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园地四教案

2022-1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语文园地四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部编版语文园地四教案

重组与整合: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解读与实践

部编版教材的编排明显地突出了单元主题的教学理念,单元整体教学以主题单元为基本点,整合教材课本选文内容、教学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以及丰富的课外教学资源,从而进行全盘教学,是一种单元集体备课、整体教学的理念与意识。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分为六个部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如何能借助题目把知识点讲解透彻,又避免生硬地讲评式教授,还能把每个部分能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保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我们备课时研究的重点。于是,我们尝试在“解读与重组教材”和“挖掘与融合教材”两大方面突破教学重难点,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解读教材,重组教材

1.根据单元主题,体现人文性

本单元的教材编排紧紧围绕“关爱他人”的主题,传达着对热心助人、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等美好品质的歌颂和赞扬,自然渗透德育,注重涵养学生的品格。在园地教学中,务必紧扣这一主题思想,在教学中滲透人文性,并以此作为教学的纽带,让各部分教学内容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我们尝试把“识字加油站”“我爱阅读”和“日积月累”这三部分联系起来并调整了一下顺序去教学。“识字加油站”里的都是与职业名称有关的词语。“我爱阅读”《一株紫丁香》歌颂赞美的是伟大的职业——教师,描述的是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日积月累”都是与关爱帮助他人有关的谚语,有指导行动性的作用。所以,把这三个部分连在一起教学不仅在主题上达到一致性,还能深化提升主题,从认识社会上不同职业,感受不同职业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点,接着激发对这些付出应该及时表达自己的感谢,学会感恩,最后延展到对身边的人都应该付与关爱和帮助。

2.根据能力目标,体现工具性

通过解读园地和本单元各文本的教学目标,发现本单元着重“读句子、想象画面”的训练,因此根据目标重组了教材进行教学。

3.根据目标递进,体现有序性

根据教学目标的递进,可把习作放在第三课时。这是因为承接前两个课时后,学生无论在情感上还是在语言积累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首先孩子在“关爱他人”的情感上有了共鸣,自然而然唤起了对自己的好朋友回忆和认识,为写话奠定积极的基调,打开了“话匣子”,避免了话题的跑偏,对审题和选材有了很大的作用。其次在语言运用和积累上紧密联系,孩子已经初步意识到“用对词和用好词”,在描写中用上生动的比喻手法,而恰恰这些方法非常适合用在写话里,用在描写好朋友的外貌和动作描写上,给孩子的写作有了极大的抓手。

二、挖掘教材,融合教材

1.根据逻辑关系,体现互补性

我们要有意识地从大局上看整个单元的教材编排,努力发掘教材中园地教学内容和单元阅读课文的内在逻辑关系。单元整体教学法对教师的全局意识要求较高,教师应当重视对各个单元课文的整体把握,并进行科学备课,突出同一单元内每篇课文的联系。正如教学用书中提到“教科书注重搭建平稳过渡的平台,在练习的设计上注重难度与梯度的平衡”。

因此,通过抓住这样的隐含的细节,找到抓手和平台,再抽取出内在逻辑关系后,就能避免生硬割裂各部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找到内在的联系——或拓展延伸或螺旋上升,以此达到进一步加强巩固和能力逐步提升的效果。

2.根据内容特点,体现前瞻性和延展性

我们在园地教学不应轻易单纯地把展示图独立出来进行教学。而应当根据它自带的“平台属性”,最大地创造一个空间和一段时间去给学生尽情“展示”的同时,不断激发进一步的探究和发现。这一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展示台的作用。就如园地二里的展示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书写成果,引导学生交流书写的经验体会。看似与园地其他各内容是不相关。实则是早就渗透在之前的书写生字的教学里,在这里是一个总结和提升的阶段。它总结的是插在以往几个园地里的书写提示的要领,提升的是学生自主检查书写和端正书写姿势的意识。【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立项课题“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低年级园地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课题编号GDXK15204)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黄博彦

作者:李彦彦

第2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四【教案】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与同学交流如何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

2.学会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3.认识并与同学交流一组比喻人的习惯用语;体会冒号的用法;了解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4.练习写字,做到字距适中,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5.背诵古诗《蜂》。

▶教学重难点

与同学交流如何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学会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策略

1.在与同学交流时,结合本单元课文,先说说自己在阅读时对作者如何运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的体会,再在平时的说话和作文中加以运用。

2.“识字加油站”中的生字,学生应该都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教师要强调:“哺”的读音是“bǔ”。重点指导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3.“词句段运用”中第一题安排的是词语,重点引导学生交流或了解词义后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讲解第二题时主要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冒号的用法,再仿照例句学习运用。讲解第三题时,引导学生了解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4.学习“书写提示”时,提醒学生注意字距、大小、留白等问题。

5.指导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古诗《蜂》时,让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如何运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

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平台

1.导入新课。

师引导:学完了第四单元的课文,我们感受到了作家笔下动物的可爱,体会到了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继续观察、发现、思考。(板书:语文园地)

2.课件出示从课文中摘录的语句,师指名读后引导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

课件出示:

l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l

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l

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3.师过渡:同学们,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写好文章的制胜法宝之一,可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一读这几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

4.生交流讨论。

示例1:第一句中“古怪”是指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使人觉得诧异,或稀奇罕见,在课文中是指猫的性格让人难以捉摸。这句话明贬实褒,表现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示例2:第二句中“架子十足”也是含有贬义的词语,说的是鹅的缺点,但从中我们感受到的却是作者对鹅满满的喜爱之情。

5.课件出示几组情境,师引导生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写。

课件出示:

l

家里的猫打翻了我的墨水瓶。

l

妈妈说我诚实。

l

妹妹胆小。

6.生仿写句子,师指名读句子。(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l

家里的猫真是调皮,打翻了我的墨水瓶,还在作业本上踩印了几朵小梅花呢。

l

妈妈常常对别人说:“我们家那个傻孩子,连撒个谎都不会,太实在了。”

l

妹妹的胆子可真大,一只猫偶尔经过,她也会吓得赶快跑到妈妈的身后躲起来。

7.师适时点拨,并小结:同学们,“万般佳作唯情真”,表达真情实感是写作文的制胜法宝之一,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要讲究方法的。在今天的“交流平台”栏目中,我们学习了运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在平时的说话和作文中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在具体的语境中,交流运用反语的方法表达喜爱之情的体会,再在出示的语境中尝试运用,提高学生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板块二

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生字。

2.师引导:现在我们来到了“识字加油站”,今天在这个栏目里我们学习一个识记生字的新方法,一起去看看吧。

3.师引导生观察:看看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4.师根据生交流情况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l

每组的三个生字右边的部件都是相同的。

l

偏旁都有表意的特点,生字的偏旁不同,意思也不相同。

l

生字的读音大多与右半部分相同或相似。

5.读准字音,观察偏旁。

(1)生自由认读生字词。

(2)师指名认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3)师:偏旁不同时,这些字的意思发生了什么变化?

(4)课件出示词语。

6.归类识记生字。

(1)了解偏旁表意的特点。

①师:读完词语,你发现换偏旁识记生字的秘诀了吗?和小组同学说一说。(重点指导“杆—肝—秆”)

师点拨:这三个字都有一个相同的部件,就是“干”。当偏旁发生变化时,意思也发生了变化,也就构成了新字。

②生总结换偏旁识记生字的方法:“杆”和木头有关,所以是木字旁;“肝脏”是人身体的一部分,所以是月字旁;“麦秆”跟农作物有关,所以用禾字旁。

(2)师引导归类识记:其他几组生字也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这样是不是更容易呢?我们一起读读吧!

(3)总结拓展。

①师引导:的确如此,单人旁的字大多跟人有关,如俏丽的“俏”字;山字旁的字大多与山有关,如陡峭的“峭”字。三点水的字呢?与江河有关,如黄浦江的“浦”字。口字旁的字呢?大多与嘴巴有关,如哺育的“哺”字。我们还能将“杆、消、捕”换成哪些偏旁组成新字?(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竿

②生读一读并自由练习组词。

7.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12个生字,学会了换偏旁识记生字的方法,收获真大!那么新学的生字大家都记住了吗?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吧!

