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世界发展经验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也是对人类发展理念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充分借鉴了世界经济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也合理吸收了国际社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实践的经验教训,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发展潮流总体趋势的敏锐把握和深刻思考。

关键词: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经验教训

作为一种历史范畴,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的转化过程。是在一定的发展理念指导下的一种实践活动。人类的发展理念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发展现的进步是20世纪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充分借鉴了世界经济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也合理吸收了国际社会发展实践的经验教训,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发展潮流总体趋势的敏锐把握和深刻思考。

一、发展观的演变

发展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而不断演变的。目前,对发展观的产生时期和演进阶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一般认为。国际社会对发展问题的普遍关注始于20世纪40年代。第: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战后重建、发展经济成为许多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经济增长成为普遍共识。于是,发展经济学应运而生,提出并形成了有关发展的一系列比较明确、系统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标志着发展观的诞生。从世界范围来看,发展观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的演进,同时形成了三类不同的发展观:20世纪40~70年代的GDP发展现、20世纪70~9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观、新世纪以来的科学发展观。

(一)GDP发展现(20世纪40~70年代)

20世纪40年代后,受早期发展经济学思想和战后经济重建任务的强烈影响,人们对发展的理解主要是经济增长,GDP(国内生产总值)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尺。在早期发展经济学看来,发展就是经济发展,并且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主要追求财富的不断增长,用一系列的经济指标来反映发展成果。其中最主要的是用GNP(国民生产总值)和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衡量发展的程度,以为经济增长会自动改善社会的状况,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二战后的20多年间,这种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GDP发展观,曾经被当成公认的发展模式,并得到联合国的推举。应该说,这种发展观对于促进战后经济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

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和资金投入拉动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结果形成了“有增长无发展”的局面,造成贫富两极分化、人口爆炸、农业衰败、粮食不足、资源短缺、環境污染等许多经济社会问题。事实说明,经济增长并不一定会自动带来社会的发展,给广大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结果。经过对经验的总结和对教训的反思,要求突破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的呼声渐起,并逐渐成为时代的强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经济学对发展的看法开始改变,发展现的转变进入了第:个阶段。

(二)可持续发展观(20世纪70~90年代)

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年众多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出现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发展经济学开始修正对发展的看法。最早对“增长即发展”的观点提出质疑的是“罗马俱乐部”的学者们。1972年,他们发表《增长的极限》的报告,向人类敲响警钟: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地球消化吸纳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经济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相协调。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的大爆发,环境污染和粮食短缺的加剧,也对西方国家传统工化道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许多发展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发展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不仅要实现经济增长,也要改善结构、保护资源和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公平。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采》,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此后,联合国不断召开国际会议,通过宣言,发表声明,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力提倡“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1992年,10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聚集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里约宣言》和《21世纪行动议程》,作出了关于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庄严承诺。1995年哥本哈根社会发展世界首脑大会通过的《宣言》和《行动纲领》认定,“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并致力于“建立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框架”。可持续的发展观,摈弃了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以大量能源和资源消耗、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而把促进人口、环境、经济、社会的互相协调、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等作为发展的目标。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联合国制定了人类发展指数(HDI)这个包括寿命、教育、收入分配的综合指标,作为衡量发展的新标准。与单纯的GDP发展观相比。可持续发展观具有明显的进步,但仍采能全面、系统地说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准确、科学的发展观。

(三)科学发展观(新世纪以来)

跨入21世纪后,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明显。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2003年1000美元向2020年3000美元跨越的阶段。这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分析了我国面对的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前景,认真地总结和吸收了国际社会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全面吸收和综合了人类社会发展研究的成果,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深刻地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既纠正了单纯的GDP发展观的错误,又克服了可持续发展观的不足,把人类发展观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系统的发展现。

二、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

中国共产党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开阔的世界历史眼光和宽广的胸襟。重视世界发展经验,并善于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是我党长期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原因。今天我们正在推进的事业,就是在对外开放和全球化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社会主史的伟大事业。运用世界历史眼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放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大格局中,追踪全球范围历史发生的重大变化,总结和吸收各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寻求规律性的认识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健康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一个重要前提。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发展,使生产工具、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劳动生产率迅猛提高,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财富迅速增加。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也造成了许多问题。带来各种社会异化现象:一边是劳动者艰辛的劳动,一边是生命折磨、精神摧残和幸福感的丧失;一边是财富的积累,一边是贫困的出现,产生严重的两极分化;一边是经济的增长,一边是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进入70年代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效仿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并没有实现预期的发展目的,却陷入了“有增长无发展”困境,即只有明显的生产的量的增长,而没有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状况、政治经济体制等的明显进步和质的提高,出现了严重的分配不公、社会腐败和政治动荡。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也一度陷入“滞涨”之中。经济出现一定程度的衰退。这种情况引发了各国对战后发展模式和发展实践的反思。反思的结果认为。发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现象,必须把发展看作是涉及社会结构、人的态度和国家制度以度加速经济增长、减少不平等和根除绝对贫困等主要变化的多方面过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联合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了“可持续的发展观”。它表明人们的发展现在多元性、全面性的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发展的实践也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逐步转向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就全球范围而言,在发展问题上,占主导地位的还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和旧的不合理的国家秩序,是以牺牲世界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特别是第三世界人民利益为代价的。这不仅危及到后代人,而且已经危及到同代人,不仅是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的问题,也是全球社会本身可持续发展的问题。90年代发生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为世界发展的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强调,发展应该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提出发展应以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潜力的发挥为中心,促进生活质量和社会每住成员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观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以人为中心”,但已开始透过促进自然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强调发展应该以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

通过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反思世界发展观的演变。我们遂步深化了对发展的认识,深深地体会到。要实现现代化建設的宏伟目标,必须抛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的影响,应该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起来考虑。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既丰富了发展的理论,也促进了发展的实践。

三、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史国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同第三世界各国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都进行过长期的英勇斗争,现在见面临着相似的现实任务,即发展民族经济,建设自己的国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借鉴和吸收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经验,特别是拉美各国发展的教训。

20世纪80年代,受西方新自由主艾和西方发展学的影响,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不顾本国国情,照搬照抄西方的发展理论和模式。但是很不幸,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和发展药方,并没有在实践中为第三世界的发展带来福音,结果却产生了两个联系的后果:对外的依赖性和内部的贫富两极分化。有些国家的“发展”甚至从一开始就伴随着社会平等、教育、文化、就业、劳动者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倒退和国家主权与民族优秀传统的削弱,成为阻碍发展的深层隐患。从9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第三世界的国家提出,要由片面依赖外国转而注重地区联合和依靠自己人民的力量,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转而把解决社会问题摆在首要地位。

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每个国家都必须立足本国实际。只能借鉴和吸收别国的发展模式,但是决不能照搬照抄;必须尊重本国人民的选择,以实现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发展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和制定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国情出发,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面向世界、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社会关于发展问题的经验教训和有益成果,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经验教训作出的理性选择,是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重大决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只有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一起来考虑,才能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只有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自然社会的永续发展。

(责编:乔木)

作者:李超

第2篇:“实践论美学”提出的理论背景

摘要:对我国国内第一次“美学大讨论”所形成的“四派”观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结合苏联“社会派”美学对李泽厚的“实践派”美学的影响进行了必要的梳理,考察了实践论美学在中国提出的理论背景。

关键词:实践论美学;理论背景;美学大讨论;前苏联“社会派”美学思想

论及20世纪50—60年代在我国兴起的长达十年之久的“美学大讨论”的起因和过程,作为此次美学大讨论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论美学倡导者的李泽厚,在2003年的一篇访谈文章中这样回忆道:“最早是朱光潜在《文艺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叫《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作自我批判。周扬看了这篇文章以后很满意,表明朱光潜愿意接受马克思主义,改造自己,是知识分子的代表。他这样一个大教授,地位是很高的。当时毛泽东正提倡学术问题可以‘百家争鸣’,美学讨论就这样开始了。”[1]其实,早在1950年1月,为了回应蔡仪对其“移情说”和“距离说”的批评,朱光潜在《文艺报》发表的《关于美感问题》一文,就已经拉开建国后我国美学论争的序幕,只不过当时的论争还基本停留在学术探讨层面而没有上升到政治意识形态的高度。

直到1956年《文艺报》第十二号上发表了朱光潜对过去美学观点进行自我批判的文章《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时,一种亟待在美学领域确立起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理论指导地位的学术论争意图十分明了。关于这一点,只要管窥一下朱光潜的这篇文章在发表时《文艺报》编者所加的按语“我们认为,只有充分的、自由的、认真的相互探讨和批判,真正科学的,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的美学才能逐步地建设起来”[2]1,就可见一斑了。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朱光潜在此文一开始就言之凿凿地指出他在解放前发表的一些美学和文艺理论方面的著作,在青年读者中发生过广泛的毒害影响,并在阐述“破”与“立”的关系时,写下了如下矛盾的话了。一方面,他讲道:“解放以来,对于这件事一直存在着罪孽的感觉,渴望着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学好一点,先求立而后求破,总有一天要把思想上的陈年病菌彻底清除”[2]12;而另一方面,他又指出:“不立固然不能破,不破也就不能立,立与破是要同时进行的。”[2]12而之所以出现对待“破”与“立”时而有先后之分,时而又必须同时进行这样矛盾的情况,其根源在于中国的新生政权当时意欲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确立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关于此,正如朱光潜在此文中所明确讲到的:“现在党和政府为了迎接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对知识分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他们进行进一步的彻底思想改造,以肃清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的残余,建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方法,以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他们的潜力。”[2]12也正是因此,我们才能理解朱光潜何以要在此文中将其早年出版的著作(像《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统统看作是“一盘唯心主义的杂货摊”[2]12;何以要在此文中将其文艺思想的反动性形成过程以及其“反现实主义和反人民的本质”[2]9揭露得如此的详尽备至;何以要在此文中把其美学的主观唯心论的色彩和“完全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特点展露得这样淋漓尽致的根本原因了。

