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汽车配件分布

2022-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全国汽车配件分布

全国城商行数量分布状况分析

近年来,各省城商行在服务地方经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服务当地中小企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良贷款率高、流动性风险问题等也受到普遍关注,由此引发了各方对各省城商行合理数量的思考。

城商行分布总体情况

截至2018年末,全国共有134家城商行。各省按照城商行数量由多至少,大体分为五种类型:城商行数量在10家以上的省份(以下简称“A类型省份”)、城商行数量为5~9家的省份(以下简称“B类型省份”)、城商行数量为3~4家的省份(以下簡称“C类型省份”)、城商行数量为2家的省份(以下简称“D类型省份”)以及仅有1家城商行的省份(以下简称“E类型省份”)(见表1)。

从地域分布上看,拥有城商行数量较多的A、B类型省份多数分布于东部地区,共计9个省份,各省拥有5家以上的城商行,占全国城商行总数的66%;D、E两种类型省份多分布于中西部地区,共计16个省份,每个省拥有1~2家的城商行,占城商行总数的18%。

考虑到北京、上海两地的总部效应突出,区域特点与其他省份不可比,为更客观地反映各地情况,下文比较中不含北京、上海两地及其地域范围内的两家城商行。

城商行数量与各省经济金融条件分析

需求方面:GDP总量、常住人口数量多的省份对金融产品和服务存在更多的精细化、差异化需求

GDP总量越大的省份,拥有城商行数量越多。2018年,A类型省份GDP平均在2万亿元以上;B类型省份GDP相差较大,从1.3万亿~10万亿元不等;C、D类型省份GDP有一半在2万亿元以上,另一半在2万亿元以下;E类型省份仅安徽省的GDP高于3万亿元,其余5省均在2万亿元以下。如图1所示,A~E类型省份的平均GDP由4.5万亿元至1.1万亿元,依次呈下降趋势。

常住人口数量越多的省份,拥有城商行数量较多。2018年,A类型省份中,四省常住人口数量在5000万人以上,辽宁略低,为4369万人;B类型省份中,5000万人以上和以下各有2个省;C类型省份中,除江苏外,其余五省的常驻人口数量均低于5000万人;D类型省份中,除湖南、湖北外,其余六省常驻人口数量均低于4000万人;E类型省份中,除安徽外,其余五省人口数量均低于3000万人。如图2所示,A~E类型省份的平均常住人口数量由高至低,依次呈下降趋势。

从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物理网点分布情况看,城商行数量较多的经济大省,拥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网点数也较多。2018年,A、B两个类型的9个省份,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10.5万家,占全国总网点数的46.7%。A类型的5个省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数为6.4万家,其中城商行网点数为0.7万家,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数为5.8万家,远超过城商行数量较少的省份类型。从各省的平均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数量来看,A~E类型省份的平均网点数由1.3万家降低至0.3万家,依次呈下降趋势(见图3)。

可见,机构的多少与经济总量和常住人口数量正相关。一方面,经济总量较大或人口数量较多的地区对于地方金融市场、精细化金融服务和产品存在更多、更细分的需求,同时也为更多城商行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支撑;另一方面,经济总量较大或人口数量较多的地区存在更多数量的城商行,也是城商行在金融供给方面对当地经济和市场主体差异化、特色化金融需求的主动适应。

供给方面:拥有较多城商行的省份存贷款规模以及支付系统交易规模较大

城商行数量较多的省份,存贷款总量也较大。如表2所示,随着城商行数量的减少,A~E类型省份存贷款余额分布区间和平均值均呈阶梯下移的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性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普遍实施全国区域资金集中调配划拨的管理体制下,城商行的多寡对于稳定当地存贷款,特别是对金融生态待改善地区减少资金外流,避免由于资金外流造成金融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部分城商行跨区域发展、规模快速扩张,也出现了类似于大型银行的资金“虹吸现象”,此类城商行将其所在的欠发达地区资金通过其外设机构转移至发达地区形成大量域外贷款,华泰证券的研究报告对此也做过分析,认为规模较大的、跨区域经营的城商行进一步加剧了金融资源分布的不平衡。

城商行数量较多的省份,支付系统交易量也较大。随着城商行分布数量的减少,A~E类型省份的交易量平均值与分布区间依次下降。A、B两种类型省份在平均交易笔数和金额上,远高于C、D、E类型省份。而A和B两类型相比,除广东省具有一定特殊性外(广东省因是广发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三个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总部所在地,“一点接入”支付系统集中业务处理模式导致“接入点”交易量畸高),A类型省份交易量分布的区间总体高于B类型省份。C、D、E类型省份平均交易金额和笔数依次降低,集中分布区间总体上依次下降(见图4-1、图4-2)。

存贷款规模和支付系统交易量,既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金融活跃度以及该地区经济主体对差异化、精细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实际需要,也从供给的角度证明了更多的金融机构为地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广泛与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城商行数量与主要监管指标分析

城商行数量与一省不良贷款率无关

截至2018年末,全国城商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总计266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9%。各省的不良贷款率主要分布在0.36%~4.13%之间。以国际公认2%的不良贷款率的标准划分,一省的城商行整体的不良贷款率高于2%,属于相对高风险地区;一省的城商行整体的不良贷款率低于2%,属于相对低风险地区。城商行整体不良贷款率高于2%的相对较高风险的省份在五个不同类型省份中均有分布。从占比情况看,高风险省份的数量占全国总体的42%,在A~E各类型省份中,高风险省份占比分别为80%、50%、17%、38%和34%(见图5)。

从各类型省份城商行数量与不良率风险的关系上,可以初步分析得出以下两项结论:一是无论哪种类型省份,都存在高风险机构,同时也存在低风险机构。二是城商行数量较多的省份类型中,高风险机构的占比较高。但这不能简单解释为不良风险较高是城商行数量较多造成的。影响一省的城商行的不良率高低的因素是多重的,包括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和风控能力、地区金融生态和当地金融监管水平等多种因素。由于金融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金融机构自身的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其管理水平越高,风控能力越强,不良率自然也越低。有金融活动就有风险,关键是如何管理风险。因此,在管理水平和风控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规模越大、金融活动越频繁,其爆发不良风险的可能性也越大。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一个地区金融生态较差、整体风险较高、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城商行数量较多反而有助于分散风险,也有助于风险暴露。如果较小体量的单家城商行风险爆发,影响范围有限,救助成本相对较低。

一省的城商行资本充足情况与规模大小、数量多少无关

2018年末,全国城商行资本充足率为12.8%。以城商行资产规模为横轴,资产充足率为纵轴做象限图,结果显示,从资本充足情况与单家城商行规模的关系来看,不同规模的城商行的資本充足情况的差距基本不大。规模较大的城商行中(分布于第一和第四象限),资本充足情况较好的机构(分布于第一象限)占比为61.5%;规模较小的城商行中(分布于第二、第三象限),资本充足情况较好的机构(分布于第二象限)占比为58.3%(见图6)。

从资本充足情况与各省城商行的数量关系上分析,各类型省份总体资本充足情况差距不大。根据样本城商行的数据统计情况,资本充足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8%)的城商行有73家,低于平均水平的有50家,资本充足水平较高的城商行占比为59.3%。从不同类型省份比较,A~E五类型省份中,C类型省份的资本充足情况较差,资本充足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城商行的数量占比为50%,低于样本的整体水平。其余类型省份的资本充足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城商行占比分别为60%、63.6%、62.5%和60%,差距并不大(见表3)。

由此可见,一省的城商行数量无论多少、单一城商行的规模无论大小,较高资本充足率比例差距不大,这反映出我国城商行资本充足率上存在的体制、机制与管理上的问题,而不是机构规模大小的问题。2019年四季度,全国城商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2.8%,低于商业银行的总体水平(14.6%)。近年来,由于监管趋严,表外业务回表、非标转表等都对银行资本金造成消耗,商业银行回归传统信贷业务,普遍加大了银行资本金的压力。尤其是对于前期大量依靠同业业务、理财业务实现规模快速扩张的城商行来说,资本补充压力进一步承压,高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结论

综上所述,经济决定金融。一定时期内,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量和质,应由市场供求关系来调节,城商行的数量和规模应该和实体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因此,一省的城商行数量主要取决于当地的经济金融总量;一省的金融机构的风险水平与机构数量的多少、规模大小没有必然联系,而是受到城商行自身经营发展理念、管理水平和当地金融管理能力以及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城商行数量较多反而有助于将风险控制在一定区域内,降低风险范围和影响。

因此,从支持实体经济角度而言,中国不缺少大银行,也不缺少遍布全国、跨省服务的股份制银行,真正缺少的是专心致力于服务一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小银行。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城商行发展呈现出分化发展的格局,所以,城商行机构的改革不是简单的机构数量的加减法,而应是尊重市场规律,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要构建完善的银行体系,端正发展理念,甘心服务于地方和小微企业,深耕自身最熟悉的领域和客群,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成为某一类业务、客群和行业的专业服务提供者,减少与大行的同质化竞争。这也符合近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提出的“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大中小合理分工的银行机构体系,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要求。具体来说,可以从“强实体、抓管理、守底线”方面入手:即不断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特别是服务中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通过深化内部机构改革,或在依靠自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引入优质机构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兼并重组等方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守住合规底线,管控金融风险,筑牢稳健发展根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在单位无关)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

商业银行月度资讯

央行上海总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信贷支持

5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会同上海协调机制成员单位联合制订并印发《关于全面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和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金融服务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信贷支持。

农业银行成功发行2020年首期850亿元永续债

5月8日,农业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簿记发行85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利率3.48%,为农业银行及时补充资本,服务疫情防控和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央行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5月10日,央行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继续推动全面落实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

穆迪报告称:2020年银行业公司贷款增速或超零售贷款

5月13日,穆迪发布的机构报告称:“工、农、中、建四大行在银行体系的公司贷款占比超过32%,这表明2020年银行体系的公司贷款增速可能超过零售贷款增速,为2015年以来的首次。”

上海银行获准发行不超200亿元可转债

5月15日,上海银行发布公告称,上海银保监局同意该行在境内A股证券市场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不超过人民币200亿元(含200亿元),并在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计入核心一级资本。

央行召开2020年科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0年科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加强科技支撑,深入开展“数字央行”建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金融监管能力。

交行迎来国有大行中首位最年轻行长

5月21日,交通银行召开了全行干部大会,并宣布任命中投公司副总经理、首席风险官刘珺为交行党委副书记。据了解,在经过必要的监管批准等程序后,刘珺将正式出任交通银行副董事长、行长。

哈尔滨银行助发黑龙江省首批消费券

5月22日,哈尔滨银行联合中国银联黑龙江分公司开展黑龙江省首批消费券发放活动。用户可通过哈行手机银行及信用卡APP领券,通过银联“云闪付”APP支付,在省内指定商户消费享受满减优惠。

作者:宋慧中 赵越 周文霞

第2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空间分布及发展模式

[摘 要]旅游发展导向型村镇成为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重要途径,建设特色旅游小城镇是中国未来旅游业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住建部公布全国553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为例,探索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总体分布特征与成因,发现其分布与市场、景区、交通和人口等有密切联系。基于此,文章根据旅游村镇资源条件、区位特征和经济背景等因素,结合典型案例,提出市场拉动型、景区依托型、交通推动型和人口驱动型4种旅游发展模式,通过优化旅游村镇格局,为中国其他旅游村镇走“特色型村镇”道路提供借鉴,为新型城镇化服务。

[关键词]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空间分布;发展模式;中国

[

[文献标识码]A

[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7.05.013

引言

2013年黨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进一步提出:新型城镇化要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面对中国有近3亿中老年农村常住人口的基本国情[1],中小型村镇“就地城镇化”是解决当前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务实和必然之举。旅游产业在解决农民身份问题、提高居民收入和改善生活品质等方面有先天优势[2],实践经验也表明,旅游发展导向型的历史村镇复兴是最佳途径和首选方式[3-5]。因此,发展旅游产业是中小型村镇“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路径,有利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国外旅游城镇化(tourism urbanization)的研究起于20世纪90年代。在研究旅游村镇的空间格 局[6-7]、驱动机制[8-9]、相关群体[10-11]及旅游效应[12-13]等领域的基础上,提出以美国拉斯维加斯和奥兰多主题乐园等为代表的高度资本密集型旅游景点拉动模式[14];墨西哥坎昆、西班牙和澳大利亚海岸等为代表的“阳光,沙滩,海洋”旅游度假模式[15];加拿大斯特拉福德(Stratford)小镇为代表的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吸引模式[16];巴西波尔图(Porto)和塞古鲁(Seguro)小镇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旅游推动模式[17];法国乡村农场为代表的“观光接待+乡村度假+休闲空间”旅游驱动模式[18];日韩城郊为代表的乡村民宿旅游发展模式等多种旅游城镇化路径[19-20]。可见,国外旅游城镇化研究起步较早,研究多集中于大都市周围或已发展成熟的旅游目的地,对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旅游城镇化研究较少。这与国外发达地区较早实现城镇化有关,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已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譬如现今德国8200万人口中的7000多万人口居住在小城镇和农村,全国拥有1.35万个小城镇,其中,75%的人口少于5000人[21]。而中国尚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现象严重,加上户籍制度、土地所有权制度及经济发展方式等有别于国外,必须根据国情探索出中国特色旅游城镇化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也出现一批旅游发展导向型村镇。20世纪80年代,以周庄、同里和乌镇等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古镇,凭借其广阔的客源市场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成功探索出“旅游兴镇”发展模式,成为中国其他历史文化村镇相继模仿的对象[22],出现了平遥模式、丽江模式、阆中模式和凤凰模式[23-26]等。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居民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增多和交通网络完善,加之城市生活环境质量下降,对原始、淳朴乡村环境的消费需求明显提升,以此为契机,出现一批以成都山泉镇、北京庞各庄镇、广州派潭镇和上海前卫村等为代表的城市周边旅游村镇,以观光休闲为主的乡村旅游成为城郊村镇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27]。其发展模式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如夏林根依据资源特色将乡村旅游划分为休闲观光类、农事体验类、农业科技类、文化体验类和特色村镇类等发展模式[28];张树民等基于旅游系统理论把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分为需求拉动型、供给推动型、支持作用型和混合驱动型等[29];贺艳华等基于TOD理论和乡村空间优化角度提出乡村公路导向发展模式等[30]。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A级旅游区和自然保护区等旅游地评价标准的陆续出台,加上国内出游人数的不断增加,各景区的发展带动了其周围一批如山西五台县台怀镇、甘肃敦煌市月牙泉镇和云南石林县长湖镇等旅游村镇的发展。依托景区发展的旅游村镇开始成为地理学界研究热点,如丁娟以九华山为例提出了山岳型旅游村镇发展动力机制[31];席建超等以河北野三坡旅游区内三坡镇为例探索了成长型旅游村镇的演变格局[32];钟士恩等以江苏省为例探讨了不同类型古镇的格局及发展路径等[5]。此外,在对经济落后地区持续的帮扶实践中,旅游扶贫对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33],如红色旅游的发展推动了湘鄂赣、晋察冀和陕甘宁等贫困革命老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4-35],一批位于贫困地区的旅游村镇在扶贫政策下涌现出来。经过30余年的发展,率先崛起的旅游村镇已普遍进入停滞和后停滞阶段[36],旅游收入增速降低,生态环境恶化,地方文化遭受侵蚀。而后崛起的村镇则处于先崛起村镇的“阴影效应”下[37],旅游发展始终受到极大制约。由此可见,中国旅游村镇正面临日趋严重的产品同质竞争、聚落文化潜移、居住环境破坏、过度商业利用和土地开发无序等问题[38-40]。

