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制度研究

2023-0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引言

如今,科学研究发展越来越迅速,国家把科技创新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等方面的明确要求,创新事关国家前途命运。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有许多遥遥领先的创新成果,对世界文明进步贡献巨大。但后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屡次与世界科技革命失之交臂。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起全面独立的科学技术体系,开启了全面创新的时代。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两院院士创造了许多重大科技成果,作出了突出贡献。高校作为科研人员的聚集地,更要发挥其人员优势,彰显科研价值。而随着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科技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其竞争趋势也日益激烈。而合理的高校科研管理制度,是保障高校科研人员高效、规范的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保障。因此,如何出台具有可行度高,切合本院实际,并以政府政策为导向的科研研度,能够大大提高我院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提升我院科研实力,在保障个人职称晋升的同时,提升了学校的科研水平,营造活跃的科研氛围,打造强师之路。

二、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一)服务主导型科研管理转型尚未完成

科研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之间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科研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仅仅是申报项目、经费报销等一些常规的管理工作,仅仅按照上级的指令来办事,管理效率较低。服务主导型的科研管理模式中,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分工有序,工作人员科研素养高,领导科研管理能力强,科研管理人员不仅仅是简单地走流程,同时兼顾项目的基本审核,提出建议,政策咨询等一系列工作,了解科研人员在科研进行中遇到的问题,来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更细节化,人性化的修改。

(二)科研方向与企业需求对接不够紧密

教师在申请科研项目的时候可能为得到充足的经费来保证实验室发展等需求,选择一些他们并不是很擅长的横向项目,这类项目通常都是与企业合作,做出一些实体产品,或解决企业的实际需求,并且经费充足。而他们最感兴趣的研究可能并不能给实验室带来经济效益,在短期内看不到收益。科研管理工作者需要引导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在学校政策允许的范畴内,多为学校教师争取经费,设置校级项目,为有需要的教师提供经费支持,同时为其提供科技转化的平台。

(三)科研资源不能有效管理和利用

实验设备的使用率比较低,部分设备的管理不完善,导致一些设备长期处于空闲状态,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特别是一些精密仪器,由于长期搁置未能及时进行日常维护,大大减少了仪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在经费使用方面,经费使用分散,导致不能购买大型的仪器,容易引起实验设备的重复购置。目前高校的科研队伍存在年龄老化、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不合理、缺乏管理与技术培训机制、缺少高水平实验技术领导人物、考核内容与晋职要求存在着矛盾等问题,不适应学校科研的快速发展,因此如何站在全校大局上,统筹分配资源,合理利用有限的经费,需要科研管理部门及领导做出一定的努力。

(四)忽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青年教师是学校里的新鲜血液,同时也是高校科研能力提升的潜在力量。科研水平的发展是在新老交替的过程中一步步提升的。然而,在高职院校里青年教师被高强度的教学任务、实训工作等束缚,同时科研设备少,经费少,科研资源缺乏,很难有精力去完成新旧接替这一过程,而且很多已经是高职称的教授很少做课题,也没有很多精力去培养年轻教师,同时众多高职院校在申报项目时也是秉着择优推荐的方式,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难以提高,一味地引进人才,没有自己的培养模式,无异于饮鸩止渴,难以长久维持。

(五)科研遗留问题难以解决

现在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科研成果以及科技服务,但是由于基础薄弱,管理不规范,致使很多早期的科研项目石沉大海,很多横向项目一直挂在学校账户上,不结题。因为没有很好的处理办法,科研遗留问题越来越多,越积越多。同时领导岗位的频繁换动致使大家都不愿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这种难题丢给下一任领导,这种态度导致问题越积越多,没有及时解决,导致新旧制度在交替的时候没有合适的方法来处理,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进一步受到打击,这也是高职院校科研能力较差的另一个原因。

