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人员培训

2022-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技人员培训

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的实践启示

摘要 以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为例,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工程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归纳。最后,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缺乏系统性、学员水平参差不齐是主要原因。

关键词 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实施

为大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着力提高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服务能力,河北省制定并出台了《河北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县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将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列入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日程。在省农业厅科教处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作为省级培训基地,积极展开调研,精心遴选专家教授、科学编制课程、认真组织学员落实培训,通过知识更新培训实践,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 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的主要做法

1.1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实施监督和调度机制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作为由河北省农业厅确定的省级现代化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一直对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非常重视,针对培训成立专门的项目领带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资金的管理,研究制定培训计划,积极与项目县沟通,组织培训工作的实施。建立项目监督和调度机制,确定项目开始、完成时间和顺序,项目组针对培训师资、场地、与其它部门配合等方面进行多次协调和调度,为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1.2 主管部门领导重视、确保培训工作组织有序

领导重视可以夯实基础、明确分工。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是对培训工作开展的巨大鼓舞和鞭策,可确保培训工作组织得力、扎实有效。在培训工作开展期间,省科教处领导亲自到会并就有关文件精神和政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讲解,为培训工作上了生动、充实、意义深远的一课。同时,相关的石家庄市、邢台市的农业局科教部门领导也分别到会,对培训工作的组织和纪律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各级农业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确保了整个培训活动有序开展。

1.3 精心组织,落实培训

1.3.1 精心组织 完善制度 创新培训方法 提高培训质量。

坚持改革创新,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精心组织,完善制度。为了使整个培训过程顺利实施,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办法,专门下发培训通知,对学员报道、学员参训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如各县领队制度、班主任制度、请假制度、点名制度,同时,对学员的生活方面给与了精心的安排,努力为学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二是优化培训内容。重点以提高粮食生产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现代农业、农业节水、农业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技术为主要内容进行培训。三是创新培训方法。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采取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专门研讨、现场实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每期培训召开一次专题研讨会,针对农技推广方式方法或专项技术进行研讨,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平台。组织学员参观现代农业示范展示基地,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了解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开拓了视野,增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大大提升了培训效果。

1.3.2 遴选优秀师资、优化课程设置、确定培训内容。

在课程设置方面,按照知识更新培训的要求,从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出发,充分考虑到学员的学习需求,聘请省市相关行业的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进行授课。石家庄、邢台、沧州地区的农业主导产业各不相同,大田、果树、蔬菜都占有一定份额,据此,按照不同的县域产业特色安排不同的专业课程,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切实提升培训效果。如针对晋州、辛集等大田作物为主的县市聘请了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农业厅植保站、市农科院等省市知名专家,就小麦节水栽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玉米高产高效生产管理技术等专题进行了讲解和研讨;对赵县、灵寿、井陉等果树产业比较发达的县市聘请省果研所的果树专家进行授课;对藁城、栾城等蔬菜产业突出的县市聘请省农业厅蔬菜局、省农科院蔬菜所的专家就蔬菜生产突出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讨。就当前农业新形势聘请了省农业厅科教处领导就农业农村经济、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政策进行了解读。各类课程设置丰富、生动、实际,图文并茂,专家讲解深入透彻,学员通过培训了解了当前农业新形势,掌握了农业生产的新动向、新知识、新技术,培训使学员在知识面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3.3 健全培训效果评价机制。

培训班结束,组织专门结业考试,作为检验培训效果的主要依据,由班主任对每名参训学员的学习体会撰写书面评语,重点包括学习期间的表现和知识技能提高的情况。健全了培训效果的评价机制。

1.3.4 严格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为确保培训效果,严格规范培训资金的使用,科学支配培训经费,坚决杜绝不合理培训费用,所有培训资金均严格按照省厅相关文件精神,合理支出,全部用于专家讲课费、教材费、资料费、场地租赁费、学员食宿费、实训费等与培训工作相关的支出。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安全、高效。

1.3.5 规范档案管理及时录入系统。完整、齐备、有序的档案是反映培训是否规范的重要依据。从课程安排、培训计划到每个学员的报名表,每个县的学员汇总册,学员考核试卷,包括培训的视频和影像资料、培训教材、专家的培训讲义、学员学习体会,都做了完整、齐备、有序的整理归档,培训结束后一周内及时将每个学员的相关信息录入了国家系统以备待查。

2 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取得的成果

2.1 丰富了基层农技人员的知识 加强了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建设 通过培训,营造出了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不仅丰富了学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拓宽了参训学员的视野,更新了观念,提升了基层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有素质、懂业务、善沟通、会推广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加快了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传播,增强了科技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1]。

2.2 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广泛传播

基层知识更新培训项目中,省市各领域知名专家就农业生产中的新知识、新技术进行了广泛的传播、重点的讲解,使学员了解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掌握了现代农业的先进生产技术。许多新技术不断应用于生产,近年来特别是小麦高产节水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蔬菜大棚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等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保护了生态环境[2]。

3 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培训的时间相对较短,培训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基层培训根据当前生产实际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但是,提升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服务水平,需要进行专业性、系统性的培训,相比较而言,培训时间比较短,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系统性不够强[3]。

3.2 学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一致的效果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对参加基层培训认识不足,少数学员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认真做笔记,不积极参加研讨与互动,只关注与自己有关专业的授课内容,对有些拓展课程不够重视,因此,培训效果不是很平衡,效果不是很理想。

4 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的实践启示

4.1 加强沟通是培训顺利开展的前提 项目开展时要与培训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基层项目县紧密联系,加强沟通。行政主管部门在组织、协调、管理等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可以在人员组织、规范管理等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基层项目县的大力支持、紧密配合是圆满完成培训工作的重要保证。

4.2 精心的课程选择是提高培训效果的关键 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力求课程内容丰富,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需要,使学员都能学以致用,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提高培训的效果。

4.3 优良的师资力量是培训效果的保证 在选择培训师资方面,尽量结合生产实际,选择各研究领域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知名专家、教授。以此引导学员参训,利用宝贵的学习机会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知识更新培训的效果。

4.4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对培训的提高与检验 培训内容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够帮助学员更新观念,同时又能解决当前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5 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是培训工作探索的方向 培训形式应力求灵活多样,如培训中增加的参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召开专题研讨会等环节开拓了学员的视野、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加强了相互之间的经验交流,大大提升了培训效果。在今后的知识更新培训工作中应采取更加灵活的培训方式,切实提高知识更新培训的效果,为现代农业技术传播发挥更大的作用[4]。

参考文献

[1]李建芬,李瑜玲,宋晓.差异化培训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5(20):346-348.

[2]杨清波.信宜市农业科技工作现状及对策[J].基层农技推广,2014(1):44.

[3]李祥.泰州市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工程的实践启示[J].基层农技推广,2014(1):42-44.

[4]杨容,兰富强.如何抓好基层农技推广项目的实践工作[J].基层农技推广,2014(1):62-63.

