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之行

2023-05-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敬老院之行

敬老院之行

敬老院之行活动总结

2012年12月1日,化工与能源学院安工二班全体同学,在柳园的南操场集合,实到29人,因为一人请假未到,这天天灰蒙蒙,早上的寒气加上风的吹拂,空气如冻结了一般,但是寒冷依然挡不住同学们首次去敬老院的激动心情,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内参与人员到达完毕,在团支书的点名后,我们出发了,敬老院。

按根据先前的活动策划书,按照书上的活动设计路线,我们有序的到达郑州大学南校门站牌处,为了不让同学们有与大部队走散和安全的考虑,我们团支部决以寝室为单位,划分为五个小组,更有利于我们计划的顺利进行。顺利的坐上公交的我们在半个小时后来到了郑州市康乐养老院,来到了我们的目的地,来看望、关心其中的老人。

郑州市康乐养老院,位于郑州市西流湖旁边的一个村落之中,没有气派的大门,没有豪华的楼房,没有优雅的居住环境,有的仅仅是那居住在这里的60位已经大部分年过七旬、劳动能力基本丧失的老人,他们或许是自愿来的,或许是子女太过忙碌而送到这里养老,或许是应为子女的不孝,他们的后半生将会在这里和其他老人一起度过。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拥有爱心来看望这里的老人,但是作为大一的我们没有大多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但是有着之前的策划书,我们紧张而有序。

当进入这个敬老院的是侯,我们看到的是暗淡的光和没有阳光的

环境,在与负责人协商好之后,吧同学们分为三组,每楼层一组,使之有序的进行。同学们随机应变,积极帮助敬老院的工作人员打扫卫生,帮助敬老院搬运用来烧水炉的木材,帮助敬老院添材以让热水炉不断工作,为敬老院的老人提供暖气,不让他们在寒冷的冬天受到严寒的折磨,为春天到来而等待。

大多数的老人都已经年过七旬,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来自河南本省的,另外还有来自四川省或者其他省份的。可以看得出来,有些老人待在那里有的也是被生活所迫的,有的老人子女在本市,但是却被寄托在了康乐敬老院。我们不能说他们不快乐,至少在他们脸上也洋溢着笑容的。

有时候,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笑脸,我们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至少在我们来的这段时间内,他们还是很高兴的,至少还是有人关注着他们,有人在关心 着他们。在某种意义上,在我们看来,他们也是很幸福的,虽然环境简陋,但是他们却是活的有滋有味。

除了为敬老院的老人做一些体力工作之外,我们还安排了一些文艺表演和一些和老人交流的活动。在这里,每一位同学都发挥各自的特长,同学们的热心非常值得肯定,两位同学在为一位身体疼痛的老人捶背和按摩,老人的疼痛已经让老人变得的孤默寡言,在给老人按摩和捶背的过程中矜矜业业,连续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才不舍离去;另外有一位同学为了让老人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在老人的要求下,为老人唱了十几首歌曲;或者让老人们聚在一起,和我们同学们聊聊天,唠唠嗑,让他们在欢乐喜悦的环境中度过,同学们或仔细聆听老人对

过往的讲述,或给老人们讲笑话,或给老人们拍集体照,快乐溢于言表。他们不辞辛苦,为老人的快乐而努力是我们值得学习的,这就是我们来的目的。

我们以让老人们在我们来的这段时间快乐为宗旨,在同学们在和老人们的交流中让他们感到我们的关怀,在我们真心的关爱中让他们知道还是有人关注着他们,他们的心在这个冬天不会感到寒冷。

在这次志愿者——敬老院之行中,我们不仅能够体验到志愿之行的快乐,让同学们在敬老院之行中,散发他们的爱心,积累我们的经验,锻炼同学们的吃苦耐劳能力;明白老人的生活,更多的是让同学们在这次志愿之行中加强交流,提高我们团支部的凝聚力,提高我们团支部的团结力,为我们团支部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2篇:敬老院之行

