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2023-0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浅析如何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摘要:统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统计工作的权威、信誉及质量都受到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影响,所以,做好统计工作的根本在于抓住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由于基层是统计的源头,而源头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统计数据的水平和质量,关系到统计工作的全局和长远发展,从宏观角度来看,统计工作也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准确度量与客观的反应。因此,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要将具体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统计工作;基层;统计基础;建设

近些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与领导下,以及省统计局的积极工作下,我省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绩。随着省政府关于我省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在全省范围内也开展了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等工作。这些工作的实施,提高了统计工作者对统计工作的认识,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也更加的规范,各项保障措施也更加的有力。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先后树立了典型,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促进了我省统计工作的发展。当然,在取得成绩的时候,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中还存爱诸多的问题,主要包含:统计机构不完善,力量薄弱;缺乏统一协调的部门制度,必须加快向行业统计发展;信息化建设滞后,影响了统计工作信息化发展;执法力度不足,没有树立起统计执法的意识,统计数据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好指导工作,对现有的成果进行巩固与扩大,保障统计数据的规范和统计工作的有序开展,不断适应我省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需求。

一、 营建城乡统计信息网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社会结构与横向经济发展时刻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城市的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在新的形势下,传统统计方法已经不适应,统计出准确的数据的难度不断加大。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趋势,建立城乡统计信息网络势在必行,必须要强化三个层次的城乡统计信息网络。

首先,在失去要加强街道办事处、区级统计机构及社会统计的信息网络建设。各个城市必须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设置单独的统计机构,行驶统计调查、分析等,提供统计资料,实施监督职能。根据街道办事处的规模,设置专职的统计人员或兼职的统计人员。

其次,县域统计信息网络包含县级、乡镇及村级统计网络,目前,县级统计机构相对比较健全,而乡镇及村级统计机构严重缺失,必须要重点对这两级统计机构及队伍进行建设,这也是目前统计队伍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由于这两级统计数据是统计的源头,决定了统计数据的质量,所以应该给予重视。随着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村义务教育、乡镇级机构及财政管理体制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也就导致了统计工作的进一步加重,统计工作所面临的难度加大。如果还是依靠原有的统计方法,很难完成统计任务。按照实际情况,在乡镇成立统计信息办公室,由乡镇领导主管,各部门协调配合,定期召开会议,对乡镇统计工作进行研究与协调。同时,在农村自然村设置兼职统计人员,在工作开展中做好原始记录与统计台账,保证工作有序的开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管是城市、县域统计,都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贯彻与落实国家制定的相关规定,在统计机构、人员、组织及制度方面开展质量评估与统计分析,进一步使统计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保证人员、机构、制度、程度落到实处。

最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在企业中,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应该设立综合统计机构,或者对综合统计职能进行加强,对于小企业而言,应该这只全职或兼职的统计人员,为了确保数据的朱求虐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可以对相关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与引导,使企业积极的配合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开展。

二、 打造计算机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统计网络

信息化是统计工作发展中的重点因素,因此在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统计建设应该走在前列。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统计工作开始了信息化的征程,截至目前,已经实施了五个五年规划。从我省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程度来看,相比以前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从基层的角度来看,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还非常滞后。因为技术力量的缺乏、建设经费的不足,越往基层统计的现代化手段越滞后,网络的纵向延伸还不足,网络安全与信息存储存在较大的问题,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信息化人才的严重匮乏,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首先,依靠政府统计的整体效应,增加投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当前,财政方面基本上都是按部门需求来划分财政,作为县级以上政府统计部门,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在规范的期限内做好当年及整个规范期限内的安排,并且将规划纳入到当地的政府财政预算中;其次,省统计局应该发挥其整体功能,对整体的网络环境进行组织和完善,将当前的统计信息网络加强纵向延伸的力度,从县级以上统计部门直接延伸到乡镇、街道及村庄,当然也应该做好横向延伸,要延伸到省政府、省政协、各业务主管部门及重点企事业单位;第三,强化管理,加快开发应用的步伐。硬件的投入加大以后,就要兼顾软件的发展,应该加大开发信息化软件建设的步伐,使之更适应统计工作的开展;第四,数据库的开发应用。全省统计部门应该统一协调,从单一数据库、综合数据库、专业数据库等多个角度入手,加快统计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

三、 更新观念,实现统计管理方法的转变

现阶段,专门的统计部门与政府统计工作相比,在统计改革、力量及队伍建设方面的差距还比较大。主要原因包含:首先,统计力量薄弱,由于人员频繁的调动,经过多次的机构改革以后,使统计队伍越来越单薄,而政府统计相对没有变动;其次,统计制度与方法的改革速度缓慢,相关的行业管理制度已经实施多年,没有进行变革,甚至有部分行业协会在实施统计工作中,仍旧按照计划经济时代的要求进行统计,统计数据也无法为党政领导的决策提供有效价值;第三,政府统计部门对专业统计部门的领导与管理不足,任其发展。为了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必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统计方法的转变

将原有的生产型统计转为生产经营型统计。当前,受计划经济时代的统计方法的影响,很多统计部门依然采用生产型统计,没有将经济与科技、社会效益、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指标结合在一起。统计调查方法方面依然按照传统的全面调查,面对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采用这种调查方式很难完成统计任务。为了实现统计方法的转变,必须要对原有的统计制度及方法进行变革,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应该加强互动,促进统计制度的变革。省级以上的统计制度的设计是变革统计制度的关键环节,国家统计局应该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用创新的精神,首先在条件成熟的统计部门开展统计制度及方法的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逐步推广。

2.统计调查范围的改革

传统的统计隶属关系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统计需求,应该转向行业统计。只有实现了这一转变,才能对行业统计加强管理,统计数据的质量才能提高,才能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而行业统一也是与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等新情况相适应的,能够更好的发挥统计工作的各种职能。

3.统计工作管理方式的转变

原有的重政府统计,轻部门统计的管理方式也很难适应现阶段的统计工作,应该转变为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协调发展的局面来。作为政府统计部门,首先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与部门统计协调,加强对部门统计的指导,部署任务、总结工作,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并且对部门统计的队伍建设,也要进行管理,如果部门统计需要进行人员变动时,必须要与政府统计部门进行协调,征求其意见,确保统计人员参加从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者,才能上岗,这样就能保证部门统计队伍的稳定和统计水平的提高。

