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过程中,高职院校治理逐渐成为适应新形势需求的制度性选择,但高职院校治理毕竟是尚未成熟的概念,研究者对高职院校治理内涵的界定是完善高职院校治理制度与逻辑的保障。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论文 篇1:

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新型科研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

摘 要:本文基于高职教育特有规律及科研管理的相关理论,提出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新型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科研;模式;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发生重大转变,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科研活动的发展要求时,必须要创新原有科研管理模式。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模式应该具有定位清晰、结构扁平、管理科学、对接市场的特征。

一、明晰学校的办学宗旨,形成独具特色的科研服务模式

高职院校应该本着“地方、独有、需求”的原则,立足地方资源和地方特色的挖掘,立足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应将研究、解决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热点、难点作为课题研究任务,积极承担地方的科技攻关计划、区域综合发展等各类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使学校的科研工作紧跟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直接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高职院校要明确科研工作方向,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学校的特点,制定科研工作规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工作。高职院校的科研要同培养技能型人才这一要求结合起来,要在新技术的应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上做文章,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碰到的具体技术问题。

二、健全科研管理组织,优化科研管理流程

(一)机构设置设计。机构设置直接影响管理效能的发挥,辐射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院校层次与类型的差异,导致了科研功能要求的差异,进而影响组织结构的差异。作为高职院校,应突出强调产学研合作,突出科研对行业产业的智力支撑与人才支持。因此,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构应增设企业合作科,作为其产学研合作项目的主管机构,为学校寻找合作企业和合作项目,对产学研合作项目进行跟踪式服务,及时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的障碍,推动合作项目顺利展开。同时,还应设置或完善学术评议机构,发挥学术委员会的重要作用。在审议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科研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研成果、科研成果评价、科研制度修订等学术事项方面发挥特有的作用。

(二)管理流程设计。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流程分为科研管理内部科室的流程设计和科研处与其他处室之间的合作流程。在内部,应明确企业合作科的基础和终极地位。科研管理部门的最优流程安排应始于企业技术需要,且研究成果最后应用于企业实际生产,为企业尤其是地方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相关的企业提供动力。在外部,应优化科研处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图书馆、学校学报、档案室为科研提供信息,财务处、审计处为科研提供资金及其他财务支持,实习实训基地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平台。

三、健全完善科研管理制度,理顺科研管理运行机制

(一)健全制度。制度环境从深层次上影响管理对象及其社会活动。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制度作为学校内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完善而不断修正,使其更符合教育的宏观设计,助推学校的发展。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应根据科研工作不同阶段的需要,结合学校发展的定位和重点工作的需要,创设合理的激励因素,培养不同专业之间的协作精神,促进和强化学校专业融合,为科研人员开展综合研究、协作攻关、成果转化等创造制度条件。

(二)理顺机制。首先,构建开放主动式的科研管理运行机制。要将过去封闭式的科研管理运作机制,延伸拓展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需求相衔接的“筛选需求—科研选题—研究一鉴定(评审)—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需求满足评价—结束项目或深入研究”的全过程。其次,构建富有激励性的分配体制。要革新分配体制,体现出对知识分子、科研人员的尊重及按知分配、按贡献分配的新理念,使科研人员所从事的创造性劳动与其收入水平相匹配。再次,构建扁平化的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传统的垂直管理的组织体制,减少组织的中间层次,使基层科研人员具有充分的信息知情权和处理权,自主地进行横向协调,自由共享知识和信息。

四、完善科研绩效奖惩评价体系,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一)构建科学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一是考核指标的设置应尽可能明确易懂,所需数据应易于采集、便于计算;二是整个体系的评价方法要简便、科学、公正、易于操作;三是指标设置要考虑学校自身的情况,符合学校的定位与长远发展需要。在设计指标体系时,既要严格筛选评价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又要简化操作和评价程序,使评价工作简明可靠,易于操作。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奖惩体系。人的动机是由主体所体验的某种未满足的需要或未能达到的目标所引起,奖励或惩罚可以满足或剥夺人的这种心理需要。科研奖惩体系包括激励制度和约束性制度两方面。激励制度包括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资晋级相关的措施及精神鼓励措施等。约束机制则主要体现在对科研行为、科研过程和科研质量的约束,以控制和杜绝应付差事、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的不良倾向,使科研工作实现其真正功能。

参考文献:

[1]许劭艺.高职院校科研定位问题的分析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8(02).

