、q、x、y”和“€毕嗥矗皜鄙狭降憔鸵∪ァ0阎痘腥さ墓适拢し⒀南胂罅痛丛炝Γ寡谡鲅肮讨腥硇牡赝度耄硎苎暗目炖郑庋吕粗墩莆盏每臁⒗斫獾蒙睢⒓且涞美巍?

在汉语拼音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讲故事等手段,把学生带入充满趣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自己动手,快乐拼

陶行知先生历来提倡“教、学、做”合一,他认为这是最有效力的法子。一年级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学习汉语拼音,能有效加强拼音在他们大脑中的记忆。

为了记住“a、o、e”的字形,我改变了让学生死记硬背、抄抄写写的老方法;我在课前准备好一些彩色的绳子,在课堂上让学生摆摆这三个字母,看谁摆得最漂亮。课堂上出奇的安静,因为每一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设计中,都想成为最成功的设计师。学生在自我操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a、o、e” 的字形;更令人惊喜的是,不少学生还用数学中用到的小塑料棒、圆,与这段彩色绳子一起摆出了“i、u、b、p、m、f、d” ……当他们发现用毛线、小棒能拼出好多字母时,异常兴奋,课间仍在乐此不疲、兴趣盎然地拼着,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还开发了他们的创造潜能。

学完韵母和声母后,如何让学生巩固记忆,顺利地背下声母表呢?我让每个学生在课外自己动手制作字母卡片,做卡片的过程,不但是读的过程,也是写的过程和改的过程,更是记忆的过程。复习课上我先让学生拿出自己制作的字母卡片,按声母表的顺序排列;然后再用6张单韵母卡片拼出复韵母,用相同的方法依次拼出鼻韵母以及各种音节。这样就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又加深了其对字母的印象,巩固了学习效果。

三、游戏活动,快乐记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进行单调重复的讲解复习,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一节课下来,老师也会忙得不亦乐乎。《新课标》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我大胆尝试,把枯燥的拼音练习融入有趣的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巩固汉语拼音知识,开心地玩、快乐地记。

如“找朋友”游戏,学了“b、p、m、f”后,教师把4张卡片发给学生,并和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找朋友,找朋友。” 教师说:“我在找个b。老师的朋友在哪里?快请上来。”一个学生举着卡片上来说:“我是b,在这里。”还可以利用拼音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来编成“汉语拼音休息操”,既可以在上课时进行放松休息,同时又可以巩固拼音知识:“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b、p、m、f……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a、o、e……站要直,坐要正,我们来背整体认读音节表zhi、chi、shi……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基础牢。”此外,还有很多游戏也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在游戏中认真地学习,大声地笑,快乐地玩,拼音教学的课堂因此变得异常丰富,呈现不同于一般语文课的光彩。

实践证明,在拼音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充分地展现了一年级学生的童真,而且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课堂“动”起来、“活”起来。

汉语拼音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我们要善于把枯燥的抽象符号变成快乐的音符,善于寻找规律,抓住儿童的年龄特点,使初入学的学生爱学拼音、学好拼音,为其今后学好语文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徐敏

第4篇:轻松快乐、有机整合的拼音教学-教学教案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以全新的面貌与小学生见面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喜欢上了这套教材。那色彩明丽的插图、浅显易懂的内容、富有童趣的练习,不正是为学生们准备的一道“美味、可口”的“快乐大餐”吗?而且教材还体现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开放性等特点,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从一开始的拼音阶段,就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多元的,意在使学生不仅在汉语拼音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发展语言、形成学习能力等方面也做好奠基的工作。因此在这一部分既安排了纯拼音的教学,又安排了利用拼音来认读词语,学习汉字的内容。同时还有巩固拼音,学习汉字的儿歌。

这样的教材,给了我们教师极大的创新空间,两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完整的”ai ei ui”拼音教学课。在教学上他们努力打破以往强调字母音、形的教学程序,变革教学方式,努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合作的学习精神,使枯燥、单调的拼音课,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师生乐上拼音课,开辟了汉语拼音学习与语言学习相结合的新理念、新教法。

一、轻松学习,体验乐趣。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强调学生要喜欢学习,有兴趣学习,从中感受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对教学中的课堂常规不适应,那么教师在教学中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的成功体验中感受快乐!在教学中,两位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使整堂课的教学始终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度过,如:复习韵母时采用过关的形式,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在小组比赛中,又穿插了对个别学生的鼓励。在复习完后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做课中操感受大自然的美景。这样的教学策略在其他的教学环节中也有体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了乐趣。

