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米的高产培植技术

2022-1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引言

在我国古代, 玉米就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广泛地种植, 其栽培历史也达到了四百年。另外, 玉米中纤维、维生素和脂肪的含量相当丰富。这使得玉米一直都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因此, 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是种植玉米所要优先考虑的。

2 玉米的生长条件

水、光、空气、土壤、温度, 是所有植物得以生长的基础, 玉米也是基于上述基础才能生长的。

2.1 玉米对土壤的要求

玉米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苛。因为玉米是根系农作物的一支, 所以它对土壤的厚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它要求土壤必须宽松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 并为它提供充分的养料。同时对于土壤保存水的能力和排出水分的能力必须具备。总的来说, 玉米要在中等性质的土壤里面生长。

2.2 玉米对水的要求

对于玉米生长的不同时期, 其对水的需求量是不相同的。玉米的水分临界时期也就是玉米的抽穗期, 它所需水分比较多, 占37%-38%, 花的颗粒的生长期需水量最大, 达到43%-44%, 玉米抽穗期中雄穗的抽出时期以及吐丝期需水量是最多的。玉米对水分的需求量最少的时段是苗期, 只占总需水量的18%-19%。总的来说, 玉米对水的需求量十分多, 在玉米抽穗期中雄穗的抽出时期、花的颗粒的生长期和吐丝期是需要大量的水的;当玉米处于苗期的时候, 必须将水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里面。

2.3 玉米对阳光照射时间的要求

玉米所需日照时间较短, 它喜欢光源, 充分的光照更有利于它的生长。八到十二小时的出苗期后, 玉米通过阳光照射成长。其开花时间较早, 这样可以使它的生育时期缩短。强光照射在玉米上, 对它的净光和作用的提高将起到很大的帮助。能使玉米内的有机物质迅速运动。所以在阴凉的环境下种植玉米是不可取的。同时, 不能让玉米拥有高密度的种植状态, 否则, 满足不了玉米对阳光照射的需要, 玉米就会发生减产的情况。

2.4 玉米对温度的要求

玉米喜欢光源的同时也是会对温度产生敏感的反应的。在玉米的不同生长期, 它对于温度也有着不同的需求。播种玉米的时候, 土壤温度以十到十二度为宜, 通常玉米的发芽温度是十度, 种子发芽的关键温度是在二十五到三十五度, 玉米拔节时候的温度要达到日平均温度十八度。玉米拔节的最佳温度是二十到二十三度;花朵开放时期对温度的要求最高, 花朵开放的最合适的温度是二十五到二十八度。

3 如何实现玉米的高产栽培

河南省的地貌比较典型, 下面举河南省的例子来说明。

河南属于黄淮海流域, 是玉米的夏季播种区, 它处于玉米优先产业带的核心地区, 对玉米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 对河南省的丰富的资源进行利用, 对加快农业现代化有着非凡的意义。

3.1 精挑细选优良的品种

玉米种子的形状各异、大小不等、色泽也各不相同, 所以在对种子的选择方面, 就要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包括种子的是否饱满、对抗疾病的能力等等都应该综合考虑。种子的纯度必须达到98%、发芽的效率要高于85%、同时种子里水的含量不能超过13%。由此, 对质量低劣的种子予以排除。

3.2 对土壤进行选择和整理

玉米生长的一个条件就是土壤的质量。要想提高玉米的产量并保证它的生长质量, 对土壤环境就要进行合理化利用。整理和耕种土地就要科学化, 对土壤中的水分、肥料、空气都要进行合理的规划, 这是玉米生长的基本要素。

因为玉米是深根作物的一支, 耕种的土层必须深和厚, 才能为玉米的生长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玉米的绝大多数肥料都要靠根系对其进行吸收, 如果根系过少, 就会对玉米的生长产生不好的影响;同时土壤必须松软、透气性能良好;除此之外, 对于水分的排出和灌溉也需要给土壤提出要求;玉米各种生长时期对于水的需求量是不一样的, 为保证玉米的产出质量, 水的灌溉程度显得比较重要;最后, 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养料也是必需的, 在耕种土地和整改土地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3.3 播种时机的选择

