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人大的比较

2022-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北大清华人大的比较

谈从清华、北大的农村新生比例看教育公平

【摘要】教育公平一直是教育领域乃至社会领域的重要话题,备受重视。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两所普通高等院校的每年入学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出发,分析教育公平问题,强调重视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保障教育公平。

【关键词】教育公平 农村学生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我国教育公平的问题体现在方方面面,除了性别和地区差异,随着新型城市化的推进,城乡之间的教育公平问题亟待改善。虽然国家和教育部已经明确阐明,在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概念下构建面向所有公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但为了真正保障农村学子的义务教育并提高其开放城市优秀大学容纳度是十分困难的。“寒门难出贵子”,对于农村学子能否通过自身努力考入优秀大学的疑惑越来越多,而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两所优秀大学的农村学生录取比例,我们能清晰认识到,追求公平且高质量的农村教育刻不容缓。

一、文献研究

杨东平通过对于农村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性的研究,指出研究型大学对于农村学子的容纳率并不高。这与新型城市化背景下人口变动的因素有关,但主要体现出的仍然是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随着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落实普及,农村教育有了很大改善,但整体水平依旧处于全国中下水平。我国贫困地区共有1100个县,而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占全国的40%,学生占全国的33%。农村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义务教育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杨东平教授认为,对于横亘在我国国情面前的历史教育差距,仅有高考这种形式是不够的,必须采取相应具有针对性的补偿措施。对于促进城乡间教育公平,在入学机会上应给农村学子提供补偿机会,用教授的话来说,这是为了保障“起点的公平”。

刘云杉等人在1978~2005年北京大学录取新生中的农村学生为对象,对于其不同身份群体、地域差异进行了研究,指出1978-1988年北大学生中出身农村的学生为29.1%,在城镇化转型、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的过程中,生育政策使家庭结构发生变革,农村学子在研究型大学的角逐中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因地域教育程度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官帽型数据为主的省市,大多地处边缘、经济落后,这些地区输出精英呈垄断趋势。北大招生实行按省分配录取名额、省内按分数择优录取的原则,掩盖了城乡地区之间存在的“先赋性”因素。因此,教授认为,跨入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处于地域之别,位于身份之争,其能否在新型城市化的阶段中能否更加深层的实现教育公平化,这更值得期待。

张旺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时产生教育不公平的制度原因。这体现在城乡之间的教育管理、教育投入、教师管理等方方面面,造成了城乡教育的巨大差异。改革开放后,为了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状况,政府出台了“一费制”“两免一补”“免费义务教育”等政策,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所以城乡教育不公问题仍然存在。张旺认为,我们应该落实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保持城乡一体化的个性化特色,加强投入制度的落实以及教师管理制度。

二、现状分析

通过查阅《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报纸研究发现,1989年高校录取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为43.4%;在1999年扩招后,农村学生比率上升,2000年为48%,2003年首次与城市生源持平;2005年农村学生的比例达53%;2012年农村学生录取人数占全国录取人数比例的59.1%。然而即使农村学生接受教育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他们进入研究型大学的比例却在下降。

以清北为例,北京大学在1985年农村新生比率最高达38.9%,而在2005年仅为17.7%,在2008年为18.5%。而与此同时,清华大学为16%。

2013年,北京大学首次公布了该校的农村生源比例,农村生比例达14.2%,较2012年增长1.7%。2014年,北京大学新生中农村户籍占18.5%,为近年来最高。2015年,北大录取农村学生的比例达19.14%,实现了多年连续增长。2016年,北大校本部共录取农村考生近500人,比例为16.3%;清华大学农村户籍新生约占录取总数的17%。

以清北为代表的重点高校中农村新生比例不高的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为此,研究型的高等院校从学校政策、招生计划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北京大学,在2015年启动筑梦计划;清华大学,在2011年启动自强计划,以此开辟专门途径来弥补农村学子在教育资源方面的空缺。计划实施后,2015年,北京大学录取农村学子比例达到19.14%;2014年,清华大学录取农村学子比例达到16.5%;2017年,清华大学通过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录取了352名考生,创下了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实施以来的新高。并且我国从2011年开始实行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政策,从2014年起许多高校实施面向农村学生的单独招生计划,这有利于促使农村学生进入高等院校的比率提高。更为基础的还应该通过改变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补充和更新师资来提升教学质量。国家也应采取相应措施来平衡城乡教学资源,缩小城乡教学差距,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提升农村学子的学习热情和学習效率。

三、原因探讨

虽然教育部、高校层面已经走出了有益探索,但教育公平的实现并非一路坦途。

1.基本国情

从我国国情来看,城乡差距仍然是横亘在我们面前最困难、最基本的教育国情。虽然都认为高考是寒门子弟鱼跃龙门最便捷的通道,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约束,仅仅通过高考中形式上所达到的公平是不够的,所以研究型高等院校,如北京大学,2015年启动筑梦计划;清华大学在2011年启动自强计划,专门开辟相应途径来弥补农村学子在教育资源方面的空缺。在教育公平方面,我们首先最需要的是有质量的教育,因为只有质量高的教育才可以充分提高和展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当给予他们提升的途径时,他们才能够抓住机遇,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公平。而对于保障教育质量,有合格优秀的教师至关重要。

国家如今对于人才的选拔具有多样性,“人才”的定义不再是高学历高智商的人群,我们还需要社会经验丰富、创新精神素质高的综合型人才。而農村学子多从小进行农活或者多多少少帮助家里维持生计,参与劳动生活,大多具有艰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而由于农村教育实力和资源的短缺,农村学子更需要从小培养自主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确立更高远的目标,拥有更具有驱动力的学习动力,为了“跳出龙门”,相对来看,需要付出比城市学子更多的努力。而如今,“上大学不一定能改变人生”的言论也层出不穷。如今社会氛围的改变,农村学子不仅很难保障“起点的公平”,而“过程的公平”也很难深入。农村学校大多重视对于学生书本上的教育。而对于如今城市实行的“互联网+”等教学模式,农村学子很难快速适应。高考的题目大多结合当时的时事新闻和热点考查。如果对于过分偏远、消息闭塞的城镇来说,农村学子将很难及时接收到信息,也会成为一个短板。

2.家庭背景

不容忽视的是,家庭背景、家庭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学子首先从农村走入城市,家庭背景对他们的确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经济实力的不足,在北上广等研究型大学密集但物价较高的城市来说,即使可以申请到奖学金的补助,生活费对于他们也是一笔极大并且令人头疼的开销。由于家里背景,他们往往有着负担家中经济重任的角色,“北漂”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大多人的选择。来大城市打拼的代价极大,农村学子需要更加健康的体魄、更加坚强的意志、更加理性的头脑,来选择自己的求学和工作道路。

3.个体现状

对于个人而言,已有研究型大学反映,由于城乡学业水平差距较大,部分定向招收的农村学生难以适应学习。不同学生从小家庭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就存在很大不同。从小上补习班、学习奥数英语的城市学子对于学科的启蒙教育首先优先于农村学子,因此农村学子在各阶段的升学过程中处于普遍劣势。农村学子对于普通话、英语、计算机的运用不如大部分城里的学生,而表达、社会交往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培养,从而才能适应学习生活、胜任学业。大多数的农村学子进入研究型大学求学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能够顺利的进入社会,而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极大代价,不少农村学子不禁反思上双一流大学的意义是否仍然巨大。

《中国青年报》曾在2018年发表过一篇名为《农村孩子考上北大,然后呢?》的记录型文章,里面记录了数名从农村、从建设工地考上北大的学子在入学后的学习体验。一名在建筑工地上给父亲帮工考到北大的学子以前认为,从小到大学习是最不累的事情,在他的生活成长环境里,几乎所有人学习的目标就是为了考上北大。“考上北大,就相当于半只脚进入了上流社会。”可刚进入北大的他,发现“考上北大似乎也改变不了什么”,“都说要守家乡,使这片故土富饶起来,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做”,他说到,因为从小不熟悉电脑上的Word、Excel,在第一年计算机课程上险些挂科;因为从小英语底子不好,在英语公开演讲和学习哲学课时,同学们都可以随时随地尽情发挥,吐露出一口流利的外语,而自己提前准备一夜却都赶不上。“压力很大啊。”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显示,自招和农村专项考生考入大学后的“容纳率”相差甚远,过半的自招考生都可以很快适应校园生活,而能达到同等水平的农村学子大约只有一成。

2018年1月,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面向受资助的2017级学生发布问卷。135份问卷中,6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基础差,50%感觉自己缺乏自信并且不擅长社交,68%的人没有明确的学业规划。好在北大的资助体系足以令学生不花一分钱也能完成学业。“努力一定会有回报的”,他渐渐开始学习打网球,去参加社团,去参加一些“更好融入同学”的活动,渐渐地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开始关注农村和工人问题,和身边的同学老师时时交换意见,慢慢地受到更多认可,他意识到“这所学校的可能性更多”,发现只有对某个事物感兴趣,对集体的关心才是恒久的动力。“农村学子不需要逃离原生家庭,这反而是他们行动力的源泉”,尽管和一些城市里的孩子看待问题的角度会产生不小的歧义,但他清楚地意识到,两种认识方式是平等的,是可以相互帮助并获得尊重的。

四、对策

1.高校层面

北大和清华等研究型院校应坚持当前面对农村学子的录取模式,在录取地区、录取条件以及入学后对于农村学子的专项辅导程序,都应再进一步完善化。对于其经济上的资助进一步落实到位,引导农村学子通过自己的选课模式、社交活动一步步融入当前城市化节奏过快的生活中去,使他们入学后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在踏入城市后仍能体会到城市和学校为其营造的一种“归属感”和“容纳感”。

