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重塑

2022-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人格重塑

网络道德人格缺失成因分析与重塑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互联网为基础建构的网络世界成为人们重要的活动的场域,形成了虚拟社会。网络环境既给人们道德人格的塑造带来了积极作用,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在道德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方面的缺失。网络的开放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使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在这里交融汇聚,使人们感觉到明显的文化差异与冲突,面对网络社会的各种思潮、价值标准,通常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也导致道德认知的模糊;长期生活在网络虚拟的环境中,以致部分人脱离现实社会,造成道德情感的冷漠;面对网络上新鲜刺激、混乱复杂的信息和一些“新潮”的观念,人们原有道德意志、信念发生动摇,从而出现道德行为的失范等问题。本文对造成网民道德人格缺失的因素进行归因,从网络环境、文化、制度和现实社会道德环境建设角度分析,提出了解决网络道德人格重塑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网络道德;道德人格;人格塑造

一、网络道德人格定义

基于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中并没有很好解决知行关系的问题,西方心理学研究者们提出了道德人格(moral per sonality)概念,并将道德人格引入道德心理学领域,以之来理解个体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

道德人格是当代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心理学家把道德人格理解为负责任的道德自我,其表现为:关注个人行为的后果;具有积极和消极情感,这些情感能够影响个人行为或导致预期的后果;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个人行为的积极和消极后果、预期和非预期后果;个人行为即使超出个人控制和力量的影响也是个人行为等。如果说传统社会的道德人格主要是一种依赖型、他律道德人格,那么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建立起来的则是一种自主、自律的新道德人格。

网络道德人格是时代的产物,与网络环境相适应,是人类面临新的道德人格要求和选择,它是网络上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法则,它是基于网络环境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

本文对网络道德人格的解释: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二、网络环境下网民道德人格的危机状况

CNNIC发布数据:2012年底中国网民总人数达5.64亿,在数量巨大的网民群体中,我们通过访谈调查了近100个每周上网在10小时以上的人群,除某些专业人士外,大多数网民都存在网络价值利用率低,网络知识贫乏,网络防范意识较强但安全知识欠缺共性特点,网络的发展为人类的道德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的许多负面的、消极的道德影响和道德失范行为,“网络社会”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正是它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的新特点、新趋势。如网络犯罪、谣言横行、诚信缺失、剽窃抄袭、侵犯版权等道德人格危机。纵观当今网络道德人格缺失的各类问题,其因素是错综复杂的,主要表现在:

1.网络人际交往的道德人格危机,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上,利用微信、微博、陌陌等网络交流工具,使人们形成了新的交流和交往方式,在这个环境下,也形成了新的文化模式及价值标准。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逐渐增强,出现了“网络依赖症”、“网络综合症”等现象,人们对手机、电脑的依赖,导致现实人际交流很少,进而导致人们之间感情关系谈薄,对社会认识的扭血;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许多现实中不可发生的行为却可以在网络环境下恣意蔓延。

2.种族、地域的道德冲突危机,由于互联网的无国界和信息传播方式的超地域性,上网者的民旅、种族、国家不同,其接受的传统道德教育也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对同一事情的道德评价也会截然不同,甚至是冲突的。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这些冲突有范围扩大、加速的趋势。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相互渗透和价值观念的相互传播,引发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和失范。

3.网络上知识产权侵害十分严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企业和个人的各种权益越来越频繁地受到来自网上的各类侵害。商标网上被仿冒,作品网上被盗用,技术网上被泄露等,现有的著作权法难以应付新的信息体系,如何保护系统中所存的信息数据的知识产权权成了问题。网络侵权给受害者带来了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人们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政府或社会能处理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知识网络资源共享矛盾。

4.网络信息污染的问题。信息网络技术的滥用威胁着人们的伦理道德。有用无用的信息同时被生产,网络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仓库。网络环境的不可控性从信息质量上污染了德育环境,大量信息垃圾对人们的思想造成了严重的侵蚀,电脑技术带绐人们的一些娱乐游戏使辨别能力差的青少年沉浸其中,而游戏中充斥着暴力以及色情的东西,无时不在教唆网民尤其是青少年亵渎人类的文明。

5.个人和单位隐私的侵害及谣言传播,以电子形式存储的有关个人的或单位的信息被用于原来的目的以外的用途,或者被泄露给第三者,被误用或被滥用。保护个人的隐私是一项社会的基本伦理要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网上散布种种流言,散布谣言,侮辱诽谤他人。也正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问题,在网络经济活动中,如何界定个人和单位隐私范畴,防止把个人和单位隐私作为谋取经济利益的手段,防止谣言传播,这将成为人类社会在网络时代面对的一个难题。

6.利用网络匿名特点从事违法行为。由于网络本身的匿名性和虚拟性的特点,以及网络伦理环境的缺陷,使网络犯罪问题日益严重,网络使道德行为更加自由和灵活,为人们放弃道德责任提供了可能,一些人因此把网络当成犯罪工具。电脑病毒的制造和传播给人类社会已经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网络黑客的人侵引起人们对网络安全的高度重视,恐怖组织、邪教组织也把网络当成新的犯罪工具。

三、网络道德人格缺失的成因分析

网络道德人格的缺失成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网络环境、网络文化本身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互联网法制建设及技术监督的跟不上,此外,现实社会环境道德体系存在问题的也是互联网道德人格很重要的因素。

1.网络环境存在缺陷

网络环境本身的缺陷容易造成网民在网络社会的失范,网络环境特殊性使网络交流具有隐蔽性和匿名性,这为网民以隐匿身份、自由发表言论的空间和展现真我的机会。一方面可以反映他们的真实想法,宣泄内心的抑郁;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对他人冒犯、侵害的可能,导致网上诽谤、泄露他人隐私的事件时有发生。在网络交往环境中,道德认识是一种虚拟认识,网络的不断发展,为人们供了与人际交往、社会关系和日常活动相结合的交互性教育空间,使道德认识由封闭走向开放。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对人们道德认识的影响也在逐渐增强。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严重干扰道德判断力,道德相对主义在网络中找到了适宜的土壤而肆意滋生和蔓延。

在良莠并存、千奇百怪的网络世界里,各种思潮和观念激荡其间,“炫富、屌丝、土豪、约炮”等这些网络热词反映了市场经济及网络环境影响下大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同时又影响着社会主流价值观,使道德认识失去基础,道德行为失去规范。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伤害和危害。

2.网络文化建设滞后

网络信息的全球性和不可控制性容易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从而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与失范。网络环境产生网络文化,互联网在带来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与其背道而驰的理念和文化的冲击。西方国家利用网络技术向我国网民灌输他们的文化标准和价值取向,宣扬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错误思想,网络中消极的、无聊的、非人性的和反社会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十分自由的、散漫的充斥在其中。造成人们思想上的矛盾和混乱。

网络环境的全球性和不可控性,各类文化、信息大量传播,一些网站通过图文信息、网络游戏向公众传递淫秽、色情、暴力等网络文化。同时,在“网络自由,网络资源共享”的标语下,造成人们习惯性以为网络上各种信息皆为“公共领域”,可以自由、不加限制地使用的错误认识,从而使人们在在道德认识上产生错位。

