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中,“班級文化”就像是一只隐形的旗帜,指挥着整个班级的发展方向。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可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熏陶学生,有利于落实学校的管理,有利于学生在中学阶段身心健康地持续发展,对学生全面发展更是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篇1:

浅谈中专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管理的影响

【摘 要】中专学校的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面对的直接管理对象就是学生,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学习生活的良好班集体氛围,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均衡发展。班级文化建设作为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有效的德育方式,在班级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专学校 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管理

作为一种动态的教学组织活动的过程,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一直是中专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成果体现的是统一的班集体的整体精神面貌。本文浅谈中专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管理可以產生的积极影响,探讨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管理这两项教育教学工作之间的联系,思考如何让中专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和班级文化建设工作达成互相促进的良好教育效果。

一、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完善班级民主管理模式

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中专教师促进和优化班级的民主管理措施,完善班级的民主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符合学生客观条件和发展规律的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在传统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的班级管理模式偏向于班主任专断式的管理模式,对学生本身的关注程度不高,强调的是教师的专业性和指导性以及管理中专学生的教师的权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新课改后的教育理念中更强调素质教育,更关注学生本身,更提倡围绕学生建立生本课堂。再加上年龄的不断增长和社会风气不断开放,各个方面的变化也让新时代中专学校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民主管理意识不断觉醒,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了不少中专教师推崇的管理模式,也是一种理想化的班级管理模式。中专教师在推行这种理想化的班级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实际的阻碍,教师需要结合班级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以及结合目标管理、平行管理等其他管理模式,一一克服这些实际的困难。

民主管理模式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常规管理模式和平行管理模式等其他班级管理模式,民主管理模式更关注班级管理的直接对象——学生本身,更强调学生主动承担班级管理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在这样的班级管理模式下,中专学生会更加注重班集体中自己的位置和自己的责任,会在良好的班级风气的指引下,主动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班级任务。班级文化建设强调的是班级内学生整体的精神状态的积极向上,和班级民主管理模式的最终教育目的在某些方面是有一定的重合的。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比较好,学生会将班集体真正视为自己的大家庭,班级的凝聚力逐渐形成,就会形成“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班级文化氛围,而不是像一盘散沙那样。班级文化建设开展得不好的班集体,班内学生往往忽视自己班集体的集体荣誉,学生在学校里各自形成小团体不愿维护集体利益,毕了业就各奔东西不再联系。但是当中专教师将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和班级民主管理制度结合在一起之后,教师放权给学生,学生也不会辜负教师的期待,这样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通过日常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推进班级管理制度

为了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来促进班集体的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中专教师可以从日常的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抓起。首先,班级管理工作持续运行的前提是一个合理的、符合中专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客观发展要求的班规。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学生的哪一个班级共同学习阶段,班规班训都是班集体内成员需要共同遵守和维护的内容,是维护班集体运行秩序和班级内所有成员利益的有力武器。中专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共同参与制定班规班训这一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做起,推进班级管理工作。班规班训的拟定和最终确认不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也不是班干部和教师就能完成的任务,应该是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因为制度和规则最终还是要由全体学生共同维护。教师应该鼓励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班规班训制定这一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保证最终班规班训能够被大多数学生认可和肯定,是进行班级管理的有效措施。其次,班级学生自治团体的确立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中专教师在推进这一工作的过程中也可以践行自己的管理意识,优化班级管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和班集体内所有学生集体协商,共同确认学生自主管理集体,也就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作为学生的知心人、教师的好帮手的班干部团体。保证最终选择的班干部是学生和教师共同认可的,是有利于后期共同策划和组织班集体活动的学生发言人和教师传话筒,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相关工作的顺利推进。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其他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对班级管理模式的优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比如说班级例会的开展,班级中每个星期或者每个学习阶段总是有固定的开会时间,班级管理者和学生自主管理团体和班集体内的全部同学会聚在一起,共同商讨一些班级管理工作。这个过程同样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中专教师可以在这个时期将一些重要的思想内容展现给学生,和学生一起学习近期的党的相关路线和方针政策,一起思考近期发生的重大的学习问题,对近期班级内出现的一些学习或者生活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和需要强调的内容。还有集体活动的组织和集体比赛的参与,这是锻炼班集体内学生的坚强意志和竞争意识的良好时机,也是促进班级内同学的共建友好合作关系,提升班干部管理能力和协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时期。

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和班级管理模式的完善实现有效的整合,形成统一有机的整体,可以培养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可以促进班级管理者——教师和班级管理对象——学生的共同成长,可以培育学生正确的三观,可以锻炼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最终不断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

三、结束语

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马上完工的,也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取得较为明显的进展的,教师还需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时时注意,不断投入时间和精力,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和班级管理模式的融合和发展。中专教师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果选择的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得当,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就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实现班级管理的最终教育目的,促进班级内学生的全面、均衡和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琼.浅谈核心素养视域下中专学校班级管理策略[J].才智,2019(25):168.

