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基层经济水平都得到了质的发展,而统计分析方法在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基层单位的统计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工作人员的自身能力不足、对统计分析的认识不足等。而将统计分析方法用于基层统计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基层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文章立足于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指出了基层统计工作中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的价值,探索了在基层统计工作中使用统计分析方法的规划思路,并针对当前基层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统计分析方法;基层统计工作;分析;应用价值;

当前,全球化经济加速融合,在此背景下对我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能得到了巨大提升,但是与此同时也暴露出来众多问题。为了保证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基层单位需要采取有效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重视基层统计工作,加强职工的培训力度,以满足当下社会统计工作的需求。统计分析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基层单位在统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够有效提高统计质量。因此,文章主要对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的应用展开研究,并进行叙述。

一、 统计分析方法的定义

(一)定义

统计学是一种包含了合理性和科学性的数学方式,通常情况是通过针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距离、范围等数量关系进行分析,从而达到认识或是揭示两种或是几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变化规律或是变化趋势,借此来做出准确的预判和解决的一种研究方式。在统计学中,研究对多是由数量特征组成的,在开始工作之前,需要对相关的数据信息采取收集、整理措施,然后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相关结论,尤其是对其中所隐藏的各种数量关系,对揭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当前所采取的统计方法还同时具备咨询、监督以及辅助作用。

(二)种类

当前,可以说我们所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已经是一个十分成熟的数据分析系统了,其主要是由以下三类构成:计量资料统计法、计数资料统计法以及等级资料统计法。这三类方法有各自的优点和相应的应用范围。其中,计量统计分析方法则是由参数检验法和非参数检验法共同组成,是采用数据录用之后对相关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方法;计数资料统计法通常是在四格表以及R*C表中进行检验分析;而等级资料统计法则是针对性质和类别的差别进行区分,再对每组观察对象进行观察,从而得到相应的质量。这3种不同的方法有着不同的性质和所适用的范围,在基层统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灵活选择不同的方法,从而确保分析过程中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二、 统计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统计分析方法与其他统计方法一样,依然有其局限性和优越性。

其中,局限性包括以下两方面:首先是由于实际情况是随时变化的,仅仅依靠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单一、片面。其次是运用这种方法时对数据信息自身和统计工作人员本身的要求较高。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如果出现选择不当,则极易出现错误、浪费时间。

而其优越性包括了以下两方面:首先是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能够正确、科学显示出事物之间的关系或是规则的发展趋势。其次是这种方法能够解释、预测、辅助统计工作的开展。

三、 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的必要性

目前,在基层单位统计工作中,依然存在效率低下、失误率高的情况。因此,及时将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于基层单位中,为基层统计工作做好基础保障,使基层统计工作的质量得到保证,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基本保证。

基层单位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有利于其更加严谨规范地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对统计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而统计分析方法在其工作中的主要价值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使用统计分析开展统计工作时,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工作不足,进行工作调整和技术学习,以逐步增强统计人员的统计分析能力。目前,在基层单位中部分人员还未认识到准确开展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对统计工作的认识较为片面,将统计工作视为是数据的收集工作或是报表的填写工作。而这种片面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使统计工作无法获得社会和组织的关注。所以,基层相关单位要转变思想观念,及时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并履行其资料监督、信息统计、数据分析等多项职能,从而为基层工作的开展带来更多便捷。

在基层单位开展统计工作时,其核心内容包括资料的设计、分类、整理、分析以及相关信息的利用等,而这些工作的完成质量直接影响着统计工作,甚至直接影响整体工作的完成效果。所以在工作过程中,要认真落实统计分析工作,更加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

四、 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的规划思路

(一)选题

在基层相关单位开展统计工作时,选题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工作人员在题目确定之后,可以利用新闻、社会热点等相关信息,结合基层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相关内容并积极完成题目,从而实现分析工作的效能最大化。同时,当题目确定之后,要特别关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基层单位的发展需求,从而帮助领导认识到当前存在的问题,不仅有效增强了选题与实际情况的契合度,并且能够更加高效完成分析报告,保证统计资料的价值。其次,当在每次完成数据资料的收集工作之后,要及时对其关键字进行标注,将相关统计资料储存在基层单位数据库中,从而对不同种类进行对比分析,方便从中挖掘出更加有价值的信息,更好地发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升选题方向的明确性。

(二)资料收集

在统计分析中,数据资料是统计工作的基础,因此,在使用统计分析法之前要收集相关资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工作人员在资料收集过程中要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时效性,唯有如此,才能够保证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到结果的真实性。首先,相关统计人员可以进行实地调查,对与题目相关的人员和事件以访问的形式调查,从而保证收集资料的代表性。其次,统计部门应及时与资料的供应部门取得联系,以获取更加全面、真实、详细的资料,尤其是拥有大量的初始数据资料,对统计分析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资料收集过程有以下几种方式:首先是对报表等资料要充分利用;其次,要对相关部门的有关资料进行合理利用;再次,是对专题资料要合理使用;最后,是针对相关基层单位的资料要有效的参考,以保证所收集资料的丰富性、详细性,从而使统计人员更加客观地做好统计工作,发挥统计工作的潜在作用。

(三)整理资料

在开展统计工作时,无论是从数据量还是从数据本身来看,原始数据都是十分庞大而复杂的,并且不能直接使用。因此,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处理。从以往的统计工作方法来看,统计人员更多时候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来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这种方式不仅整理过程效率低下,而且使得数据信息在整理过程中的出错率增大。所以,从这方面来看,传统的人工方式并不适用于当前统计工作,急需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资料的整理工作。在资料的整理过程中,要求使用信息技术采用尽可能多元化的整理方式。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自动编程技术应运而生,其不仅能够实现数据的自动化,同时也能够实现对资料的整理和归纳。工作人员只需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操作或是输入一定指令,即可得到需要的结果。