3.网络立法和网络道德规范建设的滞后

网络立法尚不完善,目前尚缺乏评价网络行为的统一标准,各种文件规定的监管互联网的手段基本以行政许可为主,缺乏有效的事后监管机制和长效监督机制,网络是一个不设防、出入畅通的“数字化王国”,也是有别于现实社会的虚拟电子社会,网上言行和现实生活的言行存在较大差异。在网络世界中,相关法律和道德规范出现真空或“控制失灵”,现实社会中用来约束和调节人的行为规范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法规在网络世界丧失了约束力,不再具有引导和制约社会价值观与社会言行的功能。网络立法和网络道德规范制定的滞后,直接导致了道德体系出现了“断腿”或“短腿”,影响了健康、和谐网络环境的营造,网民在这样的环境中摆脱了现实社会中的管控和约束,没有了基本的道德监督和评价,在网络环境中形成了一种恣意放纵的心态。而其道德评价只能依据个人内心的信念来维系,道德的放纵就在所难免。

4.长期的网络人际交往致以现实交往障碍和情感冷漠

网络交往具有对象广泛性和交往方式间接性等特征,长期沉迷在虚拟网络世界,容易导致人们现实人际交往的障碍,进而降低做人做事的责任感。通过网络交友,在网上聊天,成了许多人们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活动在“网络”中,失去了与他人、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加剧了自我封闭,造成人际关系淡化、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在网上,一个人无需承担责任和义务,甚至可以刻意装扮为各色人等,网络言行随意放纵。情感交往是人们网络上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网络交往只是“人机交往”,性格意识、年龄意识和身份意识已经被淡化,行为具有极大的自由度,有些人尽其所能地对自己进行包装,造成交往中冒名顶替、虚假欺骗和粗言恶语等一些不道德现象。

5.网络的隐蔽性和网民身份的匿名性弱化网民的道德法律意识

网络信息传播具有隐蔽性和不可控制性,通过社交网站、论坛、微信等接收或传播信息,非常快捷自由,这给不道德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创造了条件,访问黄色、反动等非法网站十分容易,若缺乏健康的思想情操和抵御诱惑的自制力,将陷入非法网站难以自拔。网络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环境,上网者以匿名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他们摆脱了现实社会中诸多人伦关系的束缚,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忘却社会道德规范,从事网络攻击、传播色情信息、知识侵权、信息泄密、金融诈骗等道德失范和犯罪行为。

四、网络道德人格缺失的对策与重塑

道德人格是指个体人格的道德规定性,是作为人的全部尊严、价值、品格和行为范式的综合,是由某个个体特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习惯的有机结合。道德人格不是先天的,而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生活环境中通过不断进行各种道德实践逐渐形成的。

网络环境是人的道网络德人格形成的必要条件,网络环境正以其优越性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在政治态度、思想观念、道德风貌、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产生了显著影响,但是由于网络具有综合性、开放性、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加快了信息传播,也给人们网络道德人格的形成带来了不利影响和错误导向。对网络环境中人们道德人格危机成因分析,是解决当前人们道德人格危机的重要前提,同时,也要从这些成因中寻找道德人格重塑的途径,我们认为,

1.建立健全网络立法以及网络环境的监管

建立健全网络立法,优化网络环境,是网络道德建设的基础。一方面,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一些针对网络问题的法律法规,但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系统性,可操作性较差;另一方面,对制定的法律法规执行不力。所以我们应该从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力两个方面着手,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网络伦理规范体系,为网络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利用网络技术创造绿色的网络环境

通过技术手段防范网络上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绿色的网络,可以从技术上解决网络道德问题。通过防火墙的过滤技术和安全认证等技术,可以监测、过滤、屏蔽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保障网络的健康运行;用技术规范网络行为,积极推进网络实名制,使网络行为和行为者之间建立明确可查的一一对应关系,使每个行为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于不健康、有害的信息,可以建立专门机构,由专人负责堵截和删除。

3.推进网络实名制,构建网络社会的诚信体系

有步骤地推行网络实名制,网络实名制有利于减少政府网络监管的成本和难度,有利于网民形成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也有利于网络执法监管。网络实名制的实施,需要具备一定的民意基础和技术条件,虽然当前我国还不具备实行网络实名制的民意基础,但决不能停止推行网络实名制的步伐,首先要加强对民众关于网络实名制的引导、宣传和教育,获取民众支持,同时要通过技术手段建立庞大的个人真实信息数据库,为网络实名制的实施做好必要的技术准备另外,不应忽视网络实名制的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要通过立法和技术手段保证个人信息不被非法披露、盗用,防止网络实名制成为不法分子从事不法行为的工具,在网络实名制的推行过程中,应从访问较大的网站开始,有步骤、分阶段展开。

4.利用网络渠道提高网民的自律能力

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宣传和教育,使人们认识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提高自身网络上言行的责任感,相对现实社会网络道德环境少人干预、过问、管理和控制,从而要求人们的道德行为具有较高的自律性。网络道德教育可以在各大网站用户注册的过程,加入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口号,强化网络规则,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养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应充分调动个体作为道德生活主体的意识。社会在给予个体自主、独立和人格尊严的尊重,给予个体以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的选择机会,给予自主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在此基础上唤起个体道德自律意识的觉醒,促使自主意识和品格的提升,培养道德选择的能力和自信以及道德选择的权利感和责任感等。这也许是网络道德教育的立足点和归宿,是德育走出困境的一个切入点,是解决网络道德问题的根本。

5.以传统道德价值要素塑造主体性道德人格

网络道德人格重塑必须立足于本土文化,在本民族文化的根基上,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注重道德修养、塑造高尚的道德人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理想追求。这种高尚的道德人格、坚强的道德意志等同样是主体性道德人格的重要内容,也是主体性道德人格基础。在网络社会中,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使得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减弱,为了保障网络道德规范效力的发挥,在建立网络道德的监督机制基础上,还应倡导和构建以宽容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文化氛围,对个体来说,宽容是一种深层次的主体品质。而社会意义上的宽容则是社会文化对于个体的世界、“他人的世界”所采取的一种开放、理解、自由和尊重的态度和行为。

6.用良好社会道德环境为道德人格的重塑提供客观条件

在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在网络社会中,文化价值多元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面对多元化的世界,面对时代价值取向和传统价值观念,每一个体都经常处于价值观念的冲突、判断和选择之中。这是现时代社会生活的正常现象,网络环境以及社会应该对此理解、宽容,具有承受力,德育在价值观念的导向应和社会生活一样,走多元化的道路。

在现实社会中,坑蒙拐骗,道德滑坡,这是人性道德低下原因,而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不仅要出台相应网络法规、网络道德守则,同样也应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道德文化和道德教育的实施。网络道德规范与现实社会道德规范是一脉相承的,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更多地具有自主性,它是网络成员自主自愿互联而成的,其成员之间的需求与偏好更多地具有共同性,他们一开始就是抱着同一个目的串连起来的。因此,彼此之间行为的共同点就是“求同”,除了为此必须遵守的共同的道德之外,他们不需要、也不强求具有类似于现实社会中的那种统一的道德。只要其网络行为不违背“网络社会”的主导道德,他们并不需要为加入因特网而改变自己原有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或者说,在遵守社会道德的前提下,他们仍然可以按照现实社会道德从事网络行为、进入网络生活,这也是合理有序的塑造网络道德人格的客观条件。

7.深层次地改造学校道德教育,强化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建构

网民中大多数都是在校学生,并且这个群体也将融入到社会其他各个阶层和群体,进而影响整个社会道德人格的构建,学校教育始终是我们塑造个体道德人格的重要阵地,能否在学校教育取得广泛收获,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人的主体性道德人格作为人的一种理想和追求,人们对现实的超越有其必然性,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性道德人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人在自然状态下自发自成的,其形成也要靠学习、靠教育。传统的学校德育中存在着德育目标上的空泛虚幻,德育内容上的狭隘功利,德育方法上的“权力主义”和简单机械主义,德育过程中忽视个体的主体性、忽视个体道德生活的需求等问题,尤其是作为方法和手段上的“灌输”更是被大家所诟病。所以在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层次地改造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辩证地对待德育中的问题,发挥出学校道德教育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剑.论网络道德的教育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12(04)

[2]薛伟莲,刘权威.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与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3]魏荣.论网络社会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塑造[J].学术界,2004(6).

