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中间业务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论文主题涵盖五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银行中间业务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总结了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与完善管理机制、培养各类人才等对策,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有所借鉴。

第一篇:银行中间业务论文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析

[摘要]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传统业务不同,其主要是利用银行自身的技术、信息、人才优势为国内外企业、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本文主要针对国内主要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与资产负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1.中间业务分类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①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②代理类中间业务;③银行卡类中间业务;④担保类中间业务;⑤承诺类中间业务;⑥交易类中间业务;⑦基金托管业务;⑧咨询类中间业务以及其他类中间业务;上述八种类型的业务是目前商业银行开展的主要中间业务类型。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业务不断开展,使得中间业务成为商业银行增加利润的一个基石。

2.中间业务的特征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由于不动用银行资金,是商业银行的表外的业务,因此在性质上具有中介的性质,商业银行在业务流程中处于代理人的角色。并且随着金融业脱媒趋势的发展,商业银行本身作为金融中介的地位被大大削弱了,但是其作为第三方平台,以代理人或者是受托人的身份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却在金融业的激烈竞争中得到了加强。归纳起来有如下特征:①所占用的业务成本较低;②与传统业务相比风险较小;③与放贷业务相比收益较稳定;④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有资金;⑤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弱;

这些特征决定了商业银行不仅能开展中间业务,而且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驱使下,愿意开展相关的中间业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概况

1.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根据央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将中间业务定义为: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发展中间业务,最初由于受传统经营理念的束缚和分业经营的限制,中间业务发展缓慢,存贷差依然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增长点,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方向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而中间业务以其“高收益、低风险”的特征,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重点。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收入仍主要集中在汇兑结算、票据承兑、投资咨询、代理收付、代客理财、代理发行和兑付证券以及信用卡、信用证、押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而在利用金融信息、技术和人才等软件因素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高层次的服务方面还比较欠缺,尤其缺少咨询服务类、投资金融类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类与金融现代化相适应的中间业务。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2.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实证分析

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原理,规模效应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是企业获得利润的一种主要方式(规模经济不必然带来利润增加,但的确是一种增加利润的主要途径);而垄断企业会通过自身的规模效应去获得垄断利润,特别是中国的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必然依靠国家的行政力量,去充实自身规模,获得其垄断利润。依据资产的多少代表了一个商业银行规模的大小,那么提出我的论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利润与资产存在正相关关系。

估计方程如下:

Y=bX+e

Y: 中间业务收入

X: 资产规模

b: 中间业务受资产影响的系数

e: 截距项

回归估计方程为:

Y=0.003X-3E+09

同时进行异方差检验结果如下:

F-statistic =64.93587 Prob.F(2,136) p=0.0000

Obs*R-squared=67.89805 Prob.Chi-Square(2) p=0.0000

我们可以看到在模型中明显存在异方差,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些样本点是中小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与资产业务的样本点。而另一些样本点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样本点。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中小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与资产的相对集中,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在中间业务市场上中小商业银行的竞争非常激烈,在这个过程中中间业务的收入和利润被平均化了,以至于在一定的资产规模区间里,中间业务收入的差异极其微小。而带来这种现象的原因很有可能是中间业务产品的同质化,中间业务产品的收入只能是一个被市场普遍接受的价格。

三、结论和建议

就目前情况来看,一定的资产规模还是有利于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在一定量的优势条件下,也必然会有质的优势。特别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其分布广泛的营业网点,为其自身开展中间业务提供了优于其他中小商业银行的硬件条件。而网点悄悄是资产规模中占有很大比例的部分。同时针对本文提出的一些问题,我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1.中小商业银行充分发挥自身灵活自主的优势,细分市场,要拥有属于自己核心优势的中间业务产品。特别建议在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的前提下,多种金融功能融合在同一金融机构当中成为现实。

2.不拘于现有的收入模式,开拓创新。我们的四大商业银行完全有条件,有力量去创新中间业务产品。

3.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大投入力度。当今金融业的竞争和发展核心在科技装备,关在在于人才。

参考文献:

[1]仇保妹.中间业务收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11(10).

[2]於力.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经验及对我国借鉴分析[J].金融天地,2011(07).

