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行为金融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突飞猛进。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打破了传统的金融模式的统治地位,并有逐步取代传统金融理论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基于行为金融学;投资行为;研究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金融行业逐渐成为投资者和金融人才主要从事的热门行业。

第一篇:行为金融论文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互联网金融融资行为原因分析

【摘要】包括互联网基金,互联网银行以及互联网租赁金融等互联网金融各行业全面发展,融资规模不断增大。本文将从投资行为的角度研究市场给与互联网金融融资的原因,投资者的需求和互联网金融的特性供给的联系是文章解释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融资 余额宝 OFO

2017年3月,共享单车平台ofo宣布获得D轮融资约合人民币31亿元,创造行业最高融资记录并且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共享单车平台。①同年5月,互联网货币基金余额宝最新7日年化收益率重回4%,较2016年12月的2.5%上涨了六成。②2017年互联网金融已经从产生之初单一模式发展成多模式行业结构。以余额宝代表的互联网基金,以“ofo”代表的互联网融资租赁,以及互联网银行互联网小额贷款等多种互联网金融形式相继出现并迅速发展。本文对双案例企业数据进行研究,从行为金融角度研究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融资行为产生的原因。

本文将区别于传统金融的作用来研究解释互联网金融为何能在融资上取得巨大的成功,本文将立足于个性化需求这一行为金融的角度展开本文的研究。那么客户的需求会是本文的出发点,在长尾理论③的互联网产品运用中我们知道“尾部”个性化需求客户是互联网金融行业产生的主要客户。这些客户具有数量多,收入低,理财手段匮乏,对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看重等特点。由于金融互联网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本文的解释也立足于当前的以小规模为主的状况。根据行为的原因我们将从经济状况,流动性偏好,投资知识层次来归纳分析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其融资过程中,市场中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投资的主要资金持有人的行为原因。行为金融学以心理学对人们的决策行为的研究成果为立足点,从人的角度来解释市场行为,充分考虑市场主体的心理因素。下面我们将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一、投资人经济状况的影响

数据④显示,2015年,余额宝的90后群体数量进一步攀升,占总体达到41.1%,80后余额宝用户占比32.9%。根据报告⑤显示,虽然50岁以上在人均投资金额方面拥有更雄厚的资金。按照投资者年龄段人均投资情况分布,50岁以上年龄段的投资者人均投资较高,人均投资金额在5万元以上,60岁以上的投资者人均投资金额在9万元左右,中国的财富主要掌握在50,60后这年龄层。因此,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投资者经济状况属于低收入者。互联网金融典型代表P2P公司实際上是低收入者之间的借贷,年轻并低收入通常有着极高的消费欲。P2P公司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让穷人把钱借给了另一部分穷人,创生出这一轮互联网金融神话。

在金融行业没有资金规模的投资是很难获得高收益的,这就是投资中的“门槛”。而余额宝的出现满足了低收入者这种集资获取高收益的需求。而出行中公共出行工具是低收入者的主要采用方式,然而公交车和地铁的弊端在于站点到家仍然存在着距离,因此“最后一公里”的提出实质是OFO满足低收入消费者这一需求的着力点。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当前阶段很大程度瞄准的是拥有巨大数量的低收入人群市场。

二、投资人的流动性偏好影响

上文提到投资人群的低收入状况,并且年轻人在消费时的易冲动心理往往使得这些投资人对投资的流动性要求非常高。甚至其投资目标是保持投资的稳定性与资产的保值首要考虑的是安全,变现能力强,想拿走的时候能随时拿走。在此前提上考虑收益。

数据⑥显示余额宝从2014年第四季一直维持基金规模在5000到7000亿份左右,然而其申购赎回数量却从9000亿份长到了2016年第四季的20000亿分。可见余额宝的融资规模虽然一直稳定增长,但规模内的资金却一直处于高速“流动”状态。OFO共享单车为了迎合用户的流动性需求,押金是可以随时退回的。唯一值得担心的是OFO单车对于押金融资的运作,如果没有收益性的话,很难说当前OFO的“烧钱”免费骑车抢占占有率的做法可以长久。在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余额宝可以获得收益,OFO可以获得单车租赁权,因此互联网金融在流动性上具有优势。

三、投资人的知识层次影响

这里指投资者对于所接触互联网金融是否愿意了解,以及了解程度。这里的不想了解,其实主要是表达这部分人不需要平台来进行教育和引导,只是想快速了解一些简单的资讯。

在互联网金融中不了解且不愿意了解的客户的占比最大。他们对于市场不够了解,也不想了解。他们只有赚钱的欲望,但不愿意付出除资金以外的其他任何成本。他们进入理财市场,一般是由其他基础需求引发,他们所享受到的只是大平台上的便利服务。由于这类平台巨量用户的优势他们成为了第一波被引入互联网金融范围内的用户。除此以外,很了解但不想了解这部分用户是往往是基金经理、研究员之类,他们的需求集中在查询数据、公告或是管理自己的投资组合等。为这部分群体服务的品台如互联网券商Motif Investing。但是由于市场相对较小,技术和专业门槛也比高,开发难度很大。