(四)统计分析

采用科学合理的统计分析方法,能够实现对数据信息的统计分析。一般情况下,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都会涉及成本、产量、利润等多种数据,而这些数据之间往往都存在一定关系,如质量与成本之间、成本与消耗之间等。为了使得在编写统计分析时数据的真实和有效,首先,需要对相关数据信息加以验证和监督,如发现其中存在问题需及时进行更正,提高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其次,还要将对比分析法、平均分析法或是动态分析法等多种方法有机地融入统计分析工作中,及时对相关部门的工作提出科学的数据支持,帮助其在发展理念、发展方法方面及时做出更新调整,更有效的对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科学预判。

(五)统计分析报告的编写

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是基于完成数据的分析工作之后,而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一方面,统计分析报告是对统计工作完成度以及完成质量检验的重要标准,能够及时发现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正确措施进行完善;另一方面,撰写统计分析报告的过程也是相关工作人员对市场的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的重要分析过程,对领导作出下一步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统计工作人员在撰写分析报告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须以统计、分析的数据信息为依据,保证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②在编写报告时,要注意用语规范,一般情况下都采用说明文的形式进行编写工作;③统计人员应确保统计分析报告能够经得起论证,并且报告对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都有明确的阐述。

五、 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单位中的应用价值

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单位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拥有独特的价值,能够使得数据信息之间的关系显得更为具体、直观,也更加便于统计工作的开展。

(一)帮助决策者了解问题体情况

在基层单位开展统计工作时,工作者能够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在这三个过程中,能够通过数据发现目前行业的发展趋势。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制订统计分析报告。在分析报告中,可以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帮助领导更加直观地了解情况,从而更利于领导作出部署和决策。

(二)充分发挥统计资料的作用

在开展统计工作时需要根据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这样才有利于统计工作的开展,从而发挥出资料的最大作用。此外,由于统计工作中具有大量的资料,如果工作人员仅仅通过简单的统计是无法进行有效分析,而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资料的科学整理与筛选,极大提高统计工作的实效性。

(三)有利于统计工作的规范性

在基层统计工作中采用统计分析方法,促使工作人员有序按照相关步骤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由于统计分析方法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缺点,在运用时需要按照既定步骤,一旦遗漏了某个步骤或是在某个步骤中出现错误,都会影响最终的统计报告质量。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采用这种方式时,需要保证每个步骤都要按照要求严格执行。

(四)有利于统计工作者提高自身

在开展统计工作时,需要合理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能够在此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但是一直以来由于人们的刻板印象,认为统计工作就是填写资料和收集资料。因此,统计人员需要及时转变观念,并通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合理的分析,制订统计分析报告,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统计工作。

六、 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数据真实性尚欠考证

从目前的统计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数据直接来自统计对象,而数据的真实性多是依靠调查对象的自觉性,执法监管很难落到实处,导致数据的真实性无法得到充分保证。此外,在数据信息上报方面,其真实性还会受到其他众多因素的干扰,其中不乏出现为了使数据达标而进行篡改的可能。

(二)统计分析指标与标准不统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统计范围不断扩大,统计指标不断增多,统计标准更是难以统一。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基层统计工作中各个单位之间,各个部门之间联系并不紧密,指标体系与统计标准更是五花八门,在数据比对与汇总方面存在较多局限性,给统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三)统计人员业水平有待提高

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特别是乡镇(街)配备专职统计局员,但是由于人员更换频繁以及年龄偏大等诸多原因,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既熟悉业务又能独立处理、分析数据的很少,极大阻碍基层统计工作的开展。

七、 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的应用建议

(一)提高资料采集的质量,做好资料统计整理工作

一方面,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保证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统计工作的有效性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要特别注意数据信息的采集环节,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不断提高自身判断能力,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不断提高资料收集过程中的质量;另一方面,在资料收集之后就可以开始整理工作,但是由于所收集的资料多为初始资料,并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对其进行整理之后才可以使用。因此,统计人员可充分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提高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可以借助软件对资料进行整理,找出数据的不足,并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分类,做好资料统计整理工作。

(二)加强部门合作,完善统计指标对接

在基层统计就工作中,特别是县(市)区统计局要定期和兄弟部门沟通与协调,特别是涉及工业、投资、贸易等重要部门要定期对相关指标对比分析,保证数据指标的可比性与准确性,对自身的分析与采用提供合理的参考。

(三)加强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当前,我们不难发现在部分基层单位中还存在统计工作人员对统计知识不了解,对各种数据信息分析时,由于其自身知识储备有限,导致统计分析结果不准确,致使统计工作难以开展。针对此,基层单位要根据统计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统计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对象不局限于县(市)区局统计人员、乡镇街统计员,还要支持村社统计人员参与。激发统计队伍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其学习最新的统计理论知识,掌握指标填报要点,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此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为基层统计工作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基础。

八、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层统计工作中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保证数据信息的全面性,能够深入挖掘数据信息内在的联系,并且有利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确保各项工作的稳定开展。因此,在基层统计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合理使用统计分析方法,不断强化数据信息的分析效果,为基层的发展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参考。

参考文献

[1] 于晓佳.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7(17):112-113.

[2] 郭倩.浅析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6):195-196.

[3] 班玉秋.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经济统计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市场,2019(26):158-159.

[4] 曹同蕊.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首席财务官,2019,15(18):71-72.

[5] 郭杰.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经济统计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12):7-8.

[6] 吴振平.试论统计分析法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的应用[J].质量与市场,2020(22):130-131.

[7] 郭俊杰.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6):191-192.

上一篇:基于Orem自理理论康复护理指导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自理能力和焦虑情绪的影响下一篇:交流电机变频调速装置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