8.去拼音认读生字大挑战。(开火车游戏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学生之前学过很多识记生字的方法,已经初步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字形,学会换偏旁识记生字的方法,突破教学重难点。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并与同学交流一组比喻人的习惯用语;体会冒号的用法;了解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2.练习写字,做到字距适中,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3.背诵古诗《蜂》。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题中的词语。

(1)读一读。师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生齐读。

(2)小组交流。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预设:都是比喻人的习惯用语)

(3)师引导:你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四人一组交流交流吧!

(4)师指名交流。(课件出示词语意思)

(5)师指导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说话,然后全班交流。

①师引导:现在大家已经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了,能不能选择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

②生交流。

示例1:每一位革命战士都具有“老黄牛”的实干精神。

示例2:我的同桌特别爱唱歌,是我们班的“百灵鸟”。

(6)拓展延伸。师:你还知道哪些比喻人的习惯用语?

预设:糊涂虫、井底蛙、替罪羊……

2.课件出示第二题中的句子。

(1)读一读。生自由读;小组比赛读;全班齐读。

(2)说一说。小组交流:你认为冒号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师指名交流,小结:这三句话中的冒号都用在总说性句子后面,用来提示下文。(课件出示:冒号提示下文)

(4)师:你能从这三个短语中挑选一个,仿照例句写一段话吗?生练习写话。(课件出示:爱臭美的小狗粗心的小杰热心肠的老奶奶)

(5)师指名交流。(课件出示例句)

3.课件出示第三题中的句子,指名读句子,体会加点的词语。

(1)生读后交流体会,师小结:加点的词语都是语气词,可以很好地表达出说话人的喜爱之情。再读时注意表达出情感。(课件出示:语气词表达情感)

(2)师:去掉加点的词语,对比朗读,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

(3)男女生对比读,感受不同。

(4)师小结:去掉加点的词语后,说话的语气变得很生硬,不能表达说话人的感情。我们在平时的说话和写作中也要学会运用这些语气词来传达自己的感情。

(5)小组练习说一说,注意用上语气词表达自己的感情。(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l

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

l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看看那些花呀,草呀,树呀,顿时神清气爽。

【设计意图】此板块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交流、讨论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冒号的用法,感受加点的词语的表达效果,并尝试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学用结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板块二

书写提示

1.课件出示“书写提示”中的内容。

(1)师指名朗读。

(2)生自由读“书写提示”右边的文字。

2.师课件出示在横格中书写时的注意事项,鼓励生补充。

(1)生练习书写,师巡视,适时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及注意事项。

(2)展示优秀作品,及时点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板块三

日积月累

1.积累古诗《蜂》。

(1)课件出示古诗,同时播放朗读音频。

(2)师引导生朗读古诗,指名读;生齐读。

(3)简要介绍诗人及创作背景。(出示课件)

(4)读懂诗句意思。

①师引导:你读懂了什么?

②师指名交流。

(5)师小结:这是一首咏物诗,赞美了那些终日勤劳、不畏艰难、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又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的人。

2.练习背诵。

3.延伸拓展。师:你还知道哪些咏物的古诗?(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采用反复诵读诗句、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等方法,帮助学生很快地背诵古诗,

达到了积累的目的,同时拓展学习咏物的古诗,以激发学生学习、积累古诗的兴趣。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内容比较散,重在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学时,我先放手让学生自己摸索学习各个知识点,再提出问题,全班交流解决。

“交流平台”这一栏目的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结合本单元课文内容,体会作家是怎样运用反语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并能在平时的说话和作文中加以运用。

“识字加油站”这一栏目的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学习换偏旁识记生字的方法。“词句段运用”的词语部分和“日积月累”栏目重在积累,老师只作适当讲解,让学生自己主动去理解、记忆、运用,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

关于“词句段运用”的句子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冒号和语气词的作用,主要采用诵读、理解的办法,并尝试在创设的语境中加以运用,学以致用。

8*

千年梦圆在今朝

▶教学目标

1.认识“揽、焰”等9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四字词语较多,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并主动积累。“嫦娥奔月”的“奔”读“bèn”。

2.阅读教学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围绕“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这一问题展开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再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3.语言运用

本课按照“提出问题—默读思考—讨论交流”的思路展开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然后出示阅读指导,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感受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坚持不懈、默默奉献、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情导入,初读课文

1.导入新课。

(1)师导入:这节课我们先来谈论一个话题——提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你会想到什么?

(2)示例:“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等成功升空,并成功着陆。

(3)播放视频。(“神舟五号”升空视频)

师配音解说: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船飞行实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实现的那一刻,你内心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4)生交流。

2.板题读题。

(1)师:现在让我们登上时空飞船,沿着时间隧道,一起去了解我国数千年的飞天梦的实现历程。

(2)师板书课题。(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

(3)师指导读课题:你认为还可以怎样读?

(4)师指名读,指导读出自豪、骄傲、激动等语气。

3.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四字词语。

(2)师指名读,相机正音:“奔”读“bèn”。

(3)生再读归类。

①师引导:你发现这些词语排列的规律了吗?(生交流)

②师指名回答。示例:第一行的词语与传说、想象有关;第二行的词语与现代航天有关。

(4)词语运用。结合课文内容,用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5)积累四字词语。

①全班齐读词语。

②师引导:文中像这样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课后找一找,并摘抄下来。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2)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

l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l

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

(3)交流第一个问题,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答案)

(4)交流第二个问题,理清条理。(出示答案)

【设计意图】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课前视频、图片及老师饱含激情的配音能让学生情绪高涨,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饱满的学习热情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证。积累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并进行归类,能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词概述文本的能力。

板块二

梦圆成功,追根溯源

1.自读感悟,找寻梦圆原因。

(1)师引导:中华民族载人航天梦想为什么能在今朝实现呢?

(2)出示课件。

l

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

l

阅读方法:找一找,画一画,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写批注。

(3)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批画。

(4)生汇报交流。

2.交流感悟,了解中国追寻飞天梦的历程。(相机出示课件)

l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富有激情、想象力)

l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勇于探索)

l

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坚持不懈)

l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l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默默奉献)

l

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团结合作)

【设计意图】本板块以教师引导为主,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学习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体现了教师引导者的角色。

板块三

回顾“神五”,点燃激情

1.回顾“神舟五号”升空场面,点燃爱国激情。

(1)师导入:同学们,千年梦圆在今朝。正因为中华民族有理想、有追求、勇于探索、坚持不懈、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更有着默默奉献、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神舟五号”终于顺利飞上了天。让我们再次回顾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2)播放“神舟五号”升空视频,激发民族自豪感。

①师播放视频并配音朗读。

课件出示:

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②师引导: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③示例:激动、自豪、喜悦……(师指名读,相机指导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3)读杨利伟下飞船后接受采访时说的三句话,读出敬意。

①师引导: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太空的声音!

②音频出示杨利伟下飞船后接受采访时说的三句话。

③师指名读,并引导:你认为英雄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

预设:洪亮的、铿锵有力的、激动的、自豪的……

(要求生交流后读出自豪的感受)

④师指导朗读:让我们怀着对航天人的崇高敬意齐读这三句话。

2.学习第7自然段,感受辉煌。

(1)师引导: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继“神舟五号”之后,中国的航天事业又有哪些喜讯呢?请自由读第7自然段,找到答案。

(2)生自由读第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3)生汇报交流。

(4)根据生交流相机出示答案。

3.展示查找的航天新成就图片。

(1)师述:近年来,我国航天的新成就远远不止这些。

(2)师依次展示“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一号”的相关图片。

(3)师引导:你还知道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哪些最新成就?

(4)随机展示学生查找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4.再读课题,升华情感。

师:“千年梦圆在今朝”,这样美丽而又辉煌的成果,怎能不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中华民族高兴、自豪、欢欣鼓舞呢?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读课题。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5.课堂总结。

师:千年的飞天梦圆在今朝,但更高更远的飞天梦却缘起今朝。同学们,就让我们满怀激情,满怀感恩,踏上圆梦之路吧!老师会为你们明天的精彩表现而喝彩!

