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监测分析报告

2022-05-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是在工作或项目事后编写的,所以报告具有总结性、叙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格式编写,才能编写出有效的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动物疫病监测分析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动物疫病监测分析报告

动物疫病监测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摘要: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养殖行业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了经济的提升。规模化养殖可能出现部分问题,对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带来一定的损害。动物疫病的防疫是关键,疫病发病时间短、病情严重,传染性突出,考虑到病症资料和概况等,要提前进行免疫检测。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做好监测管理,满足要求。

关键词:动物疾病预防控制;疫病监测;作用分析

对动物疾病进行准确的检测应符合实际要求,在落实前要了解不同疫病的类型,结合疫病的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疫病对养殖业务带来消极影响。考虑到疫病监测的具体要求可知,要确定流行趋势,考虑到防范工作要求和类型等,需要做好预防和管理,促进养殖行业的整体进步。

1动物疫病监测的意义

动物疾病检测部门的工作受到国家相关规范条例等要求,需要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以养殖业管理概况为前提,需要做好动物免疫注射等工作。

1.1动物疫病监测是疾病防控的有效手段

动物疫病监测是个复杂的过程,工作人员要做好跟踪和调查工作。免疫防控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何做好检测管理是关键,通过疾病合理的检测和管理后,按照检测流程和要求进行处理,能保证整体健康。此外适当的监督和管理后,提升产品安全性。

1.2动物疫病监测符合规律要求

通过合理化的检测和管理后,能对动物的免疫概况有一定的了解,此外考虑到危险程度和其他因子等内容可知,需要确定规律和流行趋势,通过有效的检测和指导后,做好疫病防疫。需要结合区域性的疫情概况进行调整,研究出发展源头和规律等。考虑到终点任务和紧急情况,要确定合适有效的解决方式,以区域性防治为前提,完善策略和方案。

1.3动物病疫监测是评估病症的有效手段

对动物进行连续系统化的监测和评估要符合概况要求,考虑到疫情以及概况等内容可知,如何有效观察材料的防治措施是关键,在数据分析阶段,需要做好疫情控制和管理,检查是否存在排斥反应。

2动物疫病检测在动物疫病预防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在整个落实阶段要结合实际要求进行,只有了解预防检测的内容,才能确定合适的措施。以下对现状分析。

2.1设备落后

在动物疫病防治和后续管理中,考虑到实际应用情况可知,应如何做好检测和分析成为重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政府资金力度不够的现象,根据检测要求和设备的应用要求可知,整个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同类型的缺陷,如何做好其他工作分析成为重点,此外限制性因素比较多,对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2工作人员能力有待提升

疫病的防治和检测是个重要的过程,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动物疫病检测过程中,由于影响因素多,专业化指导阶段如果综合能力比较低,或者存在职业素养差等现象,不能通过严密的思维开展日常工作,则导致机构整体工作效率低。

2.3养殖者不配合

结合现状可知,养殖者是文化水平低的农民,部分工作人员对疫病的防治意识不强。此外动物疫情检测过程中,缺少必要的了解,以采样管理作为前提,如果配合不到位,则容易增加管理难度。疫病的监测是重点和关键,为了避免出现阻碍以及异常等现象,如果不配合,势必增加疫病防治的难度。

3如何做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动物疫病监测工作

根据检测的实际要求可知,在监测过程中要做好动物母源抗体分析工作,对血清进行跟踪观察,此外需要掌握免疫情况,结合免疫行情和要求可知,需要提前确定保证要求,便于疾病诊断治疗。

3.1完善基层工作设施

根据实际工作要求可知,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需要明确内容和要求,根据基础设施的概况和其他指标可知,如何完善现有工作类型是重点,以动物病情检测作为基础,在基层兽医站要做好基地建设工作,不断完善设备。只有做好疾病勘察工作,才能做好动物血清的检查工作,此外各个部门需要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只有做好基层实验室建设工作,才能实现整体合理化应用。以新的检测技术作为基础,强化检测人员的技能培训后符合要求。动物疫病检测和诊断等是一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指导和技能培训后,能让工作人员掌握技术操作的重点和关键。以核心要素为前提,在疾病预防和控制管理的阶段,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后,根据检测要求落实后,能避免出现抽样检查报告数据信息不准确的现象。在动物防疫和管理中,按照检测要求进行后,能保证防控系统的优势,提升整体工作质量。

3.2强化动物病疫监测的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的普及是关键,由于养殖人员如果不配合具体工作,导致很多工作得不到落实。监督管理人员扩大监测范围的阶段,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实施,如果出现免疫标识不合理的现象,要进行对应的处理,保证合理性。在市场管理机制的影响下,动物饲养者要进行对应的思想和活动宣传等,提升整个动物疫病的防治是个重要的过程,如何做好疾病控制和管理成为重点,根据市场监督和防治要求等可知,取得合适的证书后,进行制裁和管理。必要时建立举报动物疫病的制度,将这些方式进行综合性利用后,能避免出现经济损失。

网络化监督管理也是重点,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在各个领域有重要的作用,以动物疫病防治作为基础,在实施前建立合适的网络监测管理平台,根据检测试剂要求和内容等作为前提,进行合理化预设符合要求。此外考虑到规范性以及管理指标等内容可知,完善覆盖目标是个重要的过程,如何进行综合性管理成为非关键所在。在这个基础工作上,突出网络监测工作的集中化和规范化作用等,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实施。

3.3建立基层兽医实验室

在实验室监测和管理过程中要提前对实验室进行更新和完善。此外在落实过程中要了解整体素质的提升要求,以强化管理为前提,检测阶段做好资源配置工作,在使用设备的阶段,对实验室的相关操作有严格的要求,在后续实施过程中要结合技术能力进行更新和强化,在抽样检查阶段,适当扩大范围,提升整体监测水平,保证动物疫病预防和防治的合理性。

3.4进行跟踪化管理

疫病监测工作要想取得理想的优势,就需要具备完善的指导方案,以疫病危害以及监测和实施等为前提,如何做好疫病的处理是关键,根据检测管理的概况可知,需要工作人员做好跟踪和处理工作,在现有管理模式的前提下,做好防控管理,尽量满足防控要求,提高整体防控优势。此外在疫病防治和后续管理阶段,如何保证制度的有章可循是关键,工作人员在不同的阶段要确定实际作用,如果存在作用机制划分不合理或者工作人员不负责等现象,则势必增加免疫检测难度。

3.5提前制定计划标准

根据动物监测工作的相关要求可知,提前制定对应的计划和程序是关键,国家和省级单位要了解实际情况,进行对应的计划拟定。此外在计划分析过程中,按照拟定要求进行防疫和检测。根据应急系统和概况可知,发挥现有结构的最大化作用,能保证检测目标的合理性和稳定性。根据准则和概况要求可知,发挥市场管理的优势,对于宣传工作进行保护和落实。以相关思想活动和宣传指导为前提,对整个市场进行监管,按照防疫体系要求进行措施的措施,将各项免疫检查措施落实到实处,如果出现没有任何标志的防疫站这种现象,则要结合要求进行法律的制裁。

