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导学案

2022-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必修1导学案

关于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的比较分析

【摘 要】目前,导学案教学法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随机抽取几套导学案进行比较,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导学案教学法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深入理解知识,并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因此,它不仅是课标和教材的重要体现,也是高中化学教师展开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媒介。本文仔细比较、分析了几套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应用的导学案,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几条行之有效的优化措施,可以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供借鉴。

一、导学案教学法与“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概述

在对导学案进行定义之前,需要对学案的定义进行界定。有人认为学案就是案例、学习工具或者方案,其实学案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需求、认知以及思维模式的特点,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而设计的教学指导性材料。导学案教学法主要强调的是对学案的“导学”功能,其定义有多种,但笔者认为所谓导学案,即是在相关的教育理论和理念的指导下,依据新课标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或者能力水平,于授课之前,将课程的学习内容、目标和方法等进行相关融合和设计,从而指引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汲取和建构,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目前,使用的高中化学教材主要有“人教版”、“苏教版”和“鲁科版”三种。高中化学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又分为必修1和必修2,本文主要针对“苏教版”的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展开。必修1在高中化学中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如果学生将必修1课程学好的话,将会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奠定非常扎实的基础。因此,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引入“导学案教学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的现状

本文通过对当前使用的几套“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的导学案进行了详细地比较和分析,发现它们在导学案的编写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笔者将这些共性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首先,部分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由于对导学案中的栏目功能不熟悉等问题使得他们在编写的时候出现一定的随意性,甚至出现导学案中栏目名称与内容不符的现象,如下导学案的截图:

可以看出,栏目的名称是交流讨论,学习内容为氯水的实验,如果仔细看,实验内容却属于探究性质,且在实验后没有交流讨论的问题,说明教师对栏目的功能并不明确,以至于内容与名称出现错位的现象。

其次,编写导学案时,对内容的选择不科学,尤其对化学学习方法的引导比较缺乏,甚至其中的体验性学习活动过少都是较普遍的现象。同时,由于不同学校对导学案具体知识点的选择有所差异,也存在着对部分知识点在广度和深度上超过规定要求,以至于出现相应的偏差。

最后,虽然大多数导学案都考虑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但它们对后两者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甚至一些导学案在对知识与技能的设定上明显超出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目标要求,不利于实际教学的运用。

三、优化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的编写建议

面对当前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的编写现状,本文建议学校和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1.加强教师对导学案的选择能力。在导学案的编写工作中,教师要面对诸如教材内容、学习方法和习题等多个方面的选择,而如何进行有效选择使得选择的各方面恰如好处,是每个教师都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也即需加强教师对导学案的选择能力。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要不断的用知识武装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尽量使知识更加形象化,贴近实际生活。在选择导学案内容时,要充分结合当前的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学习内容的度,避免过度拔高要求;其次,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由于导学案突出的是一个“导”字,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尽量使得学习方法贯穿于课程的各个环节,比如,在课后环节设置“预习指导”等,从而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最后,在习题的设计上,能注重为考核某些技能技巧而人为设置情境,避免导致习题与学生的体验相差过远的现象。从习题的功能看,应选择知识、方法、能力统一的习题。在习题中融入科学方法,关注学生通过习题的解答形成科学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引导”功能。由于导学案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和习题案,在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要注重其对学生的引导功能,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实践。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重要的是解决学生“是否想自主学习、是否能自主学习和是否会自动学习”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自由选择,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交流、合作,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学习活动结束后自我评价,并随时做出相应地调整,给学生提供发现个性和发展个性的机会。学生自主学习化学,还具有学科特色,实验仍然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强调高中化学必修1的教育功能。由于课程标准是学校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和标准,同样,导学案的编写也不能离开这个依据而独立存在。在新课程标准中,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更加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因此,导学案的编写同样要以此为参考依据,不能偏移过大。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要十分熟悉课程标准中对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的要求,通过教学要求归纳出所学的教学目标,再结合不同水平层次学生学习难易程度,进行具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导学案的“学习目标”栏目也可用“学习任务”栏目代替,因为学习目标虽然能够目标导学,但学生的关注度还不如对学习任务的关注,学习任务的给出可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综上所述,导学案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还需要教师在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特点,对导学案中内容和方法进行仔细选择,从而取得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海霞.高中化学应用“导学案”教学的实践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

[2]白静珠.学案导学下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

[3]任俞玲.基于高中化学“三大主题”的学案编制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

[4]党晓鸽.高中化学教学中“学案”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5]胡协强.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中各栏目的分析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编辑:易继斌)

作者:汤亚兰

第2篇:高一语文必修1导学案 编制

高一语文必修1导学案 编制:刘璧华 使用时间:2011年9月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导学案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

评价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掘生活中的感动点,做一个会认识爱体验爱传播爱的人。

2、培养学生做生活有心人,克服被动写作,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中学生的作文写作回归到写真人真事上。

【教学重点】

怎样才能抓到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教学难点】

搜集大量的有关感人的资料,选择典范例文,启发学生思考:人为什么会情不自禁为一些人和物所动。

【方法指导】

先读材料,后讨论点评,再实际操练。 资料链接

真情孕育华章

每到写作文的时候,总会有同学抱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勉强拿起笔来只好搜肠刮肚,东拼西凑。最后成文多半是假话、大话、空话、套话,不但别人读了索然无味,就连自己读起来也觉得意味全无。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使自己写起来文章文思泉涌,一挥而就呢?解决这个问题比较便捷的途径在哪呢?让我们走进一组别人的成功文章中领略写作的真谛吧!

【妙文揽胜】

娘,让我也抱您一回

我用滴滴眼泪落成个个汉字,献给我亲爱的妈妈和天下所有的母亲。

——题记

娘,永别了。 娘,不知您在另一个世界里是否有知,在人间,我是最后一个和您告别的人。在一片撕心裂肺的悲痛声中,我把淌满泪水的脸颊最后一次挨在您那慈爱的脸上。就在那一刹那,您就化作缕缕青烟飘然而去,在那渺茫的天空中,我依稀看见了您远去的背影。

娘,慈悲的娘,此时竟不顾惜儿女的痛,径自飘向睽隔生死的另一世界里了啊!我现在正把您紧紧地抱在怀里,步履沉重地走向灵车。

娘,我抱着您,这个方正的小盒子里,您疼爱的眼神,温和的声音,操劳的身影,千慈万悲,千喜万苦,都在这里了吗?

