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亚里士多德是现实主义的鼻祖, 《尼各马可伦理学》第2卷开头这样说到:“伦理德性则是由风俗习惯沿袭约束”。这里所说的“风俗”是指普遍的行为方式和倾向, 如果大家都这样做, 也就形成了一个群体的风俗。亚里士多德把风俗一词和“ethos”的拼写稍加改动, 就有了“ethike”一词。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伦理学是指研究风俗习惯所形成的伦理德性的科学。

一、德性的含义

德性一词的概念, 在所有希腊伦理学体系中都是根本性的概念。德性最初是在希腊人的使用中出现, 是指武士的骁勇善战、无所畏惧的高贵行为。比如, 《荷马史诗》中曾提到, 德性的含义几乎等同于勇敢。自此以后, 德性也常被用来形容卓越公民的优秀品质或者美德, 并逐渐发展为用来指任何人、生物乃至器物的所拥有的优点。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德性与卓越用法相似, 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在道德意义上, 德性就是指人所特有的, 比如, 善良、勇敢、无畏、正义、公正等高贵的品质;另一方面的含义, 则是在非道德意义上, 德性是指生命物和无生命物的特长。比如, 狗的德性是忠诚, 鼻子的德性是嗅觉敏锐, 通常意义上, 我们所讨论的德性, 是指人的德性。亚里士多德认为, 德性不是与生俱来的, “我们的德性既非出于本性而生成, 也非反乎本性而生成, 而是自然地接受了它们, 通过习惯而达到完满”, 所以, 德性并非是天生形成的, 而是通过后天行为的多次重复形成的。

那么, 德性的含义究竟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在灵魂中由三者生成, 这就是感受、潜能和品质, 德性将为这三者之一”。这里的感受是指喜悦、难过、愤怒等情感, 我们不能主动选择感受, 只能被动接受, 因此感受既不是高尚的也不是卑微的;潜能是与生俱来的, 我们不能对它进行评价;而品质是我们可以选择的, 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褒扬和批评。因此, 在感受、潜能和品质三者中, 感受和潜能都不具有伦理价值, 只有品质是符合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德性。

二、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 人的德性是以灵魂的理性部分和非理性部分来区分的, 一种是理智德性, 是指通过教育而形成的, 需要时间和经验, 例如, 明智、正义和智慧都是理智德性;另一种是伦理德性, 是指因风俗习惯而养成的, 例如, 勇敢、无畏和慷慨。

(一) 理智德性

理性活动上的德性, 即理智德性, 可以由教导生成。亚里士多德把理智德性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思考本质不会改变的事物, 另一方面是思考会发生变化的事物, 因此, 根据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 又可以将理智德性分为理论的理智德性和实践的理智德性。智慧是理论的理智德性, 是人所特有的德性, 同时也是人的最高等德性, 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理性思维的源头。明智是实践的理智德性, 一方面作为理智德性可以由教导而生成;另一方面又与伦理德性不可分离, 其生成又离不开习惯。所以, 伦理德性和实践的理智德性是相互统一的, 也可以理解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我们实践道德的过程中, 德性使我们确定实践的目的, 理智则教会我们如何能够实现目的。理智德性是思考的德性, 是人所具有的优秀品质。亚里士多德认为, 在人的理智德性中, 智慧是其核心的部分, 也是人所具有的最高等的德性, 是对哲学学科的最根本的原理和普遍规律的把握, 也是对世间万物的真理的根本探究。

(二) 伦理德性

通过习惯的养成所形成的就是伦理德性。亚里士多德将伦理德性进行具体分类, 包括以下三部分:潜能、情感和品质, 在此基础上, 对各个部分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具体阐述。亚里士多德认为, 伦理德性的形成是通过风俗习惯而来的, 人首先要进行现实活动的实践, 通过现实活动, 将风俗习惯展现出来, 才能够逐渐将其转变为伦理德性。如果说人的理智德性是通过教育而形成的, 这是人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过程, 那么, 人的伦理德性的职责是通过后天的风俗习惯养成的。在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哲学家认为德性是“神赋”的, 直到亚里士多德打破了这种固有的认知模式, 他将德性的认识由“神赋”走向“人性”, 不再具有神秘主义色彩, 而是更符合哲学要求的现实主义。这种认识的改变, 使德性彻底实现了由神性向人性的转变, 奠定了德性是可传可教的唯物主义基础, 使德性更贴近人的现实生活, 并与人的生命和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而亚力士多德所提出的由教育形成的理智德性和由风俗习惯养成的伦理德性, 这种观点使得德性与人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与此同时, 我们也可以了解教育对德性形成的重要性。

三、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的关系

首先, 通常所说的伦理德性都是特指人所具有的, 而人的伦理德性就是指美德。决定伦理德性的根本因素是实践, 实践的具体内容则是由智慧所决定;把人当作偏重理性的动物来看, 人的理智德性就是所说的美德, 具体内容是由理性智慧所决定。其次, 由于伦理德性的特殊性, 其研究对象是以个别事物为主, 通过长期的实践过程, 积累经验, 最后找到符合伦理价值的伦理德性, 使得人的行为更具有美德;最后, 二者相得益彰。没有明智就没有伦理道德, 因为没有明智就不存在主要的善;同样, 没有伦理德性也就不存在明智, 德性是为人的行为提供目的, 而明智则是为达到目的提供方式方法。

亚里士多德认为, 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是紧密联系的, 缺一不可。人在进行选择的时候, 要有理智为伦理行为提供德性原理。理智并不是只对于人的本身来讲, 所有道德的前提都必须是理智, 只有具有理智的道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 伦理德性强调的是品质, 只有当具有理智德性的时候, 我们才会特别强调的是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的关系问题。首先, 人作为高等动物, 对于人而言, 其最高等的伦理德性就是美德, 而伦理德性的实现是由实践智慧所决定;另一方面, 当人作为更偏理性的高等动物时, 人的理智德性就是美德, 而理智德性的实现则是通过理性智慧所决定。其次, 伦理道德的研究是以个别事物为主要对象, 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找到最为合理的原则, 使人的行为更具有道德性;理性智慧追求事实的原因和普遍的本质, 它所确定的德性就是思辨, 也就是为了求知而求知, 为思考本身而思考。最后, 二者相互补充, 没有理智就没有伦理德性, 因为理智是理智德性的品质, 而没有理智就没有我们所说的善;同样, 没有伦理德性也就不存在理智, 因为伦理德性是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理智则是到达最终目标的方式。亚里士多德通过对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的探讨, 建立起自己的德性伦理学体系, 对后世的德性论和伦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时, 亚里士多德肯定德性是可传可教的, 并对这一结论不断进行完善。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是西方德性伦理的源头, 他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 为当时的社会道德寻找出口, 同时分析人的伦理道德性, 其目的在于不断完善西方的德性论和伦理学。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立足于人的本性, 再将其进行发展和完善, 为后人研究德性夯实了理论基础。我们探讨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 最终目的是在于实践, 如何通过实践使我们成为善良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作为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使在今天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研究意义。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是西方德性伦理的源头, 它坚持认为德性是理性的, 但并不完全是由理性构成的, 与此同时, 德性论也主张将理性与情感和行为进行融合。亚里士多德认为, 伦理德性可以帮助人们找到“合理原则”, 使其行为合乎中道;理智德性使人触及普遍的本质, 使人们的行为合乎理智德性。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相辅相成, 形成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德性论, 这对于后世德性论和伦理学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德性,理智德性

参考文献

[1] 严群.亚里士多德之伦理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2] 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 汤姆比彻姆.哲学的伦理学[M].雷克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