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面试

2022-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升初面试

小升初语文顺利衔接教学研究

【摘 要】语文作为基础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科目,但小学与初中的语文教学存在较大差异,就学习内容而言,初中语文教学内容难度加大、加深,就学生自身而言,步入初中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初中学习过程自主性逐渐凸显。另一个较为突出的差异来源于学习压力,初中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六年级语文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做好小升初语文衔接呢?

【关键词】语文;衔接;教学

對于学生而言,刚步入初中校园,对于全新的学习环境、教学模式都比较陌生。小学阶段,很多学生都喜欢语文,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兴趣高昂、积极性高。但进入初中后,因为语文学习内容增加、语文学习自主性要求提升以及较大的评价压力,学生逐渐对语文学习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很多学生因为难以适应出现成绩下降,丧失语文学习兴趣与自信。对此初中教师也花费了大量精力来调整教学,但效果不佳,其根本是学生无法很快适应小学阶段与初中阶段的学习差异。而我们作为小升初语文教师可以加强衔接教学工作,为学生适应初中学习节奏、方式方法打好基础,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一、教师减少帮扶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因为学生年龄较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以帮扶教育为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基础情况,做好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安排,标注重难点,反复讲解直至学生掌握,带领学生一起完成预习、课堂学习以及复习工作,这个过程中,小学生也形成了依赖的心理。但步入初中后,初中教师更加注重整体教学安排,不会过度解读课本,预习复习工作也依靠学生独立完成,面对这样的转变,学生开始无所适从。因此,我们作为小学六年级升学班语文教师,不仅要做好当下语文教学工作,还应该结合学生升学情况,预先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适应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比如说,在教学《北京的春节》时,我要求学生自己做好预习工作,通读课文,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查询生字词,找到课文中心思想、写作时间线以及作者背景等。课堂教学过程中,从以往我的领读转变为由学生朗读,设置答疑环节,针对学生课后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课后要求学生自主复习,针对自主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正面评价。如此逐步减少帮扶教育,让学生来主导语文课堂,从而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自主学习过程。

二、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及习惯都比较简单,依赖于课堂学习以及我们讲解,初中语文学习难度加深、节奏较快,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度更低,学生如果沿用小学学习习惯与方法,等待我们的指导,缺乏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自学习惯,就会逐渐出现很多语文学习问题。作为小学升学班教师,应该意识到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衔接教学中的重要一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路上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不仅能给当下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积极影响,还会影响学生一生的语文学习。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只侧重于知识点的教学,还应该挖掘课本中的闪光点,让学生发现语文课本中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步入初中后,语文的学习难度会加大,只有充满兴趣学生才能不断前行。语文教学过程中,文言文一直是难点,因为文言文的语言习惯与当下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交流沟通方式存在差异,且很难理解记忆,让很多小学生望而生畏。以《两小儿辩日》举例说明,文章写出了两个古代儿童善于思考,善于独立思考的精神,勇敢表达自身想法,敢于挑战,不怕出错。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只强调文章需要理解记忆,而应该带领学生以看故事书的心态来阅读文章,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展现文章小故事,让学生了解两小儿辩日的小故事,并在过程中渗透文章主旨,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能更加快速高效,也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以后面对文言文学习时,不再一筹莫展,而能以阅读小故事的心态来完成学习。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善于挖掘课本中的趣味性,才能让学习变得更高效,也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四、合理调整评价手段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为我国开展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小学生都不存在升学压力,刚步入初中后,面临的较大升学压力让学生难以适应,刚步入校园的新奇感很快就會被巨大的升学压力所掩埋。初中生的考核评价相对严格,考核频次较高,刚步入初中校园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导致学习问题不断。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在学习方法等方面做好衔接工作,还应该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整,做好承受升学压力与考核评价的心理准备。了解初一语文考核评价内容、考核方式以及频次,并融入六年级语文考核评价中,让学生提前适应这样的考核评价方式。不仅如此,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都应以赞扬鼓励为主,而初中教师在课堂上因为教学节奏紧凑,并不会花费大量时间在课堂批评上,导致很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感觉到失落,觉得自己的努力不被认可,从而对语文课堂渐渐丧失兴趣。因此,作为小升初教师,应该意识到自身教学工作不仅是围绕小学生展开,更要关注学生几个月后的初中学习生活,结合当下初一语文考核评价模式,合理调整评价手段以及考核评价频次,并引导学生积极应对转变,积极看待考核评价,为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比如说,在教学习作《别了,语文课》时,我让学生意识到自身也将告别小学语文课堂,为学生讲解初中语文学习将会面临的挑战以及变化,让学生意识到我的教学评价转变将会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一点,要求学生学会适应全新的学习环境与方法,积极做好自我调整。

五、结语

不仅如此,作为小学升学班教师除了要围绕六年级语文课本展开衔接教学工作,还应该积极与初中语文教师加强沟通,以听课的方式熟悉初中语文教学要求、方法等,从而进一步了解差异,为开展衔接教学做好准备,加强与初中语文教师的交流沟通,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展开衔接引导教学工作,不断树立全新教学理念,加大实践力度,勇于创新,不断总结反思,为小升初语文延续性、统一性教学带来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曹丽娟.浅谈语文小升初衔接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措施[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2).

[2]张敏.基于周记写作教学开展小升初语文课程衔接的实践及探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07).

[3]姜海平.初中伊始切莫急 未雨绸缪应有时——小升初语文学科衔接教学中的一点看法和几点做法[J].青年教师,2015(02).