《敬老院之行-心得体会》

2012年6月29下午,我们全班同学来到老年公寓。为了不打扰老年人休息,我们在外面等了一会才走进去。当我们走进院子时,发现爷爷奶奶们都笑盈盈地在那等着我们呢,我们集体向他们问好之后,就跑向爷爷奶奶,送上我们准备好的礼物,我送礼物的奶奶特别开心,问我学习的情况,还鼓励我好好学习。看的出来,她是一位非常慈祥善良的老奶奶,跟我的亲奶奶一样。慰问。同学们也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提前好几天就精心排练节目,购买慰问品,希望以我们自身的能力让老人们开心,他们就像我们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那么慈祥,和蔼。来到这里我们表演了很多节目,有歌曲表演,小品表演,话剧表演,虽然不足够精彩,但是我们足够的精心,看到老人们开心我们就特别开心!之后,我们又同爷爷奶奶们一起聊天。因为还有其他活动,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敬老院,同学们说以后还会来的,因为这些老人是最值得我们尊敬和关爱的,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送给她们一点点温暖,献出一点点爱心,她们一定会很快乐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会获得更多的快乐。敬老院在我们眼中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儿。熟的是这是大家熟知的一个社会后勤保障机关,而陌生的是,毕竟我们对它的了解只是来自旁人或媒体的只言片语,敬老院好像就是收养那些孤寡老人并且容易被人遗忘的那么一个角落。带着满腹的疑问,我们来到老人公寓进行采访实践。这是最舒适的老年公寓,除安排两人一间的住宿外,保健,健身,娱乐设施也一应俱全。据院长介绍,目前这里常住的老人共有30人,他(她)们有的是年老无伴为排解寂寞而来的,有的则是因子女工作太忙无暇照顾,无亲人才来此安度晚年的。同时院里也办理临时住宿,老人可以自由来去。在随后与老人的交谈中,我感到在老人看来,敬老院除了免除她们料理生活的顾虑外,更重要的是这里为她们提供了与其他老人交流的机会,缓解了她们在身体状况下降时寂寞感的增加。而且老人们也都表示她们很喜欢住在这里,特别是有两位老人还卖掉了她们的房子,把钱捐给了敬老院,可见老人对敬老院的感情之深。但是据我们了解,一方面,大多数敬老院的地理位置、环境不是很好。另一方面则是人们对敬老院的观念尚未转变,这一点从接受我们采访的一位家属便可知晓,他们虽姐弟6人,可都忙于工作,所以只好把身体不好的母亲接到敬老院住:一来母亲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顾,二来他们工作起来也无了后顾之忧。但在旁人看来,这却是很难理解的,因为有那么多子女怎么还照顾不过来老人呢?所以,整个采访活动结束后,我想:敬老院作为一个社会后勤保障机关,它将随社会老龄化的增长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没有足够的社会力量介入以及人们传统观念的限制,这一保障系统要完善时日仍很长。因此,我们应当更加关注这些寂寞的老人,毕竟他(她)们也身为人父人母,操劳了一辈子,毕竟他(她)们为这个社会的发展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他(她)们应当享有快乐舒心的晚年。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时期,肩负成为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为了加强对自身的思想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我们特地参与了学院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前往敬老院开展关于杭州敬老院情况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我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栖息之所。但通过这次的调研,我改变了总结的看法。现在,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动走进了敬老院。他们有的以前是教师、工程师、干部,也有艺术工作者。选择敬老院,因为子女工作忙、家里楼层高、没人陪自己聊天;而且因为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伴,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人生观念,更能让他们感到夕阳无限好。通过这次调研我们走了好些敬老院,感悟很多!这次社会实践给了我一次很好的社会生活体验机会,让我看到了孤寡老人的孤独和社会对他们照顾的不够。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身为一个大学生不仅要有努力学习,好好工作的决心孤更要有为社会,为祖国分担压力的行为。同时这次社会实践也让我品尝到了帮助别人所获得的乐趣。

第3篇:敬老院之行

“羊羊村”的世界

羊羊村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家,在这个温馨的家里,我们可以畅所欲言,我们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们可以感受到互相关爱的温暖。下面,我将带领大家走进羊羊村的世界。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羊羊村的成员:

**,慢羊羊,是我们的室长,为人热情大方,是羊羊村事务的最高执行者,是最高决策人,管理着羊羊村的所有大小事,是一个能干贤惠的人。

**,喜羊羊,来自甘肃的北方姑娘,有着北方特有的豪爽的个性,美丽的她只身从老远的甘肃赶到杭州,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闯劲,是一个敢于追求自由的姑娘。

**,美羊羊,室花也,是我们羊羊村的形象代言人,她是一个很温柔的女孩,斯斯文文,在我们羊羊村里别具韵味。

**,暖羊羊,河姆渡人的后代,来自余姚的她,是一个比较可爱的女孩。平时讲话有条不紊,让人不可抗拒。

**,懒羊羊,她是一个比较有个性的女生,高个儿,喜欢动漫,愿意为动漫疯狂。为人比较开朗,不拘小节,不仅如此,还会弹琵琶,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沸羊羊,比较幽默,是羊羊村的笑星之一,她喜欢文学历史,经常读史,读诗。她来自越剧之乡,喜欢哼一些小曲小调,增加生活情趣。