余额宝实质上属于货币基金产品,而OFO的押金实质上也是一种租赁金融,此前ofo对外公开数据,ofo当前用户量超过1000万,按照每个用户的99元押金计算,也有10个亿的资金规模。这些资金受用户对资金的本身认知影响,通常平均用户资金都不大,因此很多时候,这些小额资金即使在不图收益,不使用单车时仍然存在。上文提余额宝基金规模2014年到2016年经历了5000到7000亿份的过程。而数据⑦显示该基金收益率从2014年的6.763%到现在的2.4%左右。因此收益高会诱导用户投资,而用户对其认知的匮乏会让收益低时资金对收益率的敏感度不高。至于OFO的押金由于本身不高,且单车使用本身存在间断性,因此也具有资金粘性。

因此,可以说互联网金融行业融资的成功更多的是得益于其金融功能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更有效的对接了投资人的特性与需求。

注释

①资料来源:新浪科技新闻网tech.sina.com.cn。

②资料来源:上海证券报www.cnstock.com。

③由《连线》杂志主编Chris Anderson在2004年十月的“长尾” 一文中最早提出,用来描述诸如亚马逊和Netflix之类网站的商业和经济模式。

④数据来源:《余额宝全民报告》。

⑤数据来源:《360你财富2016年春季理财报告》。

⑥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⑦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網fund.eastmoney.com。

参考文献

[1]刘征汇,张乔娜.互联网金融风靡的原因及其监管——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视角[J].当代经济,2016,(19):42-44.

[2]施青华,刘兰娟.互联网金融的用户选择行为实证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5,(06):80-89.

[3]侯哲.互联网金融产品消费者行为意愿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5.

[4]胡国生.基于行为金融的互联网金融分析[J].武汉金融,2015,(01):58-59+7.

作者:严浩坤 韩勇 杜克磊

第二篇:数理金融到行为金融

摘要:行为金融成为近些年金融研究的热点,大有取代数理金融之势,梳理近50年来数理金融到行为金融的发展历程,探究了数理金融和行为金融的主要区别与联系。数理金融基于严格假设前提,探究经济个体的最优决策行为,行为金融对数理金融的假设前提提出修正,探究在有限理性和非完全有效市场下的投资者真实决策行为。前者基于理想,后者基于现实;前者探究的是理想情况下应该怎么样,后者探究的是真实情况背后的原因;前者是一种数学推理的逻辑,后者是一种逆向发现的逻辑,后者比前者更切合实践,从而对现实世界具有更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关键词:数理金融;行为金融;有效理性;投资者

一、发展历程:从数理金融到行为金融的演进

数理金融(Mathematical Finance)是指运用数学哩论和方法,来研究金融市场运行的规律。利用数学方法分析金融问题,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1900年法国数学家巴歇里埃(Bachelier L,)发表了他的博士论文《投机理论》(The Theory of Speculation)。他认为在资本市场中有买有卖,买者看涨、卖者看跌,涨涨跌跌,其价格的波动是布朗运动(BrownianMotion),其统计分布是正态分布。但人们通常认为现代金融学只有50年左右的历史,这50年也就是使金融学成为可用数学公理化方法架构的历史。1952年马科维茨(H.Markowitz,1927-)发表了他那篇著名的论文《投资组合选择》(Portfolio Selection),提出了均值一方差模型(Mean-Variance Portfolio Theo-ry),建立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这才标志着现代标准金融学的诞生,马科维茨因为这个理论而被誉为“投资组合理论之父”。1964年马科维茨的学生夏普(W.Sharpe)在他老师研究基础上,提出单因素模型,构建了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 Pricing Model,简称CAPM),夏普因此与他老师马科维茨一起荣获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958年莫迪格利尼和米勒(Modigliani and Miller)提出MM定理,奠定了公司理财学的基础,并且首次明确提出无套利假设。1970年法玛(Fama)提出市场有效性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得出对有效市场的经典定义:在有效的金融市场中,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能够充分利用市场中的完全信息,最大化其期望效用,使得股票价格的变化始终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信息的变化,投资者的收益率符合随机游走模型。1973年,布莱克(Fisher Black)和斯科尔斯(Myrons Scholes)《期权定价与公司负债》The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Black-Scholes模型(简称B-S模型)。布莱克一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的成功促使1976年罗斯(S.A.Ross)的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 PricingTheory,简称APT)的出现。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是数理金融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段时期内数理金融得到了极大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行为金融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至今还没有一个为学术界所公认的严格定义。泰勒(Thaler)提出,行为金融学应该是研究人类认知、了解信息并付诸决策行动的学科。通过大量的实验模型,他发现投资者行为并不总是理性、可预测和公正的,实际上,投资者经常会犯错。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行为金融奠基人之一的罗伯特·希勒(RoberJ.Shiller)认为行为金融是从对人们决策时的实际心理特征研究人手讨论投资者决策行为的,其投资决策模型是建立在对人们投资决策的心理因素的假设基础上的。国内李心丹(2005)则认为行为金融学是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是研究人们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认知、感情、态度等心理特征及其引起的市场非有效性的一系列问题嘲。可以说行为金融是心理学和金融学的结合,而最早探讨心理学和金融学相结合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bon)的《群体》(The Crowd)和麦基(Mackey)的《非凡的公众错觉和群体疯狂》(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 and Madness of Crowds)。1936年凯恩斯基于心理预期在投资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股市“选美竞赛”理论和“空中楼阁”理论,他认为决定投资者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因素,投资者是非理性的,其投资行为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的,证券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市场中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所形成的合力,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充满了“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1979年Stanford大学心理学教授特维茨基(Tversky)和Priceton大学研究心理学的卡尼曼(Kahneman)共同提出了期望理论(Pros—pect Theory),成为行为金融理论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行为金融理论作为一种新兴金融理论真正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5年德朋特(Debondt)和泰勒(Thaler)发表了题为《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揭开了行为金融学迅速发展的序幕。Shefrim和Statman(1994)的BAPM模型;Dan-iel、Hirshleifer和Subramanyam(1998)的DHS模型及Hong和Stern(1999)的HS模型等出现,行为金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金融和行为金融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二、对比分析:数理金融和行为金融的比较