(责编 林 娟)

作者:邱崴

第2篇:农村小升初语文教学方法初探

摘 要:学生的语文学习从小学过渡到初中,学习要求变多,学习目标更新。小学语文老师应当提前注意到学生的心理转换,把握好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之间的联系,在课堂上多采用相似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案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结合个人实际情况采取应对措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农村来说,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做好小升初语文学习的衔接工作,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学衔接;小升初;语文

一直以来,六年级和七年级的语文学习在内容、方式和要求方面都有明显差异,由于农村的教育资源有限,小升初语文教学存在脱节现象。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差异过大,严重阻碍了初中一年级的语文教学,直接影响了初中语文的学习质量。小学语文学习是基础阶段,过渡到初中会进入到一个更为严格的学习环境,学生需要及时来调整心态,安全度过适应期。在教育者眼里,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新的知识,需要在已学的知识上进行,旧知识会对新知识产生一定的影响。农村小升初语文学习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适应模式的转变,巩固已学知识。本文对农村小升初语文学习提出了简单的看法。

一、小升初语文学习整体意识的衔接

(一)加强学习培训,树立整体意识

首先,语文教师要严格遵守课程标准,严格贯彻九年义务教育的整体学习思路。既要有明确目标,也要落实目标在不同阶段的实现,把中小学语文学习联系在一起。其次,农村资源有限,农村一线教师要积极参与教师培训。教育部门应当定期聘请教育专家到学校进行指导,参与制定教育研究,和老师们交流意见,指导课题培训。而且,各学校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意见,可以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到优秀地区进行学习,吸取其宝贵经验。另外,学校要为老师提供学习机会,让老师能够与时俱进,提升自己。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同时观看小学和初中这两种教学杂志,七年级语文教师也需要时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状态,在空闲时间相互交流经验,做好教学准备。

(二)掌握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内容

語文教师需要掌握中小学的整体学习目标,把零散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系统。语文教师需要抓住新课改的契机,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持续前进。小升初语文学习一定要严格遵守学习规律,根据知识的内在形式进行有序的处理,通过归纳总结建立有效的学习内容,衔接好小学和初中的学习目标,把重点放在六年级和七年级的过渡上,建立整体目标。其次,小升初语文学习根据学生的层次划分了明确目标,把九年义务教育分成不同的阶段,在每个阶段实行各学年目标,在每个学年制定各学科在课堂上的具体上课方案,让语文学习循序渐进,最终完成学习目标。

二、农村小升初语文教学方法

(一)领导重视,做到从头抓起

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小升初语文学习的工作安排,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经过研究讨论寻求解决方案。学校也要为老师提供学习机会,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材,通过对语文教学理念的学习,高度强调小升初语文的重要性。为了顺利衔接中小学语文学习,一定要保证稳扎稳打,教学配合默契。在每个学期末定好下学期的目标,尤其是在初一阶段,可以让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提前接触新生,让学生提前适应初中生活,也让老师熟悉学生情况。而且,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老师需要和初中老师配合,熟悉每年初中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

(二)深入了解,力求胸中有数

农村小升初语文教学模式的探析,要求语文教师掌握以下四个方面:生源情况、管理差异、知识点分布和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生源情况,学校一般实行的是区域划分,在农村小升初大多是该区域对应的学生。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学生资源,学校之间可以开展娱乐活动,定期进行情况交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学习成绩,建立新生档案。为了衔接小升初的语文教学方法,初一语文教师也要了解小学高年级的备课内容,根据小学语文教材,寻找初中知识的相同点。比如:小学语文课本有大量插图辅助学习,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在初一的语文课本也在逐年增加知识插图,越是直观的知识设计越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侧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面对现实,着眼查漏补缺

从小学刚进入到初中,学生很容易发现在语文知识方面的短板。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调整好心理状态,面对现实及时查漏补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强化,在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上,接触更多的初中知识。初中新生需要进行摸底考试,各科教师能够通过试卷掌握学生的短板,在初中学期开始阶段,课堂重点是对学生的知识补漏。小学背诵任务较少,初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背诵目标,慢慢提高背诵能力。遇到生字要及时查字典,纠正学生的读音和拼写,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为初中学习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升初语文学习应当以小学为基础,七年级学习为重点部分,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针对性采取应对措施。对于知识的衔接问题,要格外注重各阶段知识的连贯性。习惯需要慢慢养成,通过对知识的感悟和积累,慢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基本学习能力,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帮助教师和学生做好小升初语文衔接工作。

参考文献:

[1] 冯蓉.焦作市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及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2):25-27.

[2] 周西西.“小升初”语文教学折射的教育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12):110-114.

作者:莫砚斌

第3篇:我国小升初考试制度的历史变迁

[摘 要]我国自清末颁布并实行“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建立起学校教育制度后,开始有了小学、中学之分,小升初考试制度开始萌芽,小学毕业生经过各校的招生考试后方可进入中学进一步学习。到民国时期,小升初考试从命题范围、题型、目标及评分标准、考务管理、计分方法等几个方面得到不断完善,考试制度趋向标准化。建国后,小升初考试经历了突破性的改革,从最初的小学升入初中需经过考试到免试就近入学,提高了初中学生的入学率。

[关键词]小升初考试制度;招生考试;命题;免试入学[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6.008

我国小升初考试制度经历了清末的萌芽阶段、民国的完善阶段、建国后的改革时期等三个阶段。我国自清末颁布第一个正式学制开始,基础教育有了小学和中学之分,并初步制定了小升初考试制度。当时的招考主要是依据《奏定学堂章程》《奏定各学堂考试章程》《奏定各学堂奖励章程》等规定来实行的。小学堂学生一般要经过临时、学期、学年、毕业等阶段的考试,成绩合格者参加中学堂的招生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升入中学堂学习。民国时期曾对中小学学制进行了改革,这一时期主要从命题范围、题型、选拔目标及评分标准、考务管理、计分方法等方面对小升初考试制度进行了完善,使考试制度不断趋向标准化,提高了教育质量。建国后,小升初考试制度得到了突破性的改革,从最初的考试制度到免试就近入学,使小学升入初中的人数不断增加。