二、发展语言,训练思维。

实验教材汉语拼音把学音节、识汉字、学儿歌发展语言有机整合,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在两堂课的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教师在教学”ai “的四声时,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带调韵母进行说话训练,这样不仅使抽象的拼音形象化,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教师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语言的训练,在教学完句子后,创设情境让学生用上“你、我、他”来说说你会怎样分配值日任务。这样的语言训练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以此来达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儿歌或口诀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材料,识字却是他们由拼音的学习转入高一层次的学习活动。新教材在编排上抓住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拼音教学内容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有机地把拼音与识字结合起来,我认为这种安排不仅是巩固和运用汉语拼音,还在于运用汉语拼音学习一部分构字率较高的独体字,为学习合体字准备条件。郁教师结合对小白兔这首儿歌的朗读,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的音节。让学生动找找自己带有“ai、ei、ui”的音节,拼读出来。把学习儿歌与学习音节有机结合。又如在学生熟练地朗读儿歌,对儿歌内容已达到熟记的程度时,教师又适当出示生字,强化学生对字的识记。

三、初步合作,自主探究。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拼音教学中能不能进行合作式教学研究,在本次教学研讨课中我们进行摸索。通过这两堂的实践,我想只要我们找准合作点,教会学生合作讨论问题,拼音教学同样可以进行合作式学习。只不过要同时注意合作人数以2—4人为易。如:在教学第三关时,教师采用同桌合作的方法,请一个同学拼读音节,一个同学直呼的方式进行合作。学生在合作学习实践中互相帮助,互相完善,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复习时,又设计了小手拉大手的练习。在设计时该教师考虑到学生刚进入学校,做这样的练习题有一定的难度,于是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进行合作完成,整个练习题围绕今天教的这6个生字进行,其中有学生的自主活动,又有合作完成任务的实践,而且学生参与面广,使学生在合作中复习了学过的生字,朝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四、课件展现,陶冶情趣。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并乐于和人交流的培养。虽然这个要求在阅读目标中出现,但我们在看图学拼音时,就让他们去体验,去感受,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多媒体计算机的声、光、色、形能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激发兴趣,从而使学生展开思维,进行分析,结合抽象、概括等进行一系列认识活动。并能展现色彩鲜艳的情境图把学生带入了美的境界,进行美的享受。在两堂课的教学中,都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情境图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丰富学生的语言,并把它有机的与学习汉语拼音联系起来。如: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以一个学习小伙伴的形象进行贯穿,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配以生动的画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拼读音节、与人交流的愿望。并用有趣的“带帽子”游戏请学生上来操作电脑,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在试教中,当老师打开课件时,我听到学生说,“快,快坐好,动画片马上开始了!”从学生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这堂课已成功了一半。

五、巧创儿歌,组织教学。

如何评价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我想是要看学生是否学的积极.那么怎样让每个学生都学的积极,特别是一年级教学,课堂组织尤其重要。过去,我也曾听过一些课,有些老师就采用“

一、

二、

三、我最快”等一些命令式的组织口令。学生久而久之就感到厌倦,根本无法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而张老师却给我们带来一种新的组织课堂的方法,让每一位听课老师感到耳目一新,给我们低段的课堂组织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张老师的整堂课以儿歌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如在指导学生书写时,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就以“千里眼在哪里?”学生马上回答“千里眼在这里!我会认真看!”细细分析学生的回答,“我会认真看”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有趣的儿歌不仅有效的组织起教学,还对学生进行了语言训练。

通过这次拼音教学研讨实践活动,我体会到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的精神,给了我们教师创作教学的空间,给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在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这个载体中,教师、教材、学生是一个有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整体。我们只有变革陈旧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才能达到新的课程标准制定的目标。

第5篇:快乐拼音---拼音教学点地体会

罗田实验小学 占胜红

传统的拼音教学,学生机械地记,枯燥地读。教师的指导仅仅体现在领读上。肖川先生提出的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的课堂,应该是“健康课堂”:我对拼音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一、激学生兴趣

传统的拼合教学死记硬读,学生毫无兴趣可言。常常是教师领读得口干舌燥,效果仍不明显。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他们往往开始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听讲,有目的地注意有关事物,但不能持久。新教材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如果我们的教学方法能够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就能调动起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兴趣来自多彩的活动。

在拼读练习的教学中,待学生掌握了拼读方法后,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就是把声母卡、韵母卡分别交给学生,哪两个(几个)能组成老师要求的音节,他们就是好朋友。我也常和学生一起做“摘苹果”游戏。板画(简笔)苹果树将声母、韵母分别写在半个苹果的贴片上,拿对了声母、韵母卡片,合起来是一个苹果。此外,我还让学生随着老师出示的物品拼读出音节(训练拼读)、比赛“开火车”看谁认得又对又快(快速识记拼音字母)等活动。我觉得拼音教学中恰当地安排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助学生记忆

拼音字母是一些抽象的符号,而且有些字母很容易混淆,如b__d、p__q、n__m__h、f__t、k__l这些字母只分析字形让孩子们来记忆效果不是会很好的,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采用歌诀法来进行拼音教学,编出了这样的歌诀:竖下右圈bbb,竖下左圈ddd;竖上右圈ppp,竖上左圈qqq;单门n,双门m,像把小椅hhh;上拐f,下拐t,一挺机枪kkk,一根小棒lll。又如ie 和 ei.效果不会太好,为了提我编出了歌诀:小人砍树 ei ei ei ,小人倚树睡一夜( ie )。教学“ i u ü”一课,我采用了歌诀:小 i 的妈妈是大 y ,大 y 小 i 音节yi;小u的爸爸是大w,大w小u音节wu;小ü爸妈不在家,大 y 阿姨照顾他,小ü非常有礼貌,见了大 y 就摘帽( yu )。利用歌诀去教学,学生兴趣浓厚,而且通俗易懂,便于学生识记。