在朱光潜自我检讨的文章发表之后,《文艺报》上相继发表了贺麟的《朱光潜文艺思想的哲学根源》,黄药眠的《评食利者的美学——朱光潜美学思想批判》,蔡仪的《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本来面目》,敏泽的《朱光潜反动美学思想的源与流》等文章,来展开对朱光潜文艺及美学思想的批判。后来,在批判朱光潜的文艺、美学的思想过程中,出现了耐人寻味的变化,批判者内部出现了相互批评,尤其是蔡仪1956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批判黄药眠,更是直接导致批判者内部的分裂。正如周来祥在一篇访谈文章中讲到的,值得注意的是,对朱光潜的批判,到蔡仪的文章一出来,情况就开始有所变化了。因为蔡仪的文章是针对黄药眠来的,说黄药眠你也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这样一来,批判的气氛有所缓和[3]。与蔡仪批判黄药眠的文章差不多同时发表的,还有朱光潜的《美学怎样才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李泽厚的《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等等,这些文章的发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此次美学论争过程中极左的心态和火药味,而且也部分地提升了此次美学大批判的学术化程度。

这样,围绕着美的本质、美感等问题,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形成了今天众所周知的“四派”:一是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二是以吕荧、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派”;三是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四是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派”,即“实践派”。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简要分析一下这“四派”的基本思路和代表观点。

第一,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美学。蔡仪以旧的形而上学美学观为指导,阐发了其对美、美感以及艺术的认识和看法。在《新艺术论》一书中,他对美作了如下界定:“所谓美的就是典型的,典型的就是美的。这就客观现实来说是如此,就艺术来说也是如此”[4]171在《新美学》一书中,在谈到美的本质问题时,他讲道:“美的东西就是典型的东西,就是个别之中显现着一般的东西;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就是个别之中显现着种类的一般。”[4]238在谈到美感时,他指出,美感或美的情绪产生于“适合于美的观念的典型的形象”[4]197212。为此确立了从现实事物去考察美,去把握美的本质的“客观说”。然而,综观蔡仪此时期的美学思想,不论是1942年出版的蔡仪的第一部代表性著作《新艺术论》,还是之后出版的《新美学》,在论述“美的客观性”方面,蔡仪的观点几乎是前后一致,基本没有什么改变。他认为,在人类出现之前,美就已经存在,没有人,也有美。蔡仪上述关于美的本质及美感等的看法是相当片面的。朱光潜和李泽厚都对其观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评。朱光潜直接称蔡仪的美学为“见物不见人”的美学,批评“蔡仪所了解的‘美’,纯粹是客观的,即纯粹是自然性的,没有丝毫的主观性,也没有丝毫的社会性”[5]53。因为在朱光潜看来,“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6]。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派”更是强烈反对蔡仪的这种离开人和人类社会来抽象地谈论自然美的客观性的观点,李泽厚说:“蔡仪拒绝从自然与实践(社会生活)的活生生的关系中去考察和把握自然的美,认为自然美与人类生活根本无关,认为自然美在于自然本身,它先于人类而存在。”[7]128因此,我们觉得,蔡仪的“客观派”美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直观的唯物主义(静观的机械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美学学说。它的最大缺陷,诚如万斯洛夫所指出的,虽然它也“承认美的客观性,然而对这个范畴的考察却脱离了人们的社会历史实践”[8]。

第二,以吕荧、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派”美学。吕荧、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派”美学,则是试图在唯物主义反映论之外来探讨“美的本质”,从而提出了美是人的主观观念,美就是美感等主张。

针对蔡仪“美是典型”论的缺陷,早在1953年发表的《美学问题》一文中,吕荧就提出“美是人的一种观念”的观点,来阐发他对于美的本质的看法;之后,在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这一观点进行发挥的基础上,吕荧又比较细致地阐发了他对美的本质的思考,他说:“美,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对于美的看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同的。同是一个东西,有的人会认为美,有的人却认为不美;甚至于同一个人,他对美的看法在生活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原先认为美的,后来会认为不美;原先认为不美的,后来会认为美。所以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9]在吕荧看来,美的本质就是一种可以被归结为人的主观的“观念”的东西。这种美的本质观不仅把美与美感混淆了起来,而且必然使美的客观属性、客观标准也遭到了全面否定。尽管在后来他试图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美学观来丰富其“美是主观观念”的看法,并说“美的研究还需要采取历史唯物论的观点”[10],但是,由于他始终把人的主观的“观念”看作是“美的本质”的最终落脚点,这就使得他对美的本质的看法不可避免地陷入主观唯心主义。

与吕荧的观点相似,在1957年2月在《新建设》第2期上发表《论美》一文中,高尔泰也开宗明义地指出,“美是主观的”[11],并说美是人主观设立的一种标准,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判断和评价,从而引发了批判。之后1957年7月在《新建设》第7期发表的《论美感的绝对性》一文中,为了对批判者的批评进行回应和辨析,高尔泰则是简洁明了地提出了“人的心灵就是美的源泉”,“美只要人感受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它就不存在……”等美论观点[12]。在高尔泰看来,美不仅是主观的,而且更是和美感可以等同起来的东西。这种美的本质观,既忽视了美感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又忽视了美感的客观标准,因而也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美论观。总而言之,吕荧、高尔泰的“主观派”美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美学学说。它的最大缺陷就是在美的看法上宣扬绝对的相对主义,而否认美的客观标准的存在。

第三,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美学。在《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这篇自我批判的文章中,朱光潜说:“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所以,“要解决美的问题,必须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美学怎样才能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这篇评价蔡仪美学观点的文章中,朱光潜指出:“美感在反映外物界的过程中,主观条件却起很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5]44可见,在朱光潜看来,无论是解决美的问题,还是美感的问题,“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他始终认为的最为正确的思路。

然而,由于朱光潜这里所谓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在美感的层面上,确切地说是在将美混同于美感的层面上来谈的;由于他的这种主客观的统一论“是一种康德式的主客观统一论”,因而,“与康德十分相似,主观意识作用于客观就产生了知识,产生了美”,从而使得他的这种“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论”,最终还是“被归结和统一于主观”[7]68。所以,朱光潜的美学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种“主观论美学”或者“精神论美学”。

纵观朱光潜的美学思想,虽然他“在讨论中先后以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意识形态论、艺术生产论为理论依据,改造和完善了自己的‘主客观统一说’”[13],但是从整体上来说,他的美学思想还是继续行走在纯精神、纯主观的轨道上。这是因为,朱光潜的美学在将美的本质论(美论)与审美论(美感论)相混淆的前提下来谈论“主客观的统一”这一点上前后基本没有大的改变。而我们认为,从美的本质论的观点来看,“主观”首先是指社会性;从审美论的观点来看,“主观”是首先指个人性。我们不能脱离前者来孤立地理解后者,后者的形成和产生必须以前者为思想基础。因为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如感觉、体验、想象、幻想等等都不是主观自身,而是对人的现实活动的一种反映,是由人的现实活动内化而来的,它也只有联系人的现实活动“在实践本身中进行研究”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14]。当然,朱光潜在创造性地发挥克罗齐的“直觉说”和李普斯等的“距离说”,并以“距离说”、“移情说”来阐释具体的审美活动和美感生成的内在机制上,还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始终是在放弃对于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放弃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对美的根源的理解与解释的前提下进行的,这就使得他的美学缺乏对美的根源等美的本质问题的理论说服力。

第四,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派”美学。李泽厚“实践派”美学思想的提出,在国内,离不开与蔡仪、朱光潜等人的美学思想的论争这一历史文化语境。但从外在影响来看,我们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其受到了同时期前苏联“美学大讨论”中的美学家万斯洛夫、斯托洛维奇等人的“社会派”美学思想的启示和影响。

我们知道,从1956年起,苏联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美学大讨论。此次大讨论是在秉承了自俄国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所形成的优良美学和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在批判性地继承西方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所形成的知识论、认识论的美学传统的前提下,在创造性地借鉴和吸取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过程中,围绕着美的本质、美学研究的对象、艺术的基本原理与具体特性等问题而展开的。此次美学大讨论形成了“自然派”(是以“自然说”为主形成的美学派别,简单来说,它认为美的本质在于对象的自然属性。)和“社会派”(是以“社会说”为主形成的美学派别,简单说来,它认为美的本质在于对象的社会属性。)这样两大主要理论派别。这其中,以万斯洛夫、斯托洛维奇等为代表的“社会派”美学对于李泽厚的“实践派”美学的提出,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正如斯托洛维奇所指出的那样,早在1955年第2期苏联的《哲学问题》杂志上发表的“客观上存在着美吗?”一文中,万斯洛夫就已经基本上提出和解决了美的客观性的问题[15]51。