一、小升初考试制度萌芽阶段(1902—1911年)

鸦片战争后,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向西方学习尤其是要学习西方的学校教育制度,进而提出了变更学制的想法。1901年,清政府拟行新政后,设立了很多新式学堂。这些学堂有的自立章程,有的照搬他校章程,导致其所设课程、修业年限等参差不齐,亟须制定统一的学制来加强规范。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由管学大臣张百熙等人拟订的一系列学堂章程——《钦定学堂章程》。因当年为旧历壬寅年,又称“壬寅学制”。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等人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因当年为旧历癸卯年,所以又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比较完整并在全国施行的近代学制。此时,我国正式有了小学和中学之分。小学分为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初等小学堂的学习年限为5年,高等小学堂的学习年限为4年;中学堂学制为5年。毕业于初等小学堂的学生,如愿意升入高等小学堂,不需要经过考试即可入学;高等小学的学生要先通过毕业考试才能参加中学堂的入学考试,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中学堂学习。

(一)小学毕业考试制度

初等小学堂以传授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为宗旨,以识字之多为成效。高等小学堂以培养学生之国民善性,扩充其知识,强壮其身体为宗旨;以学生知道作人的正理,有谋生的计虑为成效[1]。

高等小学堂学生要先经过毕业考试,先期由本学堂将毕业学生履历册、功课分数册、请假旷课登记册、各教员的学科讲义及所用教科书籍、学生笔记成绩(日记、课卷、算草、书籍、图稿等)汇集齐全,呈送督学局或地方官,由所呈请之衙门会同各方人员定期进行考试。所定试期,至迟不得逾该学堂册籍送到后1个月之外。考试要按照学堂所有学科分目进行,于每学科讲义中择其精要者发问,或笔述或口答。问题多少,应根据学科情形、授课钟点等方面因素酌定。其原有经史课目之学堂,就该学堂所授经史予以考验;其因学生肄习经史,在前未订经史课目之学堂,加试经学一题、中国文学一题。其分数做两项计算与各学科平均,每学科分数均应按照所发问题先各记分数,再汇为某学科分数(如一学科发10问,各问皆满格则每问10分,共百分;其发问或多或少,均按照所发问题就百分匀分核计;其所发问题有难易,不匀记亦可)。将各学科分数汇齐平均即为学生的毕业考试总平均分数。将毕业考试总平均分数与该学生在本学堂历期、历年考试各科学之总平均分数相加而平均之,即为该生的毕业分数,并据其定等差、分等第。以通计各门分数满百分者为极,满80分以上者为最优等,满70分以上者为优等,满60分以上者为中等,不满60分者为下等,不满50者为最下等。考列最优等、优等及中等者照章分别给奖,考列下等者加给及格文凭,考列最下等者加給修业文凭。给修业文凭者,不得参加升学考试[2]。

(二)中学招生考试制度

中学堂招收高等小学毕业者,以实施较深的普通教育,使其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为宗旨。各学堂学生额数应以400人以下、300人以上为合格,如果经费充裕,可增至600人。高等小学毕业之学生,如人数不足考升中学堂应入学之额数,则可不考试即入学;若超过中学堂应入学之额数,则需经考试选取入学。参加升学考试时,各校应将学生姓名、年岁、籍贯及由何处高等小学毕业汇照清册。在京师者,呈督学局备案;在各省者,呈提学使司备案。之后由所升入之学堂自行考试,分别录取。考试科目一般包括修身、读经和讲经、中国文学、算数、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如果学生未得到过高等小学毕业文凭,而其应考所试验之功课实足副高等小学毕业之程度者,亦准其入学[3]。

高等小学毕业生经过考试升入中学堂,这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但事实上,只有少部分高小学生能够升入中学堂。据1907—1909年间的中小学堂数、学生数统计表明,中小学堂学生比例在1∶30左右,即30个小学堂毕业的学生中只有1人升入中学堂。

二、小升初考试制度完善阶段(1912—1949年)

我国在民国元年成立了教育部,由蔡元培出任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先生积极倡导教育改革,召开了中央教育会议,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并于1912年9月以后陆续颁布实施。此学制将之前的学堂改为学校,小学校分为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初等小学校学制4年,高等小学校学制3年,中学学制4年。“五四”运动前后,随着留美学生的增多以及杜威和孟禄等学者来华讲学的影响,我国学制改革转向学习美国。1921年,第7届“全国教育联合会”在广州召开,广东、湖南、浙江、江西、安徽、直隶、山西、福建、云南、奉天、黑龙江等11省提议改革学制。1922年11月,当时的教育部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令》——“壬戌学制”。整个学制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三段。初等教育学制6年,其中初级小学学制4年,高级小学学制2年。中等教育分为初中3年,高中3年。民国时期,高等小学毕业生同样需要经过试验才能升入中学,且考试制度比清末更加完善,主要表现在命题的形式与范围、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的制定及考务管理的加强、计分改革等方面。

(一)民国前期小升初考试制度(1912—1927年)

1.民国前期的小学毕业考试。高等小学校毕业的学生都要经过毕业考试,考试包括学期试验、学年试验和毕业试验。学科成绩是由最后学年的学科试验成绩参合平时成绩来判定分数。将此成绩与以前各学年的学科成绩分数相加,以学年数除之,得到学科的毕业成绩。成绩评定分为甲乙丙丁4个等级,80分以上者为甲等,80分以下、70分以上者为乙等,70分以下、60分以上者为丙等,60分以下者为丁等。丙等以上为及格,丁等为不及格。及格者毕业,不及格者留级。留级两次仍不及格者,应令其退学[4]。