由此,在国家重点发展特色小城镇的背景下,以就地城镇化为依托,形成“星罗棋布式”小城镇分布格局与发展特色旅游村镇是解决当前旅游村镇问题的重要举措[41]。因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家旅游局于2010年、2011年和2015年陆续公布了3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名单”,共计553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概念的提出,既体现中国对待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利用理念的进一步认识,从注重价值评价转向价值利用[5],也体现出未来旅游村镇建设开发的新要求,更注重特色景观资源的保护、看重村镇特色发展模式和强调综合服务能力等[42]。为中国旅游村镇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突破口,有利于避免恶性竞争、改善人居环境、保护村镇风貌、延续地方文脉、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居民收入和密切城乡互动等,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发展目标。

近年来,旅游村镇发展模式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宏观层面上,解释旅游城镇化含义,提出旅游消费是旅游城镇化产生的基础,基于消费类型或城市特性划分出不同旅游城镇化模式,并阐述旅游村镇化影响[43-44]。微观层面,以具体案例地为例,指出区位、资金、资源、市场、政府干预和社区参与等因素是影响村镇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向旅游村镇形态转向的重要驱动力[29,45]。可见,研究视角多以某一地域内村镇或某一类型村镇做实证研究,从宏观视角把握全国旅游村镇的格局及发展模式具有积极意义,但目前少有该方面的探讨。同时,国内旅游村镇发展模式的研究方法多为在梳理已有发展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少有根据旅游村镇自身条件推出引导性的、富有特色的旅游发展模式。基于此,本文以全国553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为例,通过空间分析方法,结合典型案例,提出市场 拉动型、景区依托型、交通推动型和人口驱动型4种旅游村镇发展模式,以期提高中国就地城镇化质量,为新型城镇化服务。需指出的是,保继刚在对历史村镇的研究中提出,历史城镇和历史村落在特征和旅游发展过程中都存在诸多共性,将其统称为历史村镇[46]。考虑到历史村镇与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存在一定重叠和关联,本文借用历史村镇概念,不严格地划分村落或城镇,统称“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

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1.1 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借助Google Earth标记了553个特色旅游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的位置信息,借助ArcGIS10.1、Crimestat3.3和SPSS21.0等软件工具,采用最近邻距离层次分析、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近邻分析、空间插值分析、成本加权距离分析、Person相关性分析和空间统计等方法,对特色旅游名镇名村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

1.1.1 最近邻距离层次分析法(Nearest neighbor hierarchy, NNH)

通过定义集聚的“极限距离或阈值”,然后将其与每一点对的距离进行比较,当某一点与其他点(至少一个)的距离小于该极限距离,该点被计入聚集单元,通过逐级类推的方式可依次得到一阶热点区、二阶热点区以及更高阶热点区[47]。

1.1.2 核密度分析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KDE)

采用核函数对区内点赋以不同的密度权重,使区域内密度属性结果分布更为平滑直观。数学表达式为[48]:

[f(x)=1nhdi=1nK(S-Sih)]

其中,K()为核密度方程,S和Si为空间样本点,h为阀值,n为阈值范围内点的数量,d为数据的维数。

1.1.3 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 IDW)

其假设估算点的数值受到临近控制点的影响比受较远控制点的影响更大。数学表达式为[49]:

[zx=i=1S1dkizii=1S1dki]

其中,zx为点x的估计值,zi为已知i的z值,di是点i与点x的距离,s为估算中用到的已知点数目,k为确定的幂值。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首先,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为研究对象,5A级旅游区点来源于2015年10月国家旅游局最新更新的213个5A级旅游区,人口数据来自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各地级市及直辖市常住人口数,水系数据和道路数据(包括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高铁)、普通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分布来源于交通部《1:400万公路交通版》地图和《1:400万基本要素版》地图,2020年高铁数据则根据已开通高铁情况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20),利用ArcGIS10.1软件对上述底图进行数据转换,形成特色旅游村镇、核心城市、5A级旅游区和交通干线等矢量图(Krasovsky_1940_Albers坐标系投影)。空间行政边界矢量数据直接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400万中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其次,国家级贫困县数据来源于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黄山景区及西递-宏村数据来自《黄山年鉴》(1997—2014年)及安徽旅游政务网;大足石刻景区及宝顶镇数据来自《大足年鉴》(2006—2014年);沙坡头景区及迎水镇数据来自《中卫年鉴》(2005—2014年);石林景区及长湖镇数据《石林年鉴》(2007—2014年)1,其中,2014年数据均来自媒体报道。

2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空间分布格局及成因

2.1 总体分布特征

基于Crimestat3.3軟件,选取适当阈值,运用最近邻距离层次分析法(NNH),对全国553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进行热点区分析,探测出一阶热点区和二阶热点区,并利用ArcGIS10.1软件对热点区进行可视化展示(图1)。由图1可知,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存在“多中心集聚”格局,总体上呈带状、组团状分布,空间上存在不均衡性。

2.1.1 东中部地区数量较少且呈聚集分布,西部地区数量较多但分布分散

从经济区域看,东中西部分别拥有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194个、158个和201个,其中,东部沿海地区数量众多,并存在显著的凝聚现象,自北向南,依次形成环渤海、鲁中南、长三角、闽粤边界、珠三角和琼东南等6个热点区聚类,热点区内重叠率高,形状多为圆形,并形成京津冀和江浙沪两个二级热点区。其成因一方面是东部地区村镇旅游资源种类丰富,既有京西古村落群、太湖流域水乡古镇群和粤中古村镇群等在内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又有以北上广深等为代表的国内一线城市周围的观光休闲旅游村镇,加上经济实力强,居民生活水平高,游憩理念先进,形成巨大的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产生了大量的、各具特色的旅游村镇。另一方面是东部地区旅游村镇开发时间较早,各类型村镇开发已进入相对成熟阶段,加之地形平坦,交通条件好,推动了各类旅游城镇相互交流与融合,发挥旅游规模效应,因此,形成了“多数聚集,少数离散”现象。

中部内陆地区数量最少,分布较为集聚,在黑蒙边界、吉中部、豫西南、晋豫边界、鄂东北、湘东北和皖赣边界等地区形成7个热点区,但重叠率较低,多为椭圆形分布,以河南为中心,形成晋豫鄂二级热点区。从成因看,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首先,吉林中部的松花江流域地势平坦,环境优美,邻近5A级旅游区和省会城市长春,乡村度假旅游发展迅速,黑蒙边界聚集满、蒙和达斡尔等少数民族,形成独具民族风情的特色旅游村镇聚类区。其次,中部地区是中国人口稠密区,拥有河南、湖南和湖北等人口大省,规模巨大的人口使之成为出游力大省[50],带动其旅游村镇发展。第三,中部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其悠久历史使中原腹地保存了大量历史文化古镇古村,如晋中南古镇群等;处于长江流域的皖南和赣北也保留了许多徽派建筑村落,如皖南古村落群等,发展至今已成为极富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名镇名村,呈现“长条形集聚,少数离散”现象。

西部边远地区数量最多,但分布最为离散,形成宁北部、甘青边界、陕甘宁边界、川渝边界、云贵边界、湘桂边界等6个热点区,未形成二级热点区聚类。首先,这与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自然与人文景观受外界影响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为集中区域,与内陆迥异的自然风貌与人文风情成为旅游开发重要吸引物,形成大量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村镇。其次,成渝地区作为西部经济最发达区域,是中国最早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之一[51],经过10余年发展,已在其城市群周围形成一批农家乐旅游村镇。第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基础设施与旅游设施薄弱,因此在云桂黔和陕甘宁青等地出现一批旅游扶贫政策下刚刚发展起来的旅游村镇,主要分布在自然环境优美或发生过历史事件的国家级贫困区或革命老区,呈现“多数离散,少数集聚”现象。

2.1.2 省域空间分布差异显著

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在全国31个省份均有分布(暂未统计中国港澳台地区),按数量多寡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内蒙古(37个)、江苏(30个)、河南(28个)、山东(27个)和广东(25个),排名后五的省份分别为西藏(1个)、上海(6个)、海南(7个)、陕西(10个)和青海(10个)。排名靠前的省份多为区域面积大、经济发达或人口稠密的省份,而排名靠后的多为区域面积小、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较差或人口稀少的省份。其中,内蒙古数量最多,但多分布在经济条件较好的省界接壤处,内部地区较少。新疆20个特色旅游村镇中一半属于生产建设兵团,且多分布于中北疆,南疆地区尚无1处特色旅游村镇。另外,整个青藏地区,西藏仅有1处特色旅游名村位于布达拉宫景区周围,青海10个村镇多集中于地势较为平坦的青海湖自然保护区附近,在包括四川西部在内的青藏高原地带,特色旅游村镇数量稀缺。可见,省域间分布的差异与地形、交通、资源、人口、经济和面积等有密切联系。

2.2 依托客源市场分布

旅游村镇的主要客源市场面向的是对乡村环境及生活方式等有需求的城市居民,因此,周边城市规模越大、经济水平越高及交通设施越完善对旅游村镇发展的拉动作用越强。同时,随着与客源市场距离的增加,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吸引力会出现距离衰减性[52],降低游客出游意愿度。游客乡村旅游的理想距离围绕1~2小时车距双向递减,当前2小时车程能达到200 km左右范围内的旅游村镇[53]。因此,本文选取全国31个省会城市及个别省份经济首位城市,以这些城市为中心制作缓冲带,缓冲范围为200 km(图2)。

图2显示全国553个特色旅游名镇名村中有409個位于缓冲区范围内,仅有144个处于该范围外,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中国3大经济圈缓冲区内分别涵盖45个、68个和23个,三地总数占到缓冲区内特色旅游村镇的33.25%。可见,特色旅游村镇存在明显的依托客源市场分布的特征,且存在依托城市越发达,周边特色旅游村镇越密集的现象。探究其成因:一是,这些核心城市一般为该省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城市化水平高、经济条件好、居民休闲意识强烈,对村镇旅游有巨大需求。二是,依据圈层结构理论[54],大城市四周的小村镇和农村腹地往往是城郊农业区或水资源保护区,特色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加上私家车普及,易发展成城市居民假日观光休闲旅游地,形成旅游村镇集中在大城市客源市场周围分布的特征。因此,客源市场是影响特色旅游镇村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2.3 依附旅游景区分布

小型化、城镇化、特色化和文化化是旅游村镇未来发展方向[55],但小型村镇知名度要远低于周边旅游景区,景区旅游业发展对推动邻近村镇旅游城镇化至关重要。5A级旅游区从资源禀赋、知名度和旅游收益等方面都是国家旅游景区中的佼佼者。因此,选择5A级旅游区作为特色旅游村镇依附研究对象。用核密度(kernel)分析方法生成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密度分布图,将其与5A级旅游区图重叠(图3)。

由图3可见,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存在明显依附5A级旅游区分布特征。京津冀、鲁中南、长三角、皖南、珠三角、豫西、蜀中和渝西南等旅游村镇集聚热点区亦是5A级旅游区集中分布区。通过ArcGIS 10.1近邻分析(near)工具得出旅游名镇名村与5A级旅游区相距平均距离为59 km,不考虑地形因素,处于1小时车程范围内,两者呈明显邻近分布。其成因一方面,许多5A级旅游区本身就隶属于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如周庄镇和同里镇等,旅游景区作为吸引客流的主要承担者,增加旅游营业收入,带动所处村镇基础设施发展,推动村镇旅游开发,提升旅游城镇化水平,最终形成以景区为核心的特色旅游村镇分布格局。另一方面,受开发时序、宣传力度和资源禀赋等影响,旅游村镇的规模、知名度和影响力一般低于同一旅游目的地区域内5A级旅游区,阴影遮蔽明显,大尺度空间旅游者多将旅游村镇作为旅游路线往返途中的短暂停留地,因此,特色旅游村镇多分布于景区周围旅游路线上的小居民点。

2.4 邻近交通线分布

交通是发展旅游业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良好的旅游路线通达性是消费者选择特色村镇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优先考虑因素之一。交通条件在某种程度上亦反映了旅游村镇的综合品质和城镇化水平,是旅游城镇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

图4表明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多邻近交通线分布,交通线密集处易形成旅游名镇名村集聚区,该现象在边远地区更加显著。为了更直观描述交通线与旅游村镇点关系,建立交通线50 km缓冲带,分析得出高铁、普通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缓冲区内分别有350个、414个、514个和485个特色旅游名镇名村,旅游村镇覆盖率均达60%以上,其中,国道缓冲区内覆盖率最高至92.95%(图5)。其成因一是部分特色旅游名镇名村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是水路商贸系统的交通节点[56],商业贸易的繁荣形成稳定旅游客流,带动沿线交通节点村镇的发展,产生别具特色的商贸交通型旅游村镇。如中朝俄边界的敬信镇、中俄蒙边界的黑山头镇、灵关古道上的上里镇和白市驿镇、茶马古道上的束河古镇、丝绸之路上的阳关镇、北庭镇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新市镇等均呈现沿交通线分布的特征。二是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又不邻近知名景区的地区,交通线密集处的可达性大大增强,时间成本降低会增强消费者的出游意愿,形成分布在交通线密集处的城市周边旅游飞地和卫星城等,该现象在交通设施薄弱的边远地区更易产生。如甘肃什川镇周边有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和京藏高速等交通线;黑龙江帽儿山镇和横道河镇周围有哈牡城际铁路、滨绥线、301国道和绥满高速等交通线通过;吉林月晴镇周边集中了吉珲高铁、302国道、牡图线和珲乌高速等交通线;广西中渡镇周边集聚湘桂线、322国道、衡柳高铁和泉南高速等交通线通过,该分布类型的旅游村镇对交通的依赖性非常强。

2.5 集中人口稠密区分布

通过整理地方资料及消费者游后评价,发现553个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多数尚处于开发的初始和发展阶段,旅游市场刚刚形成,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根据实际经验,旅游发展初期表现为出游人次而非旅游收入的大规模增长[57]。因此,当前中国村镇旅游发展方兴未艾,理论上人口基数与旅游村镇分布有较强的关联性。采用反距离加权法(IDW)对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各地级市及直辖市常住人口数进行插值计算,得到全国人口空间分布图(图6)。