[3]王慧萍.中外资银行中间业务差异分析及其借鉴[J].时代金融NO.3,2011.

作者:曹辉

第二篇:中国建设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较分析

摘要:随着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速度不断加快,其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全方位展开。中国建设银行靠传统的存贷业务,已难以与外资银行竞争,必须开辟新的利润来源,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利率不断面向市场化。中国建设银行必须积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大规模兴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其后,随着金融市场、信息技术、金融理论的深入发展,在监管法规变革、市场竞争加剧、科学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社会融资方式开始发生变化,原先必须依赖银行的客户,可以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帮助下,采用大规模证券化融资方式获取资金。商业票据、债券的大量出现,挤占了银行的传统信贷市场,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始大量介入商业银行原有的业务领域。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金融监管,促使商业银行调整风险偏好,大力发展低风险业务。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促进了中间业务等新兴业务的发展以及利润来源的多样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银行非利息收入快速增长,对银行总收入的贡献多在30%以上。中间业务的发展,使银行获得了资本消耗低、不承担或较少承担信用风险、有稳定现金流来源的银行收入。

中国建设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1995年至2000年为存款导向阶段,发展中间业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客户关系,稳定和增加存款,相应地,中间业务创新主要集中在代收代付、委托贷款等业务领域;2000年以后,逐步过渡到收入导向阶段,以防范风险、增加收入为主要目的,与此相适应,代理保险、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等高收益中间业务成为创新的重点。近几年来,中间业务发展加快了步伐,中间业务新产品不断被推出。尽管中国建设银行的中间业务为银行带来了一定的利润,但中国建设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存在差异

中国建设银行在中间业务的经营理念上对中间业务的盈利作用重视不足,中间业务的服务功能比较单一,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和现代经营理念尚未牢固地树立起来;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才刚刚开始,国内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存在需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因而,中国建设银行在经营管理水平方面还未形成健全的经营管理体制,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管理经验不足,管理效率偏低。

西方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上,发展中间业务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中间业务的发展遵循经济效益原则;西方商业银行由于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形成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了完善和健全的经营管理体制,有着明确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能够充分利用全球化服务网络系统。

二、中间业务品种相差悬殊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建设银行中间业务品种虽有较大增加,但与外资银行相比,与市场需求相比,品种仍然较少。中国建设银行现有的中间业务主要局限于传统的结算、汇兑、代收代付以及信用卡、信用证、押汇等产品上,这些约占中间业务种类的60%。而在利用信息、技术和人才等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高层次服务方面,则还比较欠缺;咨询服务类、投资融资类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类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中间业务发展明显不足,覆盖面窄,未能形成规模效益;特别是现金管理、项目融资、银团贷款组织安排、收购兼并顾问等政策允许、市场需求较大的业务发展水平较低,结果导致同质化产品多,品牌产品和特色业务匮乏,单个产品创利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强。

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种类繁多,其中间业务范围涵盖传统的银行业务、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共同基金业务和保险业务。已形成结算及其延伸类、避险类、信用类等为主体的完整的中间业务体系,可以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差距较大。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以美国银行业为例,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22%上升到90年代初的39%,而到2000年,达到将近50%,目前,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40%~50%。中间业务收入正逐步成为西方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三、政策环境对中间业务发展影响程度不同

我国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这种制度限制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制约了金融机构之间业务领域的交叉和扩张。中国建设银行已经拥有了众多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和大量员工,在以存贷款为中心的传统银行业务竞争激烈、发展缓慢的环境下,利用已有的客户关系来销售保险及投资理财等其他中间业务产品,不仅可增加收入,而且也能分摊费用。

西方国家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实行混业经营制度。混业经营管理制度不仅使金融机构获得了比较理想的规模效益,而且也使广大客户更方便地获得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得到更多的经济实惠。金融机构通过混业经营能够更好地发挥金融中介的职能,向更多的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实现信息和监督成本最小化,减少经营风险,获得商业化发展的巨大空间,并建立稳定优质的基本客户群。