[2]马昆林.高职院校中的科研工作[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02).

作者:杨振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论文 篇2:

高职院校治理的界说

摘 要:在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过程中,高职院校治理逐渐成为适应新形势需求的制度性选择,但高职院校治理毕竟是尚未成熟的概念,研究者对高职院校治理内涵的界定是完善高职院校治理制度与逻辑的保障。根据高职院校治理主体可知其是由政府引导,其他相对独立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根据高职院校治理机制、模式可知其并非是单机制治理,它应该是多机制、多模式的治理;根据高职院校治理价值理念可知其是相互尊重、信任合作、共赢共生的包容开放治理;根据高职院校治理方式可知其不仅是各利益相关方的意愿产物,同时也是制度性治理的创新产物。

关键词:高职院校治理;多元化;制度性治理

作者简介:孙云志(1975-),男,江苏泗阳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治理路径研究”(编号:15YJC880072),主持人:孙云志;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高职本科的发展定位及路径研究”(编号:14YJA880068),主持人:王明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课题“高职院校治理中社会参与研究”(编号:B-b/2015/03/049),主持人:孙云志。

伴随“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能否在此背景下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无缝对接,事关我国经济是否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塑造新优势,由此提升高职院校发展水平成为高职界关注的焦点,而高职院校治理也逐渐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利益相关方合作的制度选择。但目前高职界对高职院校治理概念尚未达成共识,或者也可以说是高职界对高职院校治理的内涵界定还处在有待开拓的阶段。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概念是种思维工具,通过它可以洞察事物内在“运行轨迹”,进而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宗旨。科学界定高职院校治理的内涵是对当下利益相关方参与高职院校治理实践需求的回应,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治理能否健康可持续运转的制度保障与逻辑基础,这在高职院校治理制度建构上表现最为明显。作为高职院校管理新模式,高职院校治理的规律与性质特征目前依旧还是国内外相关学者讨论的热点,因此要想科学界定高职院校治理,从整体角度进行考量则尤显重要。其一,脱离高职院校管理存在的得失来谈高职院校治理是“空中楼阁”,毕竟理论来自于实践,接地气的高职院校理论应深入到高职院校治理实践中去,并对目前高职院校治理实践中形形色色的“欢笑与泪水”作出系统科学的诊断;其二,没有相关理论指导的高职院校治理建设缺乏规划性,科学高效的高职院校治理应超越高职院校治理的具体机制与模式,从学理视域来对高职院校治理的边界进行合理划定。

一、高职院校治理是政府引导的治理

高职院校治理是新公共管理和多中心治理理念在高职院校管理改革过程中由利益相关方协作融合而成。公共管理是以自利人为假设,以顾客导向为行政风格,通过政府这个核心公共部门来对形形色色的社会力量进行整合,其强调管理主体多元与价值多元[1],提出多元主体面对社会经济问题以及互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能够“同舟共济”,最终达到多元主体共享相关的资源与条件。多中心治理“以合作治理为实践形态,整合政府组织、市民社会、公民个人多种行为主体,实现其各自独立又协调互动的信任与合作,从而能够灵活地应对公共服务的多元需求,成为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的理想治理结构。”[2]与公共管理不同的是,在多中心治理理念中,政府组织与市民社会、公民个人等行为主体都是平等社会治理行为主体成员,实现了从统治到服务的角色转变,从而使政府组织在多元社会治理行为主体互动中获取合法性的持续。

