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歌经典

2023-0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外国诗歌经典

高中语文外国诗歌教学浅谈

摘要:对高中语文外国诗歌教学方法的探讨,本文提出了三种教学方法:诵读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比较式教学法。诵读式教学法不仅是将视觉上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听觉上的有声语言的朗读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通过诵读去创造美,去体味诗歌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的一种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指的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去探索、去求知的一种方法。比较式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既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知识积累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外国诗歌;教学方法

结合本人的外国诗歌教学的实践,探讨一下外国诗歌的教学方法。

一、诵读式教学法

诵读,不仅是将视觉上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听觉上的有声语言的朗读活动,而且是一种美的创造,通过诵读应体味到诗歌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一把金钥匙,它可以拉近学生与诗人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如处其时,如临其境。要根据诗歌的不同风格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营造朗读的气氛,引导学生渐入佳境。诵读时如果不能把握住诗的韵律、节拍、停顿,不能把握好语速,不能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语流的疾徐曲折,就不能体味到诗歌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一)课前预习时提出诵读要求

课前预习是有效教学的不可缺失的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诗歌教学同样离不开预习这一环节。学生每接触一篇外国诗歌作品或多或少会有些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和不易理解的语句,也可能会遇到对诗歌的节奏、需重读的词把握不准等问题。在学生预习外国诗歌作品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明确的要求,为诵读做好准备。在完成这些要求的基础上,让学生先按个人的理解进行诵读。

在学生预习外国诗歌作品的时候,我们可以提出以下一些要求:(1)读准字音。这一点可在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注释的方式来完成。(2)划分节奏。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所以读诗时不划出节奏无法体会到诗歌的韵律美。(3)把握情感。要把握作品的情感,就必须要做到知人论世。可以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利用手头资料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品的情感;也可以让学生运用互联网查找与作品相关的资料,以更好地理解诗歌要抒发的情感。(4)反复诵读。在对诗歌作品有了整体感悟之后,让学生反复诵读把握其节奏及感情,能够用语音语调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能够用不同的停顿的方式和重读方式来表现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二)课堂活动中诵读感悟诗歌

1、激发诵读兴趣

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诵读感染学生;可以通过配乐诵读或播放诵读录音熏陶学生;也可以鼓励有诵读专长的学生进行有个性理解的诵读以带动其他同学主动参与;还可以用小组比赛诵读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范读和听录音读这两种方式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诵读加以指导,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感情脉络。学生的个性理解的诵读和小组比赛诵读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诵读完后老师要遵循多鼓励、多指点的原则,及时给予评价,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互评,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诵读水平的提高。

2、通过诵读感知形象

高尔基说:“在诗歌作品中,即使在一首短诗中,第一位重要的是形象。”诗歌形象总是尽量简约、尽量“以一笔藏万笔”的。它总是隐多于显,藏多于露,因而,阅读鉴赏外国诗歌时,感知、把握和再造诗歌形象是欣赏诗歌十分重要的一环。

要感受、把握和再造外国诗歌的形象,就离不开想象,可以说,诗人通过想象才创造出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才能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读者在赏读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想象,去不断扩大作品的生活画面,从而获得完整而丰富的形象美,即从有限的描写中推测、联想,对原作品进行补充、扩展、联系、对比的想象,在读者的头脑中形成更加丰富、鲜明、丰满的形象。

3、通过诵读进入意境

在外国诗歌的课堂教学中,诵读时必须要突出意象以及诗人对意象的修饰和描绘,抓住意象的特点,进而感受诗歌的意境。下面还以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为例来说明。

通过诵读品味,我们可以看出《我愿意是急流》的意象很美,其比喻新颖,相依相联,刚柔相济,循环往复,角度丰富,极好地寄寓并表达了作者真诚热烈的情感。作品通过多组并排意象的铺陈,情感真率,一唱三叹,表现出的是优美清新、阔大奔放的艺术境界。透过作品能使学生体会到生死相依的忠贞爱情的悲壮之美。

二、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进行创新思维,得出新见解”“善于想人之所未想,言一人之所未言”。要想使外国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走出低谷的位置,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在教学中应积极应用和推广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探究外国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有很多,我们的学生读惯了中国古典诗歌,再加上高考的限制,可能很熟悉中国古典诗歌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但对外国诗歌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诗歌形式了解甚少,而表现手法又是外国诗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帮助我们理解外国诗歌的一种重要手段。中学教材和读本中的每一首外国诗歌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去研究这些手法,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

雪莱的《西风颂》和普希金的《致大海》都典型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象征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象征手法在中外传统诗歌中早有运用,有的是局部象征,有的是全文都是象征。在西方象征主义诗歌中,象征不再是局部的象征,而是一种整体的启示,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如雪莱的《西风颂》中,整首诗从头至尾环绕着秋天的西风作文章,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没有脱离这个特定的描写对象,没有使用过一句政治术语和革命口号。但是学习了这首诗之后,我们却能深深地感受到,雪莱在歌唱西风,又不完全在歌唱西风,诗人实质上是通过歌唱西风来歌唱革命,诗中的西风、残叶、种子、流云、暴雨雷电、大海波涛、海底花树等等,都不过是象征性的东西,它们包含着深刻的寓意,大自然风云激荡的景色,是人间蓬勃发展的革命斗争的象征性反映。在普希金的《致大海》中,作品歌颂大海的奔放和崇高,以“大海”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传达了诗人对大海一样的自由精神的熱烈追求。

(二)多元解读外国诗歌的内容

诗歌的语言和内涵也是具有模糊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外国诗歌也不例外,而且它的时代、它的作者及创作背景离我们比较遥远,这就为我们的多元解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外国诗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诗歌内涵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体验,要尊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也许创造性的火花就此而进发。

《篱笆那边》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诗歌单元三首外国诗歌中最难理解的一首,可以说是包括参考书在内的许多资料都没有明确的鉴赏,大多模棱两可。这首诗短小精悍,语言平易,既可爱又耐人咀嚼,可是学生理解起来又存在很大的困难,这正好给我们留下了探究的空间。对于这首诗在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从两个方面来探究。

1、探究意象的多重含义

在教《篱笆那边》这首诗时,我抓住了“草蓦”、“篱笆”、“上帝”“孩子”这几个中心意象,告诉学生这几个意象有多元性,即每一个意象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对这一问题,由于其具有开放性,再加上意象本身很新奇,所以学生很感兴趣,经过认真深入地讨论,对这几个意象做出了很多解释。具体解释如下:

草毒:它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它是自由;它是幸福美好的生活;它是一种新的思想;它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是人们所喜爱的某一事物;它是能引起人美好回忆的某种具体的事物;它是一种诱惑。

篱笆:它是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阻碍;它是约束人的传统观念;它是对人进行限制的道德规则;它是保护自己不让受到伤害的人或物。

上帝:它是传统观念、道德规则的维护者;它是声誉、职责、良知;它是个长大了的孩子;它是已经告别天性的成年人。

孩子:它是敢于任性而为、听凭心灵召唤的人;它是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常理而敢作敢为的人。

2、探究本诗的内涵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说:“诗比历史富有哲理”。这种哲理往往具有不确定性,能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篱笆那边》可以说就是这样的一首诗。

在探究此诗的内涵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手头的资料来谈,还可以让学生上网去查资料进行筛选整合,老师也要适时地进行引导。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形成了以下几个看法:

①对单纯心灵的向往。这首诗写了一个很简单的生活情节:篱笆那边有鲜润、真甜的草蓦,“我”(应是一个孩子)想爬过去摘,可又怕弄脏了围裙,上帝会骂我,可如果上帝是个孩子的话,他也禁不住这诱惑。透过对孩子的心理独白的描写,写出了孩子内心的美好与单纯。因此本诗含有对美好、单纯心灵的向往。

②理想和现实有一定的距离。“草莓”可以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是自由,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是一种新的思想,是人们所喜爱的某一事物等,可是要想采摘到它,却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有“篱笆”的阻碍,还有上帝的监督,所以理想的实现不是轻而易举的,它和现实是有一定距离的。

③有付出才能收获。“我”要采摘到草蓦,要有所收获,就必须越过篱笆,跨越障碍,这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并且还会因此弄脏了围裙而遭到上帝的责骂。

④写出了人类的两难选择。“我”是爬过去采摘草葛还是因遭到上帝的责骂而止步,是获取还是放弃;是满足欲望还是抑制欲望,这就陷入了无所适从的两难处境,这也是人类所面临的普遍的生存困境的写照。

三、比较式教学法

在进行外国诗歌教学时,教师也应该运用这种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可以把不同作家对同一事物的描写进行比较,或者同一作家的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也可以把同一题材、不同作者的作品进行比较,还可以把不同的翻译稿进行比较等等。

运用比较法,最關键的就在于要找到事物间的可比性,确定比较点。可比性是关系到比较能否正常进行的一个大问题。“可比性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其表现形式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潜在的,因而有待于人们去发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作品间的联系,去寻找、发现作品之间的可以进行比较的地方,确定比较点,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在进行教材中的外国诗歌作品的教学中,可以从哪些地方寻找可比点呢?本人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一)不同作品中同一写作对象的比较

任何文学作品都有其写作对象,不管是中国诗歌还是外国诗歌,时间、地点、树木、花草、动物、风霜雨雪水云、器物、颜色等等都可以成为其中的写作对象。这些写作对象大都是客观的物象,是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同一个写作对象可以在不同诗人的作品中出现,也可以在同一个诗人的作品中出现,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相同写作对象的比较,找到其异同,从而把握作品的内涵。

