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心理效应

2022-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班级管理心理效应

在班级管理中心理效应的应用

学校是有班级组成,班级的管理直接影响着学校整体的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些班主任起早贪黑,对学生苦口婆心的规劝着,可是效果不是很明显,班上的很多事情做的都不尽人意。也有些班主任你觉得他基本上对班上的事情不怎么操心,但是他班级的工作样样都做到了前面。这个现象说明班主任工作不僅是体力劳动,更需要管理方面的知识。应用而生,越来越多的心理知识被应用到班级管理中,心理效应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班主任如果能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就能够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一、奖惩效应

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行为的外部强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过影响学生的自身评价,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由奖惩所带来的行为的强化或弱化就叫做奖惩效应。

心理学实验证明,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但奖励学生的原则应是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否则易造成“为钱而学”、“为班主任而学”的心态。同时奖励要抓住时机,掌握分寸,不断开化。当然“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必要的惩罚是控制学生行为的有效信号。惩罚时用语要得体、适度,就事论事,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受罚和怎样改过。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奖惩的频率,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看,当奖惩的比例为5∶1时往往效果最好。

在实行奖罚的时候,要做到公平、公正。以前常听孩子们在背后悄悄地议论说某某老师看面子,成绩好的同学犯了错,轻描淡写的批评一下,成绩不好的同学犯了错大骂特骂;某某同学的爸爸是领导,他表现不好也当班长等等。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应该知道每个班级总有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的,所以我在接班的第一天就告诉学生,不管你过去表现怎样,不管你父母是谁,你在我的班级里都是我的学生,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不仅这样说了,同时也这样做了,才能在学生中间建立威信。

二、链状效应

有一句俗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作用。

每个班上都有一些比较有个性的学生,比如不交作业的,刚开始时也许只有一个,如果你对这种现象不制止,过一段时间后这种现象就比较普遍了。你问为什么不交作业,他给你的答复是,别人都没有交,我也就没交。这种效应在意志比较薄弱的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就学生的链状效应看不是单方面的,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在个性、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发生综合影响。利用学生的链状效应,让不同性格的学生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因此作为班主任,应有意识地优化学生周围的环境,如让娇生惯养的学生与独立性较强的朋友做伴,胆小畏法的学生应和勇敢坚强的学生交友,让自制力强的学生与弱的做朋友。

三、半途效应

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达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

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

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

我所在的学校是普通中学,大部分学生的意志力都是比较薄弱的。你说他不喜欢学习,在某段时间内他确实在努力,但是不能坚持。一直这样反复,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教育学生时多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多注意进行意志磨练。帮助每个学生建立能够实现的目标,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实现了这个目标后,他们会在目标实现的激励下积极的实现下一个阶段的目标。逐步推进,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四、刻板效应

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的例子:青年人往往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而老年人又往往认为青年人举止轻浮。教授总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工人则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等。人们头脑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

曾经有位平时学习不好的学生有一阶段学习特别刻苦,在期末考试时成绩特别突出。知道考试成绩后,老师说的是“成绩是不错,作弊了吗?”由于平时这名老师已对学生有了刻板印象,在学生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很容易造成偏见、成见,既伤了学生的自尊,也影响了自己的形象。作为班主任始终的注意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后进生感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每个班上也许都会有一个“屡教不改”的学生,对于他说理、教育、督促甚至严厉的批评都是家常便饭。也许你在哪天看到他突然变好了,请你不要立即否定他,他也许是因你的某句话,也许是因身边的某件事引起了他的共鸣。他变好的信念如同刚发芽的幼苗,需要班主任的呵护,需要同学的认可。如果这时,你还以原来的印象去对待他,他也许一生都不会再在意他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彻底变成的社会的负担。这不是我们作为教育着希望看到。

五、情绪效应

古希腊有个杰出的哲学家叫德漠克利特,他总是笑脸迎人,不摆架子,被人美称为“含笑哲学家”。现在的商店、宾馆的服务员都开展了“微笑服务”,目的是取得良好的情绪效应。

同样,如果我们在平时,特别是在自己工作不顺利或情绪不好的时候能注意调整,多给学生以笑脸,给学生以信任,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那么,在学生犯错误时,即使我们严厉地批评他,他也会认为这是为他好,从而能虚心地接受我们的批评。管理是双向的师生之间的矛盾对立在很大程度是因为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的相互不理解造成的。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班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班主任工作中我放平心态始终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学生并和他们交往。因为学生毕竟是孩子。虽然你具备了对他们的爱心但板着脸去教育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到爱从而不敢接近你、信任你。“宁可好心,不给好脸”的教育方法已不适应现代的班级管理。作为班主任整天板着面孔、表情淡漠非常严肃。时间一长学生便敬而远之。师生关系逐渐疏远最终导致班主任耳目失聪对班级情况难于洞察工作不能深入展开造成对班级逐步失控适得其反。

六、南风效应

有一则寓言,讲北风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劲,可越刮,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徐徐,轻柔温柔,使人自觉地把大衣脱下。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南风效应”。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是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采取符合学生实际和需要的管理方式。二是管理措施要人性化。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激励人、焕发人,容忍学生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关心爱护学生是一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职业道德体现也是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前提。只有对学生感情深,工作才能细,方法才能对,管理才会有效。爱心对于班主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爱学生体现在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地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这样你的好的建议学生才能接纳,你的管理才会有效果。否则,就算你说的对,学生他不认可,反而与你对着来,会对管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是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生的引路人。班级管理是一项漫长又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班主任的任劳任怨,还需要班主任的管理策略。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策略中已经取得的明显效果,让我们更加努力的去运用这一好的管理策略,使班级管理工作做的更好。

作者:郭守锋

第2篇:运用德育心理效应 提高班级管理效能

【摘要】班主任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力军,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做好学生德育工作,避免空洞的说教,使德育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始终是班主任要面对和研究的一个现实课题。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并有效运用德育心理效应是提高班级管理效能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德育心理效能 班级管理 有效策略

禁果效应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偷吃禁果,而被贬人间的故事。心理学上把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这种效应告诉我们在班级集体的建设中对学生应采取建议商量的态度,以民主友好的方式进行,对学生各种各样的情结要采取正确疏导的方法不要生硬地命令或采取管、卡、压的方法。要正确认识德育中的禁果效应心理并在实践上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保护好奇心,正确引导。学生对新颖别致的现象、禁忌的东西等往往富有好奇心,班主任应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并进行适时的调控。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合理地满足学生追根问底的心理需要并适时地创造必要的教育氛围。第二,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学生自我意识、自尊心明显增强,如果对其正常的心理现象以强制方式硬性禁止,势必导致学生逆反心理,加剧禁果效应的发生和发展。如果适当地认同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在探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矫正其不足,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自然。第三,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积极吸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合理有益的成分,从不同角度共同采取一致措施降低或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

