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电影影评具体

2022-07-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欧美电影影评具体

书写后改革时期中国电影的新影评

【摘要】 中国影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进步,但问题依然是主要方面。中国影评存在着极端个人化、唯功利化、片面化和粗俗化现象,落后于电影生产和电影理论的发展步伐,遭遇了与电影资本、媒体、学科建设和自身的矛盾,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众需求等诸方面不相适应。在后改革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背景下,书写中国电影的新影评,需要在整合政府管理、建设队伍、加强行业自律等层面下功夫。

【关键词】 后改革时期;中国电影;新影评;网络影评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召开,预示着中国社会进入后改革时期。后改革时期是解决改革时期产生的问题的时期。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在解决了僵化、贫困等旧问题的同时,产生了贫富分化、腐败、道德失范等新问题。比如文化上,在解放思想、消除文化沙漠过程中,出现了百花齐放春意淡、百家争鸣大音希的现象,产生了粗放式发展、浮肿性繁荣、文化软实力不足等问题。影评界也出现了众声喧哗花言飞、万马齐发污泥溅的乱象。这些问题需要新的改革去解决。在后改革时期,包括电影在内的整个文化行业承担着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为完成这一使命,中国影评必须扫除颓势,革故鼎新,建设具有文化强国风范的新影评。

诚然,近年来中国影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进步。本文以为,这些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网络影评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影评的主力。网络影评的迅猛发展是中国影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的最大进步。网络影评传播速度快,准入门槛低,易于互动,影响面广,这些特点使网络轻而易举取代传统影评成为影评主阵地,为影评提供了面向未来的广阔空间。二是影评人真正成为职业,为影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有了职业影评队伍,影评就有了通向未来最宝贵的希望。在新浪、豆瓣、时光等网站,都开有影评人专栏。一些专栏作者以影评为生,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使影评成为一种职业,为影评发展指出了新愿景。三是影评市场初现端倪,影评在电影产业链上的地位基本稳定。随着中国电影商业化运作的不断成熟,电影发行宣传的预算更加科学全面,对影评费用的投入趋向常态化,影评在电影产业链上的职能更加凸现,作为联系影片与观众桥梁的作用得到巩固和强化。四是影评风格出现多样化势头,为铸造新影评奠定了基础。当下中国影评零星出现了一些美文。这些文章或者植根泥土,贴近草根,摒弃高高在上的姿势,给人以心连心手握手的体温感觉;或者视野开阔,角度独特,突破了政治或艺术的樊篱,向往昔未曾涉足的领域掘进,显示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思想深度;或者联想奇谲,文字生动,摒弃文本分析的老八股,探索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写作路数,体现出亲民性、开放性、灵动性、活泼性的可喜品质。

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电影商人、媒体和影评人在逐利性上的共谋,以及文化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的滞后,问题乃是处于放羊状态的中国影评的主要方面。沿着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下坡路滑行,中国影评越来越沦为自生自灭的存在:刊物影评自说自话,默默无闻;报纸影评随波逐流,影响平平;网络影评良莠不齐,泥沙俱下,遭到读者、观众诟病甚至唾弃。影评人称号失去曾经的光环,成为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高帽”。影评组织大量消亡,读者人群大幅缩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影评已然跌入有史以来的低谷。

中国影评文本存在四化现象。一是极端个人化。由于意识形态的宽松,一些影评从时事政治的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一头扎进个人话语的表述狂欢里。作者身份上,以个人印记消解民族、国家的确认和存在。情感指向上,个体叙事压倒宏大叙事,民族国家叙事被放逐乃至嘲讽,政府被默认为与电影艺术对立的他者。写作方式上,抽取一己好恶,在个人感觉世界里独语。很明显,这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二是唯功利化。一些影评受金钱雇佣,丧失超功利的独立品格。影评人成为电影投资人的吹鼓手或者打手,往往把对片方的好感移情为对一般影片甚至烂片的好感,把对人民币的赞美转为对影片的赞美,显示出附庸文人的媚相。写作时不是避重就轻,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把不好说成好,把一般吹嘘成经典,甘当王婆的精神弟子。也有的故弄玄虚,把影评整得云山雾罩,以此逃避对差片烂片的理性评判。一些影评虽然没有铜臭味,但故作惊人之语哗众取宠,赚取点击率和所谓的名气。这些人虽然发誓不是水军,但信者寥寥。三是片面化。一些影评以刻薄为锐气,以晦涩为深刻,以偏激为个性,通往真相的历史、辩证、整体的美学观照遭到关闭。如用故事讲述的大棒一下将影片打死,殊不知电影不是文学,镜头调度、光线组合、色彩配置、音响运用、表演手法等诸多方面都是决定电影成败的重要因素。四是粗俗化。一些影评以自我矮化为标新立异,以嘲讽崇高为时髦标签,以揭短明星为创新利器,雄赳赳委身于腥泥臭土之间,翩翩然运笔于污言秽语之内,形成了低俗、庸俗、恶俗的“脏癖”。此四化,污染了电影评论的净土,败坏了本已脆弱的社会风尚,误导了潜在观众,扰乱了电影市场,阻碍了电影健康发展。

目前,中国影评处于四个层级落后的底端。一是文化落后于经济。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适应、与大国形象不适应、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不适应、与中华文化的深厚传统不适应。有个小例子可以为证。在新农村示范点河南新乡刘庄村,全村百姓都住别墅,人均120多平,实现了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行有私车。这种中产阶级社会景象让人颇感羡慕。每家在二层都布置了书房。但偌大的书架上只摆着两排书:一排发黄小学的课本,一排发霉的初中练习册。二是电影落后于文化。相比音乐、小品、时装、游戏、电视、网络等文化业态的快速发展,电影在文化产业中的占比越来越小,在文化思想上的影响力不断减弱。如与芭蕾舞的比较。电影和芭蕾都在20世纪初进入中国,芭蕾到新中国成立才真正得到发展。可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中国芭蕾舞有知名的剧团,形成了受人尊重的中国芭蕾舞流派。同名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20世纪60年代初改编自电影。中央芭蕾舞团在芭蕾发源地巴黎等地多次演出该剧,皆赢得满场掌声。阿尔巴尼亚、日本的芭蕾舞团都搬演过《红色娘子军》全剧。有一个说法认为中国电影意识形态重,外国观众不喜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激荡着阶级斗争的旋律,却做到了超越国界、超越民族、超越时代、超越意识形态。中国电影和中国芭蕾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影和文化的差距。三是电影理论研究落后于电影产业发展,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式微。新世纪以来,在资本、技术、市场和业界的共同作用下,数以亿计的观众被吸引进入影院,电影呈现产销两旺的势头,一路高歌猛进,一片热闹景象。电影理论研究虽取得不小的进步,但依然跟不上电影产业的发展步伐,对许多电影现象的阐释缺乏说服力,对先锋性电影生产的贡献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四是电影评论落后于电影理论。1982年,钟惦棐发表过《电影评论有愧于电影创作》。那个年代,评论有愧于创作,却比理论热闹得多。现在,电影评论不仅落后于创作,还落后于电影理论。做理论研究的,至少有体制的保障,有公开发行的刊物,有众多的理论专辑和著作出版,有专业学生作为后备力量。做评论的,则几乎一无所有。这种俄罗斯套娃一样四个层次落后中的落后,使影评被无尽头地埋没,成为当前电影工作中的最突出、最让观众不满的问题之一,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出现四化和四个落后的原因在于四对矛盾。其中两对主要矛盾,两对次要矛盾。前者一是影评艺术与电影资本的矛盾。影评雅俗同体,同时具备相互掣肘的商业属性和文化属性。电影资本往往只利用影评的商业属性,讲究话题经济。影评艺术则侧重影评的文化属性,追求美学品格和历史把握。这对矛盾,造成两种影评人的姿态,一种是代表资本的职业影评人的叫卖姿态。职业影评人依附于电影资本挣辛苦钱,不吆喝无法生存。他们也想写对得起观众和良心的影评,但是电影商人不答应。在监管缺位的情况下,职业影评人出于无奈挣昧心钱。一种是代表艺术的电影研究人员的被沉默姿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商业影评的泡沫淹没了专业影评的声音,学者教授们从人格底线和道义担当出发,呕心沥血经营的评论无可奈何被埋默。二是影评传播媒介与影评文化思想的矛盾。传播媒介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关注,只要引起关注就代表成功。尤其是网络媒介,以点击率为第一追求,在法律追究缺位的情况下,媒介无暇或不愿花费人财物资源顾及所承载的内容带来的负能量。影评文化思想则在传播的基础上深入一层,更注重传播内容中符合时代潮流的正能量。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社会背景下,网络媒介管理按下葫芦浮起瓢,负能量在一定时期内将足以与正能量抗衡,为烂影评、坏影评营造生存空间。

后者一是商业影评与学术影评的矛盾。商业影评一般是定调作文,关注卖点,诸如制作花絮、风流韵事之类,皆可入文,又要求时效性与广告性,商业影评因此成为大众性、速朽性的快餐文化。学术影评立足于作者专业特长,注重学理性、耐读性,打磨时间较长,往往满足不了影片宣传的及时性需要。这对矛盾一方面造成了电影学术人员对在映影片共时性发言的失语,降低了他们在电影产值生成上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给商业影评留出了话语空间,形成商业影评一支独大的局面。二是学术影评创作与学术评价体系的矛盾。在通常的研究所和高校,现行学科管理所包含的评价体系里电影评论没有地位。在现实利益驱动下,电影研究者自然会听从评价体系中考量指标的指挥,从事满足成果发表、立项、评奖、职称晋升等指标要求的理论研究工作。这就在学科管理上切断了学术评价与影评创作的应有联系,形成了学科管理对影评的遮蔽,使影评成为研究人员自娱自乐的学术点缀。

这些问题与矛盾造成了五个方面不适应的后果。一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和谐、平等公正、诚信友善。许多影评不但不能培育核心价值观,还对核心价值观起到消解、腐蚀的副作用。二是与影评应有的学科地位不适应。作为电影学学科体系的分支之一,电影评论本来与电影理论、电影史共享三分天下的地位与荣誉,现在这种地位荡然无存。三是与观众的需求不适应。普通观众读影评无非出于选片、评片的需要,一般有及时性、指导性的要求。但现在的影评及时的不一定能指导,指导的不一定及时,影评市场供需脱节。四是与电影创作不适应。影评人的急功近利甚于电影人的急功近利,影评人的电影认知低于电影人的认知。影评屡屡遭到电影人的讥讽。五是与电影产业发展不适应。差评热卖,好评惨败,评论常常与票房背道而驰,观众对影评的信任度跌破历史记录。

面对当下影评的诸多问题,一方面要治,营造影评市场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一方面要立,书写后改革时期中国电影的新影评。面对未来,有关各方使命在肩,任重道远。一是确定政府部门统筹管理影评市场的职责。这是建设新影评的前提。没有政府的实质性管理,让问题在有识之士的呼声中转圈,影评将如过去的十多年一样,继续在无序与衰落的泥潭中挣扎。《礼记》有言,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政道备矣。影评与思想政治建设息息相关。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来认识影评的重要作用,把影评纳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框架和全过程,尊重市场规律,发挥政府作用,调动学术机构积极性,建立三管齐下的影评管理机制,结束影评无主管、无监督的状态。二是培育发挥影评社会组织的作用。这是建设新影评的关键。在政府职能改革的背景下,可以赋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等社会组织管理影评的职能,一方面吸纳具有领军能力的专业影评人才,建设影评人才的国家队,对职业影评人进行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培训,创作体现符合时代要求的影评,引领新影评的新方向。一方面建立管理机制,制定影评行业规则,制定电影企业诚信公示制度,规范、监管电影宣传营销部门的影评动作;与国内各大电影节挂钩,建立影评定期评奖机制,出版获奖影评文集。三是加强电影评论学科建设。这是建设新影评的基础。影评具有独特的对象、功能、内容、特征、方法、目标,是电影学的下级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管理部门应该重视电影评论的学科建设,给予影评与电影理论同等待遇,对影评的学科建设进行科学指导。教学科研机构需培养影评方向专业人才,提高影评的工作绩效权重,给影评创作提供制度保障。四是影评市场主体加强行业自律。这是建设新影评的根本。电影制作宣传机构要充分认识影评的社会属性,明确影评的精神文明建设义务,遵守、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加强对网络影评的自我规范,制定、遵守网络影评人实名制等行规行约,协调同行利益关系,维护行业间的公平竞争和正当利益,促进影评市场健康发展。

作者:唐建军

第2篇:中国电影到底需不需要影评人?