比如在阅读雪莱的《西风颂》时,可以让学生先通过作品中对“西风”的描写把握其特点,然后再引导学生回忆或查寻一些有“西风”这一写作对象的中国诗歌来进行了比较。

雪莱的《西风颂》中的“西风”与中国古代诗文中的“西风”比较:雪莱的描写中可见其笔下的西风是不羁的自由的精灵,既是摧毁一切腐朽势力的破坏者,又是播撒希望的种子、预告春天消息的使者。作者对西风是热情歌颂的,歌唱西风“你破坏,你也保护”,体现了诗人呼唤变革、渴望自由、向往光明美好未来的浪漫主义理想。

中国古代诗文中的“西风”,除了杜牧《齐安郡偶题》外,大都用来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与萧瑟、肃杀、衰败、凄凉、落寞、惆怅、哀伤等有关。透过这也可以让学生体会把握甚至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悲秋的情怀。通过这一比较,也可以发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在鉴赏外国诗歌的时候我们不能局限于固有的心理定势和审美习惯。

(二)同题材的不同诗歌作品的比较

相同的题材在不同作家那里,由于其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经历不同、阶级立场不同、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创作风格不同,可能表现出来的就有许多不同之处。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比较,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涵。比如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孤独的收割人》与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观刈麦》都是描述劳动者在田间劳作的这一题材的作品,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和我国诗人舒婷的《致橡树》都是有关爱情这一题材的作品,教学时可以把它们进行比较,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作品。

1、《孤独的收割人》与《观刈麦》的比较

这两首诗语言都非常朴素平实,不加雕饰;在思想内容上,都充满了对劳动者的同情。可是它们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

①表达方式不同。《观刈麦》重在叙事,先开头交代时间和背景,接着写农人辛苦劳碌的生活场景。《孤独的收割人》重在写诗人的内心感受,先写年轻的姑娘在高原的田野上收割时孤独而凄凉的歌唱及其歌声的动听感人,接着写诗人猜测姑娘所唱的内容及诗人受歌声感染,激起内心的强烈感情,对歌声很是神往,当歌声消失时又很惆怅。

②创作风格不同。白居易《观刈麦》是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其作品中真实地再现了农人生存的艰辛,叙事自然真实,不加雕饰。华兹华斯《孤独的收割人》是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主要写的是个人的感受,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③表现手法不同。《孤独的收割者》中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阿拉伯沙漠夜莺的啼嗽和赫伯利群岛杜鹃的啼声来衬托突出收割女歌声的优美动听;《观刈麦》则运用对比的手法,农民经年累月劳作,但最终“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穷苦和我却“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的富裕生活作对比。

④思想感情不同。华兹华斯的同情中更多的是一种平等和关爱,如在听到歌声后,作者写道“请你站住,或者悄悄走过”,这体现的是一种平等的思想。白居易的同情中更多的是怜悯,这各白居易的身份有一定关系,他身居官位,写此诗的目的是希望统治者能减轻农民的赋税。

2、《我愿意是急流》和《致橡树》的比较

①意象不同。《致橡树》中的意象比较集中单一,代表男性和女性的都只有一个意象,分别是“橡树”和“木棉”。《我愿意是急流》中的意象很丰富,代表男性和女性的有五组意象,分别是:代表男性的“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和代表女性的“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

②爱情观不同。舒婷的《致橡树》中写道:“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橡树”和“木棉”是比肩而立、各自独立的,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传统的“夫贵妻荣”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爱情观: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中“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为了自己的爱人“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能够自由“快乐地游来游去”能够愉快安逸地在自己的“稠密的树枝间做案,鸣叫”,能够沿着自己“攀援上升”,能够“愉快地缓缓闪现”能够更加的鲜艳辉煌,不惜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来回奔波,不顾危险,面对毁灭并不懊丧,不惜“饱受风雨的打击”。在这里,诗人诊释了“我”和爱人之间在爱情中那种依靠与被依靠、抚慰与被抚慰、保护与被保护的两性关系。

参考文献:

[1]陈果安等编著:《诗歌的欣赏与写作》,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2]王先霖,王耀辉主编:《文学欣赏导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3]彭小明:《语文教学专题研究》,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12月。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张玉能主编:《美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6]杨道麟:《语文教育学导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7]黄麟生主编:《中学语文教学论》,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8]陈悖,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9]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10]刘安海,孙文宪主编:《文学理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11]王先霖主编:《文学批评原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

[12]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武汉:華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

[13]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14]宁鸿彬、张鹏举等:《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15]王启兴主编:《诗粹》(上下),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

[16]长江文艺出版社编:《戏曲粹》(上),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

[17]陈毛美、郑容芳主编:《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北京:山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18]朱维之主编:《外国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

[19]苏立康等汇编:《中学语文教学论》,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20]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

[21]周汝昌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

[22]武汉师院、西南师院、北京师院等十二院校中文系编写:《中学语文教学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作者:赵晶

第2篇:外国文学经典重读与外国文学研究创新

摘 要:本文结合高校国防教育的实际,着重从外国军事文学题材文学的研究,对外国文学相关经典作品的重读和研究进行了思考,以对现有外国文学研究提供些许思路。本文分别谈了外国军事题材文学研究与全民国防教育、外国军事题材文学研究与高校国防教育、基于高校国防教育目的的外国军事题材文学研究值得注意的问题三个具体的小问题。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重读和研究的创新能够在当今高校国防教育中发挥着特别的作用。

关键词:外国文学 经典 重读 研究 国防教育

1 外国军事题材文学研究与全民国防教育

国防是指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国家利益不受外来侵犯而采取的一切防卫措施的综合。国防教育是指国家按照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目的和要求,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力、体力等诸多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活动。国防教育是教育和军事交叉交融的领域,其本身既有军事领域实践活动的特征,同时也具有教育活动的特点,这就要求教育者采取具体的措施使受教育者在乐意接受的状态下接受严肃甚至冷酷的国防领域的知识和理论。国防教育涉及对教育者思想政治、心理品质、作风纪律、身体素质的培养,是对人较为全面素质的培养。外国文学经典中有不少是与军事和战争有关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而且在宣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呼吁正义战争方面也有很多可以启迪读者的思想主题,发掘这些传统经典作品,引导读者了解这些作品,是当前增进广大群众国防意识的有益路径。国防意识是指与国防需要相适应而倡导和产生的以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为标志的群体行为观念。国防意识看似是一种精神力量,但因为其倡导的民族凝聚力意识,所以这种精神力量在战时往往能够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部队战斗力以及国家国防潜力的激发。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基本稳定,但也有不少热点地区,西方发达国家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考虑,调整了对外战略特别是军事战略,这在客观上对中国还是构成了一定的压力,其次是国内的分裂主义势力依然是对国家安全的最主要威胁,这些都使得提高广大人民的国防意识成为客观需要。国防教育面向的对象是全体公民,这就使得其军事教育客观上可以和部队院校的军事教育有所区别,应该说全民国防教育和专业的军事教育相比,其侧重点并非专业的军事人员的素养培养和军事技能的养成,更多的是侧重国防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军事常识的培养。全民国防教育的意义也在于凝聚战时的民心和士气,为军事斗争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战争潜力,也可以将此理解为参与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人民战争的战略和策略。全民国防教育的这些特点,使挖掘外国军事题材文学作品具有特殊的价值。

2 外国军事题材文学研究与高校国防教育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推进,信息化战争的战争形态已经以越来越清新的面目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知识军事已经成为军事学术界认可的名词,而我们的大学恰恰是人才密集和技术密集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场所。无论是从外军后备兵员补充、预备役军官培养机制,还是中国面临的周边安全环境来看,加大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工作。要实现国防建设提出的精干的现役武装力量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国家武装力量体制,还需要大学的国防教育紧跟要求,做更多的工作才行。基于大学生青年时期心理和审美心理等因素的考虑,文学艺术、体育活动可以较好地与国防教育进行融合,也就是借助生动形象的艺术形象和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让青年增强国防观念,培养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品质和精神。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阅读者思想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当年日本在发动侵华战争时,就有不少军队和非军队的作家创作了不少为侵略战争摇旗呐喊的作品,这在客观上大大促进了日军的侵华行径,文学和文化上的粉饰也为赤裸裸的侵略行为披上了一件貌似文明的“外衣”。而在外国文学经典作品中,仍然有一些有价值的作品,可以鼓励爱好和平的人民凝聚力量,抵抗侵略。例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虽然其欧洲古代社会的战争观并不适合现在,但其对英雄的颂扬,对士兵英勇善战精神的肯定却是值得称道的。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则有着岛屿野外生存的某些情节,这对当前国防斗争也有某些启示作用。而《西线无战事》则是对战争的否定,对普通生命的关注,作品激起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宝贵生命的珍惜。《第二十二条军规》则跳出战争来谈战争,更多的是对战争所代表的变异的社会结构对人性的背离,是对战争行为的冷静而客观的分析和透视。维护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离不开反对战争的正义力量的壮大,大多数人对和平的期盼之情依然是遏制战争的最有力武器之一。而当战争真正爆发了,那又怎么办?文学作品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高度肯定了俄国的贵族青年在反拿破仑的卫国战争中爆发出来的爱国之情,作者以写实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其次则是一些比较写实,也比较专业的纪实类的文学作品,包括回忆录等作品。这些作品在军事文学中占的比重是不小的,很多是作家亲身经历的,他们对文字进行了处理,使得作品具有了艺术审美的效果;有的作者没有直接参与某一事件,而是通过间接的历史素材进行了艺术加工,这类作品依然有着较高的写实性。这类纪实性作品对于人们认识战争的真面目是有一定帮助的。像苏联作家瓦西里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据说就是根据其自身的经历创作的,作品中的各个战士都是他曾经碰到过的,但在小说中为了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他特意将这些男兵改为了女兵。事实上,即使是男兵在作战时也不是都是无所畏惧的。人们都希望战争离女人远一些,但战争从来也没有忘记客观上更多处于弱势的女性,战争中的女性付出的代价更加高昂。《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若干女兵在抗击纳粹德军空降分队的过程中,以劣势兵力对抗人数占优的敌军,最后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青年近卫军》中的卫国捐躯者则是另一群弱势者——未成年的共青团员,他们都以坚定的信念抵抗住了德军的各种折磨和考验。认识战争,还有很多作品可以作为参考。纪实性的军事文学作品有一个特点,就是和历史有着较为紧密的关联,很多作品也可以作为研究战史的文献。二战时的不少军事檄文的作者就是斯大林、罗斯福、戴高乐这些反法西斯联盟的领袖,这对人们认识二战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当时人们的具体反应和所思所想,就是很好的素材。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战时首相丘吉尔是诺贝尔文学奖中为数不多的政治家,其《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洋洋洒洒,堪称鸿篇巨制。作者表述脉络清晰,每一部分都自成结构,同时相互之间又形成有序的一個整体,从英国人的视角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过程进行了描述,其记叙风格客观、语言准确,感情自然但不失冷静,给人在了解历史脉络的过程中,也获得了语言阅读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而丘吉尔二战时的檄文也值得一读,作为演说家的他在语言的运用上堪称经典。外国军事题材文学中,随笔和散文也具有浓烈的写实风格,这其中既有纳粹党卫军对集中营屠杀的回忆,也有美国大兵记叙战后美日军人重逢无语而又尴尬的场景。这些对于增进人们认识那场血腥的战争提供了一些不一样的视角。又如丹麦的斯文·哈赛尔尽管是丹麦人,但却在战时加入过纳粹德国的军队,并且参加了不少的战斗。战后他创作的不少二战小说如《行进中的军营》等,从德军的角度对德国的东线战场以及从苏联溃逃之后的作战进行了较为冷酷的分析,从德军眼中看到了战争的野蛮气息。

