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资产信息网络化管理探讨

2023-0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校实验室建设是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 是衡量高校办学综合实力及其规模的重要标准。网络以其快捷的交流方式已成为高校教学的必备, 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实验室资产信息网络化管理已是当务之急它的方便、快捷、人性化将给每位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受。

1 高校实验室及资产管理的的现状

1.1 实验室及资产管理复杂, 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实验室资产管理必须做好仪器设备固定资产账、低值易耗账和仪器设备使用账。就我校摄影专业实验室为例:仪器设备种类繁多, 同一种仪器有不同规格, 而有些仪器还配有很多附件, 它们可以分离与其他设备重新组合, 账物核对差错率高、时间长, 庞大的仪器数量、繁杂的规格型号, 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细心和耐心要求及高。仪器随时变化的存放情况, 管理员要十分清楚。

1.2 实验室及资产管理缺乏成本效益观念

普通高校合并之后, 高校规模日益扩大, “一校多区”的现象较为普遍, 在高校内部, 各院系从方便使用等角度出发, 追求小而全的模式, 资产不愿共享。由于资产购置时的盲目性, 管理部门缺乏统一、协调的调配使用机制, 加上资产信息无法共享, 往往使学校相同或相近功能和用途的仪器设备大量重复购置。在高新技术发展迅速的情况下, 仪器设备淘汰更新快, 如果不能提高早期使用率、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低下, 就会造成隐形浪费。如再出现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维修经费困难等情况, 加之学生数量的增多, 对部分仪器使用频率过高, 使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往往因此不能得到及时的维护, 仪器损耗加快也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1.3 实验室管理过于封闭、对外服务意识欠缺

缺乏制度化实验室开放机制。由于经费和管理人员相对不足, 现行的实验室除了开展必要的教学活动外, 基本处于封闭状态, 实验室既不向全校开放, 更不向社会提供科研等服务。针对教学实验室开放时间的不明确,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开放实验室内容单一。缺乏多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统筹管理, 实验室管理使用仅仅按课程设置依附于课堂教学, 缺乏创新性。

1.4 实验室管理体制模糊, 水平不高

在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建立、实验设备的定期检查、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与考核等方面, 很多高校都没有制定完整的可操作的评估指标体系, 这就使实验教学、科研工作和对内外服务等关系难以理清。由于多级管理, 导致责任不明, 在遇到问题时, 不能迅速解决, 实验室功能单一, 仪器设备在实验室之间调配使用率低, 由于职责不清加上实验室内部管理松弛, 导致实验教学人员不但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而且纪律观念也比较淡薄, 致使长期占用设备仪器的情况较为普遍, 严重影响了实验课程的安排。

2 实现高效实验室及资产信息网络化管理

2.1 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要求

重视和加强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的师资队伍建设, 实现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化。一是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和深造。在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形势下, 客观上要求不断地及时更新实验室的相关仪器和设备, 但是实验室技术和管理人员则是实验室日常管理的主体。他们的知识能力高低将直接影响实验室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因此, 只有不断“充电”, 才能更好地适应和胜任本职工作, 才能促进实验室工作的创新。二是有初步计算机操作能力, 具备网络操作能力, 熟悉网络管理平台及网络平台管理实验室运用流程。

2.2 实验室管理设备要求

实验室配备服务器一台, 服务器安装上管理软件, 提供网络服务, 通过现有的校园网将实验室的服务器与校资产处相连各个实验室的所有信息资产处都可以通过网络随时访问。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均应贴上条形码, 可以通过条形码识别器对借还仪器设备进行登记、注销。实验设备管理的动态化并实时提供实验室使用安排查询, 接受实验室使用计划申请, 计划安排等服务。

2.3 实现实验室网络化管理资源共享

在网络环境下, 通过实验室服务器与校园网连接, 实现资产管理部门与各实验室之间顺畅的信息交流达到通畅, 实验室资产数据实现实时管理和共享。让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工能够随时查询到学校实验室资产的使用情况、构成等信息。这样有利于打破实验室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相对封闭的现象, 提高实验室、实验仪器的使用率, 同时也为校领导和管理部门在更新、增添、淘汰设备时做决策提供了客观、准确、实时的依据。

2.4 实现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的保障

实验室管理员可以通过网络管理仪器设备及其使用说明的录入、借还记录登记、日志管理、课表发布、自动管理账目、管理维修保养及报损赔偿单、通知单的打印、总账、分类账、低值易耗账报表输出、仪器存放报表输出等。可以对故障设备号进行汇总、安全隐患情况汇总, 借用设备汇总等。

2.5 实现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的流程

实验室开放网上预约。教师进入网站登录填写实验通知单并提交, 管理人员接受并回复通知单, 根据实验时间和内容判断实验室使用是否存在冲突, 确定实验是否进行。公布分组实验室信息并要求实验教师填写课表, 任课教师实验完成填写实验室使用记录同时填写设备使用及故障情况。

2.6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

一是责任明确。固定资产信息网络化管理是多层次的管理, 具有很强的透明度, 信息系统上清楚地记载着每笔资产领用人、使用状况、存放地点等相关信息;二是提高效率。实现固定资产信息网络化管理, 改变过去集中在学期末或年末办理资产报增、变更、报废等登记做账的现象。

3 结语

实现高校实验室及资产信息网络化管理平台的建设, 是当务之急。利用现有的校园网络资源, 搭建实验室管理平台, 可随时查询任何时段的实验室管理信息, 不仅能使实验室管理变得方便快捷, 也使实验室管理更加精细, 使实验室管理、使用更加人性化, 使实验室管理水平进入一个较高的层次, 提高了实验教学能力。

摘要: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实验室是学校开展实验教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和水平的不断扩大和提高, 高校对实验室建设投入快速增长。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现阶段的需求, 借助网络平台建立全校实验室资产信息管理网络系统是解决高校实验室管理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网络化

参考文献

[1] 郭银燕.校园网在资产管理中的应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3 (3) .

[2] 韩云珍.论高校固定资产网络化化管理[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2005 (3) .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思考下一篇:试论工程管理中的造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