比较 中国影评人的地位先天不足

提到影评人,不得不说到法国新浪潮电影的起源。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法国新浪潮代表导演特吕弗、戈达尔均是当时法国著名的电影杂志《电影手册》的影评人,这些年轻人没有经过科班的电影知识学习,作为电影的狂热爱好者,他们经常为一些激进的杂志撰稿,肆无忌惮攻击一些保守的电影导演,推翻电影史上已成定式的理论和技法,主张将摄像机的镜头带入现实生活中,还原普通个体的原生态状态,而不是去进行宏大的叙事或者似是而非的无病呻吟之作。法国新浪潮电影曾深深地影响了“文化大革命”后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进行电影科班训练的导演们,也是第一次让影评人和电影创作变得密不可分。

在美国,影评人和电影研究这门学科挂钩可以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追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南加州大学(USC)、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等高校,都为美国的电影工业和电影评论行业输送人才,美国著名的奥斯卡奖评奖制度就与美国的影评人密不可分,而在美国也有多项影评人协会所设置的奖项。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电影产业与欧美国家相比,本身就具有技术上的落后和理论上的先天不足,中国影评人的发展史,因为“文化大革命”风波,也耽误了相当长的时间,目前活跃在中国电影评论界的影评人大多是70年代出生的电影发烧友,它们从书写对电影的观后感开始,逐渐发展为成熟的电影评论群体。这个群体也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具备行业性,更无从提及影响中国电影,他们的电影史知识和电影鉴赏力,来自于作为电影发烧友巨大的观片量,并依靠丰富的观影经验来获取对影像评论的话语权。

发展 中国影评人得益于庞大的观片量

录像厅的观后感时代

对自己的喜好负责

70后的中国影评人和网络论坛在中国的流行有直接关系,一群喜爱电影艺术的文艺青年作为电影发烧友在各大论坛的电影版发帖,诉说自己对电影的见解。初级阶段的写作他们既不为读者也不为观众负责,而是对自己的喜好负责,且谁看的国外流派电影越多,谁的优越感就更强。在国内的DVD机进入家庭的时代尚未来临之前,录像厅观影这一特殊的观影场所是70后影评人消磨时光的地方,录像厅作为靠卖票盈利的场所,录像厅老板自然会为拉拢观众想尽办法,找进录像厅的常客传播一些宣传播片子的话,这些常客,就是那拨70后电影发烧友。

DVD碟片的专业论述时代

以彰显个人魅力为主

随着DVD机和DVD碟片的流通普及,以及传统媒体大幅度增加了文化娱乐版,一部分电影发烧友开始成为媒体从业者,作为编辑,他们在以北京、广州为主的各个报刊、杂志开设的文化版、娱评版中发挥功效,成为了职业媒体人,一部分电影发烧友选择自由职业的同时给杂志社朋友供稿。随着DVD碟片流通性的增大,他们的看片视野也越来越宽泛,也基于北京电影学院自1984年开始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来,有很多电影学院的教授和毕业后的学生开始翻译或编著和国外的电影理论著作,同时也没有放弃混迹于各大民间电影论坛提高自己的被跟帖数,久而久之,他们在论坛上的ID或杂志、报刊上的笔名,就已经具备了影评人的轨迹,在圈内成为一种引领电影潮流的符号。

2000年初,有些报刊、杂志编辑的工资已经达到了8000-9000元/月,在这当时看来是一笔巨额工资,杂志给作者的稿费照当时的物价水平来看也不低,平均200-300/千字,这是影评人最吃得开的时候,也是心态最牛逼的时候,因为不差钱,写稿也正是处于树立个人口碑和威望的时候。

门槛低的网络发言时代

靠偏激性观点博出位

随着传统媒体的逐渐没落,加上十年间物价飞涨、媒体工资和稿费却保持原封不同的现实下,很多身在媒体圈的影评人纷纷跳槽,去做更有利可图的电影营销和电影宣传。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以及单一电影网站,如豆瓣网、时光网的兴起,让影评人的门槛变低,甚至没有门槛。新兴的影评人要引人瞩目,选择偏激性观点博出位是常态。另一方面,微博的诞生,更是加速了“人人都是影评人”的景观。大部分影评人被制片方“招安”而说违心话,因此出现了“体制内的影评人”这一称号,影评人为吃影片宣传这碗饭丢失了作为影评人最本真的立场。

影评人坏现象

为什么他们失掉了人们的信任?

可以这么说,影评人的公信力现在已经到达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在人人号称影评人的时代,谁再说自己是影评人,别人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收红包的。为什么曾经担负起电影解读与介绍角色的影评人会沦落至此?本刊采访了多位愿意现身说法的影评人,或许他们的姓名不便透露,但他们所说的事实不容置疑,这些,也为将来者警示!

收红包 国内只有拿红包的影评人

影评人圈子看似热闹,但在表面的繁荣之下,难掩中国电影评论界养分贫瘠的实质。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有这么一个段子:在期间举行的“独立影评人”论坛中,当主持人就“中国有没有独立影评人这一概念”向观众求证时,有人视台下就坐的多位青年影评人不顾,立即回应道:“国内只有拿红包的影评人!”,这让现场气氛陷入尴尬,不过并没有妨碍话题的延续。其实,影评人收红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影评人彼此之间对此现象的谈论也并不忌讳。几乎包揽南方系报刊影评写作的著名影评人T先生对此的现身说法是“引进的好莱坞大片是不会给影评人红包的,国产影片也不是每一部都会给影评人红包,数额从早期一次300元、500元,到现在的 1000元一份,也有遇到过一次给2000元或5000元的,不过这种片子不多,一年能遇上个一两次就不错了”。

从媒体人转行成为资深电影宣传F先生算过这么一笔账,“每次接手国产片的宣传,片商都要求我们请影评人来助阵,并且他们心中有固定的影评人排位,有一个必请的名单,原来片方还要求影评人在同档期的片子范畴内只准写自己的片子,现在也都无所谓了。以北京为例,活跃的有影响力的影评人最多不超过二十位,而不是每一位都有资格拿到1000元的红包的,就算请二十位影评人,每位都给1000元的费用,也就两万。但是我们请记者的数目远远比影评人的数目多,实际上给记者的总花费会比影评人多”。

另一位业内人士W小姐透露,“2010年电影《孔子》的片方在做宣发时,出于对主流媒体一定会猛批这片的了解,非常在意走收买影评人的路线,为此举行了一次小范围的影评人试片,请来了十个人左右吧,给出了高至6000元/每份的红包,当时还有拿到钱的影评人和没去试片会的影评人炫耀,杨子出品的《白蛇传说》也是,给影评人的红包是5000元/份”。

在影评人圈子里相对独立的G先生也不能回避收红包的问题:“具有理想主义的影评人是不会碰院线片的,假设你写的都不是电影院上映的电影,谁还管你是枪手还是独立影评人,你就慢慢脱离这个具有当下性的话语权的圈子了,但是你一旦脱群了,你对国内电影也就丧失了话语权,这是最囧的”。而知名影评人A先生如此看待收红包说违心话的问题“类比一下,试问哪个导演没说过违心的话?不违心送审就通不过,我特别不喜欢一个阵营攻击另一个阵营,所有人都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总觉得自己好像是野生草,可以绝境逢生,这是幻想。大家共同要做的就促进言论空间的扩大、创作和评论的独立、不能只谈一个领域的独立,创作的独立才能够导致评论的独立和影视圈生态的健康。”

做宣传 你所看的影评都是经过审查的

在片商观念中,影评人的大力推荐是获取好票房的途径之一,而成为片商宠儿的影评人可以凭借红包弥补低稿酬的心理不平衡,这种通过电影宣传公司纽带实现“交易”的方式,并不能够让影评人获得最大化利益。资深电影宣传F先生的态度是“作为电影宣传方,在有限的电影宣传资金内,我个人认为请影评人写好话推荐影片根本促进不了影片的票房,我不会主动向片商申请请影评人写稿的费用。除非我想在中间环节讹一笔。比如我向片商申请4万元的请20位影评人写影评费用,打的预算是给每位影评人2000元的红包,实际上我只给每位影评人1000元,那么余下的两万就落入我自己的腰包了”。

当然在这行经过摸爬滚打的影评人也很能看清这一点,而且本身影评人就积累有很多片商的资源,部分影片人直接承接起外包影片在豆瓣网、时光网的评论的活儿。和片商谈好一笔钱,商讨好用这笔钱达到什么样影片宣传的效果,随即召集一批写手约稿,分配好任务,开写。T先生不忌讳地说:“目前尚未下档的某国内一线导演的影片在豆瓣网的影评就是我做的,2000多篇长篇影评中,几乎没有一两篇不是我约写的,这2000多篇长篇影评在发布在网站之前,都在电影宣传方那过了一遍审,包括导演也审。当然这里边也不全都说好,要不就成水军了,自《关云长》水军事件出现之后,没人再犯傻了,我们写批评都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批评也是炒作的一种,一篇批评的影评和大部分表扬的影评放在一起作用会大得多”。

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影评人开始转向接活儿式宣传电影,似乎也在给拿钱丧失影评人的独立立场办事找一个托辞。某位北上的职业影评人S先生如此看待影评人当宣传电影的“包工头”的赚钱行为:“大家都说影评人收红包是灰色收入,但职业影评人是独立的个人,拿红包只能说明丧失了独立立场,也没法判定合法不合法,但记者不是个体户,记者拿红包可以说成是受贿,公司行贿。所以片方给记者的信封都叫车马费,不叫红包,但偏偏给影评人的就不说车马费,说红包,所以干脆就承包制做影片宣传算了,谁让物价飞涨,稿费不涨?”

曾经被冠以“中国独立影评人”的知名影评人G对此现象也在劫难逃,“在中国,影评人不能成为一个终身职业,中国的影评人需要一个平台给你营造一种书写的权利 ,搞独立是行不通的,只要进入了北京影评人的这个圈子,和电影大本营太近了,很难不被同化”。

卖人情 都是朋友做的电影,谁好意思不交口?