三、养学生意识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人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我认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在拼音教学中,我体会到小组讨论研究学习很有必要,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合作意识。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先自己试一试,掌握好的同学帮助一下有困难的同学。例如拼读时,可以这样跟学生说:“要像老师那样,先看声母、后看韵母、再加上声调、碰一碰看看发什么音?”这样的要求实际上强调拼读的方法,学生容易接受。教师再补充一句,“看谁是最好的小老师”。这样极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好胜心理促使他们竞读互学,课堂气氛热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树立起来了。因为只有参与具体的活动,他们才能获取知识、与人合作,才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展学生思维

人教版实验教材中的每一课都安排了色彩明丽、内容丰富、具有启发性及思想深刻的图画。对于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一年级学生,这些图画是巩固汉语拼音、进行听、说、想像与拓展思维训练、培养创新精神的极好素材。教学“d t n l ”一课《小兔追马图》时,我先问学生,“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有的学生直接看画面就说出,有一匹小马和一只小兔。我接着说:“借助音节再看看,还有什么?”学生就会借助音节说出,还有一片土地,小马身上驮着一袋大米。教师这两个问题,主要是复习新学的拼音。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米袋漏了但小马没发现,小兔一边追一边喊,累得满头大汗。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然后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马妈妈让小马驮上大米到九里以外的姥姥家串门。小马听说要去姥姥家,心想一定能吃到姥姥准备的嫩草。他高兴极了,还没等妈妈把话说完,就驮上米袋,一溜烟儿跑出了家门。他哪知道,米袋漏了,妈妈还没来得及补上呢。一粒粒米掉在地上真可惜呀!这时候,在地里挖野菜的小兔看到了,他急忙去追小马:“小马哥哥——小马哥哥——快等一等”,追得小兔满头大汗,小马才停住脚步„„教师讲到这里嘎然而止,问学生:“同学们,想一想,小兔和小马会怎么办?怎么样才能补上米袋?先想一想,再和你的学习伙伴商量一下。看看谁想到的办法最好?”经过充分的讨论后,有的学生说:“小兔把小马领到附近的家里,让兔妈妈补好了米袋。有的学生说,四周没有人家,小兔用野菜塞住了漏洞。还有的学生说,幸好小马妈妈及时赶到,补上了米袋,还教训了小马一顿,告诉他做事要细心,别着急。最后,让学生对小马和小兔说句话,再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说说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相信孩子们的想像力,如果教师能为他们构筑足够高的梯子,为他们的想像插上有力的翅膀,他们的想像会远远超出我们成人,他们的心是纯净的,应该还给他们本属于他们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畅想。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图画,挖掘课程资源,让教材内容为教师的教服务,为学生的学服务。

五、帮学生说话

拼音服务于识字、阅读以及学说普通话这一作用的发挥不仅要在学完拼音之后,还要体现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拼音部分安排认 70 个常用字,并配有内容丰富的插图。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语言情境,将学习拼音与识字训练和听、说、阅读结合起来;我的做法是:读音节、口头组词、再说话。如教学了音节ma,学生组词“妈妈”,教师板书“妈妈”,然后教师用亲切的语言说:“妈妈是最疼爱我们的人,你想对妈妈说什么?”学生都能说出“感谢妈妈”之类的句子。教师再相机引导学生说说妈妈的样子,妈妈每天干活怎样辛苦等。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训练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再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介绍各自的妈妈,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样子向学习伙伴介绍一下各自的妈妈。这样教学,学生都能说几句关于妈妈的句子,甚至有的还能说出一段意思明确的话来。在和谐亲切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学会了拼音,认识了词语,训练了说话,一举三得,教师只需相机引导,就可以轻松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拼音课堂“一张嘴”的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大语文观,把学拼音和识字、阅读、学说普通话紧密联系起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想像与创新能力,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力求使我们的拼音教学活起来。

作者简介:占胜红,女,罗田实验小学教师,健康课堂课题研究教师。 通讯地址:罗田实验小学

电子邮箱:zhshhong750804@163.com 联系电话:13986527600

第6篇:快乐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手段,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贯穿着整个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阶段目标中也提出“学会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的要求,对汉语拼音教学的功能做了明确的定位。但是,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要想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乏味为有趣,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本身所蕴藏的快乐元素,让每一个汉语拼音都成为快乐的音符。