4结束语

动物疫病防治检测是个复杂的过程,根据实际应用要求可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明确动物监测的优势,如果存在管理不到位或者检测模式无法落实等现象,势必造成不良影响。考虑到动物疫病防治以及检测等方面因素,要提前进行划分和处理,以优化处理作为前提,在疾病控制和管理階段,从各个方面优化,保证工作顺利实施。

作者:李昱

第2篇:动物疫病监测在疫病防控中的重要性及改善措施

摘要:天津市静海区2018年为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结合地区实际发展以及变化趋势建立相应的针对性管理模式,有效避免了疫病对养殖业产生的消极影响,集中完善防范工作要求和类型,也提升了地区养殖行业的整体水平。该文分析了动物疫病监测在疫病防控中的重要性,并对动物疫病监测的具体措施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动物疫病监测;疫病防控;重要性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 9.10.101

0 引言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养殖行业也逐渐呈现规模化管理的趋势,为维护养殖管理水平,要积极践行系统化动物疫病监测技术,夯实管控基础的同时,提高综合防控的效率。

1 动物疫病监测的重要性 对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针对性管理机制和控制措施是动物疫病管理的关键,因此,要结合规范条例以及相关要求,积极落实对应的工作细则,将养殖业管理作为前提和标准,提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水平,实现疫病防控管理控制效果的全面进步。

1.1 是疫病防控的重要路径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内容较多且较为复杂,为保证控制效果,工作人员不仅要落实阶段性跟踪管理,也要集中收集调查资料,以保证相应工作顺利落实。而在免疫防控工作开展中,通常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只有结合疾病的特征落实完整的检测和管理机制,并且按照标准化流程要求才能维持整体性管理水平。因此,要提升疫病防控的实效性,就要适当落实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中的具体项目,一定程度上提升安全性和监测工作的可靠性[1]。

1.2 是贴合疫病防控规律的关键

在疫病防控中,只有建立完整的动物疫病监测体系,才能提升检测和管理的水平,着重落实危险程度判定及因子分析工作,进而总结一定的规律和对应的流行趋势,真正提升后续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动物疫病监测要结合天津市静海区的疫病情況予以调整,这就能在研究疫病发展源头及规律的基础上,落实更加具有实效性的疫病防控措施,提升当地疫病防控工作的综合水平。

1.3 是疫病防控评估手段

为提升疫病防控的综合效果,就要积极践行系统化动物疫病监测机制,确保能在满足基础性要求的同时,对疫情和具体内容予以多元化了解,针对相应问题提高防控措施的管理效率,维护经济效益[2]。

2 改善措施

动物疫病监测对于疫病防控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落实更加完整的管理模式和规范化控制机制,按照标准化要求完善管理工作流程。最关键的是要从设备管理、人员管理以及监测对象等方面进行综合监督,全面提升管控效率的同时,打造良好的疫病防控体系,为地区动物规范化养殖管理提供保障。

2.1 优化基础设施

对于疫病防控工作,系统化管理机制十分关键,而相应的监测管理设备也非常重要,只有保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有序开展,才能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升动物疫病监测的质量。结合实际工作要求要明确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并且保证基础设施的情况能与相应的管理指标一致,进而完善工作内容。

第一,要践行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工作原则,提升应用效果和管理水平,确保实验室能满足当地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需求,无论是基础设施的应用还是管理规划都要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利用价值,维护合理化应用效果[3]。

第二,新的监测技术作为基础,确保动物疫病检查工作和诊断工作都能有序开展,且能将疾病预防和控制管理作为根本,避免抽样调查报告数据不准确的问题,真正提高监测工序的合理性,维持疫病防控的综合效果。

第三,对监测人员的综合水平予以关注,利用专业化培训和指导工作提升相关人员的基本素质,并且完善技能培训,确保专业人员能掌握技术操作的重点和关键,发挥防控系统的优势和价值,为地区疫病防控工作的全面进步奠定基础。

第四,要建立基层兽医实验室,主要是以强化管理作为前提,合理性提升资源配置的效果,并且落实严格的实验室要求,提升综合技术管理水平。尤其是针对抽样检查工作,要在适当扩大范围的基础上,优化监测水平,维持动物疫病预防管理工作和防治项目的综合效果。

2.2 强化法律知识

对于疫病防控工作,强化动物疫病监测法律管理水平也非常关键,由于养殖人员会存在不配合的状态,这就会造成一些工作落实不到位,甚至会造成监督管理工作流于表面的现象。因此,在具体工作体系内,要尽量提升标准实施效果,结合市场管理机制的要求,提升动物饲养人员的思想教育力度,有效提高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将疾病控制以及管理工作作为重点,积极向养殖户宣传疫病监测技术的重要性,优化管理水平。一方面,可以建立健全完整的举报动物疫病制度,确保能提升综合应用管理的水平,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监管意识,打造良好的管理控制氛围,一定程度上实现综合管理的目标,并且也能避免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要积极践行网络化监督体系,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有效整合网络监管体系和模式,能在优化管控效果的同时,以动物疫病防治流程为基础,实现综合性网络监测管理平台,提高管控效率。在检测试剂要求和内容的过程中,也要对规范性和管理标准进行统筹控制,优化覆盖目标的同时,保证网络监测工作的规范运行。

2.3 践行跟踪化管理

为保证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水平,要积极整合管理和控制流程,确保能提高常规化维护机制的实效性,最关键的是要落实完善的指导方案,确保能将疫病危害以及监测实施体系作为标准,提升疫病处理项目的整体水平。另外,要结合检测管理的基本情况,有效满足防控要求,真正意义上提升防控管理的优势,且保证制度有章可循,在差异化阶段落实不同的管控模式。

此外,要提升作用机制划分的合理性,并且制定计划标准,维护管理工作的价值,发挥动物疫病监测技术的优势,打造良好的跟踪化管理模式,避免监测难度的增加。对于养殖户要展开信息调研和系统化分析,保证监测结果能为养殖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作用,指导养殖户在后续养殖工作中有效应用对应的养殖管理方针,尽可能避免疫病的传播和蔓延,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为养殖户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支持。

3 结束语

在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开展中,要结合实际应用要求,落实完整的管理机制,并且明确动物监测的优势和作用,真正提升管理效果,确保检测模式得以落实,且能整合划分结构和处理效果,促进工作的全面优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l]林小玲.动物疫病监测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与策略[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1):317[

2]刘志渊.动物疫病监测在动物疫病预防及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 (7):62.

[3]王瑾.动物疫病监测在动物疫病预防及控制中的作用[J].今日畜牧兽医,2017(7):50.