【设计意图】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学生再次朗读课题,会将自读后的感受以及课堂学习的感受融入其中,获得思想的启迪。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受飞船发射的壮观场面,而且给学生传达了两个信息:一是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二是祖国未来的发展要靠年轻一代。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借助多样化多媒体手段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授课时,我借用视频播放、图片展示、音频播放等多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朗读形式多样化。

譬如:为了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课堂上播放了“神舟五号”发射时的真实场景,资料袋在播放的同时,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了描写发射飞船的片段,那种抑制不住的澎湃的心情涌上学生的心头,让学生为祖国感到骄傲,为杨利伟感到骄傲;同时,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欲望,让他们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领会作者的意图,达到了精读理解的教学目的。

第3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教案】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与同学交流从课文词句中体会到的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或想法。

2.积累与城市或乡村生活有关的词句,能选用词语说句子;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3.积累《卜算子·咏梅》。

▶教学重点

1.与同学交流从课文词句中体会到的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或想法。

2.积累《卜算子·咏梅》。

▶教学难点

积累与城市或乡村生活有关的词句;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并仿写句子。

▶教学策略

1.教学“交流平台”时,结合本单元课文,先总结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再在实际中运用。

2.“词句段运用”中的第一题由积累到运用;第二题主要先让学生读熟句子,在语境中体会描写田园生活的手法,再仿照例句写句子。

3.教学“日积月累”时,先让学生借助拼音把词句读正确,再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理解诗意,背诵这首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从课文词句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或想法。

2.积累与城市或乡村生活有关的词句,能选用词语说句子。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顾课文,交流方法

1.师导入: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些课文?(相机出示《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这些课文都是写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的。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呢?今天我们将在“语文园地”中揭开其中的奥秘!大家准备好了吗?(板书:语文园地)

2.交流平台。

(1)师过渡:首先我们来学习“交流平台”这一栏目的内容。让我们一起看看,在这个栏目里,几位同学要告诉我们什么秘诀吧!

(2)师:自由朗读三位同学的话,你发现了什么?

(3)生交流后师小结。(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l

有些词句特别能够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想法。

l

课文的中心句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想法。

l

课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

3.师指名结合课文词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4.师:你还能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小组讨论交流)

示例1:“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示例2:“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谈感受的方法,增强对“从重点语句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语文素养的理解,加深印象,并运用到阅读中。

板块二

认读词语,体会不同

师过渡:语文园地还藏着什么奥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词句段运用”吧!

1.指名认读,发现规律。(出示课件)

(1)生自由读词语。

(2)师指名读词语,重点指导认读“璀、璨、沃、袅”。

(3)发现词语规律。

①师引导生找一找:这两组词语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示例:第一行词语是描写城市生活的,第二行词语是描写乡下生活的。

②师引导:你知道这些词语的含义吗?(课件出示词语意思)

③师: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示例1:从“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璀璨”中,我可以感受到城市生活的繁华、热闹。

(课件出示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城市灯光璀璨的图片)

示例2:从“麦浪、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中,我可以感受到乡下生活的宁静、和谐。

(课件出示乡村麦浪、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图片)

(4)生交流体会到的乡下生活或城市生活。示例:每当夜幕降临,整座城市一片繁华。高楼林立的大街上车水马龙,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到处闪烁着璀璨的灯光,红的,绿的,蓝的,黄的,聚成一片,就像一簇簇绽放着灿烂光华的鲜花。

(5)师再出示词语,指名认读,相机指导注意读出词语中蕴含的感情,读出对它们的理解。

2.师小结:大家读得真好。这节课,我们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了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同时也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刚刚学的词语中。大家读出来的词语也有了感情、有了温度,这就是汉字的魅力。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这一板块的教学,我先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找一找有什么规律,猜一猜它们有什么含义,想一想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适时运用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手段,呈现了词语给我们带来的画面感,并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画面,力求识用结合。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2.积累词《卜算子·咏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仿写句子,描绘画面

1.师导入:上节课大家发现了词语的秘密,那么句子中又藏着什么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寻“词句段运用”的奥秘。

2.师指名读题目。

3.生自由练读课本中的例句。(出示课件)

(1)师指名回答:你体会到了什么?

示例1: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自然景观的赞叹。

示例2:排比、比喻的手法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2)全班齐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4.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中的3幅插图。

(1)仔细观察图中画了些什么,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

(2)选择其中的一幅图,四人一组讨论、练习,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说。

(3)仿写练习。

师引导: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请大家将这些句子写下来吧,看谁写的句子最精彩。

(4)师指名交流。

示例: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高耸的雪峰、奔驰的骏马、静立不动的羊群,它们和碧绿的草地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草原风光图。

5.师小结:同学们,透过文字我们能看到画面,我们也能运用文字把精彩的画面描绘出来,语言文字真奇妙!

【设计意图】仿写是写作的起始阶段,尤其是四年级学生,需要学会仿写进而有所感悟,逐渐有自己的收获。为了让学生了解怎样仿写,我先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熟读句子,发现句子的特点,再将说和写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同时也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板块二

诵读诗句,积累经典

1.师过渡:又到了“日积月累”栏目,在这里我们读过不少名言警句,诵过无数诗词佳作,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赶快去看看,这次“日积月累”呈现给我们的是什么呢?(出示课件)

2.播放《卜算子·咏梅》朗读音频。

3.生自由练读;师指名读,相机正音。

4.简介创作背景。(出示课件)

5.师:再读整首词,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6.全班交流。

示例1:这是一首词,“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示例2:我读懂了“犹”是“还,依然,仍然”的意思,“俏”是“俊俏,美好的样子”的意思,“烂漫”是“颜色鲜明而美丽、坦率自然”的意思。

7.师指名读,引导生读出自己的体会;引导生背诵。

8.师总结:同学们,“语文园地”指引着我们发现了许多学习语文的奥秘,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也提升了学习语文的能力。其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有许多值得探寻的文化宝藏在等待着我们,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寻!

【设计意图】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此板块的设计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培养语感,加深对语言的体验和领悟。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交流平台”训练中,我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了3位同学的读书方法后,还启发学生回顾自己平时的一些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总结,获得阅读技能。同时,将这一方法运用到“词句段运用”与“日积月累”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词句段运用”训练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以理解“感受生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进行语言表达。另外,还适度地把学生引到“语文园地”外,仿写句子,表现不同画面所呈现的美丽风光。

8*

千年梦圆在今朝

▶教学目标

1.认识“揽、焰”等9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四字词语较多,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并主动积累。“嫦娥奔月”的“奔”读“bèn”。

2.阅读教学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围绕“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这一问题展开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再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3.语言运用

本课按照“提出问题—默读思考—讨论交流”的思路展开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然后出示阅读指导,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感受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坚持不懈、默默奉献、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情导入,初读课文

1.导入新课。

(1)师导入:这节课我们先来谈论一个话题——提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你会想到什么?

(2)示例:“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等成功升空,并成功着陆。

(3)播放视频。(“神舟五号”升空视频)

师配音解说: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船飞行实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实现的那一刻,你内心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4)生交流。

2.板题读题。

(1)师:现在让我们登上时空飞船,沿着时间隧道,一起去了解我国数千年的飞天梦的实现历程。

(2)师板书课题。(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

(3)师指导读课题:你认为还可以怎样读?

(4)师指名读,指导读出自豪、骄傲、激动等语气。

3.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四字词语。

(2)师指名读,相机正音:“奔”读“bèn”。

(3)生再读归类。

①师引导:你发现这些词语排列的规律了吗?(生交流)

②师指名回答。示例:第一行的词语与传说、想象有关;第二行的词语与现代航天有关。

(4)词语运用。结合课文内容,用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5)积累四字词语。

①全班齐读词语。

②师引导:文中像这样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课后找一找,并摘抄下来。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2)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

l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l

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

(3)交流第一个问题,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答案)

(4)交流第二个问题,理清条理。(出示答案)

【设计意图】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课前视频、图片及老师饱含激情的配音能让学生情绪高涨,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饱满的学习热情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证。积累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并进行归类,能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词概述文本的能力。

板块二

梦圆成功,追根溯源

1.自读感悟,找寻梦圆原因。

(1)师引导:中华民族载人航天梦想为什么能在今朝实现呢?