无声效应 俄国教育家马卡连柯在《教育诗》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工学团一个叫乌西柯夫的学员偷了别人的钱包,这在工学团是绝对不允许的事情。于是工学团处罚他在一个月内不得与其他同学说话、同桌就餐、共同游戏、同室睡觉等。刚开始他觉得很好玩,很得意。没过几天他渐渐体会到因孤独给他带来的痛苦。这样又过了几天他要求与马卡连柯谈话,但被拒绝。此后,他开始改正自己的错误,天天把院子打扫的很干净。当他得到大家的谅解并祝贺他“自由”时,竟激动的热泪盈眶。研究表明,在学校教育中,并不是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有声进行,有时无声的教育反而会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神奇效果。运用无声效应矫正学生过错时,班主任可以从中得到如下启示——即当某一个学生做错了某件事情时,可以采用沉默不与其交流的方式,这样也许会使学生思想的转化更富有效果。运用此方法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要把握时机和对象,依据学生心理特点或气质类型等因素采取无声的教育方式。例如,有的学生不利于当面或不便于当众批评往往运用无声效应的教育方式效果会更佳。第二,运用要恰当、及时、准确、科学、合理,不能使某一个犯过错误的同学有一种距离感,从而失去集体温暖产生一种孤独。如果是这样也就失去了这一教育手段的真正意义,应当尽量避免。第四、班主任要注重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培养优良的班风,形成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和正确的道德行为模式,使学生在班级同伴群体中受到启迪和感化,逐渐改正自己的不足,从而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幽默效应 幽默效应是指一个人处于困难和尴尬境地时,采用一些诙谐手法以自我解脱,变被动为主动,以达心理安宁。它是教师教育机智的具体体现。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时常会碰到一些窘境,譬如在学生面前讲错了话、做错了事或其他一些难看场面。如果班主任能够运用幽默效应,就会平处生奇、妙处生花。学生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教化,学会知识,产生信任。在实践中运用此效应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加强自身修养,丰富文化知识。班主任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还要广泛涉猎知识,使自己既是專家又是杂家,只有这样在运用时才能运用自如。第二,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心境是一种持续稳定的情感,好的心境也是幽默产生重要因素,它源于坚定的信念、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开朗的性格。第三,积淀生活。幽默要具有深刻的洞察力,敏锐地捕捉事物的本质,用恰当的比喻或夸张诙谐风趣的语言,使人产生轻松愉快之感。这就要求班主任不断提高自己观察事物的能力,锻就教育机智,增强教育效果。

表扬效应 表扬是班主任从事班级管理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方法。新课改也积极倡导激励性的评价手段,即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研究表明表扬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表扬本身对学生思想行为起积极的强化作用。另一方面是表扬的负逆效应,即学生把表扬当成目的,把做好事当成手段,这便是所谓的“为了受到表扬而做好事”。让学生过多、过易地获得表扬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不良动机,这种现象在初中以下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往往产生认知失调,言行不一致、里表不如一,其行为不是出于内心的自觉与自愿,而是受荣誉驱使。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恰当地运用表扬手段,尽量减少由不恰当的表扬而对学生管理所起的负面影响。实践中班主任在运用表扬手段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表扬要恰当。表扬也好,鼓励也罢都是如此,要使受表扬的人和其他学生都感觉到确实应该表扬。这样既能避免后进生产生负逆效应,又不致于使优等生产生不满与逆反心理。第二,表扬要沉着冷静,不要一有情况就马上表扬,要经过了解慎重考虑后再做决定,使表扬真正起到弘扬正气,激励后进的作用。第三,表扬的方式要多样,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既有口头的,又有书面的;既有校内的,又有校外的。同时还要把握表扬的度——表扬的次数以能调动学生和班集体的积极性为基本要求。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班级学生管理既表现为师生间的认知交流,更表现为师生间情感、心灵间的沟通。只有建立在良好师生情感上道德教育,才有可能是有效的。这里只是针对班级管理中的几个德育心理效应并结合实际谈了一点看法,有关的心理效应还很多,如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等等,笔者就不一一赘述,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研究、总结和运用。

作者:付婧

第3篇:让“心理效应”成为班级管理的引擎

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管理中产生了许多有趣并运用广泛的管理效应,其中的“心理效应”更是广受关注。所谓“心理效应”,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境之下或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心理效应”普遍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存在于各种场合。这是来自管理的经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为班主任,如果能够细心揣摩、有意借鉴、灵活运用,就能让“心理效应”成为“班级管理”的引擎。

一、利用“短板效应”,达到整体优化

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的存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增加木桶的容量,应该加高最低木板,这是最有效也是唯一的途径,管理学中称为“短板效应”。

1. 识辨长短

一个班级由几十名学生组成,如一只木桶由若干块木板组成一样,木板有长有短,学生也有“短”有“长”。

班主任应该练就一双“慧眼”,善于识辨“长短”:孩子之间存在差异,有的天赋出众却做事怕苦畏难,有的素质超群却对集体漠不关心,有的热爱劳动却沉默寡言……班主任要了解每个孩子的思想状况、性格爱好、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等各方面的情况,明辨“长”“短”,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2. 短中见长

陶行知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学生某一方面不行不等于每一方面都不行,某些“短处”可能掩盖着另一方面的“特长”。俗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分特殊的才能,差生在某一方面或许是一条“虫”,而另一个方面他们又往往是一条“龙”。作为班主任,要善于“短中见长”,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

泽上课不守纪律、学习不努力,但热爱劳动。有一天,我和他闲聊:“你是个爱劳动的孩子,又那么聪明,如果能自觉遵守纪律、爱学习,那多好啊!”没想到,此后,他不仅劳动更积极了,课堂纪律、学习也都有明显的进步。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每个生命体都有闪光的地方,抱着“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宝矿”的心态去发现学生潜在的优势,能促使孩子将潜能转化为现实,并逐渐增强、扩大……

3. 取长补短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善于“取长补短”,发挥优等生的带头作用,帮助学生建立一个互帮互助的“共生圈”。

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后,我按优良等次给学生搭配排位,再把全班分成5个组,每组7-8人,包括1-2名优等生、1-2名学困生、2-4名中等生,并以小组总评成绩来衡量每个成员。因此,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和小组负责,不仅自己要获得成功,也要帮助其他人获得成功。在“共生圈”内,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各自从“异于己、优于己”中不断自我完善,达到“取长补短”之目的。

二、利用“南风效应”,讲求教育方法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来了个冷风凛凛,猛掀行人的大衣,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而南风则轻轻地吹,风和日丽后,行人只觉得身上暖暖的,于是解开纽扣,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所谓的“南风效应”。

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把大衣脱掉,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