羊羊村的氛围是很和谐的,我们来自六个不同的地方,但是就像亲姐妹一样团结,羊羊村俨然成了我们共同的家。我们的生活是富有情趣的,在羊羊村不断上演着一出又一出的精彩的生活片段,就像国产动画品《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情景一样充满乐趣。我们羊羊村向来以团结为名,我们经常同进同出,共同参加一些活动,一起为我们羊羊村的美好建设而努力。

下面是我们寝室一起参加的活动,写了一篇文章来具体详述。 《愿社会给予老人更多的关爱》

为爱撑起一片天,让温暖围绕在他们的身边。

为爱撑起一片天,让关怀成为动力,让理想的社会充满爱的气息。 为爱撑起一片天,让心灵洋溢爱的曙光!

----题记

曾经辉煌的一代更需要关怀和倾听,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的那些灿烂的往事已随风而去,时光让他们变得不再年轻。但是他们的心,没有老,他们依旧渴望这个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他们依旧渴望这个社会的新新人类能够肯定他们的价值,他们依旧渴望这个社会倾听他们的心声。我们“羊羊村”希望借此敬老院之行讲述老人的故事,从而呼吁社会给予老人更多的关爱。

我们几经波折,终于在杭州下城区找到了文晖敬老院。刚进敬老院,就看见好几个老人坐在椅子上休息,从他们的眼神中我们读出了一丝沧桑。我们首先接触的是敬老院的工作人员,一个在敬老院兢兢业业工作了十四年的阿姨。她正在帮老人系胸前的扣子,在她手里,那臃肿的呢子大衣上的扣子仿佛变得很轻巧灵动,看到我们的到来,她转过头对我们微笑。我们对她说明了志愿服务的来意,她让我们陪老人聊聊天就可以了,他们会很高兴的。这个阿姨已经五十六了,她已经在这个岗位上默默奉献十四年了,她亲手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老人,又亲眼看着一批又一批的老人离去,对她而言,敬老院已然成了她的家,而那些生活在这里的老人就是他的亲人。年近六旬应该可以在家里好好休养,结束半辈子的奋斗事业,过一种安逸的生活,但是阿姨不这么想,她觉得自己这个半老的人还有余力照顾那些更需要帮助的老人。她的形象如此高大,我们羊羊村的成员暗自敬佩,纷纷走到老人们的身边和他们聊起家常。

我们接触的第一个老人,便是最可爱的绍兴老太。我们羊羊村的“沸羊羊”老家也在绍兴,老乡见老乡,便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他们从绍兴的以前说到现在,一通家乡话,让老人聊得更自然,感觉回到了故乡。从谈吐中,我们知道了老人的故事。她今年已经是九十岁了,年轻时从绍兴嫁到杭州,虽然儿孙满堂,但是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忙。家里只有她一个人,所以她选择来到敬老院。她说这里有可以说说话的人。是啊,老人的心比年轻的一代更害怕寂寞。许多老人都不喜欢独处,因为独处会让他们感觉到死亡的逼近,以及从未有过的孤独。绍兴老太的儿子一个星期来这里一次,她知道儿子忙,所以她不奢求更多。她只愿儿子能过得好,有空的时候想想她这个娘亲。我们的“懒羊羊”调皮地把无框眼镜戴在老太身上,老太的雍容华贵的气质配上这副非主流的眼镜,真是可爱极了。她开心地笑了,她笑得好美。羊羊们纷纷与她拍照合影,希望留下这最美的一刻。

接着我们接触的是最调皮的爷爷。爷爷已经年近花甲了,但是看起来还是挺硬朗的。爷爷很调皮,慢羊羊给他拍照时,他调皮地朝我们的村长慢羊羊吐了一口烟,然后大笑起来。从爷爷的谈吐中可以知道他是杭州本地人,他为了能颐养天年来到敬老院,年轻时爱玩,走南闯北,有过许许多多经历。他在跟我们讲他年轻时的故事时流露出一种自豪感,仿佛回到了他潇洒的当年。爷爷很好玩,他喜欢越剧,经常听些小曲,兴致来了就哼哼,好不自在。爷爷说在敬老院里生活真的很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拘束,这里的朋友也多,有共同话题。我们在与爷爷交谈中,爷爷时不时地拍拍我们的脑袋,偶尔调皮地冲我们吐个烟。我们希望他能永远这么有活力,永远这么调皮,永远这么自在。