通过对数理金融到行为金融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发现数理金融和行为金融根本的不同有三个方面:一是假设的基础不同,二是研究的逻辑不同,三是方法和本质的不同。

(一)假设基础的不同

斯蒂格利茨(2010)指出:“经济学理论是一个逻辑推理过程,由一组假设以及由这些假设推演得出的结论共同构成,只有前提假设正确,结论才可能是正确的。”又如Mossin(1973)曾指出:通过检查前提假设,将能够更加准确地发现被忽略的部分,进而估计理想与现实差异的本质和影响。表2归纳了数理金融模型的具体假设。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数理金融和行为金融关于前提假设的分歧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是数理金融认为市场中的人是理性的,即经济行为人对其所处环境的各种状态都具有完美信息,并且在既定条件下每个人都具有使自己获得最大效用的意愿和能力。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1)自利性假设;(2)一致性假设;(3)极大化假设。但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上述经济理性的三个基本含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以西蒙(simon)为代表的有限理性得到了行为金融学派的认同,有限理性认为人类的理性在一定的限度内起作用,即理性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并提出“实质理性”和“过程理性”的区别。行为金融对数理金融完全理性的假设前提进行了修正。二是数理金融认为市场是有效的,而行为金融认为市场并非完全有效。市场是否有效,是行为金融和数理金融争论的核心命题,也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市场有效学说的代表人物法玛认为,尽管大量文献证明了股价长期回报异常的存在,但市场仍是有效的,因为股价对市场信息的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同时存在,异常只是一种“偶然结果”。但希勒反对法玛的观点,他认为不能简单地把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当成是偶然结果,而忽略其背后的心理学依据。泰勒也认为传统数理金融只提供了一系列没有实证支持的资产定价模型以及一系列没有理论支持的实证观察结果,行为金融学的观点及方法将逐渐深入金融学研究的各个层面,以致最后“行为金融学”这一名词将消失。伴随着时间的流逝,纯理性的模型将被纳入一个更为广泛的心理学模型中去,其中完全理性将作为一个重要的特例。

(二)研究的逻辑不同

传统数理金融研究的是经济个体的最优决策行为,是基于严格假设条件下的一种理想情况,可以说是先创造理想,然后逐步走向现实,其关注的重点是理想状况下应该发生什么,而不是现实世界实际上发生了什么,它的研究逻辑可以说是从理想到现实;而行为金融研究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决策行为,是基于现实实际情况下发生了什么及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可以说是先基于现实,然后逐步走向理想,它的研究逻辑是从现实到理想。行为金融对于数理金融来说是一种现实的逻辑,逆向的逻辑。

(三)方法与本质的不同

数理金融主要是把数学作为工具,利用数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金融市场的规律,数学本身不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影响,它仅仅是一种工具。而行为金融除了利用数学的原理和方法外,更加注重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金融市场规律,二者的不同在于人的心理本身会对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金融市场的很多现象和规律都与人的心理有关,心理现象会对投资者的投资产生重大影响,著名投资大师巴菲特的经典名言就是:“别人恐慌的时候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慌。”行为金融探究人们决策时的实际心理特征,研究人的认知、感情、态度等心理特征对投资者及金融市场的影响,是抓住了金融的本质。