我小的时候,咱家住在一个小山村中。每到晚上,点着一盏小煤油灯,我趴在炕沿边上,您坐在炕里,在昏黄的灯光下,我捧着字典,您拿着鞋底,我一字一字地写,您一针一针地纳,我看到多晚,您纳到多晚。当时浑然不觉,现在才知,那是一个不识字的母亲的一颗期盼的心。每到深夜,看到您那亲切的脸庞,常常浮起一种幼稚的想法,上帝造人,就应让人永活世上,如果有一天,您离儿远去,那将是怎样的一种痛苦呀!最可怕的一天,终于无情地降临了!娘的那盏灯啊,就在儿子的睡梦中一夜一夜地亮着,让儿梦里回到童年,醒来泪落如雨。

灵车呀,请慢点儿走,我还有很多话要对我娘说。

在您临走的头一天中午,您的子孙们围在您身旁,与您回忆往事。您把六个儿女的生日属相,一字不错地说了一遍,您显得格外兴奋,说到高兴处,咯咯地笑了起来。我满以为您从此会好起来,殊不知,那就是人们所说的“回光返照”。早知是这样,我会多和您说会儿话。娘,我现在只能抱着您的骨灰,再也听不到您那亲切的声音了。

灵车呀,请再慢点儿走。娘,我已把双腿伸平了,您舒舒服服地躺在我的怀里吧,儿子终于抱了您一回,过了此刻,我何时才能再与您厮守?

娘,您临去时,留在人间的最后一句话,您知道吗?在您昏睡之中,我连声喊您:“娘,您吃点儿饭吧!”这回您听到了,艰难地说:“你吃饭,我给你做去!”您给儿女做了一辈子的饭。弥留之际,最后一句话竟然还是给儿女们做饭。看着昏迷不醒的您,我的心碎了又碎!您的心全在别人身上,从不想一想自己,娘呀,您听到没有,您该歇一歇了,我们都已成家立业,您放心地去吧!

在那遥远的天际,您是否看到了儿女们的哀痛。我平时不信有阴间,现在多么希望其有。那么,我以后又会重新回到您的身边,我爹又能和您相伴在一起。

那一天,82岁的老爹看着您的遗容,抓住您的手,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你怎么就这样走了?没给我留下一句话呢?”娘,这是我爹一生中唯一责怪您的一句话,您临走时,为什么不好好地嘱咐一下他呢?你们夫妻俩在一起生活了61年,没红过一次脸,白头偕老,您先去了,把我那白发苍苍的颤颤巍巍的老父亲扔得好可怜。一双干枯的老手紧紧地攥住一双天堂的冰凉的手,怎么也不愿松开,但愿随您而去。我倚着门框看着这生离死别的一幕,我的心剧烈地颤抖着,怎不令人肝肠寸断,悲痛欲绝!

娘啊,娘„„ 飞扬的纸灰,请你飘过对面那白雪皑皑的青山,捎去我的心愿,说给我娘听,她就会天天回到我的梦中。纸灰飞扬着,迷蒙了我的视线,朔风旷野中,飞又复止,止又复飞,冥冥之中是在传递着阴阳相望的母子之间的呼唤?

娘啊,娘„„ 【妙文启迪】

正如本文的题记所说,这篇文章是用眼泪写成的。读了本文之后,真的被读者那声声泪、字字血的语言文字所感染。这种强烈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手法渲染出来的呢?我认为通篇运用的呼告修辞方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娘啊,娘„„”增强了整个呼唤的抒情表达效果,有力地表达了自己的悲痛情感。可以说,这种呼唤的情感贯穿全文,也使文章回环往复,荡气回肠,使读者也受到了强烈的感染。

那个春节真难过

1990年春节是我最难过的一个春节,也是我最不愿去想的一个春节。在那年的春节里,我的家庭没有欢声笑语,有的只是一张张哭丧着的脸;我的家庭没有置办任何年货,有的只是冷冰冰的氛围。在我的家中,床上躺着两位即将离我们远去的亲人:我的祖母和父亲。他们都得了可怕的癌症,祖母得的是骨癌,父亲得的是肺癌。 那时的我,正在六安师专读书,还有半年即将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在我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在我即将用自己挣的钱去报答亲人的时候,他们都要离我而去了,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啊!那时的我总认为我的祖母不会死,因为她的一些愿望还没有实现,她还想看见她的大孙子娶媳妇,要喝喜酒吃喜糖呢!我总认为我慈爱的父亲不会死,他的四个儿女都还小啊,他的心气很高,还想把他的其他几个子女也送到大学去呀!我真的想留住我的祖母和父亲。

我四处打听可以治疗我祖母和我父亲病症的良药,我渴望奇迹能在我祖母和父亲身上发生。当知道阜阳利辛有位姓马的医生可以治疗癌症时,我怀揣借来的一百多元钱在腊月二十踏上了求医之路。这次求医很顺利,马医生给我配的只能够吃十天的药在我心中就是祖母和父亲的生命。我很快回到家中,告诉祖母和父亲这药很有用。祖母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吃过药没有一会儿还要吃;父亲也对我买的药深信不疑,吃药的情绪很高涨。我仿佛觉得这次阜阳利辛的求药将是我们家庭的福音。大年初三,祖母、父亲的药都吃完了,我又急忙到利辛买药。但那年的春节,雪大得出奇,但大雪如何能挡住我求药的急切心情。我只好步行去。我先从家步行到颖上大舅爷家,住了一个晚上,初四我又步行整整一天才到马医生家。在路上我凭着一张安徽地图,几个馒头不知疲倦跋涉着,我的心中只想着赶快到达目的地,只想尽快买到药。年初五我又步行回到颖上然后回到家。现在想一想我当时的毅力,我也发自内心地用“坚强”来形容。但这“坚强”实在是我的本能使然。因为我不能没有祖母,我不能没有父亲,作为长孙长子的我必须赴汤蹈火来做我应该做的事。但我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

正月初八,我的祖母还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们;正月十八,我的父亲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整整十天啊,我家就抬出了两口棺材。我真的在那些天完全如疯了一般,我不知道我的天在哪,我不知道我的地在哪,我不知道我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今后的路谁来带领,我不知道我的肩上有没有那么大力量来撑起这个家,我真的六神无主啊!

记得在我为父亲向亲朋谢孝的时候,我的膝盖跪破了我都不知道,我的整个人都麻木了,我只知道下跪磕头,仿佛只有下跪磕头才是我的一种解脱。“丈二白布/好长好长/裹在我的头上/如同一根希望”,这短短的祭诗《丈二白布》也许正是我当时的心境写照吧!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情感的载体,当我的祖母和父亲去世后,我的情感的伤悲确实是难以形容的。现在,我常回家与母亲叙到那个难忘的春节,每每谈到这些的时候,母亲总是哽咽着说:“你父亲如果在世的话,他会多高兴啊,特别是你进城了,你进步了,这是他最大的希望啊!”是啊,祖母、父亲在世时,对我寄予很大的希望,特别是我考上六安师专后,父亲真的很高兴,他还亲自到六安师专来看我,当他看到我们美丽的校园时,说:“大学校啊!考进来不容易呀!我一定让你的弟弟、妹妹都考上!”想到这里,我真是追悔莫及。祖母、父亲去世后,弟弟妹妹就离开学校不上了,而那时还不能独当一面的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离开学校。所以今天,面对弟弟妹妹,我总觉得对不起他们,总觉得对不起父亲的在天之灵。但忏悔有何用啊!

