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白鹿原影评

2022-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电影白鹿原影评

期待电影《白鹿原》

6月18日的《北京晚报》上,有篇议论电影的文章,文章作者怀念起当年的《女篮五号》来了,说现在的中国已成体育强国,但反映体育生活的电影反倒乏善可陈。

这样的“不胜今昔”的感慨我也有的,但着眼点不是“电影与体育”的话题,而是“电影与文字”的关系。

说到电影与文学的关系,一定要涉及到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问题。事实上,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的历史,是从故事电影的产生就开始了的。当然,欧洲早期的电影改编文学作品的实践,主要表现为电影人从文学作品中汲取故事情节。就像上世纪五十年代问世的乔治·布鲁斯东的《从小说到电影》一书中所指出的:“电影艺术家着手改编一部小说时……他们改编的只是小说的一个故事梗概--小说只是被看作一堆素材。”(《从小说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第67-68页)

但上世纪五十年代后,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人越来越认识到,把优秀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是自己的一项文化使命,电影改编逐渐成为密切联系电影和文学、文学和观众的纽带。文学名著纷纷亮相银幕,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可以举前苏联的电影改编作例。上世纪上半叶前苏联最重要的小说是肖洛霍夫完成于1939年的《静静的顿河》,但这部小说搬上银幕已是小说问世18年后的1958年。而华西里耶夫1969年发表的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两年后的1972年就由导演罗斯托茨基搬上银幕,并于1973年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奖。

新中国电影的大幸是,那“十七年”的不少电影人,心中都有从文学名作中去寻找电影的文学支撑的意识。那个时期的中国最有轰动效应的小说《青春之歌》和《红岩》,很快被搬上银幕,成了最有轰动效应的电影,足以说明那个时期的“电影与文学”良性互动关系。而夏衍亲自操刀,先后把鲁迅的《祝福》、茅盾的《林家铺子》电影化,则具有更为积极的启示作用。

这个启示是:电影的文学改编不仅能强化电影的文学根基,还可以丰富电影的艺术语言。像水华改编自鲁迅的同名小说《伤逝》,无疑是“十七年”里最散文化的一部艺术电影,谢铁骊的改编自柔石小说《二月》的《早春二月》,更是显示了编导对于镜头的抒情表达与风格化造型元素的执著追求,成了少有的直到今天还能吸引研究者研究兴趣的“十七年”电影。2012年第3期的《艺苑》上,就载有一篇题为《镜与窗--〈早春二月〉中知识分子的视角》的论文。

上世纪八十年代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了吧,当我们现在盘点这十年间的电影时,自然不会忘记最近得到“终生成就奖”的吴贻弓导演的代表作--改编自林海音同名小说的《城南旧事》,不会忘记张艺谋由莫言小说改编成的《红高粱》,乃是在国际四大电影节上第一次获奖的中国电影,也不会忘记谢晋导演的由古华小说改编而成的《芙蓉镇》,乃是迄今为止对十年”文革“作了最深刻揭示与反思的中国电影。

然而,从商品大潮汹涌开来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不少电影导演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商业化转型,疏远了与文学的联系。倒是九十年代才开始导演创作的姜文“逆流而上”,潜心从当代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让子弹飞》,四部电影都改编自小说,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姜文的一己的努力,也扭转不了在商业化大潮中中国电影在整体上疏远中国文学的趋势。很能说明问题的是:小说《白鹿原》走向银幕的漫长之路。

1993年问世、1997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被文学界公认为中国二十世纪下半叶最具史诗气魄的文学巨著,但它竟然长时间的处于有影响力的中国导演的视线之外。倒是一些有胆识的中国戏剧人早早瞄上了《白鹿原》,2006年北京人艺的林兆华、濮存昕终于排除万难把这部小说搬上了舞台,那时我听濮存昕说:“再不把它排出来就对不起陈忠实了。”我听了大有感触,因为我以为像《白鹿原》这样的宏大叙事的文学巨著,是更适合于银幕表现的。我记得那时我曾在一个会议上发过这样的感慨:“当电影界的林兆华在拍《无极》的时候,戏剧界的陈凯歌在排《白鹿原》。”

也许是受到了中国戏剧人成功改编《白鹿原》的刺激与启发,王全安导演终于下定了将《白鹿原》银幕化的决心,而且已在近日高调宣布:9月13日公映《白鹿原》,这无疑将是本年度最重要的电影事件。《白鹿原》的公映也许能重新点燃起中国电影人从中国的文学名著中寻找创作素材与灵感的热情,从而有效地遏制住中国电影近年来的文学滑坡的颓势,担负起中国电影传播中国优质文学作品的文化责任。所以,我对《白鹿原》电影有非常热切的期待。

第2篇:书写后改革时期中国电影的新影评

【摘要】 中国影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进步,但问题依然是主要方面。中国影评存在着极端个人化、唯功利化、片面化和粗俗化现象,落后于电影生产和电影理论的发展步伐,遭遇了与电影资本、媒体、学科建设和自身的矛盾,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众需求等诸方面不相适应。在后改革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背景下,书写中国电影的新影评,需要在整合政府管理、建设队伍、加强行业自律等层面下功夫。

【关键词】 后改革时期;中国电影;新影评;网络影评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召开,预示着中国社会进入后改革时期。后改革时期是解决改革时期产生的问题的时期。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在解决了僵化、贫困等旧问题的同时,产生了贫富分化、腐败、道德失范等新问题。比如文化上,在解放思想、消除文化沙漠过程中,出现了百花齐放春意淡、百家争鸣大音希的现象,产生了粗放式发展、浮肿性繁荣、文化软实力不足等问题。影评界也出现了众声喧哗花言飞、万马齐发污泥溅的乱象。这些问题需要新的改革去解决。在后改革时期,包括电影在内的整个文化行业承担着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为完成这一使命,中国影评必须扫除颓势,革故鼎新,建设具有文化强国风范的新影评。

诚然,近年来中国影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进步。本文以为,这些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网络影评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影评的主力。网络影评的迅猛发展是中国影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的最大进步。网络影评传播速度快,准入门槛低,易于互动,影响面广,这些特点使网络轻而易举取代传统影评成为影评主阵地,为影评提供了面向未来的广阔空间。二是影评人真正成为职业,为影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有了职业影评队伍,影评就有了通向未来最宝贵的希望。在新浪、豆瓣、时光等网站,都开有影评人专栏。一些专栏作者以影评为生,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使影评成为一种职业,为影评发展指出了新愿景。三是影评市场初现端倪,影评在电影产业链上的地位基本稳定。随着中国电影商业化运作的不断成熟,电影发行宣传的预算更加科学全面,对影评费用的投入趋向常态化,影评在电影产业链上的职能更加凸现,作为联系影片与观众桥梁的作用得到巩固和强化。四是影评风格出现多样化势头,为铸造新影评奠定了基础。当下中国影评零星出现了一些美文。这些文章或者植根泥土,贴近草根,摒弃高高在上的姿势,给人以心连心手握手的体温感觉;或者视野开阔,角度独特,突破了政治或艺术的樊篱,向往昔未曾涉足的领域掘进,显示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思想深度;或者联想奇谲,文字生动,摒弃文本分析的老八股,探索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写作路数,体现出亲民性、开放性、灵动性、活泼性的可喜品质。

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电影商人、媒体和影评人在逐利性上的共谋,以及文化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的滞后,问题乃是处于放羊状态的中国影评的主要方面。沿着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下坡路滑行,中国影评越来越沦为自生自灭的存在:刊物影评自说自话,默默无闻;报纸影评随波逐流,影响平平;网络影评良莠不齐,泥沙俱下,遭到读者、观众诟病甚至唾弃。影评人称号失去曾经的光环,成为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高帽”。影评组织大量消亡,读者人群大幅缩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影评已然跌入有史以来的低谷。

中国影评文本存在四化现象。一是极端个人化。由于意识形态的宽松,一些影评从时事政治的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一头扎进个人话语的表述狂欢里。作者身份上,以个人印记消解民族、国家的确认和存在。情感指向上,个体叙事压倒宏大叙事,民族国家叙事被放逐乃至嘲讽,政府被默认为与电影艺术对立的他者。写作方式上,抽取一己好恶,在个人感觉世界里独语。很明显,这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二是唯功利化。一些影评受金钱雇佣,丧失超功利的独立品格。影评人成为电影投资人的吹鼓手或者打手,往往把对片方的好感移情为对一般影片甚至烂片的好感,把对人民币的赞美转为对影片的赞美,显示出附庸文人的媚相。写作时不是避重就轻,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把不好说成好,把一般吹嘘成经典,甘当王婆的精神弟子。也有的故弄玄虚,把影评整得云山雾罩,以此逃避对差片烂片的理性评判。一些影评虽然没有铜臭味,但故作惊人之语哗众取宠,赚取点击率和所谓的名气。这些人虽然发誓不是水军,但信者寥寥。三是片面化。一些影评以刻薄为锐气,以晦涩为深刻,以偏激为个性,通往真相的历史、辩证、整体的美学观照遭到关闭。如用故事讲述的大棒一下将影片打死,殊不知电影不是文学,镜头调度、光线组合、色彩配置、音响运用、表演手法等诸多方面都是决定电影成败的重要因素。四是粗俗化。一些影评以自我矮化为标新立异,以嘲讽崇高为时髦标签,以揭短明星为创新利器,雄赳赳委身于腥泥臭土之间,翩翩然运笔于污言秽语之内,形成了低俗、庸俗、恶俗的“脏癖”。此四化,污染了电影评论的净土,败坏了本已脆弱的社会风尚,误导了潜在观众,扰乱了电影市场,阻碍了电影健康发展。

目前,中国影评处于四个层级落后的底端。一是文化落后于经济。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适应、与大国形象不适应、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不适应、与中华文化的深厚传统不适应。有个小例子可以为证。在新农村示范点河南新乡刘庄村,全村百姓都住别墅,人均120多平,实现了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行有私车。这种中产阶级社会景象让人颇感羡慕。每家在二层都布置了书房。但偌大的书架上只摆着两排书:一排发黄小学的课本,一排发霉的初中练习册。二是电影落后于文化。相比音乐、小品、时装、游戏、电视、网络等文化业态的快速发展,电影在文化产业中的占比越来越小,在文化思想上的影响力不断减弱。如与芭蕾舞的比较。电影和芭蕾都在20世纪初进入中国,芭蕾到新中国成立才真正得到发展。可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中国芭蕾舞有知名的剧团,形成了受人尊重的中国芭蕾舞流派。同名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20世纪60年代初改编自电影。中央芭蕾舞团在芭蕾发源地巴黎等地多次演出该剧,皆赢得满场掌声。阿尔巴尼亚、日本的芭蕾舞团都搬演过《红色娘子军》全剧。有一个说法认为中国电影意识形态重,外国观众不喜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激荡着阶级斗争的旋律,却做到了超越国界、超越民族、超越时代、超越意识形态。中国电影和中国芭蕾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影和文化的差距。三是电影理论研究落后于电影产业发展,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式微。新世纪以来,在资本、技术、市场和业界的共同作用下,数以亿计的观众被吸引进入影院,电影呈现产销两旺的势头,一路高歌猛进,一片热闹景象。电影理论研究虽取得不小的进步,但依然跟不上电影产业的发展步伐,对许多电影现象的阐释缺乏说服力,对先锋性电影生产的贡献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四是电影评论落后于电影理论。1982年,钟惦棐发表过《电影评论有愧于电影创作》。那个年代,评论有愧于创作,却比理论热闹得多。现在,电影评论不仅落后于创作,还落后于电影理论。做理论研究的,至少有体制的保障,有公开发行的刊物,有众多的理论专辑和著作出版,有专业学生作为后备力量。做评论的,则几乎一无所有。这种俄罗斯套娃一样四个层次落后中的落后,使影评被无尽头地埋没,成为当前电影工作中的最突出、最让观众不满的问题之一,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出现四化和四个落后的原因在于四对矛盾。其中两对主要矛盾,两对次要矛盾。前者一是影评艺术与电影资本的矛盾。影评雅俗同体,同时具备相互掣肘的商业属性和文化属性。电影资本往往只利用影评的商业属性,讲究话题经济。影评艺术则侧重影评的文化属性,追求美学品格和历史把握。这对矛盾,造成两种影评人的姿态,一种是代表资本的职业影评人的叫卖姿态。职业影评人依附于电影资本挣辛苦钱,不吆喝无法生存。他们也想写对得起观众和良心的影评,但是电影商人不答应。在监管缺位的情况下,职业影评人出于无奈挣昧心钱。一种是代表艺术的电影研究人员的被沉默姿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商业影评的泡沫淹没了专业影评的声音,学者教授们从人格底线和道义担当出发,呕心沥血经营的评论无可奈何被埋默。二是影评传播媒介与影评文化思想的矛盾。传播媒介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关注,只要引起关注就代表成功。尤其是网络媒介,以点击率为第一追求,在法律追究缺位的情况下,媒介无暇或不愿花费人财物资源顾及所承载的内容带来的负能量。影评文化思想则在传播的基础上深入一层,更注重传播内容中符合时代潮流的正能量。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社会背景下,网络媒介管理按下葫芦浮起瓢,负能量在一定时期内将足以与正能量抗衡,为烂影评、坏影评营造生存空间。