电影圈不大,影评人圈子更小,单纯做职业影评人的并不多,在北京,很多影评人的正式身份都在大学或者新闻出版机构,而当下很多电影宣传人员都是媒体出身,很多媒体人又是和某些导演一块成长起来的,此种境况下组成了一张抬头不见低头见,现实中不见微博中也要见的人际关系网。人情债,让多数不方便以正式身份评论的影评人只能以变换马甲的方式当枪手“还债”,只是这样意义并不大,片商和导演要的就是影评人一个众所周知的ID符号,可部分影评人碍于正式身份也无法真正妥协,影评人R先生无奈地说:“比如说《画皮Ⅱ》,怎么办,我看完《画皮Ⅱ 》也不说它好还是不好,主要就围绕这么一句‘针对15-25女观众,这部片会很卖座’”。也正是出于种种不锋利的影评出现,中国的影评界出现了越来越多不痛不痒,无法一针见血却也无法真正妥协一边倒的人情稿。导演张元如是说“国外也有一些影评人说是最怕和导演见面,因为人都是有人性的,经常和导演见面,看到导演拉家带口地走在路上买菜,影评人也会出现悲悯之心的,也许会觉得这么去骂一个人,真的会影响到导演身体。”

T先生也曾遇到过不想写稿的阶段,觉得极度疲软,“但是没有办法,各种各样的钱推给你,在影评人圈内,在拿钱写稿的人情掌控下相互不待见是很正常的,不过怎么掐还是一团和气,倒是影评人和高校学术派的老师通常互相瞧不起。”

在今年五月档中国第六代导演新片集体扎堆的时候,曾有某做港片研究的影评人因为参与了某部国产片的人情,委婉拒绝了记者对其为另一部同档期国产片发表评论的采访邀约,原因还是在于那两个字:“人情”的微妙。某些在综合性质高校任教的影视专业教授,相对民间发展起来的影评人显得更有“低姿态”,虽然娱乐记者通过日常途径,要想从教授口中要到一些关于具体某部片子的评论,实为不易,但是在电影研讨交流会上作为专家为烂片说好话的教授不在少数。教授级的红包数额是1000块起。一位经常参加学术研讨会的媒体人如此形容:“影评人还算是有善心的,即使拿了钱在字面上说好话,可是在研讨会后也会和片方一针见血地指出该片存在哪些问题,可某些教授就不是了,专门当‘会虫’,只要有红包,面上也都只会说奉承你的好话,在业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影评人好歹是穿着内裤说话,而某些影视系教授则是裸奔着咆哮”。

坏品位 变换马甲或者误导影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中国古语同样适用于中国影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影评人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有权力就有腐败,将可信度转化成金钱。部分影评人不想砸坏多年经营出来的好口碑,只能选择不断变换马甲来满足“工作需求”。只是马甲写多了,也逐渐丧失了对电影评论本身的那种原创力。T先生承认写一篇一千字的影评只需耗时15分钟左右:“写得多了,都有既定的路数和用语,对于编辑的约稿我都是采取倒计时写稿法,比如今天的截稿时间是中午12点,那我就10点钟起床,看准时间倒计时开写。像我这样不上班的职业影评人,总共算起来,一天当中写完当天所需所有影评的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剩下的时间都用来看片”。这种速食主义写作态度和电影市场的丰富有关。

变换马甲,成为中国影评人自圆其说,同时也是“正当防卫”的有力武器。影评人再如何适应中国特色交易式变通,过硬的影片分析能力却是实打实的。T先生的观点是“影评人要真不埋单,也不存在被封杀,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导演和电影宣传敢和媒体打招呼说不许登哪位影评人的文章,实际上电影公映之后无法封杀任何一个人,真本事在手,我们可以随时变换马甲”。

G先生也表态,“一般来说,不论是出于钱、权、情或者其他关系也好,在一部国产片上映前不论我对这个片子有多厌恶,我都会按兵不动,但凡片子上映之后,我还是会和那些坏品位的影评有交锋的过程,看情况是用真名还是用马甲”。

另外一种坏品位则是来自于其自身,某些影评人因为眼界或者个人喜好喜欢在网络上发表一些耸人听闻的观点,比如大量称赞某些烂片,久而久之,也就被骂出了品牌,比如国内某曾经在一论坛混迹的影评人,早年靠着对某香港烂片的赞誉而被讽刺为“大师”,结果如今,果然成为混迹于娱乐圈的边缘人物,且被人熟知。我们暂且不讨论其是否有意而为,只说一些影评人明明知道电影的质量如何,却因为个人喜好而对电影大加赞誉,一方面说是不专业,另一方面误导的坏处很明显。

目前已经从影评人转行为娱评人,并有多个跨界身份的A先生关心的却是话语权问题,“但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站队,我对交口是非常反感的,同时我也反感用只一个‘烂’字或‘好’字来说,这是‘文革’理论,你不喜欢就说能它是烂片吗?中国有很多人是带着原罪感来判断的,表面上在鼓吹自由和多元,其实是为自己的心虚找借口,这是换马甲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只问一个问题?谁能用马甲在官方报刊上说《建党伟业》不好?”

博出位 写影评是为了进入这个行业

转行做更赚钱的事,是目前多数尚活跃在影评界的中国影评人的心声。几乎所有就此文受访的影评人都必提这么一个前提:“中国的稿费标准太低,如果影评人不收红包,必定饿死”。影评人S笑言:“初始走上影评人道路的弟弟妹妹们,有不少写欧美电影的人迅速变成了国产电影研究者,因为写国产电影可以拿红包”。 资深电影宣传F先生曾遇到过影评人叫价的事:“有影评人公开和我要钱,说如果不给就给电影写差评,实际上影评人也是分等级的,哪些人是1000元的级别,哪些是500元的级别、哪些是300元的级别,我们都有一张名单,首先要看其新浪博客浏览量,一般要到100万以上的浏览量投资方会认可,有些影评人达不到级别就会找水军刷流量,其次其看微博粉丝数,也得到达一定数量,最后是他写的影评,必须在新浪博客、新浪微博、时光网、豆瓣网这四个地方发布。”

而达到拿到最高红包数额的影评人的发展轨迹,影评人这个词对这类人而言,已经成为其向编剧递进的踏板。其中一些北上而来的影评人经过在京城的两三年打拼,已经在北京买了房子。实现了温饱,并掌握了一定电影人资源之后,成为电影编剧并不是太难的事,实际上最早出来的那拨影评人中已经有人成功实现了转型。于是,一个更奇妙的怪圈形成了,影评人参与编剧、制作的电影,在进行发行和宣传时,依然依靠影评人圈子的人际关系网在为片子进行口碑营销,不论片子的成败、难以分辨是否真实的交口现象仍旧是中国电影评论界无法规避的问题。北上影评人D先生最初写影评的初衷就是“想慢慢进入这个行业,想做编剧的时候不受欺负”。G先生的观点是“你看现在上某些节目的那些人,几乎每个人都挂着影评人的头衔,影评人能怎么办?破罐破摔还是充耳不闻? 转行吧,转行干吗?已经脱不了这个圈子了,不如进军一个更容易被人骂的范畴,当编剧吧”。

现在已经从影评人身份参与电影的监制、制片、变成电影从业人的A先生如此看待自己的现状:“当然我还是会涵盖电影评论,我没想过说要引导别人,我基本能感受我写的东西至少90%以上是真情实感的,在中国做不到百分之百的真实,真实的话也会被阉割掉”。

影评人存在的意义

对导演和票房的影响微乎其微

说到影评人的作用,很多人会想起法国新浪潮和美国的那些牛逼的影评人,那些法国人能对电影史产生影响,而现在这些美国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影的票房,而中国影评人呢,无论是对导演来说还是对观众来说,他们的影响都微乎其微,以至于变成互相交流的手段,但你看中国影评,有几篇是真正的影评?与谁交流?

影响导演?形式大于内容!

有这么一个段子,说可以追溯到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老艺术家郑洞天、倪震。 据说当时张艺谋拍《红高粱》,拿给郑、倪两位老师看,结果被臭骂一顿,骂得张艺谋都不敢抬头说话,没想到张艺谋将《红高粱》送到国外电影节参展,遍地开花,两位前辈都傻眼了。

段子归段子,中国影评人,不论是学术派还是民间派,都没能成为影响导演制作方向的旗帜或者是中国电影节奖项的风向标。尽管所有除了投资方以外的电影从业者都知道中国式影评人的存在很可能是形式大于内容,但是影评人依旧拿着红包活得很好。多数受访者表示拿红包并不心虚,因为这是低稿费导致的行规,实际上,就连一些官方的电影节也越发开始重视影评人的声音,一向抠门的上海电影节主办方,今年破例包机票、包食宿请来了一批影评人南下过节,原因是历年的上海电影节老被影评人骂。

再看看今年和上海电影节相关的报道,还有人骂么?

很多国内的一线导演,在接受媒体的访问时都表示出丝毫不care影评人对他们的谩骂或是嘉奖,却遭在帮导演做事的某位影评人吐槽:“国内的一线导演,包括陈凯歌、姜文,陈凯歌在经历《无极》之前, 姜文在经历《太阳照常升起》之前,都不在乎媒体和影评人,结果现在在乎得不得了,现在呈现的有关他们最新片子的影评,导演比网友看得要早。 对于导演来说,每个人都会在媒体面前选择一种表演,陈凯歌和姜文的表演程度胜过张艺谋”。

投资方在乎架势、导演在乎气势,影评人善于利用形势,每个人都在适如其分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他们都以为在给观众演戏,却没在思考观众究竟为不为一部片子在电影评论界的走向埋单。

影响票房?几乎为零!

究竟有多少观众是看了电影网站上相关影片的好评才选择走进电影院的?记者在广州和北京4家有代表性的影院抽样调查显示,完全无视影评的观众分别为67%、63%、60%和44%,占据了绝大多数,而影评能左右他们看片选择的,只有零零星星几个人。

有趣的一点是,表示受影评影响一般的人群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掏钱进影院看过影片之后,才回过头去上网看该片的影评。一位大学生C同学表示自己上时光网的目的是查各影院的影片排映信息,以便很好地安排时间决定什么时间段去哪个电影院看电影,白领J先生则习惯在时光网上买团购的优惠电影票,最有意思的回答是“不会在走进电影院看电影前查评论,看到剧透就没意思了”。

一位影院值班经理告诉记者“很多前来买票看电影的观众,有些是因为逛商场逛累了,进影院看场电影休息一下,客人通常都会问售票人员在同样的时间选择下哪部片子好看,售票人员通常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照我说,不如片方也给影院售票员一些红包,便于引导观众看何种片”。还有的观众表示“不看影评,我看电影主要是奔着导演和演员去的,即使是烂片也愿意去看”。

根据本刊在微博上发起的“你觉得中国需不需要影评人”的投票,结果显示最多人群的选项是,“需要,影评能提高鉴赏能力”有44人(24%),“不需要,现在很多影评都交口,很难分辨”有40人占(21.9%),仅有5%的人认为“往往都是看了影评决定观影选择的”。要想通过影评来影响观众的电影品位,在“对观众期望过高”的中国电影市场现状,基本是一件可能性微乎其微的事。

到底需不需要影评人?

中国需要有职业尊严、纵横了解世界电影和电影史、具有独立人格的影评人。当然还需要环境的支持,这一点很重要:他必须被高收入支持。

王小帅

中国有影评人么?你要问我(需不需要),我肯定答是需要。但是影评人是影响不了任何票房的。国内有一个怪现象是,现在一部电影被批评得最多,反而被看得越多。关键点在于,现在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是混乱的,电影也没有必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整个媒体都在说谎,需要影评人是去说正确的观点是挺可笑,如果现在出现一篇真正的影评倒奇怪了。如果有一些好的杂志好的报纸,真正能够让这些影评人不需要红包也能活得很好,也许是个解决办法。

张元

中国需要这样的影评人:真心热爱电影、真懂电影制作规律、鼓励电影创新、不以骨灰盗版碟迷自居,不冒充电影皇上,可以偏爱别独爱,能在电影和观众之间大桥修路,善意,不恶趣味,真诚感受真诚批评,不人身攻击,买票看电影。

高群书

中国还有什么没变质?影评人、电影人、电视人、发行人、观众、投资人以及影视管理机构,还有监控影视的意识形态衙门,哪个没变质?