图6显示旅游村镇分布与胡焕庸人口线分布规律相一致,多数集中在人口稠密区,少数分散在人口冷点区。首先,超过88%的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分布在人口线下方的人口密集区,在人口集聚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和河南地区等都形成特色旅游村镇核心集聚区域。其次,东北边界、鄂渝陕边界、云南西部和贵州南部等人口稀疏地带也出现旅游村镇相对集中分布现象。探究其原因,第一,2014年广东、山东、河南、四川和江苏人口分别达到10724万、9789万、9436万、8140万和7960万,居全国前五①。这些省份自古以来是人类文化与经济活动频繁区,留下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镇古村,造成当前特色旅游村镇与人口稠密处重叠现象。第二,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等人口集聚区产生巨大出游力[50],加之乡村旅游近域特征明显,金钱和时间成本相对较低,导致区域内乡村旅游发展迅速,特色旅游村镇不断涌现。第三,受地形和交通影响,中国旅游资源富集区与贫困区在地理分布上存在叠加现象[34],鄂渝陕边界、云南西部和贵州南部等人口稀少的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却相对丰富。另外,旅游扶贫政策持续发力,国家旅游发展基金近10年来补助中西部地区项目资金约17亿元,其中,贫困地区资金额约占50%②。国家旅游局重点补助老、少、边、穷地区编制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景区专项规划,并先后为贵州江口县、贵州毕节试验区和中西部落后地区提供免费参展机会,帮助宣传重点景区,提升旅游整体形象等。因此,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在该地区亦呈现相对集中分布特征。

3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发展模式

3.1 市场拉动型发展模式

市场拉动型旅游发展模式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客源市场附近。城市高强度的生活压力,加上愈发严重的环境污染,不断唤起城市居民对乡村健康、悠闲生活的向往。根据大城市环城游憩带理论[58],选取中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以20 km为单位建立100 km多环缓冲区(图7),显示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多集中分布在该范围内,共124个。基于前人对历史文化村镇和旅游村镇划分的研究[28,59],为了分析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在核心城市周围的分布规律及发展模式,本文采用市场需求作为划分标准。通过查询旅游景观名镇名村的官方宣传资料、网络上游客的游后感知评价和致电信访相关部门等多种调研方式,了解特色旅游名鎮名村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农业科技和文化体验等4种类型,并以60 km为标准统计离中心城区不同距离的村镇分布特征(表1)。

结果显示,市场拉动型发展模式在60 km外地区多形成休闲观光型旅游村镇,具体类型多是在原先依托自然风光形成的农业观光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休闲农庄和休闲度假区等。60 km内各地具体发展途径不尽相同,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文化体验和休闲观光类占多数,成渝地区以农事体验为主。主要与京津冀地区民俗和农家乐旅游发达,长三角地区历史文化古村镇数量丰富,且太湖流域和杭嘉湖平原生态产业发展良好,带动近郊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珠三角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沿海渔业发达,以鱼塘产业为基础的渔家乐兴起,使休闲观光和文化体验类型占主导地位。而成渝地区休闲文化著名,良好的水热条件,加上地形影响,使以农家乐旅游为代表的农事体验型旅游村镇迅速发展。由此,市场拉动型旅游发展模式需要具备良好的区位条件和独特的村镇旅游资源。首先,较靠近中心城市的旅游村镇应以不同客源市场需求作为其发展动力,立足本地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村镇旅游产品。其次,随着与中心城市距离的增加,外层旅游村镇乡村景致更加突出,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休闲需求,村镇旅游应不断创新,升级发展综合型、多功能的度假游憩类旅游村镇,形成围绕中心城市“内层特色化、外层度假化”的分布特征。此外,由图7可知该种类型发展起来的旅游村镇集聚程度非常高,同质竞争严重,在发展的过程中应采取差异化发展路径,注重村镇品牌建设,打造高知名度的市场拉动型特色旅游村镇。

3.2 景区依托型发展模式

景区依托型旅游发展模式主要分布在远離大城市的著名景区或自然保护区四周。村镇旅游吸引物构成复杂,包括建筑遗迹、民族风情、传统文化和特色产业等,这种吸引物源既可以是旅游村镇本身,如丽江、平遥和凤凰等大规模古镇,也可以是位于旅游村镇周边的旅游景区和自然保护区等。旅游景区发展起步早,知名度和影响力较高,其周边村镇具有发展成特色旅游名镇名村的先天优势。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年安徽黄山风景区及周边西递-宏村的旅游接待量、重庆大足石刻风景区接待量及周边宝顶镇非农人口、宁夏沙坡头风景区黄金周旅游收入及周边迎水镇生产总值、云南石林风景区旅游收入及周边长湖镇生产总值等数据,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相关性读数都小于0.01,其系数分别达到0.981、0.909、0.945和0.924,呈显著正相关。为更直观反映此相关性,利用上述数据做散点图(图8)。

图8表明,旅游景区与其周边特色旅游名镇名村之间发展存在正相关性,山岳型旅游景区更加显著。将上述景区依托型旅游村镇分为两种:一种旅游景区直接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四周分布(重庆宝顶镇、宁夏迎水镇),其作用主要为景区游客提供食宿地,客流量几乎等同于景区接待量,品牌宣传成本低。其发展模式要注重融入周边景区,采取同样的文化主题包装,及时更新旅游接待设施,提供全面的、标准化的旅游配套服务,努力为游客创造良好的食宿、出行、购物和娱乐环境。另一种旅游村镇本身就是旅游景区,但受周边更知名旅游景区的遮蔽影响,成为旅游往返路线上潜在旅游目的地(西递-宏村)。其发展模式一要全力创建自身旅游品牌,摆脱旅游阴影效应,二应加强与周边景区合作,充分挖掘客源市场,开发多样化旅游路线,将特色旅游名镇名村与景区形成产品互补,使之成为景区客流量的分流地,带动景区周边村镇旅游业发展。

3.3 交通推动型发展模式

交通推动型旅游发展模式主要分布在与大城市和著名景区有一定距离,但交通地理位置优越,可达性高的地区。当前中国已进入高铁网络时代,高铁网络时代的到来既迎合了新常态下深度游、个性游的新需求[60],又使旅游地客源半径扩大,高铁的“时空压缩”效应使中远程客源市场不再遥远[61],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在内的中国主要客源市场的二次客流极易扩散到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因此,本文重点研究高铁对旅游名镇名村发展的影响。将高铁、普通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陆地和水域等对象时间成本栅格化,以553个特色旅游名镇名村为源点,采用成本加权距离(distance cost weighted)方法得出各村镇等时圈空间扩散格局图,并通过栅格计算器(raster calculator)将等时圈范围划分为13个时间段(图9)。

图9显示高铁开通后,全国特色旅游名镇名村2小时以内等时圈区域由26.33%增加到30.98%,等时圈低值区范围扩大,中高值区范围变化不明显,在甘中南、桂中西、湘西南等地区提升作用显著。这些地区原先多为交通可达性较差、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区域,高铁开通加速旅游流动,拓宽了该地区旅游村镇客源市场半径,为其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可见,借助交通推动型发展模式的旅游村镇在发展过程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利用交通中介变量的改善来产生留住游客的机会?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该类型旅游村镇发展一般经历从满足过境游客基本的食宿需求,到发展为旅游线路上特色旅游产品的过程[62]。因此,高铁网络时代,面临交通设施日趋完善,客源市场持续扩大的情况,交通推动型旅游村镇应充分挖掘自身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做好“最后1公里”交通,改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运用微电影、网络等新媒体加强旅游营销,提升在旅游路线上的知名度,使之成为新的旅游吸引物,以此创造留住客人的机会,推进村镇旅游业发展。

3.4 人口驱动型发展模式

人口驱动型旅游发展模式主要分布人口稠密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口是旅游村镇充足客源的保障,中国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鲁豫鄂、江浙沪、粤赣湘和川渝等地。其中,东部人口稠密区的旅游村镇发展起步较早、类型多样,主要依靠经济条件较好的客源市场。而中西部人口稠密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成本低廉、近域特征明显的乡村旅游对有出游动机的游客有极大吸引力[63]。此时,人口基数作为影响地区出游力的重要因素成为该地区旅游村镇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口驱动型城镇化发展显著。

庞大的人口基数一直是中国村镇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巨大红利,不同进程中的人口驱动型旅游村镇发展模式有所不同。首先,对刚刚起步的旅游村镇应充分利用人口数量优势,挖掘村镇特色旅游资源,发展观光、采摘、垂钓和娱乐等休闲项目,以占绝大多数的短途观光游客为主要客源市场。其次,发展相对成熟、经济条件较好的旅游村镇应尽快实现转型升级,由原先单一的依赖人口数量的发展方式向多层次、多类型方向转变,满足不同群体阶层对特色旅游村镇的需求,开发游憩度假、文化体验等项目,走大众化与精品化结合路线,客源市场兼顾短途观光和游憩度假游客,推动人口驱动型旅游村镇进一步发展。

4 结论与讨论

当前国内外旅游城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城镇化驱动机制和影响等两方面,以具体案例地为研究对象,从资本、人口、政策、文化、基础设施和景观风貌等多方面,提出旅游城镇化驱动力及发展机制,并研究旅游城镇化带来的社会产业、城乡结构、土地利用、文化保护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的是,国外旅游城镇化的研究多分析已发展成熟的旅游目的地,对处于快速城镇化中的发展中国家的关注较少。伴随旅游城镇化发展,国内旅游城镇化研究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点,经历从分析旅游兴镇模式,到探索近郊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再到研究景区周边村镇旅游发展模式的过程,并对旅游扶贫中出现的旅游村镇持续关注。然而,当前研究多聚焦于具体案例地做实证研究,从宏观上把握全国旅游村镇格局的文章较少,且少有根据旅游村镇自身条件提出引导性的、富有特色的发展模式。

基于此,本文以住建部公布的553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并提出各種类宏观指导性发展模式,为国内未来旅游城镇化研究提供有益借鉴。结果发现: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空间分布总体特征存在“多中心集聚”的不均衡格局,东中部地区数量较少且呈聚集分布,西部地区数量较多但分布分散,省域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其成因与市场、景区、交通和人口等有密切联系,呈现明显依托客源市场、依附旅游景区、邻近交通线和集中人口稠密区等分布的特点。结合典型案例,提出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可采取市场拉动型、景区依托型、交通推动型和人口驱动型4种旅游发展模式:

(1)市场拉动型旅游发展模式应以不同客源市场需求作为其发展动力,不断创新升级,开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村镇旅游产品,围绕中心城市形成“内层特色化、外层度假化”的特色村镇分布格局。(2)景区依托型旅游发展模式分为两种:一是景区隶属于旅游村镇管辖范围,其旅游发展模式要注重融入周边景区,为游客提供完善的食宿、出行、购物和娱乐等旅游配套设施。二是旅游村镇本身就是景区,但受周边著名景区遮蔽影响,其旅游发展模式在强化与周边景区合作,开发多样化旅游路线的同时,要全力树立自身品牌,摆脱阴影效应。(3)交通推动型旅游发展模式应挖掘自身旅游资源,完善“最后1公里”交通,改善旅游接待能力,提升旅游村镇为旅游路线上新的吸引物。(4)人口驱动型旅游发展模式的初级阶段应充分利用人口数量优势,发展观光、采摘、垂钓和娱乐等休闲项目,成熟阶段尽快向游憩度假、文化体验方向转型升级,满足不同群体阶层对特色旅游村镇的需求。

新型城镇化要求从村镇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等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适宜的城镇化道路。根据“宜游则游”的观点[64],旅游城镇化成为特色景观村镇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旅游导向型村镇应以旅游业为依托实现城镇化发展,通过对特色旅游村镇布局及发展模式的研究,旨在优化旅游村镇空间布局,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村镇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完善村镇基础设施、增加就业岗位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等,实现旅游城镇化发展目标,为当前新型城镇化服务。

首先,本文从市场、景区、交通和人口等角度研究旅游名镇名村分布格局,未考虑地形、气候、面积和文化等因素,这些均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其次,多从空间分布角度研究旅游名镇名村发展模式,对某一类型或区域内旅游名镇名村的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缺乏深入研究,今后研究可从社会学和系统学等角度对某区域内旅游名镇名村发展模式进行进一步探讨。第三,本文从全国角度,较宏观地分析不同类型村镇的发展模式,未将“名镇”和“名村”分开研究,往后研究可进一步探索“镇”和“村”发展模式的差异及背后机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Pan Sumei, Zhou Li. Local urbaniz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gration of villages and towns[J].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2014, (11): 57-62. [潘素梅, 周立. 推进以村镇融合为特色的就地城镇化[J]. 中州学刊, 2014, (11): 57-62.]

[2] Xi Jianchao, Zhao Meifeng, Ge Quansheng. The micro-scale analysis of rural settlement land use pattern: A case study of Gouge Village of Yesanpo Scenic Area in Hebei Province[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66(12): 1707-1717. [席建超, 赵美风, 葛全胜. 旅游地乡村聚落用地格局演变的微尺度分析——河北野三坡旅游区苟各庄村的案例实证[J]. 地理学报, 2011, 66(12): 1707-1717.]

[3] Orbasli A. Tourists in historic towns: Urban Conservation and Heritage Management[M]. London and New York: E & FN Spon, 2000: 296.

[4] Judd D R, Fainstein S S. The Tourist City[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9: 120-128.

[5] Zhong Shien, Zhang Jinhe, Sun Jinkun.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 towns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evaluation system of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Jiangsu[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7): 1380-1393. [钟士恩, 章锦河, 孙晋坤. 基于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综合评价的古镇型旅游目的地差异化发展路径研究[J]. 地理研究, 2015, 34(7): 1380-1393.]

[6] Cathal O, Dimitris B, Graham C. Spatial Microsimulation for Rural Policy Analysis[M]. Berlin: Springer, 2013: 248-252.

[7] Derek B, Darla K M, Caleb G. Spatial analysis of land suitability, hot-tub cabins and forest tourism in Appalachian Ohio[J]. Applied Geography, 2014, (54): 139-148.

[8] Rosa M, Yagüe P. Rural tourism in Spain[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 29(4): 1101-1110.

[9] ?evirgen A, Kesgin M. Local authorities’ and NGOs’ perception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in Alanya[J]. Original Scientific Paper, 2007, 55(3): 309-322.

[10] Abby L. Tourism in rural areas: Kedah, Malaysia[J]. Tourism Management, 2006, 27(5): 878-889.

[11] Mullins P. Tourism urbaniz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 Regional Research, 1991, 15(3): 326-342.