新的一年就要来了,我也要回家为祖母、父亲上年坟了。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我年年都会在给他们上坟时,虔诚地为他们磕上几个头。也许只有这时候,我才能寻找到一个心理的平衡点,我希望冥冥之中的祖母、父亲能够看到我的这颗至今仍痛苦的心。同时在这新年到来之际,我也真诚地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妙文启迪】

这篇文章是作者真情结出的硕果。《新安晚报》在新年到来之际举办“过年的故事”征文,勾起了作者对这些年来过年往事的回忆。作者也有自己难忘的一个又一个“过年的故事”,如孩子的有趣的过年故事,回家母亲对自己的嘘寒问暖,弟弟的成长壮大等等。但是,作者灵魂深处还是忘不了1990年那个难忘的春节。这里作者将自己的两位亲人的离世融入我浓浓的情感窖池里进行了发酵。作者的痛苦,作者的虔诚的求药,作者的追悔莫及等都在这语言文字中倾洒出来。没有真情的倾诉,决不会有这篇文章的脱胎而出。

差生的自述

伴着流年的钟声,我们悄悄地走进了高三的门槛,十数载的寒窗苦读,只为了今朝一搏,是非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在一路的彷徨中,我也随着众人的脚步,踏上了这莫名的高三,无可否认,我是一名差生,我带着难以名状的心态,来到了高三,来到了高考的边缘。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一大堆一大堆的试卷,一本本一本本厚厚的复习资料真得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不知什么时候,我开始学会逃课了。或许是当我看着这一张张一张张的试卷,神色迷惘的时候,或许是当我看到那崭新的复习资料面无表情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高三为什么是黑色的,内心的压抑,狂躁的情绪,我实在再也无法忍受„„我开始了真正的“差生的生活”,天天行走在校园之中,教室里找不到我的踪迹,我时常出入于饭店、网吧、游戏室之中,我学会了抽烟、喝酒、打牌,开始上网,打电动游戏。

日子就这样被我们无情地用青春挥霍一空,也许在有些人看来,我们是逍遥的,快乐的。可是,又有谁能理解我们内心的苦呢?难道我们不想拥有很好的成绩吗?难道我们不想受到老师的重视、不受白眼吗?这一切,又有谁知道?

此时此刻,我的心狂乱不已。其实像我们这样的差生,就是一直在等待,等待那黑色的六月,那死神的来临,就像被病魔缠身的人,那种痛苦难以言表!

望着这试卷,我神色惘然,烦乱的心根本一点都看不清这试卷的内容,我仿佛听到了自己的心在滴血的声音。也感觉到自己无奈的心跳。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心灰意冷,也许当我们最初沦落为这一步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就是这个心情吧,此时此刻,我泪如雨下,眼前,迷惘的一片„„

或许,接下来的几场考试我都不会参加了,当我拿到试卷的时候,我只能望着发呆,别的什么都做不了,而我的心里更会异常痛苦,我„„真的感觉到什么叫做痛苦„„

无能为力,无能为力,此刻我只能用这个词来表达我的心态,我„„距离高考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也许在这期间我只能默默走开,在班级里,受老师和同学的白眼,在老师眼中,我们就是那坏了一锅汤的老鼠,受歧视。

哎,写完此文,真的感觉自己是猪狗不如,差生真难,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

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那黑色的六月,因为我始终相信,过完了这个六月,我地狱般的生活就会结束„„一切都会结束„„

【妙文启迪】 这是一篇用眼泪,用真情挥洒的至真至情的好文章。本文是作者在高三模拟考场上写的一篇文章。当时,他其它题目都没有做。监考老师只发现他泪流满面,异常激动,在作文纸上奋笔疾书,不知道他在写什么。他写完这篇文章后,长舒了一口气。监考老师知道他写好了,但他也不做其它题目,将试卷交给老师就出了考场。监考老师跟我说,她看完这篇文章后也异常激动,甚至想叫回这名学生,对他说:“你不是差生!”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完全是将自己的“心”教给了这个话题,将的情感完全教给了这篇文章。可以这就是用真情孕育的华章。清代著名学者黄宗羲在《明文案序上》中说:“今古之情无尽,而一人之情有至有不至。凡情之至者,其文未有不至也。”这话很有一定的道理。叶圣陶老先生也说:“只要内蕴的感情真而且深,自会写出很好的文字。”相信读了这篇文章的同学都会有所启迪,写出自己的精彩文章来!

父亲之跪

那年我终于在学校出事了。

自从我步入这所重点高中的大门,我就承认我不是个好学生。我来自农村,却以此为耻辱。我整天和班里几个家住城市的同学混在一起,旷课、打台球、看录像、追女生„„

我忘记了我的父母都是农民;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多交了3200块钱的自费生;忘记了父亲的企盼。只知道在浑浑噩噩中无情地吮吸着父母的血汗。

那晚夜色很黑,我们几个又一次窜进了街上的录像厅。当我们哈欠连天地从录像厅出来时,已是黎明时分,想不到偷偷摸摸回学校时被教务处的李处长逮了个正着。

第二天,我被通知开除学籍。这个消息让我五雷轰顶。傍晚时分,父亲赶来了。他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默默地看着我„„

父亲坐在校园的一块石板上喘着气。这飞来的横祸已将他击垮,他彻底绝望了。

他把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渴望儿子能出人头地,然而„„那一刻,我哭了,无声地哭了,眼泪流过我的腮边,流过我的胸膛,流过我的心头。

晚上,父亲和我挤在宿舍的床上。半夜,一阵十分压抑的哭声把我惊醒,我坐起来,看见父亲把头埋进被子里,肩膀剧烈地耸动着。天哪,那压抑的哭声在凄厉的夜雨声中如此绝望,如此凄凉„„

早晨,父亲的眼睛通红。一夜之间,他苍老了许多。像作出重大决定似的,他对我说:“儿啊,一会儿去李处长那里,爹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你能不能上学,就看这一次啦。”说着,爹的声音哽咽了,我的眼里,也有一层雾慢慢升起来。

当我和父亲来到李处长的办公室时,他很不耐烦:“你带回家吧,学校不要这种学生!”就在我羞愧地低下头时,突然,父亲扬起巴掌,对我脸上就是一记耳光。这耳光来得太突然,我被打蒙了。我捂着脸看着父亲,父亲又一脚踹在我的腿上,“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给我跪下!”我没有跪,而是倔强地望着父亲。

这时,我清楚地看到:我那50多岁的父亲,向30多岁的李处长,缓缓地跪了下来„„我亲爱的父亲呀,当年你被打成黑五类分子,你对我说你没有跪;你曾一路讨饭到河北,你也没有跪;你因为儿子上学而借债被债主打得头破血流,你仍然没有跪!而今天,你为了儿子的学业,为了儿子的前途,你跪了下来!我“扑通”一声跪倒在父亲面前,父亲搂着我,我们父子俩的哭声连在了一起„„