2.国家政策层面

“农村学子入学难”的问题也应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在政策支持和保护上侧重于农村学子教育资源的分布,为其提供更加面向现代化、面向科技化的多元教育。同时,加强农村地区教育政策的倾斜,不仅仅是资金、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教育资源尤其是师资资源的优化,从短期来看,中心校、兄弟校的建立一定程度上起到改善作用;从长远来看,人才强国的国家战略需要落到实处。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建立,网络远程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国家教育部门也可以尝试从远程教育方向向广大农村地区投放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如省级名师在线课堂等,可以为农村学生搭建接受优秀、先进教育资源的平台。

3.农村学子

作为学习的主体,农村学子也不应建立“学习只为逃离原生家庭”的想法,努力为自己和家乡的明天拼搏,相信努力学习可以改变一切是第一要务,坚持“知识改变命运”,抓住一切机会学习知识,提高自己,为人生创造更多的可能。同时,学子也不能以考上大学、进入名校为重点,在进入大学后,应努力通过各项社交活动,多学多听,融入现代化城市和大学,更好的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回馈家乡回馈社会,实现人生更有意义的价值。

四、总结

结合以上分析,清北农村新生比例的问题不仅仅是重点高校的问题,更是当今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问题的一个缩影。不管是农村学子入学后容纳率不高,还是城乡教育分配不公的问题,都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学校、个人的多方面努力。前路漫漫,令人欣喜的是,多年来努力的成效可观,最终我们的目标都是为了追求公平和高质量的农村教育,从而从根本上保障每个学子公平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兼顾效率与公平,优化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为社会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杨东平.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教育的挑战及应对[J].教育发展研究,2016,(3).

[2]刘云杉,王志明,杨晓芳.精英的选拔:身份、地域与资本的视角——跨入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1978-2005)[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5) :42.

[3]张旺.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公平的时代诉求[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2,(11) :9.

[4]程盟超.农村孩子考上北大,然后呢?[N].中国青年报,2018.

作者:徐以卫

第2篇:北大,清华,人大的比较

很多人生平的第一次骄傲感,是从戴上北大或清华或人大的校徽开始的。这种骄傲感使这三所学校的毕业生往往在几十年沧桑之后,依然自称“XX人”以缅怀那个留住他们黄金岁月的地方。

从每年七月全国举子纷纷的高考看来,这三所学校的录取分数几乎在每个省都排在最前,加上它们的位置在北京,实际上在许多地方的考生心里,这三所学校代表着中心,考生的向往甚至包含了某种类似朝圣的意味。这三所学校在过去与今天都网罗了无数民族的精英。

共处在海淀区的这三所名校,由于诸多因素的不同,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风采各异。

传统*烙印*性格——不同风格气质

一所名牌大学能给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打上烙印,包括气质、性格,甚至到举手投足。

在采访了三校的许多学生之后,得出了关于三校学生的一些第一印象。北大生是自由民主开放带有傲气;清华人是严谨勤奋稳重但活跃不够;人大学生则是务实活跃、社会活动能力强,政治素质很硬。当然,随着历史的前进,一切都在发展,三校学生的身上也折射出更多更复杂的时代精神。

北大人的辉煌甚至可以上溯到清朝,那时北大的学生都身份极高,连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喝口令都得是:大人齐步走!(北大生的傲气也许发源于此吧)北大人最早喊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但整整一个世纪以来,北大人身上却似乎一直保持着中国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一些特质,有极强的书生气。北大源于中国传统的这种风范和魅力,也许要在将来,人们才能认识到其价值和影响,甚至要高于她曾经首倡的一些最明确无误的精神和教义。

人大不一样,在人大的学生身上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就是参与意识,在许多方面都是如此。一位人大大四的学生说:人大的学生“入世”的愿望似乎更强,这里的同学有政治抱负的也相对多一些,人大学生的政治抱负与北大的不太一样,北大生的抱负带有理想化色彩,而人大的学生更多的则是立足于参与。另外人大的学生的政治素质明显的高,有很强的历史使命感,这也是推动人大学生奋斗的原动力之一。

与北大流淌的文人气相反,清华则以其理工科学院的特点,把现代文明追求精确重实干的精神表露无余。与北大人悠闲甚至显懒散的脚步不同,清华人更象一张拉满的弓,他们步伐更迅速,眼神更坚定,表情更肃穆。

当北大人徘徊于未名湖畔,人大人奔跑于教二与学活之间,清华人鼓着腮帮子奔向球场的时候,我们有更多的东西需要思考,某些几千年来深埋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不同气质在这群精英的身上也有不同的体现。北大生追求娴静潇洒的心灵状态,清华人追求刻苦的劳作丰硕的成果,人大人追求的或许更类似于儒家精神的入世——在我们的入学通知书上便有着李文海校长亲笔书写的:“治经世致用之学”。这些特质是如此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过去,也必将同样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未来。

北大的学生比较傲,每次出事了都想走在最前面,清华则恰好相反,稳重冷静,即使在最躁动的日子里,仍有不少清华学生可以踏踏实实地进行着往日里上自习下自习的程序。人大的学生介于两者中间,他们有激情,但是与北大生不同,他们的身上似乎载着更多纪律感和历史责任感。

就业*考研*出国———不同的奋斗历程

从校史看来,北大的历史是最长的,但北大人在经纶世务方面比不上清华人和人大人。若以一个人不同的人生阶段作比,则北大是青年,清华人大已是中年。青年有青年的敏锐,但也会有盲动和偏执的成分;中年有中年的务实,但也忌讳流于刻板,陷入僵化。

从更大的时间跨度上审视,清华与人大的学生似乎更容易成为社会的主流和中坚。北大的学生往往喜欢对现实带着批评、怀疑的目光。而人大清华培养出许多学生能比较快地成为各领域里的出类拔萃者,进入领导层。

由于三校的不同特点,使得这方面差异也挺大。对清华北大的同学来讲,就业的压力相对小一些。

数据显示,1998年北大考研的本科毕业生有597人,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27%;出国的有302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13.6%。

清华的比例更高,1997年清华就已经有1113名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占当年本科毕业生总数的46.3%,到1998年清华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人数达历史巅峰,共1370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55.6%。1998年出国本科毕业生为379人, 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5.4%。

人大的情况有所不同。我校学生处就业办公室的文书锋老师告诉记者,人大每年考研出国的毕业生有20%, 剩下80%的同学要就业。

人大因为以文科为主,不少专业的学生对考研的要求不像理工科那么迫切,(如果你是在清华学核物理之类高深技术,只拿个本科文凭就出去几乎什么事情都干不了。但文科的情况不一样。由于考研和出国的分流较少,就业的人就增多多了,找工作成了大四甚至大三同学生活的一个主题。

学生处处长马俊杰老师说,人大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全国高校中最好的。在全国普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下,人大的一次就业率仍能达到90%以上。文书锋老师介绍说,今年本科毕业生共1389人,迄今为止已有650人正式签约,占了一半以上,有四分之三已经落实(包括考研出国)。毕业的研究生有1031人,67%已签约。从就业质量而言,也比较高。

就供需比率而言,北大清华能达到1:4以上,人大稍低一些,今年的供需比是1:3。文书锋老师说,清华北大理工类的学生很多去了基层工作,人大的学生则大多想去国家机关或从事管理工作文字工作,而这些单位一般不会大规模地招人,不像清华北大的学生有时一个单位就去三四十人,我们“适于零售,不适于批发”。

不过,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据学生处的调查问卷)看来,人大的学生无论在综合素质还是专业知识方面都比较好,能很快进入角色,但据反映学生的外语水平不够。

第3篇: 一个班考上16位北大、清华、人大研究生的故事

生而为赢的坚持——一个班考上16位北大、清华、人大研究生的故事

一个培训班,48名同学,16名分别被清华、北大、人大录取,这是发生在刚刚过去的2012考研北京跨考考研基地的真实故事。

根据统计,跨考魔鬼集训营今年总共有2200多名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被“985”录取的多达500名。“我们过去也有很多同学考生清华、北大等985,211名校,对这个通过率早就习惯了,但今年一下子有这么多学生考上北大、清华、人大,在跨考是第一次。” 该班的班主任孟老师继续补充说,“这48名同学当中,大部分人的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同学来自二本、三本甚至是不知名的院校,还有

7、8个同学是工作数年之后再回来报考的。而且,和其他来参加集训班的学生一样,这个班的同学有超过80%是准备要跨专业考研的。这就意味着,他们报考的难度更大、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

除了科学的训练方法,师生们都将成功归结于考生的平常的心态和不平常的坚持,通过这样的坚持,他们在创造自己生命中的奇迹。

渴望,是一种力量

崔馨予,

本科院校:吉林大学 新闻学

录取院校:北京大学 新闻学

总分:353

还没来到集训营之前,崔馨予的目标就已经非常坚定。

她有着非常严重的“名校情结”:非北大不考,非新闻不上。追问为什么,她说这是她从小到大的一个梦想:高考的时候因为5分的差距和北大檫肩而过,为梦想远赴吉林默默积淀。好不容易等了4年,她决心一定要在考研时候拼一把,圆梦北大!而相对于那些一考再考、甚至三战四战的考生而言,崔馨予是非常幸运的。首次考研,她就以政治6