三、科研管理制度编写经验

(一)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科研管理制度包括《纵向项目管理办法》《横向项目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科研奖励办法》《经费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制度上要尽量全面才能涵盖更多的科研问题,为更好地提升管理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参考其他高水平大学的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人员配备少,任务繁杂,管理的内容不仅仅是科研方面,学会、教改、专利、学院统筹任务、资产管理等跟科研不相关的工作也大大影响了科研管理的质量。因此,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人员很少有时间能够专著编制科研管理制度,制度都是到了不得不更新的情况下才会草草编写了事,制度的质量不高,可行性差。在这种情况下,参考其他高水平大学的管理制度就十分必要了,在对比多所高水平大学的情况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征求其他部门意见,这样能够更加快速地得到一份较为不错的科研管理制度,然而较多高校的管理制度是不对外公开的,至于如何得到其他高校的科研管理制度,这就需要多走动多调研,做好日常沟通交流。

(三)严格遵守上级单位文件

通常情况下,国家需要在某个方面大力倡导,那么会出台相关的宏观政策推动该方面领域发展。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例,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针对国家出台的政策,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关办法,以广东为例,出台了《广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广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

然而这些办法都是较为宏观的,各高校在对办法的解读上有较多的分歧,如科技成果转化如何来界定,转化的金额多少才能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没有较为具体的部门来统筹协调相关问题,高校即使是看到这些办法,也很难去落地,最后的结果就是出台办法应付上级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处处碰壁。针对这样的情况,高水平大学的管理政策可能较为完善,高职类院校在把握好国家政策的同时,多去其他高校走访学习。

四、完善科研管理制度的对策及建议

(一)健全科研管理组织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人员工作繁多,人员配备少,学校重视程度低,认为科研管理人员就是做些跑腿的、打杂的工作。然而,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对于科研事业的贡献一点也不比那些完成科研项目的人员工作差,对于申报书等方面的把控,一个称职的科研管理人员能够给项目负责人提供十分中肯的建议,但是在繁杂的工作重压下,科研管理人员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每份申报书认真看,在高职院校更加重视科研能力的今天,高职院校需要克服轻视科研管理部门以及科研管理人员的思想倾向,选派合适的领导,配合合理的工作人员结构。

同时科研管理的领导要注重遗留问题的处理,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不能只注重当前业绩,遗留问题就像定时炸弹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爆发了。因此,不能在需要科研方面的数据以及在编写学院层面的各类申报书等安排工作时想到需要科研方面的人才和数据,“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用人方式诟病多多。

(二)多走访多调研

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制度建立能力较弱,为能够高效地建立较为合适的科研管理制度,有必要多去优质高校走访调研,学习他们的科研管理方式及科研管理制度,甚至科研管理岗位设置,从组织到体制全面学习,很多在学校走不通的方式,有了其他高校作比对,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做一定的修改,这样能够从本校的固化思维跳出来,跟上高速发展的科研道路,不至于事事受阻,毫无头绪。

及时担心在执行过程中的责任问题,那么有了本省、本市其他优质高校作为参照,也是有理有据,不至于说是自己政策把握不准,确实是在多方调研、学习,充分考虑各方面,最终形成的管理制度,能够更好地为学校科研服务。

摘要: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一直是高职院校的弱势部分,但科研水平是高校不可或缺的职能之一,为能够提升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水平,增强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从问题出发,提出了一些做法及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制度,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凯泽.我国高校纵向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现状、问题与对策[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0(1):36-41.

[2] 王慧慧,单淇.论高校科研管理制度[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30):197-198.

[3] 张琼予.高校科研管理制度比较研究及导向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31(4):37-38.

[4] 别荣海.财务绩效视角下高校科研管理制度的现状及其优化[J].湖北社会科学,2013(2):163-165.

[5] 赵跃华.高校科研管理制度比较研究及导向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10,28(1):30-33.

上一篇:梨的选育推广与产业发展建议下一篇: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的现状与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