四、信息技术支持平台不同

中间业务尤其是新兴的中间业务需要高科技的支撑,中国建设银行的信息科技水平支撑不足,影响了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进度和技术含量。中国建设银行的数据集中应用程度不够,虽然主要的业务操作都实现了电子化,但各项业务系统大部分还处于分离状态,不同种类的业务使用不同的系统,兼容性不够。中国建设银行信息管理系统,还处于以账户为中心的系统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系统转变过程中,数据仓库也有待于建立和完善。西方商业银行的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实现了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具有强大的业务处理、客户服务和管理决策支持功能,做到业务和管理决策有机结合、客户服务和信息分析有机结合,并已建立了完备的数据仓库。

五、市场有效需求不同

中国建设银行中间业务市场需求基础还未成熟和稳定,客户对中间业务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偏差,以及由于经济水平、管理水平等原因,客户对中国建设银行的中间业务需求还普遍存在局限性。中国建设银行对客户的开发力度也不够,还没有实行客户细分策略。西方商业银行已经形成自己成熟、稳定的客户群体,对银行有偿服务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对新兴中间业务的接受能力较强。商业银行对客户的分析很透彻,西方商业银行的私人客户对象普遍为中高收入阶层,其原因就是该阶层对银行的贡献度较高,对金融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强。

六、中间业务产品开发与营销方式不同

中国建设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开发缺乏有效的手段进行市场调研,对客户的真正需求、潜在需求的研究、论证工作不够深入和透彻,中间业务产品开发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而且对业务的营销也相对滞后。中国建设银行系统的营销策略和营销体系常常不能配合新业务、新产品的推出,只重视推出新产品,营销工作却不到位。在创新业务的成本核算无法到位的情况下,对创新的成效缺少监督评价。外资银行的金融创新建立在充分的市场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体,方向明确,效果显著,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创新中间业务产品能及时得到全行系统的营销策略和营销体系的支撑。

西方商业银行在保险、证券、投资银行等非利差产品销售方面注重策略联盟。证券、保险越来越注重策略合作和联手营销。以欧洲保险营销为例,近十年来由于银保合作已有相对的发展,甚至出现了“银行保险”这一新的专业名词。银行保险业务迅速发展,其表现就是银行所占的保费收入占社会保险费总额的比例不断上升。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产品开发营销等多方面以客户为中心,注重发挥整体优势进行综合营销。在机构设置方面,许多银行均设置专门经营管理中间业务的综合部门,并且近年来先后采用了以客户类别划分主线的机构设置体制。在人员配备方面,调整劳动组合,减少内部人员,增加与客户接触人员,即客户经理。在产品开发方面,认真研究市场,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而进行开发,如美国的花旗银行有一套客户需求系统和客户数据仓,客户可以通过客户经理、电话、邮件、数字电视、網上银行等任何一种方式进入客户需求系统,向银行提出需求,银行则可通过客户数据库来了解客户,从而在产品开发和销售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满足客户需要。在产品营销方面,除在外部注重策略联盟以外,注重行内各部门通常密切合作,注重发挥整体优势,综合营销,如英国巴克莱银行的零售客户部门在为客户办理按揭贷款时,常常向客户推介相关保险产品。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建设银行中间业务在业务种类、发展水平、经营管理、技术水平、创新机制等方面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存在差距,应该积极借鉴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成功的经验,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细分客户,产品准确定位,建立品牌产品,锁定营销;加强金融集团联盟,互补优势,在巩固和完善传统中间业务的基础上,进行金融创新,不断开发新的中间业务;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加大科技投入,确保服务渠道多元化、自动化、网络化;正确评价和有效防范中间业务风险,积极创造有利于中间业务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经营模式。