8、英语6

5、专业课1

12、10

8、总分353分的成绩杀进复试,并顺利通过,最终录取。

崔馨予参加的是跨考的“魔鬼集训营”。回忆起自己100多天“魔鬼之旅”时,她感慨万分:“自从来到这里,就再也没有从前那种无所忌惮的放纵了。大家的目标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连节假日也不例外。我每天的生活都如流水线:早上6点30分起床,洗簌。进教室,先晨读30分钟,单词测试,紧接着8点30分开始上课;中午半个小时吃饭,然后立马回到教室捧起书本,实在是困得不行就趴在桌子上睡一会,下午2点开始接着上课,一直到晚上6点;晚饭时间半小时,然后就继续晚自习,偶尔有测试;晚上11:30熄灯就寝。

但这样高强度的学习,她仍然觉得不够,集训营的老师和同学发现她时常半夜偷偷开着手机的灯光在看书……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大半年,直到考研结束。崔馨予感叹自己之前从来没有这么坚持过。“原来,梦想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让人忘记了那些路上的曲折和挣扎,只有勇往直前的信念。”

我要逼自己一把

袁斌

本科院校:上海交通大学 运筹学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 运筹学

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袁斌,考研之前在上海一家待遇不错的公司做企业管理工作。进到公司面对庞杂的工作任务,他发现自己在本科四年时间里学来的有限知识很快捉襟见肘, 而且公司多数同事都是研究生学历。无处不在的压力,让他暗下考研决心,人生不能这样活着。

魔鬼集训营里的备战考研生活很枯燥!同学戏称这更像出家。从职场回过头来当学生,巨大的身份转变让袁斌更感痛苦!特别是经历了大学将近4年近似“放羊”式的散漫学习,以及工作初期从不沾书,突然进入如此之高强度的复习阶段,各种各样的不稳定情绪常常会出现。所以他刚入营时学习进展缓慢,心理压力特别大。这时,负责心理咨询的张老师分享了自己怀孕期间辞职考研成功的经历,帮他缓解了不少压力!

而且,这里课程也让他有所收获,“我最喜欢李擂老师的数学课,他讲课的语速极快,如炮弹连珠一般,把知识点“射”入大脑里面。” 他笑着做了一个手枪瞄准自己头部的动作。

新的室友小杰、阿力也给他很多鼓励。每晚回到宿舍,他们总是会因为没有浪费这一天而庆幸,因为学会了一道难题的解法,或者英文阅读的进步而感到兴奋。这让他更快地适应了环境,学习效果显著上升。

最后半个月,辅导班的课程排得非常满,公共课、专业课、晚自习、答疑、测试,一天至少14个小时。虽然回到宿舍头晕脑胀,但大家都特别认真,毕竟是关系自己前途的关键时刻,大家都拼命向前冲。在这种除了学习没有其他任何干扰的氛围当中,袁斌只用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充实”!

经过三次阶段性测试以后,袁斌对自己更有信心。刚入营的时候本想报考北京理工大学,但是经过了和专业课老师的多次沟通,他改变目标,挑战清华大学运筹学。学校的改变,让他更加发奋学习……

成绩下来,他成功了。这样的阶梯辅导体系和的魔鬼集训的氛围,让他感觉自己有了脱胎换骨的感觉,幸福的味道四处充溢……

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周容光

本科院校:南京航天航空大学 空中交通管理与派签

报考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金融硕士

总分:350

““初试成绩不是很理想,我都快放弃了,连导师我也不想联系了,但班主任一直都在鼓励我好好准备复试,不到最后绝不放弃,后来我认真准备,终于顺利通过了复试。”周容光是向往考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用老师的话来说:“是个大帅哥。学习非常认真刻苦,平时连一分一秒都不愿意放过,课间都用来背单词,大部分的课外时间也不太愿意外出活动,都用来和老师、同学们讨论问题。”

周容光说:“我复习的时间不算特别长,基础也很一般,刚开始专业课确实有点吃力,但是很幸运,只要我提出补课请求,任课老师都能为我挤出时间。”老师的敬业态度让他倍感珍惜。

但周容光初试的成绩不算太好。3月初试成绩公布:政治66,英语64,数学120,专业课100,总分350。这样的分数,能不能过复试线都成问题,更何况他报考的是人大最热门的金融硕士。当初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为他捏了一把汗。连他自己都没想到日以继夜的辛苦努力居然只考了这么低的分数,“距离我原来估分足足少了30分。我想人大基本没戏了。”

虽然国家线还没公布,但周容光已经基本放弃了考研成功的梦想,开始了找工作的准备。就在这个时候,他的班主任肖老师主动打电话给他,给他分析了今年人大金融硕士的复试线走势,认为进复试还是有一定的希望;如果过不了,凭借他的分数,尽早调剂到一所比较好的院校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并且肖老师告诉他:过往的经验说明,如果过了初试的话,复试上基本没有过不了的。

班主任的话在很大程度上舒缓了他的心理压力。周容光一边等待复试线的公布,一边准备复试。

3月中旬,人大的复试线终于出来了,周容光以险过低空飞过复试线,顺利进入复试!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久违的笑容。

不过他的心里也很清楚,从这时开始,考研第二场战役才正式打响。在中国人民大学这样的名校,复试所占的分数比例非常大,淘汰率一般在1.3:1到1.5比1的幅度。以他的初试成绩,要想在高手林立中完美翻盘,难度绝对不会比初试底。而留给他的时间,却剩下不够1个月。

这个时候,他的一位准师姐,去年成功考取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专业的陈佩潞给了他极大的支持。作为2010年跨考考上的学员,她在今年被集训营邀请回来担任了周容光的专业课老师。对于如何准备应对人大金融的复试,她比谁都更加清楚。得知容光进入了复试,她十分高兴,指导也更加细致、严格。

“一定要注意英语复试的专业名词。”于是周容光每天固定有2个小时大声朗读金融专业英语书;

“**老师很有可能会问到这几个问题……”于是周容光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啃了5本经济相关教材,每天还得写一篇专业心得报告;

“你还要注意面试时的礼仪。”于是周容光还得开始“臭美”,每天对着镜子作自我介绍……

数不胜数的细节,让周容光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特别是在复试现场,陈老师的话好象一直都在耳边响着:“从来没有想过你会考不上。”那么轻、那么轻说出的一句话,却好似一直刻进了心里。

他果然超常发挥了。得知自己将被录取的消息,周容光第一时间给班主任打了个电话,电话里头的他,高兴得语无伦次,像个孩子一般。

“我的胜利,是全体集训老师共同的胜利!”

从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系到人大英美文学,从山东理工大学会计到人大税务硕士,从北航软件到人大经济学…… 他们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奇迹。在给跨考的师弟师妹们分享经验的时候,从浙江财经大学考到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陶奕宏淡定地说:我一直梦想进入北大,并一直为此奋斗,没有理由不成功;我也一直在寻求最好的方式来帮助自己成功,也没有理由不成功。魔鬼集训是我人生最值的选择。只要不抛弃梦想 ,不放弃追求,并能为之不断的创造成功的条件,每个人都会创造向我这样的奇迹!

第4篇:清华、北大、人大保送生考试揭秘

清华、北大、人大保送生考试过程"全揭密"

[匿名] 赏心悦目留言:谁有保送面试的经验介绍一下,谢谢。

以下是2006年南外保送生到北京面试的部分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北大:仅需面试,答题要技巧

北大的保送生考试仅有面试。考试过程为:先进行2分钟自我介绍,然后进行英语口试,主要是阅读英语短文后回答问题,最后考官会随机问一些问题,涉及文学、科学、地理等各方面。此次南外参加北大保送生考试的学生共有8名,由于在考试中表现出色,目前北大方面有初步意向全部录取。

报考北大西班牙语系的学生宋凯茜认为,北大的保送生考试专业性不强,只要平时多关注一些新闻,对一些事件有自己的看法就可以,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如这次她考试时,考官就问到了对“13亿人口日”有何看法、去年全球最大的新闻是什么等问题。考生孙皓则觉得,考试过程中时不时给考官来点小幽默,可以使气氛更融洽。

清华:笔试较难,面试重细节

清华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考4门课程,上午考1小时数学,下午3小时文科综合(历史、政治)或理科综合(物理、化学),以及语文、

外语3张试卷。面试每人有10分钟时间,2分钟自我介绍,8分钟自由提问。

此次南外共有5人参加清华保送生考试,多数考生反映笔试部分偏难。考生施洋说,数学的1小时考试有10个填空题和4个计算题,题量很大,很难完成。语文科目的作文题新颖,要求以“代际、沟通、差异性”3个关键词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这种题型在平时考试中没出现过。学生方晨也反映文科综合考试的试题很难,这些题目翻教科书甚至百科全书都不一定能找到答案。

面试部分,考官比较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8分钟的自由提问涉及到很多生活中的细节。如考官在面试杨尔汝时,问到了她名字的来历、平时喜不喜欢上网,知道她是某论坛的斑竹后,又问当斑竹要具备的品质。考官还问“谁送你来北京参加考试的?”