两年后,我如愿考入一所重点大学。在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我跪在父亲面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

【底蕴揭示】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篇为人称道的好文章,往往渗透着作者真挚浓重的感情。很多人写作,主要是心灵受到了某种情感的冲击。如,遭遇到突如其来的打击,失去了最亲爱的亲朋好友,盼来了苦苦等待的成功,得到了最渴望的回报„„愤怒、悲伤、喜悦、激动等等情感就会自然流于笔端。象这样“情动于衷而形于言”的文章,才可能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上面所选的几篇文章可说是都做到了这一点。《娘,让我也抱您一回》就是作者痛失母亲的真情告白,《那个春节真难过》就是我对失去两位亲人的悲痛回忆。而《古道上美丽的传说》就是美好亲情的怀念。《差生的自述》更是一篇用真情写出优秀文章。一篇文章只要有了这样的闪光点,就一定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震撼力。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间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大变革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感受,总会有让我们动情的东西。我们也一定能够写出优美的文章来。

清代诗人江湜说:“一切文字皆贵真,真情作诗感得人。”写真话的好处很多。写真话就有材料。只要你写心里话,国事、家事、天下事俯拾皆是,件件可论;只要你吐露真情,亲朋、邻居、同志,随处可见,桩桩可叙。请客送礼,走后门,你没有看法吗?母爱友谊、生活苦乐,你没有体味吗?匆匆行人,田间耕耘、花园草坪,能不勾起你的联想吗?这些不都是材料吗?可见认为作文没有材料的人常常是“坐守粮山愁无米”了。

导入交流:

人生是一条浪花飞溅的长河,时光的流逝淡化了过去的记忆,但总有一些人和事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划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时时触动我们心灵的琴弦,激起心灵的阵阵涟漪。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六十秒,回顾一下,在你的生活当中,有那些人和事在你的心灵深处划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时时触动着你心灵的琴弦?六十秒后,请同学说出来让我们大家共同分享。

课堂探究

一、阅读文章,讨论交流,小试牛刀。

有人说往事随风,有人说往事如烟,有人说往事历历在目,也有人说往事不堪回首,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别人记忆中的往事,一起来鉴赏其文章的妙处„„

1、阅读文章,解读评析: 细节(郁建民)

黄昏,一对老年夫妇坐在阳台的摇椅上,面对满天晚霞,回忆起他们的年轻时代。

“你还记得单位组织的那次春游吗?大家一起正说笑着,你忽然在我身边蹲下来。我一看,原来你在为我系松开的鞋带。那时,追求我的人很多,可我却选择了你。因为你是第一个想到为我系鞋带的男孩。” “没想到这一系便系了一辈子。”老头接过话头,脸上带着几分当年的“阴谋得逞”的笑意。

“还记得那次吃水饺吗?你坐在我对面,一直微笑地看着我。还要我慢慢吃,别烫着。等我吃完水饺,你才告诉我你要去出差了。这时,离火车进站只有半个小时了,而你还要赶很长的一段路哩!你也真是,干嘛不早说!我多吃几个水饺对你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

老头不搭话,只是微笑着,一如当年看着那个吃水饺的女孩。 “记得那次吵架吗?那是我们婚后的第一次吵架。我很生气,打开箱子收拾衣服。我动作很慢,希望你能说几句好话留住我。可你却背对着我,一声也不吭。我只好拖着箱子出门。走在夜晚冷清的街道上,我有些害怕。我忽然觉得,在这个城市里,只要走出家门,便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接纳我,收留我。于是我又自己 回家了,可我一回来却发现你又不在家„„

“我找你去了。我以为你会往东边走,东边人多,安全。谁知你往西边走了。” “西边人少。我想,你要是来找我,你一下就可以看见我。”

“我没找到你,差点急疯了。我回家看见你,冲你大发脾气。我规定你以后吵架只准往东边走,而且不许超过500米。”

“也真是,我就那么等你来找。我们哪像是吵架,倒像是小孩子过家家。” 俩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忽然都吃了一惊:我们想起来的怎么竟全是细节。 是啊,两位老人携手走过了大半生的风雨坎坷,其间,也经历了不少大悲大喜,大起大落,到最后,留在他们记忆深处的竟然全是相濡以沫的细微末节。

1、问:文章能否触动你的心灵?如果能,请在文中找出具体的依据。

2、小试牛刀,讨论交流:

生命中花开的细节,也许就是那一个眼神,也许就是那件最浪漫的事,现在同学们,分四大组,每组分别对亲人、同学、朋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来一段细节描写,注意捕捉一个个动人的瞬间,要求描写具体生动,150字左右。看哪一组表现最好。

学生写完,小组成员互相讨论,推荐各组最佳代表发言,然后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论。

二、以评促写,指导写作:

交流完毕后,总结归纳:怎样写好细节——

三、再读范文,加深理解:

父亲 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篓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地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点。”

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代:“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抹布,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声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

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揣了回去。

讨论:结合本文谈谈怎样写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学生讨论后归纳:

讨论:怎样才能抓到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举例说明。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课堂检测

1、学生读下面两则故事,进行提炼素材练习:

(1)在火车将要启动的时候,一个人急匆匆的地上了火车,可是他的一只脚被门夹了一下,鞋子掉了下去。火车开动了,这个人毫不犹豫地脱下了另一只鞋子扔去。有人奇怪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见到一双鞋,这或许对他能有所帮助。”这个人脚甘地。后来他被印度人尊为“圣雄”。

观点:

(2)我6岁的时候母亲和别人打架,很凶。为了给母亲报仇,晚上,趁着月光,我拔光了仇人家已经开了花的辣椒秧。

拔光了仇人家的辣椒秧后,我回来向奶奶表功。一向和善的奶奶抓过一根棍子,劈头给我一顿猛打,直打到我答应每次见到仇家的人,该叫爷的就叫爷,该叫婶的就叫婶,奶奶这才住了手。

秋后我家盖房子。父亲给石头砸了脚,可是“上梁”的那天,很多和我家有仇的人前来帮忙。看到母亲一脸愧疚,他们说:“娃儿平时喊人喊得可好,不看大人面也看娃儿面哩。”

观点:

2、怎样写好细节?

