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审美教育与学生和谐人格培育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通常所说的人格, 是每个人性格、能力与气质的总称, 和谐人格是人格中诸多要素间的和谐, 是人格和其处在环境的和谐, 一个拥有健康、和谐人格的人, 其身心一定是健康而和谐的, 切能和周遭环境维持和谐的关系。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高职学生是有自身特征的学生。高职院校学生的来源地较为多样, 同普通高校的学生进行对比, 其学习基础并不好, 也比较自卑, 进行人机交往的能力不强, 对周遭环境较为冷漠。怎样让高职学生持有健康、活跃的灵魂, 拥有积极、开朗的情绪与和谐健康的人格, 是现代高职语文课程实际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审美教学和培养学生和谐人格的关联

怎样养成学生健康而和谐的人格?爱迪生曾经如此说:最能直接触动心灵的, 是美, 美存在于想象当中, 渗透着潜在的欣喜与满足。德国著名哲学家Schiller在其著作中提出:假设将感性的人转变成为理性的人, 唯一的途径就是要先让他变成审美的人, 唯有谁没情趣才能为社会带来和谐, 由于其将和谐构建在在学生心中。我国知名学者朱光潜曾经提出, 审美教学是组建和谐人格的必不可少的措施, 其是有床头离与持久性的关键措施与方式。美学教育对于学生健康审美观点、能力的养成, 陶冶学生的情操, 对于羊场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来讲是极为关键的。鉴于此, 审美教学作用与人的内心, 净化学生的心灵, 影响学生的思想修养、审美情趣与道德品质的形成。审美教学可教会学生在大自然、现实生活、人机关系的美中找到高尚的精神、善良和真诚, 基于此促成学生自身的美、

可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中更加重视专业知识的讲授, 养成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 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素质方面的培育。这样的教学模式所培育的学生, 只能成为经济型、政治型的人才, 却并不能成为完整的人, 变成了工具却不是目标层面上的人。高职教学不能只是进行技术与技能方面的教学, 更应该追求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 其所养成的学生一定是有和谐人格的人。

2. 高职语文课程的审美教学对构建学生和谐人格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中渗透审美教学的方式有很多种, 审美教学的方式可以是自然事物、艺术佳作、现实生活等, 艺术是审美教学的关键措施。在诸多艺术当中, 文学艺术是亦是美感活动以及创造的集中展示, 人们可经过文字来感知自然、现实生活与人际关系中的美, 并且找到美的根本。

对于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来讲, 文学艺术不是所有, 可是文学艺术是灵魂所在。高职院校的语文教材中隐含着华夏几千年的文化精华, 其中所选用的作品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并且高职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不同于其他时期, 其不只是字、词、句、篇的累积, 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知并赏析作品的美,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审美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人性化教育, 以人为本地进行施教, 让学生感知并赏析教材内容中彰显出来的情感、生命、自然与人性层面的美, 继而可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美并创造美, 在无形当中提升审美的情趣与能力, 陶冶学生的情操, 净化学生灵魂, 人性化教育, 让学生更加热爱生命并且健全其精神世界, 促建学生的和谐人格的形成, 最后达成学生同自然、社会、他人之间的和谐。

2.1 感知情感的美, 养成学生崇高的道德情操

情感是审美教学的第一个特征, 审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灌输着学生的感情, 基于情感的媒介, 经过人情感世界的阐述, 用枪杆感动他人, 继而实现培养学生和谐人格的目标。文学的美学价值的基于情感核心的, 使用语言进行形象的塑造与情感表达。情感能感染人的精神, 能使学生的信念变得更为鉴定, 使学生热烈地追求信念, 灵魂会更为至善至美。文学艺术使用真实的感情来感动读者, 使用高职语文课程的学习, 实现培养学生和谐人格的最终目的。

2.2 进行人性化教育, 让学生体味生命的美, 让学生更加热爱生命

审美是人类的生命意识, 是追求圆满人性理想的外观形式。所以, 审美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最先应该是让学生更加热爱生命, 并且更有同情心。可是现代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更注重工具性与实用性, 尚未重视教育的核心, 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重视生命本身,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承受着来自学习、交流、经济与就业等多方面的生存压力与心理重负, 难以解决现实生活中遭遇的诸多问题。其内心会感到彷徨不知所措, 不知道生命的归处, 没有学习的动力, 甚至会怀疑自己的生命价值, 基于此, 很多学生使用极端的解决方式, 会伤害他人或者自己, 有的甚至会自杀, 其对一切生物的生命没有敬畏之情, 欠缺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这都是高职教学缺少生命教育的表现。

在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中, 进行人性化教育,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生命教学有不可分割的关联, 人文性中包括生命教学的全部。生命是短暂的, 短暂的生命却也是美好的, 所以每个生命的消逝都会令我们倍感悲恸。这些教材内容对生命有独特的见解, 基于人性化教育让学生用心感悟并赏析所有生命, 经过教材内容的学习, 感悟作者关于生命的思考, 感知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学生在阅读教材的时候无形当中感知到生命的美好和可贵之处, 产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更为热爱、珍惜生命, 并且善待身边所有的生命。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职教育基于学生自身的特点, 发挥语文课程审美教学的长处, 基于人性化教育, 使用教材内容中的美, 令学生在轻松的心境中感知、欣赏美, 经过审美感知令学生能够体会到真与善, 无形之中激发学生追求、创造美好的能力, 以人为本让学生能够具备正确是审美观念, 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健全的心理框架, 达成人格层面的和谐, 最后能够遵照美的规律创新世界并转变人生。

摘要:高职院校实际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的养成, 尚未重视人文精神素质的养成。高职教学并不只是重视技术与技能的实际教学, 一定要施行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实际教学, 其培养的是具备和谐人格的人才。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审美教学, 是组成和谐人格中不能缺少的关键方式与策略。高职语文教材中的做了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彰显了很多美感, 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找到美, 并且创造美, 逐渐养成学生的和谐人格。

关键词:高职语文,审美教育,高职学生,和谐人格,培育

参考文献

[1] 陈克云, 方勤.高职语文教学与人格审美教育的融合[J].黄山学院学报, 2014, 16 (06) :133-136.

[2] 刘洋.高职语文审美教育与高职学生和谐人格的构建[J].当代职业教育, 2012 (07) :84-86.

上一篇:应用技术型院校设计类专业“三创”教育人才培养实践研究下一篇:环境经济政策对环保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