1. 以柔克刚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没有犯错的时候,更何况是学生呢?对于学生犯错,有的教师总是怀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声色俱厉地训斥、罚写检查、体罚,好像不如此就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殊不知,这呼呼的北风,只能引起学生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印度作家泰戈尔说过:神的巨大威力是在柔和的微风中,而不在狂风暴雨之中。

有一次,两名调皮学生做值日时扭打着来到办公室。我了解情况后,并没有发火训斥,而是心平气和地说:“老师看到了你们的进步。”学生被这意外的话惊呆了。我真诚地指出:“第一,你俩都想做好卫生工作,愿望是好的;第二,虽然动了手,但没有继续狠打;第三,能主动找老师解决。说明你们眼中有老师,与过去比这不是一大进步吗?要是你们遇到问题多想一想,那该多好?!”两位学生本来怒气冲冲,这一来反而惭愧地低下了头。正所谓“说服往往胜于压服”,许多时候,南风徐徐吹动的“柔”比北风凛冽的“刚”效果更佳。

2. 以退为进

教育实践启示我们,对犯错者的“惩罚”,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式,才能让其在思想上受到震动,体会到教育者的良苦用心。面对问题学生,教师表面上当场不能压倒他,看来有点软弱,但实质上退让也是一种谋略。

那年接新班,前任介绍说男生峰斤斤计较、语言尖刻,常常伤及他人。一次课前,黑板没擦,我随机叫峰来擦,哪知他立刻气鼓鼓回了一句:“为什么是我?”看着他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再看看面面相觑的学生们,我笑了笑,自己擦了黑板。周六的QQ聊天中,我开始与他交流。“在同学们面前,老师能不能这样跟你说话‘哎!小样儿,你擦一下黑板’?”这话带着一个疑问的表情发送了过去,他随即发回一个大笑的表情,接着却哑口无言了。“说话要分场合,也要看身份。你渴望我尊重你,老师同样也希望你能尊重我。可是,你注意了么?你已经多次当着同学们的面说过这样的话了。要想别人尊重你,你首先得尊重别人。”在敲打键盘的时候我也没有忘记打上一个笑脸。“老师,我知道错了。”看到后面跟着的那个满是愧疚的表情,我知道他开始思考了……那次推心置腹的谈话之后,峰渐渐学会了谦让、友善。他的转变让我感到“以退为进”也不失为一种上策。

3. 以褒代贬

古人云:“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长”。一位特级教师曾说:“不是优秀的孩子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孩子更优秀。”班主任要善于表扬学生,因为表扬是春风,使人温馨;表扬是钥匙,开启心扉;表扬更是火种,点燃希望。

假期家访,刚走到学生凯的家门口,就听到他的哭嚎声。凯在班内是“刺头”,常惹事生非,这也许是个转化的好机会。我忙敲开门,凯见到我很吃惊,我决定放下原先想说的,先宽慰他父亲:“今天我特意来报告孩子在学校取得的进步!”我谈了凯的优点,如体育成绩好、热爱劳动等,并指出家长不应以打骂代替教育。他父亲是既高兴又惊讶——老师说他好,可是破天荒的事啊!其实,我是撒了个谎,凯压根儿就没改变,还是那吊儿郎当的样子,只是我觉得如果连父母都失去了信心,那孩子真的很难教育好了。这时,我分明看到了凯感激的目光……为了巩固成果,我与几位任课老师约好,对凯在校的优点,哪怕是极小的,也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对缺点则尽量温馨提醒。我利用各种途径,把凯的好信息传递给他的父母,也把父母对他的夸奖说给他听。听惯了批评训斥的凯面对赞扬,竟然有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此后,在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三、利用“霍桑效应”,畅通沟通渠道

上世纪20-30年代的霍桑工厂是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一家分厂,虽有着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不错的福利待遇,但工人们缺乏积极性,生产效率不高。工厂请来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各种专家,找工人谈话两万余人次,耐心听取工人对管理的意见和抱怨,尽情宣泄自己的情绪。结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种奇妙的现象被称作“霍桑效应”。

研究表明,教育工作中有70%的错误是由于师生沟通不畅造成的。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班主任一定要放下架子,耐心听取不同意见,让学生有一个倾诉不满、烦恼甚至委屈的渠道。

1. 你讲我听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倾听是心与心的对话,倾听是师生间的心灵之约。

某年带五年级毕业班,发现丽上课分心、情绪低迷,直觉提醒我,她遇到了困惑。在办公室里,丽告诉我,她喜欢本班的一个男生,上课胡思乱想、听不进去,看来比同学年长两岁的丽“被青春撞了腰”。没有讽刺,没有挖苦,有的是倾听与理解,我给她分析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告诉她老师上学时也出现过这样的问题,但是,老师正确调整了心态,给自己制定了目标,强制自己转移了注意力。丽听后,一下子放下了戒备,原来老师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啊,她觉得自己不丢人!那以后,她接连写了3份保证书,让我及时监督她、帮助她,我愉快地答应了。

2. 你写我看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班主任只有走进学生的心里,和学生实现以心换心的交流,才可能了解其奇妙的内心世界,并进一步调节自己的教育步伐。

周记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方式,很多学生会打开自己的心扉,诉说心中的秘密。曾有过这样一篇周记:“有次我上课大约迟到了五分钟,我还没来得及解释,就被老师批评了,其实是语文老师让我交作业本去了,所以晚的,可是,我没来得及说,老师就批评我了……这事已经有一星期了,心里一直有点伤心,老师冤枉我了,我不喜欢上这老师的课……”难怪最近这孩子总是郁郁寡欢。于是,我马上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其实任课老师早已忘了这么回事,当孩子听到了老师的一句对不起后,在周记上写到:“今天我真高兴,X老师向我道歉了,给了我解释的机会,其实我以前很喜欢上X老师的课,现在更喜欢了!”利用周记,我以朋友的身份给学生一一回应,细心答复每一个问题,这种无声的关注换来的教育效果是显著的。

3. 你聊我应

网络日益成为沟通的工具,孩子们也纷纷“下水”,在“班级博客”中记录下同学之间善意的调侃和真诚的感受。

每周六下午1:00—3:00,是班级聊天的时间,2小时的网络聊天也让我收益颇丰。“老师,拔河比赛输了,我们要研究技巧并多多练习,可以和其他班级再来场友谊赛吗?”“希望老师每天都可以开开心心地笑着!”“老师,班长星期五时违反班级公约了,你悄悄地当没看见!”“老师,我们有错不能不罚,不过您可以罚也罚得高兴。比如让他跳舞、唱歌,这不是一举两得吗?”“老师,我们希望在学校里面种植更多的花草树木,这样,绿树成荫,多好。这样不仅有益身心健康,还能够使空地荒地得到美化,让人神清气爽!”“老师,活动课上和我们一起玩吧!”“老师,星期二我看见你在走廊奔跑了!”……孩子们畅所欲言,虽然有些让我汗颜,但的的确确增强了我们之间的沟通和感情,更凝固了班级的凝聚力。