作为公共管理与多中心治理融合而成的高职院校治理被认为是一种新型治理。在此类型治理中,不仅不存在政府组织的“一枝独秀”,同时政府组织与市民社会、公民个人等行为主体间的界限也处在模糊地带。但俗话说的好,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鞋的脚知道,世间不存在适合各式各样脚的鞋子,同样的道理,世间也不存在适合各国情况的高职院校治理模式。构建中国特色高职院校治理应基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当前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与产业升级对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流水线式人才模式已逐渐开始被“私人订制”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所替代,有个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行业企业的“新宠”。在此背景下,单凭高职院校本身培养高职人才已不适时宜,将高职院校、政府、行业、企业、研究机构、普通高校、境外资源等相对独立的平等主体纳入人才培养中成为必然。

在高职院校主体治理结构中,政府与其他相对独立的平等主体在理论上本应建立信任与合作关系,可当下的现状是,虽然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有所提升,但真正的管评办分离的现代化高职院校管理制度并没有建立。高职院校从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学生招考、师资聘任、职称评定、资金投入、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可以看到政府遥控的影子,再加上我国当下市民社会与社会组织不成熟,其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像是“貌合神离”,因此发挥政府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外围环境上营造功能则势在必行,即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引导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由此可以看出,在高职院校治理中,政府扮演的角色既非是可有可无,同时也不是占据核心位置,高职院校治理应该是由政府引导和其他相对独立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

二、高职院校治理是多元化治理

高职院校治理缺失的破解往往需要依靠政策法规以及相关协议的完善来保障高职院校治理规定执行的畅通无阻,借助市场机制来解决相对独立主体遭遇的利益方面的冲突,通过相对独立主体间的协商合作来实现高职院校治理1+1<2的效果,激发高职院校、政府组织、行业、企业、科研机构、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家长、境外资源等行为主体参与高职院校治理。高职院校治理目标并非仅局限于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益上,其更重要目标是要符合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期望,为我国培养大批有个性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人才,从而助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因此高职院校治理强调提升高职院校管理质量,在坚持目标与绩效导向的同时,通过市场竞争与分权授权予以强化。另外,高职院校治理应主张放松主管部门规制,允许相对独立平等主体采取法制、民主、系统、规范与多中心等手段,以及董事会、理事会、职教联合体、职教集团、混合所有制等运作方式去推动高职院校治理的创新。即高职院校治理并非是对命令、利益、协商合作以及公众参与等相关机制的否定,相反高职院校治理需要对上述机制进行有效的整合,并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需求对这些机制应用达到“各取所需”。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治理并非是单机制治理,它应该是种多机制的治理。由此相对应的是,我国高职院校治理模式也是多元的,毕竟在当下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不同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以及不同区域中,参与高职院校治理的相对独立主体有所差异,其相应的利益需求也各式各样,而影响高职院校治理的因素也形式各异,自然在不同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以及不同区域中,高职院校治理模式也各具特色。鉴于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干的事实,尽管高职院校治理改革方案在理论上无懈可击,但依据目前高职院校治理现状来看,结果并非尽如人意,毕竟所谓完美无缺的高职院校治理理论与千变万化的高职院校治理实践并不能划上等号。因此,在高职院校治理进程中,应以需求为导向,并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客观需求出发,制定出特色鲜明而又实在管用的高职院校治理模式。针对我国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及我国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不同高职院校治理侧重点也是迥异的,即便是同一所高职院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治理侧重点也应该是与时俱进。也就是说,根据高职院校对软治理与硬治理使用程度的差异性,可将高职院校治理分为高职院校硬治理模式、高职院校软治理模式以及高职院校混合治理模式等;根据高职院校发展政策支持度的差异性,可将高职院校治理分为国家(骨干)示范高职院校治理模式、省级示范高职院校治理模式、非示范高职院校治理模式以及民办高职院校治理模式等;根据高职院校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需求差异性,可将高职院校治理分为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治理模式、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治理模式、跨区域高职院校治理模式以及跨境高职院校治理模式等。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即不存在万能的高职院校模式。高职院校采取何种治理模式应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区域社会经济现状,使高职院校治理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契合度不断提高。