责任编辑孙莉艳

作者:邵 波

第三篇: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

【摘要】 总结了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与完善管理机制、培养各类人才等对策,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 商业银行;必要性;中间业务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概述及其生产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一种广泛的金融服务,指不占用银行资金,银行以中间人的身份给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在国外,中间业务主要是以提供金融服务,收取手续费为主,故又称其为“服务收费业务”。目前,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品种纷繁复杂,我国商业银行涉及的中间业务品种也已达数百种。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种类主要分: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类中间业务、担保类中间业务、承诺类中间业务、交易类中间业务、基金托管业务、咨询顾问类业务、其他类中间业务。与传统业务相比,中间业务具有收入稳定、服务性强,风险小等特点,可以增加银行的业务收入并以此提高银行的竞争能力,有利于使银行摆脱既定的资产负债规模的束缚,促进其技术与服务手段的进步。一直以来,银行业业务单一,收入严重依赖存贷款利差,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一个背景是市场利率走低,传统的利润来源存贷款利差缩小,银行的盈利能力降低,银行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利润来源。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一)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中,利率将逐步实现市场化,存贷款利差也将逐步缩小。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银行客户的融资方式日益多元化,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盈利空间将日益缩小,这迫切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开辟新的利润增长来源。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面对日益临近的外资银行的竞争,急需提升银行业的竞争力,促进业务多元化,扩大表外业务不仅是增强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的需要。2006年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大举进入我国。外资银行凭借自身的优势,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提出了较高的挑战。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状况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

经济发达国家的银行很早就开展了中间业务,目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已成为银行资产业务收入和负债业务收入之外的第三大业务收入。据报载,在发达的国家中,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接近成为银行业务收入的“半壁江山”。

如表1所示,美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为52%,日本银行为38%,欧洲银行为50%。我国银行业平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为8%,最大为17%,最低的不足1%。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近几年有较快发展,在各个银行中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普遍较高。据业内人士预测,中国加入WTO五年之后,在我国的外资银行中间业务占有中国内地的市场份额将达到50%以上,国内银行改造和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中间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地位已经凸显。

三、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中间业务收入占银行资产比重和银行总收入比重偏低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银行资产的比重和银行总收入的比重严重偏低,中间业务收入结构分布不均。该行某年信用卡中间业务收入结构显示,商户回佣收入、跨行收入共占中间业务收入的87%,年费、异地结算、代理业务等收入只占13%,外卡收单业务收入则寥寥无几。

2.中资银行理财业务的盈利状况。作为中间业务中最据成本性和最有发展前途的业务,2007年国际宏观环境不利,继2006年实现了几近翻番的高速增长后,2007年出现暴涨性的增长2007年人民币产品发行了1302只,外币产品发行了1760只,均远超过2006年的水平,这其中存在着重复统计的问题。根据2007年银行理财业务收益的报导,发现银行在中国的理财市场上的盈利均为零或者是负数,不得不慨“感高风险未必有高收益”。

3.品种较少、收入结构单一且盈利能力差。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新的中间业务品种不断出现,中间业务发展速度十分迅猛,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的支柱。以美国为例,1992年、2005年中间业务收入占净营业收入的比重如表2所示。

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不仅品种数量少,大多数停留在以银行支付中介为基础和以信用中介职能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这些传统中间业务的收入约占中间业务总收入的90%左右。那些技术含量高、利润率高的资产评估、个人理财、期货期权以及衍生工具类在我国才刚刚起步,有的基本没有开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明显。

4.品牌认知度低。我国商业银行的品牌认知度低,大多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缺乏品牌产品,中间业务产品基本上处于仿制、复制阶段,产品单一、趋同。

5.服务手段落后。我国商业银行缺乏高效、快捷的结算、支付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应用软件配套能力差,各家商业银行支付系统尚未联网,各自为政,银行卡、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的功能比较单一,创收能力不足。社会大众习惯于现金收付,导致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特别是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缺乏足够的社会认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制约因素。

四、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尽快制定《投资公司法》、《期货法》,抓紧完善《商业银行法》、《信托法》、《保险法》等一整套体系的法律法规;针对国际银行业混业经营的趋势,允许部分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在部分领域相互代理业务,扩大我国商业银行可开展中间业务的种类和范围。完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扩大指导价收费范围,对一些容易引起恶性竞争、扰乱金融市场的中间业务实行政府指导价,明确将一些不收费的业务列入收费项目。

继续完善对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审批制度,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加快创新速度。要注意对已有成熟的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的中间业务,力求在执行管理办法和标准上的一致性,并加大检查力度。对于一些还没有成熟管理办法的金融新业务,应根据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适时出台相关管理法规予以规范,以促进金融新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与完善中间业务发展管理机制