四、强化统计法制建设

行政执法责任制是监督与规范行政机关执法活动的重要制度,其执法的对象是行政执法机关,其管理与执法的对象不针对个人,只是针对部门执法活动进行规范和监督。在我省的统计法制工作中,目前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在基层统计法制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做好这项工作,是保障全省统计法制建设的根本,必须要基层工作中,强化法制观念,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执法依据,加强监督与协调,使基层统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所以,将行政执法责任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明确执法主体、依据、责任、程序及标准,执行相关法律规定,完善奖惩、考核机制,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基层统计工作的水平得到提升。

为了实现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工作目标,必须要在工作方法、思想方法以及领导方法上协调统一,强力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首先,将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纳入法制化程序中。在国家统计法律法规修改以后,地方统计规范也必须要进行调整,在新形势要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纳入法规中,各地通过对这些新的法规的学习,了解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中的重点,并且用法律手段来规范与约束实际工作。其次,开展调查研究,推广先进经验,对滞后环节与薄弱环节加强管理。在党的长期工作过中,抓两头带重点,树立榜样的工作方法是长期使用且实用的,因此各政府统计部门应该上下齐动、加强领导,通过树立典型,带动全省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发展。第三,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统计基层基础建设部门统计工作会议,通过会议,宣传典型、总结经验,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要求。对过去一阶段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总结,进一步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多部门协调统一、配合的工作格局,发挥统计信息网络的优势。最后,在条件相对比较成熟的地区,在政府统计工作中,可以考虑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在统计目标管理中纳入统计分析研究、统计报表质量、统计制度改革、统计法制建设、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等内容。对各项目标实施打分考核,量化评比,以此来促进统计工作的提高,使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

结语

对于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加强,是保证全省统计工作质量提升的重点,在具体工作中,要从统计工作的制度建设、方法改革、经费投入、人才选用、法制建设等方面入手,来提高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只有抓住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提升。(作者单位:沛县统计局)

参考文献

[1]马跃东.如何加强乡镇统计工作的一点思考[J].财经界,2012(14).

[2]张怡,郭翰超.加强北京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思考[J].数据,2009(11).

[3]刘海燕,孙萍.夯实基层统计工作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J].统计与管理,2011(6).

[4]邱东,陈梦根.基于数据质量观的中国统计能力建设[J].当代财经,2012(3).

[5]王威,刘兰英.关于乡级统计基础建设存在问题的探讨[J].统计与咨询,2011(5).

[6]谢春梅.建立和完善县级统计规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初步探讨[J].统计与管理,2011(3).

作者:胡业青

第2篇: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当前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变化,想要不断地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要做好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而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以来,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些不足之处就逐渐的暴露出来,这就对我国的统计数据的质量有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当前情况下,要做好我国统计基层技基础的规范化建设,从而使我国的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工作水平,进而保证我国的统计数据的质量。本文是针对我国的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的研究与分析,并且也对当前我国统计基础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了一系列的分析,并以此作为提高我国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依据。

关键词:统计基层基础 规范化建设 分析

统计数据能够反映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数据工作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逐渐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而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全面性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人民的个人利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又是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所决定的,所以只有我们不断提高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工作水平,才能够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才能夠将我国的社会经济情况准确全面的反映出来。

1 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

统计工作就是对某一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特定的社会现象以及实物的发展方向,通过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个工作。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使我们把握当下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统计数据不断能够反应我国当前的经济的发展情况,还能够帮助人们对自然、社会等现象进行分析和收集。

2 当前我国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问题

2.1 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工作中心主要都放在了经济发展上,这就导致了部分基层统计人员在利益的驱动下,会忽视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导致统据经常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出现,使得统计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出现很大的影响。此外,基层的统计相关工作人员在报表送审的工作上也没有较强的及时性,这就使得统计基础资料难以获得,同时也会造成大量时间的消耗。

2.2 基层统计人员队伍比较薄弱

当前情况下,我国的基层统计相关的工作比较繁重,但是在县、乡两级基层的相关统计部门中,负责统计工作的人员相对较少,统计人员队伍力量薄弱,这就导致了相关的统计人员在面对大量的统计工作,就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工作失误,这也会导致统计数据各种问题的发生。

2.3 统计工作人员的水平不足

由于基层统计工作作为第一手的数据信息的原因,所以基层统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对我们的基层统计工作相关人员的工作能力有了一定的要求,然而当下我国的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能力尚有不足,不能够完全的做好我国的基层统计工作。而我国的基础统计工作有比较繁重,这就增加了基层统计工作的难度。

2.4 基层统计机构经费不足

机构经费是基层统计机构统计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制约着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而经费的来源主要是由业务经费和财务拨款两部分。现阶段下,相关的部门并不太重视基层统计工作,所以就导致了财政部分也只是保证了相关的统计工作人员的工资而已。所以这就导致了我国基层统计机构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去完善自身相应的基层统计设施。

3 推动我国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的有效方法

推动我国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充分发挥基层职能以及推动政府改革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当前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统计基础工作逐渐的满足不了当前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我国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3.1 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

统计数据的质量问题是我国基层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要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就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统计数据的质量提升。

首先是要保证相关的统计工作人员在进行统计信息的时,所采集的内容以及采集的范围要足够的完整。其次就是要做好统计报表的审核工作,要对统计报表进行比较严格的审核,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准确性。再次就是我们相关的统计工作人员应该尽可能地缩短数据采集时间和数据发布时间的间隔,保证统计数据的能够及时有效,避免时间过长,导致统计数据与现实不符。最后就是相应的统计工作人员,再将统计数据整理成报表的时候,应该注意确保统计数据能够简单明了,方便数据的浏览。

3.2 做好基层统计机构的建设

想要加强我国统计基层基础的规范化建设,就要做好我国基层统计机构的建设水平。要提高我国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还应该确立一系列的奖惩制度,同时还要不断的完善我国基层统计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增加相应的工作人数,从而减轻我国现阶段下基层统计相关人员的工作压力。还有就是应该要做好提高基层统计机构同各个部门的相互协调、交流,从而能够保证统计数据能够高效的上报以及公布。此外还应该做好对于基础统计工作的相关的管理,优化我国基层统计工作的工作流程以及秩序。

3.3 注意统计人员的能力培训

我国基层统计工作人员是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执行者,所以我国的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对于我国的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相关人员应该做好我国的基层统计人员的能力培训工作。

3.4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能力

要不断提高统计经费标准,结合基层统计工作,列出专项支出预算,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同时,要加大培训投入,通过引进更多高素质的专业统计人员,同时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系统化专业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更加系统化、专业化的统计理论知识。还有必要加强对如何开展统计研究、统计分析等方面的创新探索。积极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提高数据挖掘能力和分析水平,更好地提高统计分析结果的转化水平,充分发挥统计数据的应有价值。随时关注数据变化,及时纠正可疑问题,完善立法机制,加大处罚力度,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的权威性。

4 结语

随着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我国当前的统计数据工作则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基层统计工作是影响我国统计数据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应该要做好基层统计机构基础建设,提高基层统计相关工作人员的能力使用相关的统计设备,此外还应该对基层统计人员进行一系列的统计工作的培训,不断提高基层统计工作的工作水平,同时还要做好基层统计工作的优化管理,从而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推动我国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聂晓丽.浅论县级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加强工作[J].纳税,2019,13(4):254-255.