“班级无小事,处处有教育。”班级管理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班主任应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学习、掌握、运用更多的“心理效应”,发挥“心理效应”的引擎功能,更好地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提供有效的激励和帮助,使班级管理如一场春雨,在随风潜入夜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

作者:闵娟

第4篇: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在心理学中有很多“效应”,这些效应为班主任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一个出色的班主任应该善于揣摩并抓住学生的心理,这样才能做到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游刃有余。

认识学生要防止“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是指由于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较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现象。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他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晕轮效应”。

这种效应可能是因为一个人某方面优秀而使人忽视了他并不优秀甚至恶劣的方面,也可能是因为一个人某方面极差而使人忽视了他在其他方面潜在的闪光点。

所以,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和对待学生,防止“晕轮效应”的产生。首先不要过早地对新认识的学生做出评价,要尽可能地与他们进行多方面的交往,促进相互间的深入了解。其次注意自己是否全面地看待了学生,特别是对有突出优点或缺点的学生。最后,就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良好班风形成靠“期望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提供给一个学校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该校有几名天才学生,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有

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要高出很多。其实,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影响的。

所以,班主任在工作中,应该多利用“期望效应”,把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看成天才,在教育过程中时常给学生一些期望,在上课时给予每一个学生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们传递“你很优秀”的信息。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就会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在学习时就会加倍努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批评学生要避免“超限效应”

美国着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当学生不用心而没考好时,若班主任一次、两次,甚至三次、四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时,学生就会从心理感到内疚不安到不耐烦到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学生“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

班级环境莫生“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所以,班主任要积极地营造良好班级环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

惯和卫生习惯,切莫产生“破窗效应”。

总之,班主任多了解并掌握一些“心理效应”,有助于班主任提高业务水平,避免在工作中陷入心理误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第5篇: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李正强(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中心小学)

在心理学中有很多“效应”,这些效应为班主任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一个出色的班主任应该善于揣摩并抓住学生的心理,这样才能做到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游刃有余。认识学生要防止“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是指由于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较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现象。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他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晕轮效应”。这种效应可能是因为一个人某方面优秀而使人忽视了他并不优秀甚至恶劣的方面,也可能是因为一个人某方面极差而使人忽视了他在其他方面潜在的闪光点。

所以,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和对待学生,防止“晕轮效应”的产生。首先不要过早地对新认识的学生做出评价,要尽可能地与他们进行多方面的交往,促进相互间的深入了解。其次注意自己是否全面地看待了学生,特别是对有突出优点或缺点的学生。最后,就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良好班风形成靠“期望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提供给一个学校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该校有几名天才学生,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要高出很多。其实,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影响的。

所以,班主任在工作中,应该多利用“期望效应”,把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看成天才,在教育过程中时常给学生一些期望,在上课时给予每一个学生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们传递“你很优秀”的信息。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就会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在学习时就会加倍努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批评学生要避免“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当学生不用心而没考好时,若班主任一次、两次,甚至三次、四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时,学生就会从心理感到内疚不安到不耐烦到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学生“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

班级环境莫生“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所以,班主任要积极地营造良好班级环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切莫产生“破窗效应”。

总之,班主任多了解并掌握一些“心理效应”,有助于班主任提高业务水平,避免在工作中陷入心理误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第6篇:班级管理中的25种心理效应-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中的25种心理效应

随着对学生心理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心理知识被应用到班级管理中。心理效应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班主任如果能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就能够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角色效应。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人的角色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上的,由于很多班主任普遍存在着对学生社会角色期望的偏差,比如“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学习好,而学习好的标准就是成绩好,对学生的成长和角色发展都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学生出现了角色概念的偏差。一些学生常以“我的爸爸是经理”、“我的爷爷是高干”等为炫耀,把自己与长辈的角色等同起来,颠倒了角色概念的关系,致使这类学生养成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畸形心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确定学生的角色,通过采取角色扮演、角色创造等形式实现学生的角色行为。

暗示效应。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门槛效应。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仅仅是附加了一句话“哪怕是一分钱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这就是着名的门槛效应。这一效应的基本内容就是由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查尔迪尼分析认为,对人们提出一个很简单的要求时,人们很难拒绝,否则怕别人认为自己不通人情;当人们接受了简单的要求后,再提出较高的要求,人们为了保持认识上的统一和给外界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倾向于接受较高要求。这一效应告诉我们,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学生心理接受能力,应少一些,小一些,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奖惩效应。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行为的外部强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过影响学生的自身评价,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由奖惩所带来的行为的强化或弱化就叫做奖惩效应。心理学实验证明,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但奖励学生的原则应是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否则易造成“为钱而学”、“为班主任而学‘的心态。同时奖励要抓住时机,掌握分寸,不断开化。当然”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必要的惩罚是控制学生行为的有效信号。惩罚时用语要得体、适度,就事论事,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受罚和怎样改过。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奖惩的频率,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看,当奖惩的比例为5:1时往往效果最好。

拆屋效应。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成人生人活中多见,但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这些。犯了错误相当于”开天窗“,用的就是拆屋效应。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育方法一定恰当,能被学生所接受,同时对学生的不合理要求或不良的行为绝不能迁就。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在这些方面养成与班主任讨价还价的习惯。

链状效应。有一句俗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作用。这种效应在年龄低的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就学生的链状效应看不是单方面的,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在个性、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发生综合影响。利用学生的链状效应,让不同性格的学生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因此作为班主任,应有意识地优化学生周围的环境,如让娇生惯养的学生与独立性较强的朋友做伴,胆小畏法的学生应和勇敢坚强的学生交友。

禁果效应。”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由于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发育期,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因此常出现禁果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有两个;

1、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2、要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名人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给大学心理系学生讲课时,向学生介绍说聘请到举世闻名的化学家。然后这位化学家说,他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强烈的气味,但对人体无害。在这里只是想测一下大家的嗅觉。接着打开瓶盖,过了一会儿,他要求闻到气味的同学举手,不少同学举了手,其实这只瓶子里只不过是蒸馏水,化学家是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这种由于接受名人的暗示所产生的信服和盲从现象被称为名人效应。名人效应的产生依赖于名人的权威和知名度。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在他们那一领域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所以名人更能引起人们的好感、关注、议论和记忆。由于青少年的认识特点及心理发展,他们所希望的名人多为形式化、表面性的形象所吸引。他们喜欢的名人多为歌星、影星一类,出现追星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为学生选择好”名人“,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刻板效应。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的例子:青年人往往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而老年人又往往认为青年人举止轻浮。教授总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工人则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等。人们头脑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群体心理中比较多见,但在不少班主任心中也存在。曾经有位平时学习不好的学生有一阶段学习特别刻苦,在期末考试时成绩特别突出。知逍考试成绩后,一些班主任说的是”成绩是不错,作弊了吗?“由于平时班主任已对学生有了刻板印象,在学生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很容易造成偏见、成见,既伤了学生的自尊,也影响了班主任形象。