3 基于高校国防教育目的外国军事题材文学研究值得注意的问题

外国军事题材文学研究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发展国防事业,促进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国防教育既可以为将来国防后备力量储备人才,也可以推动广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更好地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研究者要想科学准确地把握战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秉持正确的战争观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研究人员不仅要有比较扎实的文学研究能力,还要有比较扎实的军事科学知识,甚至一定的部队实践经历,这样才能使外国军事题材文学研究落脚到国防建设的工作中,特别是扎根到大学国防教育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和专业的军事问题研究相比,军事文学的研究应该说其教育意义更是它的优势,这和文学属性是密切相关的。军事科学涉及面宽,包含军事思想理论、战略战役战术学、思想政治工作、后勤工作、管理和训练、装备工作等。要掌握军事科学和实际军事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研究者要有恒心和毅力,不仅要懂理论,更要创造机会参与实践,才能研究好军事文学或者战争文学。

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如平行研究方法、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可以拓展中外军事文学艺术的研究范围,增进人们对中外军事艺术创作规律的把握以及背后所体现出的反映不同文明特征的战略思维、军事思维,某种程度上可以为现实军事斗争准备服务。目前对军事和文学研究比较有所成就的研究成果就是军事审美学的研究,这种研究从文学理论以及美学的角度对军事实践中的物质以及精神对象进行审美分析,对促进人们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品质以及反对非正义战争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指向作用。

外国文学的研究要联系教学需要,以研究促进教学,使得国防教育的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为了使相关研究具有国防教育的针对性,可以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听取意见,了解想法,不断进行改进,以对国防事业的高度责任心上好每一堂国防教育课。

与战争有关的国防和军事话题往往是沉重的,人们渴望和平,但为了更为持久的和平,人们又不得不去思考更多有关战争的话题。外国军事题材文学研究可以促进人们更好地认识战争,思考如何实现国防安全和国家安全,其教学活动则可以更好地使大学生接受国防观念,培育国防意识,增进爱国之情,为参与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打下必要的思想基础和知识基础。

參考文献:

[1]方敏,樊恭嵩.大国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郭善林.国防教育读本[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3]〔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M].金晓满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

[4]霍小勇.军种战略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

[5]吴荣华.苏俄战略火箭军全史[M].长安:中国长安出版社,2016.

[6]袁文先.军事信息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

[7]岳忠强.军队政治工作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

[8]郝玉庆,蔡仁照.军队建设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龙瀛

第3篇:新媒体语境下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

摘要:文学经典是不同民族的文学巨匠们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创造出的审美世界的最高艺术智慧。外国文学经典是体现国外各民族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当下,新媒体的滥觞既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也从深层次上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多样化的媒体使文学经典除了以传统的纸质媒介供读者阅读之外,又有了其他许多新的存在方式。多样化的媒体虽然冲击外国文学经典的生存空间,但外国文学作品经典性的语言始终是新媒体具有魅力的关键。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外国文学经典;传播

文学经典是不同民族的文学巨匠们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创造出的审美世界的最高艺术智慧。外国文学经典是体现国外各民族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外国文学经典中有中国以外世界其他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累,它为全人类提供了一种最原发性的、人类探求真善美的最初理解与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多年来,国内翻译工作者和出版社译介、出版了大量优秀的外国文学经典,这些经典的传播对国民深邃智慧、审美体验以及道德情操的形成,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中国文化发展等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任何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来说,在他的阅读生活中都有阅读外国文学经典的经历。读者的阅读为外国文学经典提供了生存空间,使经典的意义在读者的阅读中得以传承。美国文化批评家、小说家苏珊·桑塔格认为:“每一种语言都是语言的一部分,而语言大于任何一种语言。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文学的一部分,而文学大于任何一种语言的文学。”童年时期的苏珊·桑塔格是在对文学书籍的陶醉中度过,她痴迷莎士比亚、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维克多、雨果、叔本华等人的作品,后来,她成了美国知名小说家,她的小说也跻身文学经典行列。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老舍、巴金、鲁迅、郁达夫、徐志摩等名家都有阅读外国文学经典的爱好,他们的创作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外国文学经典的影响。

一、20世纪外国文学经典在国内的传播

20世纪初,五四运动特定的政治形势为外国文学经典的输入和生存提供了一个极其独特的环境。当时,经历甲午战争的惨败,国力衰微,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救国必先强民。而要教育群众,实行变革,必须寻找可用的工具。为了开民智、求变革,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以政治内容为主的西方小说,特别是大量的有关西方和日本变法的政治小说被译介到中国。五四运动的特殊需要为外国文学经典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生存空间。这一时期的外国文学经典基本上是通过当时一些文学期刊连载和出版翻译小说集的形式开始被国人接受的。1949年以来,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经典的《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大大推进了外国文学经典在国内的传播。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国文学经典的翻译出版工作迎来了新的时代。一些在欧美具有代表性的外国文学作品也开始被国内学者译介过来,并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阅读经典的热潮。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丛书”以收录、翻译20世纪欧美经典小说为主,“丛书”的主编让读者通过阅读经典作品了解到20世纪世界历史的变化、社会思想的演进,以及各国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大批优秀的20世纪外国经典作家作品和国内读者见面。至20世纪90年代,更多的现当代外国经典和现代派作家的小说被译介过来。国内的文学爱好者和学者开始通过作品直接和西方现代派作家对话,特别是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作家在艺术形式上对传统美学原则的颠覆作品,对国内先锋派作家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作家以他们特殊的思维方式和艺术技巧拓展了国内读者的阅读视野,“唤醒了对想象和幻觉以及小说虚构精神的重视和热情,提升了对文学价值和意义的定位”。进入21世纪,外国文学工作者对外国优秀作品的译介更及时、选题更确定,同时更加强调作品版权的购买、翻译者对文学的全面了解、编辑加工及出版的时效性。本世纪初面世的“廿一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就是新世纪外国文学经典在国内传播的成功范例。显然,20世纪上半叶外国文学经典主要是通过印刷品的形式被出版和传播。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典的传播遭遇了新媒介的冲击。

二、新媒体语境下外国文学经典传播面临的危机

20世纪9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催生了多媒体技术的膨胀,电子媒介以它快捷、携带方便、价廉等特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纸质印刷媒介的主导地位,一跃成为文化传播的主渠道。而以数字杂志、数字电视、手机、网络、触摸媒体、电子书等为表现形态的新媒体又以其特有的开放性、自由性、虚拟性和互动性等特点,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信息交流与传播的主要形式。新媒体既改变了以往的信息传播方式,也从深层次上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所以,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将这个经过新媒体“塑造”的时代称为“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的传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同样被当前大众阅读中存在的功利主义、浮躁心态所困扰,而新媒体的特殊性又加剧了这一困扰。