[12] Makow M. Spatial and morphological effects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in the ?ód? Metropolitan Area[J]. Tourism, 2013, 23(2): 33-42.

[13] B?tzing W, Perlik M, Dekleva M. Urbanization and depopulation in the Alps[J]. 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96, 16(4): 335-350.

[14] David L G. Tourism urban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 Urban Affairs Review, 1998, 34(1): 3-27.

[15] Barke M, Eden J. Co-operatives in southern Spain: Their development in the rural tourism sector in Andaluc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01, 3(3): 199-210.

[16] Anne H J, Geoffrey W, Jason F. Creative food clusters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rough place branding: Culinary tourism initiatives in Stratford and Muskoka, Ontario, Canada[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15, 39: 133-144.

[17] Rodrigo A G. Tourism and cultural revival[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 29(4): 1004-1021.

[18] Fang Zhongquan, Guo Yixian. Rural tourism of France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us[J].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8, 7(3): 32-36. [方忠權, 郭艺贤. 法国的乡村旅游及其启示[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3): 32-36.]

[19] Parka D, Yoonb Y. Segmentation by motivation in rural tourism: A Korean case study[J]. Tourism Management, 2009, 30(1): 99-108.

[20] Knight J. Competing hospitalities in Japanese rural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6, 23(1): 165-180.

[21] Ma Qingbin. Local urbanization is worthy of research and promotion[J].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2011, (11): 25-26. [马庆斌. 就地城镇化值得研究与推广[J]. 宏观经济管理, 2011, (11): 25-26.]

[22] Zhang Dongting, Qiu Fudong. A summary of ancient town tourism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J]. Tourism Tribune, 2011, 26(3): 86-92. [张冬婷, 邱扶东. 国内外古镇旅游研究综述[J]. 旅游学刊, 2011, 26(3): 86-92.]

[23] Fan Yuxian. Study on Preservation and Tourism Management Mode of World Culture Heritage Pingyao Ancient City[D]. Qingdao: Qingdao University, 2004. [范玉仙. 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保护与旅游管理模式研究[D]. 青岛: 青岛大学, 2004.]

[24] Duan Songting. From Lijiang phenomenon to Lijiang mode[J]. Planners, 2002, 18(6): 54-57. [段松廷. 从“丽江现象”到“丽江模式”[J]. 规划师, 2002, 18(6): 54-57.]

[25] Zhao Meiying, Xu Dengyao. The exploit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Langzhong City[J]. Ecological Economy, 2005, (1): 92-94. [赵美英, 徐邓耀. 阆中古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 生态经济, 2005, (1): 92-94.]

[26] Qin Qiwen, Wang Zhaofeng, Lei Lirong. On commercial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l study of ethnic culture: A case tourism creative industry study of Phoenix Old City[J]. Tourism Research, 2010, 2(1): 40-47. [秦其文, 王兆峰, 雷丽蓉. 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开发模式研究——以凤凰古镇为例[J]. 旅游研究, 2010, 2(1): 40-47.]

[27] Fang Yangang, Liu Jisheng. Diversified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based on multifunction theory: Beyond modernization paradigm[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70(2): 257-270. [房艳刚. 刘继生. 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超越“现代化”发展范式[J]. 地理学报, 2015, 70(2): 257-270.]

[28] Xia Lingen. Introduction to Rural Tourism[M]. Shanghai: Orient Publishing Center, 2007: 127-167. [夏林根. 乡村旅游概论[M].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 2007:127-167.]

[29] Zhang Shumin, Zhong Linsheng, Wang Ling’en.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model of China s rural tourism based on tourism system theory[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2, 31(11): 2094-2103. [张树民, 钟林生, 王灵恩. 基于旅游系统理论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 地理研究, 2012, 31(11): 2094-2103.]

[30] He Yanhua, Tang Chengli, Zhou Guohua, et al. The new model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rural settlements: RROD[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9): 1716-1727. [贺艳华, 唐承丽, 周国华, 等. 论乡村聚居空间结构优化模式——RROD模型[J], 地理研究, 2014, 33(9): 1716-1727.]

[31] Ding Juan. Research on driving mechanism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in mountain resorts: A case study of Jiuhua Mountain[J].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rket, 2007, 23(6): 569-570. [丁娟. 山岳型旅游地旅游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以九华山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 23(6): 569-570.]

[32] Xi Jianchao, Zhao Meifeng, Wang Kai, et al. Land use evolution of growth tourism-town from 1986 to 2010: A case study of Sanpo town in Yesanpo tourism attraction in Hebei Province[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3, 32(1): 11-19. [席建超, 赵美风, 王凯, 等. 1986-2010年成长型旅游小镇用地演变格局——河北省野三坡旅游区三坡镇的案例实证[J]. 地理研究, 2013, 32(1): 11-19.]

[33] Li Jia, Zhong Linsheng, Cheng Shengkui. Research progress on poverty elimination by tourism in China[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9, 19(3): 156-162. [李佳, 鐘林生, 成升魁. 中国旅游扶贫研究进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3): 156-162.]

[34] Xiao Shenghe. Discussion on the tourist bases in poor regions[J]. 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1997, 17(3): 79-83. [肖胜和. 论我国贫困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7, 17(3): 79-83.]

[35] Li Songzhi, Xiong Yunming, He Guang, et al. Research o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red tourism in Jiangxi based on the system theory[J].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2009, (22): 126-128. [李松志, 熊云明, 何广, 等. 基于系统论的江西红色旅游扶贫运行机制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 (22): 126-128.]

[36] Sheela A. Restructuring seaside tourism: The resort lifecycl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 29(1): 25-55.

[37] Jin Yingruo. The redundancy of tourist resources[J]. Economic Geography, 2004, 24(5): 672-674. [金颖若. 旅游资源的羡余现象[J]. 经济地理, 2004, 24(5): 672-674.]

[38] Ruan Yisan, Yuan Fei. On historic towns conservation-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 water towns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J]. Urban Planning Forum, 2011, (5): 95-101. [阮仪三, 袁菲. 再论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合理发展[J]. 城市规划学刊, 2011, (5): 95-101.]

[39] Li Qian, Wu Xiaogen, Tang Shu. Preliminary study o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in ancient towns[J]. Tourism Tribune, 2006, 21(12): 52-57. [李倩, 吴小根, 汤澍. 古镇旅游开发及其商业化现象初探[J]. 旅游学刊, 2006, 21(12): 52-57.]

[40] Li Fan, Jin Zhongmi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ourist impact on ancient villages in southern Anhui: A case study of Xidi, Hongcun and Nanping[J]. Human Geography, 2002, 17(5): 17-20. [李凡, 金忠民. 旅游對皖南古村落影响的比较研究——以西递、宏村和南屏为例[J]. 人文地理, 2002, 17(5): 17-20.]

[41] Liu Peil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exploration of “remembering nostalgi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urbanization[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7): 1205-1212. [刘沛林.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 地理研究, 2015, 34(7): 1205-1212.]

[42] Office of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Notice of the 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 Construction on the 2013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Landscape Tourism Towns and Villages[EB/OL]. http://www.mohurd.gov.cn/zcfg/jsbwj_0/jsbwjczghyjs/201305/t20130530_213875.html,2013-05-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工作的通知[EB/OL]. http://www.mohurd.gov.cn/zcfg/jsbwj_0/jsbwjczghyjs/201305/t20130530_213875.html, 2013-05-17.]

[43] Gladstone D L. Tourism urban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 Urban Affairs Review, 1998, 33(1): 3-27.

[44] Lu Lin, Ge Jingbing. Reflection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ourism urbanization[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6, 25(4): 741-750. [陆林, 葛敬炳. 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J]. 地理研究, 2006, 25(4): 741-750.]

[45] Ge Jingbing, Lu Lin, Ling Shanjin.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of Lijiang City[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29(1): 134-140. [葛敬炳, 陆林, 凌善金. 丽江市旅游城市化特征及机理分析[J]. 地理科学, 2009, 29(1): 134-140.]

[46] Bao Jigang, Lin Minhui. Study on control of tourism commercialization in historic town and village[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2): 268-277. [保继刚, 林敏慧. 历史村镇的旅游商业化控制研究[J]. 地理学报, 2014, 69(2): 268-277.]

[47] Levine N. CrimeStat: A Spatial Statistics Program for the Analysis of Crime Incident Locations (v 3.3)[M]. Washington, DC: Ned Levine & Associates, Houston, TX, and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2010:96-99.

[48] Zhang Kangcong.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0: 337. [张康聪.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337.]

[49] Tang Guoan, YangXin. Arc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Spatial Analysis Experiment Course[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0: 401-421. [汤国安, 杨昕.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401-421.]

[50] Shi Chunyun, Zhang Jie, You Haimei, et al. Spatial disparities of latent emissiveness of urban residents in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6, 26(5): 622-628. [史春云, 张捷, 尤海梅, 等. 中国城市居民出游潜力的空间分异格局[J]. 地理科学, 2006, 26(5): 622-628.]

[51] Guo Huancheng, Han Fei.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China[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0, 29(12): 1597-1605. [郭焕成, 韩非.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12): 1597-1605.]

[52] Wang Xin, Ma Yanrong, Xiao Min, et al. Variation of circle structure of tourism market[J]. Economic Geography, 2007, 27(5): 852-855. [王欣, 马艳蓉, 肖敏, 等. 旅游市场圈层结构的变异[J]. 经济地理, 2007, 27(5): 852-855.]

[53] Su Lujun, Wang Lia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tourism market in the periphery of cities:A case study of Changsha[J]. Tourism Tribune, 2007, 22(2): 67-71. [粟路軍, 王亮. 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市场特征研究——以长沙市周边乡村旅游为例[J]. 旅游学刊, 2007, 22(2): 67-71.]

[54] Zhong Shien, Zhang Jie, Ren Lixiu, et al. Concentration on problems within spatial pattern of tourist flow in the way of critical thinking[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9, 28(5): 705-712. [钟士恩, 张捷, 任黎秀, 等. 旅游流空间模式的基本理论及问题辨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5): 705-712.]

[55] Huang Zhenfang, Lu Lin, Su Qin, et 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Theoretical reflection and breakthrough of predicament[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8): 1409-1421. [黄震方, 陆林, 苏勤,等.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J]. 地理研究, 2015, 34(8): 1409-1421.]

[56] Zhou Hongwei. The type of China’s historic &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An analysis from the traditional function perspective[J].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2009, (4): 92-100. [周宏伟. 基于传统功能视角的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类型探讨[J]. 中国农史, 2009, (4): 92-100.]

[57] Zhong Shien, Zhang Jie, Ren Lixiu, et al. A study of the provincial emissiveness in China based on the socio-economic properties-with contrast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J]. Economic Geography, 2009, 29(1): 153-159. [钟士恩, 张捷, 任黎秀, 等. 基于社会经济属性的中国省际出游力研究[J]. 经济地理, 2009, 29(1): 153-159.]

[58] Wu Bihu. A study on 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ReBAM): Shanghai case[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1, 21(4): 354-359. [吴必虎. 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地理科学, 2001, 21(4): 354-359.]

[59] Zhao Yong. Protection Theory and Method of Chin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M]. Beijing: China Building Industry Press, 2008: 10-15. [赵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10-15.]

[60] Wang Xingbin. Planning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dea of “Thirteen Five Planning” under the new normal thinking[J]. Tourism Tribune, 2015, 30(3): 2-4. [王兴斌. 以新常态思维谋划“十三五”旅游发展思路[J]. 旅游学刊, 2015, 30(3): 2-4.]

[61] Wang Degen. Thinking on the new topics of tourism geography research in high-speed rail network era[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6, 35(3): 403-418. [汪德根. 高铁网络化时代旅游地理学研究新命题审视[J]. 地理研究, 2016, 35(3): 403-418.]

[62] Wang Ling’en, He Lu, Cheng Shengkui, et al. Driving force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agro-tourism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2, 20(6): 681-687. [王灵恩, 何露, 成升魁, 等. 驱动因素视角的我国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6): 681-687.]

[63] Zhong Shien, Ren Lixiu, Jiang Zhixin, et al. A hypothesis of socio-economic phenomenon about travel capability in tourism-generating regions: A case study on domestic travel in China[J]. Tourism Tribune, 2008, 23(6): 18-23. [钟士恩, 任黎秀, 蒋志欣, 等. 客源地出游力的社会经济现象假说——基于中国国内旅游出游力研究[J]. 旅游学刊, 2008, 23(6): 18-23.]

[64]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mitte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of China Society of Urban Economy, Compilation Committee of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cities in China.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in China (2012): the new urbaniz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R].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12: 98. [中國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编纂委员会.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2)—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之路[R].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98.]

作者:孙枫 汪德根

第3篇: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速项目成绩分布特征分析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龙舟、独竹漂、高脚竞速、板鞋竞速、马术等5个竞速项目成绩进行统计,深入分析竞速项目成绩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竞速项目成绩分布具有以下特征:竞速项目南方优势较为明显,项目起源地优势淡化;水上竞速项目可以在北方开展,不受场地、器材等限制的竞速项目全国范围内开展广泛;经费投入与竞速项目成绩成正比;马术项目难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关键词:第十届全国民运会;竞速项目;成绩分布;特征;民族传统体育

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第十届全国民运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举办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以及台湾地区的34个代表团的6240名各族运动员齐聚鄂尔多斯,该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相比往届有两点新变化:一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中的集体项目以及表演项目按一定比例允许汉族运动员参赛;二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并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竞赛项目中新增加了民族健身操。全国民运会是我国少数民族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省市民委工作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因此,各省市民委十分重视全国民运会竞赛工作。第十届全国民运会竞速项目包括龙舟、独竹漂、高腳竞速、板鞋竞速、马术等5个项目,每个小项设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与4个三等奖。本文通过对第十届全国民运会竞速项目成绩分布状况展开研究,对成绩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促进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结果与分析

(一)第十届全国民运会竞速项目成绩分布状况

1、龙舟(见表1)

龙舟起源于纪念屈原的民俗活动,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壮、苗、傣、白、土等诸多南方少数民族均有节日赛龙舟的风俗[1]。龙舟在第十届全国民运会设20个小项。从龙舟成绩上来看(表1),主要集中分布在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省市,有11个省市代表团排名前8,从而获得龙舟比赛成绩,重庆、广东、贵州分别排在成绩榜前3名,重庆龙舟成绩较上一届民运会有显著进步,成绩遥遥领先其他省市。吉林作为北方省市的代表,在标准龙舟男子800米小项中获得一等奖,从侧面说明龙舟运动适宜在北方省市开展。内蒙古作为东道主参加10个小项的角逐,获5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一等奖为0,成绩不够理想。