在《客观上存在着美吗?》这篇重要论文中,万斯洛夫指出,由于美学学说史上关于“美的实质问题”(即美的本质或美的哲学问题)一直以来就存在着到底是以唯物主义还是以唯心主义作为基础来加以解决的不同解决路径和巨大争论,于是他主张在对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就这一问题的不同论述进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阐明其对于美的客观性的理解和解释。在分析唯心主义对于美的客观性的不同理解时,他指出:第一,“客观唯心主义美学承认美的客观性,但认为美是绝对理念的表现”[8],从而使得其对美的客观性的理解完全脱离了“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实践”而最终陷入神秘主义的怪圈;第二,主观唯心主义美学“完全否认美的客观性”,从而使得对于美、美感等问题的看法陷入到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泥潭。与此同时,在分析唯物主义对于美的客观性的不同理解时,他首先指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前的直观唯物主义的美学学说中,通常是承认美的客观性的,然而对这个范畴的考察却脱离了人们的社会历史实践”[8],即便是在作为“马克思主义以前唯物主义对美的看法的发展中的高级阶段”的车尔尼雪夫斯基那里,这种脱离人们的社会历史实践来考察“美的客观性”的做法仍在继续。这是因为,在万斯洛夫看来,虽然“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尖锐地批评了唯心主义的关于美的理论,指出现实中的美是艺术中美的源泉,并且规划了如何解决艺术的主观能动方面的问题。但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又是从对人的人本主义观点出发的,因此不能完全揭示社会实践对美感发生的作用,不能揭示人们的劳动活动对人们的审美标准形成的意义”[8]。其次,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承认美的客观性,估计到社会实践在人们的美感发生和发展方面的作用”[8],这是苏联美学首次明确指出社会实践对于美的客观性、美感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因而它对美学研究最为突出的理论贡献就在于把美的根源意义上的“美的本质”问题,放置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提下来加以解答,从而为我们分析复杂的审美现象确立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此后,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直接的理论依据,万斯洛夫为我们揭示了美的社会历史本质。他说:“只有马克思主义发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指出了实践在社会人的形成中的作用之后,才第一次揭示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主体在客体中打下烙印的实际物质基础,而且指出了人们的审美感在这个过程中的产生。”[8]其次,他还论述客观的美和人的审美能力都是在人的本质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这个统一的过程中相应地产生、存在、显现和发展的观点。他讲道:“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产生了两种结果。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现实现象的审美属性,另一方面,发展着人们的审美感觉、需要和能力,”所以,“如果整个审美的东西产生于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那末,美乃是人的本质的这样一种‘对象化’的结果,这种‘对象化’能提供享受(在直观中),作为人在世界中的精神上的肯定的表现,人的发展和自由的表现。”[16]由此可见,在万斯洛夫看来,要想对美的社会本质作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就必须将其置放到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这个统一的过程中。表明这种观点的最合理之处在于,它不仅深化了我们对于上述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这一科学的美学思想基础的理解,而且还强化了我们对于“自然的人化”、“对象化”等命题在解释“美的本质”时的理论信心。因为,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首先和最基本的含义是指生产劳动)的基础上,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自然由“自在”的变为“为我”的,由与人处于对立、疏远、不和谐的变为整一、亲近、和谐的;并在这一改变客观世界(自然)的同时也发展了人类自身的心理能力,这才有可能使人和自然建立审美的关系而使对象对人来说成为美的。

继万斯洛夫之后,斯托洛维奇在1956年第4期的《哲学问题》杂志上发表的《论现实的审美特性》一文中,就“美的客观性”问题发表了相关的看法。首先,在分析何谓现象“客观性”时,他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把现象的客观性理解为这一现象是在人的意识之外和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同时,不仅那些不依赖于人类社会而存在的自然现象具有客观性,而且社会关系也具有客观性。”[15]51而且,他还指出,“现实的现象和事物的审美特性的客观性就在于:这些特性是不依赖于艺术意识、不依赖于审美感受而形成和存在的,而审美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能正确地反映这些特性。”[15]51其次,分析“现象和事物的审美特性”的客观性的原因时,他指出:“事物和现象的审美特性之所以是客观的,第一,因为它们按其形式来说是在人的意识之外而存在的客观世界的事物的特性。第二,审美特性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它们的内容是由那些客观存在的并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发展的社会关系来决定的。”[15]54因此,“只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理解社会关系,才是理解现实的审美特性内容的客观性的基础。如果用唯心主义的观点来理解社会关系的实质,那么一些关于现实和艺术的美或其他审美特性的社会性质的言论,都是掩饰对审美特性的客观性的否认。”[15]54这些看法所确立起来的美学研究中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所起到的基础作用,无疑是十分明显的。因为把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引入美学研究之中,无论是相比于古典美学把美单单看作只是一种物理现象,把美感单单看作只是客观世界美的事物的一种反映,还是相比于现代美学把美单单看作是一种心理现象,把美感单单看作是人的主观情感的一种移入或投射等看法而言,都使得美学的基本观念和思维方法都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此外,在《美的哲学》一书中,斯托洛维奇又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美学(美的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美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如果说“旧唯物主义在自然和人的关系中寻找美”,那么马克思主义“对此又补充了一个本质的环节——社会”,“马克思第一次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借此表明人本身的社会实质”。表明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种革命的哲学变革不能不也成为美的哲学的新阶段”和美学研究的新纪元。这是因为,在斯托洛维奇看来,“为了科学地理解美的实质,重要的在于讲清究竟自然和社会现实什么样的属性被人知觉为美的?原因何在?”[17]因而,在斯托洛维奇看来,美的产生和美感的形成的根源问题,成为我们探讨美学首先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这种观点最大的合理之处在于它首先抓住了“美的根源”这一最为基础性的东西来解答纷繁复杂的美学问题。因为,如果把美学比作是一座有待建设的华丽大厦的话,那么,能否首先从“美的根源”上把“美的本质”探讨清楚,就成为这座大厦最终能否打好坚实基础的关键所在。

概括起来,以万斯洛夫、斯托洛维奇为代表的前苏联“社会派”美学思想的上述代表性观点,在20世纪50—60年代通过《学习译丛》、《外国文艺理论译丛》以及各种专著的翻译和俄文原著传播到我国。

受其影响,李泽厚在此次“美学大讨论”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的观点引进美学研究中,提出了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的理论派别,从而为实践论美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表征了“实践论美学”在中国的萌芽与开端。

然而,有的研究者在谈及李泽厚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的美的本质(美的哲学)观点时,很不以为然,并说“客观性”与“社会性”是同义重复。其实,这是对李泽厚“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点的误解与曲解。

我们认为,李泽厚所谈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中的“客观性”,是相对于主观性而言的,而“社会性”是相对于自然性而言。客观性的提出是为了与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实则主观派)和吕荧、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派”美学划清界限;而社会性的提出,则是为了与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自然派)美学划清界限。而在这二者中,客观性显然更为根本,更为重要,因为它是第一性的东西。

李泽厚指出:“从哲学的根本观点上说,……美是主观的便不是客观的,是客观的便不是主观的;这里很难‘折中调和’,中间的路将导致唯心主义。”[7]21很显然,在这里,李泽厚就美的本质所谈的“客观性”的观点,实际上是意在表明自己的“实践派”美学所秉持的唯物主义立场。而用这样的立场与方法去批判朱光潜、吕荧等人的唯心主义美学观,可谓一针见血。因为在李泽厚看来,美的客观性的问题,“在美学上主要表现为美与美感的关系问题”,“唯心论总是把美与美感混同起来,认为美感产生美”,“所以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分歧就在于:唯心论坚持美感在先,美在后;美感产生美,主观产生客观。唯物论认为,美感是美的反映,美在先,美感在后;一个属于客观存在的范畴,一个属于主观意识的范畴,不能混淆,不能倒置。”[7]75因此,撇开这种推演的逻辑武断和简单化不论,李泽厚实际上意在告诉人们,只有从客观性的维度出发,才能科学解释与揭示“美的本质”这一千古难题的奥秘之所在。此为其一。