一是完善中间业务考评机制,尽快建立详细的考评激励机制,把中间业务的发展纳入各级行经营目标责任制,加大考核权重。二是建立中间业务产品创新、评价及培训机制。三是要建立一种容错机制和纠正机制,鼓励各行通过对中间业务潜在的市场需求、成本投入、预期收益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防止盲目开发,盲目推广。四是要建立、健全中间业务的组织管理机制,便于中间业务的系统管理与长远规划工作,提高中间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五是健全中间业务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内控制度,做到操作、监督分离,强化稽核审计职能。

(三)强化服务意识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良好的服务作为基础。手续费收入的相当一部分是银行员工所耗费的活劳动的补偿,是银行出售服务所得。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重点之一应是提高员工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将良好的服务观念转化为银行员工的基本素质,深挖服务的潜在效益,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

(四)实施差别营销战略

一是采取差别客户营销策略,根据客户对银行收益的不同将客户划分不同的层次,分别提供不同的服务。二是采取差别业务营销策略,要有选择、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开展高附加值和个性化的业务品种。资金投入方面也需要采取差别化策略,选择合理高效的投入结构,向重点客户、重点业务倾斜,实现最佳投入产出率。

(五)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加强中间业务的人才培养。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内涵广泛涉及各行业专业,因此在发展中间业务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一方面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将对中间业务的发展理论、策略进行系统研究,综合国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提出适合本行的中间业务发展战略,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控制方法。另一方面高素质的经营者队伍是开展中间业务的基础,他们不仅要通晓传统银行业务,也要懂得银行的中间业务,要具备企业财务、企业管理、企业评估与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分析能力,能够敏锐地捕捉市场信息。我国商业银行要从长远出发,多渠道、深层次地为中间业务创新与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储备,形成拓展中间业务的人力资源优势。

(六)加大科技投入以加快中间业务电子化建设

网上银行业务是当今世界银行业发展的趋势,我国商业银行应充分借鉴外资银行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经验,弥补经营网点相对不足的缺陷。虽然目前受教育程度、支付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网上银行业务发展远不如发达国家那般迅猛,作为我国银行业未来业务发展的潜在增长点,其地位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夏令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契机与挑战.中国金融.2003

[2]黄达.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盛丽.我国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J].统计与决策.2007

[4]曹龙骐,金融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殷剑峰.中国金融产品服务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07

作者:赵 婷 李敦祥

第四篇: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探讨

摘要:商业银行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开展经营的,进入20世纪之后,银行的经营环境不断变化,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的全面放开,银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目前,银行中间业务成为了各商业银行间激烈竞争的新领域。随着现代金融机制的建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全力发展中间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同行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基本内涵开始分析,主要探讨了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及要解决的问题和策略。

关键词: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

在金融发展的历程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但是在最近的二三十年内我国才开始真正地发展。随着国内商业银行竞争的白热化,通过开展中间业务来增加非利息收入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在竞争中突出重围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正确认识和了解中间业务的前提下,调整策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十分重要的。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概念

中间业务是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利用自身优势为客户提供各种咨询、代理等金融服务并从中获取一定的佣金或手续费,形成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中间业务不直接形成债权或者债务关系,不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总额,而任何风险都将由客户承担。

二、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背景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银行中介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

进入20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复苏的进一步加快、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和复杂,都对由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工具不论是在内容设计还是在服务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必须适应这种变化,继续深化和发展自身的服务职能。因此,受需求驱动,银行创新了大量的以扩大银行服务范围的中间业务。

(二)金融业竞争不断加剧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技术的进步、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发展,涌现出大量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们的成长对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同时,日益严格的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使得商业银行传统收益来源日益萎缩。面对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重新审视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理念,寻求开拓新业务的空间并采取新的竞争手段,找到一个新的利润来源,通过加强发展中间业务、开发创新产品、开拓新的利润空间最终走出困境。