后者一是商业影评与学术影评的矛盾。商业影评一般是定调作文,关注卖点,诸如制作花絮、风流韵事之类,皆可入文,又要求时效性与广告性,商业影评因此成为大众性、速朽性的快餐文化。学术影评立足于作者专业特长,注重学理性、耐读性,打磨时间较长,往往满足不了影片宣传的及时性需要。这对矛盾一方面造成了电影学术人员对在映影片共时性发言的失语,降低了他们在电影产值生成上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给商业影评留出了话语空间,形成商业影评一支独大的局面。二是学术影评创作与学术评价体系的矛盾。在通常的研究所和高校,现行学科管理所包含的评价体系里电影评论没有地位。在现实利益驱动下,电影研究者自然会听从评价体系中考量指标的指挥,从事满足成果发表、立项、评奖、职称晋升等指标要求的理论研究工作。这就在学科管理上切断了学术评价与影评创作的应有联系,形成了学科管理对影评的遮蔽,使影评成为研究人员自娱自乐的学术点缀。

这些问题与矛盾造成了五个方面不适应的后果。一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和谐、平等公正、诚信友善。许多影评不但不能培育核心价值观,还对核心价值观起到消解、腐蚀的副作用。二是与影评应有的学科地位不适应。作为电影学学科体系的分支之一,电影评论本来与电影理论、电影史共享三分天下的地位与荣誉,现在这种地位荡然无存。三是与观众的需求不适应。普通观众读影评无非出于选片、评片的需要,一般有及时性、指导性的要求。但现在的影评及时的不一定能指导,指导的不一定及时,影评市场供需脱节。四是与电影创作不适应。影评人的急功近利甚于电影人的急功近利,影评人的电影认知低于电影人的认知。影评屡屡遭到电影人的讥讽。五是与电影产业发展不适应。差评热卖,好评惨败,评论常常与票房背道而驰,观众对影评的信任度跌破历史记录。

面对当下影评的诸多问题,一方面要治,营造影评市场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一方面要立,书写后改革时期中国电影的新影评。面对未来,有关各方使命在肩,任重道远。一是确定政府部门统筹管理影评市场的职责。这是建设新影评的前提。没有政府的实质性管理,让问题在有识之士的呼声中转圈,影评将如过去的十多年一样,继续在无序与衰落的泥潭中挣扎。《礼记》有言,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政道备矣。影评与思想政治建设息息相关。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来认识影评的重要作用,把影评纳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框架和全过程,尊重市场规律,发挥政府作用,调动学术机构积极性,建立三管齐下的影评管理机制,结束影评无主管、无监督的状态。二是培育发挥影评社会组织的作用。这是建设新影评的关键。在政府职能改革的背景下,可以赋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等社会组织管理影评的职能,一方面吸纳具有领军能力的专业影评人才,建设影评人才的国家队,对职业影评人进行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培训,创作体现符合时代要求的影评,引领新影评的新方向。一方面建立管理机制,制定影评行业规则,制定电影企业诚信公示制度,规范、监管电影宣传营销部门的影评动作;与国内各大电影节挂钩,建立影评定期评奖机制,出版获奖影评文集。三是加强电影评论学科建设。这是建设新影评的基础。影评具有独特的对象、功能、内容、特征、方法、目标,是电影学的下级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管理部门应该重视电影评论的学科建设,给予影评与电影理论同等待遇,对影评的学科建设进行科学指导。教学科研机构需培养影评方向专业人才,提高影评的工作绩效权重,给影评创作提供制度保障。四是影评市场主体加强行业自律。这是建设新影评的根本。电影制作宣传机构要充分认识影评的社会属性,明确影评的精神文明建设义务,遵守、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加强对网络影评的自我规范,制定、遵守网络影评人实名制等行规行约,协调同行利益关系,维护行业间的公平竞争和正当利益,促进影评市场健康发展。

作者:唐建军

第3篇:中国电影到底需不需要影评人?

比较 中国影评人的地位先天不足

提到影评人,不得不说到法国新浪潮电影的起源。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法国新浪潮代表导演特吕弗、戈达尔均是当时法国著名的电影杂志《电影手册》的影评人,这些年轻人没有经过科班的电影知识学习,作为电影的狂热爱好者,他们经常为一些激进的杂志撰稿,肆无忌惮攻击一些保守的电影导演,推翻电影史上已成定式的理论和技法,主张将摄像机的镜头带入现实生活中,还原普通个体的原生态状态,而不是去进行宏大的叙事或者似是而非的无病呻吟之作。法国新浪潮电影曾深深地影响了“文化大革命”后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进行电影科班训练的导演们,也是第一次让影评人和电影创作变得密不可分。

在美国,影评人和电影研究这门学科挂钩可以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追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南加州大学(USC)、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等高校,都为美国的电影工业和电影评论行业输送人才,美国著名的奥斯卡奖评奖制度就与美国的影评人密不可分,而在美国也有多项影评人协会所设置的奖项。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电影产业与欧美国家相比,本身就具有技术上的落后和理论上的先天不足,中国影评人的发展史,因为“文化大革命”风波,也耽误了相当长的时间,目前活跃在中国电影评论界的影评人大多是70年代出生的电影发烧友,它们从书写对电影的观后感开始,逐渐发展为成熟的电影评论群体。这个群体也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具备行业性,更无从提及影响中国电影,他们的电影史知识和电影鉴赏力,来自于作为电影发烧友巨大的观片量,并依靠丰富的观影经验来获取对影像评论的话语权。

发展 中国影评人得益于庞大的观片量

录像厅的观后感时代

对自己的喜好负责

70后的中国影评人和网络论坛在中国的流行有直接关系,一群喜爱电影艺术的文艺青年作为电影发烧友在各大论坛的电影版发帖,诉说自己对电影的见解。初级阶段的写作他们既不为读者也不为观众负责,而是对自己的喜好负责,且谁看的国外流派电影越多,谁的优越感就更强。在国内的DVD机进入家庭的时代尚未来临之前,录像厅观影这一特殊的观影场所是70后影评人消磨时光的地方,录像厅作为靠卖票盈利的场所,录像厅老板自然会为拉拢观众想尽办法,找进录像厅的常客传播一些宣传播片子的话,这些常客,就是那拨70后电影发烧友。

DVD碟片的专业论述时代

以彰显个人魅力为主

随着DVD机和DVD碟片的流通普及,以及传统媒体大幅度增加了文化娱乐版,一部分电影发烧友开始成为媒体从业者,作为编辑,他们在以北京、广州为主的各个报刊、杂志开设的文化版、娱评版中发挥功效,成为了职业媒体人,一部分电影发烧友选择自由职业的同时给杂志社朋友供稿。随着DVD碟片流通性的增大,他们的看片视野也越来越宽泛,也基于北京电影学院自1984年开始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来,有很多电影学院的教授和毕业后的学生开始翻译或编著和国外的电影理论著作,同时也没有放弃混迹于各大民间电影论坛提高自己的被跟帖数,久而久之,他们在论坛上的ID或杂志、报刊上的笔名,就已经具备了影评人的轨迹,在圈内成为一种引领电影潮流的符号。

2000年初,有些报刊、杂志编辑的工资已经达到了8000-9000元/月,在这当时看来是一笔巨额工资,杂志给作者的稿费照当时的物价水平来看也不低,平均200-300/千字,这是影评人最吃得开的时候,也是心态最牛逼的时候,因为不差钱,写稿也正是处于树立个人口碑和威望的时候。

门槛低的网络发言时代

靠偏激性观点博出位

随着传统媒体的逐渐没落,加上十年间物价飞涨、媒体工资和稿费却保持原封不同的现实下,很多身在媒体圈的影评人纷纷跳槽,去做更有利可图的电影营销和电影宣传。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以及单一电影网站,如豆瓣网、时光网的兴起,让影评人的门槛变低,甚至没有门槛。新兴的影评人要引人瞩目,选择偏激性观点博出位是常态。另一方面,微博的诞生,更是加速了“人人都是影评人”的景观。大部分影评人被制片方“招安”而说违心话,因此出现了“体制内的影评人”这一称号,影评人为吃影片宣传这碗饭丢失了作为影评人最本真的立场。

影评人坏现象

为什么他们失掉了人们的信任?

可以这么说,影评人的公信力现在已经到达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在人人号称影评人的时代,谁再说自己是影评人,别人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收红包的。为什么曾经担负起电影解读与介绍角色的影评人会沦落至此?本刊采访了多位愿意现身说法的影评人,或许他们的姓名不便透露,但他们所说的事实不容置疑,这些,也为将来者警示!