[4]李尧.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的塑造研究[D].吉林,吉林农业大学,2012.

[5]王梅仙.论当代大学生网络人格培养[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6]孟亚,李慧玲.网络德育:道德自律的觉醒与道德人格的重塑[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2).

[7]黄海蓉.网络环境中青少年道德人格危机成因透析[J].人民论坛,2013(8).

[8]常海燕.论虚拟社会中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D].广西大学,2012.

作者简介:燕学博(1980—),男,湖北十堰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现供职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网络技术与网络安全、物联网技术、能源经济。

作者:燕学博

第2篇:耻感文化因素与当代青年道德人格重塑

摘 要: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模式的典型特征,也是我国传统道德规范性基础和要求。当代青年在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背景下形成怎样的道德人格,它既是确立健康人性道德的根本标志,也是道德教育、品德养成和建成道德社会的保证。在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多元多变,个别人身上出现耻感淡化、道德失范的情况下。深刻认识耻感文化,对于重塑青年的道德人格提高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耻感文化 道德人格 现代建构 伦理维度

1 现代文化背景下道德人格的生成与嬗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平等竞争、讲求效率、提倡个人价值等新观念日渐深入人心,新的社会环境在鼓励个人发展也为社会多做贡献方面提供了更为优越的空间环境。耻感文化中“耻于落后、耻于无知、耻于懒惰”的精神焕发出催人奋进的巨大活力。青年人面对就业和下岗压力、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新知识新技术的压力,面对个人价值亟需得到社会认同和舆论赞许的压力,以落后平庸为耻,以不思进取为耻,以精神生活空虚、知识文化贫乏为耻的观念成为人们努力奋斗的强大动力。我们鼓励个人发展、自强不息,而反对损人利己、不公平竞争。尽管在不同的时代耻感文化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内涵,但耻感文化中的奋斗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当今时代仍不失为激励我们进取、向上的道德力量。

2 现代道德人格的缺失与重建

耻感文化的缺失,远远悖离了数以千年的中国优良传统。在过去,中国古人将“耻感”这种心理感受加以发掘、升华,使之成为一种文化积淀,深刻地影响到了包括耻辱刑在内的中国国家制度的设计。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历来也十分重视荣辱的观念。“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等格言警句,都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

3 文化因素背景下当代青年道德人格的重建

(1)建立道德人格信仰标准。“耻感文化”就是有一个公认的道德标准,并且在外力的作用下依靠这一标准来发展人的良心的社会。“耻感文化”依赖于外部的强制力来达到道德标准。这里的外力就是社会自我评价与个体自我评价的“合力”。“耻感”,是以社会伦理道德范畴的“耻”为道德评价标准所作的否定自我评价。而这种以“耻”为道德的评价标准并在个体良心和道德信仰的确立中起规范作用的文化逻辑就是“耻感文化”。但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确实出现了如上所述的道德标准的模糊甚至颠倒的现象。因此,我们更加强调构建合理的,有助于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道德评价标准。在此,我们呼唤的是大众道德。何谓大众道德?大众道德可以理解为普通人的道德,社会大多数成员的道德。即“既满足个人自身的基本心理需求、价值需求和个人正当利益诉求,同时主观上没有损害他人、社会的故意,客观上没有造成他人、社会损害后果,能够与人和衷共济,对他人和集体有利的行为方式”。所以,不能把道德的评价标准定位太高,使之远离了社会生活,仅强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高尚道德,忽视社会成员对个人正当利益的追求,这样只能导致大众远离道德和望而却步,反过来也不利于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2)拓展道德人格本质内容。不仅把“耻感”作为个人道德信仰确立的环节,而且重视其在国家与社会道德信仰确立中的作用。我国古代儒家不仅把耻与立人联系在一起,而且把耻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把耻与国家的本体联系了起来,由“个人之德”上升为“国家之德”,成为了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明代顾炎武指出:“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理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由此认为礼义廉耻“四者之中,耻犹为要”。章太炎所大力提倡的“革命道德”,其第一项就是“知耻”。中华民族的爱国志士总是把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与士的耻感联系在一起,使“耻感”不仅成为修身,而且成为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内容。人的道德从来都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现实的制度性环境会对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产生实际的影响。好的制度会激发人的善,抑制人的恶,而坏的制度则极有可能伤害人的善,滋生人的恶。而且,人的道德在现实中不是一种静态的存在,而是随着现实的环境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人们在现实制度环境中的生存和体验,会对人们的道德的养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3)加强道德体系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恢复耻感作为道德体系和伦理精神历史地位,推动民族伦理精神在新的文化条件下的辩证发展。中国历史进人改革开放的关键期新时期,面对社会上出现荣辱不分、耻感淡化的趋向,许多专家学者开始探究当代中国人耻感淡化的现实原因及解决途径,并对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内涵,形成的条件,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差异做了研究。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此理论一经提出就成了学界的研究热点。我们应该将耻意识的培养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在探讨中国传统荣辱观的内容和时代价值的同时,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对耻感与道德体系的关系和“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思想价值,从道德教育价值角度解读“耻感文化”因素对重塑青年道德人格的研究。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耻感观念和意识。耻感观念、意识是“耻德”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知耻心是人们为善去恶、积极向上的内在驱动力。耻感文化既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模式的典型,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文化渊源。

(4)实施有效的耻感教育,培养人们“行己有耻”的道德品行。耻感文化在不同时代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作为一种道德理念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并且通过一定的途径对社会群体实施道德教育。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十分强调“教人以知耻”,朱熹说人只有“耻于不善”,才能“至于善”。康有为也指出“耻者,治教之大端”。管子从关系国家存亡的高度认为国有四维,即礼义廉耻,顾炎武进而指出四者之中,耻为尤要。传统道德中的这种以“教民知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已深深融入在人们的道德实践中。知耻为立人之大节,有它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堕为禽兽。耻感文化中“耻于落后、耻于无知、耻于懒惰”的精神蕴含着巨大的催人奋进的活力。发挥耻感文化中鼓励人们进取、向上的道德力量,并以尊荣恶耻、近荣远耻为价值导向,才能自觉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激励人们秉承道义,自强不息,培养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无耻则无荣;一个社会不以恶为耻,没有对耻的厌恶和鄙弃,没有对恶和耻的处罚,也就没有正义可言。一个人丧失了耻感,必定会无恶不作;一个社会丧失了耻感,就会形成一股强有力的不良风气,左右着整个社会大众群体的道德水准。“一个社会不仅需要光荣意识,亦需要耻感意识,不仅需要光荣文化,亦需要耻感文化。一个缺失耻感的文化,很可能是一个堕落的文化,一个缺失耻感的社会,很可能是一个堕落的社会”。当代道德教育应在对传统道德文化重新进行审视和解读的基础上,加强知耻教育。