(三)金融监管环境的变化

金融监管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考虑到维护金融与经济安全,大多数国家对金融业的业务范围和业务内容采取较严格的监管措施,商业银行为了逃避这些管制而转向开展各种中间业务。二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许多国家为了率先取得金融领域的优势地位,纷纷开放金融市场,接触或者放松各种金融管制措施,促进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广泛和深入发展。

(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现代科学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普遍应用,特别是电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银行得以借助科技进步,推出新的服务性业务和金融工具,极大地推动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技术和水平的提高。

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及特点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最近几年,国内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在制度、品种和工具上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有了不错的成就。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分立是在制度创新上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在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方面,涌现出许多新的品种和服务手段,如债券融资、“一卡通”和网上银行等。

然而,由于体制、技术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与国际上的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眼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规模较小,开展高附加值中间业务的品种较少,业务类型相对单一。中间业务规模一般只占资产总额的15%左右,品种也主要是传统的与贸易服务密切相关的金融服务业务和高风险的业务。在业务的咨询方面,也只是开办了如查账之类的简单业务,为公司在合并和收购重组等方面的服务涉及很少。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特点

1.以接受客户委托的方式开展业务。传统上,商业银行办理中间业务通常是以接受客户委托的方式进行的,当客户需要为其提供金融服务的时候,从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2.表外性,即中间业务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开展中间业务时,银行不使用或不直接使用自身的资金,因此不会发生自身资金的转移。由于银行在从事中间业务过程中一般不使用自有资金,不会形成资产,因此也不会引起资产负债表的变动,如汇兑结算、委托代理、咨询服务等中间业务,是纯粹的收费业务。然而,也不是绝对的,另有一些中间业务如承兑、担保、信用证及其他表外业务等,虽然不直接与银行的信贷资金运动相联系,但是一旦出现被担保人违约或其他意外情况,银行将承担连带责任,则必将影响到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动。

3.风险比较小。商业银行从事中间业务一般来说风险是比较小的,特别是那些纯粹的收费业务,银行几乎不用支付多大的成本,也不用承担多大的风险,收益也相对比较稳定。但是,有些中间业务会存在潜在风险,它们在某种情况下会转化为现实的资产风险和负债风险。

4.收益来自服务费。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的收益来自利息收入,而中间业务的收入是服务费。服务费是指商业银行提供给客户中间业务服务之后所收取的费用。

四、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营观念、营销理念存在偏差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丢掉传统的银行经营理念,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占的比重还比较大,对发展中间业务的激励不足。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管理者还把中间业务当作一种衍生业务,没有将其当成一种独立的金融商品,而是作为一种附带项目来吸收和稳定存款,没有积极赋予其有偿服务的性质。然而,在瞬息万变的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传统的市场正在逐渐失去,其他金融机构纷纷崛起并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公众可以选择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多,我国商业银行的两大传统业务受到严重影响。随着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银行业不关注市场、介绍不力、不以客户满意为核心的营销观念已经不能满足新的金融市场。

(二)管理控制方面存在不足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手续费收入项目达到3000项之多,但是其中不乏一些收费不合理的项目,如客户去开户行要求打印自己的结算记录,银行将收取打印费等。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一方面利润空间和发展空间巨大,另一方面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了解和管理还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监管、信息披露、风险识别三个方面。

(三)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我国商业银行在内控体系建设方面起步较晚,传统的存贷业务仍然影响着内部控制。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慢慢显露出来。外部竞争激烈使经营风险增大,制度建设落后、针对性差,部分制度流于形式、贯彻不力,以至于不能适应环境,不能及时做出调整。内部之间不能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不能统一,这将产生巨大的影响,阻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四)高素质从业人才少

中间业务涉及的领域和知识面比较广,需要一批精通法学、经济、电脑技术等多方面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高素质从业人员的短缺加大了开展中间业务的困难,在某种程度上约束和限制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五、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改进建议

面对国外金融机构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对国内金融市场进行重新分割的残酷竞争,我国的很多金融机构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使用国际风行的品牌影响战略和服务蓝图技术等现代技术作为营销工具,以解决客户服务的问题,刺激中间业务的发展和销售,从而提升银行的综合竞争实力。