一、自编儿歌发音记形

儿歌因为其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特点而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学生喜欢儿歌这一特点,根据拼音的音或形创编儿歌,不仅使学生学得兴致勃勃,感受不到学习拼音的枯燥,而且还强化了记忆,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听、说、读、写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如g、k、h是由舌根抵住或接近软腭而形成的音,叫舌根音。这三个声母的发音方法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的强弱不一样,孩子们学习时总是发音不到位。针对这一问题,我自编了跟发音有关的儿歌:“一只鸽子ggg,一只蝌蚪kkk,小朋友喝水hh h。”通过练习,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发音的方法。 又如b、d、p、q这四个声母就像四胞胎,别说是一年级的孩子,就是大人有时也会搞混。初学这四个声母时,我是按照发音情况编的儿歌:“我听广播bbb,马儿跑步ddd,男孩爬坡ppp,一个气球qqq。”在这四个拼音全部教学完后,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们记住四个声母的样子,我又编了这样一首儿歌:“像个6字bb b,b字反写ddd;像个9字qqq,q字反写ppp。”从拼音的形体人手,进一步巩固了孩子们对这四个字母的学习效果。

二、结合生活读准四声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拼音教学中,我总是努力地使拼音教学生活化,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理解,把枯燥的汉语护音变成孩子们喜闻乐见、生动有趣、充满思想情感的生命体。

四声的朗读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有的时候很难把握好度,特别是第二声和第三声,而六个单韵母的四声朗读又是整个拼音教学四声朗读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我充分整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来读准四声。

三、创设情境练读音节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字符,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就要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创设语言环境,让音节在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进而使学生熟练掌握音节拼读的方法和技巧。

声母b和单韵母a组成的音节拼读是孩子们继yi、Wu、yu三个整体认读音节后第一次真正接触并需要拼读的音节,也可以说是音节拼读的基础和关键,直接影响着孩子们对音节拼读的兴趣和信心。这一课时的教学,我结合课文插图,运用“猪八戒”这个孩子们非常熟悉而且喜欢的形象,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天,师傅让猪八戒去摘野果,猪八戒领了任务高高兴兴地出发了(出示第一幅图,练读音节ba)。猪八戒走啊走,路过一块菜地,看见一个小朋友正在拔萝卜,猪八戒想起师傅说过要帮助他人,就跑过去跟小朋友一起拔萝卜(出示第二幅图,练读音节ba)。拔完萝卜,猪八戒继续往前走,来到了射击场,解放军叔叔正在练习打靶,猪八戒觉得很好玩,就跟解放军叔叔学习打靶(出示第三幅图,练读音节ba)。猪八戒玩得好开心,突然想起师傅交给自己的任务,他告别了解放军叔叔继续往前走,前面出现了一座大坝(出示第四幅图,练读音节ba)。猪八戒转了个圈,飞上大坝,飞过水库,来到了一片果园,他摘了很多很多的野果,开开心心地回家了。情境贯穿整个课堂,孩子们不知不觉就学会了音节的拼读。

四、抓住难点过书写关

写好拼音是学好拼音的关键一环,在书写时,要让学生认清四线格,掌握每个字母在四线格的位置及每个字母书写的笔画、笔顺。教学时,我把四线格比作一幢三层楼的房子,告诉孩子们拼音宝宝的房子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一笔写成,有的分几笔写成。每个字母我都是认真地在黑板上范写,强调重点地方。特别是笔画、笔顺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来,刺激学生眼球,使学生能正确书写每一个字母。 音节的书写是建立在孩子们能正确书写单个字母的基础上的,在整个拼音教学中可以说是一大难点,尤其是标调和韵母的模样变化孩子们很难分清,很多时候只能靠死记硬背,没有科学方法可言。基于此,我采取的是“以毒攻毒”的方法,在孩子们最容易混淆出错的地方找突破口。 yi、Wu、yu的教学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整体认读音节,本来就显得困难,而yu的韵母变化更让孩子们感到一头雾水。教学时,我抓住这一难点,以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有一天,i、u、V三个单韵母宝宝出去找妈妈。小i宝宝找到了大y妈妈,他们紧紧地靠在一起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i;小u宝宝找到了大W妈妈,他们紧紧地靠在一起成了整体认读音节Wu。小V宝宝看见小i和小u都找到了自己的妈妈,急得哭了,大y看见了,跑过去说:“别哭,别哭,我来做你的妈妈。”小V听了连忙擦掉眼泪和大V紧紧地靠在一起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u。故事讲完了,我还适肘编了两句顺口溜“小V见了大y,擦掉眼泪笑嘻嘻,看看是个u,其实是个V”。就这样,在非常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难点迎刃而解。 标调一向是拼音教学错误率比较高的一个知识点,孩子们总是搞不清楚“帽子”应该“戴”在谁的头上,特别是单韵母同时出现时,很多孩子就像无头苍蝇,说瞎蒙一点也不为过。为了攻克这一难点,我对教参中的儿歌进行了处理,编了这样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有a不放过,没a找o、e,i、u并排标在后。”孩子们从儿歌中找到了窍门,标调也不再显得那么可怕了。