(2)出示课件。

l

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

l

阅读方法:找一找,画一画,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写批注。

(3)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批画。

(4)生汇报交流。

2.交流感悟,了解中国追寻飞天梦的历程。(相机出示课件)

l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富有激情、想象力)

l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勇于探索)

l

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坚持不懈)

l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l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默默奉献)

l

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团结合作)

【设计意图】本板块以教师引导为主,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学习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体现了教师引导者的角色。

板块三

回顾“神五”,点燃激情

1.回顾“神舟五号”升空场面,点燃爱国激情。

(1)师导入:同学们,千年梦圆在今朝。正因为中华民族有理想、有追求、勇于探索、坚持不懈、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更有着默默奉献、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神舟五号”终于顺利飞上了天。让我们再次回顾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2)播放“神舟五号”升空视频,激发民族自豪感。

①师播放视频并配音朗读。

课件出示:

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②师引导: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③示例:激动、自豪、喜悦……(师指名读,相机指导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3)读杨利伟下飞船后接受采访时说的三句话,读出敬意。

①师引导: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太空的声音!

②音频出示杨利伟下飞船后接受采访时说的三句话。

③师指名读,并引导:你认为英雄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

预设:洪亮的、铿锵有力的、激动的、自豪的……

(要求生交流后读出自豪的感受)

④师指导朗读:让我们怀着对航天人的崇高敬意齐读这三句话。

2.学习第7自然段,感受辉煌。

(1)师引导: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继“神舟五号”之后,中国的航天事业又有哪些喜讯呢?请自由读第7自然段,找到答案。

(2)生自由读第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3)生汇报交流。

(4)根据生交流相机出示答案。

3.展示查找的航天新成就图片。

(1)师述:近年来,我国航天的新成就远远不止这些。

(2)师依次展示“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一号”的相关图片。

(3)师引导:你还知道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哪些最新成就?

(4)随机展示学生查找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4.再读课题,升华情感。

师:“千年梦圆在今朝”,这样美丽而又辉煌的成果,怎能不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中华民族高兴、自豪、欢欣鼓舞呢?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读课题。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5.课堂总结。

师:千年的飞天梦圆在今朝,但更高更远的飞天梦却缘起今朝。同学们,就让我们满怀激情,满怀感恩,踏上圆梦之路吧!老师会为你们明天的精彩表现而喝彩!

【设计意图】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学生再次朗读课题,会将自读后的感受以及课堂学习的感受融入其中,获得思想的启迪。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受飞船发射的壮观场面,而且给学生传达了两个信息:一是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二是祖国未来的发展要靠年轻一代。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借助多样化多媒体手段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授课时,我借用视频播放、图片展示、音频播放等多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朗读形式多样化。

譬如:为了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课堂上播放了“神舟五号”发射时的真实场景,资料袋在播放的同时,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了描写发射飞船的片段,那种抑制不住的澎湃的心情涌上学生的心头,让学生为祖国感到骄傲,为杨利伟感到骄傲;同时,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欲望,让他们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领会作者的意图,达到了精读理解的教学目的。

第4篇:部编版语文三上《语文园地四》教案、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四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表达的愿望。

2、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3、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过程:

1、 先从两个观察游戏入手的,第一个游戏是观察猜字,学生说出猜的是什么字,并简单说说理由。第二个游戏观察图形,从中找到需要的梳子、哑铃和毛笔。用这种方式导入,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同时老师也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清楚地表达、认真地倾听的能力。

2、老师要求男同学闭上眼睛,让女同学观察毛笔的位置,然后让女同学来讲述毛笔在图形的什么地方,只能用嘴叙述,不能用动作来指点,男同学要根据女同学的描述找到毛笔。这就是在训练学生清楚地表达、认真倾听的能力。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谁能讲得比她更清楚?”“谁还要补充?”“根据描述,你找到了吗?”这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3、由学习伙伴的话作为引子,让学生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自己的发现,指名个别学生在全班发言后,老师安排小组交流,要求专心听别人的发言,记住别人的发现。然后让学生汇报小组的发现。其中,老师适时地对学生语言表达中不准确、不规范的地方进行纠正。

4、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老师启发学生“有没有你们最感兴趣的发现?”,学生纷纷回答,老师从中挑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围绕着这些感兴趣的发现,在全班示范怎样进一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5、最后一个环节是老师出示一个现场观察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四幅图:随着太阳位置早、中、晚的变化,猫的瞳孔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观察猫的眼睛,引导学生说得更准确。然后再观察图片,向旁边的同学说说在什么时候猫的瞳孔是什么样子?

6、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教学重难点: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 出示四组词语,学生认读。读给同桌听,互相检查。

2、 仔细观察每组带点的字,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3、 交流观察后的发现,并说说形声字的特点。

4、 拓展练习:展示自己课外搜集的形声字卡片。

二、读读背背

5、 学生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6、 分小组练习背诵。

7、 说说这个儿歌知道了什么?

三、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读读认认”,认识“肩、臂、瞠”等7个字。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读读认认

1、 出示六个词语,让学生认读。

2、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用“开火车”的方式指名认读,检测识字的效果。

3、 展示人体器官的挂图,由一位学生读词,另一位学生指出图上相应的部位或者器官。

4、 说出几个表示人体器官或部位的带有“月”字旁的字来。

二、宽带网

5、 组织竞赛讲故事活动。

A 教师可以先宣布竞赛的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B 竞赛活动可以先在小组内进行,选出优胜者,然后在班级内在竞赛。 C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选出优胜者,并让优胜者介绍经验。

6、 开展推荐读物活动。

介绍自己读过的讲科学发明或者发现的图书。向学生推荐并互相借阅。

三、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法,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大多学生作文时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眼看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

一、要浅化习作入门。对于语文教师,切忌一开始就和学生讲述许多作文的理论、技法,而是告诉学生:作文就是写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你的快乐、你的忧愁。

二、练写观察日记,积累素材。学会观察事物,提高写作能力。在平时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去观察,在课堂上要经常指导学生去观察、练笔,使每个学生学会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三、多做游戏,在玩儿中写,培养写作兴趣。将游戏融入到作文训练中,教学生玩中写作,写中再现玩趣。这样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

第5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教案】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与同学交流怎样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学会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3.体会比喻手法能表达不同的情感,再照样子写句子。

4.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与同学交流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的方法;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

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掌握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不同的情感的方法。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的教学中,结合本单元课文,先说说自己在阅读时是怎样阅读长文章的,再与同学讨论、交流,在阅读实践中加以运用。

2.对于“词句段运用”第一题安排的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先指导学生读句子,找出病句,再根据病因,全班讨论修改方案,最后运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修改完之后再读这段话,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对于第二题,先让学生读熟句子,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比喻句表达的不同感情,再仿照例句改写句子。

3.对于“日积月累”,先让学生读熟古诗,再通过查资料、与同学交流等方法,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最后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背诵积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怎样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

2.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平台

1.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师引导: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

(2)生交流后师出示本单元课文题目。

(3)比较3篇课文在结构上的异同。

①师引导: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快速浏览第六单元课文,看看3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②示例:相同之处在于篇幅都比较长,而且都是分成几个部分来写的;不同之处在于《小英雄雨来》用序号来标示每个部分,《我们家的男子汉》用的是小标题,《芦花鞋》用的是空行。

2.交流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的方法。

(1)师引导:在平时的阅读和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类篇幅较长的文章,遇上这类文章,我们应该怎样更高效地去阅读呢?《小英雄雨来》中给出了几种阅读的方法,对于阅读长文章,你们有什么看法呢?这节课我们就进入“交流平台”栏目去学习讨论吧!(板书:交流平台)

(2)师引导生学习“交流平台”中的方法。(出示课件)

①生自由读。

②师指名说说从“交流平台”中学到的方法。(相机出示课件)

(3)师引导讨论交流:你还知道哪些阅读长文章的方法?