鲶鱼效应。沙丁鱼捕捞后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就会很快地死去,挪威渔民每次从海上归来,为了不让鱼在途中死去,在鱼舱室放几条鲶鱼,以挑起它们和沙丁鱼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使大量的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地游动。其结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还能保证它们活蹦乱跳地抵达港口。这种现象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鲶鱼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1、在适度的紧张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因此,班主任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度的紧张氛围,并引导学生在紧张中学会适应。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过度的紧张应该避免,以防止对学生身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2、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中的”鲶鱼“,班级中常常有这样一些学生,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的纪律和学习。如果不好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则常常会起相反的作用。在班干部的设置上若能将这些人提拔到适当的领导岗位,就会产生鲶鱼效应,班级活动容易开展,班集体建设更为顺利。

自己人效应。有一种效应叫自己人效应,就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不惜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因此,班主任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朋友。

超限效应。着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这个效应启示我们,在批评或表扬学时,应掌握一个”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

配套效应。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耿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亦称作为”配套效应“,也就是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现象。从学生的成长过程看,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的习惯,都可以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一件”睡袍“。在这里笔者想提醒班主任,应为学生准备几件有价值的”睡袍“。

首因效应。心理学家曾经做了这样的实验:让学生评价一个人,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先看介绍这个人内向的材料,然后再看介绍这个人外向的材料;第二组恰恰相反。结果是第一组大部分评价他为内向,第二组评价的多为外向,这象被称为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它是指第一次接触陌生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1、班主任在刚接班后要全面了解学生,尽量避免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对学生产生偏见,影响到以后的班级管理。

2、在与学生初次接触时,力争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这样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得到学生的信任,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以后实施有效的教育奠定基础。

半途效应。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累的交互作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教育学生时多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多注意进行意志磨练。行为学家提出了”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对于防止半途效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指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鲜明的知觉,从而掩盖了其他特征。美国心理学家戴恩等人有个研究,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分别是有魅力的、无魅力的和魅力中等的,然后让被试者从与魅力无关的方面去评价这些人,如他们的职业、婚姻、能力等。结果发现,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是最高的。无魅力者得分最低,这种漂亮的人各方面都好,实际上就是光环效应的典型表现。很多班主任都有这样的观点,学生成绩好,就样样都好;学生成绩差,就觉得他一无是处。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充分注意学生特长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闪光点得到别人的认可,受到别人的尊重,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也应注意,虽然对学生偏爱一些是人之常情,但过分的偏爱或溺爱都会导致感情用事,对错不分,有的还会一俊遮百丑,实际上对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近因效应。由于最近了解的东西掩盖了对某人一贯了解的心理现象叫做近因效应。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陌生人的知觉,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而对于熟悉的人,对他们的新异表现容易产生近因效应。近因效应在学生交往中也是常见的,例如两个学生本来相处得很好,甲对乙堪称关怀备至,可是却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痛恨,这就属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同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始终给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一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二是要不断鼓励学生进步,让学生能以新的姿态展现在外人面前,不断激励学生进步。

齐加尼克效应。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一批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同时完成20项工作。结果一组顺利完成了任务,而另一组却未完成。试验表明,虽然受训者在接受任务时均呈现出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其紧张情绪逐渐消失;而未完成任务者,紧张情绪却持续存在,且呈加剧倾向。后一种现象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这种效应启示我们:学习负担重,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学习效果就会越来越差。作为班主任,必须重视这一效应,采取有效措施,一是不要对学生提出过多、过高的要,二是班主任要设法帮助学生按时完成任务,以适当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学得愉快。

从众效应。有一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意思是说,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这种人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心理倾向被称为从众效应。这一效应的启示是。班主任要善于发挥从众效应的积极作用。首先要有意识地通过班会、黑板报等舆论阵地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其次,要抓好班团干部和积极分子等基本队伍的建设,组成坚强的堡垒,要及时发现班上的不良倾向,对症下药,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以防止产生从众效应的负作用。

马太效应。《圣经》中”马太福音“里有一句名言:”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美国着名哲学家罗帕特?默顿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即荣誉越多的科学家,授予他的荣誉就越多;而对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对其做出的成绩往往不予承认。他于1973年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在班级管理中,就是好学生好对待,差学生差对待;而好与差的标准主要还是学习成绩。对于一些班主任心中的好学生来说,爱”过剩“的时候,就会贬值,他们对表扬就会变得麻木不仁,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这种优越的社会心理环境会使他们在成长中变得非常脆弱,经不起挫折。而对另外一些学生仅仅因为分数不高,就会长期处在被班主任的关爱遗忘的角落,这种人为造成的恶劣的心理环境,将会使他们情绪偏激、行为带有触发性和冲动性,这样必然导致学生个性的畸形发展,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

期望效应。有一次,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一个学校里做完调查后,划了一部分名单告诉班主任,这些学生很有发展潜力。但要求班主任不要告诉学生、一个学期后发现这些学生进步很快。其实这些学生都是随便划出的,这就是着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又叫期望效应。它告诉我们,真诚的期待和不懈的努力,终会结出预期的果实。平时,班主任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寄予厚望,使这种真诚的期待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情绪效应。古希腊有个杰出的哲学家叫德漠克利特,他总是笑脸迎人,不摆架子,被人美称为”含笑哲学家“。现在的商店、宾馆的服务员都开展了”微笑服务“,目的是取得良好的情绪效应。同样,如果我们在平时,特别是在班主任工作不顺利或情绪不好的时候能注意调整,多给学生以笑脸,给学生以信任,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那么,在学生犯错误时,即使我们严厉地批评他,他也会认为这是为他好,从而能虚心地接受我们的批评。

空白效应。心理实验表明,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一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这就是空白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班主任要善于留白,如在表达方面留白,针对某些问题,班主任不妨先不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去想、去说,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在实践方面留日,给学生一个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思考方面留白,班主任应给学生思考分析的机会。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判断和面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在批评方面留日,批评之后,留有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责备的时间。这样学生就不会有一种被”究追不舍‘之感,反抗心理就会锐减。

南风效应。有一则寓言,讲北风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劲,可越刮,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徐徐,轻柔温柔,使人自觉地把大衣脱下。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南风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是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采取符合学生实际和需要的管理方式。二是管理措施要人性化。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信心,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激励人、焕发人,容忍学生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贝尔纳效应。英国学者贝尔纳勤奋刻苦,同时又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他毕生研究晶体学或生物化学,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另一条路——为他人去做一架云梯,把一个富有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科学的高峰,这一举动被科学家们称为“贝尔纳效应”。作为班主任,不一定有贝尔纳的天赋,也不一定是某学科的专家学者,但与学生相比,总在一些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班主任只要认真地把自己的优势加以发挥和利用,就能逐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更快地进步,产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

