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评价体系教育改革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心理学对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影响的历史与现实考察

摘要:教育领域是心理学最早的应用领域之一,也是最成功的应用领域。通过考察与分析心理学研究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关系以及其对日中教育改革的影响,探明心理学与教育改革之间的内在逻辑,并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美国是心理学研究最为发达的国家,因此,回顾美国心理学的发展及其与教育改革变迁的历史轨迹,对我们探索心理学发展和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会提供有意义的发展线索。纵观美国心理学在历次教育改革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及其所呈现出的特点,有助于拓展我们的视野,把握心理学在教育事业实践中的重要地位,为我国心理学的研究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实践提供可靠的参照和思路。本文在内容安排上,选取了美国、日本和我国的心理学与教育改革的历程和成果为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概括。首先对20世纪开始美国心理学与教育改革进程的内容按照不同的时期进行分类。第一章,论述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们引领的三大教育改革的热潮,即杜威与进步主义运动、霍尔的儿童研究运动和桑代克的教育科学运动;第二章,重点论述美国20世纪50~60年代布鲁纳的结构课程改革运动的内容和影响;第三章,定格在美国20世纪80~90年代教育改革热潮,以肯塔基州的教育改革法为例对心理学家在州教育改革中的参与进行详细论述。第四章,谈论美国新千年以来的教育改革的新变化以及以斯滕伯格为例论述心理学对美国大学招考制度改革的贡献,重点谈及美国心理学会在新千年以来的教育改革中的新组织参与形式和在教育倡导上的重大贡献。第五章,对美国心理学对教育影响的几个方面进行总体概括和评价。第六章,论述日本教育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在战后日本的两次大的教育改革热潮中的发展与影响。日本心理学在教育改革和学校改革上的新变化,尤其是新近的教育改革下日本学校心理学的异军突起对中小学校学校心理健康体系的变革。第七章,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我国心理学科和心理学家们在心理学对教育改革教学改革的成就进行了梳理。第八章,总结我国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上的成就,并结合美日的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成就和经验,探讨了如何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发挥心理学的引领作用。最后,提供四点心理学促进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思路和建议:1、借鉴成功经验,加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的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2、探索培养方案,推动我国心理学的职业化发展;3、立足教育新需求,推动我国心理学研究的现实转向;4、发挥组织优势,积极加强我国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心理学与教育改革;基础教育改革;美国;教学心理学;学校心理学;日本;中国

学科专业:基础心理学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美国心理学与教育变革

1.1 世纪之交美国教育改革背景

1.2 20世纪初影响美国教育的心理学家

1.2.1 霍尔: 儿童研究运动的推动者

1.2.2 桑代克: 教育科学运动

1.2.3 杜威: 进步主义运动与杜威学校

第2章 二战后到50~60年代美国心理学与教育改革

2.1 战后美国教育改革背景

2.2 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影响—布鲁纳与中小学结构课程改革运动

2.2.1 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的指导思想

2.2.2 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结果与影响

第3章 80~90年代的美国心理学与教育改革

3.1 80~90年代美国的教育改革

3.2 从肯塔基州的教育改革法案看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影响

3.2.1 肯塔基州教育改革法案的侧重点

3.2.2 心理学在肯塔基州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第4章 新千年美国的心理学与教育改革

4.1 新千年美国的教育改革

4.1.1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

4.1.2 《每个学生成功法案》法案

4.2 新千年来美国心理学参与教育改革的新变化

4.2.1 美国心理协会的倡导

4.2.2 从斯滕伯格彩虹计划看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影响

第5章 心理学在美国教育改革中的三项工作与四大功能

5.1 教学策略与课程设置者功能

5.2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建设者功能

5.3 教育评估与特殊群体教育者功能

5.4 教育改革的倡导与推动者功能

第6章 心理学对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

6.1 战后心理学与日本教育的改革

6.1.1 战后日本教育改革

6.1.2 战后日本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与教育改革

6.2 新千年来心理学与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

6.2.1 新千年来日本教育改革背景

6.2.2 日本教育改革的文件政策侧重点

6.2.3 日本教育心理学的不毛性反思与日本学校心理学的浮现

6.2.4 日本学校心理学日新月异的发展

第7章 心理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

7.1 80~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改革的进路

7.1.1 80~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政策演进

7.1.2 80~90年代以来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成就

7.2 心理学对该阶段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

7.2.1 学习心理中的智力研究与教学心理研究

7.2.2 教师素质结构与教师心理健康研究

7.2.3 品德理论与德育培养的心理研究

7.2.4 特殊群体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

7.2.5 心理学对素质教育改革的贡献

7.2.6 深入中小学的教改实验

第8章 我国心理学对教育改革影响的成就和展望

8.1 我国心理学家对教育改革影响的成就和贡献

8.1.1 承担了大批心理与教育相关的国家级项目与课题

8.1.2 产出了一些切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成果

8.1.3 顺应新课程改革趋势,开发与革新中小学教材内容及课程

8.1.4 拓展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领域

8.2 心理学对我国教育改革影响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推进路径

8.2.1 借鉴成功经验,加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的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

8.2.2 探索培养方案,推动我国心理学的职业化发展

8.2.3 立足教育新需求,推动我国心理学研究的现实转向

8.2.4 发挥组织优势,积极加强我国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心理学原则

附录二 基础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最重要的20项心理学原理

附录三 在美国国会和行政部门任职的心理学家

附录四 美国心理协会的教育宣传与心理学教育和培训概略

致谢

上一篇:高校研究生论文提纲下一篇:高校体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