【课堂反思】:

【学习小结】:

【作业布置】

请以“牵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写作要求:

1、拟一个感人的标题。

2、运用细节描写,把动人瞬间定格。

3、八百字以上。

【参考答案(一)】 【学习过程】

一、

1、问:文章能否触动你的心灵?如果能,请在文中找出具体的依据。 学生发表意见,各抒己见。最后教师总结评析:

其实浓浓的爱,深深的情,萦绕在我们心间,环绕在我们周围。怎样把这些动人的瞬间形诸于笔,让它们形象可感呢?这得借助于细节描写。文章通过细节,把平常生活还原的有滋有味,人物的情深意浓通过细节表现出来。

2、在学生们讨论过程中,教师可巡视教室,必要时给予指导。评论过程允许质疑,师生共同探讨。对学生表达好的地方教师给予充分肯定。

二、⑴细节描写要真实,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要把眼、耳、鼻、舌、身的窗户统统打开,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笔下就会构成一幅形、声、色、味、触俱全的立体画面。

⑵细节要有典型性,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⑶ 细节描写要个性化,精心锤炼词语。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⑷ 巧妙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三、那么,如何才能将触动了心灵的人事写好呢?

首先要让心灵敏感。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曾有诗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罗丹说过:“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人生的河流上泛舟,每个人都拥有一道人生风景,由于修养、认识方面的不同,对人生风景的敏感度也有差异。因此我们首先要做到让心灵敏感,要敏感就要多情,多情才善感。多情的人才能从平常的生活中感受到那些令人心动的人和事。鲁迅说:“无情未必真豪杰。”只有把外在的客观事物和内在的感情连接起来才能产生鲜明生动的、印象深刻的感受。多情才能感受细腻、感受深刻,无情的感受是苍白无力的。

其次要确立好“感点”。所谓“感点”,一是生活中触动你心灵的人和事,二是一个具体的话题或题目上。

确立的触感点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不避小事。在写作时,不一定要写大人物、大事件,生活中的平凡人、平凡事。正如艺术家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艺术论》)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抓住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小”事,深入挖掘,是可以写出好文章来的。

真实。有道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不精不诚,不能感人”。作文要达到以文字感动他人,唤起他人与我们同“感”,就必须抒写真情实感,做到有实感而发,惟真情而发。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他人,唤起读者的共鸣。

独特。“触感点”确立的过程是一个由此及彼的联想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同学们产生联想的触感点──外界事物是相同的,也会由于各人视角、阅历、联想方式、认知能力等的不同导致所产生的感想各不相同。因此,只要触感点是真实的,感受往往就是独特的。 新颖。感触的角度新,感触的结果新,才能使自己的作文给阅卷老师以春风拂面般清新、独到的感受,而且也更能以真情实感唤起他人的共鸣。也只有这样,作文才能有创新、具有个性特征。

精微。感受的人和事要有细节。也许是生命中花开的细节,也许就是那一个眼神,也许就是那件最浪漫的事,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搜索这一个个动人的瞬间,把它用精细的笔墨描绘出来。细腻逼真的细节描绘,曲折动人的情节,生动详尽的叙述描写,定会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心音共鸣,从而赢得读者的青睐。

恰切。即描述内容要是产生相应思想反应的最自然的充分条件,抒写的思想情感要是由所描述内容引发的必然反应和结果。

深入。要深入挖掘材料本身的意义,并把这种影响施加给读者,以期引起一种感情上的共鸣。要想深入挖掘材料的意义、价值,除了自己的思考,还要多读书,弄明白成功的作品是怎么做的,模仿、借鉴会对提高自己的水平有很大帮助的,正如梅兰芳所说“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写作也是这样。

总之,只要善于观察、思考,家庭、社会、学校以致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都会给我们垢心灵带来许许多多触动。只有心灵受到触动,真挚的感情才会很自然地在我们的笔下流露出来。否则,勉强为之,一定写不出好文章。

2、(1)、培养感受生活的意识。

要人为的、主动的去感受生活,要培养自己有动于衷、常东于衷。不经常写作,或者不经常细致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得人的心灵往往是粗糙的,但我们写文章时就需要主动的去体味生活,努力使心灵丰富,细腻起来。真切的感受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一个微笑、一阵和风、一次偶然事件,都会使有心人对生活产生丰富的联想,进而激发他的创作欲望,从而表达出对生活丰富而真切的感受。

(2)、要抓独特感受。

因为从古到今,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环境,共同的经历,使我们现代人继承了古人的大多数感觉。比如:看到红色,我们的感觉是热烈奔放;看到窗外雨潺潺,会感到愁绪满怀无处诉;看到月上柳梢头,会想到伊人在何方„„生活中应该努力让自己感受到独特的景致或情感,是你的文章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比如 说:形容黑,多数人会说像墨一样,也许有人说像夜一样,这都可以,但难免人云亦云,可是友人说:像,盲人一样黑。这是一种非常独特又非常细腻的感觉,一下子就感动了读者。

课堂检测:

1、老师明确提炼素材的方法,并提供素材让学生运用方法进行提炼素材的练习,最后就每位同学提炼的结果进行全班交流,以达到相互启发的目的。

同学们,提炼素材就是对我们平时所观察到的事情进行深入思考,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从特殊到普遍,从表象到本质逐步深入的过程,只有在反复思考、推敲中,才能使自己的认识不断深化,才能把握生活的“真实”,然后,在写作上才能在写作上寻找到最佳立意、恰当的表现角度以及清晰的文章思路。

(1)观点:①当我们自己得不到某些东西时,何不成全别人得到?该放手时就放手,时时为别人着想。

②我们要学会成全他人,成全他人的同时也是在成全我们自己,因为坦然舍弃成全他人的同时,你得到了精神上的回报,这比物质上更有意义。 (2)观点:①惩罚伤害自己的人,最好的武器是宽容,是正义,而不是武力,勾心斗角,正如战争中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曲人之兵”一样,用自己的新去战胜别人。

②宽容和忍让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

③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④母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注意以宽容的行为给孩子做好榜样。

2、(1)细节描写要真实,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

(2)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3)细节描写要个性化,精心锤炼词语。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4)巧妙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第3篇: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整理1.1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中学2009-2010学高一生物导学案

第1章 生物科学与人类的未来

第1节 身边的生物科学

撰写人:万垒源 审定人:卢华香 编号 01 2009-08-29 【学习目标】

①尝试说出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

②了解癌症的病因和预防措施,了解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几种传染病。 ③了解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的知识。 ④举例说出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学习重点和难点】基因治疗。 【学习过程】

人类社会现在面临哪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 人类健康面临哪些挑战?

一、癌症的病因和预防措施

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癌症对人类的威胁。请结合以下问题,阅读书本P2的内容。 (1)哪些因素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2)事实1中发病率上升较快的有哪些?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3)为什么农村发病率上升比城市的高的多?

(4)事实2归纳的癌症发病率上升原因有哪些?结合事实分析癌症的预防措施。

进一步说明知识,与生活联系:

(1)生物因素是 ;物理因素主要是各种辐射,如 、 ;化学因素有 。

(2)讨论题3的原因可能还有农村原来的发病人数少,这两年增长的人数比起原有基数比例就显得大。

二、传染病的危害

1.指导阅读P3第一段,回答: 为什么传染病的发病率也很高?