作者:宋晓 李瑜玲 陈莉 李建芬

第2篇:城固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现状及对策建议

摘 要:该文介绍了城固县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现状、主要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旨在为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农技干部队伍素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关键词: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现状;对策;城固县

城固县位于汉中盆地中部,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年来,结合中省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市县产业脱贫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为了确保农业技术干部包联贫困村尽职尽责、高效便捷为群众服务,县农技中心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结合“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在系统内深入开展“农业技术讲武堂”活动,使其成为技术演练比武的平台、成果展示的窗口和科技培训的学校,从而全面提升了农技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 城固县农技推广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高学历人员较少、专业知识面较窄、非专业人员居多 据初步统计,在所辖的18个镇、5个办事处的农技推广人员中,具有助理农艺师以上技术职称及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技人员占40%,细化到相对应的农业主导产业上,人员分布与构成更不对称。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中,主要以中专和大专学历为主,高学历的农业专业院校毕业的人员较少。在专业技术职称方面,基层农技人员职称绝大部分处于初级职称,中高级技术职称者偏少。

1.2 从事农技推广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奉献“三农”精神不强 在农业生产一线,绝大多数农技推广人员能熟练掌握普通大田作物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但是能掌握高新栽培和特色种养殖技术的人员却很少。面对当前农村和农民急需的水产及特种养殖、蔬菜、中药材、园艺花卉、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技术,绝大多数农技人员显得无能为力,既懂专业又懂经营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更是稀缺[1]。甚至有一部分基层农技人员对所在地区农业、农村和农户基本情况、基本需求都不甚了解,没有基本的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2 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2.1 全面提高思想认识,及时成立培训领导小组 自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产业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始终把对农技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作为落实农技体系改革和助推产业脱贫的首要工作来抓,及时成立了以县农技中心主任为组长,各业务站负责人为成员的培训领导小组,并迅速制订了《城固县农技中心开展“农业技术讲武堂”活动实施方案》。

2.2 把握工作重点,认真遴选授课人员 根据单位农技人员自身业务水平和全县农业生产概况,特邀请省市县专家学者、农业系统中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等在每周星期四下午给全体农技人员集中授课,并建议农技人员积极主动自行上台发表自己就农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2.3 紧抓工作落实,认真开展调研,制定计划,编制授课内容 为把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农技推广能力提升和产业扶贫工作既能促进又不失误共同开展好,在“农业技术讲武堂”活动中,授课内容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2.3.1 政治理论知识 包括党的路线、方针各级党政涉农的重要会议精神和重大部署。

2.3.2 党的纪律规矩 主要有《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规章制度、干部作风建设和新时期从严治党和新时期从严管党治党的各项要求。

2.3.3 农业政策业务 崇向农业精神、追求农业梦想。了解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组织“中央一号”文件和强农惠农支农政策宣讲。讲授粮油、蔬菜、中药材、茶叶、蚕桑五大产业和测土配肥、能源建设工作创新及成效、先进典型事迹、推广方法创新、科技成果、调研报告和经验交流,“农业倍增”工作和一、二、三产融合、扶贫攻坚等方面好经验、好作法。

2.3.4 法律法規知识 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决定和依法治国理念,《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涉农法律法规和规章。

2.3.5 农业信息化技术 介绍“互联网+”、“网络强国”等战略,农业信息化建设、常用办公软件和网络通讯技术,官方微博、QQ群、微信群、掌上城固、农业科技书屋、农技通等新媒体应用。

2.4 以多元培训为抓手,提高农技人员综合素质[2] 在活动开展中,采取农技中心领导干部带头讲,站室负责人轮流讲,全员参与积极讲的方式,由中心领导结合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有侧重地选择主题,“带着先学一步,带头先讲一步”,有效带动学习、有力推动工作。各站室负责人重点围绕业务知识、相关政策,采取自定题目、自选资料、轮流主讲的方式,达到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促进全体干部职工勤学习、肯思考、善表达,争当“学习型干部”。要求中心各站室及镇村农技人员积极参与到“农业技术讲武堂”活动中来,重点围绕自己承担的业务工作和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内容,自定题目、自选材料,并送请站室负责审查把关,认真参与讲课,推动“学习型机关”建设。

2.5 转变农技推广理念,提升农技员的综合服务能力 通过“农业技术讲武堂”活动的综合培训,在服务基层的实际工作中,镇村农技人员都能尊重农民意愿,树立以农民实际技术需求为主体的推广理念,从而引导农民群众科学地种粮种药材,使农民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出来。通过2017年城固县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指挥中心建立技术干部包联贫困村试点工作的开展,包村农技人员能够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认真参与到活动中去。在中药材(元胡)生产中,农技人员将原先只注重生产过程中的产中服务向产前宣传、产中跟踪服务、产后销售延伸,将原先的技术推广向发展专业合作社等方面拓展,突破就技术论技术、就推广论推广的范畴,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了农户生产效益,从而调动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例如,在董家营镇董家营村的中药材(元胡)生产过程中,责任农技员通过严把技术关键,将以往元胡出苗后施用的追肥改为播种前用作基肥,把4月中下旬才进行的病虫防治提前到3月中旬进行[3].并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社职能,积极协助申报无公害基地。在销售上,利用城固农业信息网及时对外进行宣传,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充分发挥农民购销员的销售能力,和国内外大型中药材企业建立稳定的协作销售关系,促进了产销两旺和药民增收。

2.6 以点代面,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自2015年开展“农业技术讲武堂”活动3年来,农业系统内部共举办相关业务知识培训近100场次,农技人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在文川镇、三合镇、董家营镇3个农技推广能力示范镇村累计开展田间多元培训近300场次,培训核心示范户920人次。在生产中有效的解决了蔬菜根结线虫,洋芋疮痂病[4].元胡过早倒苗等生产难题。对因水分供给不均匀和土温时高时低引起的细腰薯、子薯、球连薯等畸形薯生长问题提出了有效地解决途径,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贫困镇村农户的科技水平,并通过部分核心示范户辐射带动了周边3000多户农民的农业生产,3个示范村的种植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效益不断提升,农民收入不断增长。据调查,2017年文星村水稻示范户平均产量达到11298.5kg/hm2,较2016年平均增产626.87kg/hm2,增长率达5.8%。董家营村元胡种植大户董庆荣0.15hm2元胡田单产747kg,创造了城固县元胡单产新纪录,全县元胡平均产量为7543.28kg/hm2,较2016年增产182.09kg,增幅为2.5%。全县推广地膜洋芋高产栽培4000hm2,其中大棚洋芋1000hm2,经专家4月25日在陈丁洋芋示范基地测产,平均产量達34875kg/hm2,较2016年增产1050kg/hm2,增幅3%。

3 存在的问题

“农业技术讲武堂”通过近3年的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服务“三农”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3.1 每周培训时间短、内容多,学员难以达到培训要求 由于受常规工作和上级相关单位其他工作内容影响,每周开展的“农业技术讲武堂”活动,培训内容过多,讲解过于简单粗糙,且重理论轻实践,对于主要来自农村基层的农技人员来说,自身专业知识老化,更新严重滞后,网络信息知识和技术知之太少,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新技术,达到培训的目的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3.2 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实效性不强 此项培训活动开展以来,无论是本单位的授课老师还是从外单位邀请的专家,培训形式都比较单一。多以室内授课为主,利用实验室资源、外出考察、参观、实验等实践活动较少,培训内容的实效性不是很强。