人大:笔试三门,面试重特色

人大的保送生考试也分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笔试考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门考试时间为2小时。面试先作自我介绍后,考官根据介绍随机提问,面试时间约10—15分钟。

今年参加人大保送生考试的南外学生共有2人。考生赵韵认为,语文试卷与高考试卷有很大不同,考文言文的部分很多,要求给很多文言词注音解释,文言文阅读还要求讲述文中某一事件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还有根据“锲而不舍”写一篇议论文。另外,试卷还有包罗万象的知识

填空。数学除了要有数学基本功外,还要用奥数的思维模式换角度思考。外语试卷不难但需积累词汇量。

对于人大的面试,考生康康觉得自我介绍非常重要。一般考官会根据考生自我介绍提问,所以介绍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介绍自己熟悉的东西。康康在自我介绍时提到了自己曾参加英语节,于是考官问到了在英语节学到了什么、在学校怎么组织这样的活动等问题。

高考保送生面试感受——名校招生重素质

不能做“书呆子”

06年获得北京大学西班牙语保送资格的宋凯茜说,北大出的题目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知识面很广,看上去要求很高,实际上也并不难,只要平时多关注社会,关注新闻就可以了,但关键是凡事要有自己的见解,千万不能做“书呆子”。比如她在口试中就遇到这样一道题:你对13亿人口日有什么看法?她的回答是,媒体对第13亿小公民的强烈关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干扰了他们全家作为普通人的正常生活,这种做法恰当与否值得思考。这个回答让5位考官连连点头微笑。在问到如果她到北大后将开展什么样的社团活动时,宋凯茜的大胆回答也让考官耳目一新,她说,北大人文气息很浓厚,但据她观察,整个北大都没有学生超市,她到北大后会考虑办个学生超市,为北大增加点商业气息。获北大德语专业保送资格的李萱是个文学爱好者,中学阶段就发表过不少习作,在考前所填的表格中,李萱列举了一些自己的作品。

没想到,面试时,她的一篇文章竟被教授当成问题提了出来,更让她意外的是,这位教授的话语间明显对这篇文章中观点持不同意见。但李萱还是坚持了自己的观点,并有理有据地加以说明。问题答完后,教授点头赞赏。面试结束后一位北大外院的负责人还称赞说,这位考生答得太好了,能坚持自己的观点,真想给她打满分!

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在几所高校的考试中,除了考查考生扎实的学科知识外,主考官们在面试中都特别看重能力。也许考生们的回答并非是考官们心目中的标准答案,但只要言之有理,从中体现出考生某方面的素质,一样会博得考官们的称赞。报考清华大学的施洋说,她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新交通法有一条规定,司机撞行人后,即使是行人全责,司机也要赔偿30%%,这项规定合不合理。施洋一口就答了个不合理,并说了自己的理由。这让几位考官面面相觑,反问她,既然不合理,为什么要出台这项规定。施洋镇定了一下情绪,又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进行阐述。这种全面看待问题的方式显然让考官很满意。几所高校的面试中都有自我简介一项,而考官们对此也特别重视,往往会围绕你认为的“亮点”穷追不舍。报考人民大学的康康说,在面试自我介绍时,他说自己曾在学校英语节中表演过一个英文短剧。考官马上追问,在这个节目中你学到了什么?心理素质很关键

获北大日语系保送资格的曹集云说,自己的面试还颇曲折,在他读完一篇英语文章后,一位考官针对其中的一个发音纠正他,并说,你确信你的发音正确吗?曹集云说确信。没想到考官继续追问,你确信吗?来来回回反复了好几次,这让原本自信的他也有点怀疑了,不过他很快镇定了情绪,坚持己见,并从容地回答了下面的问题。也许正是这种沉着冷静的态度赢得了几位教授的共同赞赏,日语系和阿拉伯语系的两位主任还争着要他。曹集云在南外是体育部部长,平时经常要组织活动,虽然耽误了不少学习时间,但他认为这种经历对自己很有帮助,锻炼了自己处事的能力,遇到意外的情形也能迅速镇定下来。心理素质好在面试中的确能占到不少优势。康康在回答“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时,说了几句后突然发现自己压根就忘了这本书的内容,一开始紧张得汗都出来了,好在他马上调整情绪,老实地承认说这是他小时候最喜欢看的,现在有些忘了,不过现在最喜欢这样的一本书„„这个转折似乎也并没让考官反感,反而对他的应变能力颇为欣赏。

第5篇:北大清华的大师们

2011-03-27 19:01:

53最早接触的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和尚是河北的释明海法师,哲学学士。后来又认识了他的师弟,毕业于北大地质系的明影法师。一次偶然的交谈中,得知“文革”之后,前前后后约有5位以上的北大校友出家为僧。

上周末与家人去北京西北的凤凰岭爬山,在刚刚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的龙泉寺,验证了一个新的情况:最近两年,大约有七八位清华大学的博士或博士后出家,龙泉寺是他们的重要道场。用一位法师的话说,清华后来居上,出家人数一举超过了北大。

晨钟暮鼓、梵呗僧袍、念佛、坐禅,这样的修行生活显庆法师已经过了一年有余。在成为法师之前,他的名字叫邓文庆,拥有令 人羡慕的北京大学硕士头衔。但是毕业之后他选择了出家。

邓文庆的出家过程简洁而迅速,事先并未告知父母,也没有告诉其他亲友。“毕业之后就没有了他的消息,有说在某个中学教书的,也有传说他出家了,但是也不确信,直到看到报道才知道。”一名哲学系的同学说。

邓文庆的事之所以被报道出来,是因为北京大学“耕读社”和“国学社”的80名学生来到凤凰岭龙泉寺体验生活,他给同学们讲课,被认了出来——当年的邓文庆,曾是“耕读社”的首任社长。

与许多人想象的不同,这些“天之骄子”们选择出家,大多不是因为感情困惑、生理疾病等原因,而多是先接触了佛教理论并为之吸引后作出的一种人生选择。

现在广东四会六祖禅寺的登觉法师,出家前是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的硕士生。他回忆说,自己学社会学就是想帮助别人解决心理烦恼,但是总觉得学到的理论连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后来接触了佛教,觉得这是解除心理烦恼的好办法。于是他放弃了学位,迅速出家了。

在家,还是出家

选择出家修行这样一种人生的,当然并不止于年轻的学生。明影法师就是工作多年之后才接触佛教的。1989年毕业于北大地质系的他,曾经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公务员工作,先在北京市海淀区,后在深圳市。

虽然工作优越,但是理科出身的他总爱对许多问题探究本来,越探究却越困惑。后来遇到了净慧法师,他觉得“终于找到归宿了”,于是在2001年成为他的校友明海的师弟。

曾经看过早期《今日说法》的观众,或许会记得经常在节目中担任嘉宾的两位气质优雅的女法学家,一位是中国人民大学的范愉,一位是北京大学的王小能。而后者,已经于2003年出家,法名衍能,现在五台山隐修。

现在的衍能法师,仍然不愿意接触任何媒体,她表示只有在修行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敢和别人讨论在家出家的话题。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她出家前已经评上教授职称,工作顺利,经济宽裕,身体健康,也有美满的家庭。

曾任北京大学素食文化研究会会长的哲学系毕业生王文利对记者介绍,王小能老师出家前一直是研究会的指导教师,所以接触较多。她学佛多年,同事学生都知道。“她早就戒了荤酒,自称在家是„一锅两制‟。她很早就计划要出家,但是她师父,香港的一位高僧,劝她等孩子大一点再出家。所以她出家是早晚的事,家人也都早有预期。”王文利对记者说。 同样在五台山,还隐居着一位曾经非常有名的出家人——曾被誉为“第一神童”的宁铂。现在他在佛教界已小有名气,但却不再愿意谈起与“宁铂”相关的往事。

资料

龙泉寺有多位北大清华高材生

两棵600多岁的巨柏散发着苍凉的神秘气息,一左一右守护着千年古刹的山门――从北京西山凤凰岭自然风景区驱车行驶一刻钟后,龙泉寺到了,传闻武汉伢柳智宇放弃了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要来此出家。

据居士和义工们介绍,龙泉寺内隐居的“真龙”不少:既有北大的也有清华的研究生。目前寺内排队等候剃度的净人众多,一些外地新建寺院,专门来这里寻找优秀人才。其中有位北大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寺里当了3年多义工,一手建起“龙泉之声”网站,去年正式剃度。还有一位名校高材生,离婚后把百万家产留给了妻儿,孑然一身来此剃度。

此前媒体报道过的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邓文庆,毕业后在福建莆田广化寺剃度出家,人称“显庆法师”,2006年来到龙泉寺。他父母先规劝他还俗,后也成为龙泉寺居士,跟在儿子身边。不过显庆法师现已离开龙泉寺,在另一家寺院挑大梁。他的师兄、现任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柏林禅寺方丈明海法师,是北大哲学系八七级学生,他于毕业的次年――1992年在柏林禅寺从净慧老法师剃度出家,现在已是佛教界有名的高僧。

与许多人想象不同,这些“天之骄子”们选择出家,大多不是因为感情困惑、生活所迫等原因,而多是一种人生选择。龙泉寺的僧人告诉记者:“我们是在用另一种方式为社会服务。”

据《长江日报》

人物

北大耕读社――“三任社长都出家”

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生柳智宇曾经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国深造,并且得到一笔全额奖学金;另一个是到位于凤凰岭一带的千年古刹龙泉寺,遁入空门修习佛法。今年6月,这位从中学起就被称为“才子”、“大牛”的北大毕业生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他选择了后者。

在北大就读期间,柳智宇曾经参加过学校里的两个社团,一个是禅学社,另一个是耕读社。2008年起,柳智宇连续两年任北大耕读社社长,不再参与任何禅学社活动,已然淡出禅学社。

对于北大耕读社的社员们来说,柳智宇的选择其实并不出人意料。一位不愿具名的耕读社前社员对本报记者透露:“如果算上柳智宇,我们这个社团,三任社长都已经出家了。”据他介绍,第一位出家的社长就是耕读社的创办人,原北大哲学系硕士邓文庆。

“这件事情涉及别人的个人隐私,对他的选择我也不好表态,但是我们很多社员对此并不认可。”这位前社员说。

为什么有这么多高知出家?不是说科学知识越多,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就越强,人们的宗教性就越弱吗?北大清华的学子们出了什么问题?