第 1 页 共 4 页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中学2009-2010学高一生物导学案

2.要求观察表1-1回答:

(1)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分别是什么?

(2)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3.进一步提问:

你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吗?你知道怎样预防传染病吗? 分析、各抒己见

预防抓住三个方面: , 、 。

三、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1.指导阅读书本3-4 页,讨论问题:

(1)基因诊断具有什么优点?可用于哪些疾病的诊断? (2)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基因治疗有几种途径?

【自学指导】

资料1-1-1 基因治疗的应用范围问题

生物技术的深入发展促进了医疗技术的提高。随着在分子水平上对遗传疾病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最终可以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变异基因转变为正常的基因,这就是基因治疗。可以预测,基因治疗技术今后还将有更深入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

从社会伦理和人类自身安全考虑,基因治疗仍然需要被限制或规范在一定的应用范围中。目前,基因治疗的应用仍有一些禁区。例如,对胚胎细胞或生殖细胞的基因治疗操作就存在社会伦理与安全问题。到目前为止,所实施的所有基因治疗病例都以病人的体细胞为转基因的受体或靶细胞,这种体细胞基因治疗只影响一个个体。同时,这种基因操作必须得到患者的同意。如果把基因治疗引入胚胎细胞或生殖细胞,这种涉及到后代(未出生婴儿)基因结构的改变虽然有可能彻底治疗某种遗传疾病,但这一改变将直接影响这个“未来人”,甚至影响到其后代。在这个“未来人”不知情也没有同意的情况下实施基因治疗本身就涉及到伦理问题。从伦理学角度看,一个人有权决定另一个人的基因结构或未来命运吗?更严重的是,万一这种基因操作失败了或者造成了将来才能发现的不可挽回的缺陷和后果,谁来承担责任呢?

第 2 页 共 4 页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中学2009-2010学高一生物导学案

涉及基因治疗应用范围的另一个问题是基因治疗技术不仅限于疾病治疗,还可用于增强人的体能。例如如果某种可以增强人的体能特征的基因被确定和被克隆以后,是否可以通过基因治疗的操作来增加运动员的身高或短跑速度?这与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有什么本质区别?就目前来看,人们还不能接受将基因治疗技术扩展到用于增加人的体能方面,但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仍然在激烈地争论着。涉及基因治疗应用范围问题争论的结果有可能影响到人类及其个体成员的命运。 资料1-1-2 生物科学与人类的未来

生命之谜,魅力无穷。有关生命起源、物种形成、基因表达与调控、衰老、光合作用、固氮作用的机制等,均属重大理论问题,都与人类及人类未来有着直接关系。

1.生物资源的利用与科学管理

人类生存必须依赖资源,其中包括生物资源,如动物、植物,它们为人类提供肉、奶、蛋、皮、粮食、蔬菜、果实、麻、棉、油脂、工业用橡胶以及与疾病进行斗争所需要的药物等。生物资源是可更新的资源。但是如果盲目滥用,如对森林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则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这在我国已有深刻的教训。而要做到对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以维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还必须深入研究生物种群数量变动的规律,以便进行科学调控。

2.生物科学与人类环境

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开展,不可避免地会给生物环境带来相应的污染。如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农业中的农药残液,均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人类在充分利用生物的特殊性能分解部分污染源的同时,还要大力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使各类生物物种得以良性循环和生长,为人类造福。

3.生物科学与粮食

地球为人类提供的粮食是有限的,世界范围的粮食危机将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世界上每天都有人被饿死,通过对生物学中的植物生理学部分光合作用的研究,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为解决世界粮食危机贡献力量。

4.生物科学与生物工程

21世纪将是生物科学的世纪。生物工程如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各项技术在工业、农业和医药业的广泛应用,将为人类生活带来美好的希望。如大量克隆动物的问世,将为动物育种开辟崭新的途径,并且克隆的动物将更符合人类的需要。生物科学是生物工程的基础,生物科学水平的提高将给生物工程提供更新的理论基础。 【当堂检测】

第1章 第1节 单选题

(B级)1. 研究发现,传统的印染工人中膀胱癌与吸烟人群中肺癌的发生率比较高。导致这两种癌

第 3 页 共 4 页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中学2009-2010学高一生物导学案

症的因素属于( )

A. 物理因素 B. 化学因素 C. 生物因素 D. 心理因素 (A级)2. 关于我国癌症状况的研究报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上世纪末癌症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 B. 胃癌属于发病率较高的癌症 C. 发病率下降最快的是肺癌 D. 鼻咽癌和乳腺癌发病率上升

(A级)3. 下列与导致全球癌症发病率增长无关的是( ) A. 人口老龄化 B. 吸烟 C. 体育锻炼 D. 环境污染 【巩固练习】

第1章 第1节 多选题

(A级)1. 人类的健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下列疾病不属于癌症的是( ) A. 病毒性肝炎 B. 艾滋病 C. 白血病 D. 炭疽病 (B级)2. 目前,基因诊断技术已经发展到能够用于诊断( ) A. 遗传病 B. 肿瘤 C. 传染病 D. 所有疾病 第1章 第1节 非选择题

(C级)1. 引起人类发生癌症的因素很多,黄曲霉毒素、紫外线、单纯性疱疹病毒都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过强的紫外线和单纯性疱疹病毒等致癌因素,依次属于 因素、 因素和 因素。

(2)上述致癌因素可运用基因诊断技术进行诊断的是 ,运用基因诊断技术诊断疾病的优点是 。

(C级)2. 有资料表明:与美国人群中常见癌症相比,我国男性和女性的胃癌发病率都比较高,而有些癌症如女性中的乳腺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胃癌的发生原因可能与 有关,《世界癌症报告》强调:禁烟和 可将癌症的发病率降低1/3。

(2)20世纪90年代,我国发病率上升的癌症主要是 。

第 4 页 共 4 页

第4篇:高一语文精品导学案:1.2《雨巷》 (新人教版必修1)

《诗两首》导学案 《雨巷》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通过意象的分析,把握意境的创设;

2. 分析艺术表现手法,体会不同手法产生的不同效果; 3. 品味语言,把握不同词语带来的不同感情倾向; 4. 在朗诵中整体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学习重难点

1.诗中思想内容的分析是重点

2.分析新诗的意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学习的难点。

背景知识储备: 1.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中国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 2.作品时代背景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学法指导

1.分析新诗也要从诗的意象、意境、语言、情感、写作技巧五个方面去把握,不能单凭直观感觉。

2.鉴赏诗歌还要注意不同技巧产生的不同效果,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进行体会。

一、 基础知识自学: 1.下列加点字注音

支撑( )彷徨( )寂寥( )惆怅( )颓圮( )彳亍( ) 2. 词语辨析

- 1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错误》

七、自我检测 1.给下列字注音

俯卧撑( )彷徨( )寥寥无几( )惆怅( )风流倜傥( )枸杞( )颓圮( )