4 耻感文化与道德人格的伦理超越维度

笔者认为新阶段的中国社会非常需要这种“耻感文化”教育。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中说,耻辱是从我们感觉羞耻的行为产生的一种痛苦。这种“痛苦”,实际上就是道德的耻辱感,反映了我们每一个人的道德感,它是道德的良知,是行为的理性精神,是对人类基本的道德尊严和价值尺度的坚守和维护。有了耻辱感,我们就不会让思想和行为变得背弃人性善恶原则,背弃崇高道德原则。而且,这种原则,更应成为我们生命的一种品质,一种习惯,成为我们的一种品性,为我们所永远具有和追求道德人格。“耻”作为一种道德性的回应,其基本方面是自律而不是他律。作出这种判断的道德哲学根据是:“耻”作为一种道德的存在,是“主观意志的法”;作为伦理的存在,是“客观意志的法”。主观意志的法是自律,客观意志的法是他律。

耻感是对可耻的事的一种主观情感的体验。规范地理解,耻感就是人的行为与内化为个体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发生差距甚至冲突时所产生的痛苦体验,是对恶的行为的体验。由此,可耻的事是第一性的,耻感是第二性的,可耻的事只有在认为可耻的情感体验中才呈现出来。有耻感的人即耻者可以对自己的“可耻”行为进行自我评价活动,然后产生耻感,也可以对他人的“可耻”行为进行评价活动,然后产生耻感。这两种耻感尽管有联系,但对于耻者在情感上所发生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耻感”的对立面是“荣感”,指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当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与自己的世俗观念相一致时产生的愉悦情感,是对善的行为的体验。以痛苦情感表现出来的否定性评价经过无数次的重复,就会“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即在个体心理中形成价值观念的积淀,这种价值观念的积淀就是“耻观”。以愉悦情感表现出来的否定性评价经过无数次的重复,在个体心理中形成价值观念的积淀就是“耻观”。

伦理精神和道德体系以他特有的穿透力,在影响和折射着青年人道德人格优劣。耻感不仅是传统道德体系的基本原素,而且是伦理精神的原色,思想和行为坚持基本的伦理,是人类应当遵守的普遍的、公共的道德原则,也是人类公认的一种美德。明辨荣辱是非,具有善恶标准,就能懂得什么是善生活,什么是恶生活;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就能懂得在社会生活中,什么行为是正当的,什么行为是不道德的,什么是耻辱的,什么是该受到谴责的。耻辱、耻感文化,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文明素养的体现,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深的道德考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说,荣与耻的观念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它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还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如今我们要构筑中国持续发展的精神基石,要重建道德,就必须寻回耻感文化。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应该重构耻感文化因素作为道德体系和伦理精神的历史地位,实施有效的耻感教育,以耻感文化教育为基础,全面提高当代青年的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亦园,杨国枢.中国人的性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83.

[2] (德)黑格尔,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 高兆明:耻感与存在[J].伦理学研究,2006(3).

[4] 胡凡.传统耻感文化的形成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EB/OL].光明网,2009-9-24.

[5] 胡解旺:论大众道德[J].伦理学研究,2006(4).

作者:孙大志

第3篇:基于高校贫困生人格重塑的团体心理辅导研究

[摘要]高校贫困生具有自卑、自责、忧虑、过于敏感、过度严谨、倔强固执等负性人格特质。文章针对贫困生人格的现状和典型问题,从研究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原则出发,认为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应该遵循同质与异质相结合的原则、匹配性原则、积极性原则、无损伤性原则、提高心理复原力原则、全程性的原则,并提出认知重建型、情绪管理型、性格养成型、人际沟通型四种团体心理辅导类型。

[关键词]高校 贫困生 人格重塑 团体心理辅导

[作者简介]仲稳山(1965-),男,江苏泰州人,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江苏 泰州 225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GSY2009YB406)

[

随着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贫困生的学费和部分生活费已经得到较好的解决,但在各类经济资助都指向贫困生的同时,针对贫困生开展的心理援助也必须及时跟上。只有这样,才能帮助贫困生摆脱因家境贫困而带来的困扰,确保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顺利学习、生活和成长。针对贫困生开展的心理援助包括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已有的研究表明,针对贫困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具有个别心理咨询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为贫困生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但通过CNKI检索发现,从理论上系统地研究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文献还不多。本课题组针对贫困生人格的现状和典型问题,从研究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原则出发,设置贫困生心理辅导类型,重塑贫困生的健康人格,为高校开展有效的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参考。

一、贫困生的人格现状与典型问题

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了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由于人格的发展、变化会持续一生,因此,只有客观分析贫困生的人格现状和典型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实现贫困生人格的重塑。

目前,针对贫困生人格现状采用的研究工具主要是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大学生人格问卷(UPI)以及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谢桂阳和于开文的16PF调查数据发现,一部分贫困生个体与其他非贫困生个体一样,乐群外向、富有才华、坦白直率、沉着自信、独立性强,但也有许多贫困生的紧张性、有恒性高于非贫困生。兴奋性、幻想性低于非贫困生。王挺的调查数据归纳出贫困生的人格特征,待人表现为内向、谦逊、恭顺、消极和自卑,处事表现为理智客观、坚强独立、有恒负责和不依赖人,但面对生活则忧虑烦恼、沮丧悲观。程利娜的EPQ调查数据发现,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掩饰性方面的得分无差异,但贫困生在内外向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贫困生,在情緒性和精神质上的得分却显著高于非贫困生,说明贫困生具有较内向、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情绪不稳定、波动性大、易激动、倔强固执、孤独等特征。郑林科的UPI调查数据发现,贫困生UPI潜在5项正性人格特质,即积极性、稳定性、信任性、独立性和安静性,揭示了贫困生积极进取、自信顽强的人格品质;同时还发现贫困生具有较少的负性人格特质,在UPI中潜在3项,即忧虑性、自卑性和敏感性,揭示了贫困生自卑忧虑、担忧生活的人格弱点。周正红等运用CCSPS量表测量了贫困生人格的活跃、爽直、坚韧、严谨、处事态度、重情和随和7个维度,发现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活跃、爽直、处事态度、重情和随和上得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贫困生和非贫困生一样个性直率活泼、比较合群、为人随和、易于与他人相处,但是在严谨维度上贫困生的得分高于非贫困生,说明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更为严谨。