[2] 杨慧丽.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几点看法[J].纳税,2019,13(4):194,196.

[3] 户风华.如何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8(11):74.

作者:宋平

第3篇:加强北京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思考

在国家统计局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统计体制改革,北京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统计调查系统已能满足重大国情国力普查,组织实施一二三产统计调查以及能源、投资、消费、价格、收入、科技、人口、劳动力、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和环境基本状况等统计调查,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资源环境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为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

不过,当前统计基础工作仍较薄弱,统计工作与方方面面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笔者认为,政府统计部门要站在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的高度上,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从统计工作的全局出发,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切实改变基层统计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大、条件艰苦的现状,保证源头统计数据的质量。

■ 创新理念,改变单兵作战模式

一段时期以来,许多同志一定程度上把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仅仅理解为统计部门自身的事情,单兵作战,力量有所不足。要创新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理念,联合基层政府形成合力,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方面狠下功夫,力求取得跨越式发展。

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中,思想建设、理念建设要先行。应以新统计法颁布为契机,辅以市政府发文方式,要求各区县、各部门、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认真研究和解决统计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统计人员到位、统计网络健全、统计渠道畅通、统计任务落实。还要建立健全统计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住户、城市住户抽样调查补贴及普查专项调查经费列入市区级财政预算,统一管理。

■ 充实力量,健全基层统计机构

按照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京发[2006]9号文件精神,各级机构要明确分管领导,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可考虑各乡镇、(街道)统计所设统计员3—4名,配备辅助统计员1—3名。各村、社区(居委会)要配备1名专职统计人员负责统计工作(相应配备辅助调查员3名)。全市所有“规模以上”企业都要依照新统计法的规定设立统计机构,或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

各区县统计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相应内设机构,建立健全统计业务流程各环节工作制度及各项管理和保障制度,充分发挥统计的职能作用,更好地满足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公众对统计信息的需求。要切实加强街乡统计所的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加大设备投入(包括交通工具和经费保障),实现统计联网,全部报表实行网上直报。应进一步探索研究乡镇(街道)统计所的机构设置,实行政府统计部门和乡镇、街道对统计所的双重管理办法。各社区、村委会应明确一名人员负责统计工作,经济条件较好的村、社区可确定专职统计人员从事统计工作,承担并完成相应的统计调查工作任务。

■ 各司其职,确保数据获取及时准确

目前北京建成的“一级平台、三级监管、多方共享”的数据集中采集平台,对上报数据进行了严格把关,对保证数据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成本效益原则来看,也做了一些重复劳动。只有明确各级统计机构的职责,才能保证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统计所的职责是维护基本单位名录库,按工商局网格单位的办法进行管理。包括单位变动情况、法人单位等基本情况(即维护101库的工作)的统计督察,严格监管“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完成一次性调查,介入普查工作(要配备临时调查员)。

区县统计局、调查队的职责是收集数据,审核数据的质量,做好月、季、年报工作,对于大型调查做好培训、督导工作。

市统计局、调查总队的职责是对数据汇总、评估,包括横向、纵向数据的对比分析,完成各类调查报表的制度修订工作,对各类普查、一次性调查做好组织管理及对区县的指导工作。

只有责任分清,才能管理到位,提高工作效率。

■ 强化管理,打造统计精兵强将

加强统计部门的队伍建设,把思想作风过硬、综合素质较强、热爱统计事业、熟悉统计业务、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同志充实到统计队伍中来。

各乡镇(街道)统计所,要选好用好带头人,在选拔、任免和调配科级干部时,应事先征求市局总队人事部门的意见。

保持基层统计人员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对稳定,加强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依法、科学、准确、及时、全面完成统计任务。要严格执行《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统计人员必须获得统计从业资格证书方可从事统计工作。

今后一段时期,乡镇(街道)统计所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有条件的统计所,可以不拘一格大胆引进大学生村官。

■ 强强联合,实现信息资源互补共享

政府综合统计与政府部门统计是地方统计体系中的两大支柱,市级、区县级、街乡统计部门都必须以“整体、协调、互补、共享”为目标,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分工合理、管理规范、信息共享的政府统计体系。各部门要在本级政府统计机构的统一指导和协调下开展统计工作,执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

加强各级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工作整合,尤其是各级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要严格统计项目管理审批、杜绝统计调查内容交叉重复,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提高基层基础工作质量。

■ 依法统计,提高统计巡查规格

市级统计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统计执法监督,依法查处各类统计违法行为。今后一段时期,应以修订后的新《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出台为契机,彻底曝光和处理一批典型违法违纪案件,形成惩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高压态势,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统计工作的信誉。

加大巡查工作力度,提高巡查规格。当前北京地区的统计巡查工作定位相对较窄,应进一步提高巡查的规格,明确统计巡查体现政府行为,统计巡查应定位为人民政府对所辖地区统计工作情况的一次督查和检阅。在《北京市统计巡查工作办法》和《北京市部门统计工作巡查办法》已经合一的规范性文件基础上,提请北京市人民政府向所辖地区各部门、各级政府印发《统计巡查办法》,以政府名义成立统计巡查协调组,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牵头,政府法制办、司法、监察、人事等为成员单位,并由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带队进行巡查。巡查情况以政府文件反馈,巡查结果以政府文件通报,以提高各级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

■ 提升服务,拓展统计发展空间

基层统计工作既是数据源、中转站,也是服务站。市区两级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要指导帮助乡镇、街道统计所做好统计服务工作,经常出主意,出题目,交任务,教方法,定期不定期地为乡镇、街道办党委、工委、政府提供优质统计产品。各个统计所应将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等重要信息资料及时整理提供党委、政府,主动服务,创新服务,争取领导的支持,获得地方的支持。

为此,要加强统计资料管理,建立健全本乡镇(街道)历史统计资料管理制度,管好统计基础历史台账。统计所还可以根据专项调查、民意调查等数据进行加工,在无需增加经费和工作量的同时,服务本地区党(工)委政府,服务跟上了,就能进一步赢得地方政府的支持,拓展基层统计的发展空间。