①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将交流结果简单地记录下来。

②师指名交流汇报结果,及时给予指导,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阅读长文章的方法:

l

略读,只需要掌握文章的大意和纲目,不要一字一句地琢磨。

l

快速默读,一目十行。

l

跳读,只要抓住文章的主要部分,选读某些自己想要看的章节。

……

3.师引导生结合自己的阅读实际,谈谈怎样运用这些方法阅读。

(1)同桌互相交流,结合本单元课文和课外阅读,谈怎样运用这些方法读较长的文章。

(2)生畅所欲言后,师指名交流。

4.师小结:高尔基说“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今天我们学到的阅读长文章的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阅读。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我们平时的阅读中去,这样不仅能提高我们阅读的效率,还能让我们对长文章的理解更透彻。

【设计意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上提出的阅读长文章的方法是理论性的,光凭说教学生是不能融会贯通的,必须结合自己的阅读实际去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阅读方法,才能运用这些方法读更多的文章。

板块二

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题内容。

2.师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3.师引导复习学过的修改符号:我们学过哪些修改符号?(课件出示四种常见的修改符号)

4.师引导生找出错误。(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常见的语病病因:

用词不当;搭配不当;语义重复;前后矛盾;成分残缺。

(1)生自由读这段话,明确病因。

(2)小组内讨论交流;师指名交流;师生共同修改。

5.课件出示正确答案。

课件出示:

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6.师总结修改病句的方法:修改病句时,要认真读句子,理解句意;根据病句特点逐项检查,找出病因,进行修改;修改后再读几遍,看是否与原句意思一致,修改符号是否使用正确。

7.师引导生进行拓展练习,强化修改病句训练。(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的4处错误。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个中国美食纪录片。在节目播出的那段日子,每晚10点,许多不计其数的观众守在电视机前,观看烹饪师加工制作各种美食的画面和香味,垂涎不止。这部纪录片,虽然在介绍中国美食,也是在介绍中国文化。

(1)生自由读句子,找出错误之处。

(2)师指名交流,师生共同修改。(课件出示修改后的句段)

(3)师指名读修改后的句子,看看是否与原句意思一致。

【设计意图】要提高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要帮助学生了解句子中常见的病句病因及修改病句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尝试修改课本上的例句,在具体的语言训练中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并在拓展练习中巩固提高。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比喻句表达的不同情感,练习仿写。

2.积累古诗。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的两组句子,师引导生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不同感情。

(1)读一读。师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2)想一想。句子中加点的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预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议一议。加点的部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生在四人小组里讨论交流)

(4)说一说。(全班交流)

示例1:第一组句子中的第一个句子加点部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雨来的机灵。第二个句子加点部分赞扬了雨来游泳本领高。这一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都表达了对雨来的赞扬之情。

示例2:第二组中句子加点部分形象刻画了敌人的凶残,表达了对敌人的憎恶之情。

(5)师指导朗读,注意通过朗读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

2.仿写练习,强化用比喻手法表达不同的感情的训练。

(1)出示课件。

l

她跳着轻快的舞蹈。

l

那个小偷远远地盯着柜台里的珠宝。

(2)生自由练说;全班交流;生在课本上进行改写练习。

示例:她像一只轻盈的小燕子跳着轻快的舞蹈。

那个小偷好像一匹饥饿的狼远远地盯着柜台里的珠宝。

3.拓展练习。

(1)师引导:在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运用到了这种手法?

(2)生畅所欲言。

4.师小结:用比喻来描写事物的特征,能让事物更加生动形象;用比喻来渲染景物,能让景物具体可感;用比喻来表达情感,能让自己的爱憎更加分明。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积累更多的比喻句,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相信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板块的设计就是力图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提高能力,体验成功。

板块二

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古诗,同时播放朗读音频。

(1)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师指名读;全班齐读。

(2)简介创作背景。

(3)师引导生自读感悟诗句。

①生自由读诗句,边读边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诗句。

②师引导: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③生自由交流。

师小结:这是一首写景诗,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这两句诗中“动”中有“静”。无论是“静”与“动”,都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静观之久,写出他“独坐”时孤寂的情景。

2.练习背诵。

3.拓展延伸。

师:你还知道哪些写景的古诗词?(相机出示课件)

本板块的设计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积累古诗词的兴趣。主要通过反复诵读诗句,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让学生自读感悟诗句意思等方法,帮助学生很快地背诵诗句,达到积累的目的,同时拓展一系列关于写景的古诗词。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是从回顾课文内容入手的,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中设计的三个问题都是关于本单元课文内容和课文写作方法的,这种简洁的导课方式既复习了旧知识,回顾了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又导入了新内容,做到了温故知新,非常实用。

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园地”的教学不是填鸭式教学,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活跃学生学习的思维,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8*

千年梦圆在今朝

▶教学目标

1.认识“揽、焰”等9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四字词语较多,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并主动积累。“嫦娥奔月”的“奔”读“bèn”。

2.阅读教学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围绕“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这一问题展开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再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3.语言运用

本课按照“提出问题—默读思考—讨论交流”的思路展开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然后出示阅读指导,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感受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坚持不懈、默默奉献、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情导入,初读课文

1.导入新课。

(1)师导入:这节课我们先来谈论一个话题——提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你会想到什么?

(2)示例:“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等成功升空,并成功着陆。

(3)播放视频。(“神舟五号”升空视频)

师配音解说: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船飞行实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实现的那一刻,你内心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4)生交流。

2.板题读题。

(1)师:现在让我们登上时空飞船,沿着时间隧道,一起去了解我国数千年的飞天梦的实现历程。

(2)师板书课题。(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

(3)师指导读课题:你认为还可以怎样读?

(4)师指名读,指导读出自豪、骄傲、激动等语气。

3.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四字词语。

(2)师指名读,相机正音:“奔”读“bèn”。

(3)生再读归类。

①师引导:你发现这些词语排列的规律了吗?(生交流)

②师指名回答。示例:第一行的词语与传说、想象有关;第二行的词语与现代航天有关。

(4)词语运用。结合课文内容,用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5)积累四字词语。

①全班齐读词语。

②师引导:文中像这样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课后找一找,并摘抄下来。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2)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

l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l

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

(3)交流第一个问题,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答案)

(4)交流第二个问题,理清条理。(出示答案)

【设计意图】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课前视频、图片及老师饱含激情的配音能让学生情绪高涨,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饱满的学习热情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证。积累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并进行归类,能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词概述文本的能力。

板块二

梦圆成功,追根溯源

1.自读感悟,找寻梦圆原因。

(1)师引导:中华民族载人航天梦想为什么能在今朝实现呢?

(2)出示课件。

l

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

l

阅读方法:找一找,画一画,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写批注。

(3)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批画。

(4)生汇报交流。

2.交流感悟,了解中国追寻飞天梦的历程。(相机出示课件)

l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富有激情、想象力)

l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勇于探索)

l

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坚持不懈)

l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l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默默奉献)

l

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团结合作)

【设计意图】本板块以教师引导为主,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学习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体现了教师引导者的角色。

板块三

回顾“神五”,点燃激情

1.回顾“神舟五号”升空场面,点燃爱国激情。

(1)师导入:同学们,千年梦圆在今朝。正因为中华民族有理想、有追求、勇于探索、坚持不懈、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更有着默默奉献、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神舟五号”终于顺利飞上了天。让我们再次回顾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2)播放“神舟五号”升空视频,激发民族自豪感。

①师播放视频并配音朗读。

课件出示:

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②师引导: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③示例:激动、自豪、喜悦……(师指名读,相机指导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3)读杨利伟下飞船后接受采访时说的三句话,读出敬意。

①师引导: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太空的声音!

②音频出示杨利伟下飞船后接受采访时说的三句话。

③师指名读,并引导:你认为英雄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

预设:洪亮的、铿锵有力的、激动的、自豪的……

(要求生交流后读出自豪的感受)

④师指导朗读:让我们怀着对航天人的崇高敬意齐读这三句话。

2.学习第7自然段,感受辉煌。

(1)师引导: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继“神舟五号”之后,中国的航天事业又有哪些喜讯呢?请自由读第7自然段,找到答案。

(2)生自由读第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3)生汇报交流。

(4)根据生交流相机出示答案。

3.展示查找的航天新成就图片。

(1)师述:近年来,我国航天的新成就远远不止这些。

(2)师依次展示“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一号”的相关图片。

(3)师引导:你还知道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哪些最新成就?

(4)随机展示学生查找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4.再读课题,升华情感。

师:“千年梦圆在今朝”,这样美丽而又辉煌的成果,怎能不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中华民族高兴、自豪、欢欣鼓舞呢?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读课题。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5.课堂总结。

师:千年的飞天梦圆在今朝,但更高更远的飞天梦却缘起今朝。同学们,就让我们满怀激情,满怀感恩,踏上圆梦之路吧!老师会为你们明天的精彩表现而喝彩!

