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生态视域下的隐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网络推动人类社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将目光投向“网络思政”。但这类研究较多囿于危机分析和对策研究, 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无法触及核心痛点的原因, 是没有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环境进行准确深入的分析。

网络技术不仅是延伸着人的五官四肢的工具性技术, 更是延伸人的大脑的主体技术。它融合了虚拟和现实, 解构又重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网络生态环境。网络生态环境不是自然界和网络世界的叠加, 而是继地球这一实体性地理空间之后的人类第二生存空间, “对整个心理的和社会的复合体都产生影响”。网络生态环境中, 人类的生存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形式展开, 人类的思维、交往、生活方式都发生不可逆的转变。这样的环境, 有在其中发展事物需要遵循的独特的生态演替规律。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是相较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 它通过“含而不露”的形式, 使受教育者在不自觉、无意识、受感染、受熏陶的情况中获得某种知识、经验、态度、情感或价值观的教育方式,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将教育意向和目的隐藏在社会实践、学习工作、人际交往、文化娱乐等方方面面。自不待言,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 更加受制于制约这一切的网络生态环境。思政教育只有在新的生存环境——网络生态环境下接受挑战、应对竞争、寻求解决方案, 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网络生态环境

最早把生态学与网络发展相结合的人是曾以发表《赛博空间独立宣言》著名的网络激进主义者约翰·巴洛, 他提出把网络及其发展环境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观点。在我国, “网络生态”最早由田震宇在《网络生态》中提出。张庆锋发表《网络生态论》, 他认为“所有的影响网络发展的其他社会系统构成了网络发展的生态环境, 当我们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分析网络与网络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时, 便形成了网络生态”。邵培仁在《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论及“网络生态学, 就是以人为焦点, 贯彻整体观、互动观、平衡观、循环观和资源观的指导原则, 将网络作为人的生存环境来展开研究的一门交叉学科”。白永青在《网络生态系统基本理念初探》中强调了网络生态的理念, 即构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兼具的网络生态系统。李蓉在《传播学视野中的网络生态研究》阐明“网络生态由信息因子、主体因子和环境因子构成, 三者之间呈交互式影响关系”的论断。近年来, 不同研究背景和研究领域的学者, 通过构建网络生态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对研究对象的特性、结构和发展过程、面临问题与未来趋势等进行研究分析。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究竟是什么, 即其内涵是什么, 在教育学界还存在认识上的分歧。罗洪铁提出“隐性教育是利用人们社会实践和人生活动, 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方法”。彭小兰认为,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以隐性课程、文化传统和环境情境等为载体来引导学生使之在体验和分享中获得身心和个性发展的一种活动。秦永芳指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弥漫在整个校园生活环境, 对学生的影响是本质的、深刻持久的”。白显良指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寓于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不为受教育者焦点关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类型”。

综上所述,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为了实现其教育目的而有计划实施的, 不为受教育者明确感知, 却能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教育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类型, 具有教育目的的隐蔽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教育途径的开放性、教育主体的自主性、教育方式的渗透性以及教育效果的持久性和非预测性。因其潜隐性、渗透性、持久性的优势, 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同化学生的思想意识、品德操行、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 以及完善学生的人格等方面有突出表现。

三、网络生态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网络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开辟了新的场所, 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体验, 给予人类更多个性化发展的可能性。与此同时, 由于技术两面性难题, 网络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人的发展的单面性, 道德失范、法律缺失的现象与日俱增, 错误思潮和不良价值观的蔓延。

网络生态环境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 首当其冲就是消解了原有的传授关系。在前互联网时代, 在思政教育的实施过程中, 教育者是传者, 处在信息垄断地位, 掌握话语权;受教育者是授者, 处于信息链的最底端, 独居信息孤岛, 不掌握获取信息的主动权;受教育者被视作“靶子”, 教育者只要向受教育者传输信息, 便能取得计划中的教育效果, 达成教育目标。毋庸置疑,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 过去我们所认可的传授二分的单一思维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的思政教育的发展了。网络环境下的思政教育是一个互动过程, 受教育者的知识信息来源不囿于教室、课本和教师, 他们作为有独立思考能力、有信息获取渠道、更倾向于自主选择的主体, 不会被动接受权威教育。如何将思政教育的内容, 融在网络生态环境中的社会交往过程中, 以平等、对话的形式, 让受教育者受到感染, 对于教育者而言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其次,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人类语言的更新速度, 新的网络流行语和表达样态不断涌现, 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更加具有时代感和趣味性的疑惑。语言是思想传播和教育的重要媒介, 语言的更新与创新, 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容和表达形式;也使得思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更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若是沿用思想政治教育严肃规范的话语体系, 必然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若是过分追求使用学生群体惯常使用的简短化、视觉化、符号化的“网言网语”, 必然矮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妥善处理这个问题, 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良影响。

再次, 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数字化和去中心化的特点, 极大地拓展了人的感官和四肢, 跨越了空间和时间, 一次次实现了人对自然的超越, 一次次见证了人类的自我解放, 也让我们不得不面对网络是祸是福成为现代性问题的一大症结。对网络的重度依赖, 导致了人的异化和人文精神的迷失。

四、顺应网络生态环境规律, 增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 在结合和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方面有天然优势。在网络生态环境中, 隐性思政教育因其隐蔽性、丰富性、开放性等特点, 成为在网络生态环境中经过“优胜劣汰”的严酷竞争, 所保留下来的“顶级物种”。

(一)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保持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在教育场域中, 受教育者是具有特殊“需求”的受众。出于技术进步的生存主题、时代主题、个人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的革命性变化, 受教育者的“需求”也随之改变, 这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和疏导的深度和强度。

(二)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保持教育主体的自主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内, 没有绝对的施教者和受教者的二元对立, 应当是在多元主体的多向互动中实现教育目标。在网络生态环境中, 社会迭代更新的速率空前高涨, 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现象、问题, 对于每个生存体验主体而言, 都是全新的, 思想政治教育者也未必具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和分析。因此,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更加尊重受教育主体的自觉能动性, 引导其积极参与公共表达和社会互动。

(三)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保持教育过程的愉悦性

网络生态环境中, 信息泛滥, 注意力是稀缺资源, 一切不被选择关注、记忆、接受的信息, 都只能成为没有意义的噪音。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努力成为网络生态环境中的名人红人, 通过有效地运作管理把思政教育内容转化为网络热点, 增加曝光率, 引发讨论。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纷繁芜杂、良莠不齐的信息潮里“脱颖而出”, 被受教育者“抓取”, 才有可能与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进行“交互”。

摘要:本文试图阐明网络生态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顺应网络生态演替规律, 通过保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教育主体的自主性, 提升思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网络生态,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邵培仁等著, 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296.

[2] 白显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8.

上一篇:用于油井井下环境的MEMS应变传感器下一篇:做好基本建设工程竣工结算审核的实践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