收红包 国内只有拿红包的影评人

影评人圈子看似热闹,但在表面的繁荣之下,难掩中国电影评论界养分贫瘠的实质。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有这么一个段子:在期间举行的“独立影评人”论坛中,当主持人就“中国有没有独立影评人这一概念”向观众求证时,有人视台下就坐的多位青年影评人不顾,立即回应道:“国内只有拿红包的影评人!”,这让现场气氛陷入尴尬,不过并没有妨碍话题的延续。其实,影评人收红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影评人彼此之间对此现象的谈论也并不忌讳。几乎包揽南方系报刊影评写作的著名影评人T先生对此的现身说法是“引进的好莱坞大片是不会给影评人红包的,国产影片也不是每一部都会给影评人红包,数额从早期一次300元、500元,到现在的 1000元一份,也有遇到过一次给2000元或5000元的,不过这种片子不多,一年能遇上个一两次就不错了”。

从媒体人转行成为资深电影宣传F先生算过这么一笔账,“每次接手国产片的宣传,片商都要求我们请影评人来助阵,并且他们心中有固定的影评人排位,有一个必请的名单,原来片方还要求影评人在同档期的片子范畴内只准写自己的片子,现在也都无所谓了。以北京为例,活跃的有影响力的影评人最多不超过二十位,而不是每一位都有资格拿到1000元的红包的,就算请二十位影评人,每位都给1000元的费用,也就两万。但是我们请记者的数目远远比影评人的数目多,实际上给记者的总花费会比影评人多”。

另一位业内人士W小姐透露,“2010年电影《孔子》的片方在做宣发时,出于对主流媒体一定会猛批这片的了解,非常在意走收买影评人的路线,为此举行了一次小范围的影评人试片,请来了十个人左右吧,给出了高至6000元/每份的红包,当时还有拿到钱的影评人和没去试片会的影评人炫耀,杨子出品的《白蛇传说》也是,给影评人的红包是5000元/份”。

在影评人圈子里相对独立的G先生也不能回避收红包的问题:“具有理想主义的影评人是不会碰院线片的,假设你写的都不是电影院上映的电影,谁还管你是枪手还是独立影评人,你就慢慢脱离这个具有当下性的话语权的圈子了,但是你一旦脱群了,你对国内电影也就丧失了话语权,这是最囧的”。而知名影评人A先生如此看待收红包说违心话的问题“类比一下,试问哪个导演没说过违心的话?不违心送审就通不过,我特别不喜欢一个阵营攻击另一个阵营,所有人都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总觉得自己好像是野生草,可以绝境逢生,这是幻想。大家共同要做的就促进言论空间的扩大、创作和评论的独立、不能只谈一个领域的独立,创作的独立才能够导致评论的独立和影视圈生态的健康。”

做宣传 你所看的影评都是经过审查的

在片商观念中,影评人的大力推荐是获取好票房的途径之一,而成为片商宠儿的影评人可以凭借红包弥补低稿酬的心理不平衡,这种通过电影宣传公司纽带实现“交易”的方式,并不能够让影评人获得最大化利益。资深电影宣传F先生的态度是“作为电影宣传方,在有限的电影宣传资金内,我个人认为请影评人写好话推荐影片根本促进不了影片的票房,我不会主动向片商申请请影评人写稿的费用。除非我想在中间环节讹一笔。比如我向片商申请4万元的请20位影评人写影评费用,打的预算是给每位影评人2000元的红包,实际上我只给每位影评人1000元,那么余下的两万就落入我自己的腰包了”。

当然在这行经过摸爬滚打的影评人也很能看清这一点,而且本身影评人就积累有很多片商的资源,部分影片人直接承接起外包影片在豆瓣网、时光网的评论的活儿。和片商谈好一笔钱,商讨好用这笔钱达到什么样影片宣传的效果,随即召集一批写手约稿,分配好任务,开写。T先生不忌讳地说:“目前尚未下档的某国内一线导演的影片在豆瓣网的影评就是我做的,2000多篇长篇影评中,几乎没有一两篇不是我约写的,这2000多篇长篇影评在发布在网站之前,都在电影宣传方那过了一遍审,包括导演也审。当然这里边也不全都说好,要不就成水军了,自《关云长》水军事件出现之后,没人再犯傻了,我们写批评都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批评也是炒作的一种,一篇批评的影评和大部分表扬的影评放在一起作用会大得多”。

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影评人开始转向接活儿式宣传电影,似乎也在给拿钱丧失影评人的独立立场办事找一个托辞。某位北上的职业影评人S先生如此看待影评人当宣传电影的“包工头”的赚钱行为:“大家都说影评人收红包是灰色收入,但职业影评人是独立的个人,拿红包只能说明丧失了独立立场,也没法判定合法不合法,但记者不是个体户,记者拿红包可以说成是受贿,公司行贿。所以片方给记者的信封都叫车马费,不叫红包,但偏偏给影评人的就不说车马费,说红包,所以干脆就承包制做影片宣传算了,谁让物价飞涨,稿费不涨?”

曾经被冠以“中国独立影评人”的知名影评人G对此现象也在劫难逃,“在中国,影评人不能成为一个终身职业,中国的影评人需要一个平台给你营造一种书写的权利 ,搞独立是行不通的,只要进入了北京影评人的这个圈子,和电影大本营太近了,很难不被同化”。

卖人情 都是朋友做的电影,谁好意思不交口?

电影圈不大,影评人圈子更小,单纯做职业影评人的并不多,在北京,很多影评人的正式身份都在大学或者新闻出版机构,而当下很多电影宣传人员都是媒体出身,很多媒体人又是和某些导演一块成长起来的,此种境况下组成了一张抬头不见低头见,现实中不见微博中也要见的人际关系网。人情债,让多数不方便以正式身份评论的影评人只能以变换马甲的方式当枪手“还债”,只是这样意义并不大,片商和导演要的就是影评人一个众所周知的ID符号,可部分影评人碍于正式身份也无法真正妥协,影评人R先生无奈地说:“比如说《画皮Ⅱ》,怎么办,我看完《画皮Ⅱ 》也不说它好还是不好,主要就围绕这么一句‘针对15-25女观众,这部片会很卖座’”。也正是出于种种不锋利的影评出现,中国的影评界出现了越来越多不痛不痒,无法一针见血却也无法真正妥协一边倒的人情稿。导演张元如是说“国外也有一些影评人说是最怕和导演见面,因为人都是有人性的,经常和导演见面,看到导演拉家带口地走在路上买菜,影评人也会出现悲悯之心的,也许会觉得这么去骂一个人,真的会影响到导演身体。”

T先生也曾遇到过不想写稿的阶段,觉得极度疲软,“但是没有办法,各种各样的钱推给你,在影评人圈内,在拿钱写稿的人情掌控下相互不待见是很正常的,不过怎么掐还是一团和气,倒是影评人和高校学术派的老师通常互相瞧不起。”

在今年五月档中国第六代导演新片集体扎堆的时候,曾有某做港片研究的影评人因为参与了某部国产片的人情,委婉拒绝了记者对其为另一部同档期国产片发表评论的采访邀约,原因还是在于那两个字:“人情”的微妙。某些在综合性质高校任教的影视专业教授,相对民间发展起来的影评人显得更有“低姿态”,虽然娱乐记者通过日常途径,要想从教授口中要到一些关于具体某部片子的评论,实为不易,但是在电影研讨交流会上作为专家为烂片说好话的教授不在少数。教授级的红包数额是1000块起。一位经常参加学术研讨会的媒体人如此形容:“影评人还算是有善心的,即使拿了钱在字面上说好话,可是在研讨会后也会和片方一针见血地指出该片存在哪些问题,可某些教授就不是了,专门当‘会虫’,只要有红包,面上也都只会说奉承你的好话,在业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影评人好歹是穿着内裤说话,而某些影视系教授则是裸奔着咆哮”。

坏品位 变换马甲或者误导影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中国古语同样适用于中国影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影评人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有权力就有腐败,将可信度转化成金钱。部分影评人不想砸坏多年经营出来的好口碑,只能选择不断变换马甲来满足“工作需求”。只是马甲写多了,也逐渐丧失了对电影评论本身的那种原创力。T先生承认写一篇一千字的影评只需耗时15分钟左右:“写得多了,都有既定的路数和用语,对于编辑的约稿我都是采取倒计时写稿法,比如今天的截稿时间是中午12点,那我就10点钟起床,看准时间倒计时开写。像我这样不上班的职业影评人,总共算起来,一天当中写完当天所需所有影评的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剩下的时间都用来看片”。这种速食主义写作态度和电影市场的丰富有关。

变换马甲,成为中国影评人自圆其说,同时也是“正当防卫”的有力武器。影评人再如何适应中国特色交易式变通,过硬的影片分析能力却是实打实的。T先生的观点是“影评人要真不埋单,也不存在被封杀,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导演和电影宣传敢和媒体打招呼说不许登哪位影评人的文章,实际上电影公映之后无法封杀任何一个人,真本事在手,我们可以随时变换马甲”。

G先生也表态,“一般来说,不论是出于钱、权、情或者其他关系也好,在一部国产片上映前不论我对这个片子有多厌恶,我都会按兵不动,但凡片子上映之后,我还是会和那些坏品位的影评有交锋的过程,看情况是用真名还是用马甲”。

另外一种坏品位则是来自于其自身,某些影评人因为眼界或者个人喜好喜欢在网络上发表一些耸人听闻的观点,比如大量称赞某些烂片,久而久之,也就被骂出了品牌,比如国内某曾经在一论坛混迹的影评人,早年靠着对某香港烂片的赞誉而被讽刺为“大师”,结果如今,果然成为混迹于娱乐圈的边缘人物,且被人熟知。我们暂且不讨论其是否有意而为,只说一些影评人明明知道电影的质量如何,却因为个人喜好而对电影大加赞誉,一方面说是不专业,另一方面误导的坏处很明显。

目前已经从影评人转行为娱评人,并有多个跨界身份的A先生关心的却是话语权问题,“但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站队,我对交口是非常反感的,同时我也反感用只一个‘烂’字或‘好’字来说,这是‘文革’理论,你不喜欢就说能它是烂片吗?中国有很多人是带着原罪感来判断的,表面上在鼓吹自由和多元,其实是为自己的心虚找借口,这是换马甲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只问一个问题?谁能用马甲在官方报刊上说《建党伟业》不好?”

博出位 写影评是为了进入这个行业

转行做更赚钱的事,是目前多数尚活跃在影评界的中国影评人的心声。几乎所有就此文受访的影评人都必提这么一个前提:“中国的稿费标准太低,如果影评人不收红包,必定饿死”。影评人S笑言:“初始走上影评人道路的弟弟妹妹们,有不少写欧美电影的人迅速变成了国产电影研究者,因为写国产电影可以拿红包”。 资深电影宣传F先生曾遇到过影评人叫价的事:“有影评人公开和我要钱,说如果不给就给电影写差评,实际上影评人也是分等级的,哪些人是1000元的级别,哪些是500元的级别、哪些是300元的级别,我们都有一张名单,首先要看其新浪博客浏览量,一般要到100万以上的浏览量投资方会认可,有些影评人达不到级别就会找水军刷流量,其次其看微博粉丝数,也得到达一定数量,最后是他写的影评,必须在新浪博客、新浪微博、时光网、豆瓣网这四个地方发布。”

而达到拿到最高红包数额的影评人的发展轨迹,影评人这个词对这类人而言,已经成为其向编剧递进的踏板。其中一些北上而来的影评人经过在京城的两三年打拼,已经在北京买了房子。实现了温饱,并掌握了一定电影人资源之后,成为电影编剧并不是太难的事,实际上最早出来的那拨影评人中已经有人成功实现了转型。于是,一个更奇妙的怪圈形成了,影评人参与编剧、制作的电影,在进行发行和宣传时,依然依靠影评人圈子的人际关系网在为片子进行口碑营销,不论片子的成败、难以分辨是否真实的交口现象仍旧是中国电影评论界无法规避的问题。北上影评人D先生最初写影评的初衷就是“想慢慢进入这个行业,想做编剧的时候不受欺负”。G先生的观点是“你看现在上某些节目的那些人,几乎每个人都挂着影评人的头衔,影评人能怎么办?破罐破摔还是充耳不闻? 转行吧,转行干吗?已经脱不了这个圈子了,不如进军一个更容易被人骂的范畴,当编剧吧”。

现在已经从影评人身份参与电影的监制、制片、变成电影从业人的A先生如此看待自己的现状:“当然我还是会涵盖电影评论,我没想过说要引导别人,我基本能感受我写的东西至少90%以上是真情实感的,在中国做不到百分之百的真实,真实的话也会被阉割掉”。

影评人存在的意义

对导演和票房的影响微乎其微

说到影评人的作用,很多人会想起法国新浪潮和美国的那些牛逼的影评人,那些法国人能对电影史产生影响,而现在这些美国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影的票房,而中国影评人呢,无论是对导演来说还是对观众来说,他们的影响都微乎其微,以至于变成互相交流的手段,但你看中国影评,有几篇是真正的影评?与谁交流?