其二,李泽厚认为,“要真正解决美的客观存在问题,就不能否认而要去承认美的社会性。应该看到,美与善一样,都只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们都只对于人,对于人类社会才有意义”[7]59。从而表明李泽厚所谈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中的“社会性”,是基于承认美的客观存在或“客观性”前提下,对于美的本质问题探讨的进一步深化。只不过,与蔡仪把美或典型归结为不依存于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自然属性或条件等看法不同,李泽厚坚持“美依存于人类社会的根本性质”的美学主张。而且,与朱光潜认为美的社会性就是它的主观性的观点不同,李泽厚坚持认为美的社会性却并不是美的主观性,而是美的客观性的进一步深化。正如李泽厚所说的:“美是客观的。这个‘客观’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指社会的客观,是指不依存于人的社会意识,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断发展前进的社会生活、实践。”[7]160所以,美的社会性是客观性基础上的社会性,也正是在美的“社会性”维度方面,李泽厚的“实践派”美学展现了他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思想的独到理解和阐释。李泽厚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论及的“人化的自然”,“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等重要思想,来阐述他对于美、美感、自然美的“社会性”等问题的理解,显示了较强的理论说服力。这是因为,在李泽厚看来,所谓“自然的人化”,所谓通过实践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不是说只有人直接动过的、改造过的自然才“人化”了,没有动过,没改造过的就没有“人化”,而是指通过人类的基本实践使整个自然逐渐被人征服,从而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包括外在自然形貌的改变和内在关系的改变),从而使得自然由“自在的”逐渐成为“为我的”;所谓“人化的自然”,“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个成果”[7]173。正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的人化”,“人化的自然”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深刻理解,李泽厚论述了其对于美的本质——“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美感的矛盾二重性——“主观直觉性与客观功利性”以及自然美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自然美的内容是“自然的人化”、自然美的形式是形式美等等美学命题的独到解释与说明。

以上表明,正是通过这次声势浩大的“美学大讨论”,美学在“学术派别”意义上而不是意识形态意义上分成了上述我们论述的“四派”[13],尽管此次美学大讨论的意识形态氛围和阶级斗争味道都相当的浓烈,学术论争的目的没有很好地得以贯彻和落实,以致作为此次论争的主要参与者之一的李泽厚在后来的访谈录中也对自己参与这场论争所写的文章给予了很低的评价,他说:“50年代我那些美学文章是相当幼稚、不能再看的,特别是文字嚣张浅陋,用词激烈,自己看来都觉得汗颜之至。”[1]以致当代的研究者也认为此次美学大讨论在理论前提和思维方式上存在着严重缺陷[18]。其具体表现为:第一,这种“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美学学科定位上的错位”,首先是“横向的、学科与学科之间的错位,即把作为价值论的人文学科的美学看做一门认识论学科, 用认识论中的反映论原理去套用美和美感的关系”[18];其次是“是纵向的、美学的哲学基础与美学学科本身之间的错位,即把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当成美学本身的问题, 把美学本体论问题直接等同于哲学本体论问题”[18];第二,这种“严重缺陷”体现在“唯物与唯心的滥用”,“在这场美学讨论中,有一个几乎被看做是不证自明的公理,那就是,只要认为美是客观的,便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只要认为美在主观、美是主观的,便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而唯心主义则当然是错误的、反动的。因此, 每个人都表白自己是唯物主义的,批判别人是唯心主义的”[18];第三,这种“严重缺陷”还表现为“美学的全面功利化”,以致“美的功利性被当做一个不证自明的理论前提而被广泛采纳”[18];第四,这种“严重缺陷”还体现在“对美学遗产的历史虚无主义态度方面”,最为明显的例证就是,在此次美学大讨论中“除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外, 只有很少的思想家能够荣幸地得到中国当代美学家们的首肯。这些思想家包括黑格尔、普列汉诺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狄德罗等人。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得到美学家们的肯定, 是因为他们曾经被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肯定过或引用过, 中国古代美学家则基本上是被否定的”[18]。

但是,此次美学大讨论的最大历史功绩就是确立起了美学研究领域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在批判朱光潜和蔡仪美学思想的同时,此时的李泽厚初步地提出了其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美学思想。

我们在对上述对于第一次“美学大讨论”这种缺陷的批评表示基本肯定的同时,也必须指出,上述批评对于此次美学大讨论所形成的实践论美学的萌芽所具有的理论价值是估计不够的。因为“实践论美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克服了“将美学仅仅看作一门认识论学科”的不足而带有较为明显的价值论特色的。这也是我们当下对实践论美学进行客观公允的理论分析时,必须更为慎重地加以对待的。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戴阿宝.美的历程:李泽厚访谈录[J].文艺争鸣,2004(1):4348.

[2] 朱光潜. 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M]∥美学问题讨论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3] 周来祥,戴阿宝.透过历史的迷雾——访周来祥[J].文艺争鸣,2004(1):5358.

[4] 蔡 仪.美学论著初编:上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5]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5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

[6]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148.

[7] 李泽厚.美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8] 万斯洛夫.客观上存在着美吗?[M]∥美学与文艺问题论文集.北京:学习杂志社,1957:12.

[9] 吕 荧.吕荧文艺与美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416.

[10] 吕 荧.美学书怀[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117.

[11] 高尔泰.论美[J].新建设,1957(2):5257.

[12] 高尔泰.论美感的绝对性[J].新建设,1957(7):4952.

[13] 阎国忠,杨道圣.作为科学与意识形态的美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5.

[14] 列昂节夫.活动、意识、个性[M].李 沂,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27.

[15] 斯托洛维奇.论现实的审美特性[M]∥美学与文艺问题论文集.北京:学习杂志社,1957.

[16] 杨成寅.万斯洛夫美论述要[J].学术月刊,1984(12):3337.

[17] 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M]. 凌继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21.

[18] 徐碧辉.对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的哲学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1999(6):6273.

(责任编辑 文格)

作者:吴时红

第3篇:清水江文书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和价值

一、清水江文书研究的背景

清水江文书又称“锦屏文书”,是贵州省清水江中下游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的珍贵民族民间文献遗产,其中大部分是清代和民国的遗存,也有少量明代及新中国建国后的产物。其种类及内容极为丰富,以山林和田土买卖和租佃契约为主,还包括纠纷调解、分家文书、判决、官府文告、委札以及碑文和成册的帐簿、稿本、家谱等。

关于这批文书的名称,是使用“清水江文书”还是“锦屏文书”,至今尚未完全统一。自2006年贵州省成立锦屏文书抢救保护领导工作小组以来,贵州省各级政府文件以及国家档案局“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至今仍然使用的名称是“锦屏文书”。近年来,学术界更倾向于使用“清水江文书”一名。从“锦屏文书”到“清水江文书” 的名称演变,主要是基于文书发现地域的扩大。2006年以前,“锦屏文书”主要指的是锦屏县境内发现的文书;贵州省锦屏文书领导小组成立以后, “锦屏文书”的重点保护县扩大到包括锦屏县在内的清水江中下游黎平、天柱、剑河、三穗等5个县。近年来,不仅在锦屏之外的上述各县都发现了丰富的文书蕴藏量,并大有超过锦屏藏量之势,而且在清水江中上游的台江县、黄平县、凯里市和麻江县也都发现了数量显著的类似契约文书。所以,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使用“清水江文书”之称更符合实际。事实上,黎平县有若干乡镇属于珠江水系的都柳江流域,而近年发现大量山林田地契约文书的岑巩县(亦属黔东南州管辖)则主要位于与清水江同属沅江水系的氵 舞阳河流域。因而,从地域概念上来说,清水江文书指涉的地理范围应是以清水江下游为中心,包括清水江中上游各县以及都柳江流域和氵 舞阳河流域相毗邻地区的各县(市),占黔东南州所辖16县市的半数以上。

清水江文书自1964年由贵州本土学者杨有赓最早发现于锦屏并开展研究以来,历时已近半个世纪。在有关学者和政府部门的不懈努力下,清水江文书走出了以往“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逐渐为世人所知,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具有世界性意义的民族文献遗产。尽管清水江文书的抢救保护、整理与研究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相对于其自然流失速度和所处的濒危状态而言,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大力度抢救、整理与研究这宗濒危的少数民族文献遗产,近年来一直是清水江文书属地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和有关社会各界都深切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课题的提出可谓正当其时。

(一)清水江文书的发现与抢救保护:从民间自发到政府管理

清水江文书的发现得益于20世纪60年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组织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时为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队成员的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研究人员杨有赓等人1964年到黔东南进行社会经济调查时,在锦屏县文斗、加池等苗族村寨发现并收集了部分清代、民国山林田土契约。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这些契约文书当时并没有引进学术界及政府的重视。但杨有赓一直不懈地对锦屏、天柱一带的契约文书开展了大量的介绍和分析工作,并以其研究成果为地方林改工作献计献策,使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及人士逐渐认识到了这些契约文书的现实价值。20世纪80年代末,杨有赓执笔编写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的《侗族社会历史调查》(1988年出版),在书中首次向外界介绍了清水江文书的概貌并公布了部分契约文书,随后杨有赓又发表了一系列的有关研究论文。

杨有赓先生对清水江林业契约文书的研究首先引起了日本等海外学术界的兴趣。1995年,杨有赓获得日本国际学术交流基金资助,赴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与唐立、武内房司等海外汉学家合作研究。20012003年,唐立、杨有赓、武内房司主编的《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年》(13卷)相继出版。这套书以林业契约资料整理为主,也有研究论文,是对清水江文书进行的第一次系统整理,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反响,从而引起了国内学术机构和有关政府部门对清水江文书的抢救、整理与研究工作的重视。

