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模拟训练联合参与式反馈法在急创伤治疗培训中的应用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培训联合参与式反馈法在急诊创伤救治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我院急诊科护士4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月-6月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培训;2019年7月-12月为干预组,采用情景模拟培训联合参与式反馈法。比较培训前后2组护士理论与操作成绩、临床思维能力和培训满意度差异。结干预组护士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思维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士对教学成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模拟培训联合参与式反馈法可显著提高急诊护士在急诊创伤救治中的救治效率,提高护士急救素质。

关键词:情景模拟培训;参与式反馈;急诊创伤救治

急诊创伤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致死率和致残率高,对创伤患者进行有效救治直接关系到救治成功率。如何在黄金时间内对识别急诊创伤患者的病情进行应急救治是对急诊护士素质的考验[1-2]。然而,部分急诊护士创伤急救知识欠缺、实践经验不足,面对复杂的急诊创伤急救,常表现出忙乱和无从下手的情形。目前,国内医院对创伤急救方面的培训越来越重视,培训方式呈现多样化,而针对急诊创伤救治的研究相对较少。如何帮助急诊护士完成专科化的培训、培养护士的创伤急救能力和业务素质是急诊科护士培训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情景模拟培训通过角色扮演,帮助护士从专科技能到团队合作与沟通方面得到提升,提高护士的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3-4]。参与式反馈则是以护士讨论为主,不以培训老师为中心,培训老师可以给予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团队中的护士发现和讨论问题[5-6]。我院急诊科采用情景模拟和参与式反馈法相结合的培训方案,取得显著的效。

1资料与方法

1.1

2019年1-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我院急诊科工作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职业证书;从事急诊工作;工作年限≥1年,且≤5年;同意参与本研究。2)排除标准:研究期间具有产假或病假的护士。共有40名护士纳入本研究。年龄:23~32岁,学历:专科22人,本科18人;职称:护士30名,护师9名,主管护师1名。其中2019年1-6月为对照组,2019年7-12月为干预组。

1.2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方法对护士培训。即理论培训采用PPT讲述的形式集中授课,操作培训集中示教,最后实施集中考核。理论和操作培训的内容为急诊创伤相关专业知识点及主要急救要点,每季度进行1次理论和操作考核。干预组则采用情景模拟培训联合参与式反馈法的培训模式,具体实施如下。

1.2.1成立培训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急诊科医生1名,护士长1名,高年资护士3名,护理教研室老师1名。小组成员接受相关培训,包括急诊创伤救治专业知识以及情景模拟培训和参与式反馈法相关知识。

1.2.2制定培训材料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同时参考《国际创伤生命支持教程》、《危重症护理学》、《基础护理学》等教材,培训管理小组经过头脑风暴法确定培训的理论学习内容,包括急诊创伤的评估、气道管理要点、身体各个部位创伤救治知识,同时制定操作培训包括创伤检查、骨折翻身和搬运、清创、止血、包扎、气管插管配合、急救仪器使用等。根据理论和操作内容,培训小组对各个案例的情境进行编写,综合考量本科室专科重点,对培训内容的重要性分级,确定必须掌握、熟悉、了解和选择性学习的知识点,将各个知识点融入到每个案例和场景中。

1.2.3培训实施1)将40名护士按照工作能级分为5个小组,每组8人,每组需包括不同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的护士,期中选择1名高年资护士负责本小组学习的分工和指挥协调工作。2)每个月的第1周,进行统一的PPT授课,授课内容包括引入案例,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疾病基础知识、病情评估、干预要点、急救处理和流程、药物相关知识和制度执行情况等。2)每个月第2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景模拟培训,由培训老师首先结合案例进行创伤的评估和各项急救操作讲解,然后各个小组进行分工和角色定位,进行创伤急救的模拟练习。组长进行急救仪器的使用和操作示范,其他组员观看后进行练习。然后组长对急救中各个组员的职责和分工进行分配,小组成员对该案例的抢救进行团队情境模拟演练。如护士A扮演患者,护士B扮演创伤急救小组的组长,主要负责创伤评估及病情监测,并对整个场景进行统筹安排,护士C负责创伤患者的急救,护士D在患者另一侧辅助护士C,护士E则负责整个救治过程的记录。练习过程中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各个角色,不断练习,直至每个护士掌握所有内容。演练过程中,组长及时发现和指出问题,并纠正组员错误的操作,保证整个抢救过程有序、高效和体现团队协作。3)每个月第3周,组织1次参与式反馈学习,即培训老师针对上2周的案例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每个小组进行讨论,让每个护士可以发现问题并讨论问题,其他护士则参与反馈,进一步提出问题。每个小组配备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反馈式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最后,每个小组选出1名代表进行发言,其他小组则可以参与反馈并提出问题,进行相互学习。各个小组发言完毕后,培训老师进行本次反馈式学习的总结。4)每个月第4周,组织理论和操作的案例模拟考核。

1.3

1.3.1理论及操作成绩培训后由科室统一组织对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理论考核以本次培训内容为命题,统计2组护士测试的平均成绩,满分为100分。操作考核由专家组统一设立问题情境,主要考核内容包括思考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护理技能操作能力,满分为100分。