影响导演?形式大于内容!

有这么一个段子,说可以追溯到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老艺术家郑洞天、倪震。 据说当时张艺谋拍《红高粱》,拿给郑、倪两位老师看,结果被臭骂一顿,骂得张艺谋都不敢抬头说话,没想到张艺谋将《红高粱》送到国外电影节参展,遍地开花,两位前辈都傻眼了。

段子归段子,中国影评人,不论是学术派还是民间派,都没能成为影响导演制作方向的旗帜或者是中国电影节奖项的风向标。尽管所有除了投资方以外的电影从业者都知道中国式影评人的存在很可能是形式大于内容,但是影评人依旧拿着红包活得很好。多数受访者表示拿红包并不心虚,因为这是低稿费导致的行规,实际上,就连一些官方的电影节也越发开始重视影评人的声音,一向抠门的上海电影节主办方,今年破例包机票、包食宿请来了一批影评人南下过节,原因是历年的上海电影节老被影评人骂。

再看看今年和上海电影节相关的报道,还有人骂么?

很多国内的一线导演,在接受媒体的访问时都表示出丝毫不care影评人对他们的谩骂或是嘉奖,却遭在帮导演做事的某位影评人吐槽:“国内的一线导演,包括陈凯歌、姜文,陈凯歌在经历《无极》之前, 姜文在经历《太阳照常升起》之前,都不在乎媒体和影评人,结果现在在乎得不得了,现在呈现的有关他们最新片子的影评,导演比网友看得要早。 对于导演来说,每个人都会在媒体面前选择一种表演,陈凯歌和姜文的表演程度胜过张艺谋”。

投资方在乎架势、导演在乎气势,影评人善于利用形势,每个人都在适如其分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他们都以为在给观众演戏,却没在思考观众究竟为不为一部片子在电影评论界的走向埋单。

影响票房?几乎为零!

究竟有多少观众是看了电影网站上相关影片的好评才选择走进电影院的?记者在广州和北京4家有代表性的影院抽样调查显示,完全无视影评的观众分别为67%、63%、60%和44%,占据了绝大多数,而影评能左右他们看片选择的,只有零零星星几个人。

有趣的一点是,表示受影评影响一般的人群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掏钱进影院看过影片之后,才回过头去上网看该片的影评。一位大学生C同学表示自己上时光网的目的是查各影院的影片排映信息,以便很好地安排时间决定什么时间段去哪个电影院看电影,白领J先生则习惯在时光网上买团购的优惠电影票,最有意思的回答是“不会在走进电影院看电影前查评论,看到剧透就没意思了”。

一位影院值班经理告诉记者“很多前来买票看电影的观众,有些是因为逛商场逛累了,进影院看场电影休息一下,客人通常都会问售票人员在同样的时间选择下哪部片子好看,售票人员通常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照我说,不如片方也给影院售票员一些红包,便于引导观众看何种片”。还有的观众表示“不看影评,我看电影主要是奔着导演和演员去的,即使是烂片也愿意去看”。

根据本刊在微博上发起的“你觉得中国需不需要影评人”的投票,结果显示最多人群的选项是,“需要,影评能提高鉴赏能力”有44人(24%),“不需要,现在很多影评都交口,很难分辨”有40人占(21.9%),仅有5%的人认为“往往都是看了影评决定观影选择的”。要想通过影评来影响观众的电影品位,在“对观众期望过高”的中国电影市场现状,基本是一件可能性微乎其微的事。

到底需不需要影评人?

中国需要有职业尊严、纵横了解世界电影和电影史、具有独立人格的影评人。当然还需要环境的支持,这一点很重要:他必须被高收入支持。

王小帅

中国有影评人么?你要问我(需不需要),我肯定答是需要。但是影评人是影响不了任何票房的。国内有一个怪现象是,现在一部电影被批评得最多,反而被看得越多。关键点在于,现在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是混乱的,电影也没有必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整个媒体都在说谎,需要影评人是去说正确的观点是挺可笑,如果现在出现一篇真正的影评倒奇怪了。如果有一些好的杂志好的报纸,真正能够让这些影评人不需要红包也能活得很好,也许是个解决办法。

张元

中国需要这样的影评人:真心热爱电影、真懂电影制作规律、鼓励电影创新、不以骨灰盗版碟迷自居,不冒充电影皇上,可以偏爱别独爱,能在电影和观众之间大桥修路,善意,不恶趣味,真诚感受真诚批评,不人身攻击,买票看电影。

高群书

中国还有什么没变质?影评人、电影人、电视人、发行人、观众、投资人以及影视管理机构,还有监控影视的意识形态衙门,哪个没变质?

吴天明

结语 中国出现不了独立影评人

众所周知,大部分职业影评人是不会给自己印名片的,多数人心里知道,这会成为一个笑话。在中国电影从投资方、编剧、导演、演员、院线,都在高举“抵制好莱坞,支持国产片”的现状之下,仿佛若是谁说了一句对国产片大不敬的话,就像当了叛国贼一般,人人喊打。只是,在电影文本之外探讨一些对电影的评判,对影评人的评判,这个参照系真的很不好确立。导演抱怨中国缺乏有专业素养的影评人,投资人抱怨影评人好话说得还不够,影评人说自己必须解决生存的问题,看似一切都是为了票房,为了促进中国电影产业,很多观众却觉得影评人和他们无关。这个产业链在哪里出了问题? 归根到底在于中国目前并没有具备能够让影评人独立判断一部影片的环境、没有独立的媒体,没有……继续追问下去,恐怕就要被和谐了吧。国内曾出现过被小范围的圈内人看好的独立影评人,现在这为数不多人的发展是“被同化”了,这些被同化的人吐槽“影评人的职业生涯很短,如果鹤立鸡群,在这种逃不开的人际现状之下,还会被说是‘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在中国,个体永远是弱势”。

所以,这个话题,还是就此打住吧。不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许是靠嘴和靠笔吃饭的人最后的底线,毛主席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百花齐放”,哪怕是看起来很美。

作者:刘倩 周依

第4篇:电影《白鹿原》影评专题

中国最难拍、一波三折才上映的电影《白鹿原》终于在停映风波还不到三天突然现身影院。不少电影院连选传海报都来不及更新,或者打在昨天报纸媒体上广告里还没有《白鹿原》的片名,而在下午电影院却上映了。不少充满期待的观众都还没明白过来,这第一天的放映已经结束。昨天,主要城市的影院都在下午到晚上给《白鹿原》排了片,场次和《蝙蝠侠》以及《普罗米修斯》差不多,然而由于影片仓促上阵,不少人知道消息时已经错过第一天的场次,可以预见,《白鹿原》第一天的票房应该是很不理想。基于对影片的渴望已久,今天星期天,大批观众将会前去看《白鹿原》。

如果说一波三折对《白鹿原》是件好事,那么就是深深地吊起了观众的胃口。观众期待的电影《白鹿原》的原因很明确:原著的厚重和精彩,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严重匮乏。尤其是这几年中国电影患上严重虚妄之症,很难见到有一部很文艺但很震撼的中国特色影片HLOD住观众,再加上好莱坞接连不断的科幻电影天马行空,让人腻味,中国观众更是对《白鹿原》充满期待。

作为迫不及待的观众之一,笔者昨天第一时间赶往影院看了第一场《白鹿原》。由于有数次读原著的比较,加上心里充满期待,观影时生怕漏了哪个细节,并不由自主和原著一一对号入座。两个多小时很快过去,心里有惊喜也有失落,五味杂陈。一时间难以给这部电影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好片还是烂片呢?

我认为,影片有很明显的三个亮点和三点遗憾!亮点

一、影片很陕西、很地道,有着浓烈的陕西关中乡土气息。这一点和原著的精神基本符合。片中的田小娥、黑娃、鹿子霖、白嘉轩、白孝文等人物的扮相和表演也比较接近原著。演员们的陕西话和所处的环境以及行为细节极具陕西风味。除了陕西话,影片中时时出现的陕西景、陕西戏、陕西饭„„总能无声提醒所有观众“请注意,这部电影来自陕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华阴老腔是影片亮点之一当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老腔响起,和影片中人物故事极度贴合,这种很有历史价值却根植于陕西乡土的地方艺术形式非常有震撼力,成为电影特色的点睛之笔。有意思的是,段奕宏饰演的黑娃数次端着大老碗大快朵颐吃油泼面的场景也让不少观众印象深刻;大老碗和油泼面也是地道的陕西关中文化符号,历史悠久。

亮点

二、画面靓丽,麦田壮美,很有张艺谋风格。《白鹿原》以一片金黄色的滚滚麦浪开场,在宽银幕的展示下十分震撼,随后多次出现壮阔麦浪,有观众迫不及待边看电影边发微博,“正在看《白鹿原》,场景震撼!镜头下关中大地的苍茫与力量让人心驰神往!”多次出现的麦田和符合历史时代的人物妆容造型,都和现代人所处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让人感到扑面而来的自然美和鲜明的民族风貌。

亮点

三、演员表演可圈可点。影院上映的《白鹿原》基本上是以女主人公田小娥为中心展开故事的。张雨绮饰演的田小娥是全片灵魂人物。她的扮相基本符合原著,表演这次可谓是前所未有的突破,基本上做到了行止、语言、内心和心理都收放自然,鲜有败笔。这将是奠定张雨绮演员地位的转型之作。另外,段奕宏饰演的黑娃、张丰毅饰演的白嘉轩、吴刚饰演的鹿子霖、成泰燊饰演的白孝文、刘威饰演的鹿三等主要角色都很出彩。毕竟都是一帮实力派演员,且有文学原著撑底气,他们都圆满完成了对角色的塑造。这部折腾十年之久的电影《白鹿原》不可能是部差片,但就是这三番五次的折腾,却也折腾出不少遗憾,最明显的有三处。 遗憾

一、删减过度,支离破碎!50万字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堪称史诗巨著,至今在当代中国文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反映的是一个关于西安白鹿原地区的历史长卷,有着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时代背景,更蕴含着丰富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要用两个半小时表现这一史诗著作谈何容易。电影从4个多小时删减至两个半小时,导演试图只留下精华,结果把很多过渡、铺垫和人物细腻表现的地方都给咔嚓掉了,最后就像贴瓷片,一片片凑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是裂痕遍布,硬伤处处,以至于在一些情节的衔接上出现突兀和顾此失彼的情况。这样使影片看起来不连贯不紧凑,有些闷;尤其有一种浮在表面而深入不下的感觉,和原著的气质距离较远。

遗憾

二、成也情欲戏败也情欲戏。原著小说《白鹿原》关于情欲戏场面的描写有5万字之多,这可不是个小数。可以说,如果要用影像准确地表现5万字的戏份,估计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这些情欲戏基本都是发生在田小娥和黑娃、鹿子霖、白孝文等几个男人之间。嫁入大户人家做偏房的田小娥因为经常独守空房,性生活得不到满足,和麦客黑娃产生恋情并越过雷池偷情。奸情被发现后,田小娥被逐出夫家,和黑娃回到黑娃所在的白鹿原老家。黑娃和田小娥的丑事不为白鹿原的族人所容,田小娥的人生就此发生逆转和改变——命运把一心追求幸福生活的她推向一个悲剧境地。在白鹿原,田小娥在长辈鹿子霖和黑娃的兄弟白孝文之间周旋,成为男人的玩物。战乱和瘟疫,使田小娥用身体最终换来的却是怀着孩子的冤死。和几个男人的情欲戏是原著中最能表现人性和田小娥悲剧的点睛之笔,无奈受审查和无分级制的限制,这些情欲戏在影片中被删得剩下寥寥几笔,可谓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还不如以前其他过审的电影丰富。没了这些缠绵,影片的悲剧气氛和人性表现大打折扣,大伤原著之元气。 另外,影片在上映前,把情欲戏当卖点来大肆炒作,这样的宣传背离整个原著精神,而在影片中却鲜见情欲戏,这样未免让观众很失望,这对影片的品质和观众都是一种伤害! 遗憾