【设计意图】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学生再次朗读课题,会将自读后的感受以及课堂学习的感受融入其中,获得思想的启迪。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受飞船发射的壮观场面,而且给学生传达了两个信息:一是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二是祖国未来的发展要靠年轻一代。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借助多样化多媒体手段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授课时,我借用视频播放、图片展示、音频播放等多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朗读形式多样化。

譬如:为了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课堂上播放了“神舟五号”发射时的真实场景,资料袋在播放的同时,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了描写发射飞船的片段,那种抑制不住的澎湃的心情涌上学生的心头,让学生为祖国感到骄傲,为杨利伟感到骄傲;同时,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欲望,让他们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领会作者的意图,达到了精读理解的教学目的。

第6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教案】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与同学交流学习现代诗歌的感受。

2.能在了解古代文人的过程中,认识“屈、渊”等10个生字。

3.朗读并与同学交流描写颜色的句子,感悟写法。

4.诵读诗句,了解特点,并尝试仿写。

5.积累名言。

▶教学重难点

朗读并与同学交流描写颜色的句子,感悟写法;诵读诗句,了解特点,并尝试仿写。

▶教学策略

1.教学“交流平台”时,结合本单元诗歌,交流学习诗歌时的感受,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2.“识字加油站”列举了8位古代文人,主要让学生在了解这些古代文人的同时会认10个字。

3.对于“词句段运用”第一题,让学生与同学交流,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其作用。第二题指导学生在读熟诗句的基础上,注意诗句中加点部分的语言特点,再尝试仿写。

4.“日积月累”中,让学生读熟有关诗歌的名言,进一步了解诗歌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学习现代诗的感受。

2.能在了解古代文人的过程中,认识“屈、渊”等10个字。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平台

1.导入新课。

(1)师导入:我们为什么要学诗?因为“人本来就是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真善美的熏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有什么收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栏目看看吧!

(2)板书课题。(课件出示:语文园地“交流平台”)

2.引导生读对话,适时提问。

(1)生自由、轻声地读教材中几位小朋友的对话。

(2)交流第一句。

①师引导:第一位小朋友告诉我们诗歌有什么特点呢?

②预设: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③出示课件。

我很喜欢本单元的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④师引导:哪些诗句让你感觉朗朗上口、悦耳动听,有节奏感?能为大家读读吗?

⑤生读诗句后交流。

(3)交流第二句。

①师引导:第二位小朋友解锁了诗歌的什么“密码”呢?

②预设:诗歌表达诗人的感受,有丰富的想象,语言表达独特。

③出示课件。

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因此,语言表达也很独特,如,“阳光”是“绿的”,“寂静”是“朦胧的”,小草“炫耀”着新绿。

④师: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吗?

⑤生交流。

(4)交流第三句。

①师引导:第三位小朋友有什么收获呢?

②预设:诗歌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③出示课件。

很多诗歌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如,“永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让我体会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依恋。

④你还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诗人真挚的情感?

预设1:“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中,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预设2:“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中,体会到诗人对白桦的赞美与崇敬。

3.延伸拓展。

(1)出示课件《太阳喝醉了》。

(2)生自由读诗后与同桌互相交流,运用学到的方法说说感受。

(3)全班交流,适时评价。

示例1:运用拟人的手法,极具想象,把太阳想象成喝醉的人。

示例2:读起来特别有味道,难怪有人说:现代诗,是语言的音乐,读着这样的诗,觉得很放松。

【设计意图】“交流平台”栏目是对本单元内容的回顾,教学时重点从感官描写这个点出发,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联系课文内容加以运用。适当拓展,出示一首小诗让学生诵读体会,以加深学生对现代诗特点的理解。

板块二

识字加油站

1.认识加拼音的字。(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1)生自由认读。

(2)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重点检查“渊、仲、禹、孟、甫”)

(3)指导书写“韩、禹”2个字。(课件出示笔顺书写视频)

(4)生在田字格中练写。

2.了解古代文人。

(1)师引导:你了解这些古代文人吗?

(2)生交流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

(3)课件出示文人资料。

3.了解文人的代表诗句。

(1)师引导:你读过他们的诗句吗?

(2)师指名交流。(课件出示诗句)

【设计意图】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贵有疑,所以在识字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生字,适时指导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并与同学交流描写颜色的句子,感悟写法。

2.诵读诗句,并尝试仿写。

3.积累有关诗的名言。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词句段运用

1.导入新课。

师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组古代文人,这节课我们在“词句段运用”中去学习一组描写颜色的句子吧!

2.交流描写颜色的句子,感悟写法。(出示课件)

(1)师指名读句子,相机强调带点的词句读重些。

(2)师:读带点的词句时,你有什么发现?(预设:这些词句都是描写颜色的)

(3)师:你还有什么发现?(生自由读句子,交流讨论)

示例1:第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白桦的高洁。(相机出示:拟人高洁)

示例2:第二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不仅写出了雾的颜色,还突出了它的轻、薄。(相机出示:夸张轻、薄)

示例3:第三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绿得娇嫩、黄得蓬勃、蓝得醉人”不仅写出颜色的程度深,还让人感觉那草滩、菜花、湖水是多么富有生机啊!(相机出示:排比富有生机)

示例4:这样描写颜色,不但使句子生动优美,而且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我也要学习这种写法。

(4)拓展延伸。师:你还读过哪些描写颜色的句子?(生与同桌讨论、交流)

示例1:《白桦》第2节: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示例2:《绿》第1节: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3.朗读诗句,仿写句子。(课件出示诗句)

(1)师引导:你认为诗中加点的部分有什么特点?

(2)预设:是作者意象的罗列,不是简单的重复。

(3)师:你欣赏哪首诗?为什么?

(4)示例:我喜欢第一首诗。因为这首诗描写的是生活中的画面,表达的是作者的真实情感:对母亲、对童年的美好回忆。读着这首诗,脑海中不禁浮现作者童年在园中、在月下玩耍嬉戏的情景,浮现她坐在母亲的膝上撒娇、听故事的画面。

(5)仿写诗句。

①师引导:读着读着,我们发现原来写诗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事,你也可以学着写,就是写平时生活中的一些事,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诗。

②生仿写,师巡视指导。

③全班交流。(课件出示仿写范例)

这些事——

爷爷的年龄,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写在脸上的皱纹里;

冰冷的雨中,

马儿的年龄,

温暖的双手,

嚼在嘴里的牙齿里;

父亲的怀抱。

树木的年龄,

藏在肚子的年轮里。

【设计意图】此板块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句子的特点,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运用,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板块二

日积月累

1.师引导:读着我们自己创作的小诗,才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学习诗歌,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还愉悦了我们的心情。诗歌不但能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还教会我们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进“日积月累”,读读关于“诗”的名言吧。

2.课件出示课本中的名言。

3.朗读名言。生自由练读;师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4.引导理解名言。

(1)师引导:读了这些名言,你对“诗”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2)生交流。

示例1:诗是鼓励人们奋发向上的。

示例2:诗是有节奏的,是语言的音乐。

5.背诵名言。

6.拓展延伸。

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诗”的名言?(相机出示课件)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苏轼

诗品出于人品。

——刘熙载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张舜民

诗人是描绘心灵的画家。

——迪斯雷利

诗必兼才、学、识三者。

——方东树

诗以神韵为心得之秘。

——翁方纲

诗歌是艺术的女王。

——托·斯普拉特

诗是成熟的理性。

——歌德

7.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在“识字加油站”中认识了许多古代文人,了解了他们的代表诗句,还通过“词句段运用”学到了描写颜色的方法,尝试着写诗,积累了许多有关诗歌的名言。希望通过学习,同学们能在诗歌的海洋中尽情徜徉,读更多的诗,了解更多有关诗歌的知识。

【设计意图】此板块通过收集、交流关于“诗”的名言,运用反复诵读、讨论探究等方法进一步了解现代诗,达到了积累的目的。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充分利用“交流平台”中的对话,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阅读实践活动,充分地了解诗歌,学会发现诗歌的更多魅力,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一幅幅美的画卷。当诗歌中的这些美触动他们敏感的心弦时,他们会欣然产生写诗的念头,在词句段仿写时,一首首充满童趣的小诗悄然流淌在他们的笔尖。

在“词句段运用”的教学中,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进入“词语的感性世界”。通过色彩丰富的词语教学,用色彩装扮语文课堂,我们看到了另一道靓丽的风景。

教学“日积月累”不是单纯地要求学生背诵,而是让学生透过这些有关“诗”的名言,对诗歌有更多的了解,再让学生谈体会,体会诗“美”在哪里,“情”在何处。

8*

千年梦圆在今朝

▶教学目标

1.认识“揽、焰”等9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四字词语较多,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并主动积累。“嫦娥奔月”的“奔”读“bèn”。

2.阅读教学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围绕“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这一问题展开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再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3.语言运用

本课按照“提出问题—默读思考—讨论交流”的思路展开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然后出示阅读指导,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感受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坚持不懈、默默奉献、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情导入,初读课文

1.导入新课。

(1)师导入:这节课我们先来谈论一个话题——提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你会想到什么?