实际上,类似的疑问在90多年前的美国就出现过,并有过非常专业的研究。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刘巴(James Leuba)以《美国科学家名人录》(American Men of Science)为据,随机抽样,询问科学家是否同意:“我相信一个对他祈祷可以期待得到回答的上帝。”刘巴想证明科学家是非宗教的,但令他吃惊的是,有41.8%的人选择了“是”。这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比例。

1996年,埃德华"拉森(Edward J. Larson)和拉瑞"威赞(Larry Witham)复制了刘巴的研究,发现39.3%的科学家选择了“是”。他们的结论是:82年以后,科学家对上帝的信仰并没有衰落。

与北大清华毕业生出家为僧联系起来,笔者想说的是:知识多少或许与宗教信仰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在很多人的想象中,知识多了,人的宗教性会降低。从上述中美两国的经验看,这样的想象也许还值得探讨。在宗教社会学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学派,认为人们的宗教需求基本是稳定的,不会因为一些偶然的因素而改变。在宗教产品不充分的情况下,人们会以家族、国家、事业等宗教替代品来满足自己的宗教需求,但需求本身并没有大的改变。这一理论对于我们理解最近半个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或许很有启发。

有没有理论解释在出家方面为什么清华的学子后来居上呢?也已经有成熟的研究成果供我们参考。1969年,卡内基委员会对60,028名美国学者作问卷调查,发现科学家的信仰比例与其学科的科学化程度成正比。越是科学性强的学科,其科学家的信教比例也越高;反之则低。60%的数学家和统计学家自称“宗教人”,排行第一;其次是物理科学家和生命科学家,55%。倒数前3位则是人类学家(29%)、心理学家(33%)和社会学家(49%)。研究者的结论是“最不宗教的人在最少科学性的学科中”,这些人之所以倾向于非宗教,或许是因为他们的学科不太够格成

为发达的科学!

以此推断,似乎未来北大出身的和尚,要从数量上超过清华也难。

附:

□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

——爱因斯坦

□在二十一世纪开始的时候,以“弦论”为代表的物理学,真正步入“缘起性空”的禅境了。

——中科大前校长,科学院院士朱时清

□佛教不仅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彻底的学理,科学造诣愈深者,愈能解释佛经中素不能解的真义。

——中国现代科学家尤智表

□辩证法在佛教徒那里已经达到比较精致的程度。弗里德利希·科本送我两卷他的著作《佛陀的宗教》,这是一部很重要的作。

——卡尔·马克思

□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

——梁启超

□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佐科学之偏。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辅佐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孙中山

□佛法的广大精深,余所素信不疑者也。

——陈独秀

□释迦牟尼其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

——鲁迅

□佛教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

——朱光潜

□我本是科学家,对科学很感兴趣,我对佛教同样感兴趣。我个人认为佛法和科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如果我们要悟得正觉,我们须以佛陀所教示的方法去切实修行。

——沈家祯

□佛学广矣、大矣、深矣、微矣,切于人事,证于实用,实天地间最高尚圆满、深切著名之学说也。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

——梁启超

□佛学之博大精深,虽有圣哲无所措手。

——康有为

□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注重和依据实证的宗教。

——尼采

□无常的社会观,菩萨行的人生观,引导我走上革命道路。

——瞿秋白

感谢

分享到

推荐 3人

1人 喜欢 喜欢

2011-12-27 07:19:20 地下室人

很有意思的事情,但是我觉得作者在结尾的分析未免太外行了,还用统计学和社会学去解释,从这些人的知识背景看他们明显已经超越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范畴了,记者为什么不去深入采访他们的想法呢,就像「金阁寺」里所还原的主人公的内心世界那样,我觉得这篇报道基本还停留在猎奇的层次。

> 删除

> 我来回应

第6篇:清华北大推荐的书籍

也许大学毕业前,你几乎没看过什么书,大部分时间都在谈恋爱、玩游戏或者瞎扯淡,没关系,只要看了辈子;当然,也许你在大学也看过很多书,亦舒、张小娴、金庸、古龙、刘墉、余华„„等等,但如果没有看过白搭,因为这9本书,属于一辈子不可不看的书。这9本书并不是简单的9本书,包含人生的各个方面和层次,的方式,甚至会改变你的信仰,或者说得更直接一些,她们会改变你的人生„„这9本书,是2008年由中国书业学者、企业家和外企白领、精英分子而筛选出来的。如果你没有读过,最好去读一读吧!

1、《圣经》

这本书不用多说,地球人都知道。没读过《圣经》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你可以不信仰基督教,但不可不读一本由普世大众共同书写的全球第一畅销书,这是几千年来人类的智慧结晶,读懂了《圣经》,可以说就读懂了以消除你内心矛盾的书。

2、《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 你也许从来没有想过踏入仕途,但你不得不承认,在中国做任何事情,只要做得够大,甚至稍微大一些,就必须以令人震惊的方式,描述了千古第一宰相李斯如何从一个小人物,通过34年艰苦卓越的奋斗,崛起为大秦帝国故事。读《流血的仕途》,你可以了解到仕途的残酷,成功的残酷,但也可以让你觉得:只要坚持,没有什么是说:《流血的仕途》是一部奇书,作者曹昇是中国的奇迹。

3、《毛泽东传》

你了解毛泽东吗?你知道的是一个真实的毛泽东,还是一个被符号化的毛泽东?毛泽东,永远是一个毁誉参半的泽东在1949年以前,以卓越的思想和至高的境界,完成了世界上最不可能的事情——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旧世颜。从16岁离开封闭的韶山冲,到1949年站在天安门前,你知道毛泽东经历了多少曲折?搜狐CEO张朝阳说:排名中国千古第一。

4、《嬴》

管理是一门学问,一门高深的学问。通用集团的总裁杰克韦尔奇这部管理书,从管理的大大小小的方面开始叙述手把手告诉了一个年轻人,应该如何认识管理,如何下手,最后又如何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管理者。一个不会管不可能做出伟大的生意和企业,除非他是一个艺术家。巴菲特说:读了《嬴》,你不需要再去读其他任何管理著

5、《杜拉拉升职记》

当下最火的一本书,一部“现代版的《流血的仕途》”。刚刚毕业的你,最应该看的小说就是《杜拉拉升职记》与《流血的仕途》结合在一起来看,看看古代职场与现代职场有什么区别,你会发现,在中国,几千年来,变化真的一点都没有变化。难怪,《杜拉拉升职记》和《流血的仕途》这两本八杆子打不到一起的书,会成为当下职人说:杜拉拉的经历,比比尔·盖茨的经历对我们更有启发意义。

6、《万历十五年》

真正懂历史的人,就应该读《万历十五年》。这是一部畅销了近三十年的历史小说。这本书一是特别好读,二是脉络。明朝是中国最后一个汉人封建王朝,看《万历十五年》,也许你可以看到现代中国的影子和痼疾。《万历鸣喜欢读,畅销了几十年,你为何不读?

7、《缔造苹果神话》

你喜欢苹果电脑吗?你是否为苹果电脑完美的设计而心悦诚服?也许你没有用过苹果电脑,但你至少应该知道i吧,i-Pod才是年轻人的潮流。可是,你知道这一切完美的产品背后,是谁创造了这一切?是乔布斯。是乔布斯经成为了21世纪年轻人的精神偶像,叛逆、极端、独立、拥在在创造不可能的奇迹,有乔布斯在,一切便皆有已经拥有了几百亿美金的财富,在未来,他会创造更多奇迹。在比尔盖茨面前,乔布斯是从火星来的艺术家。你本书会吓你一跳——你会发现,乔布斯什么也不会,但毫无疑问,他是地球上最牛的人之一。

8、《史记》

和《圣经》一样,不用多做介绍。是中国人,就该读《史记》。《史记》其实很好看,鲁迅说过,《史记》是“太史公之神来之笔。不读《史记》,真的不能上台面啊。书架上面,无论如何是该摆上一本《史记》的。

9、《藏地密码》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了解西藏的人没有几个。《藏地密码》的作者无疑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解压。而解压最好的方式,无疑是找到一个释放的出口。08年刚一出版即引起全世界关注的就给大家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书中让人心胸豁然开朗的藏地风光、隐秘历史以及那种永往无前追求极限的人撼。人类如何解压,就读《藏地密码》。这是唯一一部出版前就被中国书业观察论坛看好的小说。

适合女大学生读的书

1.张爱玲《倾城之恋》

2.马格利特·杜拉斯《情人》 3.考林·麦卡洛《荆棘鸟》 4.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5.渡边淳一《失乐园》《男人这东西》 6.钱钟书《围城》(婚姻的镜子)

7.劳伦斯《虹》《爱恋中的女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8.泰戈尔《飞鸟集》《新月集》 9.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10.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缓慢》 11.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 12.雪儿·海蒂《性学报告》 13.德克旭贝里《小王子》

14.让我来成全你的幸福:小仲马《茶花女》 15.灵魂的哲学与博爱:司汤达《红与黑》

16.越过爱情,看见春暖花开: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17.我爱你,与你无关: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8.这简直像戏一样:威廉·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19.爱永远不用说对不起:西格尔《爱情故事》 20.山在那里,你的心碎了:岩井俊二《情书》

21.充满暗礁的爱情海洋: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22.爱情终究成了一种传说:阿兰·德波顿《爱情笔记》 23.温柔而坚强: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24.粉色的小爱情:堀川波《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地方》 25.有天堂,但是没有道路:北村《玛卓的爱情》 26.美与爱是独立的:川端康成《雪国》

27.难得糊涂的爱情与婚姻: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28.战火中成长的美丽与坚强: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29.用哲学来思考: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30.奥德修斯式的传奇:雨果《悲惨世界》

31.二十四小时,路过爱,走过禁区:霍桑《红字》 32.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曹禺《雷雨》