三、田小娥的戏份太多,整个影片虎头蛇尾。田小娥戏份之多让人摸不着头脑。她周旋在黑娃、鹿子霖和白孝文之间,是一个关键人物,但是原著中的田小娥是个悲剧人物,是男人们的玩物,因此她才一边渴求爱情又一边不由自主地委身于不同男人以求安宁。而电影中的田小娥,似乎对性爱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由原著中二度无奈变成电影中二度轻浮和不检点,这也成了影片遭人诟病之处。不过电影《白鹿原》最大的问题在于删了大儒朱先生和白灵两个人物,朱先生是贯穿这部小说的关键人物,后者则为白鹿原的居民们提供了另一种生活态度,难怪有网友评论称:“电影《白鹿原》没了朱先生,就像《三国演义》没了诸葛亮。”另外,可能是由于删减不当或者难以取舍的矛盾所致,电影《白鹿原》前一个小时戏份相当精彩。不过到了电影的后一个半小时,节奏竟然变得拖沓无比,而且让人感觉毫无高潮。更让观众难以接受的是,或许是因为审查删剪的原因,整部《白鹿原》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鹿兆鹏掀起的土改没有交代清楚,原著中的黑娃从农民成为了土匪,后来又拜朱先生为师改邪归正,但电影仅仅讲到黑娃当上了土匪就戛然而止,影片在日本军机轰炸中莫名其妙的结了尾„„结局仓促而不知所云不知所指,这些都使得公映版本的《白鹿原》和史诗电影之名不符。

第5篇:白鹿原影评

影片<白鹿原>影评

王园园

影片上映几个月了我居然不知道,对比当初铺天盖地的前期宣传可知,影片是失败的.昨天看了后真的有种吃了团购伪大餐的感觉,说她是绝对的烂片肯定不对但是离我心中憧憬的史诗巨著还差的很远。影片亮点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真实的八百里秦川场景、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物服饰和造型、关中符号色彩很重的秦腔和老调,还有几位资深演员的表演。但是缺点也是致命的,致命到她原本应是一部在中国电影史上留有一席之地的史诗大片而今却是被人诟病、被很快遗忘的吸金伪大片。

致命伤一:关键人物的删减。

有人说“《白鹿原》没有了朱先生就像《三国演义》没有了诸葛亮”,这话一点不假。观影之前笔者对朱先生的期待最大,因为书中朱先生这位白鹿原的大儒是贯穿全书的关键人物,不仅牵连着白鹿俩个家族,也是各个历史事件的参与者,最重要的是,朱先生这位先知性的人物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人间的具象,被称为“圣人”的朱先生悲天悯人的注视着苍茫大地,神祇一般的话语让“祠堂”代表人物白嘉轩在正义的路上更加坚定,并让他时刻不敢越雷池一步,让丑恶代表人物鹿子霖望而生畏。朱先生的传奇还体现在他收了黑娃这个土匪当学生并使其走上了新的人生道路,这也是作者刻意安排的并另有深意的只给广大农民的希望之路。删掉了朱先生,黑娃们走向何处?

朱先生其实才是婚姻自主的第一人,他年少时就是自己去选妻子,看了朱白氏的眼睛就认定娶她,八字不合也娶。白鹿原上所有的爱恨也就都找到了根,人性使然,圣人都是如此,何况凡夫俗子乎?删掉了朱先生,所有的反抗与压制都成了闹剧。

读原著时最难忘怀的时朱先生的死,圣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走,死后儿媳给穿上洋布袜而不挺尸,死后闭门谢客不办葬礼,不用棺材不蒙面纸,文革时造反派挖坟掘墓时发现朱先生墓中枕着的砖上写着“自作孽,不可活” ,这都不由得我对朱先生的喜爱和期待。尤其是他在弥留之际叫自己妻子妈妈的那段,读过很多遍,过了很多年,终于感悟。

还有关键人物——白灵。白灵是作者对白鹿原的点睛之笔,她的出生和死亡都有白鹿原上神话指引,出生时白吴氏梦见了白灵子,在延安被肃反被杀时白嘉轩梦见了白鹿飘过白鹿原,脸蛋变成灵灵的脸还委屈的叫着爸。白灵是独立、自主、敢爱敢恨的新女性的代表,是原上从未有过的精灵,她与小娥形成鲜明的对比,她们一样是罕见的美,一样为了爱情和自由敢于抗争,但不同的是小娥是被封建社会糟蹋的烂货,而白灵是新的希望,她活着时得到所有人的爱,她的死无疑更是给封建阶级和革命者们都敲了醒钟,白灵没有死在封建卫道士手里,而是死在里自己人手里,作者创作时是多么的勇敢和痛心啊,他提醒着我们,在“革命者”中间一样有扼杀美好和希望的刽子手。而小娥的死,她的冤魂使白鹿原闹起了瘟疫,原上修了塔镇住她的鬼魂。影片没有了白灵,小娥相对的悲剧感总是差了些,不够完整。

朱先生和白灵也许是过于完美,导演和演员没有底气去诠释,但是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吗?生生的把他们删减到不见踪影是不是太令人发指了,这使整部影片元气大伤,整个结构和剧情走向也受到影响。

原著中另一个性人物冷先生也不见踪影,这也是线索人物并且在体现人性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冷大小姐嫁给鹿兆鹏后独守空房到绝望,人性的使然让她对公公酒后的放浪行为充满幻想,她甚至羡慕被多数男性玩弄的小娥,以至于公然勾引公公鹿子霖未遂后得了淫疯病,被亲生父亲冷先生毒哑后凄然死去,冷大小姐的死给公公和父亲保住了面子,同时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无知、无耻、无情。作者安排救人救命的医生姓“冷”,发人深省。

白嘉轩的母亲白赵氏作为封建社会毒害的女性又用相同的手段去毒害其他女性,她作为最典型的封建悲剧和悲剧的制造者被导演无视,白赵氏多次教育白嘉轩女人是泥胚,坏了一层在刮一层,女性就是生产机器,她为了传宗接代给孙媳妇性启蒙并天天在人家窗外看着不许“榨干孙子”,她安排兔娃和自己的孙媳妇借种,完全弃封建礼教和人伦道德于不顾,这样揭发人性痛批封建礼教的剧情人物被无视。

致命伤二:剧情删减过重,弱化了家族矛盾。

原本4小时的电影被剪辑成2个半小时,原著50万字浓缩成2个半小时后能呈现怎样的效果可想而知。白鹿俩家的家族矛盾是剧情推动的主线,由于删减过重,很多过场戏和联系剧情的人物被黑掉,弄得原本紧张和家族矛盾显得苍白无力,对于人物的挖掘也显得浮于表面。

由于白灵被删,相应的原著中的鹿兆海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被删是肯定的,兆鹏与白灵和弟弟兆海的爱情纠葛也就随风而去了,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和主义而奋斗的过程没有了,白灵因为与兆海信仰不同而分手,因与兆鹏主义相同而相爱,兆海替哥哥掩护嫂子出城没想到嫂子却是自己的爱人白灵,兄弟从此断袍,兆海战死疆场后一个长得像白灵的女子带着孩子回到鹿家,这些集家族恩怨与兄弟情仇、国恨家仇、民族大义的剧情都被删了,白鹿俩家是怎样对立、陷害与救赎、又是怎样的割扯不断,盘根错节在一起,由于删减了大量剧情而体现不出来,俩家的矛盾也显得斤斤计较而不是大气磅礴。

由于朱先生被删,白嘉轩遵从白鹿精灵的指引从鹿子霖手中买过田地发家的戏没有了,白鹿俩家几次矛盾纠葛被朱先生化解也没有了,片中立乡约、闹农协这些体现主旨的戏都成了过场戏,因为删了朱先生黑娃当了土匪后事没有了交代,他是怎样向朱先生拜师重新做人的没有了,孝文怎样向父亲低头认错又摇身变成族长复仇的没有了,黑娃换成大号鹿兆谦后娶了新女人没有了,黑娃死在那个发誓要卖房卖田救他的好兄弟白孝文手里的戏没有了。黑娃回来后和白孝文的故事其实还很长,这也是白鹿俩家恩怨的延续,但是影片没有给黑娃重生和白孝文泯灭的机会。

《白鹿原》反应的是中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和情感,影片中把原本属于土地的场景搬到了小娥蜗居的窑洞,除了影片中时不时的出现麦浪外,不知道跟土地有啥关系,即使这样,人与土地的关系也没有依靠剧情和镜头语言得以体现,人对地的依赖,地对人的宽容,人对地的改造,地对人的回报,都没有深入挖掘。

致命伤三:情欲戏的删减,使情节断章。

由于电影没有分级制度,对影片的审查导致原本宣传的要命的情欲戏删减到所剩无几的地步。原著中有5万字左右描写情欲场景,当初我向大家推荐这部书宣传语就是“想要了解男人吗?去看《白鹿原》,想要了解女人吗,去看《白鹿原》,想要了解人性吗,去看《白鹿原》。”

书中对情欲的描写真实、残酷、把人与性,人与欲剖析得淋漓尽致,从怀疑自己那东西会吸干女人精髓的白嘉轩到被当做泄欲工具的小娥,从被引诱的黑娃到脱下裤子就不行的白孝文,从被压抑的冷大小姐到为爱献身的白灵,这些人物鲜活可信,没有了情欲的人不是人,即使是圣人的朱先生死去后儿媳妇也禁不住偷看公公的“本钱”,鹿兆鹏这样一个红色人物成婚当天也趴在冷大小姐身上一哆嗦,作者并没有把他做另类脸谱化处理,而是真实的呈现,我们很多革命者思想上反了封建,身体上还是完成了封建程序,要不怎么那么多老革命解放后农村还有老婆孩子,我当时就纳闷了,不是反封建跑了吗怎么还会有孩子呢?原来跑之前什么都干了,提起裤子后下面一软心又硬了,这是真实的人性。

就影片呈现的剧情中,黑娃和小娥偷情戏倒是没怎么删,体现了她的压抑和黑娃的好奇,但是鹿子霖半夜去小娥窑洞里逼着她就范那场被处理成鹿子霖借酒霸王硬上弓,原著中鹿子霖是不好意思的,连声“莫叫大,叫大大叫不好意思了”小娥是不情愿的但是身不由已还是从了。从鹿子霖抱着死鱼一般毫无反应的小娥可看出小娥的被迫,后来狗娃听见小娥和鹿子霖天天叫唤,可见小娥已经转变为自愿,小娥被鹿子霖利用勾引了白孝文,导致她再一次被人在祠堂鞭打羞辱,她骑在鹿子霖脖子上尿了他一身,这场戏的剧照网上都是但是影片却被剪了,这是小娥唯一一次自觉的报复,是她人性里良知的一面和对白孝文愧疚的体现。

小娥勾引白孝文时,孝文脱下裤子就不行,来回几次后小娥气的跑了。后来被白嘉轩发现逐出家门后不要脸就行了,这场戏也是白孝文人性中恶的一面被激发出来,影片是体现的不多,更多的是白孝文自述的,大大削弱了作品的张力,那条代表人性中道德底线的“裤子”被无视,影片中匪夷所思的一幕是白孝文带着小娥去城里看皮影,不知所云。