吴天明

结语 中国出现不了独立影评人

众所周知,大部分职业影评人是不会给自己印名片的,多数人心里知道,这会成为一个笑话。在中国电影从投资方、编剧、导演、演员、院线,都在高举“抵制好莱坞,支持国产片”的现状之下,仿佛若是谁说了一句对国产片大不敬的话,就像当了叛国贼一般,人人喊打。只是,在电影文本之外探讨一些对电影的评判,对影评人的评判,这个参照系真的很不好确立。导演抱怨中国缺乏有专业素养的影评人,投资人抱怨影评人好话说得还不够,影评人说自己必须解决生存的问题,看似一切都是为了票房,为了促进中国电影产业,很多观众却觉得影评人和他们无关。这个产业链在哪里出了问题? 归根到底在于中国目前并没有具备能够让影评人独立判断一部影片的环境、没有独立的媒体,没有……继续追问下去,恐怕就要被和谐了吧。国内曾出现过被小范围的圈内人看好的独立影评人,现在这为数不多人的发展是“被同化”了,这些被同化的人吐槽“影评人的职业生涯很短,如果鹤立鸡群,在这种逃不开的人际现状之下,还会被说是‘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在中国,个体永远是弱势”。

所以,这个话题,还是就此打住吧。不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许是靠嘴和靠笔吃饭的人最后的底线,毛主席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百花齐放”,哪怕是看起来很美。

作者:刘倩 周依

第3篇:专业影评电影《御法度》影评—1

在一系列厮杀中,与队中最优秀的剑手冲田总司比试过后,两名年轻武士被选中,一位是京都商人的儿子、武士之后加纳三郎(松田龙平扮),一是前苦目族低级武士田代彪藏(浅野忠信扮)。

在接见新选武士时,土方留意到加纳俊美有如女子的容貌以及近藤统领眼中暧昧的神情。

故事由此展开。

至此,这位冷艳俊美少年,迷离眼神,三分冷漠,三分诱惑,还有一分的残酷,吸引了我从被窝里爬出来,将此片继续看完。

那娇美如花,笑容如媚的十八岁男孩,如花怒放。 ****** 红颜

《御法度》就是 戒律 的意思,它包括严禁离队,严禁私斗、敛财,严禁违背武士道精神等等,在一年以前的 池田屋 血战之澳门风云2 非法字符娘师 H6M9

后甚至增加了这样的规条:统领阵亡,下属必须战死相随。

入选的次日要处决一名放私债的武士,加纳被选中执刑。

他说了句 原谅我 ,从容而利落地斩下人头,身上没有溅上一滴血。

近藤赞赏他 有勇气 。

在一边冷眼旁观的土方却暗自认为,这不关勇气的事, 他肯定杀过人 。

事实的确如此。 天妒红颜,东洋国同样与国人有着八卦的习惯,俊美少年加纳的到来犹如一枚石子投进死寂深潭,在 新选组 内部激起了阵阵涟漪。顿时间,谣言四起,有人说加纳还是处男;有人列举了加纳的倾慕者;有人说加纳在回避田代的追求;有人说加纳到18岁还留着青葱刘海,似乎是有同性恋的倾向,等等。

某日,土方分别与加纳和田代一试身手,加纳明显高出田代一筹。

但,加纳和田代比试时加纳却不敌后者,土方由此判定二人关系暧昧。

彼时,紧盯着这场比试的还有一双猥琐的眼睛,那是迷恋着加纳的汤泽。

秋天的时候,统领近藤到长洲声讨叛民。

土方留守大本营,整顿军纪,包括似乎由加纳的到来再度刮起的美男风。

这时,有必要提下 新选组 ,它是日本幕府末年倒幕府浪潮中天然理心流(剑术派别)近藤武馆牵头成立的武士队伍,在全国招募优秀剑手,驻扎在壬生屯所,以 尊王、攘外、辅幕 为宗旨,负责维护京都治安和镇压倒幕运动。

在此期间,加纳结识了与土方、冲田同属天然理心流刀派的第六组队长井上。

有谣言说是近藤和这三人实际统治着新选组,但井上的性格与世无争,刀法也不如另三人。 某日井上与加纳比试时,窗外两名闯入的反幕府武士发出了嘲笑。

土方命令井上和加纳找出两人洗刷耻辱。

汤泽就在这时,利用加纳的自责和不安,找机会占有了他。这个镜头被大岛处理得相当唯美,加纳如处子的肌肤就连女子自也叹弗如。

我想把你搂在怀中,聆听晨曦的鸟声 ,汤泽说,我当时心中一颤,这个如此猥琐的男人,竟然能够吐出这么诗意浪漫的话。

心里当时就喊到,加纳完了。

实在是不愿意看到,如此俊美的少年,让这个猥琐的男人给霍霍了。

事后,两人打伞走在路上,加纳的神色,真的如雨后莲花一般,粉脸上带着点红晕,嘴角轻轻挑起,含羞带笑,欲语未语,一个男子怎么会有这种神情,怎么会比女孩子还漂亮? 加纳连日追踪找出了两个武士的行踪, 新选组 负责跟踪的眼线被武士杀死。

于是当晚井上带着加纳袭击武士巢穴小川亭,却中了埋伏,井上摔伤了脚而加纳被敌人刺破了头部。幸好冲田等带援兵赶到救回两人。

一路上田代连声呼唤昏迷的加纳,引起了汤泽这个恶棍的嫉妒。

加纳,加纳,醒醒啊。 在加纳受伤的那个夜晚,田代不顾猜忌,声声呼唤。

近藤于冬天回到了京都。

在一个飘雪的冬夜,汤泽再度跟加纳发生关系之后,汤泽威胁加纳跟田代分手。

那个台词,虽然短暂,却妒火高烧: 我会杀了 你 。

紧接着他却被杀了。

土方命令队中监察山崎对此事进行调查,却了无头绪,只能根据蛛丝马迹判定是队中人所为。

近藤让土方处理加纳的事。

土方让山崎给加纳找一个妓女。

山崎屡次邀约加纳去妓院,但均遭拒绝。

一个月后,加纳开始对山崎表示出友好,并请求后者带他去妓院。

但,加纳并没有碰妓女,却在来回的路上对山崎作出暧昧的表示。

当加纳的如玉脂般的手指抓住山崎那只长满老茧的手时,我的心一悸,那是何等的一握啊? 是晚,山崎值夜遭人伏击,袭击者匆匆交手便遁去了,在现场遗留下一把队员都配发的小刀。

山崎调查出刀子是田代的,土方从而又断定是田代杀死了汤泽,近藤下令杀掉田代并由加纳执行,由土方和冲田在暗中监督。

至此,山崎的枪手使命结束。 轮到加纳最想得到的正主儿 冲田出场了。 ****** 飘零

夜幕下,土方和冲田守侯在何边的树丛中。

冲田一针见血地指出土方和近藤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近藤和土方对加纳的暧昧态度。

随后又给土方讲述了描写男人之间爱情的 菊花之盟 的故事,随着他的讲述,土方脑海中出现了几个场景:雾气氤氲的河畔,一是自己走向着白衣的加纳,二是冲田走向着白衣的加纳,这两个场景他都排除了,嘴里嘟囔着 不是这样 , 不是这样 ,他脑海里出现的第三个情景是身着红衣的加纳走向冲田,两人四目相对。

这时,一前一后走过来的加纳和田代将他们二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加纳抽刀对田代说替队中执行死刑。

田代大声说 是你杀死山崎,那把小刀也是你从我这里偷去的啊!

就算死,也要和你在一起 。

而到最后,田代果然死在自己最爱的人加纳手上。

死的时候应该还带着微笑吧,因为加纳在他死前曾经说过那么甜美的话。

想当初,加纳把刀子架在田代脖子上时,田代说了这句话。 此时,现在情形正好倒过来,由加纳说出这句话,令田代想起当初的情景。

原谅我。

加纳动手。

而这个爱自己最热烈最深沉的人,却是加纳最痛恨的人。

从他杀死田代死后,仍然补在他身上的几刀,就可以看出,连汤泽死时都没有受过这种待遇。 ****** 毁灭

这一切都落在冲田和土方眼里,两人都似有所悟。

在走回去的路上,冲田突然说有事,转身沿路走回去了。

土方明白将要发生的事情,但没有加以阻止。

他盯着冲田的背影自忖道:不是你喜欢了加纳而是加纳喜欢了你! 而冲田, 仍然是无法拒绝加纳的。

面对加纳,只有杀了他! 伴随着加纳的一声惨叫, 故事到此而止。

土方矛盾心理活动的画外音出现:

美少年加纳在男人的戏弄下,妖魔附身了

结尾的镜头是土方挥刀砍倒了一棵盛开的樱花树,顿时,满地落花缤纷,一路飘零

最喜欢最后一个画面,诡异而却瑰丽。 ****** 孤独

画面非常地干净利落的,常常是寥寥几笔,却相当富有表现张力。

如加纳杀田代的傍晚,他独坐在寺庙台阶上,头顶天空的乌云中缕缕红霞滚滚而出,这绚丽奇诡的场景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酝酿了即将到来的恐怖而凄美的气氛,也消解了语言的必要性。

如田代初次想向加纳求欢的那晚,整个画面就是田代修长的手在加纳肩头的白衣上迟疑停留半晌又缓缓抽回的镜头,没有一丝色情的刻画而空气中早已充满了欲念。

这样的画面比比皆是,效果奇佳。

这一点除了大岛在编剧时的场景设计,也还有出色的摄影师栗田丰通的功劳吧。

栗田还采用了了褪色的办法处理胶片,使得全片的画面呈现出一种古典而唯美的风格。许多镜头一板一眼,节奏缓慢而沉稳,给人一种仪式般严肃而庄重的感觉。而在两人场景戏中避免采用产生距离感的摇拍,而是使用使人感到亲近的对切剪辑,也顺应了整部影片沉稳、偏于缓慢的节奏。平缓的节奏加上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镜头,使得片子沉着而大气,俨然名家风范。

台词和旁白的处理也相当干净利落。

全片主要角色的台词很少,句子偏短,土方的心理活动常由简洁的画外音完成。

而谣言四起的话外音解说改成了简短的字幕,场景更换常用百叶窗似的展开效果等等,都增加了庄重感和历史感,使片子趋向于沉静平和,这种沉静平和实际上蕴涵着那么多的罪恶与纠葛,这就形成了形式与内容间极大的张力。

更为此锦上添花的是大师版本龙一的配乐,用他自己的话来讲 音乐其实是自我抚慰的话语,这个故事让我心寒。从前我出演过《战场上的快乐圣诞》,这一次我只做音乐。因为我觉得害怕。我不愿变成局中人。这次的音乐只有轻微的感伤,更多的是压抑、恐惧还有抚慰。抚慰。我想我不是一个残忍的曲作者

一部杰出的片子离不开杰出的配乐,它让你无知无觉而实际上又无所不在,不喧宾夺主,但锦上添花。版本的音乐使画面流动了起来,与压抑亦或妖冶的画面完美地结合,使空气中仿佛都充满了血的甜腥味