[2]张志开.中专学校实施有效班级管理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6(29):50.

作者:江彩霞

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篇2:

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摘 要: 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中,“班級文化”就像是一只隐形的旗帜,指挥着整个班级的发展方向。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可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熏陶学生,有利于落实学校的管理,有利于学生在中学阶段身心健康地持续发展,对学生全面发展更是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 班级文化 班级管理 班主任工作

涓涓不息的精神泉流来自文化,奋力前进的动力之源来自文化,永不放弃的梦想之旅还是文化。因此,人生的创新、超然、慎重自然就成了经营文化的题中之意。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实践证明,生动、活泼、富有人文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经营好班级文化,才能为学生创造新的价值,使班级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如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我结合十几年来的管理经验,谈谈在班级管理中如何进行文化建设。

一、选拔德才兼备的班委

针对本班级的情况,我围绕“做人、做事、做学问”,制定班级建设总目标:团结互勉共进。一个班级要想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必须把德才兼备的学生选拔出来担任班干部。班干部是班级文化的载体,是班级文化的宣传队,更是班级文化的播种机。经营班级文化,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班干部队伍,构建一个科学合理、权责明确的班级管理体系。

选拔班干部,遵循以下标准:有德有才破格任用;有德无才锻炼任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依据此标准,采用民主选举与教师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一支“权为班所用、情为班所系、利为班所谋”的富有合作与竞争力的团队。团队本着“以生为本、科学管理”的理念,整合全班人力资源,形成竞争新格局。以他们为核心,同心协力,群策群力,创建班级文化,为高中三年的打拼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营造文化氛围,触动心灵世界

环境造就人。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形的资源,已经成为衡量班级发展快慢的重要指标。因此,经营班级文化,触动学生心灵,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摘 要: 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中,“班级文化”就像是一只隐形的旗帜,指挥着整个班级的发展方向。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可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熏陶学生,有利于落实学校的管理,有利于学生在中学阶段身心健康地持续发展,对学生全面发展更是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 班级文化 班级管理 班主任工作结合学校的要求,采用“立体化”设计思路,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跃动着思想的火花,营造出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具体设计如下:

1.励志文化

(1)班名:如“博识”,取博学多识之意,寄寓每个学生能学有所成。

(2)班徽:可设计为“奔跑者”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炽热的红色代表着激情,奔跑者象征着莘莘学子对知识的渴求,奔跑加速度是梦想的脚步,奔向成功最远处。

(3)对联文化:教室里赫然写上一副对联“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两句成了学生的励志警言。他们深知在这残酷的竞争中,连苦累都不敢面对的人,不仅不会触摸到现实成功的喜悦,更不可能拥有灿烂的未来。

(4)班歌文化: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父母亲的期望,带着自己的梦想来学习的。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激励,是一种鞭策。选取《父亲》、《母亲》和《飞得更高》三首歌曲作为班歌,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真正体现做人理念:先做人,后成才。只有做好一个真正的人,才能做好该做的事;做自己想明白的事,还要正确地做自己想明白的事,直到成功。

2.墙报文化

“细节决定成败,规范就是分数”。针对学习策略提出“一枝一叶一世界”的主题要求,“枝”是树木的主干,即在学习中一定要抓住主干知识;“叶”是树干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在学习中一定要落实到每一个考点;“世界”则代表着一门学科,即在学习中只有抓住了枝,落实了叶,牢牢把握住高考的脉搏,才能做到学科、考点、知识点融会贯通。

3.感恩文化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整片汪洋大海。左边是母亲流的血,右边是父亲流的汗,是父母用血汗钱供我们在这儿求学,我们有什么理由虚度光阴,又有什么理由不全力以赴?把“父亲”“母亲”请入课堂,极大触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真正了解了“丝丝白发儿女债,历历深纹岁月痕”;真正了解了父母的艰辛与不易;真正了解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回报父母感恩苦学,让父母省心、让父母放心、让父母安心、让父母开心成为学生竞相努力的目标。

4.笔记文化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笔记旨在培养学生“温故而知新”的学习习惯,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审题答题的能力。所谓的“三本”,一是笔记本,它主要用来记录老师上课讲的重难点,便于课下复习巩固。二是错题本,它主要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和知识漏洞,便于在复习时重点突破,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效率,避免盲目性。三是好题集锦,它主要用来摘抄经典考题,总结解题规律,探究高考奥秘。