作者简介:李树林(1983-),男,汉族,本科,天津人,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监测与防控工作。

作者:李树林

第3篇:动物疫病监测在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摘要: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强化疫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能对早期疫病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保障我I刊畜牧业稳定发展,带动畜牧养殖经济快速发展。该文详细阐述了疫病监测的重要作用以及动物疫病监测对策。

关键词:动物疫病监测;预防控制;作用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1.023

引言

动物疫病监测主要是对动物疫病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对提升各类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疫病发生早期对疫病进行有效控制,也能对各类常见疫病以及重点疫病流行发展过程进行模拟演练。因此,目前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强化疫病监测对提升动物养殖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1]。

动物疫情监测发展现状

目前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仍有诸多问题亟需完善。如部分兽医站选取的化验设备处于老化问题,其设备检修未能得到规范。有诸多疫病检测与监测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其专业技能不能满足要求,高端技术人员不足,动物疫病防控不能全面开展。除人员主观因素以及技术应用的不足处,也存在一些客观因素,如较多基层养殖人员对动物疫病监测认识不足,管理部门技术人员对饲养动物进行样本取样检测过程中,有部分基层养殖人员持有不配合态度。部分地区管理部门忽视动物疫病疫情监测,多项调查经费不足,多层次问题亟需完善。

动物疫病监测作用

2.1 提升动物产品质量

动物疫病检测技术应用属于新型监测技术[2],可以避免疫病大范围蔓延,提升动物养殖质量,保障市场消费安全性。目前合理应用疫病监测技术,对动物养殖中潜存的各类风险进行控制,从动物养殖源头对各类疫病问题进行控制,避免不合格肉类进入到销售市场中。从长期监测管理实践活动中能得出,通过动物疫病检测对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2 对动物疫病进行预防控制

在各类动物疫病监测过程中要重点做好预防和控制,预防主要是在各类疫病大范围传播前,全面阻断疫病大范围传播路径,避免疫情的大范围流行。在动物养殖中通过规范化监控,能有效掌握动物养殖现状,发生疫情可早发现、早治疗。养殖人员通过疫病监测发现异常问题后及时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对疫病进行防治,在较短时间内制定防控方案,避免疫病对养殖活动产生较大负面影响[3]。

2.3 为动物饲养提供长远方案

动物疫情监控是目前政府等管理部门全面实施的疫病重要防控技术,能有效控制动物疫情大范围扩散,目前通过精确化监管措施,政府相关部门能有效收集流行疫病发展流行特征。整合各项有效信息用于动物疫病防控中,在强化疫病疫情管理中,通过疫病监测能为养殖人员提供更多养殖管理信息,选取最佳的养殖饲料以及养殖措施,全面降低疫情发生概率,提升疫病防控质量。

对策

3.1 建立完善的疫病监测体系

目前不同地區不同养殖人员选取的养殖方式具有较大差异性,有诸多地区在畜牧养殖中还是选取散养等方式,有部分地区在规模化养殖中选用规模化养殖方式[4]。针对不同的养殖方式在疫情控制中要略微调整。目前实现统一规范化养殖,对各类动物疫情防控较为简单。但是针对小规模散养等,要应用的动物监控措施相对落后。近年我国各个地区网络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在动物养殖中可以利用完善的网络系统开展疫情监控,推动城镇和农村地区动物养殖业全面发展。在畜牧养殖业发达地区,可以建立系统化的疫情网络监控体系,对养殖动物依照类别不同进行分类注册。通过动物疫病监控网络系统全面覆盖,能发挥出高效率监测技术应用价值,从网络化视角对养殖动物进行监控。

3.2 实施疫病追踪监控

在动物疫病防控中要合理引入疫病监测技术,对疫病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养殖人员以及疫病防治人员要掌握养殖区域疫情实际发展情况,拟定更为合理的控制措施[5]。各类疫情监控管理人员要对疫病治疗、发展过程进行真实化记录,统计各项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疫病影响情况。结合疫病现状对投入药物进行调控,依照具体药效分析调控用药量。选取最佳治疗方式,对疫病进行跟踪监控,促使动物疫情能得到全面控制。

3.3 强化疫病监测专业人员培养

部分偏远地区畜牧业发展中,尚未建立完善的动物养殖与疫病防控监测体系,在养殖中还是以散养方式为主,养殖人员白身未接受专业化培训工作,对动物养殖中疫情控制缺乏全面认识。所以目前要建立完善的兽医实验室,对疫情进行监控。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相关管理部门要逐步扩大基层动物疫病防控资金与设备投入,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质量。通过全面扩大各类疫病防控覆盖范围,促使畜牧养殖产业链能全面发展。在动物疫情监控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要定期抽样检查,抽调搜集无差异性样本进行检验,为疫病监控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相关管理部门要定期开展各项宜传工作,讲述疫情监控各项知识,让广大基层养殖户认识到强化疫情监测的重要作用。引导基层养殖户在养殖中能积极选取规范化养殖措施,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配合当地疫病防控管理部门做好养殖疫病监测工作,避免大规模疫病爆发,降低疫病发生慨率。在养殖中发现异常问题要及时采取隔离检查措施,降低养殖损失。3.4 预防控制动物疫病,拟定长远饲养方案

动物疫病监测技术属于现代化监测应用技术,对各类动物疫病爆发前能进行提前预测,提升动物养殖质量。合理应用疫情监测技术,能对动物畜牧养殖中各类潜藏的风险问题进行整合,从源头上避免有问题的动物产品进入市场销售环节,对广大群众健康水平产生较大影响。目前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要做好预防与控制工作,全面阻断疫病各类传播路径。通过全面监测能掌握疫病发生现状、风险要素、危害系数等,及时发现疫病才能有效阻断疫病传播路径。要在较短时间内针对疫病发生现状制定控制措施。政府部f J通过疫病监测,对疫情防控管理及时调控,最大程度降低各类疫情发生概率,提升各类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结束语

近年我国动物养殖产业整体发展速度加快,在动物养殖中各类疫病较多,要选取规范化监测措施。认识到动物疫病检测对动物防控工作的重要作用,设定不同防控管理措施,保障动物养殖活动稳定开展。

参考文献:

[l]谭伟成动物疫病监测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J].兽医导刊,2019(1):46-47.

[2]李德宝.动物疫病监测在动物疫病预防及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4):137-138.

[3]刘冠博,刘业杰,程业楠,等.动物疫病监测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J].农家致富顾问,2019 (2):39.

[4]李肖冬.动物疫病监测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兽医导刊,2019 (2):9,19.