鹿子霖的不堪和丑陋还体现在他和原上很多农户上的女人都有染上,他认了十多个干儿,实则都是他的亲儿,这一点影片没有体现,原本小娥向他求情放过黑娃前,鹿子霖刚刚放了自己原上的某个亲儿子,如果加上这样的过场戏,会使鹿子霖后来去窑洞找小娥乃至逼迫其就范更有说服力,使鹿子霖这个虚伪的衣冠禽兽的形象更站得住脚。

鹿子霖酒后对儿媳妇冷氏的挑拨也没有演,冷氏只在开头出现在大家族的集体照里,被鹿兆鹏抛弃后对鹿子霖产生幻想,给公公碗里盛了稻草,骂公公是畜生一场戏应该加上,鹿子霖接过碗吃了饭剩下了稻草还给儿媳妇,他的理性又使其整体形象更加完整,人性不该是单独某一方面的,人性本身就有很多面,坏人也有理性的一面,也有道理的底线。

致命伤四:人物命运没有交代,结束突兀。

影片以日军轰炸祠堂为结束,显得莫名其妙,又不知所以。对于影片中提及的人物命运没有交代清楚,只有小娥被鹿三杀死,鹿三上吊而死,活着人都不知所踪,鹿兆鹏跳窗而逃后去了哪里?黑娃当了土匪后又会有怎样的故事?白嘉轩鹿子霖的结局又是什么?白鹿原的命运又是什么?既没有指向又没有暗示。

由于删减过重,影片前后显得节凑不符,前紧后松的感觉。后半部整体感觉拖沓又摸不着头脑,突然的结束又给人诡异的感觉。

Ps:笔者说,拍电影搞艺术要静下心来,不要没拍之前就想着拿这个奖参那个赛的,什么样的目的就有什么的结局,沽名钓誉的想法是要不得滴,给自己女人捧臭脚而牺牲故事性和情节的完整性更是不可救药的。希望中国导演们都看看吧,想想吧

第6篇:白鹿原影评

大概十几年前,也就是现在的KTV那时候的歌棚子在华夏大地方兴未艾的时候,有一首歌,不管谁唱,也不管唱的多好听,最后总是会在嘲笑和奚落中结尾。那首叫做《把根留住》的歌我也会唱,但我从来不敢唱,因为它被我们恶搞出了一个副标题:太监的最后一声呐喊!大概十几天前,我被叫去看《白鹿原》,看着白嘉轩绝望地倒在了尘土飞扬的欢庆歌舞中,莫名地就想起了那首从未唱过的歌。

今天看了即将付印的样刊,其中月度辣评中提到了中国电影的申奥之路,深感说得不够痛快,但碍于作者陈世亚是我刊的策划总监,在中国电影传媒界的辈分又高,不便删改,

所以只好在此借题发挥一下。言及陈公世亚,那可得从天宝年间说起,此君生于温州长于哈市,2000年以21岁的低龄和狂躁影迷的身份变身为《电影世界》编辑,后历任《电影世界》执行副主编、《看电影》编辑部主任、《新电影》编辑部主任、《中国电影报道》策划、《影响》执行主编、乐视网策划总监,2008年来到《环球银幕》……2010年因为想跟电影搞得再热乎点,陈公投身大片剧组,历经七七四十九难,修成正果回归编辑部继续写字。怎么样?可谓中国电影媒体的泰山北斗吧?

也许是久历江湖饱尝冷暖,也许是骨子里浙商圆滑的天份,原本他就是想说《白鹿原》才是最有资格代表中国送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却心思乖巧地扯出《金陵十三钗》来陪绑,抑抑扬扬曲折回环地扯了半天人性元素、人文厚度、战争死亡,以及导演的知名度啥的。亏他在哈尔滨浸淫了十几年,酒量和胸毛倒是长进了不少,但我们北方汉子傻了吧唧的豪气却是只学了点滓渣。作为好哥们,又是他的现任领导,我不能看着他这么嗫嗫嚅嚅的不爽利。既然他喜欢含蓄,我就替他把潜台词翻译了吧!

如果能保留200分钟的版本,那么《白鹿原》将是近些年国内少有的史诗级别的电影;也是近些年来最能还原中国国民性,并能被奥斯卡青睐的电影,而且也将是历届代表中国送选奥斯卡的影片中的翘楚。至于《金陵十三钗》,我没看过不便妄言,但仅就原著而言,它主题立意的份量显然没法和早期的茅盾文学奖得主相比。而且,我严重不同意导演名望是送选标准之一的说法。中国人是太在乎奥斯卡了,还是太不在乎了?如果在乎,怎么解释《筑梦2008》呢?如果不在乎,为什么历经十余年,张艺谋用四五部片子冲击外语片呢?他怎么就那么能代表中国呢?怎么就不能让美国鬼子知道中国不只是一两个人在拍电影呢?

其实呢,送不送选、提不提名,甚至得不得那个英语国家的电影奖项,并不会在本质上改变华语电影精品匮乏的现状。但送出一个好片子和送出一个好导演的片子,却是我们对待如何认识和输出民族文化的态度问题。《白鹿原》展示给世界的是积淀了几千年的黄河文明的独特,是一个个活生生地在黄土地上刨食的面孔和肉身,有高贵也有卑微、有纯净也有龌龊。为它骄傲也好悲哀也罢,它都生生不息地在哪,皇帝改不了、军阀改不了、日本人改不了,谁也改不了。来到白鹿原的人都想强暴这块土地然后永远奴役它,可是最后发现塬上麦子今年烧了明年照样疯长……

国民性这东西,说来大,其实也就跟白鹿原的男人见了小娥都立正差不多。现在国学很热,好多家长都让孩子参加什么国学班学《三字经》、《百家姓》,听上去既高级又滑稽。国学是什么?是六艺,是孔孟,不是蒙学十篇。一位专家说,如果现在能在小学教授《论语》《孟子》之类的课,也许几百年后我们就可以谈国学了。我们不配谈国学,但至少我们该知道自己是喝哪条河沟的水长大的,我们的根在哪?

第7篇:电影《白鹿原》赏析

以民族文艺史诗大片《白鹿原》为例,观中国影视作品审查

制度及导演定位

《白鹿原》小说虽早有耳闻,但一直只停留在只闻其名,未闻其实的阶段,直到这学期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了《白鹿原》纪录片,这才让我对原著乃至电影有了进一步了解的想法。

纪录片中,我了解到该部电影为拍到真正符合小说地理环境及社会背景的白鹿村,以及村外一望无际的麦田,王全安导演及其团队早几年开始就处处选点;为配合拍摄季节,种植特选小麦,建设主要场景白鹿村祠堂;为符合原著定位,演员均使用陕西方言,甚至群众演员也是当地农民。看着演员们的辛苦付出,带着对制作团队的敬佩,以及原著的认真阅读,对于电影《白鹿原》我更是期许满满。

前些天,终于看到了期盼已久的电影《白鹿原》,先前看过原著和纪录片的我,对这部电影没有了陌生之感,然而150分钟的电影我左等右等也没看到百灵、冷先生等小说中浓墨重彩的人物们出现,就连我最为期待的鹿三被田小娥传奇附身的这一经典情节也未能寻到。整部影片看完,应该说是将我曾看过的小说、纪录片人物进行了一一对应,细想下来,电影中人物最符合心中小说人物形象的要数田小娥和鹿三了,作为主要人物的白嘉轩电影中正直、老谋深算的形象,让我看不到人物心理的一点起伏,作为先进代表的鹿兆鹏电影中的他看起来楞头、生猛全然没有了小说中该有的坚定、沉着、睿智。似乎因为缺少了小说中众多细节,电影中的人物整体都缺少了些血肉,鹿子霖、白孝文、黑娃和鹿兆鹏的人物形象都不够鲜明,性格也不够饱满,没能让人产生深刻的印象。电影结局更是仓促结束,众多人物的命运结局却全都成了谜。

带着些许遗憾,好奇起为何精心准备的一部电影最后却落得个骂声一片、评分颇低的结果呢!点开《白鹿原》贴吧,看到的是众多有关王全安导演的电影《白鹿原》的犀利点评。有说导演没看懂《白鹿原》的,有说拍成了《田小娥传》的,有说全说陕西话听不懂的,甚至还有的说是王全安导演和老板定位出了问题的„„大家谈论的热火朝天,而其中在我看来关键所在确实中国影视作品的审查制度。

众所周知,《白鹿原》是陈忠实的代表作。小说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全书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然而正是这部获奖众多,出版多次的原著小说,改编成电影却遭到了严格审查,同样的情节为何却是不一样的际遇。

通过贴吧我了解到,电影完成时长310分钟,精简到后来的210分钟,而到真正上映却只剩下150分钟。网友甚至无奈的这么说:“你说你看到的还是白鹿原吗?恐怕看的是广电总局发布的片花吧?连一部完整的电影都没有看到却要评价电影的好坏,不合情理啊,怨谁??再回头想想,多少电影拍出来连跟本土观众见面的机会都不给,压根就不叫你看,看你还说拍的好了坏了的不?怨不得演员,怨不得制片,也怨不得导演,大陆不缺好导演,但观众总是缺好电影看。一切尽在不言„„”,“中国电影目前还没有分级制度,广电局要我们和孩子看一样的东西,所以我们只能看到被阉割掉的作品„„”“大陆的电影目前还没有分级制度,只有主旋律的影视作品才能迎合审查制度!”。

《白鹿原》的公映版时长为156分钟,完整版是210分钟。王全安透露,删去的54分钟,主要集中在影片的后半部分。我们细看电影《白鹿原》被删减部分内容:

1、仁义白鹿村上匾,涉及旧时乡绅文化;

2、晒枣和泡枣,涉及阴阳房事;

3、田小娥抽大烟,涉及鸦片习俗;

4、完全删除的女主角白灵,涉及陕北肃反错杀;

5、枪毙土匪黑娃,涉及解放后镇反;

6、解放白鹿原,抗日开始的1小时剧情全部被删,白孝文、黑娃、鹿兆鹏各自命运中断无结局。公映版的故事到日军敌机向白鹿原空投炸弹一幕就结束了,完整版的故事则一直讲述到解放后。所以,在公映版中,几位主要人物的命运都没有交代。

如果说对于一部好电影来说,好的内容加上好的质量一定能喜获佳绩,那么经典著作改编而成的《白鹿原》电影其内容本身已无可非议,但为何小说中情节搬上荧幕就会重重受阻呢?“弘扬主旋律”作为一名观众我并不认为肃反错杀、解放镇压有非删不可的必要,任何人或物都有其历史,都有其不完美的瑕疵,只有勇于承认、勇于面对,才能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健康有利的发展起来,而不是企图用严格的审查制度来遮遮掩掩、蒙蔽视听。

经过后期审核肢解的电影其本身已没有了被全面认识,公正评判的权利,而作为观众的我们也只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甚至是不被“尊重”。这样的断章取义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是致命的,对中国电影也是不利的。

当然,如果仅把《白鹿原》电影的失败归咎于电影审查的大幅度删减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以伊朗电影《一次别离》为例,严格的审查制度下,为何该片能够横扫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全球大大小小43项大奖。

伊朗电影曾是中国电影学习的榜样,以阿巴斯为代表的伊朗电影以简单写实、质朴纯净的风格,深受第五代、甚至第六代导演推崇。当国产电影近年来迷失在商业化、娱乐化浪潮中时,《一次别离》再次成为国产电影面向现实的一本“绝佳教材”。当年陆川曾说,面对《阿凡达》,中国电影人应该感到羞愧。这其实很矫情,真正让中国电影人感到羞愧的是《一次别离》。它给中国电影人带来关于如何讲好故事的反思。