文学经典是依靠不同媒介的传播和读者的阅读才具有存在价值的。在传统媒介时代,由于文学信息的交流依靠文字和纸质印刷品,文学经典通过纸质媒介在文学受众中传播。而在当下新媒体文化的冲击下,电子媒介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语境下纸质的文学语言符号受到了电子媒介的强烈冲击,以纸质媒介和印刷品存在的外国文学经典逐渐远离了被读者捧在手心、放在书桌上阅读的权威地位。在电子信息技术与新传媒的双重作用下出现的市场化文学、网络文学与文学经典开始形成一种“三分天下”的格局,这种格局冲击着外国文学经典的生存空间。显然,社会的发展、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会带来文学的危机,文学的危机又连带文学经典的生存危机。这样的现状让许多学者不胜担忧,有学者就呼吁“文学对社会和人生的严肃性、深刻性思考的价值及其意义,遭到严重的颠覆和解构。文学过于顺应乃至迎合欲望化的市场消费趋向,过于走向边缘化和世俗化,过于重娱乐休闲而轻社会人生与诗性审美。”因此,文学经典在当下的生命力、经典本身的文学魅力、经典对人类心灵的净化作用正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大众传媒的不断冲击下,世界各民族的文学经典著作与文学接受者特别是一般大众读者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大众读者群接受文学经典著作时,其中一大部分普通读者已经通过电影院的电影放映、电视频道反复播放的经典改编后的同名电影、电视和网络上反复点击的经典改编作品走进经典,对作品和作者有了初步了解后再到书店购买作品、阅读作品。经典翻拍让许多读者直观地接触到了名著。2005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19集电视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电视剧的播出使许多观众通过电视知道了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并开始阅读他的其他作品。当代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的作品一时间脱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可见,新媒体给文学经典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三、新媒体冲击下的外国文学经典传播

世界各民族的经典文学著作,很长一段时间是通过纸质印刷而留存和传播的。外国文学经典因为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和各民族的风俗、礼仪、心理方面的特征,这些经典以他们鲜明的民族特色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形象、生活画面和社会知识。外国文学经典的这些特征反映了社会的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印刷文化要传达的特征。因此,印刷文化充当了现代社会的重要文化形式之一,而以塑造丰富的艺术形象、创设生活画面、传递各类知识的文学经典也自然就被视为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印刷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与新媒体特别是网络技术相比,当读者在阅读散发着油墨味的纸质文本时可以任由自己的想象参与作者创作时创设的想像空间,在与作品中的人、事产生共鸣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而新媒体创设的特有的电子形式则会干扰读者的阅读思维,电脑、手机屏幕上流动的画面和中间穿插的各种广告画面会干扰或者中断读者的想象;被电影、电视剧导演改编后的经典给了观众直观的媒介形象,但这种媒介形象是被导演、演员再创造的形象,和文学原著中作家通过形象的文学语言构建的形象是有区别的。尤其是电影、电视剧对名著的改编,这种改编经过编剧、导演、演员的三重理解后才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观看的经典已经是被别人反复理解后的作品,作为读者阅读的自主性已经被消解。因此,大众传媒的滥觞既丰富了文学经典的传播途径又冲击了在文学描写中占主导地位的语言文字。文学受众被各种媒介操纵,因此,经典的传播既面临挑战又拓宽了传播的渠道。

日趋多样化的大众传媒开拓了文学经典的生存空间。“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传播文学作品的渠道,除了传统的印刷文本,还有电子文本也提供了更多传播文学作品的样式;除了文字文本,还有影视剧改编等多媒体文本。”电影、电视主要是通过银幕或者屏幕与观众具有面对面地交流的亲切感以及电影、电视特技、影像思维来征服观众的,用影像思维来解读文学经典,这是影视文化的优势。导演一旦选中了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其中许多是由文学经典改变的),当摄影机开始拍摄时,摄影师会根据导演的要求选择形象(演员或景物),根据观众的视觉习惯变换不同的视角、控制镜头的长短以及构图的和谐,从而为观众(当下人)提供逼真、快捷、直观的图像。显然,视觉文化创设的视觉美感构成了当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同时也成为当代大众文化性质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于是,习惯了视觉快餐与速食的观众,则通过经典改编的影视作品的视觉刺激去了解《战争与和平》、《特洛伊》、《老人与海》、《儿子与情人》等,这种直观、快捷的接受方式,节省了阅读纸质经典的时间,符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这种接触经典的方式一定意义上消解了文学经典中文学魅力,让文学受众的想像空间渐趋萎缩。影视艺术也利用其形象性、直观性吸引着众多的观众远离纸质的经典作品。所以,现代人可以精心装修一个书房,在书房的书架上、书桌上长期摆放《四库全书》、《儒林外史》、《鲁迅全集》、《中国新文学大系》、《托马斯·哈代小说集》、《城堡》、《老人与海》、《喧哗与骚动》等经典书籍,却很少有其音像制品。

2007年电子书阅读器Kindle的出现,拓展了文学经典的传播途径,也节省了拥有经典的开支。在电子技术的冲击下,许多文学经典走进了电子图书馆,读者只需要通过互联网下载一个电子阅读器进入电子图书馆,就可以阅读自己想要阅读的古今中外任何一部文学经典。电子书的开发更使外国文学经典以全新的方式开始在世界各地传播。电子书的显示屏幕采用了全新的显示器——电子纸。电子纸的概念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它本身就是人们为寻找一种可以代替纸张的电子类产品而研发的。其原理为反射型显示,不需要背光源,因此具有良好的日光可读性,长时间阅读也不易造成眼睛疲劳,而且像纸一样轻薄便携,甚至可卷曲。当人们使用装载了这样一种显示装置的电子书进行阅读(尤其在电子纸技术进一步完善之后)时,可以模拟出一种“类纸”的阅读体验。因此,电子书也就具备了替代纸张阅读的基础,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购书习惯,并冲击着人类阅读第一媒体“纸张”的地位。这种改变使新闻与出版机构由传统的出版模式转向数字出版模式首先,出版的印刷、发行、运输环节将会大大缩减,新闻与出版机构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如何适应电子书阅读器的版式编排之上,一些专门的软件图书出版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帮书刊作者把他们的作品制作成数字图书软件,并发布到一个“电子书刊商务平台”上进行销售。在这样的冲击下,文学经典纷纷被“电子化”,传播的渠道更开阔。

总之,新媒体在我们这个时代是无所不在的,电视、网络、手机成为人们不可离开的伴侣,广告、动画等各种动态的、非动态的图像包围着我们,构成了今天的视觉化生存。但是,新媒体的审美因子,并不排斥文学,反倒是要依靠于文学为其基础。或者说,新媒体的各种表现形式能否具有隽永的意味、精美的形式以及吸引人心的魅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倚重于文学的。无论是电影、电视剧、网络文学,语言都以听觉的形式与图像配合,这决不仅仅是听觉之美,更在于内涵的深度与精度。与图像相配合的语言,其文学性是至关重要的,文学性缺失或匮乏,直接影响着图像美感的传达。因此,新媒体形式的多样化虽然冲击外国文学经典的生存,但外国文学作品经典性的语言始终是新媒体具有魅力的关键。

作者:李国银

第4篇:最经典优美的外国诗歌教案

教学设想

意象是诗歌表达主旨和感情的重要载体,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是读懂诗歌一个最重要的步骤。这两首诗都形象生动,有吸引力。在教学时,要以朗读指导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由浅人深、由局部到整体地理解诗歌内容,注意想像,反复揣摩诗歌意象,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意象,并迁移训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组织学生朗读诗歌

1.听朗读带。

2.学生自由朗读这两首诗歌。

3.讨论:这两首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分别是什么?

4.组织学生朗读这两首诗。

指导时,可以多放放朗读带,让学生多模仿,多体会,掌握朗读的语气、语调、停顿、重音等,然后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诗歌,并将自己的朗读与朗读带中的朗读进行比较,找出优点与不足。这样,让学生在朗读中逐步体会诗歌的内容与感情。

5.组织学生配乐朗读诗歌。

三、精读诗歌,深入理解

1.思考:这两首诗采用的揭示主旨的手法是否相同?请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是相同的。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分别抓住帆和萤火虫的基本特征,抒写心中的感情,引发读者去思考人生的一些问题。

2.思考:在第一首诗中,诗人在“帆”身上贯注了一种什么精神?

3.思考:怎样理解《萤火虫》一诗中“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你对谁也不负债蒙恩”这几句话的含义?

4.讨论交流:这两首诗中的帆、萤火虫分别给了你什么人生启示?

四、比较学习

1.从情感、结构、语言、意象、意境、写作技巧等多个方面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点。学生讨论交流并发表白己的意见,不要求学生说很多,能够说出其中的一点或几点即可。

2.迁移:在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给过我们许多的人生启示,请读读下面这首诗,结合你的人生体会,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的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臂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比较这首诗与《帆》的异同点。

3.训练:你能够模仿课文的写法以及《礁石》的写法,寻找一种意象写一首小诗吗?大胆试试,表现出你的才华。

要求:在构思时,不要被诗的形式所拘泥,先考虑意象和所要表达的意境,然后再考虑形式的问题。

延伸阅读:

内容简介

《20世纪外国诗歌经典》编选这样一部时间长,范围广,流派甚多,好的诗人诗作不计其数的作品集,原则上应该有这样几点考虑:首先,所选各家应该在这篇序言开始时所说的特定时空之内;其次,不仅那些在一个世纪内产生巨大影响的大家不能遗漏,而且那些在一段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具有影响的诗人也必须收入;再次,那些代表了一定思潮和流派的诗人则不论影响大小都应该有所体现;最后,不论所选何家何派,收入本集的作品必须是他(或她)的代表作或精品。按照这几个原则,《20世纪外国诗歌经典》选收了20世纪外国的239位诗人的417首诗,其中欧美各国183人,欧美之外的其余地区和国家46人。对于20世纪浩瀚无涯的外国诗歌大海来说,这里所选的诗家诗品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但由于编选者尽力精心拣择,这一粟就可能包客了来自大海不同时空中的点滴,因此,希望通过这十分有限的“一粟”,能够使读者收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倘能如此,就不枉编选者的一片苦心了。

第5篇:我喜欢的外国经典诗歌(三)

我喜欢的外国经典诗歌(之三)