2.民国前期的中学招生考试。民国前期的中学入学资格是入学者须高等小学校毕业或有同等学力。如具有第一种资格者超过定额时,应行进行入学试验,试验科目为国文、算术两科。第二种资格者则必须行入学试验,其试验的科目为国文、算术、历史、地理、理科等,以高等小学校毕业程度为标准[5] 。这一时期的中学投考人数一年多于一年,入学考试的主要科目为国文、英文、算学、常识,有时会加上心理测验[6]。此期入学考试的共同特色是各校自行命题、阅卷、录取,导致各校试题的难易程度不同、评分标准宽严不一等弊端大量存在。东南大学附中(当时全国最好的4所中学之一)最先对中学入学考试进行了改革。1923年,该校只招两个班的初一新生,约60人;招收初二以上插班生约20人。但鉴于往年有1 500多人投考的现象,该校对入学考试进行了改革。一是关于命题的改革。投考初中的学生要参加6种试验:缀法(即今天的作文)、文言默读、白话默读、数学、英文、常识,能够考察出学生对所学过的各种数学公式是否熟练、思路是否正确、演算是否敏捷,掌握白话文、文言文的程度及其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理解能力。此外,新型的选择题题型让考生可以省下不少笔墨,节约了考试时间,有利于增加试题的数量,能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知识面。二是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的制定。考试对默读测验、作文、算学、英文、常识等学科都制定了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作为阅卷教师评分时参考的依据。例如,英文需每句回答无误或每句填通,得1分;文法上有错误便算错,不给分。尤其对作文做出了更加具体的评分规定(表1)。三是加强了考务管理,包括对报名、考场、监考、阅卷等过程的管理。除对每个考生设置报名号码外,还设有座位号码,使同时报名的人不能坐在一起。考试前,发给考生一张考试规程(表2)。考试于当年的7月22~23日举行。

监考人员由本校教师担任,大约每两位教师监试120个考生,一人立在前面,一人站在后面,收发试卷也归他们负责。学生进场后,有专人查对照片,并严密监视学生的行动;每科试题都是密封的,由主试在考场内当众启封;试卷收齐后,由主试把试卷上的名条撕去,另换一个保密的阅卷号码;阅卷号码编好后分发给教师阅卷,并要求各教师对所阅试卷均要签名;公布录取名单时,要把被录取者的各科试卷调出来,请各教师共同审查。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考场秩序井然,没有发生冒名顶考的现象,阅卷评分也较公正合理[7]。

四是对计分方法进行改革。传统的计分方法一般采用百分制,而东南大学附中的这次入学考试采用了“比较的计分法”(又称“T分数”),将“原来分数”化作相等的价值。“原来分数”就是评阅试卷时每对1题,记1分。由于默读和常识考试都是单项选择题,4个答案中选择1个,有些机遇在内。例如,1个水平很低的人,只要每题都选择(2)或者(3),答对的机遇有25%,答错的机遇占75%。他每猜4个题目,平均有1个对的、3个错的。为把“机遇”除掉,当时采取了这样的处理办法:将考生考试中答对的题数减去做错题数的1/3作为其最后的答对题目数。英文也是每对一句记1分。作文的分数则略有变动,原来分数为l~5分的,假定为“1”;原来分数为6~10分的,假定为“2”;原来分数为11~15分的,假定为“3”,余类推。各科这样得来的分数都叫做“T分数”。由于各科的试题难易不同,题数多少不一,各种分数的价值是不相等的。为了等值,各科分数都要化成“T分数”[8]。

这一时期的中学招生考试制度对清末学堂考试有一定程度的继承和完善,采用了科學的考试方法,虽是在个别学校得以实施,却在近代考试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此期间,小学升入中学的比例比清末有所增加,但各校自行招生,出现了很多弊端,能够升入中学的仍是少部分人。民国元年至九年对全国小学生、中学生的统计表明,高小毕业生的升学率只占到15%左右。

(二)民国后期小升初考试制度(1928—1949年)

民国后期的小升初考试考察范围包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学校招考(1927—1937年)、抗日根据地时期的学校考试(1937—1945年)和解放区学校的考试(1946—1949年)。这一时期,各中学根据实际需要和环境决定入学考试的形式,既注重对学业成绩的考查,也注重对学生品行的考查。

1.民国后期的小学毕业考试。(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实行小学毕业会考制度,会考科目为国语、算数、社会、自然和体育。会考中有1科或2科不及格者,可复试一次;复试仍不及格者可补习一年,再参加会考一次。3科以上不及格者,留级一次。学生只有取得会考毕业资格后才能参加升学考试。学生小学期间的成绩一般划分为5等,按完成任务的百分比计算。完成100%的为第一等,80%以上的为第二等,50%以上的为第三等,不及50%的为不及格,不及20%的为最劣等。不及格和最劣等不予毕业[9]。(2)抗日根据地对高级小学学生成绩的考查方式分为临时试验、学期试验和毕业试验3种,并规定:每科每学期至少进行3次临时考试,其平均分数占总成绩的70%;学期试验在每学期终了时举行(毕业的最后一学期免除,以平时成绩代替),其平均分数占总成绩的30%。毕业试验在毕业时由各县统一举行或数校联合举行,其分数的计算是与各学期成绩的总平均数平均之。各门功课平均分在60分以上或主科(国语、算术、社会、自然)有3门课满60分者可以升级,否则留级 [10]。(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高级小学建立起了一套严格的考试制度:一是必须进行月考试、期末考试和毕业考试。评定学生每学期学业成绩的标准为月考、平日考、期末考各占1/3,三者合计为学期成绩。二是各科实际授课时间和其学科成绩百分比相等。三是学生修完高小课程且学业成绩在60分以上的,方可取得高小毕业证书[11]。