■ 严格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一是对乡镇(街道)统计所统计工作进行考核,评出先进,年底给予一定奖励。二是对区县级统计工作进行考核,并以市政府名义下发文件,考核结果上升为区委区政府年度政绩考核依据,而不仅仅是参考。如果以市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名义下发考核结果,不足以引起区县政府重视,考核结果可能仅是参考,而不是依据。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作者:张 怡 郭翰超

第4篇:切实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多措并举 创新思路 切实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石,而镇级统计工作则是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是统计事业发展的根基,其源头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统计数据的质量,也直接关系着统计部门能否为党政领导决策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近年来,**市统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省局要求,抢抓机遇、克难求进,特别是借助推进“四大工程”和实施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的有利契机,全市镇级统计机构在机构、人员、经费、制度、办公条件等诸多方面有了较大改观,切实为全市统计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争取政府支持。

多年来,**市政府一贯重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市政府为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就统计基础工作作出了很多原则性的规定。2007年,**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近一步加强统计基础建设的意见》

(徐政发„2007‟91号),从提高思想认识、健全统计体系、改善基础条件、强化队伍建设、完善制度方法、加强组织领导六个方面对各级统计基础建设提出了指导性规定。2012年6月,**市政府又下发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徐政发„2012‟88号),明确要求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必须设立或明确实体型统计机构,实现集中统一的统计管理,履行综合统计工作职能,配备与经济总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专职统计人员,县级政府所在镇统计人员配备不少于7名,中心镇(重点街道)统计人员配备不少于5名,其他镇(街道)统计人员配备不少于3名。要求各地要积极探索在城关镇、中心镇和市区分片区设立统计派出机构;探索设立镇(街道)首席统计员,按社区、行政村配备统计协管员,并给予相应补贴的劳动报酬制度,为“十二五”期间我市镇级统计基础建设指明了工作方向。

(二)狠抓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机制。

2

为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2010年,**市局制定《**市乡镇(街道)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试行)》,印发了乡镇(街道)统计工作制度、乡镇(街道)统计工作记载簿(范本),规范全市乡镇(街道)统计工作;2011年,印发《**市镇级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考评办法(试行)》,对镇级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建设情况、办公设施建设、统计制度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业务建设、统计资料档案管理建设、统计服务情况等内容予以考核;2012年,制定了《**市乡镇(街道)统计基础建设实施方案》,确保通过2年时间“双基”工程的实施,实现乡镇(街道)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全部达标,建立统计双基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借助典型示范,发挥带动作用。

2011年,**市局下发了《关于建立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点的通知》,建立了11个镇级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点。要求各示范镇(街道)分别按照《**市乡镇(街道)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试行)》,扎实做好统计基础建设各项工作,发挥示范点的典型带动作 3

用,努力提高统计能力,提升基层统计数据质量。市局对示范点规范化建设进行定期指导和考核验收,推动全市镇级统计规范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今年,市局将组织对各示范点统计工作的验收,并对各县(市)区镇级统计基础建设推进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四)强化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我局一贯重视加强镇级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坚持“长期抓”和“抓长期”,通过统计持证上岗考试、统计从业资格继续教育、年定报会议等多种形式,开展对镇级统计人员的培训。经过多年努力,我市除新招录人员以外,全部镇级统计人员均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有近40%的人员有初、中级职称。近年来,市局每年都组织对镇级统计人员进行培训,由市局具有高级职称的业务处长授课,分别就各专业业务知识和统计法规进行培训。今年我局还组织开展了全市统计业务知识有奖竞赛,重点面向市、县(区)、镇(街道)、村(居)、4

企业单位等统计人员,通过竞赛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与岗位技能。

(五)加强工作调度,组织学习交流。

2011年以来,**市局按季度定期调度镇级统计基础建设情况,并建立了市局领导分片包干落实各地镇级统计基础建设的工作制度。2012年3月,**市局组织各县(市)区统计局一行18人赴淮安涟水学习调研统计代理工作。市局一行参观了涟城镇统计事务所,涟水县统计局详细介绍了实施统计代理工作的做法,并听取了涟城镇统计代理工作的汇报,双方就统计代理工作进行广泛深入的座谈与交流。2012年5月,**市局专门召开了全市乡镇(街道)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议,与会人员分组观摩了铜山区柳新镇、鼓楼区丰财街道、泉山区七里沟街道和云龙区彭城街道的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情况。赵军局长就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强化管理,确保按时完成达标任务,全面促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再上新台阶。2012年7月,由**市统 5

计局局长带队,市局一行10人到山东省临沂市统计局学习交流统计工作。双方就双基建设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参观考察了兰山区银雀山统计站。目前,我市睢宁、新沂、丰县等地区正在积极探索县(市)区基层统计垂直管理和“统计代理”工作,睢宁建立了全省首个镇级统计分局,配备了7名专职统计人员,镇级统计模式探索迈出了可喜步伐。

二、取得成效

近年来,特别是自《**市乡镇(街道)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和《**市镇级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考评办法》施行以来,我市把加强镇级统计基础建设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对比2008年、2010年、2012年开展的三次镇(街道)统计工作情况调查结果,全市镇级统计基础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统计机构、统计队伍得到进一步加强。截止2012年1月,全市164个乡镇街道(含开发区、农场等),建立统计机构(含实体型和合署办公型)131个,6

占全部镇(街)的80%;统计人员398人,平均每个镇(街)2.4人。

二是统计工作经费有所增加。各乡镇(街道)每年都能为统计工作安排相应的经费,对重大专项普查、抽样调查等工作,市、县、区财政也都安排专项资金支出,做到了及时足额划拨,确保了各项统计任务的落实。

三是统计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镇级统计机构共有统计专用计算机300台,平均每个镇街1.8台,全部连接了互联网,其中实现统计系统内部五级联网的镇街121家,联网率73%,大大提高了统计工作效率。

四是统计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全部镇级统计机构都根据市局制定的乡镇(街道)统计工作记录簿和镇级统计工作8项制度,建立健全了镇级统计工作制度。

五是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镇级统计办公用房面积、档案柜、专用电话、传真机、打印机、空调等设备不断增加。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经过多年努力,我市乡镇(街道)统计基础得到加 7

强,统计工作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与推进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统计改革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统计机构不健全。全市乡镇(街道)设置独立统计(实体型)机构占比为53.7%,比苏北五市平均水平低5.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处于全省相对落后的水平。