三、结语:理想世界到现实世界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可知数理金融的核心理论和模型都是建立在严格的假设前提下的,是对市场达到均衡时所呈现状况的一种完美抽象和阐述,刻画的是一种理想市场状态。正如Miller教授所言:“描述了在经济学家眼中一个理想世界中,存在完美的资本市场,所有的市场参与者的信息完整且对称等条件下的理想结果。”而行为金融从投资者的现实交易行为出发,描述的是现实市场中的真实状态,由于投资者行为的“易错性”,现实世界中投资者总是非理性或有限理性的;由于“反身性”的存在,市场并非都是有效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确凿地证明了有效市场假说的不足。行为金融通过对数理金融核心假设的修订,拉近了理性选择的预设条件和现实生活的距离,赋予了行为金融强大的生命力,使其具有更显著的实践指导意义。

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Howard Marks)(2012)指出:“金融世界最重要的学科不是会计学或经济学,而是心理学。”心理在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心理的高波动性,导致因果关系并不可靠。而数理金融所要求的严格的假设条件,在现实世界中几乎根本不存在,同时心理很多特点,很难用严格的数学来表达,所以金融投资更多的是一门艺术,而非绝对的科学。行为金融重视心理因素在金融世界中的作用,特别是探究了在金融决策中人类心理所发挥的重大作用,算是抓住了金融的核心,而把握住了这个关键,就抓住了打开金融魔方的钥匙,必将促进金融学更大的发展。

展望金融学的未来,不管是数理金融还是行为金融,其最终都将基于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现实市场交易开展研究,并引领人们去认识和了解市场的未来。对于科学研究而言,现代金融学理论发展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释和预测市场,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具有同样的重要性。理论分析基于一系列抽象和简化的前提假设,经由科学的推理过程获得基本结论,而实证检验则要基于市场的现实交易数据对理论推理得出的基本结论进行正确性甄别,并且实证检验的结果又会反过来影响理论的前提设定和推理过程。显然,理论分析为实证检验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实证检验则对理论的假设和结论进行检验,两者是相互印证关系。从这个角度讲,数理金融和行为金融本质上并不矛盾,两者其实是同一个事物站在不同视角得出的不同结论,两者的相互补充和融合则刚好构成了现代金融学理论完整的研究范式。

作者:孟赞 杨建文

第三篇: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投资行为研究

摘 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突飞猛进。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打破了传统的金融模式的统治地位,并有逐步取代传统金融理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基于行为金融学;投资行为;研究

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金融行业逐渐成为投资者和金融人才主要从事的热门行业。对于投资行为的核心研究主要来自于以研究投资者的决策过程为基本核心,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投资者最终形成的研究结论与现实情况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造成这类问题的核心原因主要体现在相关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并没有完全站在相对客观和全面的角度进行判断,没有对投资基本认知情况有一个全方位的细致了解,所以很多人的投资行为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和不足。

1概述

1.1传统金融理论关于人的行为假设

传统金融理论认为人们的决策是建立在理性预期(RationalExpectation、风险回避(RiskAversion)、效用最大化以及相机抉择等假设基礎之上的。但是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实际投资决策并非如此。比如,人们总是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人们往往是根据自己对决策结果的盈亏状况的主观判断进行决策的等等。罗伯特?泰戈特著《投资管理-保证有效投资的25个法则》以其简单而明了的笔法描绘了行为金融学下投资方法的选择应具备的条件和原则,指导我们的实践。

1.2金融投资的市场竞争

对于市场竞争的理念,我们随着时代的变化,头脑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金融理论认为,在投资过程中,是“理性”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谁是理性的投资者,谁就能把握商机,可以预先获得新形势的决策权。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大量“反常现象”使得传统金融理论无法应对。市场并非像理论描述得那么规矩完整,传统的理论只是在教育我们该怎么做”,让我们知道“应该发生什么”,但现实生活往往发生的又是另一个样子,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可能是这种观念阻碍了我们视线,有些学者将行为学、心理学和认知学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上,开创了独特的行为金融学,它具体研究的是人的非理性行为在经济系统中发挥的不容忽视的作用,它更适用于投资市场的社会现实,也为现今的金融市场提供了更多有效的建议,比起传统的金融观念更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2传统金融学理论的缺点

传统的金融学理论将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假设为理性的,认为投资者可以对已知的信息估价证券,并具有定价的能力。但是,通过大量实践经验证明,人们往往不按照理性预期行事,比如如何回避风险,怎么解读已知信息等。在传统金融学理论中,大部分经济学家未重视心理学,对理性和主观预期效用也时有误用和混淆。因为投资者的选择往往是多方面的,对变化是具有开放性的,但这种情况一般只发生在决策期间。另外,决策的环境和性质也影响着决策的过程和技术选择。投资者在决策时,还喜欢寻求满意的而并不是最优的决策方法。另外,有效市场假说中的“资产价格是由理性投资者决定”,这一观点也在实践过程中受到了挑战。一些情况下,理性投资者对比非理性投资者的收益反倒较低。非理性投资到理性投资这一过程是漫长的,因此非理性投资者可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影响证券价格。在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时,人们通常不会按照经济学所假定的模式进行活动,这种情况必然对金融投资行为产生着影响,并反映到资产价格上。因此,如何正确地研究人的行为成了现代金融学的基础。资本定价模型是早在1977年就被发现是不完善的。通过研究表明,股票收益容易产生泡沫,极易产生波动。通过研究表明,金融资本定价根本无法用经典模型加以解释。它所表现出的是一种相对复杂的而且是非线性的定价过程。有研究者认为股票价格与收益具备周期性特征,在短期内很难加以预测。而本文认为,在长期内更加无法预测。因为这种非线性的情况与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依据反馈信息去调整自身的投资行为有关。通过对个体经济的决策程序进行研究发现,在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特征和资产市场上的资产定价以及正面的反馈信息有着密切的关系。