前言:我为什么要读西方诗歌?因为西方诗歌呈现出更多的理性和人性,汉语诗歌重意境,重情韵,这是东西方文化不同的缘故,也是汉语诗人和西方诗人思维的不同,我们的母语诗歌既要体现汉语的独特性,也要嫁接外来的技巧、思辨、和智性。

1、卡明斯 (美国)

我喜欢我的身体

我喜欢我的身体,当它和你的 在一起。它是如此全新的事物。 肌肉更好,神经更多。

我喜欢你的身体。喜欢它做的一切,

喜欢它的种种方式。我喜欢触摸你身体的脊柱 及骨骼,喜欢触摸那种 战栗结实柔滑,以及我要 一而再再而三亲吻的

地方,我喜欢吻各种各样的你,

我喜欢,缓慢抚摩,你带电的毛皮上 令人震颤的茸毛,还有开裂的肉体上

出现的东西……眼睛是大片的爱情面包屑,

或许我就喜欢我下面你的颤栗

如此全新的你

2、穆罕默德--达维什

我不会睡着去做梦 我不会睡着去做梦,

她告诉他。我会睡着去忘了你。 孤单地默默地睡在丝绸下

是多么美好!退出,以便我可以看见你

在那里孤零零的。想起了我,在我忘了你的时候。 你不在,我没有感到任何的疼痛;

既没有夜晚,也没有你的嘴唇,来捉弄我的乳房。 我完全睡在我的身体内,不与任何人分享。 你的手不会撕开我的衣服,你的脚也不会, 当你关门时,你的脚像一把来复枪 撞着我的胸脯。

你不在,我不需要任何东西。

我的乳房是我的,我的肚脐,我的雀斑,我的胎记, 我的双手和双脚是我的。 我的一切是我的。 保护好你拍下的情色相片 带着它们去款待你的流放,

并把你梦想的爱好烤制成一片最后的

面包。比如说,如果你愿意,那种激情是致命的。

可我将安静地倾听

我的肉体,像一个医生。你不在,没有任何东西,没有 任何东西,会令我疼痛,除了在世的孤单。

3、丹尼斯 莱维托芙(美国)

线

某种无形东西 轻轻地,默默地 拖着我---比蛛丝 更精致,更有弹性的 一根线

或者一个网。我没有试过 它的力量。也没有钩 刺进我的身体,这根线 刚刚才

缠住我,还是正在 收回?它是否 像一根缰绳

套住我的脖子?当我感到 它的牵引时,不是恐惧 而是一种激动人心的 好奇,使我屏住了呼吸

当我思考时

它已松开,消失了

气 息

一种纯粹的 忍耐。

树直挺挺地 跪在

雾中。雾 慢慢

笼罩了山间。 在小鹿

寻觅过苹果的地方, 白色的蛛网破碎了,青草 倒伏着。 森林

沿着小溪

延伸到山顶,俯瞰着 雾,没有一只鸟 飞过。

多么纯粹,这 就是

幸福本身,一种宁静的气息 若有若无。

4、雅姆

从前我爱过…… 从前我爱过克拉拉·伊丽贝丝,

一个在古老的寄宿学校念书的女孩子, 她常常在暖和的黄昏到山楂树下, 去读那些已经过了期的杂志。

我只爱她,我感觉到在我的心里 她那洁白的胸的天蓝的光芒。 她在哪里?那时的幸福在哪里? 树的枝叶进入了她那明亮的卧房。

也许她还没有向人世告别———— 或者,也许我们俩都已死去。 宽敞的庭院里有枯死的树叶, 在晚夏冷风中,在迢遥的往昔。

你可记得那些孔雀的翎毛,

插在花瓶里,在贝壳饰物的旁边?…… 我们听说那儿有一只船失事了; 一我们把新发现的大陆叫做"沙滩"。

来吧,来吧,我亲爱的克拉拉·伊丽贝丝: 让我们相爱吧,如果你还在世上。 古老的花园里有古老的郁金香。 裸赤着来,啊,克拉拉·伊丽贝丝。

5、巴克斯特(新西兰) 《耶路撒冷十四行诗集》之二十七 在我衣服的衬里中我摸到

一小段树枝,上有三枚黑蓓蕾,三位一体,

我在福尔坎巷尽头R·S·A大厦对面的 一棵树上折下它,折下它就把它忘记。

那里,我本可以丢下我的风衣 坐在草地上盘腿沉思;就会

有一位姑娘坐到我的身旁; 当树上的枝条发黑,她会手持

一朵蓝色的花站立在斗牛场中央

于是枝条重新吐绿——她很年轻——

我会说:“我的衣服我的钱,统统拿去。”—— 她会走开,但是因为我什么都没给她

她又会重新回来,回来分担我的赤贫, 像一只鸟在一片空旷中筑巢。

6、巴列霍(秘鲁) 一个男人在注视一位女性 一个男人在注视一位女性, 立刻注视着她, 用他豪华土地的恶意 注视她的双手

压倒她的一对乳房 将她的双肩摇晃。

于是我想,压在

那硕大、洁白、坚实的肋部上: 而这个男人

可曾有一个孩子在成长为父亲? 而这位女性,可曾有

一个孩子在成为他鲜明的性的缔造人?

既然我现在看见一个孩子, 百脚虫似的孩子,有力,热情; 我看到人们看不到

他在两人中作响,穿衣,晃动; 既然我接受他们, 接受她在增长的本性,

接受他在金黄枯草的弯曲中。

于是我呐喊,不管一个人 是否丧命,也不管

一个人是否将我崇拜的拼搏抖动: 父亲、儿子

和母亲迟来的幸福持续不停! 家庭的、完美的瞬间, 谁也不再感觉与爱恋! 无声的、红色的眩晕, 吟唱着最动听的歌声!

绚丽的啄木鸟在那么高贵的树干上! 精致的船桨在那么完美的腋下划动! 多么俊俏的乳峰,一对突前的乳峰!

7、布罗茨基

一九八○年五月二十四日

由于缺乏野兽,我闯入铁笼里充数, 把刑期和番号刻在铺位和椽木上, 生活在海边,在绿洲中玩纸牌,

跟那些魔鬼才知道是谁的人一起吃块菌。 从冰川的高处我观看半个世界,尘世的 宽度。两次溺水,三次让利刀刮我的本性。 放弃生我养我的国家。

那些忘记我的人足以建成一个城市。

我曾在骑马的匈奴人叫嚷的干草原上跋涉, 去哪里都穿着现在又流行起来的衣服, 种植黑麦,给猪栏和马厩顶涂焦油, 除了泔水什么没喝过。

我让狱卒的第三只眼探入我潮湿又难闻的 梦中。猛嚼流亡的面包:它走味又多瘤。 使我的肺充满除了嗥叫以外的声音; 调校至低语。现在我四十岁。

关于生活我该说些什么?它漫长又憎恶透明。 破碎的鸡蛋使我悲伤,然而蛋卷又使我作呕。 但是除非我的喉咙塞满棕色黏土, 否则它涌出的只会是感激。

8、莎朗·奥兹(美国)

处女狂欢

大二那年,所罗门·维特, 一位年长的高校球队队长, 带我们去看冠军联赛,

我们赢了。我和我的朋友里兹 离开了比赛,还有她的朋友 二年级主席。他把胳膊

分别环绕着我们两个,仿佛他有两个化身, 一个给她一个给我,而我感觉到, 通过他,我们长长地连接在一起, 上翘的眼睛和弯如塞西亚人的嘴唇 勒紧的腰和她胸部隆起的 巨球。几乎就像我在照一面 拿在麦克手里的镜子

看着自己以为那是里兹,方式就如同 我们看着自己觉得那是所罗门·维特。 我感到麦克搂着我身体的 一部分所以他也能搂住里兹, 仿佛我价钱合理

他能付得起以便骄傲地拥抱她。

但我几乎完整地感觉到他温暖、阳刚、受人爱慕 的胳膊环绕我,那是四月,我们在一棵 开花的小树旁步行,他引导我们 忽高忽低,忽远忽近地走着, 他吻了里兹,我注视野花丛 活着的如同迷宫般的叶柄, 他转过身来,吻我,

他的嘴唇又大又软超过我母亲 的嘴唇,他的每一片嘴唇都大过 他整个的嘴,他嘴上的皮肤就像 一个婴儿的皮肤,他嘴上的肉, 如此湿润以致每片嘴唇

看起来都像是有一桶水放在里面。 我的后脑勺晕眩,仿佛

从前领来圣餐放进一个空空的胃, 位于中心的核,在我身体的下部,

做着一次沉重的吞咽,一个滚烫的环形物 旋转而出。那时

他正在亲吻里兹,我站在 直立的花丛里,树木的球果 没有疏远我,紧密而又放纵 拥挤花瓣的爆裂 也被我察觉,接着 他再一次吻我,这一次

我已经忘记我的母亲。这是我第一次 转身向他,我的嘴在饥饿中学会了狡猾, 仿佛没有什么愿望,也没有什么要禁止。 当他吻里兹,我站在一边

在樱桃树的恍惚中像被施了魔法,等待着 有什么许诺或者什么会回来,仿佛 在肉体的誓约中,身体中心的小喉咙 会在激情中吞咽,就像是吞下了 眼泪。我会在凉亭中凝视,看见 我们遮蓬上的嫩枝和分叉, 它的角和两条等边、右边, 还有一条斜边从幽会中跌落, 在树木的圆锥体中我懂得了 几何学、三位一体,