33.值得付出一生的等待: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34.唤醒生命的人: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5.只有渺小的人物,没有渺小的爱情:西奥多·德莱塞《珍妮姑娘》 36.黄叶铺满地,我们已不再年轻:路遥《平凡的世界》 37.生得寂寞,死得单调:萧红《呼兰河传》 38.爱上你的心:雨果《巴黎圣母院》 39.爱和欲的煎熬: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40.我的成长与战争共呼吸:安妮·弗兰克《安妮日记》 41.沉重的枷锁:张爱玲《金锁记》

42.在自我面前忏悔吧: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43.片刻的浮华盛世:莫泊桑《项链》

44.战争,让女人走开: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45.包容的爱还是彻底的恨: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46.从“黑暗意识”中苏醒:翟永明《女人》 47.溶解心灵的秘密:舒婷《舒婷诗集》 48.爱,我们曾共同拥有:叶芝《当你老了》 49.你最美的气质是自由:惠特曼《草叶集》 50.此幸福,彼幸福:杨绛《我们仨》

51.成长是目的,爱情是过程:张小娴《面包树上的女人》 52.用另一个角度来看婚娴:老舍《离婚》 53.一个女人的城市传奇:王安忆《长恨歌》 54.爱情与食物的辩证关系:徐坤《厨房》 55.勇敢地被启蒙:高尔基《母亲》

56.跳来跳去,你跳得出生活吗:契诃夫《跳来跳去的女人》 57.棘心天天,母亲辛劳:苏雪林《棘心》 58.有时候,钱也是安全感:亦舒《喜宝》 59.一切只是私人生活:陈染《私人生活》 60.让它变成事实吧:王小波《黄金时代》

李开复建议打学生读的书

NO1.《谁动了我的奶酪》:作者斯宾塞.约翰逊,(Spencer Johnson),医学博士,他是全球知名的思想先锋、许多观点,使成千上万的人发现了生活中的简单真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更成功、更轻松。面对复杂的问题在这方面,他被认为是最好的专家。 NO2. 《把信送给加西亚》一种由主动性通往卓越的成功模式,全球销量超过8亿册!一种流传百年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故事,蕴涵着企业成功和个人发展双赢的真谛。一位英雄的故事揭示了成功的一种模式,故事中的英雄就是那个每一个企业都在呼唤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寻找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重用今天职场的主旋律。本书堪称一部成功学圣经。 NO3 《如何才能停止焦虑开始新生活》卡内基(最好是英文版)这些是帮助过我的书籍,帮助我摆脱生活的迷惘,戒生目标,保持积极心态,当然还大大提高了英语水平。虽然目前我还没有取得真正事业上的成功,但我相信成功我希望她们也能对后来者以启迪。

NO4.《唤醒心中的巨人》中文版 安东尼.罗宾斯

醒来吧!控制你的生活! 安东尼.罗宾斯是世界顶级激励大师。你将在本书中与这位大师共享那独到而又强大的的巨人。他是公认的控制心理变化的专家,在本书中,他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循序渐进的课程,使你通过富于灵感步扎实的策略,组成一个控制情绪和财政困难并获得巨人般灿烂生活的程序,用来帮助你发现你的真实目的,并命运的能力。 NO5. 《阿甘正传》:随着这本书改编成电影,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了,原书改编的同名电影获1995年第67届奥斯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改编、最佳剪辑、最佳视觉效果六项大奖。影片改编自温斯顿.格鲁姆的同名小说。我们每和电影有许多不同,相比起来更原汁原味,感动是一样的。 NO6.《士兵突击》

这部书是在中国大陆热映后引起了一股“士兵热”。许三多和钢七连那句“不抛弃,不放弃”相信让曾经脆弱的油瓶到老A兵王,许三多向我们展示了平凡人执着的伟大。

NO7.《把梦留住》可能这本书对于一些读者有点陌生。这是中国第一部西部志愿者支教纪实,作者作为在校大学称为“地球上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宁夏西海固地区参加为期一年的志愿者支教工作。旨在告诉大家一部,告诉大家在黄土高原上一群为自己理想苦苦追索的孩子们的故事,告诉大家在中国大西北腹地每天所发生的中,一切皆为真人实事。相信看过这部支教纪实都会那朴实的语言为之动容落泪。走向成熟的第一步,是珍惜现NO8.《心灵鸡汤》系列

杰克R26;坎菲尔和马克R26;汉森两人皆为美国励志演讲者,曾帮助数百万人找回勇气,他们合作推出《心灵鸡时报》第一名畅销书作家”的称号,更受到全球读者的热烈欢迎。他们的作品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作品有《心鸡汤——激励女人》、《心灵鸡汤——致天下有情人》、《心灵鸡汤——亲情记录》等书。 NO9.《平凡的世界》

中国作家路遥的毕生呕心沥血之作。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家的命运为中心,反映了从“文革会面貌。路遥先生后来因为癌症逝世,这部小说却激励许许多多中国的青年。

NO10.《肖申克的救赎》这部书的同名电影也是赫赫有名。本书是斯蒂芬.金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杰出代表作,收入最负盛名的便是曾获奥斯卡奖七项提名、被称为电影史上最完美影片的《肖申克的救赎》(又译《刺激一九九五芬.金于擅长的惊悚题材之外的过人功力。一部不容错过、让人手不释卷的杰作,带你体验如同四季变化般的人《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霍达 《挪威的森林》 作者:村上春树 《基督山伯爵》 作者:大仲马 《教父》 作者:马里奥·普佐

《苏菲的世界》 作者:乔斯坦·贾德 《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塞林格 《白鹿原》 作者:陈忠实 《破碎的四月》 作者:卡达莱 《万历十五年》 作者:黄仁宇 《美的历程》 作者:李泽厚 《围城》 作者:钱钟书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斯托夫人 《尘埃落定》 作者:阿来 《根》 作者:亚历克·黑尔

《生命从明天开始》 作者:心曼 春曼 《活着》 作者:余华

《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牛虻》 作者:伏尼契

《呼啸山庄》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 《拿破仑全传》 作者:刘乐土 《曹禺剧本选》 作者:曹禺

1、《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

在求职书里面,我觉得这本书是最接近于圣经的。第一版出现大概还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几十年来,不求职的最新内容,今天这本书在书店里还可以买到,中信出版社出版,它的总计销量达到700万之巨,可是在国我思考求职问题的启蒙书,我惊叹于一个人可以把求职问题研究到那种程度。

2、《现在,发现你的优势》

这本书也是经典之作,是盖洛普公司的两位高管所作,最新出了一本《现在,发现你的职业优势》。它的核心观别天生才干,而不是去尽力弥补弱点。中国学生一般都被训练成了自身的弱点专家,可是问他有什么优势,有什这本书的实际指导意义并不大,但是在思路启发上是革命性的。

3、《职场新物种》

回到国内,首先推荐我的老板徐小平老师的《职场新物种》,这本书的特色就在于它揭示了那些进到外企500强人看上去确实是天之骄子。尤其对那些名校学生,目标是进入顶尖的外企公司,如何规划大学四年,具有相当的对话录》、《邮箱里的灯光》、《仙人指路》等书。

4、《做最好的自己》

李开复老师多年来与中国大学生对话的心血凝结之作。这本书有很好的思想和理论体系,相信上进的中国大学生

5、《无领到白领》

许国庆老师的求职书,已经再版多次,对于求职技术的探讨已经达到把它当作精确科学的程度。比如其中提到的对简历格式的要求苛刻到令人吃惊的地步。

6、《外企高薪职位面试指导》

这本书分为上下册,可谓是外企求职指导大全。甚至后来增添了行业分析的部分,包括投资银行是干什么的,有咨询公司是做什么的,Marketing、Sales、HR、PR是做什么等等,对于求职文化和职场规则不甚了解的学生,的丰富信息。

7、《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

这是杨萃先老师的书,其中提到了很多在校生没有学过的职场道理。作为新东方求职面试英语主讲老师,杨萃先道理都很经典,还有具备极高的实战指导性,书中有很多面试问题的中英文对照,及如何正确应答的解释分析。到对答如流。

5、

6、7三本书可以比较来读,更容易融会贯通,而不是学到僵化。

8、《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这本书应该距离学生的视角最近,提出了一个学长的振聋发聩的声音。那些在上学阶段不知道怎么消磨大学时光

9、《杜拉拉升职记》

外企的生涯到底是怎么样的,如何在今后的职场打混得更好,这本书提供了很好的角度进行未来生涯预览,而且功利需要的人也可以读一读。

10、《大学不知道》

这本书适合那些对传统教育方式有异见的人,适合面临转型困惑的好学生和不那么规矩的“差生”。和前面的求象和问题根本不同。这是一本为另类求职者所写的有关生涯规划与求职的书。我推荐它最重要的原因是,这本是

文学类

《源氏物语》 《牡丹亭》 《哈姆雷特》 《浮士德》 《瓦尔登湖》 《追忆似水年华》 《新月集》 《先知》 间词话》 《博尔赫斯小说集》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北回归线》 《吾国与吾民》 《边城》 愤怒的葡萄》城》 《未央歌》 《小王子》

《局外人鼠疫》 《一九八四》 《麦田里的守望者》 《金庸作品集》 《百年孤独》 《王小波文集》 《野火集威的森林》 《情人》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文化苦旅》 《平凡的世界》 《活着》

哲学类

《沉思录》 《坛经》 《哲学的故事》 《西方的智慧》 《精神分析引论》 《存在与时间》 《人,诗意地栖居二性》 《金赛性学报告》 《存在与虚无》 《西方哲学史》 《中国哲学简史》