二是人员配备不足。全市乡镇(街道)平均统计人员数(2.4人/每镇),比全省平均数3.3人低0.9人;专职统计人员331人,平均每个乡镇2.0人,比全省平均数2.7人低0.7人。

三是工作经费缺少保障。从全市来看,统计工作经费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只有32.3%,有2/3的乡镇工作经费没有固定来源,距全省平均数52.9%和苏北五市平均数45%,分别低20.6个百分点和12.7个百分点。

四是办公条件较差。市区街道和经济较发达的乡镇统计机构办公条件相对较好,偏远地区乡镇和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办公条件较差;虽然80%的乡镇有独立统计办8

公场所,但较全省91.5%的平均数仍低11个百分点。平均每个乡镇(街道)1.8台的电脑数,也低于全省2.74台的平均数。

五是人员流动性大。在专职统计人员中,市区街道统计人员相对稳定,乡镇统计人员流动性较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年是我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重点推进年,**市局制定了《**市乡镇(街道)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徐统发[2012]13号)和《2012年全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计划》(徐统发[2012]44号),明确了今年全市镇级双基建设主要任务,即各县(市)区要至少50%的乡镇(街道)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达标。针对当前镇级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局和各县(市)区局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具体的部门和人员,做到责任明确,目标清晰。8月底前,各县(市)区局要根据年初制定的达标工作方案,对已达标的乡镇 9

(街道)并进行监督指导,对未达标的乡镇(街道)查漏补缺,并组织对考评不达标的乡镇(街道)再次验收。

(二)强化督促力度。要采取执法检查、调研指导、互查互评、进度通报等多种形式强力推进规范化建设,争取把统计基础建设纳入乡镇(街道)综合考评内容中。9月底前,市局要对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和各地申报的先进单位进行验收,同时对各地考核验收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结果通报县(市)区政府。

(三)开展专项检查。结合当前全省统一开展的联网直报专项统计执法检查,重点检查镇(街道)政府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和执行《**市乡镇(街道)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情况,查处违反“四条红线”的统计违法案件,为企业一套表实施和镇级统计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四)创新工作模式。在认真学习有关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应本地区发展特点和需要的基层统计工作模式。我市睢宁县睢城镇成立了统计分局,为我10

们开了一个好头,**市局将积极探索政府统计调查委托民间统计机构组织实施的工作模式,稳步推进由民间统计机构加工和采集部分政府统计数据,充分调动基层统计工作者的积极性,努力为加强镇级统计基础工作找到新办法,闯出新路子,积累新经验。

(五)加大宣传力度。镇级统计基础建设中的人员调配、经费投入、办公条件改善、网络信息化建设、统计法规制度的落实等方面,都必须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必须积极主动向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大力宣传统计基础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进一步抓好《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贯彻施行,加大统计法律法规宣传的力度,努力营造依法统计的良好氛围。

第5篇: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工作是提高农村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源头数据准确可靠,才能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新时期,乡镇统计工作在农村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担负的责任更为重大。然而,乡镇统计工作现状如何?能否适应新时期统计工作的发展要求?源头数据质量是否真实可信?遂川县统计局于3月下旬组成调查组对泉江镇、高坪镇、左安镇、汤湖镇、南江乡等部分乡镇的统计基础工作及在岗统计人员的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县的统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相对来说,全县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还比较薄弱,乡镇统计机构建设与当前肩负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人员素质、硬件配置、办公经费与数据质量要求有差距,与统计工作的客观要求相差甚远。

一、乡镇统计工作的基本现状

1、乡镇统计机构的设置情况

在上一轮乡镇机构改革中,我县所有乡镇均没有设置独立的统计职能机构,没有明确统计编制。因为无编制、无岗位,乡镇统计工作基本上都并入到其他办公室,如有党政办加挂统计站牌子的,有经管站或企业办加挂统计站牌子的,等等,目前乡镇统计站已经名存实亡。

2、乡镇统计人员的配备情况

全县23个乡镇共配备专(兼)职统计员23人,每个乡镇1人。按配备的形式分,专职统计人员0名,兼职统计人员23名,占100%。按文化程度分,大专及以上18人,高中及中专5人;按配备资格分,有《统计从业资格证》的20人,无《统计从业资格证》的3人。大多数统计员都身兼数职,有的高达

4、5项之多。这些兼职统计人员工作非常辛苦,除完成日常统计工作任务外,还要兼管乡镇其他工作,如驻村组、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综治、防汛抗旱、移民扶贫、农村医保等中心工作。因此,乡镇统计人员负担过重,统计工作时间难以保证。

3、乡镇统计的管理体制情况

我县对乡镇统计员实行的是双重管理方式,行政上受乡镇人民政府领导,统计业务上受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由于统计员的人事管理权、工资发放权都在乡镇,县级统计部门只是管事不管人,因而乡镇可以随意调配统计人员从事统计以外的工作,统计人员变动极为频繁。据调查,能连续从事统计工作三到五年时间的很少,一年一换、一年几换的现象较为突出。此外,乡镇统计员的编制比较混乱,严重影响了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目前,我县乡镇统计员中,行政编制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占39%;事业编制的占61%。

4、乡镇统计的基础建设情况

目前,乡(镇)统计工作所需要的硬件环境比较差,多数乡镇统计站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办公条件简陋、陈旧,统计手段极为落后。大部分乡镇仍使用计算器、算盘等原始的计算工具,进行村组和企业各种统计报表数据的汇总和计算,统计信息化、网络化水平极低,严重影响了统计源头数据质量的提高。

二、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乡镇统计网络不健全,统计力量薄弱,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是基层统计力量薄弱,统计人员不堪重负。近年来,涉及到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统计报表有增无减,统计专业分类越来越细,加上各种名目繁多的统计调查项目,以及周期性普查任务,如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经济普查和1%的人口抽样调查等等,使乡镇统计员应接不暇,不堪重负。另一方面是各级对统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乡镇统计已由单纯的农村统计发展成为涵盖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这对乡镇统计工作和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2、乡镇统计队伍不稳定,制约统计业务素质的提高。一方面,统计任务与日俱增,待遇长期偏低,导致乡镇统计人员身心疲惫,厌烦情绪趋重;另一方面,乡镇统计机构的特殊性无法保证统计队伍的基本稳定,乡镇统计员说换就换,变动较为频繁,工作总结《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而县级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工作是管事不管人,按《统计法》规定,在更换统计人员必须征求上级统计部门的意见,但实际上很少这样执行。乡镇在调换统计人员时根本不给统计局打招呼,年年都有新面孔,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造成了统计资料遗失、统计数字不能衔接、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这样,给统计部门的业务培训工作带来困难,培训的频率远赶不上乡镇更换统计人员的次数,严重影响了统计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3、统计经费严重不足,影响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收入渠道有限,乡镇财政普遍偏紧,对统计工作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据了解,我县多数乡镇是按照“据实报账”的原则解决统计经费的。经济条件稍好的乡镇,基本能保障统计的开支需要;条件较差的乡镇,连正常的开支都报不了帐。有部分乡镇的统计人员常常是自己掏钱垫付差旅费的,到年底还揣有一大把发票无法报销。村级经费情况就更加糟糕,大部分统计工作都是靠行政手段压制或凭村级统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来完成的。