和三位一体的爱,懂得了我曾经像个孩子 反复打击的三角形的猛烈的 刺痛感。现在我理解了吻, 以及从吻开始另外的女人

还要走她自己的路,他的另一条胳膊 会来环绕,就像天空的

另一半,所有的角度都将关闭, 半球的翅膀会缓慢但猛烈地展开

一周年

我走到他的墓碑前,坐下, 如同坐在他的床边,

我抚摸着光滑的、有斑点的花岗岩。 从下巴和脖子上抹下一些眼泪, 去清洗他的墓碑一角。 一只褐色的蚂蚁

爬上花岗岩,又爬走了, 另一只蚂蚁拖来一只死蚂蚁, 将它留在石头上,也离开了。 蚂蚁们爬进他的名字和日期的 刻纹,爬进他姓名中 字母“O”的 椭圆形刻纹,

爬进他生辰与祭日之间的

连字符——他生命的短暂历程。 温柔的瓢虫爬上我的鞋子,

像花粉粒,我任由它们在我脚上移动, 我清洗云母石上的一个小点, 手指滑进字母的刻线中, 首批苔藓已经长出, 像黄昏的星星。

地上的婆婆纳伸展着枝桠,

蕨类盘根错节,古铜色的山毛榉开了花, 每一片花瓣像旋转的

唱片,记录着他最后的话语。 美洲落叶松,西部毒芹, 石楠,以及树皮皴裂的 桦树,

我抱住一根树干,抱紧它, 然后躺在父亲的坟墓上。 阳光照耀着我,顽强的

蚂蚁在我身上走动。当我醒来时, 我的脸颊发脆,发黄, 粘着一些褐色的泥土。直到 这时,我才想起

他的身体就在我下面,一盒 骨灰,像柔软的

鹅绒枕,和情人们一起在床上蓬松发胀。 我亲吻他的石头,这还不够, 我舔它,舔到我的舌头发燥,我

吃他的灰尘,我品尝着我的泥土圣饼。

9、玛丽.奥利弗(美国)

你能想象吗? 例如,想象树,

不只是在电闪雷鸣的一刻, 在夏夜湿漉漉的黑暗中, 或者在冬天白色的罗网下,

而是在此刻,此刻,此刻——我们看不见的 无论哪一刻。你一定无法想象 它们不跳舞,内心渴望着

去旅行一小会儿,而不用这样挤成一团,争夺 一个更好的视野和更多的阳光,或者贪图 更多的荫凉——你一定无法想象 它们只是站在那里,爱着

每一刻,爱着鸟或者虚空,黑暗的年轮 缓慢而无声地

增长,除了风的拜访,一切 毫无变化,只是沉浸于

它自己的心境,你一定无法想象 那样的忍耐和幸福。

10、玛丽.奥利弗(美国)

祈 祷 不必是

蓝色的鸢尾花,或许只是 一块空地上的杂草,一些 小石子;无需

精心制作,你只要

专注,用一些词

将它们缝缀起来,这不是 一种竞赛,而是通向感恩的

大门,是一种沉默,

使另一种声音能开口说话。

11、玛丽.奥利弗(美国)

八 月 当黑莓饱满地

挂在林中,挂在不属于任何人的 莓枝上,我整天

晃悠在高高的

枝条下,什么也不 想,只是伸出

被划破的胳膊,把 夏日的黑蜜

塞进嘴中;整天,我的身体

自得其乐。在流过的 幽暗溪水中,有我 生命的厚爪,张扬在

黑色的钟型浆果和枝叶间;还有 这欢乐的语言。

12、雷蒙德.卡佛(美国)

最后的断片 这一生你得到了

你想要的吗,即使这样? 我得到了。

那你想要什么?

叫我自己亲爱的,感觉自己 在这个世上被爱。

一天中最好的辰光

凉爽的夏夜。 窗户开敞。 灯亮着。

水果在碗中。

你的头在我的肩上。

一天中这些最愉悦的时刻。

接下来,当然, 是那些清晨的时光。还有 临近午餐的时候。 以及下午,和那 薄暮时分。 但我真爱

这些夏天的夜晚。 甚至超过,我想, 其它那些时辰。

一天的工作已经完成。 这时没有人能影响我们。 或者说永远。

我女儿和苹果饼

几分钟她就从烤炉里给我 端出了一块饼。微微的蒸汽

从饼的裂缝向上升起。糖和香料—— 肉桂——烤进了馅饼皮。 但她戴着一副墨镜 在上午十点的

厨房里——一切正常—— 当她望着我切开 一块,放进嘴里,

食不知味。我女儿的厨房, 在冬天。我叉起一块饼, 告诉自己别管这事儿。 她说她爱他。

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了。

13、梅.斯温逊(美国)

与蛇共眠

我示范给她看怎样将手臂环绕我, 但她太小了。

更糟糕的是,她不明白。 而且

尽管她睡在我身边,伸出 舌头,但她舔的是她自己。

她喜欢我抚摩的手。 甚至

让我吻她。 但当我要求:

“来,也来吻我,就像这样,” 她嘶嘶一声后退了。

她小脑袋里想些什么? 她从床上跳起, 给我看她的背后,

却又在地毯上卷成一团。

我求她回来。起先,她回来了, 然后又溜了,藏在

被子下。她在玩我的脚! “噢,蛇儿,回来。乖,

挨着我躺下,我这儿舒服又暖和。 安静下来。不要爬,不要咬。 今晚和我在一起。”

她微微发出嗖嗖声,似乎答应了。

她深深,深深的瞳孔与我的交接,

带着一种眼神,仿佛在忍住一场洪水…… 但她不是我的同类。 根本不是。 而且,

更糟糕的是,她太小了。

14、雷蒙德·卡佛(美国)

散步

我在铁轨上散步。 跟随了它片刻,

然后在一个乡间墓地停下来, 在那里一个男人躺在

两个妻子中间。艾米莉?范德哲, 慈爱的妻子和母亲, 在约翰?范德哲的右边。 玛丽,第二位范德哲夫人, 也是仁爱的妻子,在他左边。 先是艾米莉去了,然后玛丽。 几年后,老伙计他自己。 十一个孩子来自这些婚姻。 而他们,现在也应该都去世了。

这是个安静的地方。像任何打断我散步的 好地方一样,坐下来,害怕 我自己的死,它也会来。 但我不明白,我不明白。

对这美好,劳碌的一生,我自己或别人的, 我所知道的全部 就是很快我将会起身

离开这个令人惊讶的地方,

这个给了去世的人们安身之所的地方。这片墓地。 走吧。先在一条铁轨上散步, 然后是另一条。

15、里索斯 (希腊)

几乎是一个魔术师

从远处他调低油灯的光,他移动椅子

而不接触它们。他累了。他摘下帽子,给自己扇风。 然后,以一个拉长了的姿势,他从耳边 造出了三张扑克牌。在一杯水里

他溶解了一颗绿色的、镇痛的星,用银勺来搅拌。 他喝下水和勺子。他变得透明。

可看到一只金鱼在他的胸腔里游来游去。

接着,由于筋疲力尽,他倚在沙发上闭上了眼睛。

“有一只鸟在我的脑袋里,”他说。“我不能把它弄出来。” 两只巨大翅膀的阴影充满了房间。

16、索德格朗(芬兰

现代处女

我不是女人,我是中性的。

我是孩子、童仆,是一种大胆的决定, 我是鲜红的太阳的一丝笑纹……

我对于所有贪婪的鱼来说是一张网, 我对于每个女人是表示敬意的祝酒, 我是走向幸运与毁灭的一步, 我是自由与自我之中的跳跃…… 我是在男人耳中血液的低语,

我是灵魂的颤栗,肉体的渴望与拒绝, 我是进入新乐园的标记, 我是搜寻与勇敢之火,

我是冒昧得仅深及膝盖之水,

我是火与水诚实而没有限度的结合……

17、绍尔茨(芬兰)

十一月的大海 房舍四周,沉默于树下 坐着硕大的身影 他们并没阻挡道路 你可以穿其而行 只有一点微微的凉意 但他们总在那里

在湿漉漉的天气中更容易看见 在大海变得灰白

在存在过的事物朝窗口 上升的时候。

18、勃莱(美国)

冬天的诗

冬天的蚂蚁颤抖的翅膀 等待瘦瘦的冬天结束。

我用缓慢的,呆笨的方式爱你, 几乎不说话,仅有只言片语。

是什么导致我们各自隐藏生活?

一个伤口,风,一个言词,一个起源。 我们有时用一种无助的方式等待, 笨拙地,并非全部也未愈合。

当我们藏起伤口,我们从一个人 退缩到一个带壳的生命。

现在我们触摸到蚂蚁坚硬的胸膛, 那背甲。那沉默的舌头。

这一定是蚂蚁的方式 冬天的蚂蚁的方式,那些

被伤害的并且想生活的人的方式: 呼吸,感知他人,以及等待。

19、勃莱(美国)

苏 醒

我的血管中有舰队出发, 水道中响起细微的爆炸声, 海鸥穿梭于咸血的风中。

这是早晨。整个冬天国土都蛰伏着。 窗台铺盖着毛皮,庭院挤满

伏着的狗,和捧着厚厚的书本的手。

现在我们醒来了,起床,吃早饭! 从血液的港口中升起呼喊,

雾,还有桅杆,阳光下木滑车的碰击声。

20、史蒂文斯

俄国的一盘桃子

我用整个身体品尝这些桃子,

我触摸它们,闻着它们。是谁在说话? 我吸收桃子,就像安捷涅夫 吸收安鲁。我像恋人般望着桃子 像年轻的恋人望着春天的花蕾, 像黝黑的西班牙人弹着吉它。 是谁在说话?肯定是我,

那只野兽,那个俄国人,那个流放者, 教堂里的钟为我们敲响 在心中。红嫩的桃子

又圆又大,还有一层茸毛, 盈满蜜汁,桃皮柔软,

桃子盈满了我的村庄的色彩,盈满

晴朗的天气,夏天,露水,和平的色彩。 桃子所在的房间静悄悄的。 窗子敞开。阳光

洒满窗帘。甚至窗帘轻盈地飘动,

也惊扰我。我不知道 这种残忍会把一个自我

从另一个自我上摘下,像摘下这桃子。

现在我们歌唱,在厨房地板上轻轻跳舞。 我们的整个躯体犹如黎明的港口; 我们知道主人离开我们去了白日。

第6篇:外国爱情诗歌

古今中外,歌颂爱情的诗歌不少,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外国爱情诗歌,欢迎大家阅读!