冬小麦—夏玉米的复种轮作制度是河南省夏季播种玉米所应用的方法。播种冬小麦的时候对玉米进行套播和冬季小麦—夏季玉米的平行播种方式是现在常用的播种方式。

如果套播玉米, 小麦的整体生长态势是确定播种期的主要考察方法。在小麦生长整体大、生长形势好的时候, 玉米要晚一些播种;在小麦生长的整体小、生长态势差、苗子比较弱小的时候可对玉米早一些进行播种。在通常情况下, 玉米的播种要在对小麦进行收获前一到三个礼拜进行。这是为了在对小麦进行收获的时候不损坏玉米的胚苗。如果是以两茬平播的方式进行播种, 那么尽快播种玉米才是“王道”。如果遭遇干旱天气, 可以后浇水、先播种。还有一点就是:要对播种带上的较重的石块进行清理, 以防它们压住玉米苗阻碍其生长发育。

3.4 对密植进行合理化管理

对夏季播种玉米来说, 应该根据它的种类、土地和施肥情况, 对其密植进行合理化管理。通常情况下, 留在每亩土地的玉米苗要达到3800—5500株。如果对叶片平展型玉米进行播种, 其种植密度应该比较稀。如果对紧凑型的玉米进行播种, 则其密度相对来说应该比较密, 那么, 这样的紧凑型玉米留在每亩土地上的玉米苗应该达到4500—5000株。

3.5 管理田地

(1) 施肥要采取合理的方法

玉米实现高产量的重要环节就是施肥的科学化。应结合地域特征和玉米的种类特征, 制定合理的施肥举措。好的土壤质量是施肥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在这样的前提下, 可以对田地进行深度施肥;如果土壤质量一般的话, 除了基本肥料的施肥外, 应根据玉米不同的生长时期的具体情况追加肥料。

(2) 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在对玉米进行播种之前, 可以喷洒一些药剂在玉米苗上, 预防害虫对种子进行损害。对多种多样的病虫害起到防治的作用。

(3) 排水和灌溉应该及时。

上面的文章说过, 玉米从发芽到成熟, 对水的需求量很多, 在其抽穗期中雄穗的抽出时期、花的颗粒的生长期和吐丝期都会需要大量的水分, 在玉米的苗期则应对水进行适度的控制。当干旱天气到来的时候, 应该对玉米充分地灌溉;对水的控制时期, 若因强降雨天气出现田地积水, 就要对田地及时地排水处理。

4 总结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代, 玉米生产会对粮食生产产生重要的影响, 对粮食增产、食品加工业也将起到推动作用。因此, 我们要对既往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对不同地域和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充分评估, 以确定具体的施肥计划, 达到高效、科学栽培玉米的目的, 并提高玉米的产量。

摘要:玉米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 对于资源极度匮乏的当代社会来说, 如何更好地种植玉米, 使其满足全人类的共同需求, 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将结合气候和玉米的生产条件, 研究玉米种植如何实现高产, 并保证玉米种植的质量。

关键词:玉米,高产培植

参考文献

[1] 景立权, 袁建华, 赵福成等.玉米超高产精确栽培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学报, 2013, 29 (2) :429-434.

[2] 赵兴会, 陈卫军, 席博等.玉米不同品种高产栽培密度探究[J].陕西农业科学, 2012, 58 (5) :55-56.

[3] 侯志研, 王大为, 郑家明等.辽西地区玉米高产品种和技术模式筛选研究[J].玉米科学, 2011, 19 (2) :101-104.

[4] 冯国良, 刘福虎.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科学, 2012, 40 (12) :1322-1325.

上一篇:电视包装的创意艺术及制作技术探讨下一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