就如编剧芦苇所说,“当下中国电影已经步入"赤金时代",满眼望去尽是钞票乱飞,票房为王。文化价值和文化追求已被抛弃到九霄云外。”电影导演纷纷变身老板,当然《白鹿原》导演王全安也不例外,导演身份的多重性,使其电影在某种意义上几乎就变成"私产"。因为他有这么多的身份、这么多的利益在里边,他的角色就已经发生变化。他不完全是个艺术家,他还是个商人。在《白鹿原》中,王全安的身份就非常复杂。他是导演、丈夫、他还是半个老板。而导演变老板这样的现象,在商业电影最发达的美国,反而没有中国这么多。比如费里尼,他一生坚持只做导演,不做老板,不做制片人。这样他在创作上,就只需要对电影艺术负责任。他不会为附加的商业后果负责任。

中国当下影视剧的公司化、私有化,使众多优秀导演脱离了其本职,诸多“副业”搞得他们狼狈不堪,而真正需要沉下心下工夫的创作阶段却被挤得少只有少。而在整天谈商业化、市场化的中国电影的现实情况下。中国电影文化品质上就已严重萎缩和退化。《一次别离》影片没有大场面商业噱头,但真挚的情感以及影片匪夷所思的剧情发展,却成为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一次别离》用事实告诉我们:在当下相当浮躁的创作环境中,坚持现实主义精神,真诚地关注社会与人生才是电影生命之源。

《让子弹飞》,看着很热闹,《画皮》也很好“看”,但是中国电影真正的要走向电影强国,它最终还得靠更有艺术追求和美学品质的好作品。

第8篇:电影《白鹿原》观后感

星期二的时候我看了《白鹿原》电影,我没有看过陈忠实先生的作品《白鹿原》,能欣赏到他的手稿一定会是我最大的荣幸,不过如此珍贵之物能有幸一瞥之人必也应是凤毛麟角了。一部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手稿自然是极其珍贵和令人珍惜的。

而对于文字多少有些爱好的我来说,有着难以言明的好奇和鼓励的。这也是对于任何一部呈现在我面前的优秀作品来说的。

当我们巴望着历史书,缓慢甚至艰难地理清着它的脉络,还在好奇地猜想和厚重的史实下漫游在历史的长河中时,一部优秀的反应时代特征的作品无疑成了我们消化的良药和迷途的北斗。我今天刚刚欣赏完这部巅峰之作改编而成的电影,演员、演技之类的就不加以评说了,只想对自己所看到的东西说说自己的看法。 物是人非刻画着时代的变迁,片子还是很不错的,有很强的震撼效果,我想我是看得有些认真了。作品选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人物,在我印象中,田小娥的传统女性的身份是非常典型的。在封建社会走向革命的半封建时代,传统女性的命运此起彼伏,亦是水生火热,唯一的统一点就是人性本良的归属,谁对自己好就跟谁走,女人不这样还能怎样?当然有人会说田小娥的作风很下贱,只是为了生存就出卖自己的身体和贞洁,但如果在此之上她也是有所选择而不单单是像风流女子那样的钱奴,背叛了地主和黑娃私会就是最好的证据,那就需另当别论了。况且生存二字,在那时显得尤其沉重和不易,就愈加激发了人求生的本能。那时候的小娥如果从一而终,恐怕早就死于非命了。地主的大房二房,并不比白鹿村的人面善。 封建时代的族长,引领者白鹿村的村民过着尽量安定的日子,思想还是比较远(圆)的,及时剪掉了辫子,不压制改革,也不死守传统,审时度势,似乎什么坏事都揽不到身上来,他总是一副淡定的姿态,没有谁知道他心里有否在盘算着什么,也有可能只是他始终没有强求的一种回报而已;封建时忠心的长工,劳碌的身影下是脚踏实地的本性和甘心为主家奉献的大无畏,可惜节操太重,期望不高,失望不远,最后只能哀叹,成为了时代思想和斗争的牺牲品;还有那个总是“见机行事”的有点小聪明的乡约,三刀两面,巧言蜜语,基本上充当着汉奸的角色,在政府和农民之间细数着瓜分,一路下来,一切的一切似乎占尽了便宜,最后却因为儿子的共产路,在仍得势的时候瞬间被拉下了台,不得不说他的结局还是令人较爽的,毕竟他所做的一切也没令自己得到好报,但却又不得不哀叹他带给田小娥的悲剧,那个让她和白孝文走到一起的催化剂,只是没想到田小娥成了第一个受害者,而她的肚子里还怀着族长梦寐以求的孙子,却是被忠心于他的长工给毁掉的,这其中带着些命运滑稽的成分。似乎整个剧情从田小娥生命结束的那一刹那就开始了最后的冲刺,黄昏来得猝不及防,令黑夜变得鬼使神差。然而鹿兆鹏,黑娃等一些人代表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封建氛围的革命力量的觉醒、曲折与反扑,两人各自不同的性格又刚好诠释了知识和教育对年轻人的影响,从而反应了革命面貌和力量的丰富。

作品集家庭史民族史于一体,以厚重的历史感和复杂的人物形象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和农民的处境,非常值得一看,推荐一下。

第9篇:《白鹿原》电影,有些让人失望

《白鹿原》是陈忠实的代表作。这部长达近50万字的长篇小说,是陈忠实历时六年艰辛创作完成的。小说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全书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1993年6月出版后,其畅销和广受海内外读者赞赏欢迎的程度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所罕见。1997年荣获中国长篇小说最高荣誉———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前几天刚看完了这部史诗性的小说,接着就看到同名电影,感觉挺失望的。

一.《白鹿原》原著 ,(加[]的为电影中没出现的人物) 【重要人物】

因为《白鹿原》是一本“鸿篇巨著”,人物众多,并且戏份较为均匀,因此先不急着指定某个主角,而是对小说进行规整。根据原著,我们可以摘出以下几个“重要人物”,并对其进行简单概括:

1.白嘉轩:书中主人翁 活的时间最长 经历的事情最多 质朴的封建小业主 在小说中以正面形象出现 角色既有在大事件下的决定和选择,也有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较为立体。

2.【朱先生】: 白嘉轩姐夫、白鹿原的才子、白鹿书院老师

人生历经国事,参透人生,正直睿智,是理想化的知识分子形象。同时也具有对时代的概括点题功能。

3.鹿兆鹏:鹿子霖的长子 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 理想化的共产主义革命者 后约莫牺牲在革命即将成功的时候 既有追求革命理想的坚定,但是有时候也显得不近人情。

4.黑 娃:长工鹿三的儿子 搞上了主人家的小老婆田小娥 搞农会土改、干革命、流窜当土匪、招安当白军、接受劝说起义、最终却被白孝文镇压。人物转变明显,跨越阶层和地域、有爱有很有文有武,很有看头。

5.白孝文:白嘉轩长子 投机的革命者 不务正业搞上了田小娥、抽大烟、和父亲关系闹崩、混进白军、起义成为县长、策划了镇压黑娃。书中基本上是个反面形象,具有很多阴差阳错的味道。

6.鹿子霖:鹿家当家的 封建体面人 有劣迹 文笔偏向贬低 却不算巨“恶” 属于传统经验中的保守精明乡绅 生活作风不端 搞上田小娥、最后名声败坏、吃官司、疯死了作为结局。

7.【白 灵】: 白嘉轩女儿 新社会理想和自由的代表 活泼、善良、革命者 与鹿兆海鹿兆鹏三角恋 最后被肃反坑杀 书中明处是写她的可爱,暗中却有另一层意思,不算贬低,算是移情、玩味吧。

8.田小娥:黑娃之妻 地主的小老婆,勾引黑娃,黑娃走后搞上白孝文、鹿子霖、最后被鹿三杀害。死后化作鬼魂,制造瘟疫,附身鹿三。书中重要女性角色,可悲大于可恨,笔墨显得怪力乱神,结局更多是命运的捉弄。

9.鹿 三:白嘉轩家长工 黑娃父亲 与白家情同一家 性格更具有“封建老理”,比白嘉轩更古板守旧 最后杀了田小娥,后被附身,老死 其实鹿三性格比较单一和模式化 小说中谈不上太出彩。

【较主要人物】 此外,除了上面的角色外,有一些角色也很重要,但相对来说形象较为单一,不够鲜活。比如行为处事过于模式化,往往只起到了功能性作用,我们也把他们列出来,以便讨论:

可以看到,很多在小说中非常出彩的人物,在现在的版本中完全被删减了。

1.【鹿兆海】 鹿子霖次子 国民党军官 白灵初恋 参与抗日 后死于和红军的战斗 书中主要是作为类型化的进步军人来写

2.【冷先生】 白鹿镇中医堂医生、世代为医 与白鹿两家有姻亲关系 虽重要却老打酱油

3.【岳维山】 国民党滋水县县委书记 “反动”官僚 其实也还谈不上穷凶极恶

4.田福贤 白鹿仓总乡约,地方官僚。

5.【郑 芒 】三官庙和尚、木匠、黑娃的土匪兄弟 重义气 救过鹿兆鹏 后反被杀,土匪被收编。

6.【白赵氏】 白嘉轩之母 传统的封建女家长 操持家务

7.【吴仙草 】白嘉轩之妻 勤劳的封建女性 豁达、勤奋、传统的妻子形象

8.【白孝武】 白嘉轩次子 性格是父亲的缩影 忠厚本分

【酱油角色】

此外,《白鹿原》小说中还有诸多的酱油角色,比如邻居、伙计、儿媳妇……因为数量不少,这里就不列出来了,提到哪再写他们吧。电影版《白鹿原》中,书中的酱油角色基本没有剩下谁了。一类酱油角色是单纯的功能性角色,比如风水先生、小伙计、长工abc 。另一类酱油角色则有些意味,比如被吊死的农会成员贺老大、下令肃反白灵的极左师长等。

【大时代的风和雨】

因为《白鹿原》横跨从清朝到新中国五十年风雨,难免会涉及大时代的风和雨。

1前情——白鹿原发家史

白鹿发家、白鹿传说、白嘉轩娶亲传奇、牵墓骗地、种鸦片

2.辛亥革命—改朝换代

家庭生活、修祠堂、第二代出生成长、交农闹剧、乡约

3.北洋混战—乌鸦军入侵

黑娃带回田小娥,火烧粮仓、兆海白灵谈恋爱、朱先生修书

4.土地革命—农会与反扑

黑娃兆鹏办农会,412国共分裂,乡约反扑、黑娃流亡,打家劫舍打断腰,田小娥和老鹿搞

5.大饥荒—饿死人和自救

饥荒来临、白家分家、白孝文搞上田小娥混吃等死、进城当官、鹿三怒杀田小娥

6.大瘟疫—死了好多人

白灵成了革命者,和鹿兆鵬潜伏假戏真做、怀孕躲藏,被肃反。村里田小娥阴魂不散,造成瘟疫。

7. 抗日与剿共—反正打来打去有人上位,有人下台 鹿兆海剿共牺牲、黑娃成了保安团军官、老鹿吃官司的人生起伏

8.掌握政权—几个主角的结局

黑娃死,兆鵬失踪,白孝文成了县长

二.审查和当下的情况决定了诸多其他方向无法实现

【黑娃和孝文的结局是硬伤】

1.黑娃作为一个第一代赤色分子,虽然有落草为寇的经历,但是人家是浪子回头,敢作敢为,最重要的是他协助革命,最终起义,让他被枪毙? 这会让观众由同情转为愤怒?愤怒指向谁呢?而白孝文这么一个不务正业吃喝嫖赌的传统文化里的“混帐东西”,居然依靠革命成了“县长”,这两个角色的结局颇让观众玩味,进而对当下的国家政治现状产生联想。