5.激励文化

美特斯邦威有一句经典的广告语:不走寻常路。灵感创造了属于学生不平凡的“路”,同学们踊跃为属于他们的路命名。如“梦远”寓意我们都怀着远大的理想走在今天的小径上,经过自己三年的拼搏,明天我们定会走上高考成功的辉煌大道;再如“淘宝”寓意我们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在这金色的年代,我们不但要淘到宝贵的知识,还要淘到珍贵的同学情、师生情这一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创意的构思,设计创意的人生。

6.人际文化

在经营班级文化中,和谐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这里的人际关系主要指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要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要在日常工作中逐步加深师生感情,从点滴小事做起,把温暖送到每个学生心中;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己”,比如学生犯了错误,他已经知道错了,班主任就无需再进行指责批评,一个暗示的眼神,往往比批评更有效果。

其实还有很多文化的创意,凝结着学生和老师的心血。这样,同学们每天都走在自己命名、自己管理的路上,迎着时代的压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功之路漫长崎岖,他们不仅收获了在路上的成功喜悦之情,而且品尝了在路上的酸甜苦辣;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沐浴了三年的文化熏陶,懂得了做人的本责。因此,培养学生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就如同站在数万年人类悠长的历史与数万光年的星系空间角度来看地球,看人类,看社会,看人生,就能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就能既顺其自然,又积极进取,何乐而不为。

作者:周奋翼

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篇3: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指导下,在朝着班级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蕴藏着巨大的教育契机,本人就此结合自己的认识及班主任经验,就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养成习惯

班级规章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规章制度的好坏,是否科学、合理,是衡量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目的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而良好习惯的养成没有制度的约束,是难以实现的。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我结合校规校纪,发扬民主,与全班同学共同商讨,制订了一套适合本班学情的班级规章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度、值日监督制度、劳动卫生制度、作息制度、奖惩制度以及班级公约、学习公约等。由于制度的完善,培养了学生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及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使得整个班级活动能有条不紊的开展。

二、美化教室,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它的氛围不仅反映一个班级学生的精神风貌,而且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我一贯注重对教室空间的美化。首先,在教室后墙壁上挂了钟表,寓意学生要珍惜时间,钟表之下布置了“学习园地”,其上有学生精心设计的图案,亲手书写的文字。两侧分别是“团结、诚信、自律、自强”的班训和“勤奋、认真、自觉、高效”的学风,靠后墙还设有爱心书屋。其次,在教室靠窗户一侧墙壁上悬挂了书法作品“旷远”、“无数”,提醒着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远大的抱负,在求学路上困难无数,朋友也无数,更有无数的机会在等待我们去把握。而在另一侧墙壁上张贴有学生每天设计的《班级日报》。在前面黑板上还张贴了“踏实做人,勤奋做事”的口号,两侧一边是班风,一边悬挂了中国地图。除此之外,教室还养了许多花和鱼,整个教室的美化贴近学生的思想、生活和行为,营造出一种温馨、团结、守纪向上的文化氛围,带给学生一种家的感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味真、善、美,在良好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三、培养良好的班集体舆论,维护班集体形象

集体舆论是班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良好的集体舆论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会对班级每个成员产生强有力的影响,使他们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和班集体联系起来,从而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直接关系到全班荣誉,于是大家都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以维护集体的形象。集体舆论需要有个阵地,我在学生设计的《班级日报》上做了一些规划,要求他们在每天的《班级日报》上用50℅的版面来反映和报道班级新闻、好人好事、意见建议等。时间长了,学生通过每天设计和阅读《班级日报》,逐渐的规范了自己的言行,班级舆论也向好的方向集中,全班同学的言行举止也有了很好的改变,还被学校政教处评为“行为规范模范班级”。

四、培养优良的班风,发挥班级整体效应

班风是指班级的作风和风气,是班级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和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建设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心里产生一种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班风巨大的激励作用,能使班级中每一个成员精神振奋,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相互间高度信任,人际关系和谐,班集体由此而焕发出无穷的生机和力量。优良班风对班级管理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近一年的努力下,我班逐渐形成了“特别有礼貌、特变守纪律”的班风。由于班风的影响,班级内一些后进生也不断向好的方向转化,考试成绩也稳步提高。

总之,班级文化以其特有的精神凝聚着同学们,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班级文化建设既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又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它是一切班级管理活动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和“催熟剂”。

作者:熊生杰

上一篇:开学第一课国旗下演讲稿下一篇:艺术生开学典礼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