的确,只要我们教师用心、用情去挖掘每个汉语拼音背后蕴藏着的资源,就一定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喜于参与,乐于参与,也一定能使每个汉语拼音都成为快乐的音符。

第7篇:快乐学拼音之我见

【摘要】拼音教学是学生识字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关键之所在。如何有效地进行拼音教学,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积累,认为采取如下策略: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在游戏中,让学生主动学习;突出视觉,强调重难点;借助儿歌、肢体语言等辅助手段教学,多途径的为学生开凿获取知识的通道,为语文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教学;语文;拼音;方法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拼音教学就是基础中的基础,我们必须抓好拼音的教学,这样做意义是很深远的,不仅为今后的识字打好基础,更主要是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了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在拼音教学中,我进行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的点滴尝试,使学生在乐学、好学、勤学、创造性学的轨道上发展,让学生心情愉快地获得知识。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快乐中学习,活动中表演,欢笑中教育。在学习声母jqx与ü相拼,nl和ü相拼规则中,我设计让学生戴头饰进行表演,并配上儿歌:“三个好朋友j q x,一块儿出去玩,路上碰见了小ü,小ü小ü有礼貌,急忙脱下帽,问声好。”通过学习儿歌,戴头饰表演,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学做有礼貌的孩子,并掌握了jqx与ü相拼,两点要去掉的规则。而在学习nl和ü相拼,两点不去掉的规则时,我也配上了儿歌“小ü小ü真淘气,整天捣乱和调皮,气了爸妈n和l。小ü小ü知错了,泪珠汪汪有两颗。”同时,戴上头饰进行表演,从中教育学生应该做个知错就改、听话的好孩子。

编说童话故事,将教学内容渗透在故事情节之中,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声调教学中,主要讲清声调符号的形状和四声的读法。我借助编说童话学习四声:有一天,兔妈妈对小兔说:“孩子,你长大了,帮妈妈去市场买菜,好吗?”小兔高兴地答应。到了市场,小兔买了许多东西,背着就往家里跑。一路上,小兔一边欣赏路边的景色,一边高兴的哼着歌“āāā”,走在平坦的大道。走着走着,走到了一个斜坡,小兔有点累了,可想到妈妈还在家里等着呢!就使劲走上坡,嘴里“ááá”地喊着加油。没想到,刚过了第一个斜坡,又碰到了另一个陡坡,小兔为难了,“ǎǎǎ”直挠头。这时,熊伯伯推着自行车正准备上坡,看见小兔背着大袋东西在哭着,就帮小兔推着爬上陡坡。小兔高兴得直叫:“ààà,谢谢熊伯伯。再见!熊伯伯。”就这样,在故事中学习了四声的读法。

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wu时,我领着孩子们边念“小i见大y,赶快往后退,小u见大W,边哭边后退”,边将排于Y、W前的字母卡i、u后移,组成音节“yi、wu”,然后,再带着孩子们念“yi和wu,不能拼,直接读出它们的音”,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地将yi、wu繁难的拼写、拼读规则牢牢记住了。

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我在教学中进行了猜一猜的游戏,调动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并巩固了拼音。bpdq四个声母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几个拼音字母,也是拼音教学的难点之一。我问:“左下半圆是什么?右上半圆是什么?”学生答:“左下半圆ddd,左上半圆qqq”反之“b和p”,或者结合手势说儿歌“大拇指朝上,左手b右手d;大拇指朝下,左手p右手q”,并让学生反复演练强化记忆,突破难点。由此引发向学生质疑“一个门洞是什么,两个门洞是什么?”“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

二、多媒体动画,为学习突破难点

1.设计动画情境,营造愉悦氛围

拼音教学内容的编排集科学性、人文性、趣味性于一体。每一课都有一个配合字母教学的情境图,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图,指导学生观察、说话,引出学习的内容。但是由于画面是静止的,刺激的强度还不能足以让学生进入情境,不能足够地点燃学生絷知的火花。所以在教学中,要把情境图制怍成为动画。如《iuü》一课的情境动画是这样设计的:随着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展现一幅夏日小河的画面,清清的河水,绿绿的水草,一只小蚂蚁在岸边要过河,可是它不会游泳,非常着急,该怎么办呢?一只乌龟游了过来,把小蚂蚁背过河去。一条鱼儿看见了,连连夸奖。如此,那生动的画面、那动听的音乐、那可爱的形象,那充满人文的内容,学生一看,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出来,此时学生已经不需要教师过多地去组织教学。这样,通过动画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就会每天都期待着语文课的到来。

2.动画演示,教学拼读

学生在学习拼读时要掌握声母与韵母相拼、三拼音的拼读方法与技巧。在教学声母与韵母拼读时,设计“小猴推字母”的动画,设计中注意推声母的速度要快,推韵母的速度要慢,然后揭示“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声轻介短韵母响,三拼连读很顺当”的拼读规则。学生将动画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通过练习、内化形成熟练的技能。