二、贫困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内涵

团体心理辅导起源于欧美国家,20世纪90年代由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引进到我国。针对贫困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总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它要帮助贫困学生了解自己,制订计划,作出抉择,担任起对个人与社会的责任,实现自己的潜能,过健康的、有意义的。自我满意的生活。团体心理辅导集多项心理和社会理论于一身,以团体为单位,以活动为载体,以自我体验为途径,引导团体成员平等沟通交流,认识自我潜力,解构自我认知体系,改变行为动机。它的理论基础包括群体动力学、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柏恩的人际交互作用分析理论、罗杰斯的当事人中心治疗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等。这些理论在以贫困生为辅导对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加以应用,可以帮助贫困生学会面对现实问题,正确认识自己内心的冲突,改变对贫困、自我、社会及他人的认知,纠正错误观念,增加心理自由度,建立起新的人际交往模式,改善情绪和情感体验,作出新的有效行为。

研究业已表明,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不是个别心理咨询的简单拓展,也不仅仅是为了节省时间和人力,而是它确实具有个别心理咨询无法达到的优势:辅导团体可以为每一个贫困生个体提供一面镜子;贫困生个体可以从其他参加者和指导者的反馈中获得益处;贫困生个体接受其他参加者的协助,也给予协助;团体可以为贫困生提供考验实际行为和尝试新行为的机会;团体情境鼓励贫困生个体做出承诺并用实际行动来改善生活;团体中的互动行为,帮助贫困生个体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的功能,并显示出如何追求其在学校、系部和班级中的地位;团体的结构方式可以使贫困生个体得到归属的满足。总之,团体心理辅导是通过团体来指导贫困生个体,通过团体活动协助贫困生发展个人潜能、学习解决问题及克服情绪和行为上的困难。

三、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原则

针对贫困生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除了要遵守一般的心理辅导原则外,还必须遵守以下六项原则:

1.同质与异质相结合的原则。在选择贫困生组建团队时,必须注意团队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开展的初期,常以改变贫困生个体的认知为主要任务,其团队成员应是同质的,即所有成员都是经济困难的学生。同质性团队可以引导所有贫困生成员直面自己的贫困现实,对贫困问题进行正确的归因和辩证的理解,不断发掘贫困的积极意义。但在贫困生个体行为习惯的改变上,同质性团体心理辅导的后继效果却很差,原因是团队成员难以将在团体中获得的技巧与情感迁移到现实生活当中,此时应重新组建新的异质性团队。异质性团队是指成员具有不同经济背景的团队,异质性团队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模拟贫困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环境,贫困生能够将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与非贫困生进行交往的体验、技巧顺利地迁移到团体以外的环境当中。

2.匹配性原则。所有针对贫困生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都必须符合贫困生群体和个体的心理特征,遵循贫困生心理发展变

化的客观规律。团体心理辅导的指导者在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之前,必须做好如下五项工作,以实现辅导内容与辅导对象的基本匹配:第一,归纳贫困生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第二,研究贫困生所具有的正性和负性的人格特质;第三,分析造成贫困学生各类行为问题、心理问题、人格问题的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第四,精心选择贫困生个体组织不同类型的辅导团体;第五,详细制定团体辅导的目标、活动方案和程序。

3.无损伤性原则。无损伤性原则是指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宣传、组织及实施过程中,不能使贫困生个體产生师源性或医源性的心理问题,也不能加重贫困生个体原有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容易造成贫困生个体心理产生损伤的情境包括两种,一是团体外部情境,二是团体内部情境。团体外部损伤是指在宣传、组织团体期间,由于过度夸大、渲染贫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而让外界给贫困生群体贴上“异常人群”的标签,导致贫困生的心理损伤。团体内部损伤是指团体心理辅导进行的过程中,由于指导不当,造成指导者个人对贫困生个体或团体成员个体对其他贫困生个体产生的心理损伤。为避免这些损伤,团体辅导的组织者、指导者应注意宣传的方式,提高团体心理辅导的技能,确保团体辅导在隐秘、安静、和谐的环境中健康、科学地开展。

4.积极性原则。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辅导理念对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有独特的适用性,如积极心理学主张用“去问题化”眼光看待个体的观点,就与现实中贫困大学生的“非病人”角色相吻合。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樊富珉教授提出了针对贫困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际目标和干预重点:培养团体成员的积极认知,主要是积极的贫困观、积极的自我观、积极的生活观;培养团体成员积极的人格品质,主要是爱、乐观、感恩、希望四方面;培养团体成员积极的情绪体验,主要包括在活动中创造积极的情绪氛围,以及讲解压力应对方式;解决团体成员现实的发展性问题,主要有时间管理、生涯规划、人际交往等。孟万金教授在2008年创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吸取了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和积极教育等各类西方思想和中华文明的传统精髓,已经成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对开展贫困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5.提高心理复原力原则。针对贫困生开展的任何一种团体心理辅导,都必须能够提高贫困生个体的心理复原力。心理复原力可以看成是个人与环境互动的动态结构,是在“显著的威胁脉络情境中成功适应而发展的现象。”它包括内在与外在保护因子:内在保护因子就是指个体本身具有保护因子作用的心理能力和人格特质;而外在保护因子则是指个体以外的环境,它促进个体成功调适,并改善会导致不良适应结果的因素的反应,一般包括家庭、学校与社区三种原级系统。团体心理辅导不只是协助贫困生个体消除心理症状,还要帮助其建立健康的个人保护机制即复原力,使贫困生个体在面对重大生活事件时,能够通过保护机制达到自我复原。

6.全程性原则。贫困生的团体心理辅导还必须遵循全程性原则,即这种辅导应伴随贫困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一般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限,而针对贫困生进行的团体心理辅导,则要根据贫困生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发生的共性问题或产生的共同的发展需求,组织成不同类型的辅导团体,分期、分批地实施。

四、基于贫困生人格改变的团体辅导类型设置

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类型设置的依据是贫困生存在的人格问题。针对贫困生开展各种团体心理辅导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贫困生人格的积极转变。基于贫困生人格改变的目标,本课题组将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设置为如下四种类型:

1.认知重建型。认知重建型团体辅导的成员必须具有同质性,它的主要任务是解构贫困生的认知模型。贫困生对贫困、自我、他人和社会普遍存在着偏执的认知过程,这些认知结果常常加剧贫困生的消极情绪,促成无效行为。通过认知重建的心理辅导,可以使贫困生正确认识、理解贫困的内涵,全面了解自我,完善自我意识,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接纳自己,善待别人,理智分析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情绪管理型。情绪管理型团体辅导的成员包括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因而具有异质性,它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团队成员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情绪管理型的团队所具有的凝聚力、包容性、互助性可以让团队内的贫困生获得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找到被人接纳的感觉,体验到踏实与温暖,产生归属感,从而减少焦虑、抑郁、悲观、消沉等消极情绪。

3.性格养成型。性格是人格的核心成分,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贫困生的性格中经常具有自卑、自责、忧虑、过于敏感、过度严谨、倔强固执等负性人格特质,因此,在性格养成型的团队中必须吸纳一部分外向型性格占主导地位的非贫困生成员。这种性格养成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为贫困生成员提供良好性格的参照,让贫困生改变消极的自我暗示倾向,体验自身的价值,养成开朗、自信的正性人格特质。

4.人际沟通型。人际沟通型团体辅导的成员必须是异质的,他们必须来自于在校大学生的各个自然群体。人际沟通型团体辅导的过程要真实地模拟贫困生的实际生活状态,减轻贫困生的人际敏感程度,让贫困生顺利迁移在团队中习得的各类交往技巧和情感体验,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与不同经济背景的学生形成积极而有效的沟通。

[参考文献]

[1]谢桂阳,程刚.高校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J].心理科学,2002(5).