****** 梦幻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出演加纳的演员松田龙平,其父是已故硬派小生松田优作(他演过的《人证》中的栋居深为中国人所熟悉),他曾经在得知自己死期的情况下仍然接拍与高仓健、麦克尔道格拉斯合作的电影《黑雨》,在片中充满鬼气的真切表演,成为他告别人生的谢幕,而小松田在片中亦真亦幻亦男亦女的出色演绎,不难从中看出他除了继承了父辈 鬼 气基因以外,又揉进了属于自己 妖 的成份,台词最少,份量却最重,刚出道的他居然令资深的北野武、崔洋一相形见拙。

想起与王晖在日本旅游时,时常记起东京大学樱花的美丽,早春四月,花开花谢,那景致,真是灿烂而绝决。

想起樱花飘零的晚上,就想起影片的结尾,土方那含着恨意与不解,劈向樱花树的一刀,洁白的花朵,在夜色中恍如无数发光的星星,砰然四散;想起加纳与汤泽云雨之后,安静的脸与半裸的迷人胸膛;想起织田信长的话语:人间五十年,去世恍如梦幻,天下之大,岂有长生不灭者..... 这个故事,与一切无关。

恍若梦幻。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第4篇:电影《归来》影评

《我想和您一起生活》

我想和您一起生活, 在某个小镇, 共享无尽的黄昏, 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俄)茨维塔耶娃

——————————————————————————————————— 张艺谋折腾了三年,给中国观众讲了一个家庭的“那些年”。分离之后团聚,失忆之后陪伴。简而言之,它是一段经历过文革的夫妻之间的搀扶。

中国式的情感表达

怀念,这是一种上了年纪有了阅历之后才慢慢滋生的情感。没有年龄和阅历,一切关于怀念的表达都浮于表面,充斥着“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张艺谋确实是渐渐老了,老到逐渐明白的阶段——六十耳顺。他开始逐渐搁置大红大绿的猛烈冲击,追求起“不着一字,尽得锋芒”的简约。

叶芝在一首题为《破碎的心》的诗中,为心心念念的爱人茅特·冈写到:“为你一个人——认识了所有的痛苦。”《归来》中,逃跑被抓的陆焉识、受到刺激失忆的冯婉瑜,他们各自承受的一切苦痛通通被隐藏起来,谁也不开口说半个字,不发状态,不写日记,皱巴巴的信里是全部的爱,没有怨言。这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过往的悲喜,不悬于嘴边,也许洗完碗会在圈椅上出一会儿神,但是马上又会去洗孩子的衣服,去楼下和邻居下一盘几毛钱输赢的象棋。中国那一代人,从皮到骨,都习惯了“不说”。

整个《归来》的节奏不疾不徐、和平温厚。冯婉瑜面对陆焉识逃跑归来的踟蹰和激动、陆焉识对冯婉瑜心因性失忆的爱护和体贴、火炉上细细煎熬的中药、包括一块铝制的饭勺,夫妻恩义、患难真情,我不好说我多么理解这内在的火候,但是这就像小女孩放学路过婚纱店,停驻下来,细细凝视,无端地感到美丽和动人,向往和铭记。

我感觉到《归来》里有很珍贵的东西。也许我说的是一种苦难里的浪漫。它不单单是“温情”这样一个含义。也许说是人世浮沉之后的对过往情感的初心更为接近些。知乎曾有有一个问题我记忆犹新:有多少人做到一辈子只爱一个人? 这个影片,放在这个答案下兴许是颇为惊喜的一个回答。

@為夢而生 老师在知影最新一期的【看点啥】里说:“实际上,《归来》,本质上就是又一部《山楂树之恋》,嗯老年版的。”这话绝非戏谑。“我喜欢你,真好。我喜欢你。突然又那么缓慢。那么温柔。”杜拉斯句子里丝丝情谊在这两位老年人身上套得牢固而且结实。比起《山楂树之恋》,《归来》在我看来走得更深更远了,一个是爱情,一个是夫妻。但它们依然有一个如出一辙的气质。

是一种年轻的感觉,不老。又年轻,又恒长。 权力

外界都叫张艺谋为“国师”。这个称呼自零八年起就不绝于耳,里头,尽是权力的腥味和政治的光泽。

“权力”之于张艺谋,几乎成为了一个不可替代的标签。外界的对他这种特殊的看待,远远超出了电影的范畴。李安、陈凯歌亦是同辈华语电影的巅峰人物,但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标签和符号,不是“权力”这样夺目的词汇。

张艺谋的权力具体大约从以下几个方面集聚:

1、1988年获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大奖;

1、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13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

2、铁道部“两亿”广告;

3、《图兰朵》歌剧;

4、“谋女郎”;

5、超生;

6、其他。

这里每一件事情单独听起来似乎都还达不到“震惊”的效果,对于贵圈这些事情也顶多不过是“惊讶”一番足矣,实在算不得稀奇。但当事件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之内,变成“独一份”的时候,这种“独”的印象便会加剧、甚至走向极端,跟“独裁”产生牵连的意味。

偏偏张艺谋作为陕西人,又是武侠发烧友,性情本身刚烈、果断,因此显得更有“霸权主义”的气质。他对权力的认知自然也渗透在他的作品里。其中最受争议的当然是《英雄》。

《英雄》中,刺客荆轲最终折服于秦始皇的膝下。很多人认为这是张艺谋在粉饰苛政、美化暴君。这部电影之后,柴静采访了他一次。张艺谋对此感到遗憾:“那一瞬间我其实脑子里还有一个方案。陈道明掉着眼泪一挥手,万箭齐发,给李连杰射死了。800个穿黑衣的大臣突然哈哈笑起来了:恭喜大王又躲过一劫。陈道明仍然不动声色:‘厚葬’。两个镜头,它就颠覆了故事。可是后来没这么做,再这么想就来不及了。”

《归来》这部作品里关于“权力”有这样一个细节。冯婉瑜不再认识平反后归来的陆焉识,街道主任来到冯婉瑜家中问她,“你相不相信组织?”“你觉得我可以代表组织吗?”“那好,我以组织的名义向你保证,这就是陆焉识。”这三句话固然是细节,但这样的细节不由地叫我毛骨悚然——那时人们对权力的自信竟可以让他们试图霸占个体的记忆,更可怕的是,这些话放在那个语境中毫不突兀。

《归来》的核心不是权力的游戏。然而细想之下,片中人物的宿命何尝不是被那个时代里的权力支使者握住的呢?女儿丹丹出演吴清华的机会被相关领导人一语否决,妻子冯婉瑜为了保丈夫陆焉识不死对方师傅做出有辱人格的妥协,作为教授陆焉识自己亦因“革命要从文化开始”,锒铛入狱,受尽折磨。这种大时代里操纵小人物命运的权力,今时今日,更加令人深思,因为五十年后的今天,它依然蓬勃旺盛、张牙舞爪。这些说,张艺谋说的声音小,悄悄说的。

疑惑

《归来》感动了我。但感动终归是私人的事。客观地说,若抛开巩俐的演技,但就故事本身来说,我给不到四星。剧作始终是张导的软肋。“失忆”、“白血病”这样颇为老套的戏剧冲突常让观众跳戏不说,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的诸多安排也难免影响叙事的节奏和感情的共鸣。

比如说,剧中冯婉瑜收到陆焉识写的一大箱子信第一反应是,“焉识为什么用些这样的纸给我写信?”显然,冯婉瑜对于信纸的感受是敏锐的。但是其后陆焉识给冯婉瑜写的信用的都是崭新的纸张,令人奇怪的是,对于摆在眼前、握在手心的崭新的信纸冯婉瑜不仅毫无怀疑,还满怀期待与相信。观众当然明白,导演使用崭新的信纸目的是给观众一个与旧信的区分,但是这样的处理让整个故事的可信度骤然降低。观众会意识到,你是在给我讲故事,你是有目的的传递情感,所谓的“不煽情”,在此番情节处理下说服力自然也降低了几个等级。这样的细节还有几处,比如十几年后的火车站按照规定和各领导的政绩需求,是需要重新建造至少或者至少是要重新装修的,但是铁道部员工们穿上了崭新的制服,铁道部的大门和十几年前并无二致,看起来实在有些格格不入。这么多年过去了,“出站口” 的标识总是要挂上的。何况,安检也应该开始了。吧。欧欧欧欧对了,巩俐在听信的时候拿的那个光溜溜的蓝色杯子也与画面的气氛完全不搭调,那杯子不属于那个时期。这戏又跳出来一下。眼泪还没擦呢就笑了。=_=

“洗去铅华”的前提,首先得真诚。这个真诚一方面是要多用“名词”,少用“形容词”,另一方面,它要求每一个名词与每一个名词,作为种子,埋在土里,根连在一起,培育出来的一个系统内的果实。但这也还不够。一个宣称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一旦刻意去制造点什么东西,就有可能被这个东西毁掉,因为你的手去干预了它自己的生长。

片方听到观众这么较劲一定是要生气的。you can you up啊。但是没有办法,观众一旦爱你给你权力,他们也就将苛刻许多。

归来

这个名字意味颇深。我觉得张艺谋用这两个字讲了很多东西。外界所说的“张艺谋归来”、“《活着》归来”在我听起来是虚无缥缈,夸夸其谈的。过去的人和事早都已过去,何以归来?以何归来?

佛家有几句话说人这一生的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张艺谋这一生也是颠簸浮沉,历经沧桑。他在他的电影王国叱咤风云的同时,也做了常人无法想象、难以承担的妥协与屈服。任何人一旦成了一个符号,他所代表的就再也不是单纯的自己,他肩上的责任往往是一支队伍,是一大担子人的生计和口粮。在我看来,所有“伟大”、“牛逼”这样的词语,更多的是世人对于张艺谋无情的消费,对于张艺谋,这样的形容毫无人情味儿可言。

他是普通的人。甚至他还挺没个性的,纵使是有性格,但总也不好认为他多有个性。所以只消把张艺谋看做是没有大个性的普通人,搞电影的,就可以买票进场了。

说不定这样的姿态去阅读《归来》,才是观影者的福气。没有负担,也就没有失落,都是收获,都是自己的眼泪。

你知道,并不是什么人、什么事情、什么作品在尝试“归来”,是深情,是有一些缺失和淡忘在请求苏醒。

片中巩俐有一句台词,像是对张艺谋说,又像替张艺谋说。她有些出神:

“战士也挺好。”

第5篇:电影观后影评

在经典电影《奔腾年代》中,马似乎也是最通人性的,它可以安静的在绿荫里吃着新鲜的嫩草,在清晨的雾气中和主人漫步林荫。它也可以激扬地驰骋广袤的草原,在蓝天白云间马蹄顿挫。但它的脊梁总是承载着人类的希望,行如风的奔跑,似一种自由,抑或是人与马共同的天性,让人和马更加的融合相依。

马亦是充满激情的,在那个奔腾的年代,在马蹄飞溅下泥土张扬的跑道上,人们总会为某种赛跑的急速而澎湃心怀。比赛中的紧张与刺激给了生活些许的力量与冲劲,逼近终点的那一刹那,屏住呼吸期待一场奇迹又何尝不是一种对生活的另一种期许呢。命运曲折回环,无法预测,正是如此,人们总要学着如何让生活充实,以至于不会在回忆光景里仰天长叹。