3.3 授课人员和培训学员缺乏有效沟通 对于一周一次的“农业技术讲武堂”这种特殊培训模式,培训内容重点是围绕本县主导产业粮油、蔬菜、元胡、茶叶、蚕桑等进行的,而对于一些新品种的推广、新药肥的施用,讲解宣传的仍较少,且培训中缺少学员与教师开展讨论交流活动,培训结束后农技人员对新生事物大都了解不多不深,对生产中农民遇到的问题仍然不能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4 对策建议

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农业技术讲武堂”这种特殊的培训模式目前仅仅是一种实践和探索,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在今后的(下转31页)(上接4页)培训活动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4.1 提高认识,精心准备 要站在改进干部作风、提升干部素质、增进工作交流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农业技术讲武堂”活动的重要性。各授课人员要认真谋划思考,精心准备课件,提前2~3d完成讲稿准备工作,并制成PPT现场播放,要求素材生动、语言精练、图文并茂,坚决杜绝在百度上照搬照抄照本宣科。每次培训结束后,要将讲稿和PPT课件送综合办作为该年度党建及学习教育活动资料存档。除参加上级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外,全体同志都应按时参加听课学习,做好笔记,鼓励全体农技干部踊跃参与交流讨论。

4.2 结合实际,注重实效 “农业技术讲武堂”活动要坚持紧扣工作实际、紧跟社会热点、紧贴农民需求、达到交流目的,注重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相结合,注重与各自业务和县上主要产业趋势紧密结合,务求使讲课取得实际效果。

4.3 善于总结,丰富内容 活动要突出工作特点、体现专业特色、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将前沿专家学者“请进来”,不断充实内容、创新讲课形式、丰富活动载体,善于总结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使其成为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农技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抓手,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郑菊.浅谈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模式[J].四川农业科技,2012(6):4-5.

[2]雷金繁,李前进,曹京阳.杨凌农技推广机制的创新与探索[J].中国农技推广,2017,33(11):4.

[3]王金涛,王志宏.元胡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J].汉中科技,2008(3):30.

[4]龚玉秀.陕南大棚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4,60(12):119.

(责编:张宏民)

作者:龚玉秀 曾小娣

第3篇:构建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长效机制

摘 要:农技人员作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科学素质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与当前发展现代农业提出的科技要求相比,基层农技人员整体科技素质偏低,不能完全适应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加强继续教育以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素质。当前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针对性不强、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等不足。必须构建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长效机制,从思想认识、管理力度、培训内容、培训方法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质量,促进农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农技人员;继续教育;质量;长效机制

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农技人员)是现代农业知识的传播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实践者和应用者。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必须定期开展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拓宽思路,提高技术水平。但是,当前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还不能满足现实需要,质量有待提高,效果有待增强。为全面提高基层农技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科技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一、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的紧迫性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的重大历史任务,农业科技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必须依靠农技人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但是,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素质的现状却并不乐观,与较好完成党和政府赋予的重任尚存在差距。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交织,迫切要求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

(一)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素质现状堪忧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却相对滞后,农业技术专家相对短缺。尤其是在基层乡镇,普遍存在农技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后备队伍匮乏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历偏低、专业技术职务偏低、待遇较低。基层农技人员普遍存在着学历偏低,文化和理论水平不高的现象。在岗基层农技人员学历结构很不合理,主要以中专和大专为主,高学历人员奇缺。以江西省为例, “据有关部门调查,江西省县乡农技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仅占14%,中专以上学历占53%,初中以下学历占22%”。在专业技术职务方面,基层农技人员的技术职务以初级职务为主,高中级技术职务者所占比例不高。在江西省基层农技人员中,初级以下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74%,高级技术职务人员几乎是“凤毛麟角”。由于专业技术职务上不去,导致基层农技人员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经济条件不好的乡镇,农技人员的工资都不能保障。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件差、待遇低、职称评聘难(尤其是聘任),成为基层农技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从而使得基层农技人员整体素质难以提高。

2.知识老化、队伍老化。当前坚持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基层农技人员,大多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毕业分配的,所拥有的技术多为常规作物栽培管理,知识老化,知识更新严重滞后。一些基层农技人员对许多新技术、新方法不了解、不掌握,技术水平原地踏步的不在少数,其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已经跟不上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及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需要。与此相对应,在年龄结构方面,基层农技人员显得年龄偏大,队伍严重老化。在江西省,截止到2010年,该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近5年基本未接受大中专毕业生。年轻技术人员断档,难以形成合理的梯队。

3.专业结构不合理。在很多地方的基层农技人员中,掌握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等常规栽培技术和畜牧兽医、农经、土肥、水保技术的多,而农民当前急需的水产及特种养殖、蔬菜、药材、园艺花卉、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却很缺,既懂专业又懂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更缺。再加上基层农技人员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的机会,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够。面对现代农业发展,基层农技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技术滞后,不能很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与高效农业多样化发展。

(二)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农业生产也日益科技化。只有依靠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农业才有先进的装备设施、先进的生产管理,劳动者自身的技术素质才能得以提高。从世界范围看,农业技术正在不断创新,在作物栽培、畜禽和水产养殖的各个环节,包括土壤调查与环境控制、配方施肥和配合饲料、品种选用、栽培与饲养管理、病虫害与疫病防治以及产后处理等过程,一些发达国家都已实现了工厂化,并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和调控;各种形式的设施农业,如温室、塑料大棚、薄膜覆盖等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瓜果等生产;无土栽培和植物快繁脱毒等密集型高新技术正开始在实际中应用;以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信息技术为主导技术的农业高新技术革命,正使未来农业由“资源依存型”向“科技依存型”转变。我国目前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农业的新旋律,高新技术正在或将要在农业发展中应用,并成为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农业正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对农技人员尤其是基层农技人员的科技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与新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的艰巨任务和赋予的历史使命相比,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亟待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电”,进行必要的知识和技术更新,全面提高理论水平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现实工作崗位的需要。

(三)接受继续教育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为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我国通过多部法律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作了明确规定。如《科学技术进步法》第37条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造就各种专门的科学技术人才。”《教育法》第40条规定:“从业人员有依法接受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本单位职工的学习和培训提供条件和便利。”《农业法》第53条规定:“国家建立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教育、人事等有关部门制定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因此,基层农技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既是实现自我发展的一种权利,也是通过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不断为社会作贡献而应尽的一种义务。一方面,有关部门要积极组织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继续教育,保障其接受继续教育权利的实现。另一方面,基层农技人员也应克服各方面的困难,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以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在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