2001年,锦屏县政府与中山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成立契约征集机构,合作收集和整理契约文书,契约征办主任由时任锦屏县档案局副局长兼档案馆馆长的侗族学者王宗勋担任。2002年3月,英国牛津大学中国史学家科大卫(David Faure)和我国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高等学府的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组成中英联合考察团,赴锦屏民间对林契进行考察。科大卫认为: “锦屏的契约非常珍贵,像这样大量、系统地反映一个地方民族、经济及社会历史状况的契约,在世界上也不多见,希望加强保护和抢救。”从2001年至2004年,锦屏县契征办共征集文书原件约14000件,其中交付中山大学复印件及扫描图片约8000件。这些复印件后来成为中山大学张应强教授和贵州本土学者王宗勋合作整理出版《清水江文书》第一、二辑共23册文书影印图片汇编的资料来源。同一时期,北京林业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等其他省外学术机构及人员也相继加入清水江文书收集研究的行列。

由于省外乃至海外学术机构介入贵州锦屏林业契约文书的收集整理,使贵州省有关地方领导及本土学者对地方资源“主权”流失感到不安,再加上当时的征集整理工作侧重于能够满足学者们著书立说对文字信息需求而忽视其原件载体的有效保护,且有导致多家学术单位在黔东南境内恶性竞争、无序搜掠文书的趋势,贵州省有关政府部门在省内外一些学者呼吁下果断采取干预措施,暂时叫停与省外机构的合作征集工作。2004年9月,贵州省委领导批示:“锦屏清代林业契约是民族的历史文化文物,她不仅是锦屏的民族文化文物,而且是黔东南的、贵州的文物,很有价值。应切实采取措施,保护好、抢救好,不得流失、倒卖,不搞新闻炒作。今后的林业契约的清理、整理等工作,按省的部署,现终止与国内外任何单位和组织的合作。”当时的黔东南州委書记刘光磊也专门作出指示,锦屏县委、县政府为贯彻落实省委、州委的指示,将收集的契约收进县档案馆保管,并终止与中山大学的合作,由档案部门依照《档案法》加大征集、管理力度。

贵州地方档案部门和本土学者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国家的重视。2006年8月,就新华通讯社在第407期《国内动态清样》刊登的《贵州“锦屏文书”流失严重亟待抢救》一文,国务委员陈至立作了重要批示;同年12月,贵州省成立以分管副省长为组长的贵州锦屏文书抢救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把锦屏、黎平、天柱、剑河和三穗5县作为“锦屏文书”的抢救保护重点县。随后,黔东南州和相关5个重点保护县都相继成立了锦屏文书抢救保护领导小组,明确只能由档案部门负责抢救保护和整理工作。至此,锦屏文书抢救保护工作由以民间和学术机构为主导的自发的学术活动,转变为由政府统一部署的行政行为。这当然是出于地方政府对契约文书资源在无序搜集利用中可能遭受破坏的考量,有其正当性、合法性与必要性。自贵州省锦屏文书抢救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来,中央财政及地方各级财政都加大了对契约文书抢救保护经费的投入,取得了如下比较显著的成绩:(1)迄今为止共征集文书进档案馆保存约8万件,并进行了部分原件修复和编目、数字化扫描等;(2)“锦屏文书”于2010年2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3)投资1782万修建锦屏文书特藏馆,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工程已于2010年7月28日在锦屏县城奠基动工。

(二)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的“否定之否定”:政府与社会共谋的架构开始初步形成

虽然近几年来地方档案部门在文书抢救保护工作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面临的困难也不少,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

1.单纯的文书征集进馆保护之路已经举步维艰,继续征集进馆的难度越来越大。群众不愿无偿甚至有偿把文书交给县档案馆保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林业及土地契约仍然是群众解决山林纠纷的重要凭据。清水江流域在20世纪80年代“山林三定”时,基本上是根据原来的老祖业来确定承包关系,这在当时也得到了乡镇政府的默认,把文书交给县档案馆,当群众需要查阅时会很不方便。第二,群众对祖传的东西有怀旧情结,认为契约文书是“传家宝”,舍不得交给国家。第三,有些群众不愿接受无偿捐赠的形式。政府大规模征集契约文书,客观上给群众造成契约文书是古董或文物的认识,认为很有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为此,在档案部门继续集中征集收藏的同时,文书生态博物馆的就地保护模式正在应运而生,正在趋向于萌生一种政府与社会共谋或“共管”的新型架构。

2.馆藏文书开发利用的渠道不通畅。虽然文书收集进馆总量已达8万余份,但这些文书还只是锁在库房里的“死”文书,尚未“活”起来实现其应有的研究价值。如何建立通畅而又安全的利用渠道,向学术界逐步开放清水江文书的查阅使用,促进学术研究,目前还是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档案部门受职能所限,似乎缺乏整理公布的动力,造成研究成果与如此丰富的文书资源的不匹配。这方面显然需要档案部门与学术单位的密切合作。

综上所述,清水江文书的抢救保护和整理,从民间自发到政府管理,再从政府单方管理到政府与社会共谋架构的萌生,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曲折发展前进的过程。目前,有关清水江文书的学术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即以整体性的大规模抢救保护为重心,在探索建立多重抢救保护机制及其实施模式的同时,大力推进文书的整理公布和开发使用,以促进清水江文书研究的发展繁荣。在此背景下,2010年10月,由黔东南州委、州政府主办,凯里学院和锦屏县政府承办的“锦屏文书及清水江木商文化研讨会”在锦屏县召开,会议由凯里学院副院长徐晓光教授主持。会议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图书馆、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西南大学、吉首大学、贵州社会科学院、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贵州民族研究所、贵州省民族文化宫以及文化部、贵州省、黔东南州相关职能部门的专家领导80余人参会。徽学研究专家栾成显认为,和国内文书比较,清水江文书的归户性特征突出,民间藏量大,不下30万份,是藏量上仅次于徽州文书的民间宝贵历史文献,有重要的民族史,经济史和社会史等研究价值。龙宇晓教授根据他对民间需求的田野调查提出了文书的村寨原地保护模式。会后凯里学院组织专家对此论证,以“锦屏文书数据库建设及村寨原地保护模式研究”为题名,由凯里学院院长曾羽领衔申报了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并成功立项。在本次会议上,学术界呼吁最强烈的是开放使用文书档案,以促进学术研究。同样,清水江文书属地的黔东南州政府也感到单凭政府职能部门的力量,抢救保护和整理工作难以有效推进,希望与当地学术机构整合力量,合作开展抢救保护和整理研究的工作,出更多更好的成果,并着手申报清水江文书为联合国“世界记忆名录”,从而打造黔东南乃至贵州的世界级文化品牌。当然,这种整合是在省、州、县各级政府为主导的统一规划下的整合。

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王国维说:“古来新学问起,大多由于新发现。有孔子壁中书出,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家之学;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陈寅恪也说:“一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此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近代以来形成的甲骨文学、敦煌学、徽学,无不是在新材料发现的基础上产生的。那么,清水江文书的发现与研究,是否也蕴涵着一种或一系列新学问呢?数年前就曾有台湾著名作家兼苗族学者姜穆等人提出过“锦学”或“清水江学”等概念。足可见清水江的地域民族文化,为学术发展提供了广袤深邃的空间。正如2008年吉隆坡世界档案大会对清水江文书的高度评价,认为:“贵州清水江地区苗侗少数民族在400多年来创造和保持的混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得到较好记载的混农林复合文明,而这一历史记忆的载体就是还在民间残存的大量的但是已濒危的契约文书。从这个角度说,中国锦屏土著苗侗民族契约文书保护利用工程所要保护的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文献遗产,其实也是在为全世界保护一个关于全球最悠久、最独特的混农林系统的活态记忆库。”为了使黔东南苗侗人民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这宗宝贵文化遗产及其具有世界代表意义的价值早日获得世界公认,凯里学院和黔东南州政府聯合申报本重大招标课题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依托项目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和学术力量,协助州政府编制出高质量的中英文申报文本,力争在项目实施期内成功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

(一)清水江文书”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1.充实了我国契约研究的文化宝库,具有民族学、历史学、法学等多学科研究的珍贵价值。我国是有着长期封建社会历史的文明古国,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在私人土地的买卖、典当、租佃、招佃以及银钱借贷等方面,形成了大量的契约文书,这些文书既真实直接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同时本身也作为制约人们交易行为的特殊手段直接参与经济生活,并发挥作用。在无本民族文字的苗族、侗族地区产生并保存下来的大量民间契约文书,不仅反映对汉文化的吸收,也弥补了苗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研究中史料缺乏的遗憾。这批契约文书虽然是使用汉文订立的,却都是在苗侗少数民族内部形成的,足可以真实反映苗侗人民的经济活动和各种行为方式,为研究人员提供了说明问题的依据。

2.填补中国西南地区林业经济史上的资料空白。清水江文书以林契为主,特别是其中的租佃契约以及连带反映租佃关系的买卖契约,正好填补了中国古代、近代契约中缺少山林买卖契约和奇缺山林租佃契约的空白。在内地汉族地区以外地处偏僻之地,苗侗民族栽培杉树,营造经济林,通过贩卖木材,积极参与货币经济,从中可以窥见苗侗民族从18世纪到20世纪积极开展商业性林业与汉族商人竞合的历史过程。这些契约文书对研究清代至民国期间苗侗民族的特殊经济生活及我国林业发展史都有重要意义,正好为我们从民族、经济、林业多个方面提供了一批珍贵的原始资料。对清水江文书进行抢救、整理和研究,必可为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发展进一步拓宽道路。