(2)示例:“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等成功升空,并成功着陆。

(3)播放视频。(“神舟五号”升空视频)

师配音解说: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船飞行实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实现的那一刻,你内心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4)生交流。

2.板题读题。

(1)师:现在让我们登上时空飞船,沿着时间隧道,一起去了解我国数千年的飞天梦的实现历程。

(2)师板书课题。(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

(3)师指导读课题:你认为还可以怎样读?

(4)师指名读,指导读出自豪、骄傲、激动等语气。

3.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四字词语。

(2)师指名读,相机正音:“奔”读“bèn”。

(3)生再读归类。

①师引导:你发现这些词语排列的规律了吗?(生交流)

②师指名回答。示例:第一行的词语与传说、想象有关;第二行的词语与现代航天有关。

(4)词语运用。结合课文内容,用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5)积累四字词语。

①全班齐读词语。

②师引导:文中像这样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课后找一找,并摘抄下来。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2)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

l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l

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

(3)交流第一个问题,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答案)

(4)交流第二个问题,理清条理。(出示答案)

【设计意图】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课前视频、图片及老师饱含激情的配音能让学生情绪高涨,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饱满的学习热情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证。积累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并进行归类,能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词概述文本的能力。

板块二

梦圆成功,追根溯源

1.自读感悟,找寻梦圆原因。

(1)师引导:中华民族载人航天梦想为什么能在今朝实现呢?

(2)出示课件。

l

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

l

阅读方法:找一找,画一画,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写批注。

(3)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批画。

(4)生汇报交流。

2.交流感悟,了解中国追寻飞天梦的历程。(相机出示课件)

l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富有激情、想象力)

l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勇于探索)

l

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坚持不懈)

l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l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默默奉献)

l

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团结合作)

【设计意图】本板块以教师引导为主,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学习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体现了教师引导者的角色。

板块三

回顾“神五”,点燃激情

1.回顾“神舟五号”升空场面,点燃爱国激情。

(1)师导入:同学们,千年梦圆在今朝。正因为中华民族有理想、有追求、勇于探索、坚持不懈、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更有着默默奉献、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神舟五号”终于顺利飞上了天。让我们再次回顾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2)播放“神舟五号”升空视频,激发民族自豪感。

①师播放视频并配音朗读。

课件出示:

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②师引导: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③示例:激动、自豪、喜悦……(师指名读,相机指导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3)读杨利伟下飞船后接受采访时说的三句话,读出敬意。

①师引导: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太空的声音!

②音频出示杨利伟下飞船后接受采访时说的三句话。

③师指名读,并引导:你认为英雄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

预设:洪亮的、铿锵有力的、激动的、自豪的……

(要求生交流后读出自豪的感受)

④师指导朗读:让我们怀着对航天人的崇高敬意齐读这三句话。

2.学习第7自然段,感受辉煌。

(1)师引导: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继“神舟五号”之后,中国的航天事业又有哪些喜讯呢?请自由读第7自然段,找到答案。

(2)生自由读第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3)生汇报交流。

(4)根据生交流相机出示答案。

3.展示查找的航天新成就图片。

(1)师述:近年来,我国航天的新成就远远不止这些。

(2)师依次展示“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一号”的相关图片。

(3)师引导:你还知道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哪些最新成就?

(4)随机展示学生查找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4.再读课题,升华情感。

师:“千年梦圆在今朝”,这样美丽而又辉煌的成果,怎能不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中华民族高兴、自豪、欢欣鼓舞呢?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读课题。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5.课堂总结。

师:千年的飞天梦圆在今朝,但更高更远的飞天梦却缘起今朝。同学们,就让我们满怀激情,满怀感恩,踏上圆梦之路吧!老师会为你们明天的精彩表现而喝彩!

【设计意图】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学生再次朗读课题,会将自读后的感受以及课堂学习的感受融入其中,获得思想的启迪。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受飞船发射的壮观场面,而且给学生传达了两个信息:一是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二是祖国未来的发展要靠年轻一代。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借助多样化多媒体手段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授课时,我借用视频播放、图片展示、音频播放等多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朗读形式多样化。

譬如:为了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课堂上播放了“神舟五号”发射时的真实场景,资料袋在播放的同时,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了描写发射飞船的片段,那种抑制不住的澎湃的心情涌上学生的心头,让学生为祖国感到骄傲,为杨利伟感到骄傲;同时,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欲望,让他们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领会作者的意图,达到了精读理解的教学目的。

第7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教案】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与同学交流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2.学习填写汇款单,认识数字的大写。

3.与同学交流近年新出现的和一些有新的含义的词语,并学会运用。

4.积累与景点有关的对联。

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学习填写汇款单,认识数字的大写;学会运用近年新出现的和一些有新的含义的词语。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的教学可以结合本单元课文,先说说自己在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是怎样解决的,再联系实际,在阅读中加以运用。

2.对于“识字加油站”中大部分的字,学生应该都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强调:“贰”是零声母,“叁”是平舌音;“贰、壹”两个字笔画比较多,要重点指导书写。

3.“词句段运用”第一题安排的两组词语,可以与同学交流或查资料了解。对于第二题,主要先让学生读熟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所用的说明方法——作比较,在语境中体会其作用,再仿照例句学习运用。

4.“日积月累”先让学生读熟对联,再通过查资料或与同学交流,大致了解对联的意思,最后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背诵积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2.学习填写汇款单,认识数字的大写。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平台

1.导入新课。

师:第二单元的课文学完了,多么神奇又特别的科学之旅啊,我们跟随着科学家的想象了解了琥珀的形成过程;知道了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感受了纳米技术的神奇;见证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巨大成就。科学之旅,真令人神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继续观察、发现、思考。(课件出示:语文园地)

2.课文回顾。

(1)师引导: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

(2)课件出示学过的课文题目。

(3)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本单元的阅读情况。

(4)课件出示要求。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5)生汇报交流。

3.学习“交流平台”。

(1)师导入:遇到不懂的问题,同学们的解决方法真多啊!我们一起到“交流平台”栏目看看,那几位同学有什么高招吧!

(2)出示课件。

l

我通常会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

l

查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懂的问题。

l

我是请教别人后知道的。

(3)师引导:读了三位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收获?(生交流)

(相机出示:联系上下文查资料请教别人……)

(4)师继续引导:你在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还有什么妙招吗?

(5)示例:多思考,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与同学讨论……

(6)生联系本单元课文,交流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的解决方法。

①师引导:谁能联系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说说你是怎样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的。

②示例:学习《琥珀》这篇文章时,我不明白为什么“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通过查资料我知道了琥珀的形成需要几千万年。

4.延伸拓展。

(1)课件出示一段话。

(2)师引导:自由读读这段话,看看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运用学到的方法解决。

(3)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交流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后,联系课文内容加以运用,最后尝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块二

识字加油站

1.师引导: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能尝试着解决了,方法真管用!现在让我们来到“识字加油站”,大家可以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呢?

2.学习填写汇款单。(课件出示汇款单图片)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填写金额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师指名回答)

3.学习生字。(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字)

4.借助拼音,生自主认读生字,同桌互读。

5.检查识字。

(1)师指名领读;生开火车读。

(2)检查自主识字情况。

①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字。

②师指名认读。

6.巩固识字。

(1)“连一连”游戏识字。(出示课件)

(2)师指名连一连。

7.识记生字。

(1)师引导: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生交流。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丘+山=岳;氵+相=湘;扌+别=捌;王+久=玖。

②部件识字:“柒”上面有个“七”;“叁”下面是“三”。

③在生活中识字。师出示发票、人民币等图片,指名认读上面的大写数字。

8.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汇款单,生练习读汇款单上的金额。

(2)师指名读。

(3)巩固认读。(课件出示优惠单)

(4)师引导:这是一张商场优惠单,谁能说说分别优惠了多少钱?