当你老了/叶芝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我曾经爱过你 /普希金

爱情,也许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打扰到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

我曾经那么真诚、那么温柔地爱过你,

但愿上帝保佑你,

另一个人也会像我一样地爱你。

请允许我成为你的夏季 /狄金森

请允许我成为你的夏季,

当夏季的光阴已然流逝!

请允许我成为你的音乐,

当夜莺与金莺收敛了歌喉!

请允许我为你绽放,我将穿越墓地,

四处传播我的花朵!

请把我采摘吧——

银莲花——

你的花朵——

将为你盛开,直至永远!

我是怎样地爱你 /勃郎宁夫人

我是怎样地爱你,诉不尽万语千言:

我爱你的程度,是那样地高深和广远。

恰似我的灵魂曾飞到了九天与黄泉,

去探索人生的奥妙和神灵的恩典。

无论是白昼还是夜晚,我爱你不息,

像我每日必需的摄生食物不能间断。

我纯洁地爱你,不为奉承吹捧迷惑,

我勇敢地爱你,如同为正义而奋争!

爱你,以昔日的剧痛和童年的忠诚,

爱你,以眼泪、笑声及全部的生命。

要是没有你,我的心就失去了圣贤,

要是没有你,我的心就失去了激情。

假如上帝愿意,请为我作主和见证:

在我死后,我必将爱你更深,更深!

雏菊 /缪塞

我爱着,什么也不说,

只看你在对面微笑;

我爱着,只要我心里知觉,

不必知晓你心里对我的想法;

我珍惜我的秘密,也珍惜淡淡的忧伤,

那不曾化作痛苦的忧伤;

我宣誓:我爱着放弃你,

不怀抱任何希望,但不是没有幸福

只要能够怀念,就足够幸福,

即使不再能够看到对面微笑的你

我的心灵和我的一切 /卡蒙斯

我的心灵和我的一切

我都愿你拿去,

只求你给我留一双眼睛,

让我能看到你。

在我的身上

没有不曾被你征服的东西,

你夺去了它的生命,

也就将它的死亡携去,

如果我还需失掉什么,

但愿你将我带去,

只求你给我留一双眼睛,

让我能看到你。

致 /雪莱

有一个字经常被人亵渎,

我不会再来亵渎;

有一种感情假意被人鄙薄,

你也不会再来鄙薄。

有一种希望太似绝望,

何须再加提防!

你的怜悯之情无人能比,

温暖着我的心。

我不能给你人们所称的爱情,

但不知你能否接受,

这颗心对你的仰慕之情。

连上天也不会拒绝,

犹如飞蛾扑向星星,

又如黑夜追求黎明。

这种思慕之情,

早已跳出了人间苦境!

爱之歌 /里尔克

我该怎样把持我的灵魂,

让它不去触碰你的灵魂?

我该怎样举它越过你,向别的事物?

啊,

我多么愿意把它安置在

幽暗中随意一个失落的东西旁,

在一个陌生、寂静,不随着

你内心深处波动的地方。

可是,与我们,

与你和我

关连的一切把我们揉在一起,

象琴弓从两根弦拉出同一个声音。

我们被绷在什么琴上?

哪个琴师把我们握在手中?

哦,

甜美的歌。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聂鲁达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你从远处聆听我,

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好像你的双眼已经飞离去,

如同一个吻,封缄了你的嘴。

如同所有的事物充满了我的灵魂,

你从所有的事物中浮现,

充满了我的灵魂。

你像我的灵魂,一只梦的蝴蝶。

你如同忧郁这个词。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好像你已远去。

你听起来像在悲叹,

一只如鸽悲鸣的蝴蝶。

你从远处听见我,

我的声音无法触及你:

让我在你的沉默中安静无声。

并且让我借你的沉默与你说话,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你就像黑夜,拥有寂寞与群星。

你的沉默就是星星的沉默,

遥远而明亮。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遥远而且哀伤,仿佛你已经死了。

彼时,一个字,

一个微笑,已经足够。

而我会觉得幸福,

因那不是真的而觉得幸福。

结束语:爱情,是人类社会文学艺术和诗歌的永恒主题,是古今中外无数诗人吟唱的人性中美好的情感。愿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爱情!

第7篇:外国伤感爱情诗歌

感人的诗歌总会感动你,下面小编整理了外国伤感爱情诗歌,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外国伤感爱情诗歌

(一)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又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又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种思念,却还得故意装做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种思念却还得故意装做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面对爱你的人,用冷漠的心,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外国伤感爱情诗歌

(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 ;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 却装作毫不在意。

外国伤感爱情诗歌

(三)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在天

一个却深潜海底;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听不到我说 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你听不到我的倾诉 我爱你

而是我永远都没有机会对你倾诉

亲爱的朋友,

当你坐在柔美的月光下临窗遥望繁星,黑咖啡的浓香便漫溢空灵世界,

潜伏在你心灵的最隐蔽处的记忆,是不是便镜子一般反射出你的背影?

一个雀跃的灵魂真实的来到了你的眼中,世界上最遥远的不是距离!

第8篇:优美的外国诗歌

外国诗歌的形式写法与中国略有所不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美的外国诗歌,欢迎参考阅读!

篇一:教训

奥顿/得一

我的第一场梦中,我们正在飞,

奔忙得很累;内战在进行,

整个山谷是受伤的熊与出没的盗贼。

农场在身后着了火;右转,

立即来到一栋大宅,门

洞开,静候久已不归的后人。

一位年长职员坐在卧室楼梯上

写字;当我们踮脚绕过他身后,

他抬头,迸出一句:走开。

我们哭着,恳求留下:

他擦擦夹鼻眼镜,迟疑一下,

还是不允,他无权给我们宽限;

我们的人生乱糟糟;必须离开。

第二场梦始于一片五月的森林;

我们一直在欢笑;你湛蓝的眼睛温柔,

精致的胴体毫无拒人千里的骄矜。

我们嘴唇相遇,祝愿普天的美善;

但是有他们作梗,突降的火和风

将你掳走,留下我难以抖擞,

无法在旷阔的平野凝聚一个焦点,

死一般的平坦、死一般的沉寂、干枯的白骨,

再没有什么能够受苦、犯罪、或者生长。

独坐在高高的椅子上,

我,一个卑微的主人,暗自发问

为何我双手中这坚实而冷冷的物件儿

竟会是人的手,你的一只纤手。

* * * *

最后一个梦如此展开:我们要去

一个盛大的宴席、出席一场凯旋舞会,

庆祝某个锦标赛事或者危险的考验。

我们坐着殷红的丝绒垫,因此

可以肯定我们是胜者;虽然人人都有花冠,

但我们戴着金,其余的都是纸做的而已。

每位贵宾都是名流,优雅、睿智或者有趣,

爱神越过无价的杯盏对着骁勇微笑,

成千上百只焰火以死表白

我们城府很深的淡然。

乐队开始演奏;绿草地上

一片纸王冠涌动着起舞;

我们的冠冕太沉,没有跳舞。

* * * *

我醒来。你不在。我穿衣时,

焦虑变成羞耻,感觉这三场梦

就是想得到一个责难。每个梦

难道不是以其自身的方式教导我

以自己的意志爱你?虽说

在我看来,这爱并不可能导致

我欲求上天赋予每个人的欲望。

篇二:多情的牧羊人

费尔南多·佩索阿

I

当我拥有你的时候

我爱这自然就像平和的僧侣爱着基督……

如今,我爱这自然

就像平和的僧侣爱着圣母,

虔诚,自我,一如既往,

而更亲密更感人肺腑。

当我与你走过田野来到河边

我把这河水看得更清楚;

当我坐在你身边,注视着云朵

我把这云朵看得更清楚……

你没有夺走我的自然……

你没有改变我的自然……

你把自然送到我身边。

因为你的存在,我把它看得更清楚,而它依然是它,

因为你爱我,我也同样地爱它,而更一往情深,

因为你选择让我爱你让我拥有你,

因此,我的眼眸曾长久地凝视着它

而无视所有的一切。

我不后悔从前的我

因为今天我依然故我。

只后悔没有早点爱上你。

II

月亮高高地悬在天空,这是春日。

我想起了你,我完整了我的内心。

空旷的田野上,一阵微风迅疾地拂过。

我想起了你,轻声念着你的名字;不是我:我很幸福。

明天你会来,你会和我去田野里采撷花儿,

我会和你去田野,看着你采撷花儿。

明天,我马上就要看到你和我在田野间采撷花儿,

但是当明天到来,当你与我真的在田野间采撷花儿之时,

对我来说,这才是快乐,这才是新鲜的事。

III

现在我感受到了爱

花香让我兴趣盎然。

从前,花儿的芬芳从不曾撩拨起我的兴致。

如今,我感受到了花儿的馨馥,好像看到了一样新事物。

我知道它们过去也芳香,就像我知道它们过去也存在。

这些是看外表就能知道的事儿。

而如今,我用呼吸去知晓。

今天,品尝着芬芳,花儿使我餍足。

今天,有时,在看到之前,我便醒了,去嗅闻。

IV

如今,每一天我醒来,又是欢乐,又是悲伤。

从前,我醒来时不会有任何情绪:只是醒来。

我欢乐而又悲伤,因为弄丢了我的所梦

而我又能身处于现实,这里有我的所梦。

我不知道该拿我的情感怎么办,

我不知道和你在一起我该怎么样。

我希望她和我说点什么,让我再一次醒来。

恋爱的人和他自己不同了,

但他不是别人,依然是那个人。

V

爱是相伴。

我不会一个人走在路上,

因为我已不能一个人走。

一种看得见的思念让我行得更快

看得更少,而同时又愿意看到所有。

她不在我身边,这东西与我紧紧缠绕,

我太爱她,竟不知道该如何想她。

倘若我看不到她,我便去想象她,我强壮如高挺的树。

倘若我见到了她,我会颤抖。她不在身边,我不知所措。

种种遗弃我的力量让我成为了我,

种种现实凝视着我,宛如向日葵,她的脸浮现在中央

VI

一整晚,我夜不成寐,每一处空间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我看见了她,这与遇见她的方式不一样。