[5]林莉.动物疫病监测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J]兽医导刊,2018( 18):41

作者:姚剑

第4篇:2015年上半年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集中监测分析报告

[中图分类号] F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278-01

为切实掌握开阳县2015年重大动物疫病流行规律和疫情动态,完善动物疫情防控机制,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快速反应能力,为全县动物疫病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根据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监测任务,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2015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方案及监测计划,现将我县2015年上半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日常监测及春季集中免疫抗体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监测范围

3个猪场(贵阳台农种养殖有限公司、贵州开阳天力养殖有限公司、贵州开阳康健养殖有限公司公司),5个蛋鸡场(贵州开阳南江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长生源农业科技养殖有限公司、贵州开阳贵农养殖有限公司、贵州开阳富顺养殖有限公司、毛云三边养殖场),3个养羊场(开阳县由由养殖有限公司、开阳县生力源养殖有限公司、贵州智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奶牛场(贵州省三联乳业公司龙岗第二奶牛场)及全县16个乡(镇)畜禽散养户。

2 监测方法

2.1 NY/SY 150-2000,口蹄疫诊断技术规程;

2.2 GB/T 18935-2003,口蹄疫诊断技术;

2.3 GB/T 18936-2003,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

2.4 NY/SY 156-2000,猪瘟诊断技术规程;

2.5 GB 16550-1996,新城疫诊断技术规范。

2.6 NY/T679-200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酶试验方法。

2.7 GB/T 18646-2002,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

3 监测试剂

由贵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和自购

4 监测情况

按照省、市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及要求,我县积极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全面完成了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各项疫病监测任务。

4.1 动物疫病日常监测

4.1.1免疫抗体监测

4.1.1.1 H5亚型禽流感:共检测638羽份,免疫合格627羽份,免疫合格率98.3%。

4.1.1.2鸡新城疫:共检测607羽份,合格538羽份,合格率88.6%。

4.1.1.3猪瘟:共检测78头份,合格67头份,合格率86%。

4.1.1.4猪Ο型口蹄疫:共检测161头份,合格头份133,合格率82.6%。

4.1.1.5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共检测50头份,合格头份50,合格率100%。

4.1.1.6羊Ο型口蹄疫:共检测90只份,免疫合格82只份,免疫合格率91.1%。

4.1.1.7牛Ο型口蹄疫:共检测220头份,合格187头份合格率85%。

4.1.2病原学检测

4.1.2.1禽流感: 禽流感病原学共检测269份,阳性0份。

4.1.2.2鸡新城疫:共检测共检测125份,阳性0份。

4.1.2.3猪Ο型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C共检测133头份,阳性0头份,其中规模场20头份,散养户113头份。

4.1.2.4布病共检测160份,检测到阳性0份。

4.2 春季动物疫病集中监测情况

4.2.1口蹄疫(O型)免疫抗体监测结果

检测3个养殖场和16个乡(镇)共计血清811头份(猪379头份,牛209头份,羊223只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其免疫抗体水平,结果为:免疫抗体合格数为726头份(猪316头份,牛187头份,羊223只份),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9.5%(猪83.3%,牛89%,羊100%)。

4.2.2猪瘟免疫抗体监测结果

检测2个养殖场和16个乡(镇)共计血清408头份,其中免疫合格数为361头份,免疫合格率为88.4%。

4.2.3禽流感H5亚型免疫抗体监测结果

检测4个养殖场和16个乡(镇)散养户共计血清1022羽份,免疫合格926羽份,免疫合格率90.6%。

4.2.4鸡新城疫免疫抗体监测结果

检测4个养殖场和16个乡(镇)散养户共计血清904只份,免疫合格783份,免疫合格率86.6%。

4.2.5蓝耳病免疫抗体监测结果

检测2个养殖场和16个乡(镇)散养户共计血清364头份,免疫合格数为302头份,免疫合格率为83%。

4.2.6羊小反刍免疫抗体监测结果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贵州智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羊130只份,其免疫合格数为127只份,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7.7%。

4.2.7病原学监测情况

4.2.7.1采用非结构蛋白3ABC-ELISA间接试验检测猪口蹄疫92头份、牛口蹄疫92头份,其阳性数为零,阳性率为零。

4.2.7.2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猪、牛、羊布病811份(其中猪379份、牛209份、羊208份),全部为阴性。

5 结果分析

监测结果表明,我县上半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总体来看都高于80%,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督促各乡(镇)及养殖场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宣传,引导养殖户牢固树立“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群防群控”的疫病科学防控理念,以确保基层防疫工作的有序推进;二是加强对新购进、新生畜禽的常年免疫补针工作,确保免疫密度;三是进一步加强农贸市场的监管和消毒工作。

通过上半年对我县重大动物疫病日常监测及春季集中免疫抗监测,使我们确切掌握了各乡(镇)及养殖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的保护状态,为我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5篇: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省、市《2020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要求,结合《2020年全省畜牧业工作要点》,在县域内组织开展口蹄疫、禽流感等优先防治病种,非洲猪瘟新发病,小反刍兽疫外病等畜禽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重点掌握口蹄疫、禽流感发病与流行情况,持续监视养殖、流通、屠宰环节非洲猪瘟趋势发展,严密监视小反刍兽疫、口蹄疫(新毒株)、高致病性禽流感(新亚型)等外来动物疫病流行与发展情况。

二、任务分工

(一)县农业农村管理局主管全县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负责组织制修定全县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发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组织和指导全县开展相关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必要时组织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培训工作。要细化制定本地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组织相关单位开展调查,特别要加强对小反刍兽疫列入国家评估范畴、巩固无疫区建设和非洲猪瘟控制成果的调查,配合国家完成非洲猪瘟等疫病调查。

(三)各乡镇畜牧站负责组织专项专人开展本乡镇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及时上报调查、排查结果,相关信息数据必须做到完整、准确和真实有效。

三、动物疫病常规调查

(一)由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本级有关乡镇和部门于每月下旬进行1次疫病流行情况调查。调查要覆盖猪、牛、羊、禽各畜种和人工饲养野生动物,覆盖规模养殖场(含养殖大户),动物诊疗机构(含兽药和饲料经销店),屠宰场点、养殖户等风险场所,全年要覆盖所有养殖场。依据全县所辖乡镇数量确定每次调查乡镇数量,每次最低调查数量不少于2个乡(镇)4个村(屯)40个养殖户,全年覆盖所有乡镇。

在开展常规调查同时,要做好定点调查,可选择辖区内个别养殖场点(包括禽、猪、牛、羊)了解畜禽发病、死亡、治疗等情况,记录信息(见附表1),由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于每月23日前同常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集贸农贸市场和活畜禽交易点的回溯性调查由所在县疫控中心、畜牧站每季度调查1次,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开展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三)边境乡镇在做好常规和定点调查同时,要持续关注境外疫情发生情况,特别是非洲猪瘟、口蹄疫疫情情况,必要时可联合本林业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调查,掌握走私、野生动物发病情况。