三、高职院校治理是包容开放的治理

俗话说的好,好的价值、理念是取得行动成功的保障。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取得则取决于高职院校治理价值、理念能否做到科学合理,此外高职院校治理价值、理念还承担着衡量高职院校治理评价标准的职能。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治理价值、理念在高职院校治理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具体实践来看,高职院校治理所追求的价值、理念应该是包容开放的,其中应该涵盖相互尊重、信任合作、共赢共生等关键词。

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尊重是高职院校治理的基点。高职院校治理是众多利益相关方为共同解决高职院校治理问题的群体性活动。为避免高职院校治理中的利益相关方厚此薄彼现象的发生,而导致高职院校治理中利益相关方间产生合作“缝隙”,进而使高职院校治理绩效大打折扣,高职院校治理的良性运作应以利益相关相互尊重为其基点。所谓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尊重涵盖高职院校、政府组织、行业、企业、科研机构、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家长、境外资源等行为主体间的相互尊重。政府组织与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间相互尊重意味着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对政府组织相关法规的尊重与服从,不可以一己私利来践踏它,这样才能保证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政府组织也应尊重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从宏观上指导高职院校按照高职院校章程进行办学,并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为高职院校治理营造良好的外围发展环境。高职院校本身与其他利益相关方间之间互尊重意味着高职院校应不断提升自身办学水平与能力,摆脱“讨要者”的角色,给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给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以及联合技术研发,给学生家长提供物有所值的教育服务,给学生提供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环境。行业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方间相互尊重意味着行业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方承担起高职院校治理中应尽的角色,并在高职院校治理进程中对各自行为予以相互尊重,实现行业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完美协作。当然,行业企业也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其他利益相关方也应自觉遵守行业企业对其的监督制约,从而达到他们之间的到位而不越位。

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的相互信任是高职院校治理的平台。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只有在相互信任的环境中才能够各自敞开心扉表述其真实想法,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间的默契度才能够逐渐累增。因此,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间相互信任度决定其融合度,进而决定其合作的模式与合作的进度。所谓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间的信任涵盖高职院校、政府组织、行业、企业、科研机构、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学生家长、境外资源等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信任。政府组织与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相互信任取决于政府组织的守信。政府组织守信程度决定着其他利益相关方对其信任度的高低,进而影响到政府组织在高职院校治理中的合法性。如果政府组织发挥其应有的职责功能,其在高职院校治理进程中的角色定位将得以加强;如果政府组织在高职院校治理中出现缺位,其在高职院校治理进程中的角色定位将大打折扣,并使高职院校治理游离于政府组织监控之外。其他利益相关方的相互信任也同样如此,毕竟高职院校治理是种利益博弈,只有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利益博弈才能够避免博弈惨局,并实现参与利益博弈方间的共赢。在现实实践中,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不能够从高职院校治理整体利益出发,导致校企合作“同床异梦”、董事会理事会名不副实普遍存在。因此,高职院校治理目标的实现是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相互信任的产物。

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协调是高职院校治理的关键。高职院校治理是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的集体行动。若希望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形成合力推动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精诚合作了。可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精诚合作的逻辑缺失与发展困境是当下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各自精打细算非合作博弈的结果,毕竟高职院校治理中,不同高职院校利益相关的利益诉求、行为方式以及区域需求是千差万别的。因此,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各自理性行为在大部分情况下并不能够达到高职院校治理所需要的最佳效果,要想实现高职院校治理效果最优化则需要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的通力合作,需要将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协调贯彻于高职院校治理全过程,使通力合作成为高职院校治理必须遵循的理念。因此缺少相互协调的高职院校治理是无序、无法达到集体行动的高职院校治理,同样也是缺少利益分享的高职院校治理。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治理出现种种缺失理所当然,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只能是海市蜃楼而已。