2.民国后期的中学招生考试。(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中等学校入学招生考试基本沿袭北洋政府后期的做法。1932年12月24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中学法》。之后,其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学教育规程》,这两个法令均涉及中等学校的入学招生考试。《中学法》规定:“中学应遵照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继续小学至基础训练,以发展青年身心,培养健全国民,并为研究高深学术及从事各种职业之预备。”同时规定了初级中学的入学资格:入学者须曾在公立或私立小学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均应经入学考试且成绩及格方可入学。当时把考试称为“试验”[12]。(2)抗日根据地时期,初级中学招收高小毕业生,年龄限定在为13~17岁,招生时均须经过入学考试[13]。解放区的中等教育蓬勃发展,初级中学入学者年龄原则上为13~18岁,招收高等小学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入学时均须经入学试验[14]。在尽量招收工农子弟的同时,对地主家庭子弟加以分析考查。

三、小升初考试制度改革阶段(1949年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充分保障了广大群众受教育的权利。1949年,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改革旧教育、发展新教育的方向,规定小学基本是5年制,但地区间有所差异。初中则有2年、3年和4年制。“文革”时期提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口号,有14个省市(自治区)实行了小学5年制、初中2年制;7个省市(自治区)实行了小学5年制、初中3年制;西藏自治区内小学5年制和6年制并存,初中为3年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的发展目标,表明我国基础教育的主体是9年义务教育。

(一)1949—1965年的小升初考试制度

1951年,当时的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小学的修业年限为5年,实行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的分段制。1952年颁布的《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小学儿童学业成绩的考查,应逐步采用5级制计分法(以得3分为及格);学业成绩考核分平时考查、学年考查和毕业考查。平时考查由教师于平时口述或笔述的问题,让学生口答或笔答,随时就成绩记分,每月至少2次,每学期总结2次,一学年共总结4次。学年考查由教师于学年终根据学生平时成绩的发展情况酌定分数,作为学年总成绩,不举行学年考试。毕业考查则于学生毕业时分科进行毕业考试,将成绩记分和第5年的学年成绩结合起来,作为毕业总成绩。修完小学课程,操行和学业成绩及格的,准予毕业;学业成绩不及格予以补考后及格者,仍予毕业;不及格的应予留级。1955年,为了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出加强平时成绩考查、减少书面考试种类和次数,只举行学年考试和毕业考试的要求。1963年又提出,中小学考试的次数不宜过多,语文、算术(数学)每学期可举行1次或者2次阶段考试和1次学期考试,其他课程只举行学期考试[15]。学生小学毕业后须经考试升入中学。为使不能升学的小学毕业生得到继续教育的机会,小学要附设各种补习班或专业训练班。受到这种补习班和专业训练班教育的学生要经过考试插入中等学校的适当班次。相关统计表明,1956年,我国小学生在校人数达6 346.6万人,中等学校在校人数达600.9万人;小学升入中学的人数占总数的10%左右。

(二)1966—1976年的小升初考试制度

1966—1976年,“文革”时期错误地批判和取消了中等学校的招生考试制度,实行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招生办法。初中不仅没有升学考试,就连学业检查也被取消了。有些地方的中小学学制从12年缩短至9年、8年、7年不等,考试、留级制度均被废除,甚至有些学校不管学生是否到校上课都会发给毕业证书。

(三)新时期的小升初考試制度

1978年之后,国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各级各类学校的学业考试和招生考试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1.小学毕业成绩考查。教育部在1980年规定,小学的学业成绩考核包括学业成绩考核和操行评定。学业成绩考核是为了检查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考试须根据小学各年级的教学计划、各学科的特点,采用笔试、口试和实验多种方式进行。考试次数要严格控制,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各进行一次,考试科目包括政治、语文、数学,开设外语的学校应包括外语。考试成绩均采用百分制计算,60分为及格。学期成绩按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进行评定,学年成绩依第二学期成绩进行评定。学生修完全部课程且全部及格、操行符合毕业标准者,准予毕业[16]。1984年,为了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教育部要求要严格控制考试次数,语文、数学、外语在每学期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考试,其他课程只进行平时考查,不再进行期中、期末考试。条件较好的地方和学校,可不再举行期中考试,期末也只考语文、数学两科。1997年,当时的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各种形式的统考。此外,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鼓励各地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

2.初中招生考试制度。1983 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几点意见》中指出,初中已经普及和基本普及的地区,要逐步实行初中不进行招生考试,只进行小学毕业考试。对于小学毕业合格者,原则上采取划片就近入学的初中招生办法。1986年,我国正式颁布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要求各地积极稳妥地取消初中招生考试制度,并按学籍管理规定,准予小学毕业生就近升入初中学习。1997年,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普及初中教育的地方要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实行就近入学的做法。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方,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入学的办法。2002年,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指出,在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公办学校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入学,民办和各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初中也不得以考试的形式选拔新生。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对小学升初中考试进行了规定: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破解择校难题,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入学的具体办法,施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招生。此外,《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将全面实施阳光招生,学生免试入学,逐步减少特长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任何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公办学校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的依据。此后,我国小学升初中的整体趋势是采取就近入学的政策,升学考试制度被取消。

参考文献:

[1]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416-432.

[2][3][5]杨学为.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汇编[M].合肥:黄山书社,1992.

[4]陆震.中外学校教育考试制度探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80.

[6]廖世承.中学教育[M].北京:商务印刷馆,1924:297.

[7][8][9][10][11][12][13][14]谢青,汤德用.中国考试制度史[M].合肥:黄山书社,1995:549-550,550,782,785,786,599,775,778.

[15][16]王炳照,李国钧,阎国华.中国教育通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32-333,363-364.

(责任编辑:刘新才)

作者:刘海燕 孙杰

第4篇:【小升初面试】第6讲:小升初面试之回答问题——喜好篇

【小升初面试】第6讲:小升初面试之回答问题——喜好篇 小升初面试之回答问题——喜好篇

【真题呈现】

What’s your hobby?【2013广州外国语真题】

【真题解析】

Hobby这个话题一直都是很多学校的常考题,因此考生们在考前必须对常考题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当考生被考官问到此题时,首先需要抓住话题的关键词。上面这道题的关键词是 hobby, 并且要求是“your””你自己的”,而非”其他人的“。

其次,我们需要在表述时注意句子的结构,另外,句型的多样化也是考察学生运用能力的一个方面。

【问题集锦】

参考问题:

What’s your hobby?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s/subject?