3行为金融的兴起

3.1行为金融现实应用

行为金融往往是通过较为微观的方式进行投资者行为的科学性分析,特别是对于投资者产生投资意向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行为金融将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认定为是一种特点环境下的心理反应,所以通过心理的角度出发对于投资者进行客观的分析往往会带来非常好的投资效果。行为金融基础应用目前在我国仍然出于开发阶段,相信今后行为金融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其的应用也会变得越发的广泛。

3.2行为金融的优化

行为金融只是简单地提示出了很多投资者在失败投资是展现的心理状况,但是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解决当这种情况来临之时应该做出怎么样的应对方法。其实这可以借鉴我国的古文化来进行深入结合,我国的哲学和文化当中都很好地描述了当面对困境所产生的心理反应时应该如何正确地化解,从而更好地回归到最佳的状态。因为往往很多时候一个投资者的心理状态决定了其最终做出决策的客观性和正确性,所以通过暗示等方法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助,可以更好地调整其整体的投资心态,从而更好地保证投资者在困境之中仍然保持着相对冷静的头脑,从而有效地审时度势,做出当前状况下的最佳决策。行为金融学通过相对微观的个体行为对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心理进行深入地检测,从而更好地对于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提供者专业的技术导向。相信随着行为金融不断深化研究与发展,我国的金融行业会带来全新的繁荣发展,从而进一步地提升整个金融业的整体环境与实力,让我国的金融业得到全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投资者的行为是造成市场异常现象的原因,投资者要想获取超额收益,就必须要完善自己的决策能力,例如检讨自己是否过于自信,对表现差的股票持有时间过长或者忽视了对自己投资不利的负面信息等,尽可能不犯其他人已经犯过的错误。因此,要求投资者要控制情绪波动,并尽力消除自己的行为偏差。另外,除投资策略外,证券市场的人才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当代社会,人们对于投资的观念已经产生了巨大变化,会将股票期货看作是自己资产增值的重要经济手段。但是人们对证券投资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急需要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士给予咨询或帮助。因此,证券投资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培养金融投资高级人才对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也能解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4结语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基本的研究主题:一是市场并非是有效的。也就是所谓的无效市场模型,主要探讨金融噪声理论以及行为金融学意义上的资产组合和定价问题。二是投资者并非是理性的。也就是所谓的“投资者心态”模型,主要探讨现实世界中的投资者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认知和行为偏差问题。围绕着这两个主题,行为金融学研究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心理与行为,研究和探讨在引入心理和行为因素后,传统金融学理论和模型如何修正和改造,以使其更加符合实际和更具有解释力。行为金融学最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于,它为金融市场的运行和金融主体的活动提供了内在的心理和行为机制的说明,也就是说使得金融学的理论体系具备了一个合理和完善的微观基础,可以解释和说明现实金融运行中出现的所谓“异常”现象如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红利之谜、期权之谜等。

参考文献:

[1]毛嘉诚.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特征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7.

[2]金星.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期限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作者:倪可彬

第四篇:金融经济中的金融套利行为研究

摘要:金融经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在不断的发展,在国家经济体系中占主要地位,这样金融套利行为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金融套利行为促进了金融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金融市场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有效控制和加强金融套利行为是现在金融管理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金融经济;金融套利行为;研究

金融套利行为随着经济规模的发展出现频繁,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有一定影响,同时也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现阶段,国家的金融市场处于发展初期,缺少完善的管理和控制机制,市场运行效率还不能符合市场需求。所以,对于进行金融套利行为对市场的不利影响的消除和克服,需要进行市场运行体制的完善,应该对其进行更深层的探究。同时要加强国家法律法规的规范,确保金融市场环境的良好,有利于金融活动的正常发展。

1、金融套利行为对金融经济的影响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金融经济中的金融套利行为必然发生和发展,在其运行和或活动期间对金融经济的影响具有两面性[1]。

1.1金融套利行为对金融经济的积极影响

首先,有效促进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包括市场资源的配置、制度的完善和执行以及市场定价等的效率。金融套利行为在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市场定价的效率,金融套利行为给其提供了均衡的市场价格关系,使金融资产价格正确的及时的反应了市场的信息。同时促进市场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效率,有利于金融配置的合理。其次,对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发展有促进作用。金融套利行为是通过金融价格和市场进行有效联系及交流的,是金融市场主体进行金融活动的动力,同时也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发展。金融套利行为常见的手段是价格套利,价格套利是根据金融利率和国际汇率等价格变动进行高收益的活动。所以进行价格套利能够促进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有效融合和友好交流,从而可以获取最大的金融利润和效益,这样的行为有利于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发展。