2、独竹漂

独竹漂是起源于贵州黔北地区的一项民间体育运动,既可进行技艺表演,又可进行竞速比赛,被人们誉为“水上芭蕾”、“一苇渡江”、“中华水上一绝”等[2]。从第十届全国民运会独竹漂成绩分布来看(表2),水资源丰富的西南省市项目优势地位明显,广西、贵州、重庆分获前三名。贵州作为独竹漂运动发源地,已不再具有项目成绩的绝对优势。广西已成为独竹漂项目新的领军省市,项目优势较为明显。河北省作为北方省市的代表,已率先开展独竹漂运动,为独竹漂在北方的发展打下一定基础,值得其他北方省市学习与借鉴。

3、高脚竞速

高脚竞速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广东等省,是土家族、苗族人在地面积水的雨季代步、涉水过浅河的工具演化而成[3]。因具有观赏性、娱乐性、竞技性等特点,高脚竞速成为第七届全国民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从第十届全国民运会高脚竞速的成绩分布来看(表3),项目普及度较高,竞争较为激烈,共有17个省市获得高脚竞速前8名,但好成绩集中在湖北与湖南。上一届全国民运会高脚竞速成绩,湖北和湖南尚可平分秋色,如今,湖北已成为一枝独秀,且遥遥领先。贵州、云南、广西的高脚竞速成绩处于第二集团,其他省市踊跃参加高脚竞速项目比赛,但成绩不够理想。

3、板鞋竞速(见表4)

板鞋运动起源于广西河池南丹县壮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广西壮族抗倭英雄瓦氏夫人曾经以板鞋作为“秘密武器”,训练士兵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4]。从第十届全国民运会板鞋竞速项目总成绩排行来看(表4),成绩分布在13个省市。重庆、湖南、广东分列前三位,广西作为项目发源地,已失去原有优势地位,被其他省市甩在身后,沦落为弱势地区。湖南在上一届全国民运会板鞋竞速项目上一等奖为0,本届全国民运会获得3个一等奖,成绩提高最为显著。另外,内蒙古作为东道主,与上一届全国民运会相比,板鞋竞速成绩有稳步提高趋势。

5、马术

“马术”也叫做“骑术”,在中国古代又称为“御”,为六艺之一。马术在素有“马背民族”美称的蒙古族中尤为盛行,爱马和善骑是蒙古族的传统,马术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也极为盛行,是我国众多民族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5]。从第十届全国民运会马术成绩分布上看(表5),与其他竞速项目相比,成绩分布最为集中,内蒙古获得8个一等奖、17个二等奖、25个三等奖,超过其他三个获奖省市奖项之和。马术是新疆代表团在全国民运会的潜优势项目,参赛项目与人数较多,但成绩一般。马术在西藏开展较为广泛,历届全国民运会该地区的成绩始终不太理想。湖北作为并没有马术传统的地区,获得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可谓本届民运会比赛的一匹黑马。本届全国民运会湖北代表团马术成绩,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真实实力展现有待下一届全国民运会的检验。

二、第十届全国民运会竞速项目成绩分布特征分析

(一)竞速项目南方优势较为明显,项目起源地优势淡化

对第十届全国民运会竞速项目成绩分布分析,龙舟、高脚竞速、板鞋竞速、独竹漂的好成绩主要分布在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省市,重庆的龙舟与板鞋竞速、湖北的高脚竞速、广西的独竹漂等项目优势较强。马术成绩主要分布在北方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代表团项目优势明显,这与西北地区独特自然环境息息相关。龙舟起源于纪念屈原,全国普及度高,高脚竞速起源于湖南、板鞋竞速起源广西、独竹漂起源贵州,在最初成为正式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时起源地优势非常明显。以独竹漂为例,第九届全国民运会贵州获得4个一等奖,而本届全国民运会已经被广西省赶超,已失去原有的优势地位。其他竞速项目亦是如此,湖南高脚竞速已被湖北赶超,广西板鞋竞速被重庆、湖南彻底超越,成为广西代表团的弱势项目。以上种种迹象充分表明,项目起源地优势明显淡化。

(二)水上竞速项目可以在北方开展,不受场地、器材等限制的项目全国范围内开展广泛

龙舟与独竹漂在河流、湖泊分布范围广的南方地区有着悠久历史,因此,南方地区项目成绩具有绝对优势[6]。随着中华龙舟大赛借助政府、媒体与社会在全国范围内传播与发展,我国的龙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第十届全国民运会吉林代表团在标准龙舟男子800米项目荣获第一名,其他龙舟小项也成绩斐然。另外,内蒙古获得5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河北省也率先在独竹漂展开实践,获得女子直道竞速60米第二名、女子直道竞速100米第七名。北方省市在龙舟与独竹漂项目上取得的成绩必将对其他省市开展水上竞速项目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以上成绩说明水上竞速项目适宜在北方省市广泛开展。高脚竞速、板鞋竞速受场地、器材、经费与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少,历届全国民运会此类比赛参与省市多,竞争激烈。以第十届全国民运会为例,高脚竞速就有17个省市获奖,板鞋竞速有13省市取得前8名。此种成绩分布特点说明,各省市代表团热衷于参加经费投入较少、对训练条件要求不高的項目,因此,各省市政府的支持为高脚竞速与板鞋竞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经费投入与竞速项目成绩成正比

中国各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地区,第十届全国民运会成绩特征充分反映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以汉族人口居多的省市,竞速项目的成绩普遍较差。以江西省为例,竞速项目没有获得成绩,主要原因是江西省以汉族聚居为主,少数民族人口偏少,经济不够发达,项目经费投入相对不足,无论是竞技水平还是普及程度都较为薄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是广东,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实力强的大省,少数民族人口偏少,但政府重视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每届全国民运会比赛前都进行精心谋划与组织,投入较大人力、物力和进行较长时间的系统性训练。因此,广东在第十届全国民运会龙舟项目中获得4个一等奖、板鞋竞速1个一等奖。江西与广东在竞速项目成绩分布特点充分表明项目发展与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再加之龙舟、独竹漂、马术等项目开展离不开良好的训练设施、庞大的训练经费等支持,加大经费投入必将会促进竞速项目发展。

(四)马术项目难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我国西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是少数民族马术形成的物质基础。我国西北地区草原辽阔无垠,开阔平坦,视野宽广,适于奔驰。蒙古高原盛产著名蒙古马,能跑善战,耐力极强。西北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优质的马匹与独特的地理条件为马术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作为蒙古族、鄂伦春族、达翰尔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工具深受人民喜爱,他们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在传统节庆日上,会举行丰富多彩以马为主题的民俗活动,以那达慕大会为例,作为居住在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人们的盛大集会,举办期间会举办蒙古男儿“三竞技”的摔跤、赛马和射箭比赛。另外,牧民们经常利用闲暇时间举行赛马、马球等比赛[7]。全国民运会马术比赛设项大都源于蒙古族的赛马形式与内容,因此,居住在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在马术项目上有着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我国南方与大部分北方地区大都不具备开展马术比赛的自然环境与物质条件,主要体现在马术比赛场地器材要求较高、马匹较为昂贵、群众基础较为薄弱。我国大部分省市举办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大都不设马术比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马术在全国范围的开展。另外,历届全国民运会马术比赛成绩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其他省市难以与之形成抗衡,打击了其他省市开展马术项目的积极性。以上种种情况说明马术比赛较适合生长在草原的游牧民族中开展,难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参考文献:

[1]胡娟.龙舟竞渡流变历程中的现代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35-54.

[2]陈立勇.独竹漂运动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10):130-133.

[3]蓝照光.广西高脚竞速发展策略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827(3):52-54.

[4]董永利,金晓峰.浙江省第四届与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板鞋竞速比赛成绩比较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3,29(12):119-121.

[5]安辉.内蒙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马术的发展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15,37(5):62-63.

[6]柴国荣,王蕾,薛宇.对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成绩特征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6):43-47.

[7]李相如.休闲体育项目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195-196.

基金项目:安徽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徽州民俗体育的传承与保护研究”(2013SQRW082ZD)。

作者:李谋涛 白雪松

第4篇:彰武公交汽车线路途经站点分布

时间:2011-12-29 来源: 编辑: 浏览次数:901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打印:打 印 为方便我县广大市民安全出行,彰武海翔城市公交公司暂开设一路、二路、三路公交车,每条线路配备车辆20台,共60台车辆,三条线路,每天全线运营。

车辆运行时间为早6:00点至晚6:00点,实行双向对发,单程为15公里,运行时间50-70分钟,前后车辆间隔时间为5-7分钟,车辆实行无人售票,公司设置站点,车辆实行到站停车,并逐步实行刷卡乘车。三条线路的途经站点公布如下:

一路:

始发站:百乐冷饮

途径:万吉禅寺、水文站、中国石油、质量检测中心、中国石油、运管所、兴安小区、西环路、(解放大街)国税局、百货大楼、商贸大厦、电影院、(东环路)家具大厦、(南环路)农村信用社、二中、兴隆小区、悦澜湾、行政服务中心、中医院、新客运站、热电厂、中国石油、国家电网、新武装部、林业局、高级中学、农电局、(中华路)金通村镇银行、商贸大厦、文化大厦、邮局、公路管理段、(北环路)盐业公司、钢材批发中心、房产交易大厅、中国石油、蒙古族中学、凯旋城、中国石化、自来水第一水厂、到站:工业园区。

二路:

始发站:烧锅

途径:沥青搅拌站、小学、烧锅中队、中国石化、中国石油、鸿程驾校、交警大队、公安局、法院、吉岗子道口、(南环路)农村信用社、二中、兴隆家园、行政服务中心、中医院、客运站、热电厂、中国石油、国家电网、武装部、林业局、高级中学、农电局、悦澜湾、(中华路)金通村镇银行、商贸大厦、文化大厦、邮局、(北环路)盐业公司、钢材批发中心、(东环路)天歌广场、武业静园、(解放大街)电影院、商贸大厦、百货大楼。国税局、(西环路)火车站、第三小学、第四人民医院、加油站、到站:壕北桥。

三路:

始发站:法院

途径:公安局、交警大队、鸿程驾校、中国石油、沃田肥业、中国石油、国家电网、新武装部、林业局、高级中学、农电局、悦澜湾、行政服务中心、中医院、客运站调头、(南环路)柳馨家园、工商局、西环路、(老城街)第二小学、农业银行、仁和小区、实验小区、东环路、武业静园、(人民大街)天歌广场、县委、县政府、铁路小学、火车站、(解放大街)国税局、百货大楼、印刷厂、家具城、环保局、千亩方、黑坨子、到站:职业中学。

票价1元。

以上站点均为彰武县海翔城市公交公司车辆运营覆盖路线。

第5篇:韵达快递公司(全国)网点分布信息

可以到我百度空间了解详情 地址:keyaw.taobao.com 本店出售:女装 毛呢外套 针织衫 连衣裙 衬衫衬衣

江苏

南京(豪邦,白下石鼓路城西,城东,大光路。珠江路,河西,市 豪邦 白下石鼓路分部 城西, 城东, 大光路分部, 珠江路分部, 河西一部 市市纺 ,玄武,长江路,鼓楼,

市集庆路分部 白下, 鼓楼三部, 长江路, 玄武中央路分部 鼓楼二部,

下关一部 下关分部, 鼓楼一部, 下关三部, 夫子庙分部 市新街口分部,

白下石鼓路一分部 白下石鼓路二分部 浦口五分部 栖霞一分部 白下二分部 白下三分部

城东麒麟分部 城西一分部 鼓楼分部

后宰门分部 鼓楼五部, 河西, 鼓楼四部, 鼓楼六部 栖霞,

溧水 高淳 栖霞二部

栖霞三部 城东二分部 城东三分部 鼓楼七分部 白马公园, 白下石鼓路三分部

栖霞四分部 河西三部 河西四部

新街口一分部 河西五部 河西六部河西八部 河西九部 河西七部

玄武珠江路一分部 城西二分部 鼓楼八部 城西三部 石鼓路五分部 石鼓路四分部 鼓楼十部 玄武珠江路二分部 江宁十八部

栖霞六部 栖霞五部 下关二分部 建邺二部 下关四分部 新街口二分部

下关五分部 鼓楼九部 石头城分部 石鼓路六分部 中转问题件 江宁,

江宁一部 江宁二部 江宁三部 江宁四部 江宁五部 江宁六部

江宁七分部 江宁八分部 江宁九分部 江宁十一部 江宁十二分部 江宁十四部

江宁十三部 江宁十五部 江宁十六部 江宁十七部 城西江心洲分部 仪征

浦口二分部 金湖 淮安盱眙 浦口, 白下一分部)

镇江(大港分部 ,陆鸣分部 ,丹徒新区分部 丹阳 ,句容, 常州

常州(戚墅堰 ,金坛, 溧阳) 无锡 (无锡宜兴, 江阴 )靖江 (, 渭塘)

苏州(通安,南门,科技园, 太平,东环,郭巷, 跨塘,金门,黄桥, 虎丘,石路一部 苏西环路, 东中市,道前,黄逮, 陆慕,斜塘, 观前街, 望亭, 凤凰街, 通园路, 扬东路, 新区, 车坊,

园区, 木渎, 吴中, 梅巷, 唯亭, 路直,

浒关, 北桥, 吴江 )盛泽( 盛泽芦墟分部 昆山 昆山市区分部 昆山开发区分部 昆山城北分部

昆山新镇分部 昆山周市分部 昆山正仪分部 昆山巴城分部 昆山陆家分部 昆山千灯分部

昆山张浦分部) 太仓 常熟 常熟大义, 常熟沙家滨分部 常熟福山, 常熟董滨, 常熟招商城分部 常熟古里, 张家港 徐州 徐州丰县城

睢宁 邳州 新沂 徐州沛县 连云港 连云港灌南县 连云港赣榆县 连云港灌云县 连云港东海县

淮安 淮安洪泽 淮安楚州 淮安涟水 沐阳 宿迁泗阳 宿迁 宿迁泗洪 盐城 大丰 盐都 东台

射阳 阜宁 滨海 响水 建湖 扬州 江都 泰州 泰州高港分部 泰兴 姜堰 高邮 兴化 宝应 南通 南通市港闸区 南通市观音山 南通市开发区 海门 启东 通州 如东 如皋 海安

浙江省

杭州(九堡下沙 登云路 天目山路 机场路 康桥 东站 城西 郑少恭 四季青 电子市场 莫干山一分部 三墩 留下 瑞丰分部 清泰街分部 解放路分部 庆春路分部 凤起路 北站分部 石桥路分部 綄纱路分部 龙翔路分部 转塘 大厦 世贸 武林门分部 古荡工业区 下沙经济开发区 丁桥工业区 迪安 体育场路 大分部 半山一部 文化商城 华贸 下沙大学城分部 杭报 下沙出口加工区 市内部 余杭 临平 祥符桥 文三路 文三路电子街 安吉路 绍兴路 江城路 冷细华 东新路分部 朝晖路 吴山广场 杭海路分部 萧山 萧山滨江区 萧山原野汽配城分部 临安 临安青山开发区分部 临安昌化分部 临安市区城北分部 安淤潜分部 富阳 富阳新登 桐庐 建德 乾潭 建德新安江 建德 梅城 淳安千岛湖 )