(一)转变传统观念,培养营销意识

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我国商业银行需要根本性的改变,必须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面对金融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在中间业务的经营理念上,要跟随现代化的步伐,树立恰当的营销观念,引入市场营销理论,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加强和完善中间业务管理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管理显得日趋重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监管方面。建立有效的银行监管系统,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建设内部规章,统一运行标准,改进管理方式,制定和完善中间业务的管理细则。建立和完善中间业务的调查、审查和决策制度,风险管理的信息报告制度,交易及信用限额制度和设备管理制度等。

2.信息披露方面。只有信息充分被披露,才能使人民银行便于制定适当措施防范和减少中间业务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为了规范银行中间业务信息的披露、提高中间业务信息的质量,一方面需要统一规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会计准则,明确中间业务会计核算的对象、范围、成本、收益的计算标准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等。另一方面,研究制定银行中间业务信息报告的统一标准,统一报告的口径、报告的内容和报表的格式,以确保银行提供的中间业务财务信息具有统一性和能够比较的特性。

3.风险控制方面。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不断深入的改革,中间业务由不承担风险向承担风险转变,商业银行要加强中间业务的风险控制。

(三)改进和完善内控机制

内控机制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一个有机的操作,是确保管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进行自我调整和控制的一种机制。内控机制在整个的管理制度中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的功能,是能适应环境变化而及时做出调整的动态系统。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要求,建立全面、规范、有效的内控体系是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保障。

(四)重视中间业务人才的开发和利用

人力资源是现代金融企业的首要资源,是银行的无形资产。人力资源发挥好作用就能提高银行自身的优势,从而提升银行的竞争力。中间业务的品种多、范围广,这就要求从业人员要具备更高的水平。因此,必须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栽培一批具备经济、法学、财务、企业管理、电脑等知识的人才,逐步建立起一支专业的中间业务复合型员工队伍以满足发展需要。

六、总结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还处在初创阶段,发展快速且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近年来,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全面、多功能的金融服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改变现有资本成本高、存贷利差小、经营压力大、盈利困难等情况,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增长点。我国资产负债业务基础相对稳定,而中间业务基础还比较薄弱。眼下,及时抓住机会、增强投资力度。抢先占领市场是十分重要的。加大科研力度,打破市场的现有格局,在中间业务这片领域上突出特色,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地位。

参考文献:

[1]杜芹平,张洪营.商业银行服务营销[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毛秋蓉,杨宜.商业银行财务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张良芳.经济金融问题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亨利·范·格罗,索尼亚·布雷约维克·布拉塔诺维克.银行风险分析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彭俊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08).

(作者单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基础部)

作者:钟瑜

第五篇: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问题研究

摘 要:为了保证商业银行能有良好的发展,需要商业银行能认识到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并根据目前中间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本文就商业银行在其中间业务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银行;中间业务;商业

在经济发展提速之后,银行的发展模式、主要业务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在目前的金融市场之中为了保证经济发展能维持其良好的发展趋势、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商业类型的银行能正确认识银行所开展的中间业务,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实现中间业务的良好发展。

1 商业类型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

目前银行业之中所开展的中间业务,主要指的是银行在不动用自身储备资金或者是较少的动用自身的储备资金的情况下,以一种中间人的职责、身份,来代替顾客完成款项支付、回收或其他方面的委托事项。在实际开展中间业务的阶段之中,这一业务工作具有自己投入量偏小、减小速度快、整体风险偏小、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这正因为这种业务模式具有这些方面的特点,所以自从20世纪阶段中的八十年来时期以来,中间业务在西方的银行体系中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发展,并逐渐在发展之中成为了现代银行制造经济效益的核心支柱方法之一。而我国在经济发展速度、建设速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对于银行行业的需要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同时商业银行为了实现自身在建设规模、发展层次上有进一步的提升,开展中间业务也就成为了行业类型银行发展的一个关键的方向。尤其是在最近十几年商业银行的发展中,中间业务为银行发展创造了大量的机会以及客观的利润,为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在当前银行的竞争之中,中间业务已经在成为了金融竞争、行业内竞争的主要阵地,能在中间业务方面取得良好建设成果的银行也就在行业发展之中占据了较大的优势。