3.中国法制史与地方史上的研究价值。从国家和社会角度研究清代民国的民事与社会秩序,近几年已经成为中国法制史研究的热点。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契约文化丰富,以前的研究对地域文书普适性没有足够的重视。根据各地不同的契约文书,在民间法、民族习惯法的一般性与其地方差异之间寻求研究上的突破,可能是未来区域性文书研究的方向,清水江文书的研究会加深对清水江流域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关系的认识,展示黔东南各种不同层次的规则体系之间的差别与互动的同时,也体现了苗侗人民早已具有运用契约保护自己经济利益的法律意识,对民族法学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强调区域性与普适性研究之间互动关系的模式,也适合于地方史研究路径。事实上在中国区域研究与一般性研究之间很难用一时一地资料解释地域广阔、情况多样的各地社会运行与社会秩序。而清水江流域在林业经济兴起后,民族地方社会运行的变化与社会秩序的探讨,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深入。

(二)本课题现实意义

1.对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启示意义。苗族传统的“议榔”、侗族传统的“合款”带有民主议事的性质。随着国家权力的介入,林业经济兴起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契约及相关规范,造就了一套自成体系而独具特色的社会管理模式,在管理上做到了低成本而高效率。“以史为鉴,可知得失”,清水江流域形成的传统契约型社会管理的历史经验和契约精神,对于当今的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具有诸多的启示意义。

2. 对市场经济发展和林权改革的借鉴作用。在明清以来的历史长河中,随着林业商品经济的发展,清水江流域已经形成了以木材为主线的经济产业链条,在种植、运输、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形成一整套规则,产权上做到了明晰而稳定,作为经营主体的商人逐渐确立了诚信、公平、秩序、安全和风险分担的原则。历史上苗族侗族人民在林业经济活动中形成的规则和原则,对当今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林权改革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

3.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重要参考。伴随清水江流域的开发,国家一体化、法律一体化的过程不断深化。国家司法权力介入后,形成了国家法和民间法二元互动模式,大的纠纷由国家来解决,小的由民族村寨寨老按传统习惯法和民间契约来解决,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清水江文书所反映的国家法与民间法之间的良性互动模式,以及以契约为基础的民间纠纷解决机制,对当今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和地方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对构建团结、友好、和谐的民族关系的启迪价值。清水江流域历史上虽然只是传统中央王朝统治的边缘地带,但清水江流域苗侗人民在区域开发和民族文化交流过程中,逐渐从边陲走向“内地化”,融入大中华,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塑造和丰富多彩的中国多民族文化的形成,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清水江流域的契约文书所蕴含的开放式文化交流和多民族和谐共生的原则,以及清水江各族人民将国家认同、区域认同和民族认同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的历史演化进程及其經验,对于我国当代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多民族区域的和谐社会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启迪价值。

[责任编辑:龙泽江]

作者:龙泽江

第4篇: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分析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国际国内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要求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的时候,我们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的认识,对于更好地学习、掌握、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更加自觉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在多维视角下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内涵的当代阐释,是超越后发展国家的发展困境并体现时代特征的新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今天,我们认真学习、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的系统性,对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全面深化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发展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虽然我国的人民生活与生产力状况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有了很大提高和发展,但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实践证明,要解决好这个主要矛盾,就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最坚实物质基础。

第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核心,抓住“为了人、依靠人、尊重人”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是对人类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一般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理论升华。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协调。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要在发展中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努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找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统筹兼顾是我们党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方针。所谓统筹兼顾,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谋划、兼顾全面,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现阶段,按照统筹兼顾的思想,特别是要搞好“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注重实现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第5篇: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及对新时

期党建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发展道路和新的发展模式。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提出,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

一、时代背景

(一)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已由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我国已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完善阶段实际上是攻坚阶段、决战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社会若不能全面、协调发展,一些深层次的改革措施就很难推行。从对外开放看,我国加入WTO标志着参与经济全球化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经济对外依存度的提高,既扩大了我国市场空间,也引起了贸易摩擦增加和资源竞争加剧,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增大。

(二) 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发展进程中的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

基本国情对发展的制约。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人均资源少,这些都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封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奇迹,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2003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4%,而美国高达32.6%、日本占15.2%、欧盟占26.8%。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突出。

1、劳动力众多与就业压力增大的矛盾。人口总量、就业人口、老龄人口、农村劳动力转移这“四大高峰”接踵而来,就业问题十分突出。如何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是今后一个长时期是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

2、资源相对不足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矛盾。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养活着约占世界1/4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倍,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就更大。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3、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社会群体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矛盾。据统计,1997年-2003年7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不到城镇居民增量的1/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比

1、90年代中后期的2.5比1,扩大到2003年的3.2比1。“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个人收入分配结构呈“金字塔型”,基尼系数已经突破0.45,贫富悬殊拉大。

1

4、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管理水平殛待提高。2003我国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在人均GDP处于500美元—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各种利益关系愈来愈复杂,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社会动荡,阻碍社会进一步发展。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政府的各种管理和服务能力、水平、意识等殛待提高。

(三)科学发展观是顺应世界潮流、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一方面,文化与经济和政治互相交融,经济发展更加依赖于科技的带动和文化的支撑。另一方面,伴随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使国际社会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国际上各种战略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等早已成为各国争夺和急于控制的重点。我国必须科学地把握和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中求得更好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准确把握其深刻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发展。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其实质是始终要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地位,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这既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要求,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型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一定速度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指标是不可能达到的。

(二)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三个规律认识的深化,把握时代特点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认识程度和驾驭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任务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种认识与改造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一个政党只有根据历史的变化与时代的特点,制定与确立自身的发展观,才能推动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就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探索新时期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现实结论与理论成果。

(二)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今后一个时期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

2 理论基础与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情况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我们有的时机和条件加快发展。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很多。这里的关键在于,发展必须有新思路,必须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因此,我们要站在能否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三)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标准

新时期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提高执政能力,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来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正确政绩观、用人观和政策观的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又保证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以正确的政绩观引导广大干部谋发展、干发展。考核政绩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的紧密结合。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思想。只有求真务实,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才能得其要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决破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观落实的观念,坚决纠正一切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行为,真正把思想方法转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与行为标准。胡锦涛同志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市场运行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觉运用市场机制的能力,不断增强驾驭市场的本领,做到既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效克服市场本身存在的缺陷,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我们要“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并善于把这一优势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这就明确对党员提出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党性修养与实践能力的原则与要求。

第6篇: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重要意义

摘要: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成为我们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成功之源、胜利之源。本文讨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气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 科学发展观 时代背景 实践基础 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背景之一,是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

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如何解决好城乡差别问题、区域发展差距问题,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提出,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2003年春发生的非典疫情以及抗击非典斗争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直接的因素,促使我们对发展问题给予认真的思考。

背景之二,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六大作出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科学发展观是对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经验全面、深入的总结。

背景之三,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根据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大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领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的过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关键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在这个时候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树立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遇到的各种问题,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背景之四,是认真总结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实践证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时期,往往是“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我国正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必须处理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观念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过程中各种问题的暴露,人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并形成了一系列发展理论。我们党大胆地吸收其中有益的成果,运用到我们的实践中来。

(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贯彻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中,包含着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而科学发展观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因为,第一,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关键在发展,我们所说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突出问题和矛盾的现实要求。经过25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社会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收人分配差距的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整体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等。对这些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而不可回避,必须逐步解决而不可任其发展。而要处理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这些突出问题和矛盾,就必须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三)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时期,改革发展进程步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对于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征程上不断迈出新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文化建设。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我国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社会,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坚持科学发展观,还有利于开展思想教育、实现科学发展。首先需要引导人们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其次要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这也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改变落后面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欠发达地区改变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

第7篇: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科 学 发 展 观 心 得 体 会

腰市中学

王岳松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坚持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们的重大国策,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这正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教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是要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学。

2、要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动力是改革创新。树立和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大胆革除阻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积极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和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不断将教育事业推向前进,更好的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好习。

3、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夯实教育发展的基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先进文化的主要传播者,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夯实教育发展的基石,推动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网。

4、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重要目的。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人成才。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跃升、不断形成共识和合力的过程。作为一名教育系统工作的人员,认识到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深化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教育发展观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教育,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教育的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科 学 发 展 观 心 得 体 会

腰市中学

任文涛

党的十七大做出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决策。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其它战线一样,全国教育系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都要分3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全国教育系统全体教育工作者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必须按照党中央的要求,首先明确认识在教育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

明确认识在教育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我们必须首先要认识科学发展观本身的重大意义。胡锦涛同志在2008年9月19日的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胡锦涛同志的这段话是对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最准确的概括和阐述,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深刻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的指示精神。

明确认识在在教育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认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必要性: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破解发展难题的现实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明确认识在教育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搞好全国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工作的巨大动力,更是搞好教育工作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因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因此它是推进全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正确方向和根本指导方针,当然也是指导我们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和根本指导方针。离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我们教育战线的改革发展就必然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明确认识在教育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光是教育系统每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任务,更是我们每一名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因为在全社会带头学习宣传完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每一名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党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既指导宏观,也指导微观,它既能指导我们每一名教师及教育工作者为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好本职工作,更能指导我们每一名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因为,科学发展观在其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方面都包含着人本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每一名党员干部、每一名教职员工受教育也是教育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