四、动物疫病专项调查

(一)非洲猪瘟调查

1.目的

了解非洲猪瘟病原存在,排查非洲猪瘟疑似病猪,为控制和清除非洲猪瘟病原提供依据。

2.范围

覆盖所有生猪养殖场户和自然村,覆盖养殖、交易、屠宰等各个环节。

3.方法与内容

(1)问卷调查。重点要加大生猪养殖场户的日常排查力度,记录排查信息(见附表2)。同时,兼顾生猪交易市场、无害化处理场点、屠宰场的排查。

(2)现场调查。要在上述场点采集一定数量样品进行非洲猪瘟病毒检测,可结合非洲猪瘟监测工作同步进行。

4.组织实施

由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疫控、监督、屠宰等机构开展辖区非洲猪瘟日常排查。同时协助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在我县开展非洲猪瘟调查和样品采集准备工作。

(二)小反刍兽疫调查

1.目的

了解我县小反刍兽疫感染与免疫情况,推进小反刍兽疫消灭工作。

2.范围

全县十四个乡镇。

3.方法与内容

(1)问卷调查。全县每月在每个乡镇随机选择2个规模羊场和5个养殖户进行问卷调查(见附表3),了解小反刍兽疫免疫情况、羊群饲养管理情况等。

(2)现场调查。县级每半年采集血清、鼻腔或眼拭子样品至少120份,进行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

4.组织实施

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抗体检测,各乡镇畜牧站负责协助开展样品采集、问卷调查实施工作。同时协助国家、省、市在我县开展小反刍兽疫调查和样品采集准备工作。

(三)免疫无口蹄疫区调查

1.目的

了解无疫区内易感动物的养殖和分布情况,掌握无疫区口蹄疫发生规律,科学判断口蹄疫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系统评估口蹄疫流行状况和防控效果,提升口蹄疫预测预警、风险防范、应急处置能力和防控水平。

2.范围

无疫区、保护区全境。

3.方法与内容

(1)常规调查。每月进行一次,每次至少调查2个乡(镇)、每个乡(镇)至少抽查2个村,每村至少调查5个口蹄疫易感牲畜养殖户(被调查户同时饲养其他动物一并填表)。各县(市、区)依据辖区口蹄疫易感牲畜养殖场、屠宰场、交易市场现有数量拟定月度调查数量,全年实现全覆盖。如果该月开展专项调查可不在进行常规调查。口蹄疫易感牲畜养殖户、养殖场常规流行病学调查表见附表4,屠宰场、交易市场调查表见专项调查表。

(2)专项调查。每半年开展一次。每次随机抽查2个乡(镇)4个村10个口蹄疫易感牲畜养殖户。每次调查口蹄疫易感牲畜养殖场、屠宰场、交易市场数量要不少于辖区内该畜种场所总量的半数。每次随机采集血清样品60份进行抗体检测。每次随机采集30份口蹄疫易感牲畜血清样品进行非结构蛋白抗体检测,被检测样品要覆盖口蹄疫所有易感动物。口蹄疫易感牲畜养殖场、养殖户、屠宰场、交易市场调查表,见附表5-8。

(3)3abc抗体阳性畜流调排查。要及时对3abc抗体阳性畜及同群畜要采取限制移动等措施,并对阳性畜及同群畜开展动物卫生状况调查,见附表9。

(4)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怀疑或确认发生口蹄疫疫情时,根据本方案要求,启动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口蹄疫易感牲畜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见附表10-12。

(四)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呼吸道合胞体病专题调查

1.目的

掌握我县牛饲养量相对较大区域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流行情况,科学评估发病风险。

2.范围

县十四个乡镇。

3.方法与内容

(1)问卷调查。了解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呼吸道合胞体等牛病免疫和感染情况,被调查场户牛调入调出情况,填写调查表(见附表13)。

(2)现场调查。县域内随机选择规模化牛场和自然村各不少于2个,以掌握流行率的方式在95%置信水平、30%预期流行率、8%可接受误差的情况下采集分离牛血清100份(每份血清不少于1.5ml)同步采集棉拭子,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牛呼吸道合胞体抗体检测。

4.组织实施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检测工作。相关乡镇协助做好样品采集和问卷调查工作。

五、动物疫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一)范围界定。怀疑或确认发生以下情况时,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启动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填报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

1.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炭疽、狂犬病;

2.疯牛病、痒病、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

3.牛瘟、牛肺疫等已消灭疫病再次发生;

4.猪瘟、新城疫、布病、结核病、蓝舌病等主要动物疫病发病率或流行特征出现异常变化;

5.较短时间内出现导致较大数量动物发病或死亡,且蔓延较快疫病,或怀疑为新发病的;

6.其他需要开展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的情况。

(二)工作程序。

1.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疑似紧急疫情报告后,应立即核实信息,进行初步调查确认,并按规定逐级上报疫情。

2.现场调查人员进一步核实情况后,参照相应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采集有关信息,填写调查表。

3.现场调查人员应根据调查获取的信息,描述动物疫情现状(空间、时间、群间分布等),分析疫病来源,判断疫情发展趋势,提出控制措施建议,形成调查评估报告。怀疑疫情扩散时,应在高风险地区开展追踪调查。

4.省、市级专家组负责对现场调查人员形成的调查评估报告及其结论进行审核。

5.必须要时,邀请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组织开展经济损失和防控措施评估工作。

第6篇: XX年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总结

今年我县的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在各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青海省XX年动物疫病检测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着“科学求实”的工作态度,组织业务人员深入基层认真扎实的开展了以口蹄疫、布病、牛皮蝇病防治调查、马鼻疽病监测为主的动物疫病疫病监测工作。截止5月20日,在业务干部的努力和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现已全面完成了今年上半年各项疫病监测工作任务,为防止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了解和掌握本地区动物疫情动态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将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基本做法

为进一步加强疫病监测工作, 及时掌握本地区的动物疫情动态,严密防止各种动物疫情的传播,今年年初制定了《**县XX年度动物疫病监测工作计划》,县兽医站组织成立了监测工作小组,规范了监测技术和程序,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明确了监测任务和职责。在实际工作中,各级业务单位高度重视疫病监测工作,为使乡(镇)技术人员及村(社)防疫员广泛参与疫病监测工作,给各基层乡站分解疫病监测任务,县站负责人深入各乡(镇)对各地区业务单位监测 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和指导,为进一步推动我县的动物疫病监测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监测任务完成情况

1、口蹄疫免疫效果监测

XX年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于4月底全面完成,按要求各乡镇于5月中旬前将牛、羊血样随机抽样牛血清45份、羊血清45份、送往州动物疫控中心进行抗体监测。县动物疫控中心于6月初通过IHA试验检测了牛血清50份、羊血清50份。监测结果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羊为98%、牛为71.4%。

2、布鲁氏菌病

、血清学监测:按照通知要求,虎红平板凝聚试验检测牛羊血清500份,监测出阳性血清3份,其它监测结果为阴性。监测结果显示牛羊布鲁氏菌病阳性率比XX年高出0.73%和0.28%

