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米高产技术及推广应用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玉米在我国农业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近年来, 随着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日益重视,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 加上农民文化水平不高, 缺乏科学种植意识, 导致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较低。基于此, 本文主要探讨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应用策略, 以供参考。

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1 选种与播种

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经济条件、病虫害发生特点等, 挑选适合当地种植的适应性好、抗病害性强、高产优质的玉米杂交种。对不含杀虫剂的玉米种子进行拌种处理, 并将种子含水量控制在12%~15%[1]。四川一般在3月中旬到4月上旬播种, 在3月中下旬更好。适当早播不仅能确保玉米足够的生育期, 还能错开7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伏旱天气。

1.2 育苗与移栽

采用双膜育苗的方法, 第一层为播种覆膜, 将膜铺到播种的苗床上;第二层为拱棚盖膜。该方法不仅能抵御阴雨低温天气, 还有较好的增温保湿效果。育苗定向移栽主要采用的是肥团育苗法或软盘育苗法。在条件允许的地区, 可重点推广软盘育苗法, 这有利于带土移栽, 因此, 移栽后成活率较高。操作方法如下:选用100孔的玉米专用塑料育秧盘, 每667 m2地需要20~30个育秧盘。用肥沃泥土作床土, 每100 kg床土中加入氯化钾0.2~0.3 kg, 钙镁磷肥1~2 kg, 农家肥与壮秧剂适量;加入适量水, 以床土能够手捏成团, 松手就散为准;用床土填充秧盘, 在孔内播2粒催芽种子, 将种子按入床土。苗床1.5 m开厢, 厢高15 cm, 厢面拍平后横放两排秧盘。在浇足量水后盖上地膜或稻草。待幼苗长出1.5叶或2.5叶时开始移栽。注意移栽过程中株叶的方向要保持平行一致, 叶与行呈90°或45°角排列。

1.3 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是根据品种特性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比如, 以四川地区气候特点为例, 平展 (大穗) 型品种的栽密度以3 000~3 200株/667 m2为宜;川单418的栽密度以3 500~3 800株/667 m2为宜[2]。二是根据地势条件而定, 如阳山面应密植、阴山面应稀植。三是根据土壤水肥条件来定, 对于低水肥土壤应合理密植, 反之则应稀植。

1.4 水肥管理

底肥主要为农家肥, 再搭配适量的氮磷钾等化肥。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每667 m2玉米地氮肥用量在21~27 kg, 磷肥30~35 kg, 钾肥在7~10 kg。追肥2次, 第一次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 尿素用量为20~25 kg/667 m2。第二次在玉米开始抽丝时开始, 尿素用量为5~8 kg/667 m2。此外, 要及时浇灌浆水。

1.5 病虫害防治

首先, 可栽种抗性好的良种, 并在玉米地上实行轮作, 每2到3年轮作一次, 种植与玉米非同类的作物, 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田间管理中若发现病苗, 应及时清除, 并统一焚烧, 避免病虫害的二次传播。其次, 可于清晨与傍晚采用人工捕杀方式, 摘掉有虫害的叶片, 清理害虫。同时, 可安装杀虫灯对害虫进行诱杀。最后, 采用药剂防治。红蜘蛛可用20%哒螨灵乳油、5%尼索朗乳油1 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7 d后可根据天气情况再次喷药防治。在玉米心叶期内重点防治玉米螟。可将1.5%辛硫磷颗粒剂1~2 kg与细土 (或细河沙) 5~10 kg混合均匀后撒入喇叭口。当雄穗开始打苞, 利用2.5%溴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蘸滴花丝, 预防二代玉米螟[3]。

2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策略

2.1 进一步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制

目前, 要积极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将政府、科研部门以及农业经营企业结合起来, 从而为农民的生产提供全方位保障。要实现这一目标, 还需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实现科研单位与农业经营企业间的有效结合。农业经营企业可提供资源与资金支持, 科研单位主要提供技术支持。二者实现联合才能取长补短, 优势互补, 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打好基础。二是做好科研单位与农业推广部门的内部整合, 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这既能缩短研发周期, 还能提高实际生产水平。三是要加大推动科研部门与政府间的合作。

2.2 重视农业技术的培训工作

为了帮助农户更好地掌握玉米实用生产技术, 有必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教育。可定期组织农户进行农业技术学习, 为其讲授玉米生产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加快县、镇、村三级农业技术网络的建设, 构建立体化的农业技术网络。同时, 加强对这些农业技术部门的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从而为农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 要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与业务培训, 可采用贴近群众、浅显易懂的教育方式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4]。比如, 可邀请农业专家开展讲座, 或组织农户观看视频, 由农业技术人员给予指导与说明。每次培训结束后, 可进行考核评价, 为农户颁发“绿色证书”。

2.3 注重玉米高产栽培形式的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日益深化, 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早已不能满足农户多元化的需求。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也涌现出不少新问题。因此,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必须与时俱进, 增强创新意识, 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推广方法, 提高推广效率。比如, 可借助互联网技术与信息网络平台来推广农业技术, 成立农业技术网络学习班, 建设农业技术网等, 让农民可随时随地学习新技术。同时, 要积极鼓励并扶持农业技术的推广中介, 引入社会力量, 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

3 结语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玉米产量与品质的重要保障。玉米不仅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也是医药行业与轻工业的重要原料。因此, 做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并积极探索解决对策, 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之路, 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稳步发展。

摘要:玉米一直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 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粮食的需求, 而且也满足了畜牧养殖业的饲料需求。可以说, 玉米的栽培种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与进步。基于此, 简要介绍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并探讨推广玉米种植技术的方法, 以期实现玉米种植的高产高效。

关键词: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推广方法

参考文献

[1] 邓沙社.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措施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 2014, 23 (6) :27.

[2] 包春艳.浅谈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推广与应用[J].新农村:黑龙江, 2013, 22 (16) :46.

[3] 顾运坤.鲜食玉米栽培技术推广[J].农业与技术, 2015, 26 (10) :150.

[4] 胡青峰.论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 2014, 12 (7) :133.

上一篇:论企业迁移中的劳动者保护问题下一篇: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