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共赢是高职院校治理的落脚点。高职院校治理并非是水到渠成的自然馈赠,而是在高职院校治理中利益相关方集体努力的成果,同样也是高职院校治理有目的性的治理。在高职院校治理实践中,由于高职院校自身治理能力的缺失、高职院校与其他利益相关方诉求的差异性、政府组织法规环境的缺失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参与高职院校治理激情有待提高等事实的存在,造成高职院校治理中利益相关方“貌合神离”,无益的内耗造成高职院校治理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差距拉大。为了生存与发展,利益相关方开始意识到共赢共生的重要性,并逐渐将此理念贯穿于高职院校治理过程中。高职院校治理的目的是“扔掉”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的“小算盘”,通过整合高职院校、政府组织、行业、企业、科研机构、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学生家长、境外资源等行为主体间的关系,促进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形成命运共同体,以此实现高职院校治理共赢共生的宗旨。

四、高职院校治理是制度性治理

对于高职院校治理的内涵与特征,许多研究者虽有所涉及,但目前尚未见到明确的理论界定。有些研究者提出,在高职院校治理中的各利益相关方存在着权责模糊地带,可高职院校治理应“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机构和规章制度,以及种种非正式安排。”[3]于是在政府组织的事无巨细的“指导”以及“拉郎配”等怪现状存在下,高职院校治理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间差距越来越大,塑造一套以市场为导向的多中心、民主、法制、可考核评价的高职院校治理模式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焦点。有研究者还指出,为破除高职院校治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应采用激励型规制模式去调动高职院校治理中各利益相关方的创新激情。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高职院校治理是新公共管理与多中心治理理论在高职院校管理改革中相融相生的产物,于是得出高职院校治理应是高职院校治理中各利益相关方意愿产物的结论。可在高职院校治理实践中,高职院校治理不仅是各利益相关方的意愿产物,同时也是制度性治理的产物。

高职院校治理作为制度性治理,它的中心任务是高职院校治理制度创新,特别是相关政策法规制度的创新。高职院校治理为何成为制度性治理,究其原因有三。其一是高职院校治理是相关政策法规制度下的治理。高职院校治理可以发展成为新型高职院校治理模式,相关政策法规制度提供的良好外部发展环境是基础。在具体的高职院校治理实践中,通过不断完善高职院校治理相关政策法规制度环境,使高职院校治理存在的许多缺失得以解决,诸如当今我国高职院校治理中存在的激励机制、资源补偿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均可通过完善制度获得破解。其二是高职院校治理不是整齐划一的治理,它应该在尊重高职院校治理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基础上实现高职院校治理整体利益的统一性。在各利益相关方合作过程中,仅仅凭借各利益相关方的自主性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它更需要制度安排来强制约束,这是因为尊重高职院校治理整体利益并非以牺牲各利益相关方的正当利益为代价,相反应该在充分尊重各利益相关方利益诉求的基础上达到高职院校治理整体利益最优化,而协商和调节的制度安排则可达到上述目标。其三是高职院校治理顺畅运作需要制度提供有序支持。在高职院校治理利益相关方的职责方面,其职责行使需要相关制度作为依据。如没有相关制度作为依托,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使用职责就师出无名,自然其使用职责就是无效的。在高职院校治理利益相关方利益调节方面,鉴于高职院校治理中各自利益相关方利益需求差异,因此在各自合作过程中,利益调节机制缺失造成高职院校治理缺失。面对过去困局,行政化手段成为常用的手段,制度则是可有可无的备用品。可在当下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与以人为本的大背景下,传统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已失去其存在的土壤,构建合理高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成为高职院校治理取得成功的核心。在高职院校治理社会参与方面,没有制度作为保障的社会可能只是徒有其表,对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水平的作用微乎其微。若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社会参与水平,运用制度性安排则成为必须使用的方式。在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方面,由于目前利益相关方参与高职院校治理的激情与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对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还处于低水平阶段,即只是关注是否存在利益相关方参与高职院校治理,对其参与的实际功效则关注不多,于是高职院校治理中存在的名不副实的“花架子”就不难理解了。

总之,通过对高职院校治理界说研究,可在理论与范畴上不断为完善高职院校治理提供支点。解析高职院校治理属性可对高职院校治理的主体、机制、模式、价值理念、方式等方面进行诠释。即根据高职院校治理主体可知其是由政府引导,其他相对独立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根据高职院校治理机制、模式可知其并非是单机制治理,它应该是种多机制、多模式的治理;根据高职院校治理价值理念可知其是相互尊重、信任合作、共赢共生的包容开放治理;根据高职院校治理方式可知其不仅是各利益相关方意愿产物,同时也是制度性治理创新产物。根据以上论述可以得出高职院校治理是种以包容开放为支撑,强化政府引导、多元化与制度创新的治理。

参考文献:

[1]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5.