生活中很多亲切的东西似乎总是离我们越来越远。因为工作,因为忙碌,因为一些不能称之为理由的理由。一次次的借口刻意的伪饰,似乎一切看起来理所当然,可静下来时,你是否也会怀念那些昨日的怀念,想起那些不曾忘记的记忆。不管走到哪里,无论身处何处,记得给你的心留一份真,它可以是一件物饰、一些照片,抑或常伴左右的良人、爱物,唯有如此,方可使你的心充实安灵。也会有足够的勇气应对风雨。

奔腾的青春需要疾步的竞技,是对自己的超越,也是对未来的期许。不管怎样,这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我们需要的是激情、自信与不服输的勇气,仅此而已。或许这一切并不容易,但可以竭尽我能。

只要坚定目标,善于把握机会,懂得智慧,敢于拼搏,是良驹终会有伯乐,是伯乐终会有千里马,善待人生的这匹马儿,认真生活,努力创造,就能拿到第一,以一颗平淡的心做不平凡的人。唯有如此,方可使你的心充实安灵,也会有足够的勇气应对人生道路风风雨雨。

之后又通过“雨中曲”这部60年代经典歌舞片,正如片名一样“Singing In The Rain”,本片是一部欢快动人的轻喜剧。有搞笑,滑稽的表演,有愉悦,优美的舞步,还有感人,刻骨的爱情。更是再现了,是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伟大转折,现在让我们一起怀念这部不朽的雨中曲。

开篇即是红地毯铺成的星光大道,明星们陆续登场。这时,本次聚会的主角,同样也是本片主角的金。凯利走下了汽车,是的,这是金。凯利的新片首映式。这时正处于默片晚期,演员只靠夸张,形象的表演而取得成就。

金·凯利饰演的唐则是出身杂技团的舞蹈演员,他和他的搭档,也是他的好友,作了很多巡回演出,颇受好评。一次偶然的机会,唐成功的扮演了一个小角色,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做替身的机会。他的表现很快受到

老板的青睐,并获得了出演主角的机会,从此走红。他的好友也开始为影片配乐。

而这次电影的首映成功,更是把唐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峰尖。但和他搭档的女主角丽娜却是个只有美丽容貌,但说话声音吓人的演员。不仅如此,她还很狡诈,很有心机,整个一小女人形象。但这是默片时期,人们只见其人,未听其声,稀里糊涂的成就了她。 被影迷围追的唐阴差阳错的上了凯西的车,身为舞蹈演员的凯西并不买大明星唐的帐,说唐其实仅仅是个小丑,并非伟大的演员。这句话很快得到了证实。 影片由无声变为有声,一瞬间,所有夸张的表演都成了滑稽之举,丽娜的声音也成了问题。但唐对凯西适时的浪漫表白,使他俘获了她的心。情场得意,演场失意。他们公司首部有声电影首映笑场,使得所有人都提不起精神来。但毕竟离影片发行还有6个星期,

凯西提议把影片改为歌舞片,并由自己给丽娜配音,这使得他们又看到了希望。如释重负的唐,送凯西回家后独自一人在雨中起舞,从而有了这一经典舞段。 一切都很顺利,但在影片即将发行之际,却让丽娜知道了凯西为她配音的事,小心眼的丽娜无法忍受这样的“欺骗”,竟要求凯西为她永远配音。发行当天,丽娜却意外提出要唱一首歌,唐为了揭露丽娜,答应让凯西在后台配唱。随着”雨中曲“舒缓优美的音符缓缓流动,幕布被慢慢拉开,所有真相都大白于天下! “雨中曲”的价值不单单在于歌舞的形式或是电影的内容,而是作为一部歌舞片,歌舞与电影的完美结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有的结合点都是那么恰到好处;而又作为一部轻喜剧,所有的舞蹈均又兴奋愉快之时而起,把观众的情绪带到一个又一个高潮。和中国的“白毛女”相反,“白毛女”是悲痛之极时唱起了歌,

本片则是高兴的当跳起了舞,在这种情况下,歌舞反而更具有表现力。本片的歌舞没有人工强加的痕迹,都是在一个长镜头中先演后跳,非常自然。

单拿舞蹈来说,片中的几段舞,场场经典。尤其是那场雨中的舞蹈和结束前通过想象蒙太奇做出来的大型歌舞剧。雨中舞蹈时,从唐把凯西送回家的镜头开始,到凯西关门,到唐起舞,到遇见警察,再到离开,一气呵成,不加雕饰,如此自然,如此投入,如此随意,不愧是经典中的经典;结束时的舞剧并不突然,却多少有些意外,宏大的场面,有趣的情节,把舞剧展现到极致,就算抛开这些不算,单从舞蹈技巧上讲,这都是难度很大的舞蹈,居然会把这种舞蹈演成一种艺术,让人不得不佩服演员的才华和能力。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跳舞的场景,大多都是单一的镜头,没有剪切和拼接,2-3分钟的高难度舞步,演员汗流浃

背却神情自若,大气不喘。我们是不是该为这样的舞蹈而鼓掌致意?我们是不是该为这样的影片喝彩行礼?

雨中曲,不是在苦难的瓢泼大雨中独自呻吟,而是在快乐的细雨连珠中共同起舞。看了本片后,我第一次喜欢上了歌舞片。

在后来的“城市之光”,这是一部喜剧片,布局合理,构思精巧。影片将流浪汉与盲女定格为主要角色,因为看不到流浪汉,一切美好想象和阴差阳错的细节让盲女的世界变得浪漫而奇妙,因为能看到盲女,流浪汉不得不隐瞒自己真实的境遇,影片就是在这种“想象”与“躲藏”之间变得更加温馨,富有悬念。

影片虽然表现的是社会底层小人物之间的“悲与喜”、“笑与泪”,但却是一部优秀的喜剧。为了突出强烈的喜剧效果,卓别林从现实细节出发,营造大量笑料,无论是流浪汉在雕塑上滑稽幽默的亮相,还是他狂舞、大吃面条等疯狂举止都让人捧腹,而他与大块头那场近乎残酷的拳击对决让观众难以忘怀,强烈的喜剧效果与让花样百出笑料百出使这部电影的喜剧效果与艺术成就更加突出与崇高。

影片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与批判性。影片中流浪汉的执着与富翁反反复复,悲喜无常,表达了当时所处的经济危机,社会上层阶级对劳动者缓和危机,偶尔会放宽政策,卓别林通过流浪汉与富翁的际遇将美国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巧妙的表达出来。

除强烈的社会性外,影片更加温馨感人,尤其是结尾感人至深的一幕。双目复明的卖花女再次邂逅落魄至极的流浪汉,想用一朵花打发流浪汉的卖花女,当她的双手触摸到流浪汉的双手时,熟悉的感觉让卖花女倍感疑惑。“是你吗?”女孩问。“是的。”流浪汉羞怯的回答,“你能看到了?”女孩答道:“我能看到了。”简短的对话之后,在无尽的想象与期待中影片戛然而止,在这部影片里,卓别林向观众奉献了他最完美的表演,无怪乎美国电影史学家路易斯·连约可布斯也表示谈论卓别林也就是谈论电影。美国电影史上还没有一个人像卓别林那样,成为全世界这样珍爱的人物。

在观看纪录片后我深深的感觉到城市管理的重要,这里不仅是城市的建设和喝经济发展,还包括了城市的文化和市政的建设。市政管理在城市的建设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城市的市政管理将会直接决定一个城市的命运。上海对于世博会睡相当重视的,在市政管理上一世博为中心,不断的把上海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大都市特点的城市。为开展世博在城市理念上有了新的观点。

当代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城市的发展是结合了许多城市发展的优点来发展的,闭门造车,固步自封是不行的。要多和其他城市对比,交流城市建设的不同理念和心得。现代的城市不仅是为了当地居民创造幸福的,也是为了给整个社会创造的幸福的,一个拥有现代城市理念的城市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城市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对城市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物质要求、精神要求、尤其是对环境要求都有了极大的提高。通过纪录片我们看到了了人们对于环保低碳,自然现代生活的不懈最求。在城市的发展中也没有抛弃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是将其与现代的城市理念完美的结合。

世博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从贫穷到繁荣,从落后到美好,但是没有影响人们生活的环境,相反使人们更清楚地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在生活中,我们都要努力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让城市更美好。城市美好了,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里了。环保让城市更美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在城市中生活的一份子,我们要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加入到美好城市建设的队伍中,不断优化我们的城市理念,让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美好,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太太万岁》影片给我们展现的主要是抗战胜利后国统区生活较为宽裕的家庭里人们的日常状态,核心是一个情字,构成了错乱纷繁的爱情描写。三对人的爱情生活:一对是男女主人公、一对是弟弟和妹妹、一对是男主人公的婚外情,外加男主人公的朋友的婚外情和女主人公父母的情感略写。通过这些人之间的感情纠葛,通过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描绘了一个理想生活的展现:婚外情的解决。细节方面,影片做得很足。比如说别针。女主人公说出喜爱的别针、无线电,决不是一句随意的台词,而是一个细节上的铺垫、暗示,从而使得整个影片浑然一体、前后呼应,显得很饱满。再比如电影票、女主人公的撒谎等等。影片的故事情节多发生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比如主人公的家、小公馆、办公室、咖啡厅等等,戏剧性较强。故事稍显复杂,主要围绕着男男女女的爱情展开,用姨太太(其实也就是婚外恋)来强化戏剧冲突。很有看头。细节方面,影片做得很足。比如说胸针。女主人公说出喜爱的胸针、无线电,决不是一句随意的台词,而是一个细节上的铺垫、暗示,从而使得整个影片浑然一体、前后呼应,显得很饱满。再比如电影票、女主人公的撒谎等等

女主人公陈思珍出身小康,嫁给了一位不怎么有出息却还常常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的丈夫。在家里上有老(婆婆),下有小(小姑),然而她还是得似一个安于寂寞的人。没有可交谈的人,而她也不见得有什么好朋友。不大出去,但是出去的时候也很像样;穿上“雨衣肩胛”的春大衣,手挽玻璃皮包,粉白脂红地笑着,替丈夫吹嘘,替娘家人撑场面,替不及格的小孩遮盖„„她唯一的自我愿望就是能有一台无线电,她的原则就是“一切为丈夫服务”,在生活常常不惜欺骗婆婆和自己的老父,而让丈夫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一切为了丈夫,丈夫却轻易的就出了轨;一心伺候婆婆,得到的却是婆婆经常的不理解和奚落;心中有娘家,却还要回去欺骗老父。在这两个家庭里,最忙的就是她,最不讨好的也是她。出门时光鲜的衣着和墨镜都只是一个虚表的门面,深夜疲倦的等待丈夫归来的陈思珍才是她真实的体现,浑身透露着疲倦和不堪。即使是最后看似“快乐的结局”,也那么的牵强,丈夫的回心转意的原因可不是因为浪漫爱情的缘故,而是最终发现了太太在生活中原来是一个如此能干的智多星,能解决他所解决不了而又必须解决的事情。陈思珍与唐志远结婚后,成为能干的主妇,常以善良的谎言和最适当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使婆婆说她是好媳妇,丈夫赞她是好妻子,小姑夸她是好嫂子,女佣也称她是好当家。一天,志远倦于银行职员生活,筹划自办公司,要求岳父资助。岳父嫌其家贫,不肯应允。未几,思珍弟思瑞自台湾回沪省亲,与志远妹志琴一见钟情,不料志远竭力反对。思珍深知丈夫此举系报复岳父不肯资助,于是往见 父亲,谎称婆婆病危,遗嘱内有一保险箱,内有金条美钞。父信以为真,遂资助志远办起公司,业务兴旺。志远发迹致富,效金屋藏娇。思珍得知丈夫有外遇,非常伤心,但为了顾全丈夫名誉,竭力克制容忍。不久,志远破产,岳父乃向志远母索还借款,结果谎言败露,思珍落得挨骂,两亲家闹翻,思瑞、志琴的婚事也搁浅。外遇姨太太因志远经济供应断绝,上门吵闹,幸思珍妥善处理,说服姨太太断绝关系。事后,思珍深感不能再与志远相处,提出离婚,志远自觉有负妻子,同意到律师事务所办理手续,不料思瑞、志琴也在律师事务所秘 密举行婚礼。思珍为顾全大局,又谎称是特地赶来祝贺,而把离婚之事搁在一边。