1.2金融套利行为对金融经济的不利影响

首先,影响正常的金融经济秩序管理。如果金融套利行为太过频繁,金融套利的投资主体过多,会影响到正常金融经济秩序的运行,导致为获得更多的个人利益而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现象发生,假如不利点进行扩散,有金融市场紊乱的可能,甚至世界经济危机的产生。所以,金融套利行为不能无序发展,必须进行有关制度和管理的制约,防止金融套利行为太过自由而影响金融市场的运行和发展。其次,增加了金融市场的资本风险。金融套利是进行利润和利益的获得为目的,其主管性强自由度高,没有制度和章程的有效约束,会减弱市场的监督管理的效用,导致市场的运行总量增加,市场活动波动性大,增加了金融资本的风险,对市场的稳定性具有不好的影响。另外,金融套利的收入高出政府货币政策标准很多,对货币政策的控制作用造成影响,对金融经济的宏观控制不利。

2、金融套利行为管理的措施

现在的金融市场存在很多的问题,金融管理部门和人员应该进行对金融套利行为的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对于其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影响都要进行分析和研究,做出正确的判断[2]。利用套利行为的积极作用进行金融市场的完善,有效提升资产的流动沟通及分配,控制风险的发生和发展,提升市场运行效率,给金融单位和投资人员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2.1进行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当今社会的科技和信息技术在迅速發展,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要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发展,与之协调。所以要建设高效快捷的金融交易网络和通讯设施,这也是进行金融套利行为的有利条件。利用这点进行金融套利行为的有效控制,就要求管理人员进行金融市场的实际变化情况的实时详细掌控,以完善和全面的金融数据信息进行金融网络的建设,并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及时更新和升级,随时监控市场的动态。这样能够加快金融交易的速度,减少资金流动资本,实现金融交易信息化,及时控制套利行为。

2.2规范金融市场的自由度

金融市场的自由化,能够让金融交易灵活、资本运行快捷。进行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实现金融市场活动的有效控制和反馈,保证金融市场的正常活动,促进资本流通和运作,发挥金融市场的运行优势,这样可以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运行成本,确保市场竞争的有序进行。这样的市场自由性发展需要进行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管理,控制金融经济的不法行为,净化金融交易的环境。

2.3加强金融参与者的综合素质

现今社会,我国的金融投资者人员众多,因为多种原因其综合素质高低不等,为了金融市场的良好发展,国家有必要对其进行有关知识内容和思想理念的培训和引导,进行国际金融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思想的普及和推广,加强金融知识和发展状况的掌握和认识,促进国家金融人才的使用和储备,促进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理论的发展。同时,加强金融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可以有效控制金融经济中的金融套利行为,引导套利行为发挥积极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现在的金融市场套利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减小和克服其不良影响,提高其有利的作用,是当今金融市场管理的主要内容。国家要强化法规和政策建设,进行金融市场的规范和控制,进行金融市场的优化,提高金融主体的整体素质,使金融套利行为在正常的经济秩序下规范开展。

参考文献:

[1]郑晁阳,马鑫,符丽晓.关于金融经济中金融套利行为的思考[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7(1):35-35.

[2]曹艳琴.对金融经济中金融套利行为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6(21):45-46.

作者:王亚博

第五篇:行为金融视角下金融机构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分析

摘要:行为金融的研究表明,公司管理者的认知非理性与决策情绪驱动,会造成公司的成本支出或价值损失,成为公司价值实现的障碍。在金融全球化、一体化以及决策自主化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者决策行为理性与否。已成为我国金融企业能否健康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对金融机构管理者决策行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行为金融;管理者;非理性决策

一、行为金融对公司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的研究

1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与传统公司金融理论。在金融市场,公司在价值实现最大化过程中存在两个关键的行为障碍:一个在公司内部;一个在公司外部。对此,传统公司金融理论和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看法是有区别的。对于存在于公司内部的行为障碍,传统的公司金融理论研究认为,其解决的着眼点主要在于代理成本。解决代理成本问题的关键在于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激励兼容”机制来协调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关系,认为只要有了合理的激励,管理者就一定能努力实现所在公司的价值最大化。而行为金融学却认为,这些机制对于纠正公司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可能并没有起到很大作用,因为公司管理者相信他们在决策时是最大限度地为公司创造财富,但是事实上,他们决策的实际结果可能刚好相反。行为金融学认为,管理者的行为对公司财富造成的损失本质上并非完全是代理成本的问题,而更重要的内部行为障碍源于管理者认知的非理性与决策的情绪驱动。Hersh Sherfrin(2002)称为行为成本,即因管理者的认知缺陷和情感影响而作出的错误决策,并导致的公司的成本支出或价值损失。行为金融学的支持者认为,除了代理成本,行为成本可能相当巨大。虽然激励对降低代理成本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管理者对什么是自己的利益有所曲解,或者对于采取的使公司利益最大化行为持有错误的观点,那么激励兼容的机制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对于存在于公司外部的行为障碍,传统的公司金融理论认为,公司外部的行为障碍主要源于“不对称信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信息披露,减少信息的不对称。而行为金融学却发现,更重要的外部行为障碍来源于投资者和分析师的认知偏差和情绪影响。