接着我们参观了老人的宿舍,刚进房间,我们的美羊羊和暖羊羊就赶紧拿起手中的相机拍下他们的生活状况。这时我们看见有一位老太坐在床沿冲我们摆POSS,那种情景可把我们逗乐了。我们急忙抓拍她的帅气动作。真是有趣极了。老人们也想融入我们年轻人的生活,也想理解我们年青一代的思想,也想亲近我们年轻娃娃的天真,因此我们作为年轻一代更应该去关注他们,和他们做交心的朋友,让他们不再孤单。

时间总是那么不解风情,总是在我们兴致勃勃的时候让我们戛然而止,留下一脸的不舍和遗憾。我们和阿姨、老人们一一道别,便迎着瑟瑟寒风踏上了归程。我们看着老人们一个一个不舍的表情,实在不忍心,真希望时间能停留在那一秒,可以多陪陪他们.我们“羊羊村”的成员都不约而同地期待下一次的与老人的交流。

仅借此文,真切地渴望社会能给与老人更多的关爱,让温暖围绕在他们身边,让社会充满爱的气息,让心灵洋溢爱的曙光!真心祝福老人安度晚年!

第4篇:敬老院之行

年华没虚度,一生也足矣。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总是肆意挥霍我们的激情。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今天,作为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的一名普通学生,我有幸跟随大家前往敬老院,心中起伏不断,有点顾虑会不会又是千篇一律活动,形式一下。然而整个下午的经历,却把这种无知的顾虑冲击得云消雾散,这确实是一次爱心之旅,更是对人心的洗礼。作为年轻一辈的我们,面对许多事情都有许多的片面性,对于很多事情都轻易的下决定。在敬老院的每分每刻,面对老一辈的经验传授,我感到十分的高兴。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学到知识,更是为了我能得到老一辈的倾囊相授而高兴。

我们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和老爷爷奶奶们聊聊天,谈谈心。在去之前,私心里觉得跟老人聊天有点不好意思,觉得老人内心肯定不愿意跟我们聊天。因为之前在网络上看见一个段子,早上一群孩子高高兴兴地给老人们唱歌跳舞,打扫卫生,还有给他们剪指甲。中午又有一群孩子来给老人们唱歌跳舞,打扫卫生。晚上,还要来一批学生……当时的媒体报道评论说,”形式主义使得老人们的安静生活收到了打扰,这种作风应当遏制。”在跟老奶奶的聊天中,我发现老奶奶还是很喜欢年轻人跟他们呆在一起的。奶奶在跟我们的交谈中对我们的问题知无不答,并且从奶奶的回答中我学到了很多。尤其是奶奶面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她对待自己已让老去的这一事实丝毫不否认,坦然跟我们谈起老年生活的种种,并且耐心的规劝我们,生命只有一次,年轻也只有一次,不虚度年华,一生就值得了。

此次的敬老院之行,使得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徘徊不动的脚步,终于迈出了前行的第一步。勇敢做自己,永远不嫌迟。

第5篇:敬老院之行

10月21日,在张老师和其他几位热心家长的带领下,我们全班浩浩荡荡来到了梅陇敬老院进行重阳节的主题活动——慰问老人。

虽说住宅地离敬老院只有一步之遥,尽管天天路过敬老院,尽管天天看见敬老院里乘凉、散步的老人。可我却从没踏进那个敬老院半步。而且,我也十分疑惑,每次看见的就这么几位老人,连脸都看熟了。但又奇怪,那么大的敬老院就住这么几位老人,岂不是亏本了吗?于是,我怀着一颗好奇心走进了梅陇敬老院。

走入敬老院,我就听见了老人们对我们的称赞声:“哟,这群小囡还真乖,居然还抽出空来看我们。”我们这群女生都被老人们的热情搞得不好意思了。可我们却没老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乖,我们在玩他们仅有的几个健身器材时,竟然弄坏了一个,这真不应该,于是立刻有人拿出钱来赔偿。

我随着男生们搬运水果的队伍进入大楼里,来到老人们的房间中。我心中的谜团也随之解开了。为什么我只能看见这么几位老人在院子里呢?因为这里的有些老人似乎已经失去了行走能力,只能坐在床上,又没亲人的陪伴,真是难以想象!想想看,如果我们哪一天也像这些老人一样,只能坐在床上,不能行走,也没亲人陪伴,那将是多么孤独,多么无助!对于我们送去的那些水果,那些老人们更是感激不已!

随后,我们又去看望一位百岁老人。那位老人孤单的坐在床上,没有人陪伴在身旁,似乎有些忧伤。我们走了进去,老人似乎有些高兴,当我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糕点,那老人更是高兴,当我们离开时,那老人似乎有些依依不舍,但当我们告诉她我们会常来时,她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这次敬老活动让我长了见识。同时,我也想说,敬老活动不仅在重阳节,更在每时每刻。同时我们应该多去关怀自己身边的长辈,也为他们送去一份节日的问候!