(一)对继续教育重视不够

在当前的管理体制下,基层农技人员的主管部门是乡镇政府。一些乡镇政府不重视基层农技人员农技推广的作用,往往安排农技人员承担许多行政性管理杂事,导致他们的主要精力并没有放在专业工作上。基于对农技人员作用的错误认识,较多的乡镇政府对新形势下农技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没有达到足够的高度。由于所属的乡镇政府对继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参加继续教育的费用一般都是由基层农技人员自己解决。而基层农技人员收入水平偏低,工作任务繁重,挤出资金、抽出时间与精力参加继续教育又不能及时带来相应的收益。因此,尽管基层农技人员希望参加继续教育得到培训,但在现实面前又不得不望而却步,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与积极性遭到削弱。

(二)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少

除了思想认识上的原因,由于地方财政财力不足,专项培训经费不够,也导致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工作难以更深入地开展。一方面,基层农技人员参加专业技术培训的机会比较少,送出去接受新技术培训的机会更少。在一些乡镇,特别是边远乡镇的农技人员,基本上没有参加过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费用问题的困扰,县级农业行政部门组织的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往往是以会代训,至多是采取费用较低的集中培训、考察实习等形式,而受到基层农技人员欢迎的高级研修、实践锻炼、课题攻关、学术交流等形式却极为缺少。

(三)继续教育的内容针对性不强

基层农技人员隶属于乡镇政府,开展农技人员继续教育的职能在农业行政部门,这就极易造成继续教育信息不畅,县级农业部门的继续教育安排与基层农技人员的继续教育需求存在脱节,导致继续教育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形式单一。当前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在内容与形式上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综合培训多,专项培训少;理论培训多,技能培训少;课堂教学多,现场考察少;概念化内容多,新技术培训少;满堂灌多,交流研讨少;短期培训多,系统学习少。专门针对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更少,缺少针对性和实际效用。在一些地方,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基本上是纳入当地统一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安排的是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保护等一些比较宏观的公共课知识。虽然也有些地方在授课时加进了相关农业法律法规等内容,但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与农业生产结合不够紧密的现象依然较普遍。

(四)继续教育效果不明显

受资金投入不足的先天制约,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不可能针对某一专业单独开班。而农业生产又有着很强的地域差异性,基层农技人员的专业多样性与继续教育的单一性存在着必然的矛盾。加之基层农技人员知识结构参差不齐,水平不一,农技培训机构师资不足,继续教育的方式、方法亟待创新,培训针对性和培训质量需要大力提高,这都使得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的效果打了折扣。

三、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

(一)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是农村经济、农业科技发展的动力,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收效大的资源再生工程。在农业科技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无论是从当前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素质状况看,还是从其继续教育状况看,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不仅必须而且非常迫切。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的相关主体,包括各级政府、各级农业部门、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机构等,都应当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握机遇,乘势而上。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是连接城乡、服务“三农”的桥梁和纽带,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必备条件。只有做好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才能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农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各级各类政府职能部门要紧密配合,共同推进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作为职能部门,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基层农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要会同有关部门分层级制定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规划,采取有效的具体措施,创造条件,鼓励基层农技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技人员技术职称评定等有关政策,落实相关待遇,既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基层农技工作,又引导基层农技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激发他们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各级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支持,要安排好必须的继续教育经费,各基层农技单位的继续教育经费在规定的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人事部门要把基层农技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成果作为其技术职称晋升、聘任、续聘等的重要依据。还可以出台优惠政策,对于不具备规定学历的农技人员,可以通过一定时期的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不需破格就可参加助师级和技术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聘。在保障基层农技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权利的同时,也要明文规定不参加培训者不得参加评审或报考相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年度考核不得被评为先进,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确保农技人员参加继续教育。

基层农技人员要正确明了自身科技素质状况,增强责任感、危机感和竞争意识,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素质。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及时调整知识结构,加速知识更新,拓宽知识的视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虽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和费用,但继续教育是提升基层农技人员自身素质和锻炼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实现自身长远发展的必经途径。所以,不能简单地将参加继续教育仅仅作为一项工作而被动地接受,而应当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参加继续教育。

作为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主体之一的农技培训机构,要紧紧围绕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任务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创新,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农技继续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子,精心安排,增强针对性,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确保基层农技人员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培训机构还应把技术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为基层农技人员在职学历教育提供便利,改善基层农技人员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学历教育的学费可以采取“部门安排一点、个人负担一点、院校减免一点”的方式,以支持、吸引基层农技人员自觉自愿地参加继续教育。

(二)加强继续教育管理

为把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加强管理。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承担农技人员继续教育职能,要进一步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工作机构,健全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制定培训计划,明确责任单位和人员,有序推进工作顺利进行。要根据国家有关继续教育工作的规定,结合农业系统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职能科室具体抓的组织体系,明确责任,选准选好培训项目,选准选好培训机构。还要做好继续教育过程管理,农业主管部门要会同财政、人事主管部门组织力量,对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进行多种形式的检查,重点检查工作方案中各项指标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包括实际培训台账、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等,对参训人员进行抽查考核,考察培训的实际效果;检查补助资金专账管理情况、使用情况、地方财政资金配套安排与使用情况等。

在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日常工作中,培训机构要认真组织,确保培训工作不走过场。在组织安排上,选择认真负责的人员、优秀的师资具体承担和实施继续教育工作,力求把工作做实做细。在每次培训结束后,必须根据讲授内容和农业技术相关知识,组织实实在在的测试,成绩合格者,方可颁发结业证书,作为基层农技人员完成继续教育的凭证。要建立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制度,继续教育证书一人一证、统一编码,要改变目前继续教育证书由培训机构负责发放的管理模式,由人事管理部门与农业主管部门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统一签证、验证,统一发放。以规范农技人员继续教育管理,保障继续教育正常有序开展。

(三)创新继续教育方法

基层农技人员工作任务重,时间精力有限,参加继续教育机会难得,因此必须不断创新继续教育培训方法,提高继续教育效率。要根据各地农业行业特点和基层农技人员的需求,因地制宜,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活动。可以采取学校深造、集中培训、学术交流、考察学习、科技攻关、实践锻炼等形式,既安排理论知识讲座,也安排实验实习活动。对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采取专题化教学,做到角度新一点,问题精一点,例证实一点,思路清一点,信息多一点。要结合农业生产实例进行深入浅出的示范讲解,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互动性,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突破时空限制,积极利用现代传媒技术,采用互联网网络视频、卫星视频、多媒体课件等技术,利用广播电视远程教学、農业培训网等现代化手段,为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提供自主灵活、便捷有效的服务。

(四)拓展继续教育内容

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要取得实际成效,准确选择培训内容至关重要。农业主管部门或者培训机构在组织培训活动时,应当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突出学以致用。开展培训活动前,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基层农技人员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选择当地农业工作的热点、难点和重点作为培训选题,以使培训选题能够深受广大农技人员欢迎。

一方面,农业实用技术在今天仍然是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基层农技人员从事农业科技推广、接触农业生产实践的特点,结合当地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另一方面,也要树立大农业、大农村、大科技、大市场的观点,重视农业前沿科技乃至当代科技前沿知识的普及,使农技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向更加宽广的领域拓展。这就要求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既要重视产中的实用技术培训,也要重视产前的新品种、新农机、新农资等技术以及产后的贮藏、加工、流通等技术培训。不仅需要对常规技术进行改良和推广,还需要对高新技术进行普及和培训;不仅需要培训传统种养殖技术,还需要培训和推广新兴种养殖技术;不仅需要开展生产技术培训,还需要开展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政策法规、外向型农业等多学科、多门类的新知识培训。只有通过大力拓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内容,才能促进农技人员不断充实、更新和拓宽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五)切实提高继续教育质量