、病原学监测:收集牛羊流产胎儿各9份,无菌采集肝、脾、肠系膜、淋巴结和胃内容物送往州动物疫病控制中心进行实验室布鲁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3、牛皮蝇病防治调查

通过3月、5月份对400头牛的调查,牛皮蝇瘤疱寄生的最多部位在背部,颈部几乎没有。年龄情况分析:调查已防治幼年牛169头,感染数62头、感染率36.69%、瘤疱数1

26、感染强度0.74;调查未防治的幼年牛66头、感染数 41头、感染率62.21%、感染强度3.80

3、瘤疱数251个;已防治成年牛84头,感染数21头、感染率0.25%、瘤疱数6

9、感染强度0.82;调查未防治的成年牛36头、感染数14头、感染率38.88%、感染强度1.5、瘤疱数54个。

4、马鼻疽病监测

以鼻疽菌素点眼试验完成了监测任务,50匹马属于阴性

三、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基层群众的防疫意识淡薄,对动物防疫知识掌握不足,只注重于防疫,不重视监测工作,对疫病监测工作的配合力度不够,采集监测样品(血样)难度较大。

(二)、牧户居住过于分散,加之交通不便,业务单位经费严重不足,疫病监测工作范围受到一定限制,目前,疫病监测实际上只局限于交通沿线,对其监测工作的广泛性和科学性得不到保障。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7篇:关于开展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盒病原学监测工作的

关于开展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和

病原学监测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畜牧兽医站:

根据2014年“全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和“甘肃省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为了彻底搞好我县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和病原学监测工作,全面完成陇南市畜牧兽医局下达我县的各项样品采集任务,先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正确认识当前形势,提高觉悟,增强搞好主要动物疫病集中监测的责任感

当前国内外动物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和病原学监测工作,已经成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各乡(镇)畜牧兽医站一定要认识到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和病原学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防疫过程疫病监测工作中去。

二、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安排部署,严格采样操作,按时完成任务

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和病原学监测工作,采样种类多,操作要求严,工作任务大。血清样品:每份禽血清应在0.5毫升以上,需采全血3毫升以上;每份畜血清应在1毫升以上,需采全血5毫升以上。病原学监测:高致病性蓝

耳病、猪瘟样品应采集流产死胎及以高热为特征的死亡病例组织病料(淋巴结、扁桃体、肾、脾);所采病料应严防污染、单独保存。各乡(镇)畜牧兽医站一定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安排部署,严格采样操作,按时完成各项采样任务,并与4月25日前将样品送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保障防疫质量

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和病原学监测工作,作为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环节已纳入各乡(镇)兽医站年终工作考核指标之列,并建立长效机制。各乡(镇)兽医站一定要认真对待、扎实工作,切实保障我县防疫质量更上一层新台阶。

附:成县2014年春季动物疫病抗体监测任务分配表

二0一四年三月十一日

第8篇:农经局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为全面掌握和分析我市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主要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进一步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监测评估能力,科学指导动物防疫工作,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根据浙江省、XX市主要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计划。

一、工作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国家动物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和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等优先防治病种的防治计划,按照日常监测与集中监测相结合,全面监测与定点监测相结合,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的原则,对主要动物疫病开展血清学监测,全面掌握免疫效果,分析把握疫情动态,及时诊断动物疫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科学指导动物防疫工作。2014年我市重点开展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鲁氏菌病等疫病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重点防范小反刍兽疫、非洲猪瘟、疯牛病等外来动物疫病。

各镇(街道、管委会)要充分发挥监测数据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把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作为评价免疫质量、畜禽及其产品调运风险评估、动物防疫服务站工作人员的考核、科学指导免疫工作的重要手段。发现动物群体免疫保护水平下降,要调查原因,立即实施补免;发现畜禽异常发病情况,要及时开展紧急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迅速组织实施疫源追溯和追踪调查,提高早期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置工作的科学性。

二、职责与分工

市畜牧兽医局负责全市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提出年度主要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计划;负责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h7n

9、新城疫等疫病的监测和其他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的监测工作;负责布病监测;完成市级以上集中监测、定点监测样品的采集和送检工作;组建市级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队,负责实施流行病学调查和评估工作。

各镇(街道、管委会)负责辖区内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h7n

9、口蹄疫、新城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病的样品采集和运送工作;协助完成辖区内布病抽样工作;协助完成市级以上集中监测、定点监测样品的采集工作;组建镇级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队,完成辖区内流行病学调查,并协助市畜牧兽医局完成流行病学的调查和评估工作及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三、监测抽样任务

1.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轮到抽检的镇(街道、管委会)农业经济服务中心在该月随机至少抽检3个家禽养殖场点(包括种禽场、商品代饲养场、活禽交易市场和农贸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re-6抗体检测抽样量不少于60份,高致病性禽流感re-4抗体、禽流感h7n9和新城疫抗体检测抽样量分别不少于40份/月。各养殖场点≥20份/场(散养户以村以单位)。各镇(街道、管委会)应确保辖区内种禽场和自免规模场每年至少抽检一次。

2.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每月至少监测2个场点(包括规模猪场、规模羊场、屠宰场),o型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检测抽样量不少于40份。各场点血清样品≥20份/场,各镇(街道、管委会)应确保辖区内的自免规模场每年至少抽检一次。

所抽检血样须在该月20日前送至XX市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检测中心,进行血清分离,抗体检测。有条件的镇(街道、管委会)可先进行血清分离,然后再送样。此外,市畜牧兽医局将不定期对全市各畜禽养殖户进行口蹄疫、猪瘟、禽流感、新城疫等疫病的监测,加大对全市动物防疫工作的监控力度,以整体把握全市各种疫病的免疫情况和流行动态。

同时,各镇(街道、管委会)要加大对调入畜禽的重大疫病监管力度,每月采集样品中须保持一定比例的外来畜禽,严防外疫传入。

四、流行病学调查任务

流行病学调查任务:各镇(街道、管委会)应组建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对所辖区域内的畜禽的流行病学情况进行调查,并及时把调查情况反馈给市畜牧兽医局。夏季高温季节出现流产、死胎或高热为特征死亡病例时,应及时采集组织病料和血清,组织病料应包括脾脏、淋巴结、肺脏、肾脏、死胎,同时准确完整填写采样登记表和流行病学调查表,并及时送到市畜牧兽医局。

五、采样、送样注意事项 1.采样时必须详细了解被检畜禽的免疫背景、发病史等情况,详细填写样品采集登记表(规模场与散养户需分开填写),特别是要完整准确填写畜禽种类、饲养类型、免疫次数、疫苗类型(如灭活苗、弱毒苗、灭活高效苗、细胞弱毒苗、组织弱毒苗、脾淋弱毒苗等)、毒株类型(如re-4或re-6或双价禽流感灭活苗)、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等免疫背景数据,为疫苗和免疫质量评估提供重要基础资料。