第6篇:敬老院之行

6.13日

星期六

天气晴

今天我们22名党员志愿者一起去了麓山敬老院看望那里的老人,给他们唱唱歌、聊聊天。敬老院的李主任听说我们今天有节目,早早的把会议室打开,让护工们把爷爷奶奶们请了上来。

等我进到会议室的时候,发现里面已经坐满了老人,他们有的看起来已经很老很老了,有些老得都走不动了需要坐轮椅让护工来服侍。看着这些老人们期待的眼神和热情,当时我很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准备得更加充分一点让爷爷奶奶们高兴。节目开始之前,又发现音乐还未到位,但是下面已经坐满了老人。当我们急的焦头烂额的时候,李主任提出去他办公室下载音乐,下面坐着的老人也都很耐心的等着,这让我们焦急的心情稍微缓和了一些。解决好各种问题正式开始节目的时候已经接近半个小时了,这些老人就一直坐在那里等着,这让我特别感动,我想这源于人和人之前的信任,他们看我们的眼神就像我的爷爷奶奶看我的眼神一样,让我热锅上蚂蚁一般的心如沐春风。

节目终于开始,我头一次做主持人登上舞台,拿着前一天才准备好的稿子,心里头万般忐忑,悄悄抬头看了一下在场的老人,都很认真的看着我报幕,我也慢慢胆子大了起来,真的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首先第一个节目就是敖哥清唱一首歌,大家说还不够,敖哥又唱了一首《漫漫人生路》,歌声浑厚有力,下面爷爷奶奶也频频点头示好。第二个节目是小王子的小提琴独奏《浏阳河》,虽然对这门乐器可能并不太熟悉,但老人们都听得非常认真和专注。接下来,就是帆哥教大家绕口令,一开始老人们是不太理解的,可能觉得自己这么大年纪了学不好。所以帆哥请了两个“小观众”上来学习绕口令,把现场老人逗得哈哈大笑。一段有趣的绕口令过后,胡帅同学就献上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歌声宛转悠扬,在场者无不动容。一首歌罢,娟姐和淑雯的诗朗诵《当你老了》是后来我们私下问老人的最受好评的节目,原因是两人饱含深情娓娓道来,老人们跟得上节奏,听得懂。深情之后,我们班的欢乐昕现场找到了周旋同学合唱《刘海砍樵》,一句刘海哥、一句胡大姐的,下面会唱歌的老人也都摇头晃脑的跟着唱了起来,整个会议室气氛瞬间被调动,特别热闹。终于到了最后,由10个女生的《感恩的心》手语表演,我也参与了这个节目,站在台上看着台下一张张认真的脸,看到那个穿背心和小衬衫的觉得特别像我的爷爷,觉得那个花白头发的很像奶奶。是的,应该是他们看我们的眼神就像看着他们自己的亲孙子亲孙女,这眼神的交汇之处,竟也让我有一些迷离,让我仿佛看到了故人。

节目结束后,我们扶老人们各自回房,有一位老人还扯着我们一位志愿者不放,嘴里念叨着多陪陪我。所以我们迅速的搞完卫生又马不停蹄的跑到老人的房间里和他们说说话。我去的那间房里的老太太是一个快80岁的新疆退伍军人,岁月已经在她的脸上留下深深的印记,但是她依然保持着军人一样的气质,年近八十,不仅气色很好,而且腿脚都很灵活。房间里摆满了她的手作—各种模型,窗台边还很有情调的养了几盆生机勃勃的绿萝。我没有问她的儿女是否经常来看她,但是从她的精神状态我就可以知道,她是一个优雅、乐观的人。不管她的子女怎样,她依然能够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很好。但是我内心更加希望她儿孙满堂,只是家里不方便照顾才住在敬老院,儿女依然隔三差五来看望她。也希望她一直这样保持乐观的心态,优雅的老去。

今天的敬老院之行已经接近尾声,我却思绪良多,在长沙这样城市里的敬老院硬件设施其实还行,其实老年人更加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经过谈话,我知道麓山敬老院在饮食起居方面都做得不错了,但是我们去过的人都知道,上去有一个非常陡的一个坡,那个老太太告诉我敬老院的老人就这样被困在了里面,如果不是子女开车来接,他们是怎么也出不了敬老院了。这个问题一直留在了我心里,但是不知道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解决。

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总有一天他们都会老去,当那天到来的时候,你,会怎么做?答案不用说出来,放在心里就好。 最后用毕淑敏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敬老院之行吧。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后附两图)

上一篇:酒店经理工作总结例文下一篇:公司技术比武总结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