[2]李明强,王一方.多中心治理:内涵、逻辑和结构[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6):86.

[3]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70-271.

责任编辑 宋庆梅

作者:孙云志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论文 篇3: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在管理理念、科研实力、管理机制、信息化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水平的对策,以期促进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对策

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从学校规模、技术和经费投入、实训基地建设到人才培养方面正在经历跨越式的发展,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色类型,同样具备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三大基本功能。目前,高职与本科高校同样进入高等教育改革的深水区,科研作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科研管理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加强其社会服务能力是高等职业院校亟需思索和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的科研及科研管理水平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还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因此促进高职科研工作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1 高职科研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管理理念和意识滞后

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是从中专升格或合并而来,而且发展历史不长,其科研基础差、科研能力较弱,普遍缺乏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科研意识淡薄,意识不到科研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只重视教学而忽视科研,认为高职院校是为生产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地方,教师只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就行了,没必要搞科研。学校中的一些教师也认为高职院校层次较低,科研高不可攀,从而忽视和淡化科学研究。科研管理人员的思维也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频于应对红头文件的处理,没能从根本上去引导和鼓励有科研潜质的教师参与到科研队伍中来。此外,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因此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科研。一些高职学校缺失科研管理制度与科研激励机制的建设,其科研管理职能缺位。

1.2 科研力量薄弱,队伍整体素质不强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水平和层次不高,科研队伍偏弱,教师们对科研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不高,很多高职教师没有受过科研训练,相当一部分老师不懂科研的基本方法,对科研项目的选题、项目申报书、结题报告所知甚少,部分论文学术含量和水平较低,创新意识差。很多教师把科研工作看做是完成绩效、评定职称和提升职务需要完成的任务,导致科研气氛不浓、成果不足。教师缺乏科研沟通,缺乏团队意识,缺乏跨专业、跨院系、跨系统的领军人物,以致在争取标志性项目和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能力方面显得非常单薄[1]。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科研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1.3 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科研管理机制在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系统的规划,少数高职院校没有完整的科研管理制度,而且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评价机制三大机制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科研激励和约束机制[2],教师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不到支持和鼓励,因此逐步对科学研究失去了应有的热情,这是制约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而且,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建立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体系,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分开进行,造成了科研与教学的分立和管理的脱节,使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没能等效评价,没有能整合教学和科研力量,达到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目的。

科研管理水平不高,没能从根本上对科研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一些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制只是执行上传下达的行政事物,其工作重点集中在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结项、经费使用的管理、成果登记、报奖等程序性的工作上,缺乏对课题方向的具体调研,也缺乏项目申报的引导和对课题的审查和论证环节,也没有对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建立具体的制度规范。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没能真正挖掘高素质科研人才发展到科研管理队伍中来。此外,高职院校投入的科研经费不足,很难申请到科研经费,而学校自筹经费有限,限制了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

1.4 科研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高校科研管理要用到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技术手段,对科研进行信息化管理,跟踪科研活动的整个过程,为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服务,从而高效地管理科研信息,对科研活动进行宏观管理与决策。目前,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中还没能真正运用,很多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应用软件和数据库建设不足,由于高职院校的科研项目和成果数量不多,对科研管理信息化没有迫切需求,利用Excel进行登记和查询便能满足日常的管理需要,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自己的科研管理软件。此外,大部分教师普遍认为科研管理系统利用率不高,還要费时费力地输入各类信息,对启用新系统的积极性不高。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周期长,从启动信息化建设管理方案、调研论证、厂家演示和试用、论证建设方案、采购方案、系统采购、系统运行、数据整理、系统培训,最终到系统正式使用,需要1~2年的时间[3],在建设和维护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配合。