(5)生交流。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同学已经初步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用开火车、去拼音、连一连等方法,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教学效率,达到了识用的结合,突破了教学重点。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近年新出现的和一些有新的含义的词语,并学会运用。

2.积累与景点有关的对联。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词句段运用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数字的大写,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词句段运用”栏目,认识一些科技发展带来的新词语和句子吧!

2.学习词语。(出示课件)

(1)读一读。师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生齐读。

(2)小组交流: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示例:第一组词语是近年新出现的;第二组词语是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含义。

(3)理解词意。

师引导:你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与同桌交流交流吧!

师指名交流。(相机出示词语意思)

(4)学会运用。

①师引导:现在大家已经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了,能不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和同学交流交流,说一两句话呢?

②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说话;全班交流。

示例1:老师上课时,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我们觉得非常有趣。

示例2:我将旅行时拍的照片,设置成我的手机桌面背景。

③拓展延伸。

师:你还知道哪些近年出现的新词?

示例:互联网+、快闪、黑客……

3.学写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1)读一读。生自由读;小组比赛读;全班齐读。

(2)说一说。小组交流:这些句子加点的部分有什么作用?

(3)师小结:加点的部分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不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增强了说明的效果。

(4)仿写句子。

①师引导:你也能运用这样的方法,照样子介绍一个事物吗?

②生练写句子。

③师指名交流。

④交流展示。

课件出示:

l

已发掘的3个俑坑,总面积近20

000平方米,差不多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

l

有5

000个席位的宴会厅又是另一番景象。它的面积有7

000平方米,比1个足球场还大。

【设计意图】此板块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句子的特点,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运用,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板块二

日积月累

1.师谈话引入: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日积月累”,欣赏一组旅游景点中的经典对联。

2.认读对联。(出示课件)

(1)生自读对联后指名读。

(2)师相机指导读音。“塞上”的“塞”读“sài”,不要读成“sāi”。

3.引导想象对联描绘的画面。

(1)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预设:秋风萧瑟的塞上风光,烟雨朦胧的江南风光。

(2)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师指导:这是一副回文联,描写的是厦门鼓浪屿的风光,展现了水天相连、山雾相连且连绵不尽的壮观景象。

(3)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师引导:这是江苏苏州沧浪亭上的对联,意思是清风明月这样悠然的自然景色是可遇不可求的,眼前的流水与远处的山峦相映成趣,别有风情。

(4)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预设:这是一副数字联,描写的是山东济南大明湖的美丽风光。

4.练习背诵。

5.延伸拓展。师:你还知道哪些景点的对联?(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此板块通过查找、交流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运用反复诵读、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对联的意思,达到了积累的目的。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并适时进行了拓展,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识字加油站”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识字的环节,让他们轻轻松松地就认识了数字的大写。

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由于学生对这些对联很陌生,所以,我通过朗读、讲解、想象画面等方法,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去感悟。这样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对联的意思,背诵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8*

千年梦圆在今朝

▶教学目标

1.认识“揽、焰”等9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四字词语较多,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并主动积累。“嫦娥奔月”的“奔”读“bèn”。

2.阅读教学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围绕“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这一问题展开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再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3.语言运用

本课按照“提出问题—默读思考—讨论交流”的思路展开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然后出示阅读指导,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感受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坚持不懈、默默奉献、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情导入,初读课文

1.导入新课。

(1)师导入:这节课我们先来谈论一个话题——提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你会想到什么?

(2)示例:“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等成功升空,并成功着陆。

(3)播放视频。(“神舟五号”升空视频)

师配音解说: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船飞行实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实现的那一刻,你内心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4)生交流。

2.板题读题。

(1)师:现在让我们登上时空飞船,沿着时间隧道,一起去了解我国数千年的飞天梦的实现历程。

(2)师板书课题。(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

(3)师指导读课题:你认为还可以怎样读?

(4)师指名读,指导读出自豪、骄傲、激动等语气。

3.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四字词语。

(2)师指名读,相机正音:“奔”读“bèn”。

(3)生再读归类。

①师引导:你发现这些词语排列的规律了吗?(生交流)

②师指名回答。示例:第一行的词语与传说、想象有关;第二行的词语与现代航天有关。

(4)词语运用。结合课文内容,用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5)积累四字词语。

①全班齐读词语。

②师引导:文中像这样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课后找一找,并摘抄下来。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2)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

l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l

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

(3)交流第一个问题,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答案)

(4)交流第二个问题,理清条理。(出示答案)

【设计意图】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课前视频、图片及老师饱含激情的配音能让学生情绪高涨,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饱满的学习热情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证。积累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并进行归类,能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词概述文本的能力。

板块二

梦圆成功,追根溯源

1.自读感悟,找寻梦圆原因。

(1)师引导:中华民族载人航天梦想为什么能在今朝实现呢?

(2)出示课件。

l

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

l

阅读方法:找一找,画一画,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写批注。

(3)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批画。

(4)生汇报交流。

2.交流感悟,了解中国追寻飞天梦的历程。(相机出示课件)

l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富有激情、想象力)

l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勇于探索)

l

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坚持不懈)

l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l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默默奉献)

l

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团结合作)

【设计意图】本板块以教师引导为主,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学习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体现了教师引导者的角色。

板块三

回顾“神五”,点燃激情

1.回顾“神舟五号”升空场面,点燃爱国激情。

(1)师导入:同学们,千年梦圆在今朝。正因为中华民族有理想、有追求、勇于探索、坚持不懈、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更有着默默奉献、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神舟五号”终于顺利飞上了天。让我们再次回顾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2)播放“神舟五号”升空视频,激发民族自豪感。

①师播放视频并配音朗读。

课件出示:

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②师引导: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③示例:激动、自豪、喜悦……(师指名读,相机指导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3)读杨利伟下飞船后接受采访时说的三句话,读出敬意。

①师引导: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太空的声音!

②音频出示杨利伟下飞船后接受采访时说的三句话。

③师指名读,并引导:你认为英雄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

预设:洪亮的、铿锵有力的、激动的、自豪的……

(要求生交流后读出自豪的感受)

④师指导朗读:让我们怀着对航天人的崇高敬意齐读这三句话。

2.学习第7自然段,感受辉煌。

(1)师引导: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继“神舟五号”之后,中国的航天事业又有哪些喜讯呢?请自由读第7自然段,找到答案。

(2)生自由读第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3)生汇报交流。

(4)根据生交流相机出示答案。

3.展示查找的航天新成就图片。

(1)师述:近年来,我国航天的新成就远远不止这些。

(2)师依次展示“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一号”的相关图片。

(3)师引导:你还知道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哪些最新成就?

(4)随机展示学生查找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4.再读课题,升华情感。

师:“千年梦圆在今朝”,这样美丽而又辉煌的成果,怎能不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中华民族高兴、自豪、欢欣鼓舞呢?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读课题。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5.课堂总结。

师:千年的飞天梦圆在今朝,但更高更远的飞天梦却缘起今朝。同学们,就让我们满怀激情,满怀感恩,踏上圆梦之路吧!老师会为你们明天的精彩表现而喝彩!

【设计意图】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学生再次朗读课题,会将自读后的感受以及课堂学习的感受融入其中,获得思想的启迪。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受飞船发射的壮观场面,而且给学生传达了两个信息:一是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二是祖国未来的发展要靠年轻一代。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借助多样化多媒体手段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授课时,我借用视频播放、图片展示、音频播放等多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朗读形式多样化。

譬如:为了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课堂上播放了“神舟五号”发射时的真实场景,资料袋在播放的同时,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了描写发射飞船的片段,那种抑制不住的澎湃的心情涌上学生的心头,让学生为祖国感到骄傲,为杨利伟感到骄傲;同时,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欲望,让他们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领会作者的意图,达到了精读理解的教学目的。

上一篇:房产公司工作计划下一篇:非煤矿山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