2.根据读音,补出字形

Yōu( )愁 tuí( )废 liáo( )阔 3.文学常识

①戴望舒因一首诗成名后,被称为 ,他曾赴法国留学,深受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象征主义常常在朦胧的意境中表达出幽微精妙的感情。

②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是运用现代白话。 C.“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D.“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4、重叠反复的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八、教学反思:

1、通过意象分析文中的象征意义

2、了解文中写作手法的效果。

九、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2、课下阅读一些相关的现代诗歌。

第二题答案

三段:冷漠凄清惆怅 四段:如梦凄婉迷茫 五段:默默走尽雨巷 六段:消散颜色芬芳 第三题答案

彷徨 :写出诗人在那个时代的迷惘

悠长:写出现实道路的漫长,小巷的深长 希望:写出作者是有追求的人

结着愁怨:作者和丁香姑娘一样有着忧怨,理想不得实现而忧怨。

- 34 -

第5篇: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 1.2权利与义务:参与生活的基础和准则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1)[定稿]

第2课时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应该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2.能力目标:在权利与义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的分析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公民的责任感、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

预习检测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指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①

和被选为国家②

的权利,是公民③

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④

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包括言论、⑤

、集会、⑥

、游行、⑦

的自由。

(3)监督权:指公民有监督一切⑧

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它包括⑨

、⑩

、控告权和检举权等。

2.公民必须依法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

;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

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二、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

的原则。

2.坚持

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三、简答

1、如何理解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重难点探究

一、市民小李给“市长热线”打电话,反映该地某交警中队乱罚款的现象。请问,小李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此外还享有哪些权利?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市拆迁区居民因不满市政府的拆迁办法,先是集体冲进市政府办公楼,对政府办公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然后又在市政府前的马路静坐并举行游行示威,一度造成交通中断。尽管后来市拆迁办公室经过进一步的综合考虑,适当修改了拆迁办法,但部分居民却因扰乱政府办公秩序和造成交通阻塞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材料二 B市交通局和财政局联合发布一个文件,规定市内每辆出租车一年增加缴纳车票营运使用费一万元,用于出租车的管理。这一文件得到了市政府的批准。对此,多数出租车司机认为上述做法不合理。经过讨论,大家统一了意见,决定派代表将情况反映给《焦点访谈》栏目。《焦点访谈》播放后,该市政府纠正了错误,撤销了该文件,退还了司机的钱款。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我国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拘押讯问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严禁刑讯逼供。监狱服刑人员在进行必要劳动时,安排适当休息,有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不得侮辱、体罚、打骂服刑人员等。这都表示( )。

①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 ③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是真实、不受限制的 ④我国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课堂检测 1.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社会事务和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 )。

A.生存权和发展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D.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当公共权力被滥用,当政府官员不尽职,造成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受到损害、人民群众的权益受到威胁时,公民,请举起手中的利剑,依法同腐败分子作斗争。”这句话中“公民手中的利剑”是指( )。

A.公民的监督权 B.公民的惩罪权 C.公民的选举权 D.公民的罢免权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 )。 ①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 ②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③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④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

4.邓小平同志指出:“越是高级干部子弟,越是高级干部,越是名人,他们的违法事件越要抓紧查处。”这段话是说(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高级干部、名人容易发生违法行为

C.司法机关应格外关注并严惩高级干部、名人违法事件 D.特权思想、特权行为在我国客观存在

5.“公民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行使自己的集会、游行、示威权利,这是对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限制。”这种观点( )。

①认为公民应无拘无束地行使政治自由权利 ②认为法律和自由是统一的 ③主张公民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权利 ④割裂了自由和法律的关系,因而是错误的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第2课时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

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知识体系梳理

①权力机关代表 ②权力机关代表 ③基本 ④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 ⑤出版 ⑥结社 ⑦示威 ⑧国家机关 ⑨批评权 ⑩建议权 申诉权 民族团结 荣誉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权利与义务 基础学习交流

一、如何理解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2.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二、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即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而不是指立法上的平等。因为我国的法律反映和体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不能反映敌对分子的意志和利益;但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对所有公民而言都是平等的,即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第一,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二,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第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制裁。

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主义。如宪法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不等于说符合法定年龄的公民与不足法定年龄的公民之间存在不平等,而是由于参与政治生活的公民需要一定的行为能力。

4.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要反对一切特权。我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说明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 重点难点探究

一、小李是在行使监督权。除了监督权,他还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政治自由。

二、(1)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A市拆迁区居民冲进市政府大楼影响办公秩序、静坐游行造成交通中断没有正确行使监督权,没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B市出租车司机正确行使了监督权,实事求是反映问题,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实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两则材料都说明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的权利,又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 思维拓展应用

A 本题考查学生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的理解。材料揭示的是对监狱服刑人员权利的尊重,①②符合题意;③错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相对的,不是不受限制的;④未揭示题干主旨,不选。选A。 基础智能检测

1.B 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与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故选B。

2.A 公民有监督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因此,可以对其进行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故选A。

3.B 本题具体考查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这项政治义务的意义。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故④表述错误。

4.A 邓小平这段话的意思是不能因为是高级干部或高级干部子弟,就不查处他们的违法事件,这说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故选A。

5.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公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活动中没有绝对的权利,也没有绝对的义务。①④正确。

第6篇:【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1)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训练1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训练1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基础过关] 1.下图是一位天文摄影爱好者在某地用连续曝光拍摄的北极星空照片,该照片能证明(

)

A.地球自转

C.流星现象

B.地球公转 D.恒星运动

(

) 2.北京和上海两地的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相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两地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上海大于北京 D.两地的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上海小于北京

3.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接近的地点是

A.90°W,89°S

C.10°E,1°S

B.80°E,40°N D.180°W,71°N

(

) 4.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高度关联图”,根据图中a、b、c、d各点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a点和b点的线速度相同,因此它们的纬度一定相等 B.c点的线速度最大,故其纬度一定最高

C.同纬度的两地,海拔越低的地点,其自转线速度就越大 D.海拔高度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高纬度地区 5.当地球处于图中公转轨道A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 C.北半球为夏季 D.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字母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A.①

B.②

(

)

C.③

D.④

(

) 7.当太阳光线从⑤处直射地球时,北半球节气为

A.春分

C.秋分

B.夏至 D.冬至

8.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四点代表的节气分别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从“教师节”到“劳动节”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一个__________。 [能力提升]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9~10题。

9.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高纬度

C.北半球中纬度

(

)

B.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

) 10.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据科学考察:火星的运行确实与地球有着相似之处,它的自转周期仅比地球长41分钟,它的自转轴倾角也只比地球的黄赤交角大32分,火星上不仅有类似地球上的季节之分,还可明显地区分出“五带”。据此回答11~12题。 11.火星的自转周期是

A.24时41分

(

)

B.23时19分 D.23时15分4秒

(

) C.24时37分4秒

12.太阳在火星表面,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

A.23°26′N至23°26′S B.22°54′N至22°54′S C.23°58′N至23°58′S D.23°31′N至23°31′S 13.下图中GH⊥PQ,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MN所示平面上,则∠②的度数是

(

)

A.23°26′

B.46°52′

C.66°34′

D.不能确定

14.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1 (1)在图1外侧弧线上添画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图2 (3)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____,即一个________。

(4)图1A、B、C、D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为________,角速度相同的是________。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英国古文明研究作家葛瑞姆·汉卡克在《上帝的指纹》中写道:“黄赤交角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这个周期是41 000年,交角改变在22.1°到24.5°之间,准确性和可预测性不亚于瑞士钟表。”这个周期变化早在1911年巴黎国际天文历大会上就已经公布了。 (1)若此角度变为24.5°,太阳直射的范围将会如何变化?