[2]于开文.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2006(2).

[3]王挺,杜文东.大学贫困生个性及心理健康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6).

[4]程利娜.贫困大学生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J].中州学刊,2005(3).

[5]郑林科.贫困生UPl人格特征预测与核心人格特征探索[J].心理研究,2009(5).

[6]周正红,周生江,张桂青.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适应的相关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1).

[7]王卫平.高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6).

[8]何瑾,樊富珉.团体辅导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3).

[9]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10]刘宣文,周贤.复原力研究与学校心理辅导[J].教育发展研究,2004(2).

作者:仲稳山

第4篇:重塑人格

重塑人格,着手细节

铜陵市第九中学

赵锡祥

摘要;普通高中高一新生不仅表现出文化基础薄弱,行为举止、品德素养也令人堪忧。老师要面对现实,接纳、包容这些孩子,并帮助他们重塑人格,建立自信;细节决定成败,只有从细节着手,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用关爱去唤醒尊严,触动其心灵最深处,方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老师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细节着手、心灵交换、人格重塑、建立自信。

我校是一所市级普通高中,地处我市的城乡结合部,每年中招学生入学分数在我市数较低的,学生除文化基础薄弱外,行为习惯、道德操行和意志品格等方面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高一年级的班主任深感责任重大,工作的艰辛不言而喻。如何培养这样一群顽童,重塑他们健全的人格是摆在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重大课题。

一、入学新生的主要表现;

1、缺乏劳动意识、自私、冷漠。入学的第一天 ,当我带领我班学生进入因暑假而布满灰尘的教室时,学生除了抱怨而束手无策,当我将准备好的抹布拿上讲台时,除少数同学主动把自己的桌椅随意打扫一下外,其他同学仍站着一动不动。我故意叫他们坐下,他们说这么脏叫我怎么坐,我说你们等着,我来给你们擦。学生笑声一片。这时站在室外的学生家长都进来为自己的孩子打扫,我注意观察这些学生的表情,没有感动、心安理得。我请家长们离开,这样的小事理应由学生自己做,学生感到很茫然,也很无助。进过近十几分钟的等待,学生才勉强坐定。面对这样的情形,我随即决定组织一次班级卫生大扫除,给每个学生进行明确细致的分工,班级四十几个人,整整一个上午,在抱怨和叫苦声中低效地完成上午的工作任务。

2、没有责任感,散漫、偏执。开学一个月来,从班级值日到班级管理无不流露出学生没有责任意识。每天的值日生要班干一催再催,有时甚至要等我到班亲点值日生才行,值日也是走过场,敷衍了事。我有时干脆接过扫把和拖把自己干,学生也不领情;班级按身高编排的座位,学生也是经常调换,有一次问调座位的原因时,有学生竟回答调座位是为了上课睡觉方便;费尽心机挑选的班干和课代表,三天后就有人要求辞职,原因是课任教师提问太多嫌烦;在班级建立的班级日志,由每天的值日班干轮流记录,同学肆意调换座位、上课讲话、小动作不断、玩手机、打瞌睡等等,老师一节课要停顿多次维持纪律,日志记录却是一切正常,问为何不如实记录,竟然是不能轻易得罪同学。

3、缺乏自信,怕难、不上进。学习上没有明确的目标,找几个入学成绩相对较高的同学谈上高中的打算,回答无一例外的能考上啥就是啥,当我说你们只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坚持三年,考上一本院校是有可能的,学生惊讶得眼珠都要突出来,看样子对二本院校都不敢奢望;一周课下来,家长就打电话要帮孩子找家教,上课外辅导班,两周后就有学生提出学体育、美术等特长班,原因是高中课程太难,学不会。从学生的作业看,错误的原因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答题不规范,审题不仔细,课外不看书,只能机械地做那些机械的习题,只有略有思考和感悟的习题要么空白,要么乱答。遇到一点点困难,不是迎着困难上,而是逃避,且在逃避困难上水平很高,方法五花八门。

面对这样的一个班级现状,面对这样一群弟子,我觉得应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开始,从细节着手。用一颗宽容的心先接受这个现实,接纳他们,相信这些都是暂时的,半个学期,一年之后,学生一定会改变。先通过尊重,建立互信,从现在做起,从每天的小事做起。

1、 让学生建立责任意识,从每天做值日抓起;让学生明确值日是每个学生应尽的义务,为我们每天创造一个良好、舒适、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根据学生离校的远近,编制班级值日表,进行细致的分工,每天我都亲自参与,扫地、抹灰手把手地教,劳动工具分类整理,摆放有序,给学生讲明保洁比清洁更重要的道理,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不乱丢、乱扔。还请生活委员谈工作感受,讲安排工作中的困难。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同学们从过去对身边的垃圾视而不见到主动拾起,扔进垃圾桶;从自己的桌椅都懒得动手到现在每天一大扫课间一小扫;学生从不会拿拖把,不会弯腰到现在干起活来像模像样。我们在劳动中建立互信,分享劳动的喜悦。下一步将计划如何美化教室,请同学们献计献策,下个月一个漂亮、整洁、舒适的教室将呈现在我们眼前。

2、 让学生学会尊重,从日常事务中交心入手。面对学生的散漫和偏执,老师要有一颗包容的心,面对现实去接纳我们的学生,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学生的一言一行无不暴露出他们的无理和无知,老师要以一颗平常心去接纳,但包容决不是放纵,我们要等待时机,讲究策略,把握机会。通过谈心,分析现象,剖析本质,一定要谈到学生的心坎上,触动心灵最深处,切忌粗暴和说教,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可亲、可敬、可畏。让学生学会了尊重别人,同时也就开始了尊重自己。

3、 让学生建立自信,从学会学习方法开始。普通高中的学生只要谈到学习脑

袋就大,绝大部分学生成绩不好的原因不是智力因素,而是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客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等非智力因素不足。各科老师不必急着传授学生新的知识,而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给学生编制适合本学科的学习程序,通过具体事例,强化学习方法,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学习潜力,积累成功经验,获得成就感,再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断丰富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要长期的坚持,当学生遇到困难,总是习惯性逃避,老师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能给他们逃避的机会,当然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客服困难,但一定要淡化老师的作用,突出学生本人的能动性,并适时鼓励他们---你能行。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要区别对待;是因为马虎、不认真等造成的低级错误要从严教育,而对于学生因理解、思维方式或解题技巧等方面造成的错误就不能小题大做,一定要维护学生那颗脆弱而又极不自信的心灵。

面对我们这样的一群学生,学校教育是帮助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孩子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生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情感、意志品德等方面作用是巨大的。所以家长也要不断学习,与孩子建立朋友式的亲情关系,转变思想,改进为孩子服务的质量,不溺爱、放纵、娇惯孩子,又要关心、爱护、尊重孩子。不能只关注孩子学习成绩,而忽略孩子的情感。在不能给孩子学习方面更多的指导时,努力关注孩子自尊、自信、自爱、自律、自强的教育,会让孩子终生受益,比让孩子学点书本知识更实惠,因为它直接提升的是孩子的幸福指数。