当我忆起她与我说话的样子,我思念着她。

每一份思念里,她的样貌酷似而又截然不同。

爱是思念。

我已经忘记了感觉,只有对她的思念。

我不知道想要什么,想要她做什么。除了她,我什么都不想。

我兴高采烈地自得其乐。

当我希望遇到她时,

我情愿遇不上她,

这样,我就不会把她抛下。

我情愿思念她,因为我害怕。

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也不想知道我想要什么。

我只想思念她。

我不求任何人,我不求她,只是思念她。

VII

也许,看得清楚的人不会感觉,

也不会欣然,因为要去面对如此多的方法。

所有的一切必须有法则,

每一件事都有方式,爱亦如是。

倘若人有方法隔着衰草看清田野,

便不会因为盲目而去感受。

我爱过,但没有被爱过,终于我看到了这一切,

不是生来便被爱,而是自然而然地被爱。

她依然美丽,发丝依旧,香唇依旧。

我也依旧,寂寞地行于田野中。

似乎我曾垂头踽踽,

想到此,我便昂起了头

太阳的澄金晒干了小小的泪珠,我竟无法止住这泪。

田野如此广阔,而爱如此渺小!

我看,我忘记,就像大地入葬,树叶尽落。

我不能说话因为我在感觉。

我在听我的声音仿佛从另一个人体内发出。

我的声音在讲她如同她在说话

她的头发是金黄色,就像麦穗迎向明亮的太阳

她的嘴唇所讲的一切,从来不曾存在于词语中

我笑了,那牙齿洁白,一如河中卵石。

VIII

多情的牧羊人弄丢了牧羊棒

羊群走散在山坡上,

他一直在思考,不愿把牧笛吹响。

没有人出现,没有人消失……他再也没有找到那根牧羊棒。

另有一些人,一边骂着他,一边帮他把羊儿找回。

其实,没有人爱过他。

他伫立在这山坡上,将那真假踏在脚下,他看到了一切:

巨大的山谷,一如往日的浓翠,

远处的青山,比任何的情感都更真实。

所有的真实,存在于天空、空气和田野之间。

他感到空气又一次把自由注满了他的心胸,但却很疼,很疼。

篇三:高平台

切斯瓦夫·米沃什

高悬在大海的明亮之上的平台。

我们是酒店里最早走下去吃早餐的人。

远方,海平线上,大船在调动。

以前在西吉斯蒙德·奥古斯都国王中学

我们常常以一首关于黎明的歌开始新一天。

“当光线温暖我双眼,

我醒来

感到全能的上帝

就在身边。”

我一生都在设法回答那个问题:恶从哪里来

人们不可能遭受如此多痛苦,如果上帝在天堂

和身边。

篇四:假如我是一阵清风

作者:阿威梯克

假如我是一阵清风,

而你是玫瑰花丛,

我要悄悄地抚摸着

你透散着芳香的丝发。

假如我是头森林的麋鹿,

而你是清凉的永泉,

我要用火热的嘴唇

狂饮着你的甜吻。

假如我是只飞蛾,

而你是一朵火光,

唉,我要投进你的怀抱,

让热情把我烧成灰烬!

篇五:不一定

A·萨阿强

李子不一定落在李子树周围,

苹果不一定落在苹果树附近……

少言寡语不一定大智若愚,

谈笑风生未必就是不严肃认真。

美人儿不一定心灵空虚,

傻大姐不一定能有好命……

恋人儿不一定一帆风顺,

单身汉不一定永远不幸。

真正的爱情不一定就只有一次,

两次三次真正的爱也有可能……

真理不总在长者手里,

年轻人的话有时也不妨听听。

金钱不一定带来不幸,

两手空空就值得高兴?

生活会向我们提出许多问题,

我们一定能回答吗,能否总能……

第9篇:外国经典名著

目录希腊神话——古希腊文明的瑰宝

伊索寓言——一部经典的寓言故事集

荷马史诗——横亘千古的文学瑰宝

俄狄浦斯王——古希腊悲剧的典范

圣经——基督教的经典著作

源氏物语——日本古典文学的瑰宝

神曲——中世纪的伟大诗作

十日谈——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列那狐的故事——法国伟大的民间长篇故事诗 巨人传——一部荒诞不经的幽默小说

威尼斯商人——为贪婪的吝啬者画像

哈姆雷特——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堂·吉诃德——一部反骑士小说的骑士小说 伪君子——伪善者真实面目的揭露

失乐园——天使与恶魔的较量

鲁滨逊漂流记——一个永不言败的漂流者 格列佛游记——一部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 汤姆·琼斯——一位弃儿的成长史

少年维特之烦恼——震撼了一代青年心灵的著作 忏悔录——“忏悔”与“控诉”

阴谋与爱情——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雪莱诗选——理想、自由的歌颂与赞美

傲慢与偏见——一部优秀的社会风俗小说 唐璜——反映和批判社会现实的讽刺诗

格林童话——童话城堡上的一面旗帜

叶甫盖尼·奥涅金——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巴黎圣母院——一个展示美、丑、善、恶的大舞台 红与黑——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爱情小说

欧也妮·葛朗台——一个守财奴形象的成功刻画 高老头——资本主义罪恶的深刻揭露

安徒生童话集——一部具有永恒的魅力的童话集 钦差大臣——一幕官僚和骗子上演的讽刺喜剧 雾都孤儿——一位孤儿艰辛的奋斗历程

三个火枪手——火枪手的传奇故事

基督山伯爵——一个曲折离奇的复仇故事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诗 简·爱——现代女性小说的经典

呼啸山庄——欲望、恩仇与爱的交响曲

茶花女——一位高贵.善良的巴黎名妓的悲剧 红字——心灵的罗曼史

大卫·科波菲尔——从遗腹子到大作家的传奇 汤姆叔叔的小屋——黑奴的血泪史

白鲸——惊心动魄的海上搏斗

草叶集——充满了民主精神的诗歌佳作

包法利夫人——一部完美的长篇小说

父与子——两代人文化冲突的反映

悲惨世界——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战争与和平——一部气势磅礴的文学巨著 爱丽丝漫游奇境一篇伴随孩子成长的经典童话 小妇人——四姐妹的成长经历

泰戈尔诗选——一位伟大的东方诗人的吟唱 海底两万里——一次海底的神奇历险

八十天环游地球——科学幻想小说的优秀之作

安娜·卡列尼娜——反映俄国社会生活的史诗性巨著 汤姆·索亚历险记——一本充满生活情趣的儿童小说 玩偶之家——社会问题剧的代表作

昆虫记——献给昆虫的颂歌

海蒂——纯真美丽的童心世界的展示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现实主义中短篇佳作 金银岛——扣人心弦的冒险故事

木偶奇遇记——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童话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幽默风趣的少年小说 爱的教育——感人的爱的故事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一部享誉世界的侦探小说 契诃夫小说集——幽默诙谐的讽刺小说佳作 德伯家的苔丝——一位纯朴女性的人生悲剧 牛虻——一部深深影响了诸多青年的著作 绿野仙踪——一部引人人胜的神奇童话

时代广场的蟋蟀——一部让人久久回味的童话 嘉莉妹妹——美丽幻梦的破灭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位身残志坚的女性的自传 名人传——英雄的传记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含泪的微笑”的佳作 约翰·克利斯朵夫——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我是猫——一只猫眼中的人世

热爱生命——生命的赞歌

母亲——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充满神奇与幻想的童话历险 秘密花园——让生命变得美好的“神奇花园” 童年——苦难童年的诉说

追忆逝水年华——意识流小说的先驱

变形记——人性异化的揭露和控诉

绿山墙的安妮——一部优美的成长小说

好兵帅克历险记——一位聪明又傻气的“好兵”传记

了不起的盖茨比——一场“美国梦”的破灭 静静的顿河——一部优秀的史诗性的作品 喧哗与骚动——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曲壮丽的人生奋斗之歌 飘——乱世中佳人和英雄的爱情故事 雪国——悲凉虚无的人生歌唱

小王子——一个孤独的灵魂对爱的呼唤

麦田里的守望者——影响了几代美国青年的经典 老人与海——悲壮的英雄之歌

夏洛的网——一部震撼心灵的童话

日瓦戈医生——世界第一政治禁书

苦儿流浪记——一个弃儿苦难的成长历程 第二十二条军规——黑色幽默的经典之作 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荆棘鸟——凄婉的生命歌唱

窗边的小豆豆——找寻阳光灿烂的童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