《动机与人格》 《人生十论》 《论语别裁》 《梁漱溟问答录》 《苏菲的世界》 《士与中国文化》

励志类

《致加西亚的信》 《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历史类

《史记》 《资治通鉴》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世界文明史》 《宽容》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中国》 《菊与刀》 《光荣与梦想》 《晚清七十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全球通史》 《历史研究》五年》

经济类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小的是美好的》 《追求卓越》 《第五项修炼》 《卖桔者言学》

政治类

《政治学》 《论自由》 《建国方略》 《论美国的民主》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文明的**与世界秩序的重

科学类

《万物简史》 《科学史》 《中国科学技术史》 《科学与人类行为》 《所罗门王的指环》 《别闹了,费曼先2000年最伟大的发明》

其他

《曾国藩家书》 《中国人的精神》

在加几本„全套原装《二十四史》,《资至通鉴》,《四库全书》,英文版《美国文学史》,《毛泽东选集》,百首》《唐宋八大家作品集》„

《历史深处的忧虑》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寂静的春天》

第7篇:北大清华推荐的经典书籍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开阔视野,拓宽境界。这些推荐的书籍涵盖了经济、心理、商业、历史、人文„是不可多得的精神产物。留着吧,有事没事读一读,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1、《追寻生命的意义》

作者:弗兰克尔

弗兰克尔是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本书第一部分叙述了弗兰克尔的集中营经历,第二部分阐述了他的“意义疗法”。本书不仅适合于心理学爱好者,也适合面临挑战希望寻找生活意义的人们。

2、《拖延心理学》

作者: [美]简·博克/ [美]莱诺拉·袁

你想要向拖延的恶习开刀吗?这两位加利福尼亚心理学家在她们治疗拖延者的实践中精准地捕捉到了拖延的根本原因。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减轻拖延,更好地享受生活。

3、《梦的解析》

作者: [奥地利]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被誉为精神分析的第一名著。它通过对梦境的科学探索和解释,找破了几千年来人类对梦的无知、迷信和秘感,同时揭示了左右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潜意识的奥秘。不管你是否对心理学感兴趣,这本书都会带给你看待人的精神世界的一个新的视角。

4、《宽容》

作者: [美]房龙

在宽容与不宽容之间,宗教以血腥和仁慈维护着它几千年的统治,更迭变幻、不滞不流。从众神的黄昏到好奇的人,从宗教裁判所到新天堂,从耶稣基督到布鲁诺„„历史席卷一切,也记忆一切。而在这一切之后,始终不离其左右,是利益抑或是人性?这是一部宗教的历史,一部宽容与不宽容的历史,也是一郜人性血腥与进步的历史。文图之间,《宽容》生动地再现了这一历史。

5、《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美]莫提默·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

你会阅读吗?莫提默·艾德勒告诉你,阅读并非那么简单。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本书介绍了阅读的三个层次,对每个层次都进行了细致的指导,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读书用手册。

6、《影响力》

[美]罗伯特·B·西奥迪尼

影响力是改变他人思想和行动的能力。政治家运用影响力来赢得选举,商人运用影响力来兜售商品,推销员运用影响力诱惑你乖乖地把金钱捧上„ 人们对影响力的运用存在于社会的每个角落,当一个要求用不同的方式提出来时,你的反应就会不知不觉地从负面抵抗变成积极合作,你为什么会说“是”,这一转变中究竟蕴涵着怎样的心理策略? 《影响力》这本妙趣横生的书可以告诉你。

7、《政府论》

作者: [英]洛克

《政府论》英国约翰·洛克的政治著作,出版于1690年。本书可视为政治学的研究范畴,但对法学研究而言,此书亦属必读之列。《政府论》汇集了洛克的主要政治哲学思想,不仅使洛克成为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而且对于后世的现实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人的潜能和价值》

作者: [美]马斯洛等

一个广为人知的理论认为,人脑有上千亿个细胞,其中98.5%-99%的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大约有1%-1.5%的细胞参加脑的神经功能活动,这说明人的潜能有极大的发挥空间。《人的潜能和价值》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关“人的潜能和价值”讨论的论文集。主要选录了马斯洛等有关人心理学价值观点的文章。这本书中收录了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在心理学、管理学等众多领域影响很大。本书是希望开发自身潜能和价值的同学所必读的一本好书。

9、《设计心理学》

作者: [美]唐纳德·A·诺曼

本书是对产品设计感兴趣同学的必读书。诺曼博士本书中强调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哲学,提醒消费者在挑选的物品,必须要方便好用,易于理解,希望设计师在注重设计美感的同时,不要忽略设计的一些必要因素,因为对于产品设计来说,安全好用永远是竞争的关键。虽然本书讨论的是日常用品的设计,但是其思想同样适合于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建议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同学阅读。

10、《小王子》

作者:[法]圣埃克苏佩里

圣埃克苏佩里是一个传奇飞行家,他的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看到了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记下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本质的言语、本真的视角,也带给许许多多人感动和向往。

11、《策略思维》

作者: 迪克西特 /奈尔伯夫

耶鲁大学教授奈尔伯夫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迪克西特的这本著作,用许多活生生的例子,向没有经济学基础的读者展示了博弈论策略思维的道理。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决策过程。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怎样打理一宗生意,该和谁结婚,怎样将孩子抚养成人,要不要竞争总裁的位置,都是这类决策的例子。这本书不仅适合对博弈论感兴趣的同学,也同样适合所有希望让生活决策更有条理的同学。

12、《无价》

作者: [美]威廉·庞德斯通

为什么免费的巧克力让我们疯狂?为什么百老汇剧场里价格越高的位置卖得越火?为什么100万美元带来的愉悦感,400万美元才能让它翻倍?为什么议价时,一定要抢先报价,而且一定要狮子大开口?威廉·庞德斯通告诉我们答案:价格只是一场集体幻觉。如果你想了解价格的奥秘,就来读这本书吧!

13、《浅薄》

作者: [美]尼古拉斯·卡尔

“谷歌在把我们变傻吗?”当尼古拉斯卡尔在发表于《大西洋月刊》上赫赫有名的那篇封面文章中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开启了人们热切渴望的期盼源泉,让人急于弄清楚互联网是在如何改变我们的。卡尔在本书中阐述了他对互联网时代的看法:互联网会在现代人的心智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这本书会让你看到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的另一面。

14、《定位》

作者: [美]艾·里斯/杰克·特劳特

20多年前,美国《广告时代》杂志约请年轻的营销专家里斯和特劳特撰写一系列有关营销和广告新思维的文章,总标题就是“定位的时代”。系列文章刊载之后,引起全行业的轰动,定位成了营销界人人谈论的热闹话题,经作者之手送出的文章就达12万份之多,由此开创了营销理论全面创新的时代。20年过去,定位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成为营销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本书适合所有对商业感兴趣的同学阅读。

15、《麦肯锡方法》

作者: [美]埃森M拉塞尔

《麦肯锡方法》披露了麦肯锡小心守护的一系列管理技巧——那些可以帮助任何水平的任何人像麦肯锡顾问一样思考的工具。这是一套你可以应用在任何社工、实习、团队管理中的方法,像你的咨询顾问一样,为你指出通向成功的解决方案。这是从事咨询行业的必读书,也是希望丰富管理素养、提升自身领导力的同学的良好参考。

16、《社会契约论》

作者: [法]卢梭

《社会契约论》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于1762年写成的一本书。《社会契约论》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和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及两国的宪法均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民主思想。

17、《人月神话》

作者: [美]弗雷德里克·布鲁克斯

本书是软件工程领域的名著,为人们管理复杂项目提供了颇具洞察力的见解,既有很多发人深省的观点,也有大量的软件工程实践。如果你有志从事技术领域的管理工作,或者面临领导团队的工作,本书是你的必读之书。

18、《伦理学》

作者: 斯宾诺莎

《伦理学》一书是斯宾诺莎一生哲学思想的结晶。该书所阐述的实体、属性和样式的学说,是17世纪西欧先进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发展的总结。它肯定了唯一独立存在的自然物质实体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整体,更精彩分享请加扣扣:七六三一二八三九二!坚持了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的唯物主义观点。斯宾诺莎《伦理学》一书所阐发的哲学思想在近现代欧洲哲学史上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黑格尔就曾经明确地提出,要研究哲学,就必须首先作一个斯宾诺莎主义者。马克思在他的哲学著作中,也经常把斯宾诺莎作为近代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杰出代表。

19、《目送》

作者: 龙应台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作者平淡朴实的文笔、真诚深挚的情感和传统现代的思考,都让人感觉身心放松、恍若相通,值得一读。

20、《欢乐的经济学》

作者:戴维·亨德森

这是一本通过对作者亲身经历进行生动有趣的分析,向读者普及经济学思维、传达自由至上理念的书。本书的作者是一名专业经济学家,致力于传播自由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理念。

21、《一九八四》

作者: [英]乔治·奥威尔

这一部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他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了一个形容词“奥威尔式”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

22、《雪国》

作者: [日]川端康成 年轻的少年在多雪的岛国与两个女子,发生了平淡的故事,然而川端康成笔下唯美的情景与诗意的语言,让这本书打动无数人心灵。空灵境界,遥远人物,哀伤故事,是川端康成的永恒主题。《雪国》中东方式的虚无充满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而人物的描绘又带给人强烈的真实感。

23、《自私的基因》

作者:[英]里查德·道金斯

这是一本关于进化论的书,但是从这本书中读者可以获得关于人类行为的许多启发。道金斯使用“自私的基因”来表达基因中心的进化论观点。这种观点和基于物种或生物体的进化论观点不同,能够解释生物体之间的各种利他行为。

