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浅析

2022-1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玉米高产创建状况

为提高玉米单产, 自2009年以来会泽农业科技人员在会泽者海镇、马路乡、田坝乡、金钟镇等乡镇采用示范片采用以地膜覆盖, 良种、良法配套, 测土配方施肥, 科学管理, 及时防治病虫害等集成配套技术, 建立“百亩核心区, 千亩展示区, 万亩示范区”玉米高产栽培。经专家组田间测产结果, 百亩核心区平均667m2产862.3kg, 千亩展示区至均单产813.5kg同, 万亩示范区平均667m2产678.6kg, 现将多年来的高产栽培的技术总结如下, 供参考。

2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1 精耕细作

前茬收后, 精耕细作, 做到“旱、深、细”无杂草。

2.2 品种选择

品选择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品“云瑞88号”、“云瑞47”、“保玉7号”、“曲辰三号”等高产优良品种。

2.3 播种节令

冬春干旱年份, 面临“种早不出, 种晚不熟”等问题, 区别不同旱情分类种植, 在无水源, 无抗旱直播条无任何下, 采用玉米“三干” (土干、肥干、种干) 播种, 深塘盖膜集雨栽培技术:将底肥、农家肥先施入塘内, 盖好地膜后用少量细土盖于塘内形成窝形, 用播种器直接播种, 汇集自然降水, 通过播种孔流入塘内确保安全出苗。在有水源能抗旱的条件下采用单株湿直播技术, 统一在清明节播种结束。

2.4 种植方式

采用宽窄行单株密植, 大行100cm, 小行40cm, 株距21cm, 4 500株/667m2。

2.5 测土配方施肥

共同使用有机和无机方法, 提苗肥施用要轻, 杆穗肥施用要重, 根据苗施多或少的肥, 缺钾、缺锌的地块应按实际补施相应的肥。

2.5.1 根部肥。

每亩施玉米专用复合肥10kg, 普钙40kg, 入塘底做种肥, 1 500kg以腐熟农家肥做盖塘肥。

2.5.2 拨节肥。

幼苗长到5~6叶期, 定苗后亩施尿素10~15kg, 碳铵30kg, 同时铲除田间杂草。

2.5.3 施用杆穗肥。

从玉米开始拨节至孕穗的晚期, 当长到10~12叶 (长到大喇叭口时) 时, 浇灌尿素30~40kg或碳胺50~60kg以内, 让幼穗和植株最大叶面吸收面的成形, 要使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断养份, 中耕除草且培土要跟上。

2.5.4 根据苗施肥。

进行二次追肥之前, 按照田块苗情实际施肥, 使整块地苗棵长势相同。

2.6 田间管理

长苗时期主要看全苗、壮苗, 在中期主管苗棵整齐统一, 在后期让叶子面积降低平缓, 保证不脱肥。

出苗至拨节期间, 按时破膜, 让苗出土, 补差的苗, 间弱的苗, 定壮的苗, 使根系发育正常, 壮苗要培育, 让“苗齐、苗均、苗壮”。

孕穗肥。到拨至孕穗, 保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齐同, 核心是促叶、壮好, 促进大穗的生长, 上部叶片保证增大, 茎杆保持粗壮结实, 植株同齐, 要按时、定量施肥, 除草要彻底, 中耕管理要深, 培土要多, 病虫害防治要及时。

2.7 增产辅助措施

人工去雄及辅助授粉, 去雄原则:“去弱留强, 去地中留地边, 去背风留迎风面, 晴天多去, 阴天少去”, 先将旱抽雄穗的植株, 弱株病虫株去除, 2行去雄1行, 也可同行隔株去雄, 一般去雄株数控制在全田总株数及不超出35%~40%, 地边2行要去粉, 以免影响授粉。

2.8 病虫害防治

会泽玉米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玉米大小斑病, 小地老虎, 玉米粘虫, 蚜虫、老鼠、玉米螟害等。

2.8.1 玉米大斑病防治。

病发初期喷洒50%多菌灵粉剂500倍液, 每隔10d防一次, 连防2~3次。

2.8.2 玉米小斑病防治。

玉米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每隔7~10d防一次, 连防2~3次。

2.8.3 玉米锈病防治。

病发初期喷洒50%多菌灵粉剂800倍液, 每隔5~10d防一次, 防2~3次。

2.8.4 玉米螟防治。

防治适宜期在心叶未期, 用30%辛硫酸颗粒剂250g/667m2防治。

2.8.5 小地老虎粘虫防治。

用2.5%功夫防治苗期地老虎和拨节期粘虫。

2.9 适时收获

全田90%以上的果穗成熟, 就要及时收获, 晾晒脱粒, 已达增产增收。

摘要:会泽是一个农业大县, 耕地面积4.76万hm2 (土地详查数) , 旱地4.17万hm2, 玉米是会泽的主要粮食作物, 占旱地面积的2/3左右, 为确保会泽粮食的安全生, 本文从近年高产创建,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加以浅析。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增收

参考文献

[1] 刘水东, 卞晓春, 吴春芳.大棚蚕豆-鲜食玉米-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 2015, 07:45-46.

上一篇:井下工具模拟试验系统下一篇:质量控制对急诊护理安全影响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