总之,我们教育系统每一名党员干部、每一名教职员工一定要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在教育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紧迫性。我们只有明确认识在教育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才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积极地投入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来,认真扎实地搞好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从而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科 学王 展

观 心

腰 市 中 学

得 体

科 学 发 展 观 心 得 体 会

第8篇:以家乡发展为例——阐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叙述了笔者家乡安徽省阜阳市在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在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叙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笔者所查阅官方资料为基础展开叙述,另一部分则是以笔者的切身体会为基础进行叙述。其次,以阜阳市近几年来的各方面发展的情况,来阐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阜阳市;发展变化;发展问题;发展方向;科学发展观意义

科学发展观提出次年,我的家乡阜阳市启动了“6611”工程,该工程主要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工业发展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紧紧围绕6项基础工程、6个工业支柱、10大农产品基地和10个专业市场建设,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投入力度,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实施一批规模大、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官方文件和资料显示,我的家乡安徽省阜阳市在民生、工业转型、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较为骄人的成就。

首先是民生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民生投入保障有力。近年来,阜阳市不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改革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手里没有钱,老来惹人嫌”、“救护车一响,一头牛白养”……曾经,这些乡土俚语,是不少基层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在,随着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健全,这些话正被人们逐渐淡忘。此外,近年来,老家县城通过做大医疗资源,大力发展现有医疗机构的诊治技术,吸引了全县100多万名参合农民中的九成在县内看病就医,提前实现“2015年县域内就诊率提高至90%左右”的目标,基本做到让百姓小病不出乡,大病基本不出县。

(3)民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阜阳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和期盼出发,不断加大投入,全力推进保障和服务民生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夯实了百姓幸福生活的“地基”。

(4)着眼长远造福群众。在民生工作中,市委市政府既注重当前,又顾及长远,近年来着眼长远实施了基础教育三年提升计划、医疗资源建设三年发展计划等一批规划,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其次是工业转型方面,近年来,阜阳市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围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扶持优势企业发展壮大,加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力度,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此外,节能减排等词汇频繁出现在政府相关文件中。

最后,是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方面,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三线三边”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及相关工作考评方案,另外,还集中整治和防

1

治重金属污染。此外,新闻中多次出现治理环境、建设生态阜城、共建美好家园等与环保相关词汇。

以上是我从新闻和官方文件中找到的相关资料,主要是近几年来,家乡发展取得的成就。作为一个阜阳人,对于这些我自己也有较为深刻的感受。

我所感受到的变化,是一分为二的,首先是好的方面:(1)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优化(2)农村医保(新农合)实施和制度不断完善,婴幼儿可以免费接种部分疫苗,本人在高中时曾在学校免费接种乙肝疫苗(之前没有此政策),小诊所医生的整合。(3)乡村公路公交站牌的设立(4)农村水泥路的修建。(5)农民得到了多项与农业相关的补贴。(6)“退耕还林”政策(7)占用耕地建房现象被相关部门禁止。(8)农村生活垃圾有了集中倾倒的中转站。(9)我的家乡属于中部地区,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初,大量高污染企业搬迁至我们那里,前几年环境逐年变坏,近期已有所改善。

(1)至(5)点主要体现了家乡近几年来,政府相关部门在民生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6)至(9)点主要体现了政府相关部门对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视。

其次是不好的方面:(1)从小学到中学,老师指定购买学习资料和购买书店现象较为普遍,缺乏优秀教师。并且,近一两年,教师搞副业现象严重,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教学质量很让人怀疑。与此同时,初、高中一味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的素质教育。(2)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周边河流水质连年下降,河水富营养化严重。(3)污染企业在环境监管部门离开后,照样会排放处理不达标的污水。(4)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现象普遍。(5)由于青壮年多外出务工,造成大量劳动力外流,当地农产品单一化,且农药喷施量和喷施频率逐年提高。(6)电影下乡,政策制定者想法很好,实际收效不大。(7)贫富差距情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善。

从以上几点可以发现,我的家乡发展存在以下问题:(1)教育实际发展情况并不乐观,个人觉得应该适当提高教师的工资。(2)农村环境治理措施不到位,村民环保意识不高。(3)虽然政府已经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但实际效果不大,尤其是对普通农民工来说。(4)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不够,对于农村地区来说,这一问题较为明显,农村人茶余饭后的生活仍然集中变现为看电视剧、打麻将、打牌等娱乐方式。

家乡近几年的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骄人的,但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挺多的,作为家乡的一份子,个人觉得家乡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现代化道路。

(2)继续加强社会管理和强化公共服务意识,正确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职能。

(3)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科学化、民主化的机制,提高重要决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避免决策的随意性,保证公民了解和参与决策的权利,使政府的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情、顺应民意,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4)加大发展本地教育事业的力度,培养更多的高水平的教师,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事业。

(5)加强本地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

2

提升家乡人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尤其是农村地区。

(6)继续加大家乡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力度,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及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

下面结合笔者家乡近几年的发展,说明一下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也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家乡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提出次年启动的“6611”工程,改变了以往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体现了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点现实意义,即提出科学的发展观是对“发展是硬道理”认识的进一步完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遵循的原则[1]。

但在实践中,人们往往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发展的内涵,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甚至仅仅等同于GDP增长;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GDP增长是硬道理,把发展是“第一要务”理解为GDP增长是第一要务,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其他包括生态环境、国民教育、公共卫生、社会公正等等,都可以牺牲。或者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所有问题都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1]。

科学发展观提出后,民生一词多次出现在家乡政府相关文件中,家乡民生建设已经取得较大的成果,而且之前存在的较大的环境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这些体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两点现实意义,包括提出科学的发展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和提出科学的发展观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措施[1],具体阐释如下:

提出科学的发展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中,关于发展和发展观的问题,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强调发展必须坚持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为整体目标;发展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之路;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的发展观,正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提出的,是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又一丰硕成果,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又一重要体现[1]。

提出科学的发展观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措施。进入新世纪,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成为我们的主要任务。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特点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与我们已经达到的以“翻两番”为目标的“小康”不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社会各个领域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换言之,我们不仅要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实现经济增长翻两番的目标,而且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全面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的一切政策措施,必须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统筹兼顾,促进各方面的协调发展[1]。

我所查到的家乡政府资料显示,为了不让相关部门怠于节能减耗,家乡政府每年都给自己制定一个节能降耗的目标,并且努力完成目标,这有力地体现了提

3

出科学发展观的第四条重要意义,即提出科学的发展观是解决现实矛盾和应对各种风险的正确选择[1],具体阐释如下:

提出科学的发展观是解决现实矛盾和应对各种风险的正确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投入产出的效率还不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目前我们人均占有耕地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占有淡水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0%,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10倍,单位产值的水耗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迫切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人口数量控制和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建立在资源节约的基础上,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建立在生态改善的基础上,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1]。

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家乡政府积极推进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不断提升服务科学发展水平,与此同时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这几点体现了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五点重要意义,即提出科学的发展观是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1],具体阐释如下:

提出科学的发展观是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和提高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我们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进一步促进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1]。

综上所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主要分为五点:第一,提出科学的发展观是对“发展是硬道理”认识的进一步完善。第二,提出科学的发展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第三,提出科学的发展观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措施。第四,提出科学的发展观是解决现实矛盾和应对各种风险的正确选择。第五,提出科学的发展观是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覃正爱.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及实践途径[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5,30(2):90-93

4

第9篇:科学发展观是怎么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集中全党智慧,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和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提出的理论基础、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和现实依据,对于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是怎么提出来的,它的理论和实践的起点在哪里?早在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初,胡锦涛曾多次对此作了深刻阐述。他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这几处概括,尽管文字不一,但都十分清晰地点明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联系。

党的十六大完成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作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党和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任务,就是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把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建设成为“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但要完成这一任务,并不容易。这个不容易,我们只要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具体内涵,特别是其所深刻分析的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中,就可以看得十分清楚。这些问题和困难,既包括生产力比较落后,经济体制等方面不够完善,也包括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人口 1

资源环境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显而易见,这些长期积累下来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哪一个解决起来都有相当难度,但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又不能不逐一解决。新的形势和任务,客观上要求我们“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要求我们党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要有新的突破和创新。

胡锦涛指出:“我们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开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实际上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突出问题和困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既是全党全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部工作的中心,也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以及它所要展开的全部内容。具体来说:

一是针对我国生产力还比较落后,以及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中央明确提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是要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增强综合国力。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但同时,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又赋予发展以新的内涵,强调要更好地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二是针对我国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以及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科技、文化创新体系等目标,中央明确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三是针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以及要逐步扭转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等目标,中央明确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必须加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胡锦涛指出:“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 2

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强调“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此,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并作出全面部署。

四是针对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及要实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目标,中央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要求各地区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资源环境指标,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五是针对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以及要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目标,中央明确提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深化改革、靠体制创新,以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来赢得各项事业的新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作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全面规划和工作部署,强调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六是针对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以及要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目标,中央明确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党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特别是适应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来的

3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之后,虽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但基本国情的表现形式却有了很大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对基本国情认识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如何认识和把握这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并据此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其中有以下几个比较重要的关节点:

第一个关节点,是2004年5月胡锦涛在江苏考察时的讲话。这是首次对我国人均突破一千美元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阐述。当时用的是“关键时期”和“关键的发展阶段”的概念,一共分析了八点。我们只要拿这八点与十六大报告有关论述作比较,不难发现,我们党对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把握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不仅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主要表现大体都涉及了,而且据此作出我国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的重要判断。特别是其中对“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这方面内容的强调,更是深刻地抓住了这一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一些重要的新变化、新特点。

第二个关节点,是2005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这次讲话用的是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一些“新趋势新特点”的概念,也是分析了八点。比较起来,大的框架仍沿用江苏讲话的概括,但进一步新增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这与江苏讲话所强调的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和增长方式粗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认识和把握无疑更为全面和辩证。二是新增了劳动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就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的内容。这表明我们党对进入关键时期所呈现的社会管理的新变化,有了更深入和清醒的认识,并主动通过加强社会建设来加以应对。

第三个关节点,是2005年10月胡锦涛在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其中的新进展有这样三点:一是,第一次明确提出“阶段性特征”的概念,而且明确把深入研究和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作为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 4

战,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前提”。二是,每一个特征,都是从既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与现阶段还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十个特征实际上也就是十对矛盾。这种全面辩证的分析方法,无疑更贴近现阶段基本国情的实际,也与十七大报告的分析表述更接近。三是,新增“三农”和自主创新方面的内容。这次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增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前者,是缘于这一时期“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后者,也是“建立在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的基础之上的”。总之,经过这次阐述,“阶段性特征”已经基本成形,此后作为一个基本概念被正式使用。

第四个关节点,是十七大报告的阐述,共分八个方面。在上述三次认识逐步深入的基础上,十七大对阶段性特征的认识和把握越来越清晰,整体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明确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既充分肯定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同时又十分明确地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并在深刻分析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三、科学发展观,是总结我国发展实践提出来的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新的举措,也取得了许多方面新的突破。所有这些,迫切需要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认真总结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着力回答实践中提出的各种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发展。

概括起来,在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过程中,有三次大的总结值得关注:

第一次,是对非典的总结。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总结我国非典疫情的发生和我们防治非典的经验和教训, 5

无疑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一个重要契机,直接促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体来说:一是通过总结,对发展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对非典的总结,我们党重新审视以往的发展理念,认识到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增长”与“发展”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发展,除经济发展外,还应该包含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就是以发展的内涵为突破口,开始探索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进程的。二是通过总结,对促进经济社会、城乡协调发展问题有了新的认识。非典集中暴露了我们过去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汲取这方面的教训,加强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这本身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以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为出发点的。三是通过总结,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较之此前胡锦涛考察广东时提出的“全面的发展观”,这里不仅拓展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而且进一步赋予了丰富的内涵。这无疑是我们通过非典总结,所获得的最宝贵的一份收获。四是通过总结,进一步概括归纳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

第二次,是对宏观调控实践的总结。这在2004年、2005年、200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连续进行了三次。具体来说:一是通过总结,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这次从2003年5月开始的宏观调控,不仅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几乎同步,而且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本身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因而,这次宏观调控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加强宏观调控的目的和指导思想是要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及时消除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促进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因此,胡锦涛不仅把加强宏观调控与促进科学发展直接联系起来,而且进一步明确指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过程,实质是加深理解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二是通过总结,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增强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本领。在200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分别从又快又好发展是根本要求,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是重要原则,着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是主要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总量平衡是重要着力点,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是重 6

要保障,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出发点和落脚点等六个方面,进一步概括了从宏观调控实践中得到的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启示。这六个方面的结合,也正是这次宏观调控既有效抑制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又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好势头的重要原因。三是通过总结,加深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的认识。将此前的“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看似简单的一字顺序之易,却深刻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以及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第三次,是对“十个结合”基本经验的总结。分别是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以及2007年12月在新进中委、候补中委研讨班和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这三次总结,虽然都是十条,每一条的核心观点也无异,但一次比一次深入,一次比一次展开。在对非典和宏观调控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对“十个结合”的三次总结,则进一步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在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回答。

四、科学发展观,是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提出来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凝结着我们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也反映了多年来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总结了我国发展实践,还借鉴了国外发展经验,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的发展理念。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时代的变化,始终把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我国发展的主动权作为一个重大课题予以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在实践中,这一代领导人,对国外发 7

展经验的借鉴,尽显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宽广眼界和胸襟。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等等许多方面,都强调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借鉴和吸收国外有益经验和做法。其中,对科学发展观来说,对国外发展经验的借鉴,值得关注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在我国人均突破一千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之后,如何通过对国外相关发展经验的借鉴,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

2004年5月,胡锦涛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去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千美元,跨上了一个重要台阶。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千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就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既有因为举措得当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因为应对失误从而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的失败教训。”类似的意思,胡锦涛在这一时期反复说过多次。为什么在实现“三步走”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之后,胡锦涛反倒充满忧患意识地一再强调这个问题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个既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充满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关键时期,因为选择和应对的不同,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两种前途、两种结果。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进入这一阶段后,别的国家在发展中曾经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也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开始出现。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诸如发展不平衡、部分群众生活困难、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消极腐败现象滋长等等一些深层次矛盾开始逐步显现出来,尤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开始逐渐增多起来。“一段时间以来,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在这方面,一些拉美国家在经历迅速发展的阶段后出现经济停滞不前,并进而影响政局和社会稳定的经验教训,特别是世纪之初刚刚爆发的阿根廷危机,更是给予我们不少深刻启示。如何借鉴有关国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无疑是这一阶段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8

二是如何通过借鉴国外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进一步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人类受到大自然报复后对传统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自工业化、特别是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高昂代价。实现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的共识,越来越成为各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越来越成为我国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但同时,也付出了消耗资源和增加污染的较大代价,在某些方面已经超出我们的承受能力。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和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突出,如不尽快改变,不仅现在难以承受,而且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最终也将难以实现。

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十六大以后,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我们无论是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上了一个大的台阶。一是,明确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这是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作为十七大报告的一个亮点,生态文明的提出,连同此前提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二是,明确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实际上是把可持续发展上升至对全局有指导意义的地位。胡锦涛在2004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开宗明义地提出“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对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并首次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就为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正确方向。

9

三是进一步找到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根本途径。在2005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胡锦涛同样开宗明义地指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根本途径。”强调“我们要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

五、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方面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004年9月,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的两次讲话中,胡锦涛分别谈了科学发展观与前代理论创新成果的关系。他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稍后,他又说:“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长期艰苦探索的结果,也是我们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我国发展的重要思想、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两处论述,意思相近,说的都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那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继承了什么?

从大的方面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带领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征程中,对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深入探索,创造性地提出许多重要的思想,深刻阐明了我国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动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些都为科学发展 10

观提供了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我们党长期探索基础上的一个继续和取得的又一个重要思想成果。

具体来说,分两方面的情况。

一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成果的直接继承。比如,关于全面发展的思想,协调发展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统筹兼顾的思想等等,被直接吸收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元素。其中,统筹兼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方针和工作方法,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里就十分丰富。毛泽东指出:“统筹兼顾,各得其所。这是我们历来的方针。”又说:“这里所说的统筹兼顾,是指对于六亿人口的统筹兼顾。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强调在目前社会大变动的过渡时期,要解决众多的困难问题,“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这方面的思想成果,作为“我们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不仅在十六大以后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时被大量运用,而且被吸收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二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方法论的继承。这就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各种复杂的条件下,分析研究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时表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毛泽东的《矛盾论》、《论十大关系》等,无疑都属于这方面的代表作。邓小平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对江泽民来说,随着实践发展,矛盾的进一步复杂,更是一再强调思想方法的重要,明确指出:“干部的思维方式正确与否,是涉及改革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大问题。”强调“在思想方法上,我们要尽可能力求全面,防止片面。”其集中论述的十二大关系,可以说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辩证法。在科学发展观中,无论是对“阶段性特征”的分析,还是“十个结合”基本经验的总结,都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矛盾的分析方法和对立统一辩证思想的很好的继承和发展。

11

与此同时,科学发展观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在哪些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呢?

科学发展观,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和要求,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具体来说:

一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方面已经提出的重要探索,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形势任务的发展,进一步加以丰富发展。比如,不仅坚持发展经济,同时还把它与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不仅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始终关心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且进一步提出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不仅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且进一步提出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把好字摆在优先位置;不仅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且进一步把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等。

二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方面的探索还没有涉及的内容,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形势任务的发展,开创性地提了出来。比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针对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社会建设和管理滞后的问题,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主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三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方面提出的重要探索,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形势任务的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比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上世纪50年代前期就开始提出并大量使用的一个概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在不同时期曾多次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并不断丰富其内涵。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虽然仍继续沿用原来的概念,但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特别是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赋予这一概念以全新的时代内涵。胡锦涛对此有一个很精辟的分析,分别从思路、背景、目标、方式等四个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这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具有的指导方针更明确、发展起点更高、工作布局更全、扶持力度更大等特点。这就把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探索的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特别是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的鲜明时代特征,勾勒得十分清晰,十分有说服力。 (来源:《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 )

上一篇:08年班子述职述廉报告下一篇:艺术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