第7篇:班级管理中的25种心理效应

随着对学生心理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心理知识被应用到班级管理中。心理效应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班主任如果能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就能够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角色效应。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人的角色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上的,由于很多班主任普遍存在着对学生社会角色期望的偏差,比如“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学习好,而学习好的标准就是成绩好,对学生的成长和角色发展都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学生出现了角色概念的偏差。一些学生常以“我的爸爸是经理”、“我的爷爷是高干”等为炫耀,把自己与长辈的角色等同起来,颠倒了角色概念的关系,致使这类学生养成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畸形心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确定学生的角色,通过采取角色扮演、角色创造等形式实现学生的角色行为。

暗示效应。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门槛效应。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仅仅是附加了一句话“哪怕是一分钱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这就是著名的门槛效应。这一效应的基本内容就是由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查尔迪尼分析认为,对人们提出一个很简单的要求时,人们很难拒绝,否则怕别人认为自己不通人情;当人们接受了简单的要求后,再提出较高的要求,人们为了保持认识上的统一和给外界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倾向于接受较高要求。这一效应告诉我们,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学生心理接受能力,应少一些,小一些,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奖惩效应。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行为的外部强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过影响学生的自身评价,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由奖惩所带来的行为的强化或弱化就叫做奖惩效应。心理学实验证明,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但奖励学生的原则应是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否则易造成“为钱而学”、“为班主任而学’的心态。同时奖励要抓住时机,掌握分寸,不断开化。当然“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必要的惩罚是控制学生行为的有效信号。惩罚时用语要得体、适度,就事论事,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受罚和怎样改过。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奖惩的频率,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看,当奖惩的比例为5:1时往往效果最好。

拆屋效应。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成人生人活中多见,但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这些。如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后离家出走,班主任很着急,过几天学生安全“拆屋”,犯了错误相当于“开天窗”,用的就是拆屋效应。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育方法一定恰当,能被学生所接受,同时对学生的不合理要求或不良的行为绝不能迁就。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在这些方面养成与班主任讨价还价的习惯。

链状效应。有一句俗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作用。这种效应在年龄低的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就学生的链状效应看不是单方面的,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在个性、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发生综合影响。利用学生的链状效应,让不同性格的学生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因此作为班主任,应有意识地优化学生周围的环境,如让娇生惯养的学生与独立性较强的朋友做伴,胆小畏法的学生应和勇敢坚强的学生交友。

禁果效应。“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由于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发育期,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因此常出现禁果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有两个;

1、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2、要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名人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给大学心理系学生讲课时,向学生介绍说聘请到举世闻名的化学家。然后这位化学家说,他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强烈的气味,但对人体无害。在这里只是想测一下大家的嗅觉。接着打开瓶盖,过了一会儿,他要求闻到气味的同学举手,不少同学举了手,其实这只瓶子里只不过是蒸馏水,化学家是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这种由于接受名人的暗示所产生的信服和盲从现象被称为名人效应。名人效应的产生依赖于名人的权威和知名度。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在他们那一领域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所以名人更能引起人们的好感、关注、议论和记忆。由于青少年的认识特点及心理发展,他们所希望的名人多为形式化、表面性的形象所吸引。他们喜欢的名人多为歌星、影星一类,出现追星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为学生选择好“名人”,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刻板效应。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的例子:青年人往往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而老年人又往往认为青年人举止轻浮。教授总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工人则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等。人们头脑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群体心理中比较多见,但在不少班主任心中也存在。曾经有位平时学习不好的学生有一阶段学习特别刻苦,在期末考试时成绩特别突出。知逍考试成绩后,一些班主任说的是“成绩是不错,作弊了吗?”由于平时班主任已对学生有了刻板印象,在学生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很容易造成偏见、成见,既伤了学生的自尊,也影响了班主任形象。

鲍鱼效应。沙丁鱼捕捞后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就会很快地死去,挪威渔民每次从海上归来,为了不让鱼在途中死去,在鱼舱室放几条鲶鱼,以挑起它们和沙丁鱼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使大量的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地游动。其结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还能保证它们活蹦乱跳地抵达港口。这种现象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鲶鱼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1、在适度的紧张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因此,班主任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度的紧张氛围,并引导学生在紧张中学会适应。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过度的紧张应该避免,以防止对学生身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2、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中的“鲶鱼”,班级中常常有这样一些学生,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的纪律和学习。如果不好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则常常会起相反的作用。在班干部的设置上若能将这些人提拔到适当的领导岗位,就会产生鲶鱼效应,班级活动容易开展,班集体建设更为顺利。

自己人效应。有一种效应叫自己人效应,就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不惜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因此,班主任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朋友。

超限效应。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

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这个效应启示我们,在批评或表扬学时,应掌握一个“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

配套效应。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耿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亦称作为“配套效应”,也就是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现象。从学生的成长过程看,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的习惯,都可以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一件“睡袍”。在这里笔者想提醒班主任,应为学生准备几件有价值的“睡袍”。

第8篇:班级管理中的25种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班主任如果能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就能够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角色效应。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人的角色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上的,由于很多班主任普遍存在着对学生社会角色期望的偏差,比如“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学习好,而学习好的标准就是成绩好,对学生的成长和角色发展都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学生出现了角色概念的偏差。一些学生常以“我的爸爸是经理”、“我的爷爷是高干”等为炫耀,把自己与长辈的角色等同起来,颠倒了角色概念的关系,致使这类学生养成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畸形心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确定学生的角色,通过采取角色扮演、角色创造等形式实现学生的角色行为。

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门槛效应。

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仅仅是附加了一句话“哪怕是一分钱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这就是著名的门槛效应。这一效应的基本内容就是由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查尔迪尼分析认为,对人们提出一个很简单的要求时,人们很难拒绝,否则怕别人认为自己不通人情;当人们接受了简单的要求后,再提出较高的要求,人们为了保持认识上的统一和给外界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倾向于接受较高要求。这一效应告诉我们,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学生心理接受能力,应少一些,小一些,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奖惩效应。

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行为的外部强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过影响学生的自身评价,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由奖惩所带来的行为的强化或弱化就叫做奖惩效应。心理学实验证明,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但奖励学生的原则应是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否则易造成“为钱而学”、“为班主任而学’的心态。同时奖励要抓住时机,掌握分寸,不断开化。当然“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必要的惩罚是控制学生行为的有效信号。惩罚时用语要得体、适度,就事论事,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受罚和怎样改过。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奖惩的频率,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看,当奖惩的比例为5:1时往往效果最好。