诸暨 绍兴 钱清柯桥新昌 上虞 嵊州 湖州 长兴 德清 安吉 嘉兴 嘉善 嘉善大舜 平湖 海盐 海宁 桐乡 宁波 宁波慈城分部 宁波 江东 宁波塘溪 宁波邱隘 宁波望春 镇海 宁波-庄市 慈溪 余姚 宁波奉化 宁波段塘 宁波段塘下应分部 宁海 宁海何分部 宁海新兴园分部 宁海梅林分部 宁海市区朱分部 宁海前童分部 宁海大佳何分部 宁海强蛟分部 宁海西店分部 宁海深圳分部 象山 宁波姜山 北仑 北仑西区分部 北仑清水分部 北仑柴桥分部 舟山 临海 临海椒北分部 临海杜桥 临东大分部 三门 天台 仙居 温岭 玉环 椒江 椒江城西分部 椒江淘宝一部 黄岩 路桥 金华二分部 金华一分部 金华一部付村镇 兰溪 武义 永康 永康长城一期 缙云 义乌 东阳 浦江 丽水松阳 遂昌 云丽水庆元 青田 衢州 江山 衢州常山 开化 龙游 温州

机场分部 温人民路分部 瓯海 永嘉 瑞安 瑞安塘下

文成文成泰顺 平阳

乐清乐清,虹桥洞头 )

苍南

上海市

全境派送

安徽省

合肥 舒城淮南 蚌埠 宿州 淮北 阜阳 阜阳利辛分部 太和 亳州 六安 巢湖

和县 滁州 天长 明光 芜湖 芜湖县分部 芜湖三山区分部 芜湖峨桥分部 芜湖城中一分部 芜湖城中二分部 芜湖城南分部 芜湖大桥镇 芜湖高新开发区 芜湖荆山分部 芜湖经济开发区 芜湖山口 芜湖城南一部 芜湖一部 芜湖繁昌县 宣城 宣城郎溪 宣城宁国 芜湖南陵县 泾县 马鞍山 铜陵 黄山 安庆 池州

福建省

福州 福州仓山 福州福兴投资区 福州新店四部 福州金山一部 福州福兴三部 福州马尾公司 福州连江 福州仓山二部 福州杨桥分部 福州火车站分部 福清长乐 长乐航空分拨点 福清 莆田 宁德 宁德古田县 福州闽侯青口 宁德古田 福州闽候 南平 宁德福安 宁德霞浦 宁德福鼎 厦门 厦门海沧分部 厦门岛外 泉州 泉州惠安县分部 晋江 泉州南安 泉州安溪 德化 石狮 泉州泉港区 漳州 龙海 漳州漳浦县 漳州云霄县 漳州平和县 三明

江西省

南昌 南昌市高新分部 南昌市昌南分部 南昌市朝阳州分部 南昌市青山湖分部 南昌市阳明分部 南昌昌东分部 -高安 丰城 樟树 九江 景德镇 景德镇乐平分部 上饶 上饶玉山

鹰潭 贵溪宜春市 新余市 萍乡市 南康赣州龙南 赣州于都 赣州-瑞金

吉安市 抚州市

山东省

济南 济南--章丘 济南泉城分拨中心 济南西部站点分拨中心 济南山大路分拨中心 济南高新区分拨中心 济南南部分拨中心 滨州-无棣 聊城

聊城临清县 德州 (德州,夏津) 淄博(淄博,周村区

临淄区) --邹平 滨州 东营 潍坊(高新开发区奎文一部 -昌邑 莱州 )

(安丘 诸城-昌乐-青州 临朐 寿光 平度) 烟台(开发区 ,福山分部 ,内一部 ,内二部 ,内三部 烟台幸福分部 ,世回尧分部 ,只楚分部 ,莱山分部 ,大货派送 , APC工业园,开发区C,只楚分部B ,市区大货派送 ,内二部B ,内一部B ,内三部B ,开发区B )牟平 威海 莱阳 招远

蓬莱 龙口

青岛(城阳四分部 李沧一部,李沧二部,高科园一部,高科园二部 ,四方一分部 ,四方二分部 ,四方三分部 ,火车站一分部 ,火车站二分部 ,火车站三分部 ,市北一分部 ,北二分部

,北三分部,市北四分部 ,市北五分部

,李沧三部 ,南一分部 ,南二分部 ,南三分部 ,南七分部,南九分部

,南十分部 ,南十三部,李沧四分部 ,北六分部 ,北十分部 ,北八分部

城阳三分部 ,城阳二部

,城阳一分部)

即墨 胶州 胶南 黄岛 莱西

泰安 莱芜 泰安(宁阳 ,东平) 肥城 兖州

济宁 (接庄镇分部 ,金乡 ,鱼台 嘉祥 ,梁山

曲阜 ,泗水 邹城 菏泽 曹县 临沂

临沂河东分部 临沭 日照 枣庄 滕州,微山 )

北京:全境派送

天津

(分部 ,塘沽分部 ,东丽分部 ,南开分部 ,西青分部 ,蓟县分部 ,北辰一部 ,北辰二部 ,河东分部,河西二部,河西一部 ,大港 ,宝坻分部 ,武清分部 ,红桥分部 ,津南分部 )

河北省

廊坊香河县

石家庄(正定,鹿泉,东开,辛集,晋州,北环,桥东一部,庄裕华一部,新华一部,桥东二部,长安一部,广安部,中浩商务部,藁城市,桥西三部,新华三部,南宫)衡水 邢台 邢台清河

邯郸 邯郸开发区分部 邯郸县分部 沧州 沧州黄骅 沧州青县 沧州盐山 沧州南皮 沧州南皮乌马营

沧州东光 沧州泊头 任丘 沧州献县 河间 唐山(丰南分部,丰润分部)

廊坊 廊坊大城分部 秦皇岛 昌黎 保定 涿州 保定定州市 高碑店 张家口

山西

山西(太原,山西,晋城分部 太原北分部 )

太原(中转点 ,中转二 太,中转三 ,北营分部 ,长治分部 ,朝阳街分部 ,大同分部,定襄分部 ,繁峙分部 ,汾阳分部 ,高平分部 ,高新分部 ,和平分部,河西二分部 ,河西三分部 ,霍州分部,晋中市分部 ,临汾分部 ,临汾侯马分部 ,柳林县分部 ,吕梁分部 ,平阳路分部 ,青年路分部,朔州分部) ,谷县分部 ,武乡分部 ,小店技术产业分部 ,孝义分部 ,忻州分部 ,杏花岭分部 ,原平分部 ,中北大学分部 ,中阳分部 )山西运城公司 运城河津分部 运城平陆分部 运城(闻喜分部 ,新绛县分部 ,盐湖区一分部 ,永济市分部 ,绛县分部 ,稷山县分部)

内蒙古

兴安盟乌兰浩特 呼和浩特 古包头市 古巴彦淖尔 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分部 古海拉尔区 古赤峰 通辽

广东省(天平架一部 ,天平架外围 ,新塘, 天平架三部 ,

海珠二部 ,芳村, 越秀 荔湾, 越秀大沙头 ,越秀新大 ,

越秀建设 ,天河芩村, 黄埔大沙地 ,白云江高,天河石牌二部 王圣堂 ,海珠新中大)白云区(罗亲爱,冲围 白云太和 白云梓元岗 白云外围 棠下,东圃 黄埔一分部 黄埔二分部 珠江新城 中明大厦 罗岗镇 黄埔长州岛 东山一部 越秀五羊 天河一部 天河天龙 东山区庄 天河区天河城 天河天润 越秀小北 天河水阴路 天河高塘 天河高校 花都, ,花都新华风神站 从化 增城

番禺 番禺五部 番禺石基

番禺分拔 海珠中大, 番禺钟村分部 番禺东涌分部 番禺大岗分部 天河石牌 番禺洛溪 番禺南村 番禺沙湾 市桥一分部 市桥二分部 市桥三分部 番禺新造番禺化龙番禺大石站 白云汇侨分部汇景新城白云钟落潭

天河东路分部,东山广场分部,先烈中路双号 经济开发区,淘金东路 ,黄埔沙蒲 华南农业大学 ,新塘宁西,石井一部 ,科学城一分部 芳村一分部 芳村二分部 芳村三分部 珠江新城一部 罗冲围一部

海珠一江南 海珠一金碧 棠下华景 棠下员村 海珠-江南光大 新塘永和开发区 海珠-江南新村 白云竹料 投诉中心 清远, ,清远佛冈,东莞

,东莞虎门二部 ,东莞清溪鹿城分部 东莞常平分拨点 东莞南城哈地站 东莞石碣一分部 东莞风岗 东莞塘厦 东莞清溪 东莞樟木头 东莞沙田 东莞谢岗 东莞大朗 东莞常平 东莞桥头 东莞黄江

东莞企石 东莞石排 东莞东坑 东莞茶山 东莞石龙 东莞立新 东莞石碣 东莞高步 东莞万江 东莞中堂 东莞道窖 东莞虎门办事处 东莞长安一部 东莞大岭山 东莞厚街

东莞横沥 东莞厚街二分部 ,东莞厚街三分部 东莞风岗二部 东莞辽步二部 ,东莞长安三部

,东莞樟木头三部,东莞虎门五部 ,东莞虎门三部 ,东莞辽步三部 ,东莞虎门四部,东莞厚街四分部 ,东莞长安四部 ,东莞大朗三部 ,东莞万江二部 ,东莞常平三部 ,东莞常平四部 ,东莞石碣三部

,东莞黄江三部 ,东莞茶山二部 ,东莞塘夏三部 ,东莞虎门一部 ,东莞常平五部 东莞南城西平站

东莞石碣四部 ,东莞内件处理部 ,东莞投诉中心 东莞问题件处理 ,韶关 ,梅州A区 梅州丰顺, ,汕头 ,潮阳 ,普宁,揭阳 ,潮州

,潮安 ,澄海 ,惠州

,惠州园州分部 ,惠州新墟分部,惠州淡水分部

,惠州市区分部 ,惠州麦地分部 ,惠州仲恺分部

,惠州陈江分部 ,惠州博罗罗阳, ,惠阳大亚湾 ,惠阳 ,河源,东莞黄江二部

,东莞大朗二部 ,东莞清溪二部,东莞南城 ,东莞常平二部,东莞石竭二部,东莞长安二部

,东莞塘厦二部,深圳西丽大勘站

深圳民治分部 深圳横岗分部站 深圳平湖华南站 深圳观兰福民站 深圳航空部 深圳福田华强西站

深圳沙井新桥站 深圳七站 深圳八站 深圳坂田河背站 深圳布吉分拨点 深圳坪地坪东站 深圳大浪分部

深圳龙华分部 深圳坪山坪环站 )

广州大学城 广州天平架一部

深圳龙岗中兴城站 深圳龙岗葵涌站 深圳观兰新田站

南山西丽,站 深圳龙岗龙西站 深圳宝安电子城站

深圳宝安宝辉站 深圳宝安华丰站 深圳宝安银田站

深圳宝安建安站 深圳宝安上合站 深圳宝安流塘站

深圳宝安臣田站 深圳宝安金威站 深圳宝安三围站

深圳宝安宝田站 深圳宝安鹤州站 深圳宝安黄麻布站

深圳宝安黄田站 深圳宝安固戍站 深圳桃园站 深圳,坑梓一部 深圳,福田岗厦站 深圳,福田莲花站

深圳,福田新洲站 深圳华强东 深圳,福田车公庙站

深圳,南山高新站 深圳,南山南油站 深圳福永凤凰站

深圳松岗红星站 深圳公明塘尾站 深圳坂田岗头站

深圳石岩田心站 深圳,南山蛇口站 深圳罗湖国贸站

深圳罗湖笋岗站 深圳福永机场站 深圳福永和平站

深圳龙岗爱联站 深圳公明合水口站 深圳龙岗新生站

深圳沙井万丰站 深圳沙井黄埔站 深圳龙华龙胜站

深圳横岗六约站 深圳公明老街站 深圳中转站留仓待处理件

深圳沙井上星站 ,深圳松岗燕罗站 深圳松岗大村站

深圳沙井分拨点 ,珠海 ,珠海金湾

,珠海斗门 ,珠海唐家 ,珠海金鼎

,珠海关外 ,珠海前山一部 ,珠海前山二部

,珠海香州一部 ,珠海香州二部 ,珠海吉大一部

,珠海吉大二部 ,珠海拱北 ,珠海湾仔

,珠海南屏 ,珠海保税区 ,珠海,问题件处理部

,珠海斗门三站 ,珠海斗门二站 ,珠海香洲湾仔沙电脑城

,湛江 ,茂名 ,化州

,高州 ,电白 ,肇庆

,四会 ,佛山 ,佛山,澜石站

,佛山,罗村站 ,三水 ,佛山,大沥站

,佛山平州 ,佛山里水 ,佛山,桂城站 ,佛山,南庄站 ,佛山,盐步站 ,佛山桂城二部

,佛山,狮山站 ,佛山,同济站 ,佛山和顺站

,佛山石湾二部 ,佛山松岗站 佛山,石湾站

,顺德 ,顺德龙江分部 ,顺德容桂分部

,顺德杏坛分部 ,顺德北窖分部 ,顺德乐从分部

,顺德大良 ,顺德陈村分部 ,顺德勒流

,顺德伦教分部 ,顺德容桂二分部 ,顺德勒流一分部

,顺德勒流二分部 ,顺德勒流三分部 ,顺德勒流四分部

,顺德勒流五分部 顺德伦教二分部 顺德伦教三分部

顺德伦教四分部 顺德杏坛二分部 ,佛山三水金本站

,佛山城北站 ,佛山季华站 ,佛山镇安站

,佛山张槎站 ,佛山,祖庙站 ,佛山黄歧站

,佛山南庄石南站 , 顺德大良凤翔分部 ,顺德大良五沙分部

,佛山季华四路分部 ,佛山小塘站 中山网点中转点

,中山南区 ,中山东区 ,中山石岐

,中山古镇分部 ,中山东升分部 ,中山西区分部

,中山神湾镇分部 ,中山阜沙镇分部 ,中山沙朗

,中山港口分部 ,中山大涌镇分部 ,中山小榄

,中山东凤 ,中山南头 ,中山黄圃

中山石岐一站 ,中山火炬 ,中山三角

,中山小榄一站 ,中山南朗 ,中山公司 ,中山板芙 ,中山五桂山 ,中山三乡

,中山民众 ,中山坦州 ,中山沙溪

,中山横栏 ,高明 ,江门

江门一站 江门二站 江门三站

江门四站 江门五站 江门六站

江门礼乐 江门杜阮 ,江门外海

门棠下 江门荷塘 ,新会

,台山 ,开平 ,恩平

,阳江 ,阳春 ,阳西

,阳东广州四海

广西省

,南宁北海,东兴 ,南宁垠东区 ,钦州 ,北海 ,玉林 ,贵港市 ,防城港 ,桂林 ,贺州市 ,梧州 ,柳州

海南省

海口,琼海,三亚

吉林省

吉林长春(经开二部,朝阳二部 ,朝阳一分部 ,南关二分部 ,榆树市 ,铁北分部 ,高新分部 ,德惠 ,经开分部 ,绿园二部 ,红旗分部 ,朝阳分部 ,站前分部 ,南关一部