What do you often do after school/on weekends?

Do you like singing/reading/drawing/in your free /spare time?

参考回答:

My hobby iscollecting stamps/reading novels/singing/drawing. My favorite sports is playingbasketball/swimming...

I often play football/badminton/theguitar...

Yes, I do./No, I don’t .Because I want to be a singer/ I can learn a lotfromthe books.

【举一反三】

请多与家长同学间进行对话练习,增强口头组织和表达能力。

第5篇:小升初面试

尊敬的各位老师:

早上好! 你们辛苦了,很高兴能参加这次面试。

我是×××号考生冯贝佳,今年12岁,来自中牟县青年路小学

六.六班。在学校我能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团结同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年年被评为学习标兵,读书星,智慧星等等。我还利用课外时间,先后在大山和北京派斯等培训学校学习了英语和奥数、语文等课程,取得良好成绩:比如2014世奥赛初赛得了三等奖;中国舞拿到了8级证书。事实上,我的潜力还很大,我的分数还有升值空间。我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对知识的熟练掌握并没有完全反映在我的卷面上。另外我还有一套自己解除压力的方法,那就是:读书,对着书本,我发狠的读。

我喜欢咱们北大附中这个学校,因为她有着丰富的校园文化,卓越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学习氛围等等,我想只有进入北大附中,才能“英雄有用武之地”吧。期待您的认可!我也渴望能在明年夏天拿到贵校的录取通知书,我想成为北大附中的一名学生,想在北大附中学习,渴望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尊敬的老师,请给我这个机会!

自我介绍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第6篇:小升初面试

小升初面试:九个必知的面试技巧

小升初 升初面试 ]

面试的内容不是很难,但是紧张很容易造成失败。如何克服面试紧张,表现孩子最佳的一面?九个技巧帮你提升孩子面试成功率。

小升初面试技巧一 提前准备,多加练习。

造成面试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训练。经常参加演讲比赛或者演出活动的孩子通常比一般的孩子更容易放松。所以,家长提前几个月就应该跟孩子一起为面试做准备。除了多从“小升初”过来人那里了解学校的面试程序和必问题目外,还要有意识地和孩子在家里进行模拟练习。利用一切机会,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

小升初面试技巧二 清楚面试从哪一刻开始,注重每一个细节。

实际上,从进考场的那一刻开始,孩子就要随时准备向老师展示自己。面试成绩的依据不仅是回答问题,还有给面试官的印象。印象分很关键的。以下这些都可能为你加分:给老师一个淡淡的微笑;对老师说您好,说明你懂礼貌;听题时别逃避老师的眼睛,自然回应;答题时娓娓道来,不徐不疾;完毕后,记得说“谢谢!”;出门记得关门,声音要轻;„„小升初面试技巧三 牢记舒缓情绪的技巧。

面试现场,你还是抑制不住紧张?一些小动作可以转移注意力。比如,闭上眼睛,试一试能否在一分钟内只完成一次深呼吸;扮怪脸可以放松面部肌肉;或者趁空当到室外稍稍活动一下,都可能舒缓紧张情绪。

小升初面试技巧四 面试时的态度一定要谦恭。

老师们喜欢谦虚、好学的学生,他们认为求学路上首先必须具备的就是谦恭特质。即使是能力或者心智普通的学生,只要你抱着谦恭的学习态度,你就会比别人多一些成功的几率,老师和同学也会更喜欢你。

小升初面试技巧五 别用沉默去应对尴尬

应变能力要强。遇到一个不懂的问题或者其他尴尬场面时,你应该灵活变动和化解,不

要傻在那里或者一直沉默。你还可以尝试着告诉老师自己懂得的类似知识点,以展现思维能力。

小升初面试技巧六 自我介绍多准备几个版本

每个“小升初”的学生都必须要做的是,精心准备自我介绍。最好能准备一分钟,三分钟,五分钟等几个版本。

小升初面试技巧七 不仅准备可能问到的问题,还要准备根据自己的回答,老师可能会问到的问题。

在小升初面试中,老师可能根据孩子的回答,提问下一个问题。因此,孩子在准备小升初面试时,不仅要准备常问的几个问题,还要准备根据自己的回答延伸出来的问题。小升初面试技巧八 衣着得体大方。

这一点,相信我们的家长一定会给孩子把好关。

小升初面试技巧九 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注意睡眠。

面试之前,也包括考试之前,只有休息好,才能精神饱满。所以一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万一孩子前一天太紧张,失眠了。这种情况,小学生应该不太多。万一孩子失眠了,也不要怕。放松心情,不要急躁,静静地躺在床上。可以数数,数绵羊等等。不要想与考试有关的事情。慢慢地就睡着了。可能睡眠的时间不如以前长,但是我们要告诉孩子,一晚上睡眠不好,没有什么大碍的。

看完上面的9个小升初面试技巧,你是不是对自己更有信心了呢?其实,面试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非常困难,大家平常心来对待更能轻松过关。

第7篇:小升初面试题

解密:校方如何"读"简历

民办初中的老师是如何通过这份薄薄的简历来"读懂"学生的呢?