2 提高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水平的对策

2.1 更新科研管理理念

由于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不同,其以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拥有高级技术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是高等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这使得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要以就业为导向,其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应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具有职业教育的明显特色。高职院校的这一特点要求高职教师应当是“双师型”的,不仅教学能力要强,还应具有研究能力,老师在“产、学、研”方面,要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企业、行业联系起来,整合资源和技术、创新技术、更新工艺[4]。通过科研开展学科知识的探索或新技术的发明,可以为教学提供新的知识点和教学案例。科研也是教师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功能。因此,科研管理人员应积极鼓励高职教师重新认识和科学定位科研工作,提高老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此外,科研管理工作者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服务形式要转变,自身观念要更新,要有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服务意识和与时俱进的思维,同时加强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及公关能力,避免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和陈旧落后的管理思想。不仅对本校科研工作的现状和思路要有了解,还要对国家层面上的科研发展的形势和科技政策有所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科研管理工作中把握全局。

2.2 完善管理機制

一个学校的管理机制如果不健全,其科研管理水平很难上一个新的台阶。科研的管理机制包括保障机制、约束机制、奖励机制、科研队伍的建设机制、评价机制。科研经费的投入是保障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落实好这项工作,高职院校要组织本校教师积极申报上级和来自政府的各种科研项目,争取获得来自立项机构的经费支持。同时,高职院校领导要重视科研工作,学校每年应投入一定的经费支持院级科研课题,鼓励青年教师参与科研。有了科研经费做保障,就能改善科研条件,加快科研进程,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建立在制度基础之上的约束机制是科研管理工作应遵循的标尺,制度能否起到约束作用和激励作用,取决于制度的制定者,这就要求制度的制定者既要非常熟悉本校的实际情况,也要具有创新思维。科研队伍的建设需要培养和扶持科研人才,要想造就高素质的科研团队,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科研平台引进外部人才,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培育科研人才,通过派出进修、鼓励攻读博士、支持科研项目经费和科研团队的建立等方面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科研水平。完善的科研奖励机制将会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进行,合理的科研资助、项目奖励、科研成果、专利奖励及科研论文与专著奖励会极大地激发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在制定科研奖励的标准时,不仅要考虑获得的成果等级,同时要考虑劳动成本和科研人员的智力投入。

2.3 提高科研管理信息化程度

科研管理信息化程度低下,会加大管理人员搜集科研信息工作的难度,影响科研效率和科研管理的科学决策。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在大数据时代,有着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作用,因此强化科研管理者的教育信息化意识和理念是首要任务。让教师了解国家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政策,让他们对了解要构建一个完善的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数据的简单收集,不能只通过简单的统计或排序等功能获得表面的信息,应对隐藏在这些大量数据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运用。同时,教师也要提高科研信息化的意识,熟悉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流程,配合学校科研管理等部门做好录入数据的工作[5]。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运行着各种不同的数据库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等。但是,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库系统彼此独立,并无关联,致使学校管理中出现多个信息孤岛[6]。要通过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把相关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动态的管理体系。科研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科研项目中期管理水平,科研项目管理常常出现“重申请、轻结题”的现象,通过科研管理数据库可以监管项目立项到结题的全过程,包括科研项目的计划、课题组人员工作量、经费使用和中期检查等,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其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研管理的成效,高职院校需要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提高科研管理队伍的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夏冬梅.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现状解析及对策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1(6):26-29.

[2]王晓地.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4,23(35):70-72.

[3]谢源,潘伟彬,侯恩光.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6(1):5-7.

[4]崔昌玺.试论我国高职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职教论坛.2010,32:12-16.

[5]崔鹏.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S0):81-83.

[6]许哲军,付尧.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探索[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35(2):112-115.

[责任编辑:高海明]

作者:陶玉华

上一篇:公司租车合同下一篇:医院档案工作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