质量是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得以长期开展的根本保证。农技培训机构作为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切实提高继续教育质量责无旁贷。首先要保证有优质师资。要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和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高水平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目前可以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从农业高等院校、农科院(所)聘请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教授充实教师队伍。其次是要加强继续教育教材建设。要针对基层农技人员的文化特点和技术要求,密切结合培训项目,认真做好继续教育项目指南的编制和教材的编写工作,确保参训的农技人员在接受培訓时有比较先进、对口、实用的教材。再次是认真组织培训的每一堂课。在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面授过程中,要根据参训对象的特点,注重运用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现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要建立健全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的监督、评价、考核和奖惩机制,加强对培训效果的监督检查,借助完善的教学体系,实现继续教育质量的提高。

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不断完善、提高。通过各级农业部门、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机构等继续教育主体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努力,必然能够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创新能力强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成教处.江西省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需求调研报告[R].2010—10—22.http://www.jxaevc.gov.cn/research/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08.

[2]朱利民,赵爱凤等.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情况分析[J].杭州科技,2010,(3).

【责任编辑:郭延彬】

作者:蔡新职

第4篇:农技人员培训心得

我有幸参加了为期5天的四川省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班学习。5天的培训让我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的校园生活,每一天都很充实,很快乐,并受益匪浅。几天来,从教学培训内容的精心编排,到农技专家和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和悉心辅导,无不体现了学校对本期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的高度重视和亲切栽培,使学员们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培训,端正态度,自觉学习,上课认真做好笔记,下课相互交流和沟通,紧紧抓住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千方百计增加农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形成了学习培训的良好氛围。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知识面不断拓展,自身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我对现代农业信息化技术推广应用、互联网普及、现代农业知识和科普文章写作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学习储备了一定的农业互联网信息、现代农业知识,掌握了科普文章写作的标准和技巧,为下一步的工作与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培训意义重大,及时有效地查漏补缺。通过学习,我发现平时知识储备甚少,经验积累不够,从而深切地认识到这次学习培训的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新知识、新科技更新速度很快,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因此,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提高业务技能已经迫在眉睫。我的家乡——乐山市犍为县是丘陵地貌的农业大县,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对于维护农村稳定、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我深感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新观念,通过试验、示范、培训、交流、引导、咨询等方法传播给农民朋友,使命重大,责任重大。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及时有效地查漏补缺,不断更新知识库。从某种意义上说,基层农技推广任重道远,学习是势在必行之事。

三、群策群力,信息互通共享形成合力。虽然这次培训学习的时间很短,但是学员们团结奋进,互相帮助,齐心协力,使我拓展了思维,锻炼了意志,完善了自我,同时也使我深切地体会到思想上同心,知识上互补,能力上增值,性格上互容的团队精神所产生的巨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知识和信息每天都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在这个竞争激烈社会大环境下,大量的工作都需要团队共同协作完成。在群体、群策、群力的共同努力下,才能高效率地圆满完成任务。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不断向老师们请教,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借助团队的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

这次培训是我的工作生涯中非常难得的机遇,我倍感珍惜。它不仅使我的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丰富和充实,理论水平得以提高,而且也使我从中找到了自身的差距,为我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更教会了我要勤于思考,开动脑筋,立足于本职工作,勤奋学习,把学到的知识和本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为犍为县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加强“三农”工作等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农技人员培训心得(2):

一、学习感受

一是收获大。经过系统学习,涉猎了多方面的知识,学到了很多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提高了理论水平,增强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大局眼光和战略思维,增强了党性修养。

二是学风正。在学习过程中,本人始终以积极饱满的热情,严谨求实的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主要收获

1、改善了理论知识结构。授课的老师都是学术造诣较深、在重庆畜牧兽医系统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他们全面系统地讲解了重庆市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现代畜牧兽医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现代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方法与技巧、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畜产品与牧业标准化、应用文写作技巧等,并深入解读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成过程和现实意义。这些对于我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内涵,从中领会和掌握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有重要指导作用。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新村建设,而是涵盖“三农”方方面面的工作,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不仅仅是个经济目标,更是一个全面目标,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协调。总之,通过这些相关课程和内容的学习,使我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当前党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方针政策以及重庆市在建设新农村中的具体实践经验,对于我强化理论基础、开阔研究视野、增强党性修养,进而做好今后的本职工作必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2、增强了党性修养。增强党性锻炼是学习期间的重要任务之一。增强党性修养、坚定政治立场、严格政治纪律是做好今后工作的前提和保障。通过教学和研讨,使我对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一系列党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和战略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从而在思想上更加坚定了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决心,增强了与重庆市委保持高度一致的行动信心。

3、牢固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通过这次全市基层农技服务人员业务知识的全面学习,使我更加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在今后的动物保护工作中,要更加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武装我的头脑,贯彻落实“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动物保护方全面推进我县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牧业增效、农民增收搞好服务。

经过这次在市里的集中学习,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而且在思想上也有了新的飞跃,人生观、世界观有了深刻的变化。我将以此次全市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学习为契机,用学到的新知识和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工作实践,积极创新,勤奋工作,为垫江县经济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助推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开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5篇:创新农技推广体制提升农技人员能力

创新农技推广体制

提升农技人员能力

江西省新干县农业局

涂小龙

近年来,新干县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大胆探索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强对乡镇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稳定推广队伍,提升农技人员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1.乡镇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全县各乡镇设置农业综合服务站和畜牧兽医站两个正股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定编115名,实有人数108人,其中农业综合服务站72人、畜牧兽医站36人。乡镇农业服务站人、财、物“三权”归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做到人员统一聘用,统一调动,统一考评。2009年乡镇农业服务站实行“农业综合服务站”和“畜牧兽医站”两个机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行机制,构建“综合管理、整合资源、集中办公、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配备站长一名,副站长一名,实行站长负责制。

2.主要措施

2.1健全保障机制,稳定农技推广体系。为保证基层农技推广有机构办事、有人管事,我县从机构、人员、财力三方面予以保障。我县分别在2003年乡镇机构改革时将乡镇农业四站合并为农业综合服务站,在2007年按畜牧体系改革政策要求,将畜牧人员从农业综合服务站中独立出来,在乡镇设立农业综合服务站和畜牧兽医站两站,两站均定为股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财、物全部由县农业主管部门管理。

2.2明确岗位职责,强化目标管理。一是定岗定责。全县乡镇农业服务站设定了粮油、经果、能源、农机、水产、畜牧、经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八个岗位,实行“一人多岗、一岗多人”,岗位责任落实到人,中心工作人人参与,工作有分有合。二是强化目标管理。县农业主管部门制订下发了《新干县乡镇农业站管理办法》、《新干县乡镇农业站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大工作效能监督力度,实行责任追究制,局组织人员不定期进行检查,强化服务承诺和首问责任意识。大大增强了农技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