4、统计资料不完整,数据来源不实。调查中我们发现,一是一些乡镇由于统计人员更换过于频繁,统计员之间交接手续不完整,致使统计资料丢失、损坏,年度统计资料断档现象较为严重。同时,一些乡镇统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按上级统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设置统计台帐,对统计资料的归档不够规范;二是定期统计报表和年报表的起报资料收集不齐全,存在编报统计数据的现象。

5、统计服务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只局限于一种简单的报表收集和初级数据汇总整理,而忽视了统计分析和综合服务的职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基层统计人员少,而各种统计调查过多,个人承担的工作过重,无暇开展统计服务;另一方面,部分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缺乏应有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必要的专业知识,未能及时对全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往往给乡镇党委、政府造成统计服务不到位的感觉。

6、统计调查对象多,配合差,资料难以收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一产发生结构性变化,

二、三产业急速增长,结构日趋复杂,农村统计调查对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受到了很大挑战和冲击,这本身给统计工作带来了难度。农业报表要从村一级逐级上报,村统计员大多由村会计兼任,受文化程度和时间等方面的影响,报表种类繁多,收集起来有一定难度。同时受利益方面因素的影响,个体和私营企业瞒报、迟报、不报的现象仍然存在,乡镇统计资料的收集较难。

三、对加强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

如何切实加强和做好基层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源头的真实可靠,是当前各级统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我县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统计工作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统计调查单位遍布城镇乡村,统计范围广,起报单位多,工作难度越来越大。而要真正解决好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各级政府,在于最基层的乡镇统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和统计队伍的稳定与否。为此。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强乡镇一级的统计工作,确保统计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1、建立健全统计职能机构。要具体明确乡镇统计机构的合法地位,建立健全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乡镇统计站所,并将村级统计纳入统计网络体系,实行统计垂直管理体制。这是统计体制发展的趋势,对稳定统计队伍,强化统计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统计服务水平是十分有利的。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各乡镇要设立独立的综合型统计机构,设置专职统计员1-2名,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任命,明确身份为行政编制,享受正(副)股级干部待遇,实行县统计局垂直管理,为县统计局的派出机构,承担乡镇农村统计工作及各种普查调查工作,并负责收集乡镇各站(所)的全部统计资料及运行情况,按照上级统计部门统一编制的统计报表进行归集、汇总、分析,将月度统计报表资料和相关分析材料经乡(镇)领导审核同意后,按时报送县统计局,保证乡镇统计网络的稳定性,确保统计报表报送渠道畅通。

2、改善乡镇统计工作条件。一是将乡、村两级统计经费分别列入县级财政部门的常年预算,以保障各项统计调查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千方百计提高统计人员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建议发放农村基层统计人员岗位津贴,以调动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改进统计工作手段,尽快实现乡镇统计配微机和联网直报,促使乡镇统计信息化、网络化水平的全面提高;四是狠抓统计工作站所的硬件建设,给统计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按照盛市统计局关于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统计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各乡镇政府要想法设法从统计办公用房、牌子、制度、档案柜、办公桌、微机等方面加以解决和补充,做到办公设施齐备,制度、网络健全,确保统计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3、加强业务培训,推行持证上岗制度。乡镇统计人员身处统计工作最前沿,既是统计工作的组织者,又是统计业务的具体操作者,必需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要把统计知识培训列入统计工作的重要日程。不断加大对统计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基层统计队伍的素质。县财政应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培训经费,由县统计局每年举办一至二期统计业务培训班。任何统计培训都必须实行免费培训,以提高基层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及统计培训的实效,并严格实行统计员持证上岗制度。

第6篇:乡镇统计站基层基础建设报告

各乡镇人民政府:

6月21日,县政府办牵头,组织县统计局和乡镇主管统计工作的相关人员,对乡镇统计站建设及乡镇统计人员的配备、统计站办公条件、统计制度实施、统计报表的填写和装订、统计台账的完善、计算机的使用等情况进行了观摩检查。现将观摩情况通报如下:

通过观摩,大部分乡镇政府对统计工作重视程度高,明确专门的主抓副职和统计工作人员,并配备了专门的办公室,统计档案规整完善,明确有专门的微机操作人员,如四疃镇,统计站办公室2间,办公座椅齐全,配备有专门的统计人员,微机操作熟练;白寨乡,各项档案整齐规范,档案柜分类清晰,配有专门统计人员,微机操作规范熟练;曲周镇、南里岳乡、河南疃镇等乡镇,统计各项档案入档规范,明确由专门的统计人员,县政府对上述乡镇提出表扬,望继续一如既往的做好统计工作。但观摩中发现仍有个别乡镇,对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其中有个别乡镇不参加此次观摩活动,有的乡镇没有专门的统计站,甚至没有相关台账资料,对此,县政府提出批评,希望存在差距的乡镇要高度重视,明确措施,切实抓好统计工作。

县政府要求,各乡镇一定要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好统计在了解县情县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按照统计法及有关规定完善相关资料,配备相应的办公用品及统计人员,准确、及时地上报有关资料。县政府将于每季度组织对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情况进行观摩,希望各乡镇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将乡镇统计站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好统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以上这篇乡镇统计站基层基础建设报告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能够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范文尽在:考察报告,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管理资料下载网,谢谢。

第7篇:农村统计调查基层基础工作

***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自查总结

县统计局:

按照基层基础建设自验情况的通知要求,我镇严格按照基层基础建设“八有”、“八化”标准,对全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作以总结汇报:

一、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工作进展顺畅

从自查情况看,镇统计工作站和全镇20个村都成立了统计工作领导机构,明确了专职统计工作人员。镇统计站有单独办公地点和专职统计工作人员,统计站制度完善,网络健全,有柜子、有专卷、有计划、有安排,配备了电脑和打印机,并制定了村统计工作人员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全镇20个村均配备了兼职统计人员,各村均有统计台帐,资料基本健全,统计网络作用发挥良好。镇统计站对每年对村级统计工作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不少于2次,统计人员业务能力较强,在日常工作中基本能做到底子清、数据确凿、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好第一手资料。