3.突出视觉,强调重难点

低年级学生对记忆材料是以视觉加工为主,即主要是以看进行记忆。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生动直观的图画和鲜明的色彩,强烈的视觉刺激能够引起他们视神经中枢的兴奋,进而在“心灵黑板”上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在教师板书时有意用彩色粉笔,区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等。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涂色,给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涂色,给字母和音节涂色等等,使抽象的拼音符号变成一个个美丽的彩色记号,如 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把声母全部涂成了红色,把整体认读音节涂成了蓝色。这种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学设计我想可能比老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zi、ci、si”是整体认读音节效果要好得多。

三、在游戏中,让学生主动学习

拼音教学中让孩子们玩中有学,学中有玩,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本身所蕴藏的快乐因素。教拼音字母字形时,鼓励学生用身体、手势来“手舞足蹈”。例如,在教“o”这个单韵母时,可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你的动作来展示‘o’的样子?”有的孩子把嘴张开,拢成一个圆形;有的把食指与拇指围成一个圆形;还有的用两只手臂圈成一个圆形……多种多样的形状表示“o”,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低年级孩子课中容易疲劳,可设计“汉语拼音休息操”,既可以调节学习状态,也可以巩固拼音字母知识。如:“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b、p、m……;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a、o、e……;站要直,坐要正,我们来背整体认读音节表zhi、chi……;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字母基础牢”。学中玩、玩中学,是我们教师应该为孩子们创设的教与学的境界。这样学生将学得兴趣盎然,教师也教得兴致勃勃。

作为一个年轻的教育工作者,我深刻地知道拼音教学是一个基础内容,拼音学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虽然其内容枯燥乏味,但我们老师如果去开动脑筋,使教学趣味性,营造活泼快乐的课堂气氛,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一种追求,就一定会让拼音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浅谈拼音教学的几种方法.新课程:小学(中旬),2011(12)

[2]期刊论文.如何让学生轻松学拼音.学周刊:C,2012(4)

第8篇:快乐学习拼音研修反思

汉语拼音是小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它是识字的基础,是阅读、习作的前提,也是学好语文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一年级的孩子不仅要学汉语拼音,而且一定要掌握和应用好。可面对2个月的拼音学习、面对枯燥乏味的拼音字母,有些孩子得心应手,有些孩子却愁眉苦脸。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觉得,我们应该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来学习,让孩子主动、快乐地学习拼音。那以下是几点方法:

一、教从表象入手,学在直观感知由于低年级学生具有自制能力差,思维形象具体化,无意注意又占据优势的特点。只有注重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和直观性,才能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1、情境图示法 :实验教材拼音部分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画面出现了优美的乡村河畔晨景图,我们要选择接近生活、寓于情趣的插图,利用插图表音、表形的特点,启发学生掌握字母。比如:小女孩河边练嗓,开口唱aa a ,公鸡啼叫 o o o,鹅在水中倒影 e e e.

2、实物演示法: 用直观的办法来帮助学生准确发音,记住字形。教学声母f和t时,我拿一把带钩的雨伞做教具进行直观演示。下雨打开伞,伞柄朝下,雨水“tt”滴到地,雨停“f”把伞收起,伞柄朝上。然后在问答中揭示f和t的读音及写法,再通过实物演示来检验发音的方法是否正确。在区分b和p,d和t,g k和h发音是否送气,我拿一张薄纸放在嘴边,有意识地发出不同的音,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送气的情况。

二、创设倩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表演活动。在活动中掌握所学内容。

学习声母j、q、x与ü相拼时,可采用制做头饰、教儿歌、组织学生表演等形式进行。儿歌:“j、q、x好朋友,一块出去玩,路上碰见小ü。小ü小ü有礼貌,脱下帽子问声好”。在教学中,组织同学进行一次小表演活动,让四位戴有“ j、q、x、ü”头饰的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大声朗读儿歌,在四位同学的即兴表演中记住“j、q、x”与“ü”相拼的规律,然后在各组之间、同学之间亦进行类似的表演。通过这些表演活动,使学生既掌握了“ j、q、x” 与“ü” 相拼的规律,又受到了“尊重他人,做有礼貌的好孩子”的思想教育。

2、编说童话故事,寓教学内容于故事情节中。

声调教学中,应主要讲清声调符号的形状和四声的读法。可将“四声” 的学习内容编成故事,以故事的形式来学习。 同学们在听上述故事的同时也学会了“a”的四个声调的读法及四种声调符号。

三、编创游戏

开展愉快教学处于幼童期的孩子,是十分活泼好动的。单靠图片和活动教具学习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所以上课时让他们动动手、动动脑,做做知识性游戏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极为有效的。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动手、动脑能力,加深记忆,为此,可采用以下一些做法。

1、拍手记忆法。

将要学习的拼音字母配上儿歌、口诀,伴以简洁、鲜明的节奏,再加上拍手伴奏,使拼音字母易读、易记,便于学生掌握。例如:教“a”“o”“e”“i”“u”“ü”时,可采用以下儿歌加拍手伴奏的形式进行教学。儿歌:霹霹啪啪,拍起手儿唱起歌。张大嘴巴“aaa”,嘴巴圆圆 “ooo”,嘴巴扁扁 “eee”,牙齿对齐 “iii”,撅起嘴巴“uuu”,口吹哨子“üüü”。