2.3狠抓业务培训,提高技能水平。我县每年都要定期组织农技人员参加业务培训,聘请专家、教授授课,时间不少于6天;积极选派农技人员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出台政策鼓励农技人员参加各类学历教育,每门科目补助80元,激励大家提高业务水平,先后有50多人参加了农业方面的学历教育。目前,我县农业系统有专业技术人员208人,占在编人数的97%,其中中级以上职称人数达74人,整个队伍呈现出专业化的趋势。

2.4创新推广理念,强化服务功能。一是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有效将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我县鼓励农技人员通过租赁、自办、入股、技术承包风险承担等形式,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抓好样板,通过示范带动,把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辐射到千家万户。目前全县每乡镇农业服务站均建立了2个以上示范基地。二是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构建 “站+基地+农户”、“站+专业合作社+农户”和“站+专业户+农户”三种服务模式,开辟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和咨询与现场指导相结合两种服务途径,让老百姓听得明,看得见,学得会,我县每年培训、咨询农户达3.1万余人次。

3.主要成效

新干县通过创新乡镇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夯实管理基础,使服务“三农”工作更加有力、有序、有效。一是有力。通过整合人、财、物等资源,使经管、农技、农机、畜牧四站各自为政、人员松散、工作乏力的状况得到改变,提升了基层农业站所形象,激发了干部职工工作热情,农业服务站服务“三农”的工作实力、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二是有序。通过创建首问责任制等八大工作机制,农业服务站工作日益有章可循。以往各站人员都仅有2-3人,工作顾头不顾尾,工作人员下乡或休假,群众来办事经常找不到人,现在找人方便,服务及时到位,各站呈现出运转规范,健康有序的良好势头。三是有效。首先工作理念的转变催生了人性化服务,乡镇农业服务站将“以农为本、服务至上”理念贯穿于工作始终,为群众提供周到服务,努力做到有事必帮、有求必应;其次服务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对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开展一对一的综合服务,以点带面,将服务效应辐射到周边农户,有力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

第6篇:农技培训

送农技促增收

团县委邀请中国农机协棉委会专家为农民群众进行农技知识讲课

成安县是我省的主产棉区,由于今年气温偏低,棉花生长发育偏晚,为了能提高棉花产量,使广大农民群众增产增收,团县委进一步推进“三下乡”工作,开展“送农技促增收”公开农技传授活动,邀请中国农技协棉委会专家到柏寺营乡下河町村为乡亲们进行棉技授课,给乡亲们提供了专业的棉花养殖技术。 7月19日,在团县委的组织安排下,棉委会专家李志铭一行来到下河町村进行授课。专家分别从种植化控、追肥浇水到治虫、打顶等方面,详细讲述了棉花种植相关技术知识。随后专家带领乡亲们一同走进棉地进行考察,为大家进行现场打定操作演示,并传授了一些相关小窍门,切实保证乡亲们听得懂、看的准、学的会。尽管天气很炎热,但乡亲们都学得非常认真,讲课中还进行了互动,棉农纷纷提出种植过程中施肥、株距等相关问题,专家都一一做了回答,并为现场听众免费发放了技术资料100多份,为大家的棉花种植提供长久的技术支持。

此次农技知识讲课,让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深化了创先争优,是“三下乡”活动开展以来的又一次实践。在今后工作中,团县委将继续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活动,进一步推动服务我县农业发展工作。

第7篇: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作总结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生力量。长期以来,广大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奔走田间地头,深入千家万户,为农业进步、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战略的调整,以及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文化素养、科技能力、管理水平以及服务能力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农业部于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以下简称:“示范县”)项目,目的是通过建立健全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农技人员培训等措施,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健全推广机构、提高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为“三农”的服务能力。通过示范县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着力打造一支政治靠得住、工作有本领、作风过的硬、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农技推广队伍,从而增强科技对科学技术对现代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撑能力。

受浙江省农业厅委托,从2011年3月30日至6月14日,我们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以下简称“农推中心”)心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先后举办了11期“浙江大学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班”,培训了426名涉及浙江省27个示范县的农业技术干部和种粮能手。其中仙居32人,云和26人,开化31人,莲都27人,磐安95人,东阳36人,龙泉52人,泰顺50人,景宁23人.以及由27个农业推

广示范县选送的瓜菜重点班学员54人。除此之外,我们通过各地市农业主管部门的组织,在湖州、嘉兴、丽水等农业推广基地举办了6个班级共273人次的农业技术培训。

一、 领导重视,统筹规划

2011年始,在浙江省农业厅科教处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浙江大学农推中心负责同志的领导下,根据农业厅下达的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的工作任务,我们认真筹备,精心规划,充分考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培训特殊性仅仅有条地开展各项工作。2010年底浙江省农业厅科教处下达了2011年全省示范县农技人员培训计划后,我们农推中心的一把手和分管主任立即与培训部一道,专门召开会议,要求培训部尽快组织人力,落实分工,责任到人,要求培训部认真研究文件精神,围绕中心工作制定培训工作计划。

今年春节过后,浙江大学农推中心领导鲁兴萌、宋文坚等与培训部负责人一起,根据浙江大学目前农业专业领域师资力量,研究针对粮油、畜牧、茶学、瓜果、果蔬、农经、食用菌以及中草药等专业的培训课程设计。为了制定更加科学的培训方案,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和提高培训质量,我们农推中宋文坚、梁建设等同志于今年3月初先后到景宁、龙泉、莲都、磐安、东阳、开化等县市进行走访,调研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对今后农技培训的基本要求,了解示范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宣传,强调农技培训的意义。

二、 合理组织,认真落实

2011年是浙江大学培训基地开展农推示范县建设项目培训工作的第二年。我们不仅在浙江大学校园内组织学习培训,还充分利用农推中心分布在浙江省各地的农业推广基地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我们严格按照农业部的培训要求和精神,尽最大努力办好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新技术新知识培训,同时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主动为浙江省地市农业主管部门的农业技术干部和管理干部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2011年内,不仅完成了浙江省农业厅布置的7个专业11个班共426人次的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农业技术培训,同时为湖州市、杭州市、嘉兴市以及丽水市等农业局和农办牵头的涉及草莓、畜牧、高山蔬菜、水产等专业共6个班273人次的农业干部管理培训。2011年我们在省农业厅科教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为提高培训效力,培训部同志还积极主动向其他培训部门学习请教, 完善培训工作程序,明确工作重点,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前进。

1、 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主导,建立教师资源库

农技培训工作的核心是让受训的农技人员接收创新思维,提高岗位技能。教师是实现这类培训的主导者。因此,我们的示范县农技人员培训的优劣成败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师的教学水平。根据今年各个专业要求,结合去年实践,培训部将我校农业专业领域的有上课经验的教师从授课内容、表达能力、上课技巧、课堂效果以及学员反映等方面进行筛选,建立不同培训专业不同培训主题的师资力量资源库。建库过程中,我们优先考虑农推中心的教