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成人生人活中多见,但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这些。如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后离家出走,班主任很着急,过几天学生安全回来后。班主任反倒不再过多地去追究学生的错误了。实际上在这里,离家出走相当于“拆屋”,犯了错误相当于“开天窗”,用的就是拆屋效应。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育方法一定恰当,能被学生所接受,同时对学生的不合理要求或不良的行为绝不能迁就。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在这些方面养成与班主任讨价还价的习惯。

链状效应。

有一句俗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作用。这种效应在年龄低的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就学生的链状效应看不是单方面的,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在个性、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发生综合影响。利用学生的链状效应,让不同性格的学生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因此作为班主任,应有意识地优化学生周围的环境,如让娇生惯养的学生与独立性较强的朋友做伴,胆小畏法的学生应和勇敢坚强的学生交友。

禁果效应。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由于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发育期,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因此常出现禁果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有两个;

1、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2、要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名人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给大学心理系学生讲课时,向学生介绍说聘请到举世闻名的化学家。然后这位化学家说,他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强烈的气味,但对人体无害。在这里只是想测一下大家的嗅觉。接着打开瓶盖,过了一会儿,他要求闻到气味的同学举手,不少同学举了手,其实这只瓶子里只不过是蒸馏水,化学家是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这种由于接受名人的暗示所产生的信服和盲从现象被称为名人效应。名人效应的产生依赖于名人的权威和知名度。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在他们那一领域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所以名人更能引起人们的好感、关注、议论和记忆。由于青少年的认识特点及心理发展,他们所希望的名人多为形式化、表面性的形象所吸引。他们喜欢的名人多为歌星、影星一类,出现追星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为学生选择好“名人”,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刻板效应。

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的例子:青年人往往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而老年人又往往认为青年人举止轻浮。教授总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工人则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等。人们头脑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群体心理中比较多见,但在不少班主任心中也存在。曾经有位平时学习不好的学生有一阶段学习特别刻苦,在期末考试时成绩特别突出。知逍考试成绩后,一些班主任说的是“成绩是不错,作弊了吗?”由于平时班主任已对学生有了刻板印象,在学生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很容易造成偏见、成见,既伤了学生的自尊,也影响了班主任形象。

鲍鱼效应。

沙丁鱼捕捞后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就会很快地死去,挪威渔民每次从海上归来,为了不让鱼在途中死去,在鱼舱室放几条鲶鱼,以挑起它们和沙丁鱼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使大量的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地游动。其结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还能保证它们活蹦乱跳地抵达港口。这种现象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鲶鱼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1、在适度的紧张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因此,班主任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度的紧张氛围,并引导学生在紧张中学会适应。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过度的紧张应该避免,以防止对学生身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2、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中的“鲶鱼”,班级中常常有这样一些学生,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的纪律和学习。如果不好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则常常会起相反的作用。在班干部的设置上若能将这些人提拔到适当的领导岗位,就会产生鲶鱼效应,班级活动容易开展,班集体建设更为顺利。

自己人效应。

有一种效应叫自己人效应,就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不惜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因此,班主任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朋友。

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 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这个效应启示我们,在批评或表扬学时,应掌握一个“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

配套效应。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耿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亦称作为“配套效应”,也就是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现象。从学生的成长过程看,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的习惯,都可以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一件“睡袍”。在这里笔者想提醒班主任,应为学生准备几件有价值的“睡袍”。

首因效应。

心理学家曾经做了这样的实验:让学生评价一个人,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先看介绍这个人内向的材料,然后再看介绍这个人外向的材料;第二组恰恰相反。结果是第一组大部分评价他为内向,第二组评价的多为外向,这象被称为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它是指第一次接触陌生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1、班主任在刚接班后要全面了解学生,尽量避免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对学生产生偏见,影响到以后的班级管理。

2、在与学生初次接触时,力争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这样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得到学生的信任,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以后实施有效的教育奠定基础。

半途效应。

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累的交互作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教育学生时多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多注意进行意志磨练。行为学家提出了“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对于防止半途效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光环效应。

又称晕轮效应、是指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鲜明的知觉,从而掩盖了其他特征。美国心理学家戴恩等人有个研究,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分别是有魅力的、无魅力的和魅力中等的,然后让被试者从与魅力无关的方面去评价这些人,如他们的职业、婚姻、能力等。结果发现,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是最高的。无魅力者得分最低,这种漂亮的人各方面都好,实际上就是光环效应的典型表现。很多班主任都有这样的观点,学生成绩好,就样样都好;学生成绩差,就觉得他一无是处。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充分注意学生特长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闪光点得到别人的认可,受到别人的尊重,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也应注意,虽然对学生偏爱一些是人之常情,但过分的偏爱或溺爱都会导致感情用事,对错不分,有的还会一俊遮百丑,实际上对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近因效应。

由于最近了解的东西掩盖了对某人一贯了解的心理现象叫做近因效应。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陌生人的知觉,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而对于熟悉的人,对他们的新异表现容易产生近因效应。近因效应在学生交往中也是常见的,例如两个学生本来相处得很好,甲对乙堪称关怀备至,可是却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痛恨,这就属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同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始终给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一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二是要不断鼓励学生进步,让学生能以新的姿态展现在外人面前,不断激励学生进步。

齐加尼克效应。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一批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同时完成20项工作。结果一组顺利完成了任务,而另一组却未完成。试验表明,虽然受训者在接受任务时均呈现出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其紧张情绪逐渐消失;而未完成任务者,紧张情绪却持续存在,且呈加剧倾向。后一种现象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这种效应启示我们:学习负担重,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学习效果就会越来越差。作为班主任,必须重视这一效应,采取有效措施,一是不要对学生提出过多、过高的要,二是班主任要设法帮助学生按时完成任务,以适当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学得愉快。

从众效应。

有一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意思是说,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这种人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心理倾向被称为从众效应。这一效应的启示是。班主任要善于发挥从众效应的积极作用。首先要有意识地通过班会、黑板报等舆论阵地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其次,要抓好班团干部和积极分子等基本队伍的建设,组成坚强的堡垒,要及时发现班上的不良倾向,对症下药,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以防止产生从众效应的负作用。

马太效应。

《圣经》中“马太福音”里有一句名言:“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帕特•默顿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即荣誉越多的科学家,授予他的荣誉就越多;而对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对其做出的成绩往往不予承认。他于1973年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在班级管理中,就是好学生好对待,差学生差对待;而好与差的标准主要还是学习成绩。对于一些班主任心中的好学生来说,爱“过剩”的时候,就会贬值,他们对表扬就会变得麻木不仁,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这种优越的社会心理环境会使他们在成长中变得非常脆弱,经不起挫折。而对另外一些学生仅仅因为分数不高,就会长期处在被班主任的关爱遗忘的角落,这种人为造成的恶劣的心理环境,将会使他们情绪偏激、行为带有触发性和冲动性,这样必然导致学生个性的畸形发展,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

