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期货指数证券研究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实证研究

摘要:股指期货在推出三十余年的时间里,一直在金融市场占据着一席之地,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得益于股指期货所具有的各种功能,比如价格发现功能、风险规避功能和套期保值功能等。其中,价格发现功能是股指期货其他功能的基础。价格发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市场的信息反应到价格上的过程。在每个市场上,都充斥着许多的信息。而单个市场识别信息和反应信息的能力和速度决定了这个市场价格发现的效率。对于两个关联度很高的市场,比如股指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影响它们价格波动的绝大部分信息都是一致的。但是两个市场对信息的聚集和反应能力却不一样。率先将信息聚集起来并反应到价格上的市场便是发现价格的先行者,另一个市场甚至会因为先行者价格的变动而变动价格,即会将先行市场作为自己的信息源。因此,率先将信息反应到价格上的市场就被我们认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 许多的学者对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对象遍及了成熟的市场和新兴的市场。由于研究对象、事件区间及方法的不同,导致了研究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但是大多数的研究表明,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并且在越成熟越发达的市场,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越有效率。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沪深300股指期货是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股票指数期货,于2010年4月16日在我国正式挂牌交易。沪深300指数是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第一次联合进行发布的,能够反映我国A股市场的整体走势的指数。沪深300指数的成份股所选取的是沪深两市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300只股票,并且每半年会对其所包含的成份股进行调整,剔除不具备代表性的股票。同时,沪深300指数所包含的样本市值接近整个沪深两市市值的60%,并且各行业的股票都达到了基本的均衡,因此,沪深300指数能够很好的代表我国A股市场。它的推出,丰富了我国证券市场上现有的指数体系,也进一步为指数投资产品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也增加了一项用于观测市场走势的指标,有利于投资者全方位把握市场运行状况。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至今不到四年,对于在这四年里,沪深300股指期货是否充分发挥了价格发现功能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首先对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研究可以证明股指期货市场是否是一个有效率的市场,即股指期货市场是否能够如理论上所讲的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聚集信息并将信息反应在价格上。同时,也可以检验股指期货在我国是否已经成熟,或者说趋向成熟。 其次,对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研究可以帮助投资者构建投资策略,获取收益。 因此,对于管理层而言,可以通过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研究结果来审视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上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确定需要改进的方向,使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更加完善,更能够发挥股指期货的各种功能,成为更有用的金融工具。另外,对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研究也可以提供另一种预测股票指数的方法。对于投资者而言,也可以通过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研究结果来制定投资策略,充分利用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在市场上规避风险、获取收益。同时,关于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研究也可以有利于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沪深300股指期货自2010年4月16日在我国推出以来,就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欢迎,成交量逐年攀升。成交量从2010年的四千多万手攀升至2013年的接近两亿手。而股指期货之所以在我国市场上这么受欢迎,是因为其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在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之前,我国股票市场缺乏可以规避系统性风险的做空的金融工具。虽然在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前的一个月,我国正式推出了融资融券业务,投资者可以通过融券进行卖空。但是融资融券业务中,融券的种类非常有限,是对特定股票风险的对冲,即更多的是为了规避非系统性风险。而股指期货可以通过其做空的机制,将股票市场上的风险通过期货市场得以对冲。第二,股指期货具有杠杆性。同所有的期货合约一样,股指期货合约的交易并不需要全款交易,只需要在交易之初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并在交易的过程中维持保证金的数额。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最低保证金比例为12%,也就是说,在交易之初和交易的过程中,投资者只需要维持好这个比例的保证金就能顺利的完成交易,而不必像买卖股票一样需要全额交易。保证金制度让股指期货的交易具有杠杆性,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使得更多的投资者更加青睐于这个市场。虽然股指期货的杠杆交易降低了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但是同时,也使投资者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因此我国也出台了许多的股指期货交易制度来控制股指期货的风险,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也保证沪深300股指期货能够稳定的运行。 本文所选取的数据是2010年4月19日至2013年12月31日之间每个交易日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沪深300指数的5分钟频率的数据。由于两者的交易时间略有所不同,因此,本文选取每个交易日9:35-11:30和13:00至15:00之间的数据。每个数据序列包含41759个数据。 本文的实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对所选区间内的全部数据进行整体数据的检验。随后,再将所有的数据分成七组分别进行检验。在验证沪深300股指期货是否具有价格发现功能的同时,也验证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是否随着推出时间的越来越长而越来越有效率。本文主要采取三种实证方法,即Granger因果关系检测、方差分解和互相关分析的方法。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由200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克莱夫·格兰杰创造,用于检验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原因是为了验证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沪深300指数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沪深300股指期货从Granger计量的角度上讲是沪深300指数的原因,那么就可以证明沪深300股指期货对于沪深300指数的价格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那么我们就可以初步判断股指期货首先对信息进行接收并反应到价格上,而股票市场受到了股指期货市场价格的影响,因此股票市场的信息有部分是来源于股指期货市场。方差分解的方法是通过分析在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中,每一个结构冲击对于内生变量产生变化的贡献度,而这种变化我们通常是用方差来衡量的。如果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测结果证明,沪深300股指期货是沪深300指数Granger意义上的原因,即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沪深300指数是有影响的,那么,下一步将通过方差分解验证沪深300股指期货能在多大程度上对沪深300指数产生影响。也就是说,方差分解研究了沪深300指数价格的变动有多少是由沪深300股指期货引起的,即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沪深300指数价格变动的贡献度有多大。 本文最后将用互相关分析的方法,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沪深300指数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互相关分析法是通过分析研究两组时间序列在不同时刻的相关程度,来确定不同变量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通过之前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方差分解的研究,可以确定出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沪深300指数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而互相关分析可以进一步的将领先-滞后关系量化。互相关分析法是通过分析研究两组时间序列在不同时刻的相关程度,来确定不同变量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 本文的结构大致是这样的:第一部分绪论。在绪论的部分中,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说明,同时也讲解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在这一部分当中,也对关于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文献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为股指期货的相关理论。在这一部分当中,首先介绍了股指期货在世界及我国的发展历程,同时介绍了我国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其次,对股指期货的特点及功能进行了说明。最后重点的介绍了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意义。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在这一部分里详细阐述了本文研究的思路以及所选取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介绍了本文所选择的样本数据。第四部分为实证检验部分。实证检验部分分为全体数据的检验和分组数据的检验。分别运用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测、方差分解和互相关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最后一部分为实证结果分析及结论。这一部分对第四部分的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差分解;互相关分析

学科专业:金融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

1.4 文献综述

1.4.1 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

1.4.2 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不持续

1.4.3 股指期货不具有价格发现功能

2 股指期货的相关理论

2.1 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

2.2 我国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

2.3 沪深300股指期货

2.4 股指期货的特点及功能

2.4.1 股指期货的特点

2.4.2 股指期货的功能

2.5 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意义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3.2 样本选择

4 实证检验

4.1 全体数据检验

4.1.1 图形观测

4.1.2 Granger因果关系检测

4.1.3 方差分解

4.1.4 互相关分析

4.2 分组数据检验

4.2.1 图形观测

4.2.2 Granger因果关系检测

4.2.3 方差分解

4.2.4 互相关分析

5 实证结果分析及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地理本科论文提纲下一篇:公路工程监管工程质量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