2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对非理性行为的研究。对于影响公司价值最大化实现的公司内部与外部的行为障碍,行为金融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关于非理性行为对公司资本配置行为及其绩效的影响,Shefrin(1994)提出四种可能的情况即:管理者理性。市场理性;管理者理性,市场非理性;管理者非理性,市场理性;管理者非理性,市场非理性。朱武祥(2003)基于对我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研究,指出公司的有些行为是公司管理者非理性的结果,特别是管理者对投资的前景过度乐观、投资成功过度自信和对投资非常损失厌恶导致的,关于公司管理者过度乐观和自信对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结论比较一致:管理者过度乐观和自信往往高估投资收益,更容易投资高风险或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但是,目前国内关于公司管理者非理性行为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陈野华(2006)认为,观察非理性经理和非理性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目前的研究成果并不突出。崔巍(2008)也认为,行为公司金融在相对现实的假定上,很好地解释了公司的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等问题。但是,对于从投资者非理性和管理者非理性的角度来分析行为公司金融这一研究领域还远未成熟,还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

二、金融机构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分析

公司管理者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人类的理性本性之所在,管理者在各种现实约束条件下会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经济利益只是公司管理者价值判断准则体系中的一部分,尤其在纯经济决策中,经济利益是价值的主体,但并不排除其他非理性价值因素对管理者价值判断的影响。现实的决策价值准则体系既包含理性的经济利益,也包含非理性的情感偏好、习俗、文化、宗教等因素。因此,公司管理者的决策能力既包含理性认知能力又包含非理性认知能力。

笔者认为,在现实中,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者同金融市场的投资者一样,并不像传统的标准金融理论中所描述得那样理性。他们在实际的投资经营管理决策过程中。难以进行严格意义上正确的模型处理和动态优化模拟,难以实现完全理性、完全利己性和完全信息,这样,管理者往往是基于自己在认知上的偏差和偏好上的差异,在实际上不那么有效的市场上得出决策与判断,这些决策与判断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符,往往是错误的,致使金融机构付出了巨大的行为成本,公司遭受了巨大的价值损失,其代价实际上远远高于代理成本。以下分别以日本金融业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泡沫经济”中的异常表现和我国现实的情况为例来进行分析。

1 日本金融机构管理者的非理性决策行为分析。日本金融业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异常表现,对“泡沫经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泡沫经济”崩溃后,银行等金融机构背负了巨额的不良债权,造成许多银行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研究表明,由于在认知上的偏差和在偏好上的偏差,日本金融机构决策者在“泡沫经济”中呈现非理性的异常,贷款融资大量集中投向不动产行业,虚拟经济大大超出实体经济的承受能力,最终引发了“泡沫”的破灭,造成金融机构大量的不良资产与损失。日本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者在经营管理决策上的非理性行为是助长日本“泡沫经济”膨胀并最终导致其经营失败的重要原因。日本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者在经营管理决策上的非理性行为主要表现为:

第一,由于过度的自信,导致金融机构的投融资行为异常,脱离了理性审慎经营原则。在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狂热氛围中,不动产领域的企业、大型企业、银行经营者、国内外投资者均沉醉于泡沫之中,都相信地价、股价等资产价格会持续暴涨,这一切都使得日本金融机构管理者处于过度自信状态,滋长了他们的非理性决策行为,完全脱离了金融机构理性审慎的经营原则,导致十分异常的投融资行为,助长了资产“泡沫”的膨胀。实际上,早在1987年8月,穆迪公司鉴于日本信贷在地产业务中的急剧扩张,参考美国储贷协会的破产案例,认为日本银行的非理性决策很可能会随着资产价格的暴跌而酿成庞大的不良贷款损失,当时对日本最大的四家银行的评级进行了调低。而日本银行界的管理者和投资者全然不理会穆迪公司的警告,继续处于非理性的狂热投资中。

第二,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非理性决策行为的引领下,资产业务的组合发生了极大的扭曲。1985年到1990年间,在日本以法人企业为对象所提供的银行贷款中,向建筑业、不动产、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不动产领域的贷款占了一半以上,银行资产业务的组合发生了非理性的极大扭曲,为日后金融机构发生巨额不良贷款埋下了危险的隐患。

第三,在具体业务中,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管理者正确评价风险和分散风险能力退化。在资产“泡沫”的作用下,日本