这就是张爱玲在乱世中所触摸到了小人物——上海太太,正如编剧所说她们一结婚立刻由少女变为中年人,跳掉了少妇这一阶段,陈思珍就已经有中年人的气质了。这就是中国广大普通女性婚后的生活,看似美满而成功的生活,但她们的举手投足都充满了苍凉感,还只有二口之家却已经要丢失了自己,成为联系着家庭成员和家庭与社会之间脆弱的符码。

男主人公唐志远:富前富后两重天。致富前,在事业上有想法,有行动,有闯劲,找岳父谈想法,去香港找商机,可以说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在家庭上,恩爱妻子,竭力满足妻子的要求,别针,无线电都是很好的体现,可以说是一个好丈夫。致富后,富而淫,整日往交际花施咪咪那跑,不理会公司事务,不顾妻子感受,甘冒公司破产,家庭破灭的风险。完全忘记了妻子的好,实属一个负心汉,寡嫌廉耻。

《太太万岁》中,张爱玲以难得的女性感触和视角,塑造了一个精明能干、八面玲珑又屈尽周旋、知足常乐的家庭主妇,入木三分地写出女性的心理。还塑造了一个在事业上成就前后表现完全不同的男性人物。

马丁?斯科塞斯果真不负众望,将《雨果》以走在时代尖端的电影技术拍摄的美轮美奂,仿佛时光倒流,再现了梅里爱默片时代的场景,故事与往事,融会了真实与奇幻的感觉,仿佛穿梭在时光隧道中一样,让今天的年轻观众再次理解曾经的默片大师梅里爱,作为对那个辉煌时代,灿烂人物的一个敬礼。

这部斥资1亿七千万美金的电影不仅重现了巴黎蒙帕纳斯火车站1930年的场景,梅里爱早期在巴黎的玻璃摄影棚, 还将1895年在巴黎蒙帕纳斯火车站发生地一场蒸汽火车因翻车事故而引起的穿越玻璃而过的真实事故场景搬上银幕,让人对照此事故的老照片的时候感到如此维妙维肖而叹为观止。据说,这个场景全部用实物微缩景观拍摄,7部摄像机从不同的角度同时拍摄,为的就是拍摄出那个惊天动地的翻车感觉。

马丁?斯科塞斯之所以将这部电影以3D摄像机拍摄,就是为了重现梅里爱电影技术的真实感,如同100多年前的电影创始人梅里爱,用他的电影创新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给他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最后的《雨果》成片就是从135个小时的胶片中剪辑完成的,作为献给给电影史的一部情书,记录了100年来电影技术的革新,创造,革命与转折所浓缩的的辉煌与人文。

至今,这部电影在全球票昂已经取得了1亿零六万的佳绩。随着蓝光碟版的推出以及DVD销售市场的推进,《雨果》所取得商业价值继3D电影《阿凡达》之后,将很可能创造电影史上的新奇迹。

正如《雨果》里面借着伊沙贝拉的口所说,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一个目的,只要找到这个目的,我们才可以完满我们的人生。 如果说梅里爱的人生目的就是创造默片电影的诞生,那么马丁?斯科塞斯的目的就是将梅里爱的辉煌登峰造极地用新电影科技来展现出来,而我们最为观者来说,看完这部电影,也不禁要回味一下我们此生的目的,人生是否圆满。历史如歌,往事如尘, 很多的岁月流逝了,很多的人都被淡忘了,而梅里爱与他的默片时代却通过电影巨作《雨果》而再次明灯闪烁,一路照耀了电影历史最有创意,最可歌可泣的漫漫旅途, 宛若重新找回的底片,再次回顾的时侯,禁不住温暖了我们的心底。

第6篇:电影《归来》影评

归来不识焉

以社会底层平凡人物的悲与喜,反映特定时代下社会留下的哀与殇,也许这就是谋导“老谋深算”之处,从《红高粱》到《金陵十三钗》再到《归来》无一例外。毕竟,迫于某些因素,历史是不能太过直白地去批判,文革是不能太过直接地抨击。虽然剧中轻描淡写地将文革一笔带过,但此处无声胜有声,导演对当时社会人性被摧残的哀悼与鞭挞却尽显淋漓尽致。

《归来》是值得花时间去细细品的佳作。导演没有深刻描述时代背景,却写出了一个时代的悲惨共鸣;没有撕心裂肺的生离死别,却写出了扣人心弦的感动;没有繁琐的情节累述,却以无声般的细节表演战胜千言万语。感动之余,也会深思,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难道只有一个“陆焉识”吗?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社会,不得不造就这样的结局。

翘首盼归来,归来不识焉。

雨夜归来,一墙之隔,一把锁阻断了重逢,却锁不住相爱的心。长桥寻人,撕心呐喊,明明相见不能相拥,凄美缠绵。陆焉识的出逃,只为这久违的重逢,千里迢迢,就算最后换来的只是远远一瞥。

平反后的陆焉识颤颤地推开阔别多年的家门,拖着沉重的步子,没有多余的语言。当看到桌子上陈旧的照片,泪湿眼眶,二十多年的忍耐,二十多年的坚持,二十多年的屈辱,只为了能够回来,回到自己的家,一瞬间百感交集。有人会说归来的情节发展太慢,太煽情。殊不知也是这越平淡的故事,越让人刻骨铭心。面对失忆的婉喻,陆焉识没有放弃,想尽一切办法相伴左右,修琴,读信,只为照顾她,唤醒她沉睡的记忆。而她也以她自己的方式爱着焉识,几十年的等待,几十年的期盼,还有后来无数个5号风雨无阻的坚持。

电影中,谋导也并未将所有的故事娓娓道来。多次被婉喻提到的方师傅,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言而喻。后来方师傅妻子当街谩骂,恐怕也称得上是电影中的一处“妙笔”,谁错谁对,留给观众自己去思考。

雪中,她依然盼着记忆中的焉识归来;雪中,他依然默默相伴,虽然她早已不识焉。他们都在等,在等待中一起慢慢老去。

翘首盼归来,归来不识焉,相濡以相伴。

第7篇:电影影评

被你喜欢过、很难觉得别人有那么喜欢我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得女孩》影评

以前就一直喜欢看九把刀的小说,去年听说他要拍电影,就很期待,那些年今年八月份在台湾上映以后,口碑很好,就对这部电影兴趣更大了,可是大陆一直不上映。经常去网上找有没有DVD的可以下,过了三个月也没消息,知道昨天突然网上有了资源,就下下来看了看,虽然没字幕。看完觉得还不错,虽然最后柯景腾和沈佳宜没有在一起,可是显得整部电影更真实。

我们的心里,都有一个“沈佳宜”。她不至于美得倾国倾城,可是就是在那样夏蝉初鸣的夏天里,连一个绑马尾的样子,都足够我们陶醉了大半天。我们固执地告诉自己忘记,却被九把刀的剧本,一刀又一刀地刻画出每个人心中的“沈佳宜”的名字。她穿白衣短裙的样子,她写不出题目挠头的样子,她谎称月事不想上体育课的样子,她不叫你名字却是用圆珠笔捅你的样子,她考不好时哭红了眼睛的样子,她在毕业那天问你爱不爱她的样子,这些镜头,是不是也有一个你,手足无措地看着她。在未来尚未来的路上,你的那句我爱你,没有说出口。

大雨打湿了想要在沈佳宜面前表现却得了一顿臭骂的柯景腾的背心,他在雨中喊:“我就是幼稚,才会追你那么久。”

人世间最美的情感,如果是初见时欲得未得的暧昧,那么其次便是坚持多年的纯善。只因为初见是人人做得,而坚持却鲜少有人做到罢了。从互相看不顺眼的好坏学生,到之后惺惺相惜的两个人,横陈在中间的,便是那段珍贵得让所有人都愿意用椴木盒谨慎收藏的记忆了。这里面,有各具特色的死党。他们说过的话,一起翘课,一起打球,一起看A片打手枪,一起毫无顾忌地说起对某个女生的喜欢。他们无疑为那些幼稚的记忆,添加了最丰富的剧情。而今,一起傻逼的岁月,轰轰烈烈朝前奔去,再也无法把握的时候,才发现这般令人怀念的幼稚,原来是最真最纯的财富。

正是因为这样的不完美,才让青春的叹息听起来像是一首怎么唱都想哭,越哭越想唱的老歌。他们都已经长大,散落在城市的角落各自忙碌。湮没在世俗的桎梏里,偶尔才有联系。可是你确知,他们和你一样,都不会忘记这段傻气却心甘情愿付出的年少轻狂。爱过的女孩都已经嫁人,躺在谁的身边听着鼾声入睡,甚至已经有了可人的孩童叫着母亲。恰巧让你在超市的拐角遇见,想上前问声“你好吗?”,却再下一秒少了那份勇气夺路而逃。

青春,就是这样以一种壮烈的样子牺牲在我们难以负责的目光里。

这样的遗憾,让我们愿意为所有勾起青春回忆的理由买单。所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一上映,着实让台湾和内地的影迷胶着了无数的期待感。我们需要这样的精神慰藉,让我们在庸碌前行的路上,还有勇气回头看看曾经那个口是心非的自己。是如何用不知珍惜的目光,把幸福拒之门外。

剧中曾演到台湾的921大地震,在惊慌刚定之后,第一时间担心着沈佳宜安危的柯景腾,因了同学一句人少的地方信号会比较好,翻墙跑出学校,在街道上跑,跑了好久终于找到一处有信号的地方,完全不担心余震的危险。在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她好不好,她是否平安?所有的一切,都无法阻止他去做这样的事。画面一转,她接了电话。左手却是挽着新男友,下意识地放开,逃开他能听见的范围接柯景腾的电话。他们都好久不联系了,聊了很久,其中当沈佳宜告他她和阿和在一起过一段时间,他说他知道,他问为什么后来分手了,她说觉得她不喜欢自己,他说阿和很喜欢你的,他们五个都很喜欢她,她说被你喜欢过,很难觉得别人有那么喜欢我。这是我影响最深刻一句台词,我觉得足以显示柯腾对沈佳宜的爱。 每一个深爱过的人,都愿意她幸福,如果她要往幸福的地方去。

此间不得不提的,便是最后在沈佳宜的婚宴上,死党们起哄吻新娘。不好拂大家好意的新郎只好开出了,怎么吻新娘,也得怎么吻新郎的条件。谁知柯景腾一个纵身扑,二话不说,一个舌吻搞得新郎措手不及,节节败退,举座皆惊。我在笑得差点撒手人寰之后,突然感觉胸腔有一种难过,新娘也已经用眼泪诠释了一切。