2.要确保免疫抗体监测覆盖面。以规模场或行政村为单位,做到抽样检测面达到100%,对免疫合格率未达到要求,特别是免疫合格率为零的场(点)要进行重点跟踪监测。

3.在进行样品采集、检测等工作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并注意对养殖户畜禽的保护。

4.每只家禽及家畜的血样采集量不少于2ml。抽样完成后,立即编号,及时放入冰块,并在8小时内送XX市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检测中心进行血清分离、抗体检测。

5.市畜牧兽医局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并及时反馈各镇(街道、管委会)。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新城疫、猪瘟等主要疫病免疫合格率低于70%的场(点),各镇(街道、管委会)要调查和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将原因分析和处理情况的材料一并上报。 6.各镇(街道、管委会)要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各镇(街道、管委会)抽样、送样工作的完成程度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将作为评定各镇(街道、管委会)动物防疫成果的重要依据。 2012年,按照市爱卫会工作部署要求,在街道党委、办事处领导下,爱国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如何巩固“国卫和省卫”的创建成果,进一步贯彻“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爱国卫生工作方针,在巩固创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农民健康工程”和农村“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活动,加强城乡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整治环境卫生,消灭“四害”,开展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全街道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公共卫生状况,努力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一、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分类指导”的爱国卫生工作方针。牢牢树立全局观念,出色完成市爱卫办下达的工作任务和指标。不断加强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建设,加大城乡环境卫生创建工作力度,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市环境面貌再上新台阶,促进我街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

二、具体工作任务

(一)强化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创建成果

1.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卫生街道创建成果的同时,按照街道党委、办事处要求,继续推进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努力将巩固创卫成果与创建“卫生先进单位”活动有机结合,借助“创建”活动契机,巩固和拓展创卫成果,进一步提升辖区环境综合水平,并协调辖区爱卫会各成员部门明确创建工作职责、任务分解要求及按预定计划给予业务指导,完成阶段性工作目标任务。

2.积极推进农村卫生村创建活动。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创建省、市卫生村活动,各村在自身开展创建活动的同时要指导辖区单位开展各类“卫生先进单位”的创建,树立一批农村爱国卫生的先进典型。2012年,全街道计划创建省级卫生村1-2个,XX市级卫生村1-2个,省级和XX市卫生先进单位1-3个,XX市级卫生先进单位10-15个。 3.进一步巩固创卫成果,积极推进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提高创建质量。各村、社区对在辖区内开展卫生先进单位创建的单位要给予指导,以达到发挥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创建成效。落实奖励机制,村、社区应指导辖区单位开展各类卫生先进单位的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以巩固“国卫和省卫”的创建成果。每个村、社区原则上至少要指导一家创建卫生先进单位,若顺利通过创建验收和命名的,街道将对村、社区在指导有力上予以奖励,XX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奖励500元,XX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奖励800元,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奖励1500元的标准奖励给村、社区(2012年至2014年有效)。

4.广泛深入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活动。各村、社区不仅要开展创建“无烟”单位,还要在辖区内开展“无烟”创建活动,特别是做好控烟宣传工作,在禁烟区域、禁止各类人员吸烟,禁止销售烟草制品,禁止进行任何形式烟草赞助及促销活动。每年“5·31”重点开展禁烟咨询宣传活动,发动辖内各个商铺停止销售香烟一天活动。积极倡导公共场所做好禁烟工作,努力营造一个健康、清洁、劝导禁烟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强化环境整治,巩固提高整治成效

通过几年连续创建整治活动,辖区环境卫生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我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城市社区、农村社区与村并存,环境卫生还存在管理空档和死角。

1.对于一些出租房屋多的居民区和城郊居民区的日常卫生管理、农村村组的垃圾倾倒上以及道路沿线地段的垃圾乱倒、城市“牛皮癣”顽疾等问题上都还有待于花大力气去解决。因此,各村、社区在治理和整改上不但不能松劲,还应该加强力度,特别是找准问题的症结,认真制定整改措施,予以彻底治理,使环境卫生保持良好的面貌。

2.农村主要是要加大整治力度,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改善村容村貌。一是垃圾清扫保洁、收集处理,特别是保洁工作要到位,村要有专兼职卫生清扫保洁人员,负责村庄道路、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工作。二是建立密闭垃圾收集池(房)并及时清运。三是宣传动员广大居民群众自己动手搞好室内卫生。

3.各村、社区和单位要健全组织,落实职责,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一要坚持重心下移,完善卫生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各单位建立健全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建立卫生监督制度,对本区域内的环境卫生状况进行日常监督,有效地控制乱倒、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

4.各村要签订好卫生保洁员协议书,明确保洁责任,建立保洁员考核制度(对保洁员责任段环境卫生的检查考核每月不少于1次并做好相应的检查记录)。

5.各村、社区要建立和健全村、社区和单位的卫生日制度。通过卫生日活动,彻底清除村、社区和单位范围内的各种生产、生活垃圾和卫生死角。以干部为榜样带动居民积极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整治活动。 6.要建立和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街道爱卫办将加强对村、社区和有关单位的卫生工作督查与考核,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用抄告单的形式要求限期整改。

7.加大宣传,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通过宣传使广大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身素质,形成人人讲卫生,人人爱护环境卫生,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学习环境,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这是爱国卫生工作的根本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各村、社区坚持不懈地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是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故要把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作为爱卫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要以鲜活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开展好宣传教育活动。在宣传教育中,要创新方法,创新形式,创新内容,使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并见之于行动之中,收到好的效果。

(三)继续巩固除“四害”成果,有效控制病媒生物疾病

除“四害”是预防疾病、净化环境必须长抓不懈的工作。此项工作技术性和安全性要求强,要落实专人负责,并抓好培训工作。要重点开展好春秋两季的突击灭鼠活动和夏、秋季节的灭蚊蝇、蟑螂活动,使“四害”密度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对人不足为害的范围内。

1.各村、社区要结合开展卫生创建、爱国卫生月和不同时期的爱国卫生运动,科学开展除“四害”活动。举办除“四害”技术培训班,确保除“四害”工作安全、有序、有效的开展。在“四害”繁殖高峰期发动群众整治环境卫生,清除四害孳生地,抓好灭鼠、灭蝇、灭蟑达标成果的巩固。 2.各社区要定期开展“四害”密度监测,根据市爱卫办和市疾控中心的有关要求做好病媒生物的监测工作,为有效控制“病媒生物”密度,切实加强“四害”密度监测工作,以提供消杀科学依据。

3.农村各村要根据街道农办和卫生部门的要求,坚持“四统一”,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春秋两季的大规模农村灭鼠活动;在鼠疫疾病多发地区或疫源地,要确保人、财、物力落实,将鼠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的程度。