,绿园一部,二道分部 ,广场分部 ,双阳区)吉林延吉 林长春集安县长春抚松县 吉林通化梅河口 吉林通化辉南县,白山靖宇县,四平 ,公主岭辽源市

辽宁省

辽宁沈阳(皇姑分部 ,大东一部 ,和平分部 ,大东二部 ,沈河一部 ,沈河二部 ,东陵一部 ,浑南开发区 ,沈河三部 ,沈河五部 ,沈河六部 ,大东五部 ,大东三部 ,张士开发区分部 ,东陵区二部 ,皇姑二区 ,和平三部 ,皇姑三台子 ,道义分部 ,三好街 ,和平二部 ,铁西一部 ,铁西二部 ,,辽阳市 ,铁岭市 ,抚顺 ,鞍山 ,营口 ,营口鲅鱼圈 ,营口大石桥分部 ,大连 ,大连普兰店 ,大连瓦房店 大连大千分部 大连沙河口办事处

大连沙河口一分部 大连甘井子, 辽宁庄河, ,本溪,丹东 ,锦州 ,锦州北镇市 ,锦州经济开发区 ,锦州凌海 ,锦州黑山,朝阳,阜新,盘锦市 ,葫芦岛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平房分部,逊克县 ,嫩江县,孙吴县 ,北安县

,肇东 ,东大直分部 ,阿城区,五常,泰康,道外分部,道里分部,呼兰利民,西大直分部,透笼分部,香坊区二部,西大直分部,香坊三部,香坊一部,双城,尚志市,通河县,明水县、)

),绥化市(庆安县 ,望奎县,海伦)、 ,伊春(铁力 ,,伊春市),佳木斯 ,鹤岗市 ,七台河 ,双鸭山 ,宝清县 ,富锦市 ,牡丹江 ,牡丹江绥芬河 ,鸡西市 ,齐齐哈尔 ,大庆 ,黑河 河南省

郑州 ,响水湾分部,金水区分部 ,二七区分部 ,新郑,上街区 ,东开发区 ,新密市 ,,新乡 ,新乡一部 ,焦作 ,济源, ,焦作孟州 ,焦作温县 ,安阳,(滑县,安阳),鹤壁 ,濮阳 ,濮阳台前, ,许昌 ,许昌长葛 ,许昌禹州 ,许昌三分部 ,许昌四分部 ,许昌一分部 ,许昌二分部 ,许昌襄城, ,漯河 ,驻马店 ,驻马店平舆分部 ,焦作泌阳 ,信阳 ,周口 ,(商水, ,沈丘, ,项城市,淮阳,平顶山 ,平顶山郏县, ,平顶山鲁山县 ,洛阳 ,三门峡 ,南阳 ,南阳邓州 ,南阳镇平县 ,开封 ,开封尉氏县 ,漯河临颖县 ,商丘 ,商丘虞城

湖南省

湖南长沙(浏阳 ,开福区分部 ,马王堆分部 ,高桥分部 ,候家塘分部 ,南门口分部 ,南站分部 ,东塘分部 ,电脑城分部 ,市长沙县 ,宁乡 ,岳麓区分部 )湖南湘潭(湘乡市

湘潭县) 湖南株州,醴陵 湖南益阳,湖南岳阳 ,湖南常德

湖南,湘西洲,吉首 湖南,娄底,怀化 ,衡阳 ,耒阳, ,邵阳 ,邵阳邵东 ,长沙永州 ,张家界

重庆市

重庆(沙坪坝分部 ,万州,重庆公司 ,北碚分部 ,涪陵分部 ,高新区分部 ,杨家坪分部,合川分部 ,白市驿分部 ,江津分部)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区 ,武广 ,古田 ,北湖 ,武昌分部 ,花桥 , 汉正街 雷巷邮科院分部 , 江夏 ,武昌庙山开发区 , 青山分部 , 总部 , 恩施 , 水果湖分部

街道口分部 武昌中北路分部 , 六渡桥分部 , 江岸分部 , 盘龙城分部 ,潜江 , 台北路分部 , 江汉北路分部 , 天门分部 ,汉阳龙阳分部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武昌南湖花园 , 中南 武汉广水 , 华科大分部 , 光谷 司门口 武昌电脑城

常青分部 蔡甸分部 , 汉阳分部 ),孝感 ,仙桃 ,洪湖 ,监利 ,荆州 ,黄石 ,大冶承包区 ,鄂州 ,咸宁 ,咸宁嘉鱼承包区 ,赤壁 ,黄冈 ,麻城 ,襄樊 ,随州韵达 ,十堰 ,宜昌 ,荆门 ,荆门沙洋

四川省

成都 (东门分部,北门分部 ,市内一分部 ,高新区分部 ,龙泉驿区 ,温江, 成都) 邛崃,大邑,崇州 ,乐山 ,凉山 西昌 ,攀枝花 ,德阳 ,眉山 ,绵阳 ,绵阳安县 ,绵阳三台分部 ,绵阳江油分部 ,雅安 ,广元 ,遂宁 ,逐宁大英分部 ,达州 ,达州大竹办事处 ,南充 ,南充西充县 ,南充南部县 ,南充阆中市 ,南充嘉陵区 ,南充仪陇县 ,南充营山县 ,南充莲安县 ,广安 ,内江 ,自贡 ,宜宾 ,泸州

云南省

云南昆明(海口镇中滩街,呈贡, 保山,楚雄, ,红河一个旧

景洪,昭通,思茅, 曲靖, ,蒿明分部 )玉溪市江川县 ,玉溪 ,宣威,曲靖陆良 ,昭通市 ,红河蒙自分部 ,红河 ,文山 ,思矛市普洱分部 ,

贵州省

贵阳 ,贵阳毕节市 ,黔西南州望谟县分部 ,贵阳清镇 ,黔西南州安龙县分部 ,惠水县 ,开阳县 ,六盘水 ,凯里 ,凯里镇远县分部 ,凯里天柱县分部 ,凯里施乘县分部 ,凯里丹寨县分部 ,凯里黄平县分部 ,凯里黎平县分部 ,省都匀市 ,安顺 ,省兴义市 ,遵义 ,铜仁

西藏拉萨

陕西省

,西安 ,西安北郊, ,西安三桥, ,西安城中, ,西安南郊分部 ,西安唐延, ,西安城中一部 ,西安高新分部 ,西安电子城分部 ,西安丈八路分部 ,西安南郊二部 ,西安西郊分部 ,咸阳 ,省榆林市 ,宝鸡 ,汉中 ,汉中城固

甘肃兰州

宁夏银川

青海西宁

新疆伊犁州

第6篇:全国LNG加气站站点分布(图文版)

全国LNG加气站分布

1.内蒙华气锡盟阿巴嘎旗玛尼图lng加气站 2.内蒙华气锡林浩特lng加气站

3.内蒙华气锡林浩特万亩基地lng加气站 4.内蒙华气锡林浩特大唐矿业lng加气站 5.辽宁本溪lng加气站 6.辽宁鞍山lng加气站

7.辽宁大连泰德易高lng加气站

8.内蒙华气鄂尔多斯多伦县联邦物流lng加气站 9.河北唐山遵化lng加气站

10.河北唐山lng加气站丰润区东马庄工业园区冀东水泥远输公司院内 11.河北瑞鑫三河lng加气站

12.北京北京中石油lng加气站公交白庙加气站科荟路57号 13.河北保定lng加气站

14.河北保定lng加气站东二环客运中心 15.河北霸州lng加气站

16.河北华港霸州lng加气站已建在建4座 17.天津天津lng加气站天津共3座lng加气站,位置待定 18.天津中海油天津lng加气站

19.河北唐山lng加气站唐曹璐(通港路)

20.河北新奥唐山曹妃甸lng加气站唐曹高速曹妃甸北(湿地)出口处下左行100米 21.内蒙华气乌兰察布市lng加气站 22.内蒙呼和浩特lng加气站

23.内蒙华气清水河县乌兰不浪lng加气站加气站副站长刘忠 24.内蒙华气清水河县喇嘛湾lng加气站 25.内蒙华气准格尔旗乌兰不浪lng加气站

26.内蒙包头lng加气站包头共四座,位置到待定 27.内蒙华气达旗电厂lng加气站

28.内蒙华气鄂尔多斯白泥井镇风水梁lng加气站 29.内蒙华气包头市萨拉齐镇lng加气站 30.内蒙华气土右旗lng加气站 31.陕西榆林神木lng加气站 32.陕西榆林神木lng加气站 33.陕西榆林府谷lng加气站

34.陕西恒福绿洲榆林靖边lng加气站 35.陕西新奥绥德lng加气站

36.山西国运燃气太原lng加气站需晚上加注 37.山西太原lng加气站 38.山西阳泉lng加气站 39.山西晋州lng加气站 40.山西祁县lng加气站 41.山西吕梁lng加气站 42.陕西延安lng加气站

43.山西灵石lng加气站河南山西易高灵石沟峪滩l-cng加气站 44.山西灵石lng加气站山西灵石县永吉大道108国道 45.山西灵石lng加气站山西灵石县军营坊lng加气站 46.山西河津市lng加气站 47.山西长治lng加气站

48.河北邯郸陟县lng加气站G309旁15630013777李经理 49.河北邯郸lng加气站西环路 50.山东聊城冠县lng加气站 51.山东绿能聊城冠县lng加气站 52.山东聊城金捷lng加气站

53.山东聊城茌平易高lng加气站茌(chi 二声)平易高一运天然气有限公司与当地运营商合作 54.山东济南交运lng加气站

55.河北华气清洁邢台清河县lng加气站

G308 56.山东西能临邑lng加气站

57.山东泰安深燃lng加气站东岳大街深燃液化厂内

58.山东昆仑莱芜长运lng加气站莱芜市莱城区汶河大道206号 59.山东新奥莱芜lng加气站芜钢公司

60.山东滨州交运lng加气站滨州邹平汽车站北

61.山东淄博淄川昆仑lng加气站淄博淄川区昆仑能源lng加气站 62.山东昆仑淄博lng加气站德州昆仑能源有限公司淄川寨里镇佛村 63.山东淄博绿能lng加气站

64.山东潍坊昌乐天泰lng加气站潍坊天泰公司西气东输起源 65.山东昆仑潍坊寿光lng加气站 66.山东滨州博兴lng加气站

67.山东滨州博兴lng加气站新博路与博城五路交汇处 68.山东京博昆仑博兴lng加气站G205国道京博物流院内 69.山东大为博兴lng加气站

70.山东滨州中海油lng加气站滨州市东黄河六路与渤海一路6.75/千克 71.山东莱州昆聘lng加气站莱州市南苑路1227号G206国道旁 72.山东烟台莱州昆仑lng加气站莱州市文化西路398号 73.山东烟台龙口lng加气站 74.山东新奥龙口lng加气站

75.山东烟台龙口恒福绿洲lng加气站山东省唯一的标准站,气源,新疆广汇,日加LNG30多吨 76.山东烟台龙口lng加气站烟台龙口昆仑能源盛通公司lng加气站 77.山东烟台汇通lng加气站福山区烟台市汇通燃气有限公司 78.山东烟台新奥lng加气站烟台开发区汽车西站5.8-6.5千克 79.山东烟台汇通lng加气站烟台市芝罘(fu 二声)区娄子山汇通燃气发展有限公司0535-6858538 80.山东昆仑海阳市lng加气站 81.山东新奥莱阳lng加气站

82.山东青岛即墨昆仑lng加气站6.02/千克

83.山东青岛即墨lng加气站混合站即墨华山二路以西

84.山东青岛泰能lng加气站青岛市四方区瑞昌路立交桥200米处 85.山东青岛泰能lng加气站青岛市区人民路

86.山东昆仑胶州湾lng加气站胶州湾隧道口黄岛端公交场内 87.山东新奥青岛lng加气站 L-CNG合建站 88.山东昆仑前湾港lng加气站6.44/千克 89.山东青岛海湾大桥lng加气站

90.山东临沂lng加气站临沂市河东工业园 91.山东枣庄lng加气站

92.山东枣庄西能lng加气站山东西能公司 93.江苏绿能徐州lng加气站L-CNG 94.江苏宿迁lng加气站 95.江苏宿迁lng加气站 96.江苏盐城lng加气站 97.江苏东台lng加气站

98.江苏广汇启东汇龙lng加气站 99.浙江新奥桐乡lng加气站

100.浙江新奥湖州lng加气站G104 101.浙江新奥湖州长远lng加气站

102.浙江新奥湖州二公交lng加气站公交二公司 103.浙江新奥杭州南阳镇lng加气站萧邦物流

104.浙江杭州萧山城北lng加气站萧山市中心中路北海塘1号萧山区政府对面105.浙江杭州lng加气站

106.江苏苏州lng加气站 107.江苏新奥泰兴lng加气站 108.江苏张家港lng加气站城北区

109.江苏常熟lng加气站张泾(jing)工业园 110.浙江宁波港北lng加气站 111.浙江宁波穿山港lng加气站 112.浙江宁波梅山岗lng加气站 113.安徽中油马鞍山lng加气站 114.安徽芜湖佳润lng加气站

115.安徽中海油铜陵lng加气站铜陵公交总公司 116.安徽合肥佳润lng加气站肥东高速口中油嘉润

117.安徽新奥六安lng加气站六安城北区污水处理厂对面S203省道西侧 118.山东菏泽新奥lng加气站

G220国道与长江路交口 119.河南绿能开封lng加气站

120.河南许昌万里物流园lng加气站 121.河南郑州万里物流园lng加气站

122.河南新捷郑州lng加气站西四环新蒲天园 123.河南华润郑州lng加气站 124.河南昆仑巩义lng加气站

125.河南新捷洛阳磐石lng加气站洪山乡樱桃沟 126.河南新奥洛阳吉利lng加气站 127.河南新奥济源lng加气站撬装站 128.河南新奥沁阳lng加气站 129.河南焦作博爱lng加气站