2、问答法。 采用“师问生答”“生问师答” 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d”“b”“q”“b”“m”“m”等形近拼音字母时,可采用以下问答的形式进行。

3、摘果子读字词游戏。

准备一些教学卡片,卡片的一面绘有“桃子、李子、葡萄、草薄、橘子”等图形,另一面标有这些水果字词的拼音。游戏中有图案的一面对着学生,要求抽到卡片的学生按照拼音读出卡片背面的字词,若读正确,则可将卡片送给其他同学,若读法错误,则将卡片还给老师。

4、摆字母。

摆学具练习要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先练习找拼音,即:老师读出一个声母或韵母,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口形,而后快速地从学具中找出对应的声韵母。然后再练习拼复韵母(方法同上)。再练习摆二拼音节,最后练习较难的三拼音节和带调音节。在进行摆放学具练习时,可以同时开展各种各样的比赛,也可以指名到黑板上进行摆放表演或比赛。

作为低年级教师,我们都知道拼音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其具体的教学方法也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情况来设计。相信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善于钻研,合理运用适当的方式,就一定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兴趣盎然地学好拼音,让拼音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为学生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一年级新生入学后首要的学习内容,因此,“研究教学方法,选择适当合理的方式”,就成为拼音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方法巧妙得当,就能引起学生对拼音的长久兴趣。让他们积极愉快地度过小学学习中的第一道难关。

一、教从表象入手,学在直观感知由于低年级学生具有自制能力差,思维形象具体化,无意注意又占据优势的特点。只有注重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和直观性,才能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1、情境图示法 :实验教材拼音部分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画面出现了优美的乡村河畔晨景图,我们要选择接近生活、寓于情趣的插图,利用插图表音、表形的特点,启发学生掌握字母。比如:小女孩河边练嗓,开口唱aa a ,公鸡啼叫 o o o,鹅在水中倒影 e e e.

2、实物演示法: 用直观的办法来帮助学生准确发音,记住字形。教学声母f和t时,我拿一把带钩的雨伞做教具进行直观演示。下雨打开伞,伞柄朝下,雨水“tt”滴到地,雨停“f”把伞收起,伞柄朝上。然后在问答中揭示f和t的读音及写法,再通过实物演示来检验发音的方法是否正确。在区分b和p,d和t,g k和h发音是否送气,我拿一张薄纸放在嘴边,有意识地发出不同的音,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送气的情况。

二、创设倩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表演活动。在活动中掌握所学内容。

学习声母j、q、x与ü相拼时,可采用制做头饰、教儿歌、组织学生表演等形式进行。儿歌:“j、q、x好朋友,一块出去玩,路上碰见小ü。小ü小ü有礼貌,脱下帽子问声好”。在教学中,组织同学进行一次小表演活动,让四位戴有“ j、q、x、ü”头饰的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大声朗读儿歌,在四位同学的即兴表演中记住“j、q、x”与“ü”相拼的规律,然后在各组之间、同学之间亦进行类似的表演。通过这些表演活动,使学生既掌握了“ j、q、x” 与“ü” 相拼的规律,又受到了“尊重他人,做有礼貌的好孩子”的思想教育。

2、编说童话故事,寓教学内容于故事情节中。 声调教学中,应主要讲清声调符号的形状和四声的读法。可将“四声” 的学习内容编成故事,以故事的形式来学习。 同学们在听上述故事的同时也学会了“a”的四个声调的读法及四种声调符号。

三、编创游戏

开展愉快教学处于幼童期的孩子,是十分活泼好动的。单靠图片和活动教具学习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所以上课时让他们动动手、动动脑,做做知识性游戏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极为有效的。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动手、动脑能力,加深记忆,为此,可采用以下一些做法。

1、拍手记忆法。

将要学习的拼音字母配上儿歌、口诀,伴以简洁、鲜明的节奏,再加上拍手伴奏,使拼音字母易读、易记,便于学生掌握。例如:教“a”“o”“e”“i”“u”“ü”时,可采用以下儿歌加拍手伴奏的形式进行教学。儿歌:霹霹啪啪,拍起手儿唱起歌。张大嘴巴“aaa”,嘴巴圆圆 “ooo”,嘴巴扁扁 “eee”,牙齿对齐 “iii”,撅起嘴巴“uuu”,口吹哨子“üüü”。

2、问答法。

采用“师问生答”“生问师答” 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d”“b”“q”“b”“m”“m”等形近拼音字母时,可采用以下问答的形式进行。

3、摘果子读字词游戏。

准备一些教学卡片,卡片的一面绘有“桃子、李子、葡萄、草薄、橘子”等图形,另一面标有这些水果字词的拼音。游戏中有图案的一面对着学生,要求抽到卡片的学生按照拼音读出卡片背面的字词,若读正确,则可将卡片送给其他同学,若读法错误,则将卡片还给老师。