师队伍,在相关课程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再考虑中心以外的师资队伍。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打造未来的精品课程,我们也在省农科院、农业厅、茶科所等单位筛选师资力量。我们对每一相同课程或类似课程预选2-3名培训教师,对同一课程的教师根据其综合能力前后排队,建立多教师资源储备。2011年最后一期培训的结束,我们通过实际旁听和征求参训学员意见,反映出所有班级的绝大部分学员均认为浙江大学农推中心的培训条件好,教师授课能力强,培训效果好。

2、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培训活动,效果显著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培训机构(基地)应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等为主要培训内容,重点开展具有区域特点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以及农技推广理论与方法,现代农业理论、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和经营管理知识以及农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根据以上要求,我们培训部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考察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员讨论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培训活动,不断创新培训模式,保证了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

2011年开展的示范县11个班级的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作中,我们根据专业不同,学员所在县市的种植产业及农业资源的不同开展了形势多样的授课方式,尽可能地针对生源所处地域农业特点讲授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及农业标准化集成技术,传授现代农业推广的基本技

巧和推广模式。如汪炳良教授在讲授《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课时,针对果蔬二班的学员主要来自景宁、龙泉、磐安、泰顺等山区县市,授课过程中集中讲授山地蔬菜的栽培技术。根据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农业标准化将成为今后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的源动力和鉴定农业发展水平的标尺。于是我们就增开了《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安全》这门课。授课老师章华强同志将他近20年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员,使学员认识到产业化是未来农业管理、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农业产业化却与农业标准化相互依存。通过学习学员普遍反映受益匪浅。为了增强学员的法律意识,增长农技人员在农业生产中的守法执法能力,我们特意请来了浙江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陈良伟同志给我们重点班的学员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专题报告。

整个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除一个重点班外,其余10个普通班教学计划中,我们均安排一个工作日的实践课。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实践课严格对应专业课程,到相应的科研基地或生产基地去参观考察,考察学习代表当前最先进的农业试验园区的农业先进技术,增加学员的实践能力。这期间我们安排学员先后到我校长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浙江省勿忘我现代农业示范园、萧山现代养殖基地、嘉兴市中日合资食用菌种植基地,以及有代表意义的实施产业化运做的富阳观光农业园区等地开展实践课程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培训效果。其中的瓜果重点班课程设计中,我们安排了学员到山东寿光参观考察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参观了国家多部委联合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国际农业博览会,从而显著拓宽了参训学员的知识面,丰富了办学内容,

提高了培训效果。

3、因地制宜,努力搞好后勤保障工作

办培训与办学校大同小异。除了不许考虑就业分配之外,办培训会面临诸如队伍建设、招生宣传、教学教务、学籍管理、膳食住宿、后勤保障等等有如办学所面临的几乎所有工作。不同之处在与规模和工作量的差异。培训工作中,后勤保障是最大的硬件和最大的软件设施,后勤是否有保障直接关系到培训工作能否顺利实施。换言之,离开了后勤保障,培训工作有如作物离开了土壤。

(1)、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妥善地解决学员的住宿问题

杭州是国际旅游城市,也是被联合国确认的世界人居环境。每年上半年,上从国家各部委、国家级各大型国有企业,下到在杭各大机构、事业单位、各行各业均会包下各类宾馆,举办各类培训和各种会议。因此每年上半年(3—6月份)杭州市的大大小小宾馆均会爆满。每年上半年,我们浙江大学可供培训的近10家宾馆也同样面临培训住宿压力。培训住所安排必须十分周密才能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准备工作中稍有懈怠,就会因为住宿问题而影响培训计划。目前华家池校区处在搬迁过程中,房屋显得尤为紧张。2011年上半年,我们在解决培训住宿方面下了大工夫。我们既要考虑学校宾馆、招待所的现状,依据培训计划见缝插针地解决每个班级学员的住宿问题,又要兼顾如何提高学员住宿的满意度,还要兼顾餐饮娱乐和上课学习的便捷。

(2)、根据有限的培训经费,千方百计地改善伙食

为了满足学员对膳食的基本要求,我们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积极与各培训宾馆的餐厅负责人协商,确保中午每餐营养和菜谱足够丰富,晚上在中午的基础上对菜单进行调整,增加数量,添加酒水。餐厅也积极动脑经想办法,做到每餐菜谱不一样,不断根据多数学员意见调整菜谱,改善伙食。对来自衢州地区的学员,我们还根据他们的饮食习惯,特别关照餐厅负责人将衢州地区学员的菜做得适当辣一点。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我们也会照顾那些喜好饮酒的学员,在餐桌上特意给他们添加几瓶啤酒。在我校的新宇酒店举办第三期畜牧专业培训时,由于新宇酒店没有餐厅,我们就安排学员在池畔苑餐厅就餐。当学员反映餐厅提供的菜肴不合口味时,我们立即将就餐地点安排在浙江大学的专家楼用餐,学员反映菜肴口味大大改善,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满意。在浙江大学的圆正宾馆举办第四期畜牧专业培训时,有部分学员认为老是在校园的食堂餐厅吃,想换个地方吃吃,换换口味。我们就及时与外面的“外婆家”餐饮连锁店联系,安排了两次到“玩婆家”用餐。

(3)、积极引导课外活动,丰富培训生活

杭州不仅是“水光潋滟晴方好”之旅游者的胜地,也是“灯火万家商贾云”之购物者的天堂。因此,多数到杭州参加示范县农技人员培训的学员都有或到西子湖畔观光游览,或去杭州各大专业市场、超市购物之想法。也有部分学员在基层太辛苦,希望借此培训机会来杭州完成充电的同时好好休整一下,放慢自己的生活节奏。因此我们会借培训开班之时提示学员外出购物或游览必须注意的事项,增强学员

的安全意识。有两次利用实践课结束回城之机,根据部分学员要求,将希望购物的学员送到四季青专业市场,满足他们的购物欲望。同时我们还主动引导那些希望放松自己的学员参与扑克牌娱乐活动。在富阳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我们有计划地组织学员打扑克、搓麻将及开展乒乓球比赛活动,从而丰富了学员的培训生活。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2011年的示范县农技人员培训工作达到了预期目的和效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仍然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培训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还有不少工作需要我们总结经验。

(一)、存在的问题

1、 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基地培训,工作要求高、任务重工作量比较大,时间安排紧。可以说很多安排与我们学校全日制学生的学习和教程一致:安排教师上课、社会实践、出试题、在农业部培训网上登录名单和成绩,建立学员档案和培训档案等,还有发送消息二则等,培训成本较高。对于培训来说,授课费占据培训成本中主要部分,因此一个参训班人数越多,相对成本越低。2011年我们根据有限的培训经费尽可能地开源节流处理好每一笔开支。但是由于农时冲突,或其他工作原因,个别班级原来计划参训是50多人,最终在报到时只来了30多人,其结果显而易见。此时我们最想说的是“2012年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的经费也许会有所增加”。