期望效应。

有一次,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一个学校里做完调查后,划了一部分名单告诉班主任,这些学生很有发展潜力。但要求班主任不要告诉学生、一个学期后发现这些学生进步很快。其实这些学生都是随便划出的,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又叫期望效应。它告诉我们,真诚的期待和不懈的努力,终会结出预期的果实。平时,班主任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寄予厚望,使这种真诚的期待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情绪效应。

古希腊有个杰出的哲学家叫德漠克利特,他总是笑脸迎人,不摆架子,被人美称为“含笑哲学家”。现在的商店、宾馆的服务员都开展了“微笑服务”,目的是取得良好的情绪效应。同样,如果我们在平时,特别是在班主任工作不顺利或情绪不好的时候能注意调整,多给学生以笑脸,给学生以信任,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那么,在学生犯错误时,即使我们严厉地批评他,他也会认为这是为他好,从而能虚心地接受我们的批评。

空白效应。

心理实验表明,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一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这就是空白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班主任要善于留白,如在表达方面留白,针对某些问题,班主任不妨先不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去想、去说,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在实践方面留日,给学生一个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思考方面留白,班主任应给学生思考分析的机会。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判断和面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在批评方面留日,批评之后,留有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责备的时间。这样学生就不会有一种被“究追不舍’之感,反抗心理就会锐减。 南风效应。

有一则寓言,讲北风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劲,可越刮,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徐徐,轻柔温柔,使人自觉地把大衣脱下。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南风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是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采取符合学生实际和需要的管理方式。二是管理措施要人性化。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信心,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激励人、焕发人,容忍学生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贝尔纳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纳勤奋刻苦,同时又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他毕生研究晶体学或生物化学,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另一条路——为他人去做一架云梯,把一个富有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科学的高峰,这一举动被科学家们称为“贝尔纳效应”。作为班主任,不一定有贝尔纳的天赋,也不一定是某学科的专家学者,但与学生相比,总在一些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班主任只要认真地把自己的优势加以发挥和利用,就能逐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更快地进步,产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

当然这些效应的启示远不上这些,还需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心理效应和现象,需要班主任不断地探索。

第9篇:班级管理中必知的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学班主任,应认真学习和研究一些心理效应,充分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提高管理实效。

一、正确运用“门坎效应”,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门坎效应指的是一个人接受了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

门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班级管理中,为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该给学生制定一个目标,但要将总目标分解成若干呈梯级的子目标。一旦学生实现了第一级子目标,就通过了门坎,再加上班主任的鼓励和引导,使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喜悦。然后逐步提高目标的层次,就有如上台阶一样,一级一级的,最终达到预期的总目标。为了更好地发挥门坎效应,班主任在制定具体的管理目标时,应注意如下原则:

1.目标的合理性。制定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的子目标要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处于同一层次,学生努力就可以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在制定目标时,班主任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情况,以确保目标的可行性、合理性。

2.目标的层次性和具体性。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学习态度总是存在差异。为了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必须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根据优、中、差生的知识基础与表现,制定不同层次的、具体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3.教育者的参与性。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而且自己也要积极参与其中。在学生迈“门坎”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一旦达到某个阶段的子目标时更要及时加以鼓励,使学生产生兴趣与动力,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激化学生产生实现更大目标的动机。

二、正确运用“瓦拉赫效应”,寻找学生智能发展的“最佳点”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这样评价:“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的智慧之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瓦拉赫的成功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其强项和弱项。他们一旦找到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使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班主任应主动运用“瓦拉赫效应”,积极地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智能发展的“最佳点”。

1.变堵为导,把学生由被动推向主动。传统的班级管理以堵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服从地位。这种单向性的、不平等的关系天然地包涵着专制主义。而被剥夺了自主性、被伤害了自尊心的学生,对班主任抱有反感,甚至怨恨情绪,师生关系时常处于冲突和对抗之中,更谈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潜能。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约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自己智能的强点。

2.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潜能搭建舞台。班主任可就本班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辩论、演讲、手抄报比赛、普通话比赛、主持主题班会、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丰富多采的活动可为学生展示特长和个性提供场所,每个学生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能讲的讲能写的写,能动手的动手。它使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为普通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提供建立自信和多元发展的机会。

三、正确运用“共生效应”,建立互帮互助的学习“共生圈”

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共生效应”。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人类当中也存在。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一个“共生效应”的杰出典型。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充分利用“共生效应”,发挥优等生的带头作用,帮助学生建立一个互帮互助的学习“共生圈”。班主任在管理实践中,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之后,可以将学生按优良等次搭配,把全班学生分成6个组。每组由7~8人组成,其中包括1~2名优等生,1~2名后进生,2~4名中等生。要求他们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并且将以小组的总成绩来衡量每个成员的成绩。因此,小组每个成员都必须对自己和组织内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不仅要自己获得成功,也要关心帮助其他成员获得成功。在“共生圈”内,一方面,班主任要引导同学之间相互探讨、交流,各自从异于己优于己中不断自我完善。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引导各“共生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竞赛,形成一个总的“共生圈”。这样,就会使互相帮助、你争我赶的学习氛围在班级中不知不觉形成。一学期下来,每个人都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四、克服“刻板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社会心理学中,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它是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笼统的看法,从而产生一种刻板印象。在学校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班主任对学习成绩优异、表现好的学生,脸上往往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并器重和青睐他们。而对学习成绩较差、表现差的学生往往歧视,并表现出厌烦的情绪。实践证明,这样对待后进生,会使他们丧失学习信心,失去克服困难的勇气,甚至产生颓废的情绪。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学生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1.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中的一个基本观点,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何况是具有灵性、充满生机活力的每一个具体学生呢?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教师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要求学生十全十美,对学生求全责备,这与发展观点是相对立的。古今中外无数事实给我们许多启示:爱迪生被称为发明大王,但他小时候考试却常常不及格,被老师骂作“不折不扣的糊涂虫”。英国数学家巴伯基和文学家马阿特两人是同班同学,都是考分不高的学生,有一次老师当众奚落两人说:“这两个没出息的家伙。”可后来,恰恰是他们俩取得令人震惊的成就。所以,班主任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彻底摒弃认为一般学生,特别是学业暂时不好的学生就不会有发展的陈旧观念。

2.用辩证、全面的观点看待学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十个指头有长短”。看待学生应采取辩证的、全面的观点,对学生的德、智、体,以及过去和现在都要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特长,也有不足,不能只了解缺点的一面,不了解优点的一面。一句话,不能只见局部枝节上的瑕疵,而看不到本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主观、武断的论断定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因此,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克服“刻板效应”,用发展的、辩证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上一篇:我一个人生活下一篇:高校思政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