老师会关注学生是从哪个小学毕业的,在校时是否担任过小干部或社会工作,各大比赛的获奖成绩,是否获得过市级区级以上的荣誉。所以,建议,家长和学生在制作简历时,要着重写出自己的闪光点和特别之处,让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咨询会:面对面向校长"发问"

如今,家长除了可以通过学校网站来了解学校以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方法来了解学校,甚至面对面向校长发问,那就是现阶段不少学校陆续开始的咨询会。

参加学校咨询会,要做足"功课",提问踊跃,问题应该包含学校的办学特色、教育理念,师资力量、校园生活以及硬件设施,教学成绩,中考成绩排名,对口学校有那些优惠政策等等。

面谈准备:基础性问题可早做准备

面谈不同于笔试,灵活性更显著,这也让小小年纪的学生很难事先准备。与其纠结如何准备、打听去年面谈题,建议不如早做基础性问题的准备,比如介绍自己、说说自己的优缺点、为什么会选择这所学校。

张江集团组织的面试最科学、最灵活、全面。

从整个面试过程可以看出张江集团是想挑选综合素质好,而非只会读的书呆子。这个学校是要挑选有灵气、活跃的孩子。

现将女儿口述的面试过程的大致介绍一下,以供将来考这个学校的家长参考。

面试是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的,

第一个环节:面对面

面对面分为两个部分,英语和数学,以口试为主。

1、将几个中文单词反译成英文,并拼写出来;

2、朗读一篇英语文章,并回答老师的提问;

3、数学有计算和图形奥数。

第二个环节:智力竞答

1、题目多为科学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知识面的宽度,平时阅读量大的小朋友很占优势。

2、关于张江集团学校也有几道题,是用来暖场的,最一开始时问的。

第三个环节:注意力及记忆力考查

让小朋友们先看一个短片(动画片),然后发给小朋友们一张问题卷。

1、在四个选项中什么没有出现

2、查理最先发现的是什么?

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大概有15道题。考试前老师并没提醒看这个动画片的目的,所以从这测试中很能考查出小朋友记忆的能力和注意力保持力。

第四个环节:无领导小组讨论

本人认为这部份是最出采的面试部分,从这个面试的过程可以看出孩子的很多能力,如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争取机会的意识等。

活动以6人一组,画一幅“mylife我的生活”为主题的画,完成后,由一个人代表该组进行阐述这幅。

在这个活动的过程充分展示了孩子的策划能力、沟通技巧,也可以看出孩子们的领导力、演讲口才及表现力。

而且这个活动还可以测出小孩子的机会争取意识,因为发言的只有一位,在这个时候是该谦让还是必须争取机会?

这个无领导小组讨论是很多知名公司在大学生招聘会上经常用的方法,这个面试方法是很先进的。

第五个环节英语能力自我展现

1、请有意愿的小朋友用英语来表述所画的画

2、请有意愿的小朋友用英语现场为张江集团作一首歌(有一个小女生,用祝你生日快乐的旋律现场编了一首歌,拿到了校徽)

类似于这样的问题还有一些,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可以自由发挥,都是用来考查小朋友的自我展现能力的。

经过这样精心挑选的小朋友怎能不优秀?

注:以上五个环节的面试过程是女儿讲述的,非官方文字,仅供喜爱这所学校的朋友参考!(E度卢兔妈妈4月17日面试 提供)

张江集团学校的面试地点在上海中学,校园美不胜收,绿草如茵,樱花烂漫,鸟语花香,让人油然生向往心。

礼堂宽敞,红地毯很干净,李校长的报告做得大气,自信。

孩子的测试流程,看得出学校是用心设计的,做数学,英语题,回答问题,小组活动,卢兔出来觉得很好玩。

奥数有点难,5道题,她做出了3道,老师说不用再做了。

英语比较简单。

卢兔获得3本小本子,5张粘纸。

无校徽,可惜。她说班上只有一个男孩获得校徽,他有7张粘纸。

呵呵。我们不舍得走,在校园漫步,全当春游。

某重点中学面试题目类型一:

1.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the school?(你们

家离学校有多少远?)

2.How many courses have you stadied in school?which

course is the most important ? why?(你在学校学几个科目,

哪个你认为是最重要的,为什么?)

3.What do you doon Saturday and Sunday?(周六,周日

你都干什么?)

4.Do you like your mother’smeals?(你喜欢你妈妈做的

饭?)

5.What is your hobby?(你爱好是什么?)

6.Which school are you in?(你是哪个学校的?)

7.每天晚上回家都干什么?

8.你报了哪些学校?

某重点中学面试题目类型二:

1、(重点中学3月9日下午测试卷)有依次排列的三个数:3,9,8。对任相邻的两个数,都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所得的差写在这两个数之间,可产生一个新的数串:3,6,9,-1,8,这称为第一次操作。做第二次操作后也可以产生一个新的数串:3,3,6,3,9,-10,-1,9,8。继续依次操作下去,问从数串3,9,8开始操作第一百零一次之后所产生的那个数串的所有数之和是多少?

2、(重点中学3月9日下午测试卷)五位数是某个自然数的平方,则=_____

3、(重点中学3月9日下午测试卷)如图,四边形ABCD中,DE:EF:FC=3:2:1,BG:GH:AH=3:2:1,AD:BC=1:2,已知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4,则四边形EFHG的面积等于多少?

4、(重点中学3月9日下午测试卷)p、q为质数,m、n为正整数,p=m+n,q=mn,则_______

5、(08年3月9日走进美妙数学花园)机器人A、B从P出发到Q,将Q处的球搬到P点,A每次搬3个,往返一次需15秒,B每次搬5个,往返一次需25秒,竞赛开始B立即出发,A在B后10秒出发,在竞赛开始后的420秒内,A领先的时间是_______秒,B领先的时间是______秒.(领先指搬到P点的球多).6、(08年3月23日上午重点中学测试卷)一架飞机所带的燃料最多可以用6小时,飞机去时顺风,每小时可以飞1500千米,飞回时逆风,每小时可以飞1200米,这架飞机最多飞出去多少千米就要往回飞?

某重点中学面试题目类型三:

1.用汉语介绍你的家庭?三个中文词描述自己的长相?

2.What can you do if you are avoelunteer of Olympic Games?