二、高标准、严要求、按时、按质完成好各项统计工作任务

1、在日常报表报送中,统计工作人员在严格遵照,《统计法》的前提下及时、真实的提供好数据,并能做到原始表与上报表,原始资料与上报资料高度一致,经查看镇统计站重要报表资料保存40多年(1961年至今)统计台帐保存50多年,原始资料齐全,报表、台账数据一致。

2、结合“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合理、科学测算人均现金收入。在工作中,各村统计人员均能做到依据村情科学、合理选点,并按要求对抽选的5户农户进行详细调查,为人均现金收入测算打好基础。全镇粮食产量、畜牧季报、固定资产月报、春播、全年播等重要报表统计工作在各村做好科学、翔实统计的同时,镇统计站抽调3名业务干部不定期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做好调研和检查工作,以此确保统计数字的真实性。工作开展中全镇20个村均能及时上报各种基础性报表并和镇统计站做好衔接,保证资料齐全。

三、克服不足、再添措施,促进基层统计工作上台阶

从自查中我们发现全镇统计工作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由于统计站工作人员变动没有取得统计资格证;二是村级统计员文化水平低,虽然每年接受镇上组织的业务培训但业务能力不够强;三是部分村报表报送不及时;四是部分村统计资料保存不好,部分资料和原始报表有对视现象,衔接有问题。

下一步,镇统计站工作人员将及时参加市县组织的业务培训,尽快取得统计人员从业证书。制定和完善村级统计业务培训计划和村级工作人员考核标准,加大对村级资料的检查力度,要求村级做到资料齐全,档案整理规范,报表报送及时,使统计工作为全镇经济发展提供好统计数据

第8篇: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为了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继续查找统计工作在服务科学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提高统计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质量和水平,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拓宽三条路子、实施十大工程”的实践主题,把业务工作与学习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针对全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

深入甘州区、民乐县的部分乡镇和街道开展调研,进一步掌握了县区、乡镇、街道的统计工作情况,查找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和差距,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措施,积极进行整改,以此达到改善基层统计条件、提升统计服务能力、促进统计事业科学发展的目的。

一、全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概况

机构设置方面:全市六县区全部成立科级行政建制的统计局;全市有47个乡镇成立了专门的统计站,13个乡镇统计站和其他站所合署办公;街道、社区和行政村还没有成立统计机构。队伍建设方面:县区、乡镇及街道共有统计专兼职人员125人,其中县区统计局共有65人,全部是专职统计人员,男48人,女17人,平均年龄41岁,有统计中级职称的3人,初级职称的15人。本科学历15人,大专学历39人,中专学历11人;乡镇统计站共有专职统计人员47人,兼职统计人员13人,男32人,女28人,平均年龄34岁,本科学历14人,大专学历33人,中专学历13人;840个行政村的统计人员均由文书兼任,大部分是初中文化程度。基础条件方面:县区统计人员人均有专用电脑一台;60个乡镇都有统计专用电脑;行政村统计基础条件相对薄弱;5个街道、43个社区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绝大部分没有专门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二、市县区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做法

近年来,市统计局按照省统计局的要求和统计发展的需要,把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实行规范化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力措施,狠抓统计基础建设任务的落实,基层基础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一)积极改善统计基层基础条件。市局筹集资金8万元,对基层基础建设试点县给予补助,对基层基础建设达到规范化要求的乡镇给予奖励;县区、乡镇共筹集资金30多万元购置办公设施;市、县区政府也在人员编制、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方面不同程度地为统计部门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基层基础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乡镇统计站建设上,提出“八有”(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设施、有标示、有公章、有制度、有电脑)建设标准,县区统计局和乡镇统计站的硬件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目前全市60个乡镇统计站基本达到了“八有”标准。

(二)不断提高基层统计服务水平。优质统计服务是统计工作的目的所在,能否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衡量统计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而优质服务主要体现在统计产品上。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各县区、乡镇的统计服务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一是县区统计局统计产品的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坚持搞好常规统计资料的基础上,着力开发统计新产品,统计产品的种类有所增加,质量有所提高。二是县区统计局调查研究的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能围绕“三农”工作、项目建设、工业经济、劳务输出、能源消耗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调查,形成调查分析报告,有部分报告在《省情咨文》、《**工作》等刊物上刊载。三是统计监测预警作用继续得到加强。各县区继续加强对工业经济、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节能减排、资源环境、新农村建设、民生问题的解决等重点领域进行统计监测预警。四是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县区统计局能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及时把统计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和工作思路向领导汇报,不同程度地赢得县(区)领导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初步形成领导重视、政府推动、上下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大力加强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是统计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是统计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统计服务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市统计局积极筹措资金,加强设备更新,切实抓好网络的扩容、延伸和提速工作,将统计网络延伸到乡镇一级,为市局、县区和乡镇的信息交流和网上传输搭建了平台。各县区统计局都能较好利用统计网络,上报统计数据,进行信息写作与报送,基本实现了统计资料网上传输,让网络成为信息交流、业务往来、推动工作的途径,有力促进了网络环境下的统计业务工作。部分乡镇建成了以“三农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乡镇统计信息网页,既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增收致富的信息,又满足了领导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全市统计信息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第9篇:夯实基层统计工作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刘海燕孙萍

河北承德068466

摘要: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统计工作的源头和基石,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程度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基层统计工作是指县级及其以下乡镇、村从事统计业务的单位或个人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不仅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更是打造“科学统计、依法统计、阳光统计”的关键。

关键词:市场经济基层统计信息化

1.基层统计工作的现状寄存在的问题

1.1统计方法单一,适应性不强

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活动朝着多元化、多样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统计对象、统计指标、调查方法、工作方式都将要发生深刻的变化,完全依靠传统的统计制度、统计方法已经无法准确、及时、全面地获得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所需要的各项统计信息。

1.2统计法制建设落后,制约统计事业发展

统计法制建设的落后已严重的影响了统计事业的健康发展。统计法纪的松弛已造成统计数据的严重失真。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实行目标管理以来,统计数据与单位或个人利益密切相关,人为干扰数据上报的现象时有发生。

1.3统计指标体系滞后,缺少应变对策,难以适应当地政府部门的需要

目前,统计指标主要是为了满足开展全面调查的需要而设置的,下级实施业务以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领导为主,执行全国统一的基本统计报表制度相关指标。由于整体统计制度中全面指标相对滞后,而普查和抽样调查方案设计初衷就是为高层服务,忽视了基层党委政