【宁要华丽的坟墓,不要滴血的伤口】

2.那么鹿氏兄弟和白灵的故事又如何呢?白灵完全可以找个萌妹子来演,保准人见人爱,象征了革命的真理和正义。而鹿氏兄弟的亲情和信仰之 争,不正好体现了革命者的抛家舍业为理想吗?这是正面典型啊!可是,白灵被自己人肃反坑杀,而鹿兆海没死在日本人的手上,反而死在了对内的剿共上,这属于 对本来就敏感的革命历史的挑衅,人民内部的伤口,台海两岸的恩怨,放在电影里也是不合适的

【三农问题和如何对待知识分子】

3. 那么,咱说说白嘉轩老爷子吧,老爷子善良啊,忠厚啊,传统的开明乡绅啊,说说他在乱世中把持祖业,保佑乡民,弘扬传统文化这不错吧。别急,我们看看要讲述白嘉轩的基础是什么——土地。关于土地的话题,很容易想到过去的土改,当下的房屋产权。而作为白嘉轩的姐夫知识分子朱老爷子,在民国尚有乡绅支持他编书开馆,解放后反而书也烧了,墓也砸了。这是哪门子的解放,对于当前的文化现状,也是非常敏感啊。

【过于空泛的话题没人敢担责任】

4.那么,拍的表现主义象征主义装神弄鬼行么?更不行了!我们的电影审查不仅把控宏观,还要把控微观,审查者看不懂的片子,那就是坑啊!一个“子弹飞”这么直白的商业片,几个枪眼最后都能被舆论挖掘到镰刀斧头上,让你们拍“民族五十年”,全是土地、革命、命运和责任、这谁敢惹这么大麻烦呢。

【还是拍个不赔钱的肉片吧,至少感觉像肉片】

5.此外现代观众基本十几岁二十岁为主,不看书不动脑好多年,说的那么深,只能是公知们的自娱自乐,票房板定完蛋。得尊重观众啊,观众喜欢看肉,那就多来点肉吧,只要不露三点,总菊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现在的媳妇控版本《白鹿原》。反而是市场结合政策的最后产物。更何况,其实片子里床戏总共不超过1分钟,最精彩的内容都在预告片里,走的还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老套路。

三.现在版本的改编分析

【1.田小娥为啥觉得很怪。】

关于媳妇控的说法,我觉得还是玩笑了,最大的问题是,小说和电影的差异性让电影看起来怪怪的。在文字中,因为悠长的阅读时间,富有感染力的文字魅力,我们能够不经意的通过文字读出欲望的味道,自行脑补出小娥乱搞是为了生存,她泡枣空虚寂寞冷,她想被接纳但是不被人尊重,她不乱搞就饿死了,进而可怜可恨可叹。但是电影里,信息时间有限,难免就乱搞觉得是为搞而搞。其实说实话,2个女性角色中,白灵的行为更容易通过电影手法表现,并且让观众认可。 只是因为上面提到的总局威武,才只好靠小娥来撑撑台面。

但是在电影里,田的处理也不算好,床戏被删的什么也没剩下,演技非常虚假,整个角色过于现代感,很出戏。

【2.白嘉轩的味道和小说不一样了】

在小说里,作者是对白嘉轩有着褒义的,虽然是个农民,但是他豁达,沉稳,并不古板,象征了一种朴素的原生之美。可是在电影里,为了制造出冲突,只好把他性格的复杂性往极端和典型上靠拢了。例如小说里,白嘉轩其实是很有人情味的,比如他为黑娃求情。

另一方面,小说的“闲笔”很多与主线并无关联,比如白嘉轩一生的诸多婚姻,小说的第一章其实是非常具有文字魅力的,让人看的津津有味,但是却没法安插在电影的片头里。所以,除非白嘉轩是核心角色,否则他的味道定要衰减和改变的,正常现象。

不过在影片里,张丰毅的演技其实也没有很好的发挥,感觉只是呆和古板,没有什么人情味,无论是白稼轩和鹿三,或者和其他谁。

【3.朱先生,冷先生咋没了】

冷先生除了和鹿家有个姻亲,其他正经事也没干啥,所以删掉属于正常,加上也就是一个看病的,最多说几句怪话,纯属龙套。 在电影里,作为台词被提了一嘴。

只是这朱先生在小说里虽然戏份不多,但是他却是最招人喜爱的角色之一,本身起到了重要的点题作用,小说里对于“白鹿精灵”对于“历史”对于 “时政”,很多都是依靠朱先生的嘴说的。即使电影里把敏感的东西砍了,总该露个面吧,尤其是在剧情薄弱的地方,时间跨度大的地方,情节不连贯的地方打打剧情补丁多好,因此这个地方的改编,个人觉得有点可惜。

也许是导演觉得小说中的朱先生太神了,想不到理想的处理方法把。

【4.白灵以及白灵线的情节没了】

单从电影叙事角度来说,白灵其实是比小娥更能出戏的。因为她有转变,有成长,有面对爱人家庭和信仰的多面化处理,有革命者的坚毅,也有女性的柔情。但是即使删减戏份,白灵总要交代结局,但是肃反坑杀不能拍,整个人物也就可有可无了,所以虽很遗憾,也只能理解了。

【5.白家

二、三子,鹿家二子没了】

因为白灵没了,兆海也没有了纯属正常。本来白家老二可以和老大做个对比,但是既然白孝文和白嘉轩的父子冲突给减弱了,那也就删了吧。但其实棒槌山和借种的支线情节挺好玩的。

【6.白孝文被电影高抬了】

在小说里,作者暗地其实一直是在贬损讽刺的。例如刚结婚时候就一夜八次郎沉迷色欲,到了最后在主动去投伪军,起义时候心狠手辣。一系列的行为都说明了此人的人性之恶。

但是电影里,这种恶被正能量代替了。他从色欲熏心变成了功能障碍,满脸自然萌惹人怜爱,他主动投军买功名变成了走投无路被动拉壮丁。一个投机者的形象变成了受害者的形象。主要还是因为他最后成了我x的干部。应该说这种改编,把原书的犀利和批判削减得荡然无存,太可惜了。

白孝文的处理,在电影里实际上是很失败的。

【7.黑娃的个人魅力也衰减了】

黑娃这个角色,在原著中其实是最复杂的一个,横跨正邪,迷途知返,身上有人性的光辉,原始的欲望,广阔的善恶,以及命运的无奈。因此是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主儿。可惜改编后,丧失了最重要的“魅力”。虽然也打也杀也操也土匪,但是更像为了完成任务而存在。

【8.白鹿两家的概念被削弱,导致鹿子霖的行为和动机立不住】

在小说里,白鹿两家的斗智和竞争关系,被置于一个封建村落中,有利益一致的地方,也有争强好胜的地方。因此鹿子霖的坏主意,小算盘,不仅读者好理解,而且是有充足动机的。但是在电影里,因为没有白鹿的恩怨说明,导致了鹿子霖的行为非常孤立,孤立背后又没有什么动机来支撑。这让整个人物完全处于游离状态。

【9.鹿三 用力虽多 但是灵气全无】

在小说中,鹿三实际上是一个作者非常用力的角色,虽然看着很沉闷,但是他本身却很值得人体味。他因为守旧不认黒娃的媳妇,但是却因为闲话而看不下去杀了对方,不仅自己没想开,小娥临死时候还叫了声“大”,接着被附身,最后苍老病死,整个人的命运与封建伦理以及儿媳妇田小娥是挂在一起的。

但是在电影中,虽然喊打喊杀非常夸张,但是这股劲却没了。

【10.超现实的情节都没了,整个故事干巴巴的】

原著中关于白鹿原超现实的东西全没了,让整个故事干巴巴的,别的不说,如果小娥不闹鬼不附身,大瘟疫又怎样能证明和她有联系呢?吧附身、抓鬼、抓鬼未遂的东西都改了,那造塔就完全没有了意义。同样的道理,如果说没有了村子的前史,砸祠堂也就没那么大的伤害力了。

四.王全安版本《白鹿原》整体评价

优点:

1.几个自然景观非常的美,可以想象剧组为了等麦熟,为了等一个朝阳晚霞而耗费的心血,态度很认真。

2.置景尚可,道具和场景基本上不会让人跳出来。比如那个牌楼,土地里的雕像,别有视觉美感。

3.放映效果来说,很多影射现实的台词和段子,比如说“中国和苏联,把苏联换下去,我们上去不就得了”在电影里看效果是很好的。有几个段子处理得不错。

4.原生态的味道不错。尽管原生态有一些媚俗的嫌疑,但是方言、民乐的运用还是让电影有了别样的味道。

5.至少拍出来了播出来了。虽然问题爆多,但是考虑到种种不易,还是挺难得的。 6.一些演员还可以,一些演员的表演还是不错的,似乎是越次要的角色演的越好,比如收粮士兵。

缺点:

1.没拍明白,如果考虑到不是每个观众都看过“白鹿原”的原著,而且必须是3月之内透彻阅读的话,电影基本上拍的莫名其妙,除了能让人看懂田小娥的来龙去脉意外,基本上看得胡里八嘟。电影拍的必须要观众脑补,这是最大的缺陷。

2.电影的叙事视角很混乱。缺乏一个作为线索的角色,一会黑娃一会小娥一会嘉轩一会孝文。非常凌乱。比如三个孩子一个结局都没交代。虎头蛇尾不知所踪。

3.电影的叙事有些“想当然”,比如黑娃去当土匪,创作者想当然的认为观众就会知道,但是实际上,结尾黑娃冒出来的很突兀,观众会问,既然他这么爱老婆,为啥不接上山呢?

4.越是重要的角色,表演模式化越严重。这其实挺可怕的。

5.感觉导演耍鸡贼没耍对,王导《图雅的婚事》鸡贼耍得很好,又是民族问题又是爱情创伤,又是女性题材,很容易得到鬼佬亲睐,只是《白鹿原》的主线太弱,导致秦腔、麦田等意象没有产生什么效果

6.角色行为的主观化。角色行为很主观。比如田小娥和黑娃搞上的过程,鹿三杀人的过程。很多地方都缺少铺垫以及逻辑衔接,感觉角色完全在飘着走。

7.被动剪辑明显,比如田小娥尿鹿子霖一脸的戏,没看过小说的根本看不懂。

8.视听语言与故事信息量以及情节的错位。这其实也是导致影片难看的硬伤。导演为了讨好电影界和知识分子的视觉空间,与大信息量的故事结合的结果就是。一个电影的长度根本说不完事。演员的表演也被压着难以发挥。倘若能够更快的节奏,更充分运用照应、铺垫、渗透暗示等剧本技巧,至少故事会更加连贯和完整。

9.好多东西似乎拍了,但是又给删了。看剧照,好多东西都有,比如黑娃、孝文的结局,黑娃逃亡中的经历,黑娃和小娥搞上的铺垫,诸如此类。给删掉一方面是尺度,另一方面是长度问题。要是弄个上下集可能会好很多。

10.整个情绪节奏是错乱的。按道理说,黑娃出走、孝文当兵、小娥刚死应该是一个电影的故事中间点,结果竟然是倒数二十分钟……

总的来说《白鹿原》电影可以用失败来盖棺定论了。不仅仅是审查的问题,还包括了导演的个人能力欠缺,以及创作思路的偏差。

拍砸了也不能全部赖总局。类似的情节和味道,过了十年二十年还会有人反复翻看《活着》、《霸王别姬》、《小武》但是肯定没人再会记得《白鹿原》,这就是能力和品质的差距。

上一篇: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人物下一篇:电子政务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