130.河南新奥武陟(zhi 四声)lng加气站三阳

131.河南新捷焦作武陟县lng加气站武陟县武澹路(tan/dan)天星物流园内 132.河南新捷三门峡市lng加气站G310国道旁 133.陕西安塞华气陕西重汽lng加气站 134.陕西泾阳云阳镇lng加气站 135.陕西华气咸阳lng加气站 136.内蒙巴彦淖尔lng加气站

137.内蒙乌海lng加气站乌海公交总公司 138.内蒙华气阿拉善左旗金三角lng加气站 139.内蒙华气阿拉善左旗乌力吉lng加气站 140.甘肃平凉lng加气站 141.甘肃兰州lng加气站

142.四川广元回龙河lng加气站 143.四川广安lng加气站广安共四座 144.河南信阳lng加气站 145.湖北新捷荆门lng加气站

146.湖北武汉柏泉lng加气站东西湖柏泉张柏路与虾场路交汇处蒙牛乳业正对面武汉柏泉绕城高速出口

147.湖北新捷武汉经开区lng加气站高速出口500米 148.江西深燃宜春lng加气站 149.江西新奥新余lng加气站

150.福建闽能连江lng加气站福建闽能燃气公司 151.福建闽能福州工业路lng加气站福建闽能福州工业路 152.福建闽能福州白湖亭lng加气站福建闽能燃气 153.福建福州lng加气站

154.福建闽能福州鳌峰洲L-CNG加气站福建闽能燃气 155.福建闽能长乐lng加气站福建闽能燃气 156.福建莆田lng加气站Lng战线物资中转站 157.福建莆田lng加气站示范站 30

6、201省道 158.福建泉州lng加气站泉州6座lng加气站 159.福建晋江lng加气站 160.福建漳州lng加气站 161.福建潮州lng加气站 162.广东汕头lng加气站

163.广东惠州lng加气站共三个lng加气站 164.广东东莞lng加气站

165.广东中海油佛山禅城区lng加气站

L-CNG 166.广东江门lng加气站 167.广东中山lng加气站

168.广东深圳中山园lng加气站1.5万方/天

169.广东深圳盐田港中海油lng加气站5万方/天 170.广东珠海lng加气站4座lng加气站 171.广东中燃茂名lng加气站 172.广东湛江lng加气站3座 173.广东韶关lng加气站

174.广西新奥桂林公交公司lng加气站撬装站 175.广西新奥桂林临桂lng加气站撬装站 176.湖南新奥怀化lng加气站Lng储备站

177.贵州铜仁lng加气站城市营运汽车加气站

178.贵州贵阳lng加气站贵阳金阳区公交车lng加气站

179.贵州贵阳lng加气站贵阳三桥lng加气站S102大道与白云大道与贵遵高速交汇处 180.贵州贵阳lng加气站贵阳公交公司皂角井撬装站

181.贵州贵阳lng加气站贵阳公交公司凤凰村花溪大道北段 182.贵州贵阳lng加气站贵阳二戈寨lng加气站 183.贵州贵阳lng加气站

184.云南曲靖lng加气站紧靠G320国道 185.云南昆明lng加气站 186.青海西宁lng加气站

187.甘肃广汇酒泉柳沟lng加气站 188.甘肃玉门lng加气站

189.甘肃广汇酒泉大红山lng加气站 190.甘肃酒泉柳园lng加气站

191.新疆广汇哈密雅满苏lng加气站 192.新疆广汇哈密淖柳双井子lng加气站 193.新疆广汇哈密淖柳公路lng加气站 194.新疆广汇哈密下马崖lng加气站 195.新疆广汇哈密伊吾县lng加气站 196.新疆广汇哈密西隔壁lng加气站 197.新疆广汇哈密lng加气站

198.新疆广汇哈密三道岭lng加气站 199.新疆新捷巴里坤县lng加气站 200.新疆广汇哈密淖柳公路lng加气站 201.新疆广汇哈密淖毛湖lng加气站 202.新疆广汇哈密白石湖lng加气站 203.新疆广汇哈密巴里坤lng加气站 204.新疆广汇吐鲁番鄯善lng加气站

205.新疆广汇吐鲁番托克逊lng加气站临时加注站 206.新疆广汇吐鲁番库米什lng加气站 207.新疆乌什塔拉lng加气站

208.新疆洪通燃气巴音和静县lng加气站G218 209.新疆广汇乌鲁木齐达坂城lng加气站宏达石化油气合建站 210.新疆广汇乌鲁木齐黑山lng加气站 211.新疆广汇乌鲁木齐水西沟lng加气站

212.新疆广汇乌鲁木齐仓房沟lng加气站天山水泥厂后门 213.新疆广汇乌鲁木齐硫磺沟lng加气站八钢硫磺沟镇, 214.新疆广汇乌鲁木齐广汇lng加气站 215.新疆广汇奇台芨芨湖lng加气站 216.新疆广汇昌吉奇台lng加气站

217.新疆广汇吉木萨尔五彩湾lng加气站淮东煤矿 218.新疆广汇吉木萨尔五彩湾lng加气站

219.新疆广汇阜康五彩湾lng加气站五彩湾镇30里处特变电场1号矿 220.新疆广汇阜康包家店lng加气站

221.新疆广汇石河子沙湾lng加气站撬装站 222.新疆广汇奎屯兵站lng加气站 223.新疆广汇塔城乌苏阳光lng加气站 224.新疆广汇博乐精河lng加气站 225.新疆广汇伊犁尼勒克lng加气站

226.新疆广汇博乐精河五台lng加气站石灰窑 227.新疆广汇伊犁捷通lng加气站伊宁县 228.新疆广汇伊宁南岗lng加气站 229.新疆广汇伊犁庆华煤矿lng加气站 230.新疆广汇阿勒泰哈巴河lng加气站 231.新疆广汇阿勒泰吉木乃lng加气站

232.新疆广汇阿勒泰布尔津lng加气站

110开关站 233.新疆广汇阿勒泰福海lng加气站 234.新疆广汇阿勒泰北屯lng加气站 235.新疆广汇阿勒泰富蕴城北lng加气站 236.新疆广汇阿勒泰清河lng加气站 237.青海玉树lng加气站

第7篇:2013全国汽车工业100强

1 2 3 4 5 6 7 8 9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11917884 9729364 9003200 5241613 4897331 3516181 3158583 3100455

吉林 上海 湖北 上海 吉林 上海 北京 广东

2091259.71 辽宁 2087710 1527240 1521183 1401970 1216440 1168369 1150332 1143528 1140736 1129703 1086485 1031399 949158

重庆 山东 浙江 北京 山东 福建 辽宁 广东 江苏 湖北 辽宁 湖南 江苏

10 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1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12 万向集团

13 北京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4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 15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公司 16 一汽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7 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 18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19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20 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 21 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2 苏州创元(集团)有限公司

2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24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25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26 跃进汽车集团公司 27 无锡威孚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28

918896 877142 825278 817449 799231 796682 755270 722974 721354 700050 694547 689152 678037.5 666405 665156 594125 554932.5 548114 543106 516600

重庆 北京 福建 江苏 江苏 黑龙江 海南 安徽 江西 上海 广西 上海 广东 安徽 湖北 天津 上海 广西 天津 浙江

29 海南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30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31 江铃汽车集团公司

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32

33 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 34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35 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 36 上海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37 东风汽车股份公司

38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39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40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41 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4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3 潍坊柴油机厂

44 北汽福田公司诸城汽车厂 45 长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6 一汽解放公司无锡柴油机分公司 47 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 48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49

515240 507507 494674 479210 458497 450000 438839 435335 404505 387555 384857 377808 377405.4 349438.5 342829 336830 324992.56 314358 306436.7 292904

山东 山东 湖南 江苏 重庆 福建 江西 重庆 黑龙江 江苏 陕西 河北 上海 湖南 北京 广西 河南 河南 上海 上海

50 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哈尔51

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52 江苏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 53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4 保定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55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56 湖南长丰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57 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 58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59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60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61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62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

63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64 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 65 沈阳兴远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66 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 67 宁波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8 重庆红岩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69

限公司

282043 281572 270644.7 266746 253202.9 243400 227910

广西 福建 辽宁 山东 浙江 重庆 辽宁 吉林 辽宁 上海 重庆 北京 江苏 江苏 辽宁 浙江 安徽 河北 安徽

70 一汽凯尔--海斯汽车底盘有限公司 224299.5 71 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2 德尔福派克电气有限公司 73 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

74 北京福田环保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75 江苏江动集团

76 江苏牡丹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大连柴油77

机分公司

188840 188000 174932 163381.4 163195 220798 214929.5 213884.1 213315.3 202258 189576

78 万丰奥特控股集团

79 安徽星马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80 保定长城华北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肥81

分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柳州特种汽车82

162147.4 161139 161000

广西 河北 上海 江苏 吉林 江苏 湖北 浙江 广西 黑龙江 浙江 江苏 江苏 山东 上海 江苏 辽宁 江苏

83 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84 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85 金龙联合工业汽车(苏州)有限公司 160400 86 中国北车集团长春客车厂 87 江阴市模塑集团有限公司 88 东风实业有限公司

89 宁波美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柳州90

机械厂

152388 152056 147580 145404 140178 138978 138377 136078 136000 130124 156654 155172.4 154895 153308.2

91 哈尔滨哈飞实业总公司 92 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93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

94 江苏常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95 青岛特种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96

97 中国扬子集团有限公司 98 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99 常州长江客车集团公司 100 北京汽车装配厂

第8篇:全国各高校汽车专业排名

1、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

2、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3、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4、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

5、哈尔滨工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6、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7、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

8、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汽车工程系

9、中国农业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系

10、湖南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11、西华大学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

12、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13、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14、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15、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一汽教育培训中心)

16、河北工业大学车辆工程系

17、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系(本科)

专业必修课:

工程图学AⅠ、工程图学AⅡ、电工学Ⅰ、电工学Ⅱ、理论力学B、材料力学B 工程材料、机械原理A、机械设计A、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制造技术基础A

工程热力学B、流体力学B、控制工程基础、测试与传感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 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构造、CAD/CAE/CAMⅠ—Ⅲ

虚拟样机技术、机械振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有限元法B、最优化方法 机电传动控制、数控技术基础。

还有6个学分的专业选修课,每一年开设的课程都不一样,从以下各科中选择:汽车试验方法、汽车传动理论与设计、汽车转向理论与设计、汽车悬架理论与设计、汽车制动理论与设计、混合动力汽车概论、汽车安全技术、汽车振动与噪声、汽车节能与排放、汽车电子控制、车辆工程专业英语、车辆人机工程、汽车数字化开发技术基础、汽车可靠性设计、汽车优化设计、拖拉机理论与设计、有限元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教授专题讲座(车辆工程)

第9篇: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数据

会长

李响华星北方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 副会长

王健上海东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润平山西新发展汽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连义北京众义达商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全成都三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隋剑光浙江物产元通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秦敏智深圳市新大兴工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女广东合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强润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杨鹏徐州润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蔡英杰上海(永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吕伟民安徽汽贸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贾捍东内蒙古利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柳东雳广汇汽车服务股份公司COO

辛宁中国汽车报社副社长

李金勇中冀斯巴鲁(北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刘英姿湖南申湘汽车星沙商务广场有限公司冯大庆内蒙古利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丁宏祥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曾显波青岛福日集团有限公司王常裕四川申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曾勇四川精典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常务理事

刘英姿湖南申湘汽车星沙商务广场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秦洲陕西省汽车贸易公司总经理

谢勇重庆中汽西南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尚传英四川艾潇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金作飞浙江江铃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庄泽锦济南坤利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夏耘安徽亚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新海北京信发通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逸构常州中天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任军东莞东神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尚宗林北京市首汽风神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宁福建省东南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高保瑞山西香山汽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洪彬上海冠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章滨曦温州华特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邱瑾士上海集鑫重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蒋天赐安徽省大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曾勇四川精典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永武汉神龙鸿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邵兵哈尔滨广龙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桂林北京达世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陈亮南京朗驰集团苏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段启淮嘉兴宝达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桂阳盈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国兴深圳市深业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石桂元北京德奥达有限公司董事长

沙关荣上海联海沪西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卢桂戈广东新协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郭和通北京联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金勇中冀斯巴鲁(北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余海军浙江宝利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军湖北三环海通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永发山东鸿发汽车信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瑞明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院长

丁宏祥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曾显波青岛福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费永刚四川先锋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

金伟平浙江伟邦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许为明宁波明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杜踊跃贵州华通汽车贸易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沈铭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叶良柱浙江和诚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福柱鄂尔多斯市信达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林凡贺山东翔宇汽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晓辛美延汽车服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裁 赵玉全辽宁路安伟业集团董事长

张志刚江西运通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理事

张凯哈尔滨金诺汽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孔丽娟天津华苑冠华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军山东金利福汽车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江黎明利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惠明佛山市禅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范雷江苏雨田车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卢义峰河南中植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克斌河北廊坊市富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建顺青州亿隆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常裕四川申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钱成海河北荣华东风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宋许罗湖南光大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勤俭浙江沃尔卡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鲍蜀生成都西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明柱深圳市广华通汽车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祖泽江苏南京安吉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蔡一明浙江瑞安市华特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许嘉昆抚顺市北方亚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尤吉旺北京华泰昌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长谦北京诚信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伟民浙江万国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姚晓忠深圳市画仓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荣伟南宁开河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振刚北京京申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昆山东远通汽车贸易集团董事长

刘永波秦皇岛市瑞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洋天津市新远中大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姚峰山西汇众汽车家园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子江四川通安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敏重庆百事达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海燕广西长久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

冯彬上海汇景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卢荣模重庆百年恒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李苏无锡商业大厦集团东方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克捷上海大众汽车(武汉)长江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包金荣徐州中收农机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兵四川灵通青山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宏四川省城市车辆置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林德成北京三木石商贸中心董事长

赵家立成都科华汽贸企业集团董事长

罗荣国常州欧派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洪军日照诚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金双龙江苏伟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建民衡水众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赵旗亮 山西友信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

会员

姚剑重庆宏图重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雨北京众义达汇霖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晓辉广州合富大众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伟济宁鸿基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高峰北京标龙京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钱建华上海九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媛重庆俊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新新乡市诚信汽车经贸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金才云南曲靖云鑫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勇新疆博望得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贵平贵州中企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戴华江西华宏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高慧天津市美自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团体会员

周锦重庆市汽车商业协会秘书长

章新挺南昌市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

苏利泉广州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秘书长

匡卫阳益阳市汽车商会会长

韩震安徽省工商联汽车行业商会副秘书长

孙浩四川省工商联汽车汽配行业商会副秘书长 罗吉文武汉汽车行业协会经销商分会秘书长

马湘滨湖南省汽车行业协会(湖南省汽车商会)常务副会长 吕华黑龙江省汽车商会秘书长

任克非南京汽车行业协会经销商分会副秘书长

冷辉海南省汽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上一篇:应收帐款管理下一篇:幼儿园食堂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