第5篇:读《重塑心灵》有感:重塑心灵,品味人生

重塑心灵,品味人生

——读《重塑心灵》有感

作者:伊犁中支 吴晓昀

在这个繁华的时代,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我们的心灵容易变得敏感和躁动不安,因此需要给自己的心灵补充营养,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坚强、勇敢,更有信心去面对一切事物。

最近读完了李中莹老师的《重塑心灵》,不敢说大彻大悟一番,至少心理有了一个完整而轻松的疏理过程。以前,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爱较真、易急躁,结果往往心情和事情都越来越糟糕,读了李老师的书以后,遇到问题时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理性而轻松地解决问题,使自己更有能力证明自己的实力,增加自己的信心。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也非常赞同李老师提出的培养自信的一个方程式:感觉→尝试→经验→能力→(肯定)→自信→自爱→自尊……

这本书买来已经有半年多了,上一次只是简单的看了一下,看到后面越看越觉得理解有困难了,几乎没有看完就放被搁置书柜。最近心血来潮把原来看的一些书籍又重新翻阅了一遍,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李中莹老师的这本《重塑心灵》。

这本书主要是李中莹老师教授我们如何使用《神经语言程序学》技法提高为人处事能力,建立成功快乐的人生。里面介绍的很多技巧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如果能真正运用起来将对提高生活品质会有不小帮助。其中"与潜意识沟通"这一部分令我印象尤为深刻,人要不断的与自己的潜意识进行沟通,以达到自我的和谐状态。我试着将这种方法与静坐、深呼吸结合起来使用,发现这种方法可以让人很快冷静下来,对于减少脑中纷乱繁杂的思绪有一定效果。记得有一次不良情绪来袭时,我一个人在书房打坐做深呼吸然后与潜意识沟通,似乎进入了一种无我的状态,睁眼的一瞬间思维清晰、心情舒畅,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书中很多想法和观点都很独特和鲜明,将有些现象和事实一针见血地阐述归纳出来。展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从里向外,从心灵底层层层透析,当我跟随着文字行进的时候,仿佛自己也是一个正在接受解剖的人,脑子里往日的画面和故事像电影一般播放,自己也正在进行心灵的重塑。在书中,有一个观点对我影响较大,这个观点是"有效用比只是强调道理更重要".说道理往往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上,而注重效果则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未来。对于我自己而言,自我感觉是挺喜欢讲道理的,与别人沟通交流,理论道理较多,但我很少想过它是否有效果、是否创造了效用、效用是否达到了最大化呢?很多时候,面对不同的人,他们所能接受的方式也存在差异,讲道理不一定有效果,如果你注重效果也许就不会和他总是讲道理了。我也很赞同李老师书中的一句话:"有效和有道理往往可以并存",在读完书后,我在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就会多注重说出的做法除了有道理外是否同时有效,在"三赢"(你好、我好、世界好)的原则基础上追求效果,这样比坚持"什么是对的"更加有意义。

书中讲到的内视觉内听觉与内感官三种感官类型,通过观察眼睛转动的方法来判断人们属于哪种感官类型,当你回忆过去某一段场景时,第一个出现或者是出现最多的是画面、声音还是感觉来判断。经测试发现,我比较符合书中介绍的内视觉强内听觉弱的人的性格特点。我习惯快速处理事情,遇到意外情况时容易焦躁,不太注重细节。虽然没书中所描述的情况严重,但这些问题点确实存在,我也一直在想办法克服。我最近试着将这些内感官的特别用在学习上,就是多使用想象法记住一些知识点。比如最近我使用想象法来记我新接触的业务概念,效率有所提高效果比原来的死记硬背要好很多。我接下来要提升的就是内听觉以及内感觉,特别要加强的就是内听觉。李老师介绍尽可能的分辨所处环境中发生的声音。说话时,有意识的注意自己的声调、听别人讲话时从说话者的讲话声调中感受他内心的情绪状态。提升内感觉的有效方法应该就是经常注意觉知本体的感觉,其实我想这相当于经常发觉潜意识的存在,通过这种方式与潜意识沟通。

后面介绍的情绪方面内容讲到情绪都是有其积极意义存在的,这点我本人也非常的赞同。表面看起来有些不良情绪产生毫无价值,比如生气,但是究其原因应该是自己对于事实或认为的情形想改变却又无能为力时的一种自我保护程序的体现形势。对于处理这种情绪的方法我尝试过使用《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中介绍的方法,将当时的这种积极能量提取出来并感受它。而我最近也在尝试当情绪来袭时,多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我有时候会出现无力感,就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原因是什么呢?我改变哪项原因就会使情况有所改变呢?我愿意改变吗……有时候在自我对话开始之前需要先鼓励、肯定一下潜意识的自我,让自己充满积极能量去思考问题。

书中的很多内容目前还没有全部掌握,这本书值得不断地重复学习并实践。我要学会生活,体验人生,抱着一种享受人生的态度去学习、去工作、去休息,做情绪的主人,充分享受、完全拥有正面情绪,恰当处理负面情绪。成长更多来自于心灵的成熟,这种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面临更多选择,懂得思考、懂得如何行动、懂得品位人生,才不枉美好时光。

第6篇:重塑良好形象

弘扬优良传统 重塑良好形象

开展“重塑中国石油良好形象”大讨论活动,既符合当前中国石油作为国企必须树立良好形象的要求,又是每一个员工应尽的责任。

当前,中国石油正处于改革发展的特殊时期,在新常态下也存在着阻碍稳健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因此开展大讨论活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实际行动,是赢得社会公众理解认同的重要举措,是所有中石油员工的共同愿望,是推动集团公司稳健发展的内在要求。

全体干部员工应当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集团公司党组的决策部署上来,振奋精神,重塑形象,推进发展,以创新的意识、站排头的勇气、出经验的担当,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从严管党治党,从严依法治企,从严管理队伍,大力弘扬石油工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围绕“弘扬光荣传统,重塑良好形象”主题,以上率下、全员参与、开门讨论、内外兼修,着力解决损害和影响企业形象的突出问题,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努力塑造忠诚担当、风清气正、守法合规、稳健和谐的良好形象,推进中国石油持续健康发展。

第7篇:重塑乡村文化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对家的依恋是所有游子共同点。可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至,许多游子有了“客舍似家家似寄”的陌生感触。传统的乡村文化在巨大的改革浪潮前,开始淡出农村的生活,拜金消费文化开始占据农村重要的空间。强化农村教育,重塑乡村文化势在必行。

众所周知,农村教育是维系乡村文化的重要手段。乡村文化是所有离乡游子的根,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不能强化农村教育,重塑乡村文化,那么必将影响社会主义新的建设,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然而,当前部分地区却未能做好农村教育,加速了的乡村文化消逝。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如: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上学成本增加,子女随父母打工异地就读,上学人数减少;家长不重视教育;政府教育经费紧张等。

面对乡村文化的消逝,游子“失根”的尴尬处境。我们不能消极处理,坐视不理,而应该积极地行动起来,采取果断措施,切实改变这种“失根”的危险。

一是优化配置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合理并校、建设住宿制小学,以优质教育质量服务于农村。加大农村教育资金投入,改善农村落后的教育现状;减轻上学成本;切实强化农村教育,培育乡村文化生存的土壤,稳住离乡游子的“根”,为优秀传统文化重放光彩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提供力量源泉。