这个爱她至深的男孩,用看似鲁莽与幼稚,却情深似海的专情等了她许多年。就算今日,他也不吝于表达他的情感。这样的举动看似疯狂,却是灌注了一如既往的爱。一个生怕她拒绝的男孩,在为了她不断美好的人生里,已经用行动胜过了那些口口声声说着“我爱你”的男人。

喜欢一个人,究竟是喜欢这个人本身,还是迷恋喜欢的那种感觉呢?8年,差不多人一生时间的十分之一。十分之一的感情,从暧昧到初恋,再到失恋,是柯景腾,也是沈佳仪人生中的惊叹号。有时我会想如果青春拿走的是你的容颜,是时间,是无数个失眠的夜,是一个让你发光的人,但你依旧拿它分享成为你一段最美好的人生,那么十分之一的时间,我想还是值得的。

青春,在每个人心中存在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等到毕业了,人走了,才感觉自己的青春也快耗尽了,现在都会傻傻的幻想若干年后的你,你们,到底会是什么模样呢?与其把大刀的这部“把妹片”当做他的自传来看,我更愿意好好把之前混过的日子再重新捡起来,就像他所说的一样“青春是一场大雨,即使感冒了,还盼望回头再淋它一次。”那就让我再痛快的感冒一回吧。约上你的情敌,死党,姐妹淘,哥们,最好是一起混过的人,趁这个夏天结束之前,夺回青春。

五个男孩,柯腾最后当了作家,把他们的事写下来就成了这不小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得女孩》。想着进校队,最后还要去NBA打球的老曹,去倒腾起了二手汽车,还做的风生水起。想着去出国留学读MBA得阿和买起了保险。想着炒股挣大钱的该边最后去当了图书馆管理员,还是爱玩魔术调戏小姑娘。完成了去留学的梦想。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柯腾和沈佳宜没有在一起,五个人也没完成他们的梦想,最终激情被岁月抹去棱角,过起平凡的生活。

被你喜欢过、很难觉得别人有那么喜欢我。读到这句话,你想到了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沈佳宜。

第8篇:电影影评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丰富的电影艺术内涵

摘要: 本文通过对《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电影语言的解读,旨在剖析其中丰富的

电影艺术内涵。

关键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电影语言,爱情,人性,异域文化和“歪打正着”的三个火枪手。

本片的主色调以平时的中黄色调和答题时的暗蓝色调,使观众和主角在这变换的色彩中变换不同的心情。时而轻松,时而紧张,时而温馨,时而恐惧。让这

部”悲剧的喜剧”的剧情更加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再加上影片插叙的叙事风格,使影片剧情发展的虽快但稳。

再来本片的镜头大部分运用手持拍摄,镜头多是倾斜,且伴有抖动,展现了贫民窟中动荡不安,紧张混乱。但与此同时,也想观众展现了一个动感的印度,

激情的印度。贫穷并没有待走希望。在这个“倾斜”的世界中,主人公杰玛被一

本《三个火枪手》击中,他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也是倾斜的。

音乐是本片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动感的”印度嘻哈音乐”与动感的印度影像搭配起来,将印度民族音乐与现代电子曲风融合的天衣无缝,感染力极高。

其中拉曼创作的主题曲JAI HO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奖,它完美地融合了切

合影片主题的电子变奏版《命运交响曲》,再伴以略带饶舌的印度流行音乐唱腔,

激情澎湃地歌唱着胜利的喜悦,每一次在影片中的出现都将剧情推向高潮。至死不渝的爱情。

爱情是电影永远不会变老的主题。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年轻人用爱情去对抗

因体制而产生的种种苦难,这到底是一个神话,还是一个阴谋?现在的流行文化

总是在宣扬爱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东西,是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于是爱情成为了

现代年轻人的宗教,成了可以刺激年轻人去消费的灵丹,同时也成了让年轻人自

动逃避自由的妙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

多菲的这首诗几乎人人都会背,但现在又有多少年轻人会认为自由是比爱情更值

得追求的东西呢?虽然命运使他们分开,但杰玛用他自己的努力战胜了命运。给了我们最积极的答案。

沙里姆的悲剧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幸福的来之不易。沙利姆逐渐走向暴力死

亡之路,他一方面维系着贾玛尔和拉娣卡的爱情归宿,一方面又成为反面势力的

代表阻碍着贾玛尔和拉娣卡相见。这是何其有意思的事情,沙利姆心口不一,他

希望弟弟与拉娣卡有个好的结果,但现实决定他得先让弟弟好好活下去,因此他

不得不牺牲拉娣卡的利益,让拉娣卡做了大boss的情妇。这种心理的巨大冲突是本片中屡见不鲜。 人性的善与恶。

主人公杰玛为了生活,为了理想,从不放弃。为了一个偶像的签名可以跳进粪坑,为了伙伴可以在出逃后重回火坑苦苦寻找,为了所爱的人可以不管时空、

环境发生什么改变,他都不放弃。杰玛最终赢得千万奖金之后,呆坐在墙角,贫

民窟长大的他不因财富而变,而是继续苦寻朋友和爱人。他是平常人,但对理想和追求不放弃;他跨越贫富两重天,但依旧那样友爱、善良、厚道。

沙利姆身上集中了所有的罪恶:杀戮、欺诈、暴力等等。没有什么坏事没有

做过的,但我们都知道他不是个坏人,反面角色之所以有引人入胜的地方,那就

是反面角色都有坏的理由,正如杀人总有不得不杀的理由,这才能让观众对凶手

有同情的地方,不然没有理由地坏只不过是一个模板,缺乏了内在的魅力。沙利

姆每次干坏事之前都需要向神祈祷,尽管这不过是安慰剂,无助于心灵的净洁,

但沙利姆这个角色更具层次感,比起单纯的贾玛尔要来得更生动。

最可怕的不只是妒忌的人,还有虚伪的人。影片中《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

主持人是妒忌和虚伪的最佳代言人。他故意表现的很友善,给了贾马尔一个错误

的答案,并告诉贾马尔他相信他会赢。在贾马尔获得百万奖金后,他拼命的在台

上跳动,想表达他虚伪的激动和祝贺之情。然而诬告贾马尔作弊,让警员带走贾

马尔的也是他。这个主持人真是让我们大开了眼界。

女主角拉提卡,一个纯粹的为爱而生的人。就在电话求助的最后一秒,拉提

卡接到了电话。出人意料的是,她说:我不知道,我从来不知道,贾马尔,就算

没有钱… “依然是那甜美,天真的笑容。出身贫民窟,从未受过教育的他们,

不知道文学问题的答案,但是他们内心都明白,就是为了爱,去赌一场,输了又

如何?即便是一场豪赌,输了世界,赢了你,就足够了。一个英国导演眼中的印度。 在这部电影中,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印度是惊人的大规模的贫困和贫富悬殊,

触目惊心的司法和警察系统的腐败、黑社会的猖獗并利用民主制度迅速暴富、残

忍的宗教和种族仇杀以及种姓制度下的天生不平等。《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取景

于孟买贫民窟密集的棚户区、红灯区以及地标性建筑维多利亚终点火车站,甚至

片中的群众演员也都是真实生活在孟买社会底层的人。孟买不仅拥挤,而且有成

千上万人口住在街头,街道便是这些印度人的客厅。这份真实感增加了影片的感

染力和说服力。 印度的种姓制度中最为低等的贱民被称作“不可碰的阶层”,他们不能穿鞋,不能受教育,有身份的上层种姓不跟他们说话,也不接近他们,

如果食物不小心擦到贱民衣服的边缘,上层人立刻就把食物扔掉。电影《贫民富

翁》带观众看到了孟买赤贫阶层生活的细节,触目惊心的大垃圾场,孩子们肮脏

却纯真的笑脸,飘满垃圾的河道,泥泞水坑边一块块绚烂的莎丽铺满黄土场。美与丑的强烈对比,苦难与欢笑的平行存在,这样的文化让人皱眉,迷惑,心酸,又迷恋。表象的喜剧故事下是赤裸的哀痛,是控诉,是怒吼,也是叹息。再美好

的结局也不能抹去童话中藏匿的真相,笑容中的眼泪,希望后的绝望。但导演最

终并没用绝望结尾。《贫民富翁》是悲剧式的喜剧,明知虚假,也要一歌到底;

而对苦难的深切同情,决定了形式上的喜剧反而是必要的——绝望中我们必须看到希望。

参考文献:

片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导演:丹尼·博伊尔;

编剧: 西蒙·比尤弗伊 改编自维卡斯·史瓦卢普的作品《 Q & A 》;

出品公司:福克斯探照灯公司;

出品年代∕片长:2008年∕120分钟;

国家:英国 / 美国;

类别:爱情 / 喜剧 / 剧情;

获奖: 第81届奥斯卡8个奖项: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电影剪辑,最佳原

创歌曲,最佳原创音乐,最佳音效合成,最佳摄影,最佳导演。 剧情介绍:

贾马尔·马里克(戴夫·帕特尔饰),来自孟买的街头小青年,现在正遭到印度警方的审问与折磨。原因是贾马尔参加了一档印度版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电视直播节目,这个节目可以使人在一 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然而就在他面对最后一个问题之前,主持人却揭发他作弊,原因是贾马尔并没有选择主持人在休息时间时给他的答案,这不合乎情理,贾马尔当然矢口否认。

在解释为什么能完美答对每道题的同时,贾马尔的生活也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他讲起了认识的一位好莱坞明星,在一宗教冲突中丧生的母亲,以及他与哥哥沙里姆如何认识了拉媞卡(芙蕾达·平托饰),他一生的挚爱。三个无家可归的年轻人被一所孤儿院收容,每天以乞讨为生。但是孤儿院的负责人却想弄瞎他们的眼睛以增加乞讨收入,于是他们逃走了。在他们爬火车时拉媞卡因为跑的慢而被落在后面,火车上的沙里姆本来已经抓住了她的手,却突然在一瞬间故意松开了手,眼看着拉媞卡再被孤儿院的人抓去。兄弟俩在泰姬陵附近暂时住下来,贾马尔以给游客提供导游服务为生,而沙里姆则与街头混混趁机偷取旅客的财物。

但是贾马尔对拉媞卡的思念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减少。最终他说服沙里姆一起回到孟买寻找拉媞卡,可是一系列的变故使得他虽然见到了拉媞卡,却再次失去了她──她被黑帮老大夺去,而兄长沙里姆也成了黑帮的一员。

于是贾马尔想到了来参加这个电视节目,因为他知道这是拉媞卡最喜欢的节目,她一定会看到他。此时,贾马尔凭借他那传神的生活经历破掉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隔在贾马尔与2000万卢比之间的,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

警方认为贾马尔的故事“虽然怪诞,但貌似有理”,于是放他回去继续参赛。拉媞卡果然在电视上看到了他,沙里姆此时也幡然醒悟,给了拉媞卡车钥匙与电话,催她快去找贾马尔。最后一个问题是“请说出第三个火枪手的名字”,贾马尔不知道答案,他使用了电话求助,他想让兄长沙里姆回答(他唯一知道的电话就是他哥哥的,而且那是他们小时候共同学过的课文)。电话打给他的兄长沙里姆,接听的却是拉媞卡。贾马尔听到她的声音非常兴奋,但拉媞卡也不知道答案。于是贾马尔猜了一个答案,正如片头问题的答案,命中注定他猜对了„„而此时沙里姆为了能让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也与黑帮老大同归于尽。

那天晚上,贾马尔与拉媞卡终于在火车站相见。他们忘情拥吻,有情人终成眷属。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