(2)若此角度变为0°或90°后,地球将怎样绕日公转,太阳直射点还有没有回归运动。

答案

1.A 2.C 3.C 4.D 5.C 6.A 7.D

8.(1)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2)先向南,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之后再向北 (3)回归年

9.C 10.B 11.C 12.C 13.C

14.(1)标注略(为逆时针方向)。 (2)A (3)23时56分4秒 恒星日 (4)A A、B、C、D 15.(1)太阳直射点在24.5°N~24.5°S之间移动,太阳直射范围变大。

(2)0°时:地球正着绕日公转,太阳一直直射赤道,无回归运动。90°时:地球“躺”着绕日公转,太阳一直直射极点,无回归运动。

第7篇: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2课时)

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百家争鸣 1. 出现时期: 2. 出现背景: 3. 主要学派:

4. 争论(三方面)问题:

(二) 孔子和早期儒学 1. 孔子生活时代: 2. 孔子思想产生背景: 3. 孔子的思想主张: (1) 政治思想: (2) 自然观: (3) 教育思想: 4. 孔子的重大贡献: (1) 思想上: (2) 教育上: (3) 典籍上: 5.孔子思想载体: 6.孟子及其主张 (1) 生活时代: (2) 道德规范: (3) 政治思想: (4) 民本思想: 7.荀子及其思想 (1) 生活时代: (2) 自然观: (3) 道德观:

自主落实

(三) 老庄之学 1. 所属学派: 2. 思想特点: 3. 思想影响: 4. 老子

(1) 生活时代: (2) 思想核心: (3) 辩证法思想: (4) 思想局限: (5) 思想载体: 5. 庄子

(1) 生活时代: (2) 思想核心: (3) 思想载体:

(四) 法家思想

1. 战国时期法家代表: 2. 法家思想核心: 3. 法家思想的影响:

4. 法家思想实践者(改革者)

(1) 李悝变法(诸侯国?内容?)

(2) 商鞅变法(诸侯国?内容?影响?)

5. 法家思想理论集大成者:韩非(思想主张?)

(五) 墨家的主张 1. 创始人: 2. 优良作风: 3. 思想主张:

4. 墨子的两大重要贡献 (1) 认识论:

(2) 逻辑学:

2

合作探究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反映没落奴隶主贵族消极情绪的是什么学派?

3.维护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的什么学派?

4.反映新兴地主阶级蓬勃向上,进取自信风貌的是哪些学派?

5.反映小生产者(平民)愿望的是什么学派?

6.儒家学派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何地位吗?为什么?

7.你认为在战国时期最受封建统治者推崇的应该是什么学派?为什么?

8.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何历史意义?

9.你认为一定时期的文化与该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之间是什么关系?

二.汉代儒学(2课时)

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自主落实

(一)“焚书坑儒”批判 1.朝代: 2.背景: 3.过程 (1)焚书: (2)坑儒: 4.影响(评价):

(二)罢黜百家 1.时期: 2.背景:

3.确立(汉武帝的措施):

4.影响

(1)消极影响:

(2)积极影响:

(三)太学(中央长安)的出现 1.时期: 2.性质:

3.影响(评价):

4.太学生的参政意识 (1)表现 (2)原因 (3)影响

4.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开始时期: 2.考试内容: 3.影响

(1)积极影响: (2)消极影响:

合作探究

1.秦朝时儒学的命运如何?表现何在?主要原因是什么?

2.西汉时儒学地位怎样?原因有哪些?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秦朝和西汉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手段有何区别?对儒学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秦朝的“焚书坑儒”和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相同的实质是什么?相同的根本目的何在?

5.古代思想界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演变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哪些趋势?

6.回忆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1) 早期:

(2) 汉武帝开始: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4) 隋唐时期:

5 三.宋明理学(新儒学)(2课时)

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自主落实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 儒学的困境 (1) 东汉末年: (2) 魏晋时期: 2儒学复兴运动 (1) 唐朝中后期 韩愈: 李翱: (2) 北宋

(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 1.理学的开创者:

2.北宋五子的主张及贡献 (1)周敦颐和邵雍: (2)张载: (3)二程:

(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1.时期: 2.理学体系 (1)理气论: (2)修养论: (3)社会政治论: 3.理学经典: 4.地位: 5.影响:

(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1.心学开创者(南宋陆九渊): 2.心学集大成者(明朝王守仁):3.心学创立的影响:

合作探究

1..宋明理学有那些显著特点?

2.宋明理学为什么能被官方化?

3.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哪些异同点?它们之间是何关系? 同:(1)思想主张:

(2)目的:

(3)地位和影响:

异:(1)宇宙观:

(2)道德观:

关系:

5. 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7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2课时)

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自主落实

(一 )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生活时代: 2.思想主张:

3.治学主张: 4.主要著作:

(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1.生活时代: 2.主要著作: 3.思想主张 (1)政治思想:

(2)经济思想: (3)治学思想: 4.思想影响:

(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1.生活时代: 2.主要著作: 3,思想主张

(1)治学思想:

(2)政治思想:

(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1.生活时代: 2.主要著作: 3,思想主张

(1)政治思想: (2)哲学思想: 4.地位:

(五)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1.生活时代: 2.主要著作: 3.思想主张: 4.思想评价: (1)积极影响:

(2)局限性:

合作探究

1.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出现的条件(背景、原因)是什么?

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有何特点?

3.如何评价明清之际的思想?

4.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有何共同主张?

5.明清之际的思想与儒家思想是何关系?

9 6.列举中国古代三个思想活跃时期。

7.古代儒家思想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1)春秋时期: (2)战国时期: (3)西汉: (4)宋朝: (5)明朝: (6)明末清初:

8.儒家学派的地位是如何变迁的? (1)春秋战国时期: (2)秦朝:

(3)西汉汉武帝时期: (4)东汉末年开始: (5)北宋: (6)明朝: (7)明末清初:

上一篇:开展文明校园工作总结下一篇:新思想引领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