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路径

2022-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主体能动性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推动力,也是小学生宝贵的生命活力和认知热情。因此,首先阐述关于主体能动性的概念简介,确定研究基点;然后详细论述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路径: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主体能动性;小学生;发挥路径;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小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开始得到教师群体的普遍关注和集中研究,积极探究小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路径。

一、主体能动性的概念简介

主体能动性就是小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认知主动性、思考自觉性的整合体现,小学生具有旺盛的生命活力、认知热情和阅读激情。主体能动性是阅读教学的生命支持和智力保障,为阅读教学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始终推动着小学生去积极阅读、主动思考、自觉交流和快乐成长。

二、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路径

阅读教学离不开小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强大支持,离不开小学生高水平的认知力、思维力、创新力和发展力。

(一)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拥有主体能动性以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小学生去主动阅读文本资料,全方位探寻课文内容中的趣味元素,以此持续强化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阅读主动性和思考自觉性,慢慢将主体能动性转化为阅读兴趣。主体能动性具有激发性、短时性和随机性,而阅读兴趣则非常稳定长久地推动小学生积极阅读。

以《观潮》为例。在小学生群体中,能够亲眼看到钱塘江大潮的人比较少。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为小学生提供“真实版”的钱塘江大潮,让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在电子白板的大屏幕上大放异彩。具有一定主体能动性的小学生看到如此震撼、强势的钱塘江大潮后自然就会产生强烈的猎奇意识和好奇心理,自然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内容,再次探究“文字版”的钱塘江大潮,以此慢慢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

小学生拥有主体能动性以后,大脑就会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之中,生命活力、阅读热情、交流激情也会非常高涨。因此,教师要相机引导小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主观化、个性化和主体化处理,积极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和促进个性发展,借助小学生良好的主体态势和智力能力去促进质疑能力的可持续提升。

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老屋本来就摇摇欲坠,已经成为即将倒塌的“危房”,而且课文也说明老屋打算自己倒掉。然而,小花猫的到来竟然让老屋熬过了一个风雨交加的暴风雨之夜;更神奇的是,“老母鸡”的到来“创造性地”让一个本来打算倒掉的老屋又挺过了“二十一天”;更不可思议的是,小蜘蛛的到来竟然让老屋忘记了自己“应该倒掉”的想法,每天乐滋滋地听着小蜘蛛的故事而逍遥快活起来了。小学生可能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难道小花猫、老母鸡和小蜘蛛是“建筑工人”?它们有什么样的神奇魔法呢?老屋如何轻轻松松地“脱离危险期”了呢?当教师帮助小学生解决疑问后,小学生自然就会恍然大悟,原来都是文学艺术“惹的祸”。

(三)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拥有主体能动性以后,教师还要借助小学生的旺盛活力和澎湃激情去指导小学生领悟阅读文本的文学魅力,尤其是作者隐含于字里行间天马行空般的瑰丽想象。想象力是小学生的宝贵素养之一,也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保障和智力支持,更是小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强大支持。

以《望庐山瀑布》为例。《望庐山瀑布》素来就是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的“超级营养品”。因此,教师要利用电子白板为小学生展现出美丽的香炉山以及香炉山上如梦如幻的紫色烟雾。教师更要用电子白板为小学生直观展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丽景象,让小学生亲眼看到高耸入云的庐山,自然就会联想到瀑布的高度,进而想到从天而降的瀑布。这时,小学生自然就会借助自己的想象能力将“飞流直下”的瀑布与天上的银河联系起来。因此,教师的直观展示激活了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因而能够借助自身的主体能动性较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意境。

三、结语

阅读教学是小学生与课文作者进行心理沟通、灵魂对话、思想交流和情感交融的认知区域,因而为小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供了宽广的施展空间。因此,教师以小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为研究对象,积极探寻主体能动性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发挥路径,切实为小学生的能力训练和素养提升找到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胡婉健.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21):165.

[2] 燕雨霞.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素养能力[J].幸福生活指南,2019(41):25.

[3]陈万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探究教学法的实践策略[J].名师在线,2021(4):2-3.

上一篇:基于OBE理念及思政课堂的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改革下一篇:欧美日美育经验对我国高校美育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