二是加大农村企业的发展,增强农村教育基础。积极鼓励农村企业发展,增强地区经济实力,吸引农民工本地就业,农民工子女就地就读,切实改变学校学生人数少的现状。以经济反哺农村教育,为重塑乡村文化的提供持续动力。

三是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各种专项宣传活动,改变农村错误的消费文化观念,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理念,正确引导家长的教育理念;增加人民的法律意识,改变农村地区的暴力、赌博等现象。增强社会安全感;寻回乡村生活逐渐失去的独到文化精神内涵。

四是多方式构建和谐邻里关系。组建村活动中心,组织丰富多彩的农村集体活动,如评选和谐家庭、模范丈夫或妻子等,改善现在淡漠和紧张的领里关系,构建新时期下和谐农村生活方式。

相信,随着农村教育资源的优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各项宣传措施的落实;农村教育定能够得到强化,乡村文化一定能够重放光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定然会跨上一个新台阶,一定会揭开和谐社会主义新的一页。

第8篇:重塑医学人文精神

浅淡重塑医学人文精神与德才兼备医学生的培养

在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今天, 医学院校也扩大了招生规模,而规模的扩张导致了医学生源质量下降和人文素质参差不齐;加之医学教育课时紧张,许多学校在专业教育、技能训练与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两难选择中,毫无疑问地倾向了前者,从而导致医学教育中一定程度的人文空白。医学生长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会更加摒弃仁爱精神,崇拜金钱名利,缺乏人性温暖,使得人文素养与医务工作者的职业要求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生的过程中,重塑医学人文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

邱仁宗先生说,我们应该一只眼盯着医学——医学科学的发明、发现和技术进步,另一只眼关注医学活动中得正义、公正、义务、美德、仁慈、责任、同情、忠诚、自主、允许等。

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医学的技术被定义为“仁术”。没有任何一门科学像医学一样对技术和道德要求极高的协调一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要求我们医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水平与生命的价值等价,与人类的生生不息的未来等价,这是何等的重要!医学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的关注,是对人类身心健康和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及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关爱生命。瑰丽多彩的生命现象、奥妙无穷的人体、复杂多变的疾病,既是医学永远认知的对象,也是促使医学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

当代医学生人文素养缺失,表现在诸多方面:

一、社会责任感缺乏。作为一个医学生,将来从事的是挽救生命的崇高职业,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为人类健康和医学荣誉献身的精神。然而现在的医科大学的学生,受功利主义影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自私自利,对他人,对社会,对生命缺乏责任感和关爱同情之心,甚至对生命和健康极端不负责任。

二、人际交往障碍。医学生的人际交往不仅限于校园内,更重要的是将来走向工作岗位,面对的是担忧甚至恐惧的患者和家属,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谐的医患关系有赖于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社会主义社会医患关系中医生的道德规范是:举止端庄,文明礼貌;尊重病人,一视同仁;言语谨慎,保守秘密;廉洁奉公,尽职尽责;钻研医术,精益求精。可见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心理素质欠佳。随着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医学生学习和就业压力愈来愈大,导致许多人心理素质下降。医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交往障碍、敌对、冷漠、自卑、偏执等。一旦发生心理问题,产生心理障碍或疾患,甚至导致行凶或自杀的严重行为。对以后从事医疗行业也有极大地负面影响。

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生,重塑医学人文精神,需要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我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一、开设医学人文课程。我校温进坤书记说:要让人文社会科学得要素真正融入医学科学和技术领域,并让人们感受到这个学科的作用,最主要的渠道是通过教育环节来实现的,即要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科学素养的教育培养,让他们在接受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去真正地理解人的生命的完整性和医学科学技术的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构建合理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开展医学人文教育是塑造医学人文精神途径之一。教育部规定的医学人文课程仅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卫生法学,而有的学校还未全部开设或改为选修,造成医学生人文素养薄弱。我建议列入核心课程的医学人文课程有: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与哲学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把人文知识整合渗透到医学教育中。

二、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 。在重塑医学生人文精神过程中,必须遵照大学生成人成才规律,满足人的个性化全面发展的需求,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培养医学生在健康的心理引导下尊重生活、热爱自我及自然环境,让个人的意识、才智及能力得到健康、全面、和谐发展,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和个人特征。通过素质教育实现对医学生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取向、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不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医学生人文实践活动。学校应该多引导医学生积极参加服务集体、服务社会、献身祖国的实践活动,了解国情、了解社会;鼓励学生参加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对农村卫生情况的考察和义诊活动等,让他们在每一次的活动中加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思考,增进对病人和生命的尊重、敬畏和关爱,在社会实践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提升适应能力、交往技能和发展综合素质,提升人文精神。

我们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肩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要职责,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人文素质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医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类健康,维护病人的利益和福祉,缺少人文精神的人很难甚至不能完成医学职业本身的目的。作为即将从事医疗卫生行业工作的医学生,应该具有献身医学事业、勇于创新、尊重他人生命的最基本的品格素质,才能担负起救死扶伤的重大责任。因此,重塑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生尤为重要,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从业素质、缓和紧张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第9篇:读《重塑心灵》有感

朋友去参加李中莹老师的“NLP执行师”培训,回来送我李中莹老师亲笔签名的《重塑心灵》,怀着很好、很期待的心情读完了这本书,收益很多。无论是12条前提假设,或是关于系统的理解,还是关乎于简定语言模式对我的感触很多。结合现在的工作状态,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关于沟通的一个章节,里面有提到有效沟通的八点启示,下面一一和大家分享。 有效沟通的八点启示

(1)有效的双向沟通的先决条件是和谐的气氛

(2)沟通方式不能一成不变,不断更换直到找到对对方有效的沟通方式(言语和行为)为止(考虑性格、价值观、当时状况等等因素)

(3)给别人一些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BVR(价值观念),且只有自己才能改变,从他的BVR角度去看,有什么比他的决定能够给他更多更好他所向往的价值,然后引导他自己去意识到这些新的可

(4)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沟通无对错之分,只以效果为准。 (5)不要假设状况,问清楚事实,面对事实的发生。

(6)不托人带话而直接对话,在建立坦白、诚恳的沟通态度上,各说所需达成共识。

(7)多寻找出共同的价值和信念。

(8)坚持找出新的解决方法,从改变自己开始。

以上的八点,无论是在团队管理中或是市场营销中我都很有收益,尤其是团队管理。当我试图去控制或是希望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身边的同事的时候,发现这种想法下我们的沟通很会困难,很容易引起不愉快。最终的结果的要么同事勉强的表面接受,要么不欢而散。通过以上的八条,首先我明白:1.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那么我们需要能够接受不同理念、观念的胸怀去包容所有的发生。

2、需要用不同的方式与不同的人去沟通,团队成员不论是年龄、成长背景还是入职年限都不一样,那么我想只有更灵活的沟通方式才能更有效果。

3、直接沟通,能当面温清楚的事情不去猜测,不去旁敲侧击的打听,以更坦诚的、真诚的态度面对自己和身边的每一个人。

4、多与同事非正式的沟通,多了解彼此,寻找建立更多共同的价值观,以利于更好的工作沟通。

《重塑心灵》这本书确实带给我的感受很多,今天只是从有效沟通的角度对工作做了一些总结。

上一篇:教师节校长代表发言下一篇:土建施工员的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