24、《Facebook效应》

作者: [美]大卫·柯克帕特里克

本书叙述了Facebook如何从哈佛的宿舍里萌发,创始人的内讧,权力之争,如何放弃华盛顿邮报的投资,怎样争取到第一个广告客户,而第一轮融资又如何获得一亿美元的估值„„ 作者近距离地采访了与Facebook相关的人士,更精彩分享请加扣扣:七六三一二八三九二!其中包括Facebook的创始人、员工、投资人、意向投资人以及合作伙伴,加起来超过了130人。这是真切详实的访谈,更是超级精彩的故事。Facebook 作为一个传奇企业,值得所有希望了解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同学深入了解。

25、《历史研究》

作者: 汤因比

汤因比在本书中将人类史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以极其宏大的视角展现了诸多文明的成长、碰撞、融合的历程,在这一令人着迷的历史画卷中,作者以其博大精深的历史学知识和哲学睿智为读者带来了吸收知识和进行思考的快乐——这本书或许言辞难懂,但并不晦涩,对于一个想借上帝之眼来看人类古今历史的人,这本书是最合适的选择之一。

26、《论美国的民主》

作者: [法]托克维尔

《论美国的民主》这本书是世界学术界第一部对美国社会、政治制度和民情进行社会学研究的著作,也是第一部论述民主制度的专著,19世纪最著名的社会学著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当代青年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之一。

27、《西方美学史》

作者:朱光潜

一部美学史并不单一的只是纯粹美学理论的历史,而且还是人类心灵自我展现的历史,或者说,在那些看似抽象的理论背后,我们所感受到的乃是各个时代人类精神脉博的跳动,这是一种精神的还乡历程——请跟随朱光潜先生来一次西方美学的精神漫游吧。

28、《长尾理论》

作者: [美]克里斯·安德森

本书讲述了互联网时代如何改变了长尾的经济价值。 本书中阐述,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于传统需求曲线上那个代表“畅销商品”(hits)的头部; 而是那条代表“冷门商品”(misses)经常为人遗忘的长尾。 比如,亚马逊网络书店的销售额有四分之一来自于排名10万之后的书籍。本书适合所有希望了解产品与市场的同学阅读。

29、《理想国》

作者: [古希腊]柏拉图

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城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第地一,统治者阶层应过公社生活。第三,国王应该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做国王。

30、《菊花与刀》

作者: [美]鲁斯·本尼迪克特

《菊花与刀》的前身是一份研究报告——作者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写的有关日本的研究报告。后来在原报告基础上加上前后两章,即成此书。此书于1946年发表后反响巨大,亦成为日本最畅销的图书之一,因其学术价值和借鉴意义,60多年后依然长销不衰,成为文化人类学的典范之作,是了解我们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民族的绕不过的经典读本。

31、《激荡三十年》

作者:吴晓波

本书记载了1978-2008年间中国的企业变革,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作品,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

32、《经济学原理》

作者: [美] N.格里高利·曼昆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经济学教材。现代社会中经济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所有的大学生都该懂点经济学,而这本书无疑是最受欢迎的经济学入门经典。

33、《悲惨世界》

作者: [法]雨果

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获释罪犯冉阿让试图赎罪的历程,融进了法国的历史、建筑、政治、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文中真实的故事,丰富的人物内心和故事包涵的深刻意义,使读者们都体会到作品有一种深远的分量感,也让一代代的人深深感动。

34、《芙蓉镇》

作者: 古华

古华借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处的芙蓉镇上,一个人称“芙蓉姐”的漂亮女人胡玉音在“四清运动”及“文化大革命”中的坎坷遭遇,向我们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升迁沉浮。数十年间整个国家的人所承受的痛苦和欢乐,更重要的是后来人对这些事情痛苦和欢乐的思考,教会我们不要忘记。

35、《平凡的世界》

作者: 路遥

这一本呕心沥血写成的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路遥在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代表展开了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故事的广阔和深刻可谓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可读的书之一。

36、《老人与海》

作者: [美]海明威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的故事。海明威电报式的简洁有力的写作风格,“冰山”原则指导下的荡人心魄描写,都在这片文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海上捕鱼老人的拼搏、勇毅、不屈服,让每个人心中都波涛汹涌。

37、《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作者: [法]古斯塔夫·勒庞

这本书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至今已被翻译成近20种语言出版。在书中,作者以十分简约的方式,考察了群体的特殊心理与思维方式,尤其对个人与群体的迥异心理进行了精辟分析。二战中日本普通民众如何变成丧尽天良的战争机器,更精彩分享请加扣扣:七六三一二八三九二!“文革”中的单纯学生又为何会作出那许多丧心病狂的举动?个人到群体的变化总是叫人难以理解、难以置信,此书的解释,或能稍解你的困惑。

38、《红与黑》

作者:[法]司汤达

年轻人于连一步步向上爬却最终跌落谷底,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之父司汤达借此批判法国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赤裸裸的斗争。与此同时,小说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广泛运用了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挖掘出了于连深层意识的活动,开创了现代小说的写作风格。

39、《人间词话》

作者: 王国维

清末文史学和考证学的大师王国维先生留给了我们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这是一部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文学批评著作,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

40、《战争论》

作者: [德]克劳塞维茨

本书作者亲身参加过普法战争和法俄战争,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他的思想还受到德国古典哲学的很大影响,这为他研究战争理论和写作此书提供了有利的主客观条件。作为西方军事史上的理论名著,它甚至受到过恩格斯和列宁的好评。正是这部著作最早提出了“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这一著名的公理。

41、《惠普之道》

作者: [美]戴维·帕卡德

《惠普之道》是惠普公司创始人戴维·帕卡德所写的创立惠普公司的故事,本书文笔通俗简练,前半部分叙述惠普公司的创业经历,后半部分阐释惠普公司的价值观、宗旨与做法。惠普公司是硅谷的纪念碑和常春藤,惠普公司以其健康的绩效、良好的企业环境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书阐释的“惠普之道”被许多卓越的企业所效仿,本书是所有对创业和企业管理感兴趣的同学的必读书。

42、《非暴力沟通》

作者:[美]马歇尔·卢森堡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二月寒。不正确的沟通方式不仅会导致对他人的伤害,也会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卢森堡博士在本书中揭示了那些长久被人忽视的沟通障碍,并总结了和谐有效的沟通方式。无论是同学之间、恋人之间、师生之间、同事之间,非暴力沟通方式都能帮助你进行有效的沟通。本书的内容非常易懂和实用,穿插出现的沟通练习帮助你随时演练书中的沟通原则,对于困扰于沟通的同学们,本书是不可不读的好书。

43、《人性的弱点》

作者: [美]戴尔·卡内基

“世界成功学第一书”,戴尔·卡耐基被称为美国“成人教育之父”,他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分析。他讲述的许多普通人通过奋斗获得成功的真实故事,激励了无数陷入迷茫和困境的人,帮助他们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不管成功学有怎样的缺陷,这些故事对于处于迷茫中的同学无疑是一种指引和帮助。

44、《爱的艺术》

[美]弗洛姆

爱情是大学期间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心理学家弗洛姆这本著名的《爱的艺术》一定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弗洛姆认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希望从这本书中得到追求攻略的同学往往会失望,但是如果你静下心,就可以从本书中读出爱的艺术的真谛。

45、《正义论》

作者: [美]约翰·罗尔斯

罗尔斯在《正义论》当中提出了关于正义的两条原则:第一条是所谓平等的自由原则,即每个人应该在社会中享有平等的自由权利;第二条原则包括差别原则与机会平等原则。前者要求在进行分配的时候,如果不得不产生某种不平等的话,这种不平等应该有利于境遇最差的人们的最大利益,就是说,利益分配应该像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倾斜;后者要求将机会平等的原则应用于社会经济的不平等,使具有同等能力、技术与动机的人们享有平等的获得职位的机会。

46、《心理学与生活》

作者: [美]理查德·格里格

本书是心理学的入门经典,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推广使用的经典教材,被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这本书写作流畅,通俗易懂,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使它同样也成为一般人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的读物。

47、《玩偶之家》

作者: [挪威]易卜生

娜拉是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叛逆女性,伴随着一系列事件,她与丈夫海尔茂的矛盾逐渐激化直至两个人分手。她对社会的背叛和弃家出走,被誉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易卜生高超的戏剧创作手法也在这部著作中得到体现。

48、《生命是什么》

[奥]埃尔温·薛定谔

理工科学生大概都对薛定谔耳熟能详,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撰写的《生命是什么》更是一本伟大的科学人文经典。这本书专为生命科学的门外汉书写,内容通俗易懂,历史证明这本书成为了推动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激励者和推动者。本书适合于任何希望增进科学素养的同学阅读。

49.《西方的没落》

作者:[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西方的没落》是著名史学家斯宾格勒上世纪初创作的一部史学巨著,素有“历史博物馆”之称。在书中斯宾格勒从宏大的文化比较形态学的角度以生物生长过程的观念进行历史研究,把世界历史分成八个完全发展的文化,细致考察其各个时期的不同现象,揭示其共同具有的产生、发展、衰亡及毁灭的过程,通过对西方文化的精神逻辑和时代症状的描述,预言西方文化终将走向没落。

50.《论法的精神》

作者:[法]孟德斯鸠

公认的十八世纪最伟大的、最深远地影响了历史的作品是哪几部?人们可以很轻易地说出亚当施密的《国富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论法的精神》以法律为中心,又遍涉经济、政治、宗教、历史、地理等领域,内容极为丰富。《论法的精神》中提出的“追求自由”、“主张法制”、“三权分立”等理论,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成为了美、英、法等国的立国之本。

上一篇:工会安全管理工作总结下一篇:店长个人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