2 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2.1 中间业务在其发展中存在不成熟情况

我国银行体系之中的中间业务开展时间相对较晚,同时由于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市场化程度方面、金融发展程度方面、历史背景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同点,使得目前我国之中的中间业务在开展阶段中还存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中间业务的开展阶段,我国针对中间业务实行的分业经营以及管理的模式,这使得一部分金融类型的产品无法推向市场;其次,虽然中间业务从出现到实行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但银监会对于银行之中的中间业务工作的市场准入环节、实际运作环节仍未制定出比较成体系的管理方案;第三,目前对于中间业务的操作规范、准则仍就存在一些有待确定的地方,更为重要的是在法律以及法规方面也没有对中间业务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条文,使得中间业务在较长的一段时间之中处在了无序以及不规范的状态之下。

比如,由于各个银行急于实现自身业务的拓展,进而在中间开展阶段有时候采用一些不合理的方式抢占中间业务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客户,尤其是对于一些能为行业银行带来大额资金存款的客户或者是业务,各个银行设置会使用降低成本甚至是放弃成本的方式来抢占客户资源,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之中的中间业务已经在其发展阶段之中成为了抢占客户资源的方式,进而使得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的时候背离了其发展经济建设、促进银行发展的目的。

2.2 中间业务方面专业从业人员较少

在目前中间业务办理、开展阶段中,需要中间业务方面的工作人对银行各种业务比较熟悉、业务处理能力强,同时还需要这部分工作人员能对各种类型的金融产品、理财投资知识有着扎实的认识。但是目前实际的中间业务开展阶段中,中间业务方面的工作人员在其个人综合素质方面存在专业技能偏低的情况。大部分业务仍停留在代收代付、结算汇兑、代理等收益较低的劳务型品种上;知识密集型、收益高的信息咨询、评估、投行业务的占比很低,金融衍生工具则基本是空白。正是由于员工综合素质、专业人才的欠缺才使得现有的业务整体处于较低的层次。

3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3.1 创造条件,更新观念,合理规划中间业务整体发展战略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外资银行的市场参与度和双方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日益紧密,政府要从维护国有银行在本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出发,督促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加强监管,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大力整治,努力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大力开拓中间业务。在此基础上,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业应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交叉营销、相互代理以及三者之间的客户、网络资源的共享以形成合力。各银行间更要加强协作,制定同业公约共同遵守,避免过度竞争导致两败俱伤和资源的浪费。

当前,我国中间业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与国外有相当的不可必性,短期内不可照搬他人的发展模式,应立足实际循序渐进,确定重点后分步实施。近阶段,仍应大力发展低风险、做大做强传统中间业务;与此同时,积极为企业和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投资理财服务,参与企业收购、兼并、资产重组策划及理财顾问、信用鑒证、代发债券、基金托管等业务,提高经营层次。

3.2 注重人才的培养,推动中间业务健康、高速的发展

中间业务的发展和创新是一个集国际、国内市场预测、科技发展、银行业务和政策因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仅靠现有的以传统资产负债业务为中心而设立的业务部门是难以承担重任的。因此,我们应借鉴国外的做法,建立专门的业务拓展机构;同时完善考核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以形成合力。

随着手机银行、客户终端服务、电子商务和网络交易的迅猛发展,各商业银行要顺应形势的需要,加大科技的投入,进一步加快电子网络建设的步伐,为大众提供安全、方便、快捷高效的优质服务从而赢得市场。中间业务种类繁多,内容复杂,需要有一支包括金融、计算机、财务会计、工程技术、法律等方面专业人员和复合型、全能型人才,目前的人才缺乏时有目共睹的。因此,各行应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现有人员的培训充实。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学习方式,使其在通晓传统业务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相关的各类专业知识成为复合型人才。

结束语

随着外向型经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金融领域的经营模式也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如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PPP模式融资等新业态的出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广,大数据、云计算的存在,都将改变现有的银行盈利渠道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在新形势、新思维的环境下,发展与创新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实现经营转型,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强有力的保证,也是银行业顺应时势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邓世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中国金融出版社.

[2]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创新.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3]黄春雷.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苑明

上一篇:英文博士论文下一篇:银行贷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