1.3.2临床思维能力采用宋俊岩等[7]研制的临床思维能力量表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循证思维能力3个维度共24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5级评分(1=“非常差”,5=“非常好”),得分越高表示其临床思维能力越好。

1.3.3培训满意度[8]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包括主观体验和客观测评两个维度,主观体验包括学习兴趣、学习难度、教学组织和学习氛围,客观测评包括知识记忆、问题理解、临床操作和创新能力,每个问题均采用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明护士培训满意度越高。

1.4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见表1。

2.2

见表2。

2.3

见表3。

3讨论

创伤引起的死亡约占全球病死率的7%,据相关统计显示,在美国45岁以上的人群中,创伤是首要的死亡原因,在我国,每年有70万人死于各类创伤,在人口死亡中占第4位,且创伤引起的死亡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9-10]。急诊科是救治各类创伤的主要科室,其救治成功率、救治模式和理念是影响整个国家的创伤救治水平。然而,急诊科护士对于各类急诊创伤知识的掌握仍不足,尤其护士普遍年轻化,导致护理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医院急诊科护士并没有接收系统、专业的创伤救治培训,导致护士经验不足和应急能力欠缺,护理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创伤救治相关培训已经成为迫切的问题[11-13]。

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分析表明:1)情境模拟培训强调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将学习的知识点融入到真实的案例和情境中,帮助护士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护士参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的学习,急诊科护士模拟真实的创伤救治场景,对疾病发生、发展、病情评估、干预和抢救均进行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在不同情境中,护士相互配合、团队协作,充分模拟真实的患者抢救,帮助护士面临突发状况时保持沉着和冷静的心态,忙而不乱、相互配合,提升团队应急能力[14-15]。2)参与式反馈则改变了传统填鸭式的被动学习方式,充分调动护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护士在情急模拟培训后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找出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总结,其他护士则参与讨论,指出不足和意见。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精神,不断调动每个护士的潜能,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大大提高急救素质。最后,培训老师进行点评,针对不足指出提高改进的意见,通过反复强化和主动参与,帮助每个护士掌握知识点,并增强学习的信心[16]。3)整个培训过程有组织、有纪律,培训小组在查阅文献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针对急诊科护士的学习需求,制定培训内容和培训计划,有效识别急诊科护士对创伤救治培训的需求,对护士迫切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详细、系统的介绍,帮助护士掌握必备知识,对于其他非重点的内容,则通过列为熟悉、了解和选择性学习内容,在时间、人力紧张的工作中,帮助护士最大程度获取知识,提高培训成效[17-19]。

综上所述,情景模拟培训联合参与式反馈法可显著提高急诊护士在急诊创伤救治中的救治效率,提高护士急救素质。

参考文献:

[1]谭云鹤,韦建革,徐育智,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创伤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医学,2015,37(9):1352-1353.

[2]陆文炜,吕林娟,叶和军.预见性复温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30):3670-3673.

[3]杨剑,张其红,田钰,等.对急诊护士实施肾绞痛人文关怀情景模拟培训的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5,30(22):4-7.

[4]高玲.情景模拟式训练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0,31(11):1716-1718.

[5]祝霞君,陈正,余海云,等.参与式培训联合视频反馈在新生儿复苏复训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6,15(11):1093-1095.

[6]陈迟,罗茜,孙晓靓,等.基于案例模拟教学的住院医师急救培训[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15(12):1263-1267.

[7]宋俊岩.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实证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5.

[8]高玉琴,程丹,原露露,等.不同层次护理学生口腔护理学教学满意度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4):138-141.

[9]吴雯雯.急诊室危重症创伤死亡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急救干预方法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19,40(4):108-110.

[10]张亚丽,汪正权,俞夏娣,等.改良版SBAR在抢救室严重创伤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8):1050-1052.

[11]马莹.探讨急诊创伤科医护人员对病案首页填写质量因素与改变对策分析[J].中国数字医学,2019,14(1):109-110,119.

[12]余金蓉,彭洪梅.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9,29(8):868-870.

[13]赵晓东,刘红升.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早期救治的研究进展——团队模式、标准化细节[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5):553-556.

[14]弓帅,唐婉,张超,等.医护合作情境模拟教学在手术室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与评价[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6):1178-1180.

[15]金荒漠,李民,王军,郭向阳,徐懋.情景模拟教学在成人未预料困难气道培训中的作用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7,16(7):710-716.

[16]邓科委,张娟,吴晓宇,等.案例模拟和参与式反馈教学法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11):1409-1411.

[17]孟黎,张永爱,张苏梅.案例模拟和参与式反馈教学法在新生儿复苏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27):3408-3410.

[18]邝素华,谢少波,翁丽芳,等.情景模拟教学在低年资外科住院医师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9,18(6):636-640.

[19]赵平,曹廷华,彭兰兰.情景模拟结合PDCA循环在放射科新入职人员培训中的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9,18(7):738-741.

上一篇:图形创意设计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下一篇: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成本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