不动产行业的融资迅速增加,为银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高额收益,导致许多银行大大放松了对企业的信贷审查和管理,银行等金融机构管理者正确评价风险、分散风险的能力显著退化。

笔者认为,日本金融机构管理者非理性行为的失败教训,尤其值得目前处在类似日本当年情形的我国金融业深思与借鉴。

2 我国金融机构管理者的非理性决策行为分析。目前,我国的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和决策程序与西方金融企业并无明显区别,主要表现为:其一,基本上建立了各项业务的专业决策委员会,在决策程序上基本按照公司治理来操作,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上市企业的要求;其二,基本采取专家决策的机制,决策权力高度集中;其三,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和行业、业务监管部门的要求,根据股东董事会的要求来制定每年的经营方案和中长期发展战略。但是,中国金融企业经营模式、权力结构和经营绩效却与西方金融企业存在本质的区别。谢平(2002)认为主要的区别在于中国的金融企业存在着的“官本位制度”,它有以下两个特点:其一,银行家市场与行政体系的一体化;其二,双重激励与机会主义行为。这样就决定了中国金融机构决策行为的特殊性。笔者认为,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主要表现为:

第一,在经营业务上,存在信贷资源投向集中的问题。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19家主要商业银行中,5000万元以上的大客户贷款占贷款总额比例约60%。按市场通常的标准,大客户贷款保持在40%左右对银行来说比较适宜,若超过50%,即意味着贷款进入风险区,大客户贷款占比高达60%,意味着且前银行业存在贷款集中度过高的风险。

银行贷款投入的高度集中巳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向中心城市集中;二是向国有和重点企业倾斜;三是向垄断性行业集中。在信息不完备的银行贷款市场中,贷款人并不能准确把握贷款对象的还款能力。我国的银行管理者在决策上往往非理性地倾向于把大企业不能还款的极小概率视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从而忽略了贷款集中的风险。同时,他们又倾向于把至少有一家中小企业不能还款的很小概率夸大,从而夸大了中小企业不能还款的风险。于是,把款贷给大企业就成了“理性”的选择。将贷款投向大企业、特定行业(如房地产业),贷款集中的非理性决策行为变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的常态行为,而这一切往往会形成系统性的巨大风险,如果经济形势恶化,必然会导致巨额不良贷款,造成巨大的损失,也给国家的宏观调控造成极大的被动。

第二,在公司治理上,存在制度缺失执行不力的问题。现代公司的治理,不是凭感觉、凭经验、凭个人良心和道德水平的治理,而是必须靠严密的治理体系和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内控机制来进行常态化的管理。但是,我国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现代企业治理上尚存在许多缺失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缺乏民主治理,制度缺失或形同虚设,在执行制度过程中往往因人而异,厚此薄彼。有的金融机构管理者甚至独断专行,其结果往往是决策上的随意性、不作为甚至作出严重失误的决策。给银行等金融机构造成巨大损失。

第三,在日常管理上,存在均衡制度设计减弱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当地引入激励机制,通过一系列完善的综合指标考核,严格奖惩兑现,不仅可以唤起全体职工的工作热情,鞭策后进,鼓舞先进,而且有利于优化资源要素的配置,体现工效挂钩的精神。但是,我国的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管理者往往非理性地用金钱作为代替一切工作的法宝,在激励机制与风险约束上,存在均衡制度设计减弱的问题,易引发操作风险,造成很多风险损失。

第四,在业务发展上,存在过度自信、盲目扩张的问题。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与过度乐观等非理性行为可以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与资本结构。行为金融研究表明,公司由于经营管理者盲目扩张和过度自信,往往会造成认知偏差,从而导致投资与并购的失败,造成巨额的损失。在非理性决策驱使下的企业投资并购成功率是不高的。美国《商业周刊》(1999年)的研究结果表明:75%的企业并购是完全失败的。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曾对《财富》500强和《金融时报》250强的大企业在1998年以前进行的116项收购案例作过统计:其中23%的企业通过并购获得了效益,61%的企业失败,还有16%的企业成败未定。可见,在决策中,对于投资并购案并不能简单以1+1>2来考量。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金融机构在海外投资并购惨遭失败的案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经营决策的理性与否是我国金融企业能否健康顺利发展之关键。

三、金融机构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研究的意义

现实中,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运行往往偏离理性的价值轨道而运行。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抑或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都有具体的体现。金融市场中大量反复存在着“反常现象”,质疑着传统金融学理论中的基础假说。为解释这些现象,行为金融学理论从本世纪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研究。当前,在金融全球化、一体化以及金融企业决策自主化与市场化的背景下,面对着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和政治经济形势,金融机构管理者的决策行为理性与否已成为我国金融企业能否健康顺利发展的关键。非理性决策行为将会大大增加我国金融企业行为成本,对于公司价值的影响也会不断增大,这提醒我们必须重视对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问题的研究,寻找出避免由于公司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而造成公司价值损失的办法。

责任编辑:李小玉

作者:徐学锋

上一篇:工商大学论文下一篇: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