府部门的需要,使得基层地方政府对部分统计数据难以进行开发利用,而地方政府需要掌握的指标,基础统计部门又难以准确去统计和反映。

1.4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缺乏。

1.5基层经费紧张成为制约基层统计事业发展的“瓶颈”。除上级业务部门仅有的一点业务经费外,统计部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资金,而满足统计基础设施及网络化建设的需要举步维艰。

2.新时期经济形式下,统计信息的创新与发展

2.1统计信息技术的创新

新经济是创新经济,创新是新经济的基础。首先是观念的创新,新经济需要新思维、新观念。其次是模式创新,包括制度、行为、组织结构等,只有运行模式不断创新,经济和杜会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再次是技术创新,只有技术的创新,才能不断创造出新的市场需要,诱导出新的生产与竞争,推动经济不断发展。快速掌握各种必要的、准确的信息,是科学管理现代杜会的关键。统计信息是管理现代杜会所必需的最垂本的信息,是进行科学决策最重要的依据之

一、是新经济时代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统计信息在新经济时代条件下,要想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统计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2.2统计信息人才的创新

新经济时代是一个重新认识人的作用的时代,人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统计信息能否适应新经济的要求.关键是统计信息产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由于现代统计在理论休系上、调查方式上、信息处理技术上的进步和发展,使统计信息具有来源广、

扩散性强、需求量大、用途广等特征,对统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将统计部门建成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部门,重要的是培养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2.3统计信息交流的创新

在新经济时代,网络将成为信息的主要载体互联网和数字通信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可以在极小的时空范围内知悉极大的时空范围内的非常广泛的信息一发展现代化的统计信包网络,并与国外信息机构进行联网,通过网络关现吮计信息在社会各个层次部门的交流和共享。

3.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适应统计信息化发展

3.1加快统计管理体制改革,为统计基层统计工作创造环境改革现行统计管理体制,是统计工作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更好地为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服务、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的客观需要。目前实行的“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体制,事实上就是“统而不管,分而无责”。使基层统计人员切实履行好统计管理和监督职能,形成对政府负责、对公众负责的强势统计。

3.2加强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为统计基层统计工作减压减负 目前基层统计报表数量越来越多,指标不断增加,报告期也越来越短,基本上是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基层负担越来越重。实际上有些报表和指标基本没用或已经过时。因此,必须把改革统计指标体系、减少基层报表工作量提到重要日程。要强化抽样调查的培训、设计和操作能力,使抽样调查在社会更大范围派上用场、树立信誉、发挥作用。

3.3完善统计规章制度建设,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保驾护航

基层统计既担负着统计调查的使命,也担负着统计服务的使命,更担负着统计监督的使命。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是基层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内容,各级统

计部门和基层统计机构应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有关业务管理、纪律管理、学习管理、财务管理等一系列便于操作落实的规章制度及统计工作规范化流程,强化依法行使统计的监督权,并做到严格执行,落实到位,坚持用规章制度约束和规范行为,使统计业务工作高效、流畅地向前推进,更好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运行情况,科学开展统计调查,积极开展优质服务,依法行使监督职权。

3.5强化统计队伍素质提升,为统计基层统计工作搭建平台加强统计队伍建设,事关统计事业的长远发展,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清正廉洁”的统计队伍是做好基层统计工作的前提。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统计人才的培养,下大力气造就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结构优的复合型统计人才。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合理的人才交流机制,让干部到多个岗位接受锻炼和挑战,多方培养,全面成长。

4.适应新经济时代,加快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

4.1做到统计政务电子化,为实现统计工作信息化做保障。 统计政务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一个组成内容,它包括统计工作人员的资格认定、统计调查单位登记备案、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涉外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备案等,统计政务电子化是电子政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实现形式上,统计调查单位登记备案可以纳入一个地区电子政务总流程,而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涉外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备案可以通过网络报批。统计调查单位登记纳入一个地区电子政务总流程将是统计政务迈出的重要一步。

4.2健全基层统计网络,保证“源头”统计质量是做好全社会统计工作的基础。

应建立健全各类基层统计机构,充实基层统计力量,形成完整的统计网络,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统计基础

工作规范化。以知识和信息为中心,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给统计信息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进行改革,在技术,设备,人才,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历史阶段之后,正在进人一个以数码知识、网络技术为基础。

4.3加强统计工作电子化,才能实现统计工作信息化

统计数据采集实现由以统计报表、软磁盘为主转变为以网络传输为主。加强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和基层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化水平,加强统计信息网络安全建设,实现政府统计局对企业、上级政府统计部门与下一级政府统计部门之间统计制度、统计培训、电子程序的网络传递;实现基层企业(单位)统计数据信息的网上直报。统计信息资料的开发利用由传统单一模式转变为现代多元模式。统计数据管理由无制无序转变为有制有序。统计工作电子化目标的实现将大大促进政府管理模式和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将使这些领域实现突破性和跨越式发展。

4.4政府统计部门按工作流程和行业设置内部机构,各部门推行规范、协调、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并强化综合业务部门的组织协调职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经济综合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三个方面。企业(单位)登记是政府对市场和企业进行有序管理的手段之一。目前,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技术监督部门赋码登记、税务部门纳税登记和统计部门的统计登记的单位数量相差悬殊,各自称其准确,又都不明相互差在何处;论其各自职能实现程度,也都存有偏差。

5.小结

新科技时代,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统计工作由信息推动,以创

新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实现可持续发展。快速掌握各种必要的、准确的信息,是科学管理现代杜会的关键。统计信息是管理现代杜会所必需的最垂本的信息,是进行科学决策最重要的依据之

一、是新经济时代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既给统计信息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契机。加速统计信息现代化建设,不断进行统计信息创新是新经济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统计工作本身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田静.关于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5,(11).

[2]陈郁.弄虚作假统计数字现象透视[J].中国统计,2002,(2).

[3]史象奎.陈鹏程.当前统计制度报表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探讨[J].北京统计,2002,(7).

[4]刘建平.我国工业抽样调查研究[J].山西财大报,2002,(2).

[5]刘春才,翁祥桂,王桑根.基层统计的特征及存在问题[J].中国统计,1999,(1).

[6]李安有. 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 2007,(07)

[7]王金凤. 企业领导应更新八种观念[J]. 当代贵州 , 2005,(06)

[8]贺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中国统计,2001,9.

[9]袁卫.国外统计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对我国统计教育改革的思考.中国统计,2001,10.

上一篇:急诊优质服务新举措下一篇:交通运输系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