(四)认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

1.四月份继续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各村、社区要结合实际,精心部署,发动群众,着重在环境整治,铲除四害孳生地上下功夫。 2.各村、社区和单位要积极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努力改善环境卫生面貌。

一要积极开展“第二十四个爱国卫生月”宣传活动,并在活动期间掀起一次大规模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热潮,继续开展清除垃圾沟渠杂草、清除牛皮癣,整治环境卫生脏、乱、差为重点的“清洁河道”等卫生整治活动,使环境卫生面貌有明显的改善。

二要深入开展“四位一体”工程。按照实施四位一体的有关要求,完善卫生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各村社区要健全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建立卫生监督制度,对本区域内的环境卫生状况进行日常监督,有效地控制乱倒、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

三要建立和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积极开展“整洁庭院内外,共建美好家园”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使农居房的房前屋后做到整洁干净。

四要开展对“十小行业”的综合整治,加强对学校与企业食堂的卫生管理,对照新要求,查漏补缺,限期整改。

第9篇:2021年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总结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x县地处x北部,总面积xxx万亩,其中湖泊、湿地面积xx万余亩,一年来,我局在区、市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进行监测,现将xxxx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组建专门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队伍

为了搞好x县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工作,成立了x县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中心,完成区林业厅、市林业局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工作要求,我局组织召开了疫源疫病工作专项会议,会议强调了保护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希望大家进一步提高对野生动物保护及疫源疫病防控新形势的认识,统一思想,维护野生动物种群和国土生态安全,确保公共卫生安全。使监测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完成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工作。

  二、制定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制度,并进行了广泛宣传

为了搞好x县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工作,我们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关的疫情监测管理制度。在x回族自治区级湿地公园立了x块疫源疫病知识公告牌,及其它重要湖泊、湿地周边群众中进行了广泛宣传,发放了大量宣传传单,并通过广播、电视进行了宣传,增强了当地群众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知识的了解。

  三、强化责任意识,明确监测责任,切实承担起本区域内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职责

x县林业局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区林业厅的部署,按照x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的要求,与各乡镇场签署了《xxxx年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目标管理责任书》。x县湖泊湿地xx万亩,分布零星,疫情疫病监测及防控难度大。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疫情,林业局制定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治工作预案》。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领导小组”,成立了林业局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是派出所和检疫站的工作人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检疫站,负责日常工作。设立xx小时值班制度,公布疫情报告电话,指定专人向区森防总站和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每日监测情况,日报表由局长签字核实,不准虚报、漏报。及时成立了防治禽流感应急预备队,局领导为队长,派出所、检疫站的工作人员,各乡镇林业站工作人员为主要队员。

在全县境内设立x个主要防控区域,x个监测报告点,固定x个监测人员每日监测。要求各监测报告点,每日x次观察候鸟数量变化及有无异常现象,如发现死鸟要立即报告。一是x镇区域:以清水湖为主,监测面积xxxxx亩,设立x个监测点固定x名监测人员;二是x乡区域:以于祥湖、三丁湖为主,监测面积xxxxx亩,设立x个监测点固定x名监测人员;三是x镇区域:以典农河为主,监测面积xxxx亩,设立x个监测点固定x名监测人员;四是x镇区域:以黄河滩地、北大湖为主,监测面积xxxxx亩,设立x个监测点固定x名监测人员。

xx月份对我县森林派出所负责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办理经营场所调查,检疫站负责陆生野生鸟类疫源疫病调查,办公室负责信息上报工作。一是对全县驯养办证范围调查,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经营场所在我县共有x家,现实际经营有x家,是xxxx年办证的黎明特种养殖场,其经营的项目是野生鸟类资源繁殖。二是我县范围内没有发现野猪出现、活动或存在过生活的痕迹。

  四、加强了日常疫情监测、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增加了部分应急物资的储备

对日常疫情监测工作,我们严格按照“勤监测、早发现、严控制”的要求,进行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一经发现鸟类或其他野生动物出现异常死亡或疫情等情况,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依托县农牧局、县卫生防疫站等技术单位的指导下采集、送检样本,作好记录,并及时整理信息,做好存档,上报工作,准确掌握本县内候鸟等野生动物种群活动动态,确保野生动物疫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现场处理。

经过一年的严密观察,未发现异常死亡的鸟类及疫情疫病的发生。我局库存xx套防护工具,发放监测人员补助费xxxx元。在x月下旬,对我县的清水湖、寇家湖、典农河、快速通道等湖泊湿地四周进行消毒工作。及无主的湿地由乡镇林业站组织消毒工作。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中心全体人员深入防控现场,开展监督指导工作,保证湖泊湿地四周消毒工作顺利完成。在x个防控区域的各个出入路口抛撒xx米宽生石灰带,共计抛撒生石灰xx吨,湖泊湿地周围喷洒消毒液xxxx公斤,形成有效隔离带,严禁人员和畜禽进入湖泊湿地活动。近期防止人类与鸟类的直接接触。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中心及乡镇林业站按照防控预案认真开展全县湖泊湿地、驯化动物繁殖单位的监测防控工作,发现异常死亡鸟类和其它动物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确保各项监测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今年,我们将日常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和野生动物保护监测巡护工作结合起来,强化候鸟迁徙期间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在鸟类迁徙前组织专门力量到位到岗,进行重点看护,掌握候鸟迁飞、集群活动动态和疫情信息,坚持日报、月报年报和快报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好了防护服、消毒液等必要的监测物资储备。xxxx年春、秋季通过监测,在我县没有发现鸟类异常死亡的现象,也没有野生动物疫病情况发生。

  五、县上资金已入预算

xxxx上县上安排专项资金x万元,用于全县范围内的野生动物进行实地监测及疫情预防经费。

  六、存在的问题

1、监测技术和手段有待提高。

2、监测经费不够,只能雇请兼职监测员。

3、湖泊湿地周边道路难行,巡视难度大,缺少必要工具,无法掌握全面情况。

  七、xxxx年近期监测计划

1、切实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现场处置”的目标要求,克服麻痹松懈的思想,继续坚持监测人员日常监测和巡护,记录野生动物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可疑病例。

2、稳定监测人员队伍,举办疫源疫病常识培训班,提高监测人员素质,保证报告内容的可靠性。

3、不放松对湖泊湿地的监控,杜绝人员、畜禽与野生动物的直接接触。

4、保持和相关部门的情况通报,确保联防联控,高质高效机制,积极配合做好候鸟等陆生野生动物病源监测工作。

5、严查在湖泊湿地及周边地区捕猎野生动物的行为,一经发现,坚决打击。

6、及时撰写防控信息和报告,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情况。收集资料,整理档案,接受自治区林业厅督察组的督察和指导。

上一篇:妇产科教学总结下一篇:工程专业技术工作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