4、摆字母。

摆学具练习要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先练习找拼音,即:老师读出一个声母或韵母,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口形,而后快速地从学具中找出对应的声韵母。然后再练习拼复韵母(方法同上)。再练习摆二拼音节,最后练习较难的三拼音节和带调音节。在进行摆放学具练习时,可以同时开展各种各样的比赛,也可以指名到黑板上进行摆放表演或比赛。

作为低年级教师,我们都知道拼音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其具体的教学方法也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情况来设计。相信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善于钻研,合理运用适当的方式,就一定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兴趣盎然地学好拼音,让拼音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为学生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9篇:如何进行快乐而有效的拼音教学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小学语文的拼音教学,拼音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拼音学习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良好的汉语拼音基础对学生的一生都有积极影响。本文介绍了情感导入,激发兴趣;结合特点,击拍助学;巧用儿歌,帮助记忆;组织游戏,释放热情和激励赞赏,促进进步。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拼音教学 有效性

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其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拼音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心理状态还不成熟,从而导致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仍有一定限制。当前,如何有效地开展拼音教学,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教学措施,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小学生学习需求。

一、情感导入,激发兴趣

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小学生的智力培养,还要重视小学生的情感培育,良好的情感因素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可以使小学生对拼音学生充满热情。能否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是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成败的关键。

低年级的小学生记忆力较好,模仿能力强,喜欢表现自己,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进行拼音教学时,可以采用幽默的口语,配合适当的身体语言,生动地讲解汉语拼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在教小写字母“a”时,可以向小学生提问:“小写字母a像什么?”让小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加深对字母a的印象。教师可以说字母a像一个扎着小辫子的小女孩的头,然后在黑板上写下这个字母进行生动的解释,哪里是圆圆的头,哪里是小辫子,也可以用手指摆出字母a的形状,让小学生一边做一边大声朗读,不断加深记忆。

二、结合特点,击拍助学

由于小学生生性好动,一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小学生很难整节课都安安稳稳地坐在那听讲,经常会有这样那样的小动作,影响听课质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增强拼音教学的韵律性,让小学生一边大声朗读,一边用手拍打节奏,这符合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又能帮助小学生集中注意力。

例如,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可以说一个门洞n n n,一群白鸽g g g,小鸡吃虫j j j,等等,学生一边跟着老师大声朗读,一边用手击打着节奏,可增强拼音学习的韵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拼音学习的质量。

三、巧用儿歌,帮助记忆

儿歌的歌词不仅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而且读起来简洁欢快、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深受小学生喜爱。小学生的记忆力和模仿力都很强,可以很容易记住儿歌,教师可以借助儿歌,开展趣味性的拼音教学。平时教师要注意收集大量汉语拼音儿歌,尽量使每一个字母、声母和拼音规则都融入儿歌中,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拼音。

例如,教师在开展拼音教学时,可以教给小学生这样的儿歌:小ü很骄傲,两眼住上瞧,大y帮助它,摘掉骄傲帽,小i的妈妈是大y,小i大y挨一起组成整体认读音节yi yi yi,小u的爸爸是大w,小u大w挨一起组成整体认读音节wu wu wu,小ü无父母,大y来帮助组成整体认读音节yu yu yu,小ü有礼貌,见了大y就脱帽。这样的儿歌,可以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经过小学生的大量朗读,不仅可锻炼小学生的口语,还可学习拼音知识,从而快速掌握儿歌内容。

四、组织游戏,释放热情

小学生生性爱玩,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说到游戏,小学生都会流露出眉飞色舞的表情。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多种丰富多彩的拼音游戏,将拼音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小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拼音知识,能够更加牢固、熟练地运用汉语拼音,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比单纯的课堂讲解效果好很多。

例如,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教师组织“收信”的课堂游戏。首先教师可以准备类似于信箱的两个盒子,在两个盒子上分别贴上平舌音和翘舌音的标签,然后邀请一位小学生收发字母卡片,再开始游戏。通过各种趣味性游戏,调动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在游戏过程中掌握更多拼音知识,释放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五、激励赞赏,促进进步

激励和赞赏对于小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生都喜欢受到老师和父母的赞赏,教师和父母适当的、适时的激励赞赏,可以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励和赞赏自己的学生,仔细观察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通过“你回答得很好,真棒”、“你的发音很标准,很好,继续加油”等鼓励的话语,激励小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对于平时学习较差的小学生,教师更应该及时鼓励,帮助小学生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不断改正,积极学习,表扬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通过不断激励和赞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和勇气,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健康快乐地成长。

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小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有重要影响。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小学生的拼音学习兴趣,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拼音教学质量。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应当更新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更好地满足语文教学需求。掌握知识固然重要,可孩子学习的快乐体验同样重要,如何让学生学得扎实、快乐,是教师的毕生追求。

上一篇:力的合成教案下一篇:免费智慧旅游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