2、 2011年培训工作中,参训的绝大多数学员学习是认真的,态度是积极的,认为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对指导基层农业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有极少数参训学员对培训重视不够,不能按时上课,精力也集中不了。根据我们统计,每期培训总会有2至3这样的学员。通过做思想工作了解到这个别学员文化水平比较低,不能全部领会课堂精神。因此我们会及时建议基层示范县农业主管部门在今后安排参训人员时,适当考虑参训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对参训人员有一个基本的要求。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国家农业部开展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的重要性所在。

(二)、培训体会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1、市场经济中,培训工作遵守市场原则应该是,坚持从经营出发,“好看”更要“有用”。但是由于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的费用有限,我们不能完全按照市场原则开展工作,我们的目标是,精打细算,开源节流,在尽可能不亏损的前提下竭尽努力将农业部、农业厅下达的培训任务完成好。今后我们将通过进一步挖掘培训资源,扩大培训范围,增加培训收入来平衡培训活动的各项开支。

2、培训工作涉及的面广人多,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并获得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2011年我们浙江大学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牵动了浙江省27个科技示范县的农业主管干部,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得到了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浙江省农业厅科

教处的陈良伟、陶冠军以及吴涛等领导至始至终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3月18日瓜菜重点班到山东寿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考察时,陶冠军副处长不辞劳苦亲自陪同学员一道实地考察。我们浙江大学先后共有31名教师参与了授课培训。今后我们将不断提高培训内容,注重培训细节,动员更多的人参与,获得更多的人支持这项意义深远的培训工作,力争2012年的示范县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再上新台阶。

第8篇:农技人员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付 婷

农技人员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2012年5月6日至5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陕西省农干校举办的农技人员培训班的学习。我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学校,教学内容上的精心编排,领导、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无一不体现出学校对我们这批学员的高度重视和培养。学海无涯,通过参加此次培训班的学习,我又一次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遗憾。感到快乐,是因为学习让我们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使自己的理论基础、实践知识有了进一步提高;感到遗憾,是因为学习的时间有限,要学的东西太多。

本次培训选题精心、内容充实,各位老师的讲解也很精彩,使我们在短短的5天时间里学习了:我省现代农药管理研究与思考、国内外玉米发展动态、榆林特色小杂粮简要讲义、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榆林山地苹果关键生产技术、快乐工作 幸福生活、我市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及绿色防控措施、蔬菜发展现状及育苗技术

一、学习感受

收获大。经过系统学习,涉猎了多方面的知识,学到了很多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提高了理论水平,增强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主要收获

一是改善了理论知识结构。授课的老师都是学术造诣较深、在农业系统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他们全面系统地讲解了我省现代农

药管理研究与思考、国内外玉米发展动态、榆林特色小杂粮简要讲义、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榆林山地苹果关键生产技术、快乐工作 幸福生活、我市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及绿色防控措施、蔬菜发展现状及育苗技术等,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使我们的理论基础、实践知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并增强了我们对学习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提高了个人素质。

二是加强了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此次培训,使我认识到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是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社会,其知识更新、知识折旧日益加快。要适应和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这次培训班虽然时间短,但是大家团结奋进,学习上能够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最终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使我拓展了思维,锻炼了意志,完善了自我,同时也使我深切地体会到思想上同心、知识上互补、能力上增值、性格上互容的团队精神所产生的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知识和信息正在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大量的工作往往需要在群体的共同协作下,群策群力,才能高效率地圆满完成。

第9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大纲

基层农技人员(重点班)培训大纲

(试行)

一、 编制说明

本大纲以《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09】95号)为依据,立足现代农业新技术,面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开展规范化培训,为整体增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业务素质和综合技能水平。

大纲采用模块式培训,共安排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新技术、现代农业推广方法、农业信息化服务、市场营销和考察与交流6个培训环节,总计90学时,具体安排详见基层农技人员重点班培训模块及学时分配表。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着力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技能水平,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善沟通、精业务、懂政策、会推广、能示范的基层农技推广负责人,增强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培训对象

县、乡及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中,首席专家、主管业务的局长或高级农艺师(高级畜牧师、高级兽医师)及以上职

称的技术人员,中等以上学历,年龄55周岁以下,10年以上工作经验。

四、重点班培训模块及学时分配表

备注:1.本大纲为为重点班培训内容,建议按15天安排,培训学时为90,日学时一般为6。

2.各地重点班培训时间可根据上述“建议培训学时”及培训内容比重,结合当地实际,适当调整学时。

五、能力要求

(一)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1.了解国内外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概况;

2.熟悉国家有关农业的产业政策、技术标准及规范;

3.熟悉现代农业生态区划、主要产业生产方式及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4.能参与制定本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5.能帮助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因地制宜制定具体产业发展计划。

(二)现代农业新技术

1.了解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特点及要求;

2.了解当前国家农业重大关键技术(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和集成技术推广;

3.了解所在区域的农业主导新品种、主推技术和主要措施;

4.了解主要农产品的产后技术;

5.能组织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相关技术措施,指导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农民按照农业标准、技术操作规程开展标准化生产。

(三)现代农业推广服务

1.了解现代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的一些新进展;

2.能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推广工作;

3.掌握现代农技推广的基本技巧和推广模式;

4.能独立完成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区域试验设计;

5.能组织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独立完成一项产业技术明白纸设计。

(四)现代农业信息化服务

1.了解农业信息化服务概念、作用、内容、模式与应用;

2.掌握几种农业信息服务的方法;

3.能及时报送和发布农事信息,完成有关调查统计;

4.能通过信息服务宣传国家有关农业补贴政策和其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规范。

(五)农产品市场营销

1.了解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基本特点、基本理论;

2.掌握农产品市场调查和分析方法;

3.知道如何进行农产品营销。

(六)考察与交流

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新技术、现代农业推广方法、农业信息化服务和农产品市场营销等环节,安排2次专题考察和若干次课堂交流并提交心得报告。

六、培训与考核

(一)培训实施

1.培训方式与要求:授课期内要少讲理论,多讲案例,避免纯理论式教学,提倡学员自讲、互动、交流等参与式或模拟式的培训方式,并在技能培训学时中设置实地考察交流的时间,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与效益。培训应由“具有一定理

论水平、实践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教师(专家)承担。

2.培训时间:按照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和基层农技人员培训需求,重点班按15天时间培训。可根据本大纲“建议培训学时”,结合当地实际,适当调整相应的学时。

3.培训教材:在部统一组织编写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教材正式出版前,由各地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依据本《大纲》组织编写相应的培训教材用于培训。

(二)考试考核

1.考试考核重点:基层农技人员的考试考核重点是现代农业新技术、农技推广方法和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技能,注重农技人员的能力培养和实践考核。

2.考试考核方式:结合各培训模块分阶段进行考试考核。考试考核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测试与考察报告相结合,力求简单易行。

3.考试考核结果:考试考核结果分为“通过”和“未通过”两种。经考试考核“通过”者,可获得由人事部和农业部颁发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证书》,并记入继续教育学时。考试考核未获通过的参训学员不能获得证书。

上一篇:精品廉颇与蔺相如下一篇:学校教育技术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