3.What do you doon Saturday and Sunday?

4.What is your favourate music?(你最喜欢什么音乐?)

5.How to keep healthy?(怎样能保持健康?)

6.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one of the vorlunteers in Olympic Games?(你是奥运会志愿者,你会做些什么?)

某重点中学面试题目类型四:

1.如果想给爸妈做一件事,你会做什么?(孩子)

2.如何合理的安排时间;(孩子&家长)

3.情景剧(和家长一起表演)

(1)考试考的不理想,回到家中如何与家长交流;

(2)家长的钱,自己私自买东西了,如何与家长说;

(3)孩子有手机,孩子拿手机聊的很晚,家长如何做;

(4)自己过生日了,想开Party,如何与家长交流;

(5)自己想买泳装,如何与家长交流。

4.事先分好组的辩论赛:当班干部的好还是不好?(由于不利反方,所以可以改为不当班干部,不会影响人生的成长。)

5.制定分组超常教育好不好?(给纸笔提前准备好。每组一辩,先称述观点,自由辩论每个人总结性称述。教师点评)

某重点中学面试题目类型五:

1.Do you often go to the zoo?what can you see?what is your favourate animal?

2.Do you often go to the cinema?what kind of film?

3.Have you been late for school?

4.你对奥运的看法.5.自己说说对这次面试的感受(一两句话).

某重点中学面试题目类型八:

1.你在等待时的心情?

2.语文学的怎么样?

3.用三个词形容自己,再把这三个词连起来形如自己。

4.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你们家有几口人?)

5.What will you do when you grow up?(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6.Which do you like more, your father or your mother?(你更喜欢你的母亲还是父亲?)

某重点中学面试题目类型九:

1、父母一起到场,教师比学生多:学生自我介绍1分钟,个别要求用英文介绍,家长介绍自己的孩子20个字内,或者两三句话。

2、注意力与记忆力测试(抢答):在屏幕上闪过一串数字,而后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如:

①、1382592308,而后完形填空,下面缺的是什么?138292308

②、24375687910,请问上面有重复数字吗?是几?

③、2013857523874,刚才这串数字的尾数是几?

3、联想能力测试:一个地雷爆炸的红色图案,你能联想到什么?

彩条图案,联想到什么?

4、社会适应能力测试:有一个球队两拨人正在比赛,你也想参与比赛该怎么办?他们还是不同意该怎么办?

5、情商测试题:你感觉到幸福吗?你感觉到快乐吗?为什么?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吗?

以上内容均包含口头表达能力测试。还有:给你两个活动,一项较简单,有奖品,一项较复杂,有更多奖品,看你选什么参加,说出原因,主要考察创造性,挑战性,学习能力?

最后问刚才谁回答的最好,为什么?

你根据刚才同学的表现,从中选出一位当组长,你选谁,为什么?

你比他票数少,你服气吗?你觉得他是最棒的吗?你与他票数一样,你该怎么办,你要让贤吗?

个别的追问:你怎么由原来的一班突然掉到六班了?为什么?

你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情况如何,最近还跟谁在学着,另外参加了哪些数学班?

听说你在××方面非常突出,能否给大家表演一下?

第8篇:小升初面试环节

小升初面试问题汇总推荐

济南小升初招生考试中,山大附中、历城二中初中部都进行小升初面试。山大附中是每年都进行小升初面试,而稼轩中学是2012年新增加的面试环节。

1、面试必必要环节,简单自我介绍。其实这一点不光是在面试,更是在陌生人互相认识交朋友的时候都必须要用到的环节。而这个是可以事先准备的,不同场合中自我介绍侧重的点是不一样的,可以准备几个不同的版本进行预备。

2、介绍自己的优缺点。一个人最难做到的就是清楚的认识自己。随时随刻审视自己的优缺点,能够帮助自己在任何的时刻都保持一个冷静的心态,不会随波逐流。

3、你班上有没有比你优秀的同学,你怎么看待他们,你和他们关系处理得好吗?这点实际上是考察同学的一个对待高于自己和低于自己的同学的一个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首先回答的主旋律应该是谦虚的,重点是在你对他们优秀之处的一个阐述,必须是品质性的东西。

4、你认为你的爸爸和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家庭的重要性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个题目。可以结合父母职业的不同,简单分析性格特点,对小孩的教育模式特点——民主性,放任性,管教性,抑或溺爱性等都可展开分析。另外,父母的成长与成功经历,也可以进行简单地描述。孩子对自己父母的经历有些须了解,不仅可以增加孩子对父母的感情,还可增加对父母的理解,减少与父母的对立情绪。而在影响方面,可以通过事例说明,可以是生活上的照顾,学习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教育,品德上的言传身教,每一点有涉及到一些,其实内容就很丰富了。

5、父母的问题:你认为你的小孩是一个什么样的个性?

6、你知道我们的办学特色吗?(中间面试官作简单介绍)你怎么样看待我们的教学理念?

7、进入中学后,你愿意当班干部吗?

8、一个人在家时,家里电器着火,你应改怎么办?

9、假如说你进学校后成绩不理想,你怎么办?

10、如果有一所更好的学校也录取你了,你会怎么选?

11.你想去一个什么样的学校?

12.用一个词概括自己?

13.在班里情况(中队委,宣传委员,组织委员)?

14.如果你是一名演奏家,那么上台演奏完后,你希望掌声多,还是掌声少?

15.当别人帮助你时,无论多小的事都要说?

第9篇:小升初面试自我介绍

Good morning, everybody!

My name is . My English name is . I`m years old. I study in Class Grade in the Primary School. I like ,because. I`d like eating .My favourite colour is.I have a happy family. There are people in my family. They are my father, my mother, myand me. I love them very much. I hope to be a when I grow up. Thanks for listening!

上一篇:大学生村干部创业致富下一篇:细节决定成败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