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会计标准化研究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会计标准化的定义

现代企业会计标准化是指企业针对现实或潜在的会计问题制定、发布和实施各种条款的各项活动, 进而达到在一定的会计活动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的过程, 这个过程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循环上升, 从而提高标准化的水平, 满足现实的需要。

现代企业实行会计标准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 可以在企业会计活动的范围建立最佳秩序, 建立统一的标准约束会计活动;其次, 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会计活动的效率, 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第三, 实行企业会计标准化有利于实现会计活动的科学化管理。

二、会计标准化的内容

现代企业会计标准化的基本内容是指会计通过观察、记录、分类、分析和总结等过程, 为人们提供有效的经济信息。会计标准化的内容还具体包括会计概念标准化、会计方法标准化和会计报表标准化, 以及会计账户标准化、会计控制标准化、会计档案标准化和会计记账簿标准化。

三、会计标准化的原则

现代企业会计标准化管理需要有一定的原则, 包括服从全局、从长远考虑、严格执行。服从全局是指当会计工作会涉及到与企业有关其他方面的利益时, 各个部门要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 积极贯彻会计标准化思想, 进而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 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从长远考虑指当企业实行会计标准化管理时, 如果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冲突, 企业要从长远利益出发, 积极实行会计标准, 使会计工作效率提高, 会计信息系统得到完善, 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严格执行指现代企业要严格执行企业会计标准, 充分发挥企业会计标准化体统的整体功能。

四、会计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工业现代化已经不再是空想, 要想把实现工业现代化落到实处, 就必须加强对企业的科学管理, 而标准化恰恰为企业的科学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途径。尽管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都进行了不断的变革, 但标准化始终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标准化贯穿于企业生产、技术创新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是企业科学管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 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 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 全球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科学管理, 实行会计标准化管理。企业会计标准化是企业标准化的重中之重, 是企业整体科学管理的重要贡献力量。企业会计对企业资金的核算和管理工作做好了, 企业的决策信息就得到了切实有效的保障。现代企业会计活动逐渐有章可依, 向系统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会计活动的各个环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为企业的会计活动范围提供了最佳的秩序, 保证了企业会计活动有规可循, 进而使企业管理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为企业实行科学化和现代化管理提供基础, 使企业的会计活动沿着科学的轨道向前发展, 会计标准化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减少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

五、会计保准化的流程管理

现代企业会计标准化是一个由各种活动串联组成的过程, 其中的活动包括会计标准的制定、发布和实施监督及对会计标准进行评价和改进等。企业会计标准化的过程需要耗费一定量的资源, 同时也会输出一定的结果, 倘若过程中的消费小于最终的输出结果, 那么企业进行的会计标准化活动就是有效的, 这一过程耗用的时间越短, 取得的会计标准化效果就越快。所以, 只有将各种会计标准化活动组合起来, 加强流程管理, 才能获得最佳的会计标准化结果。

1. 现代企业会计标准化管理是有严格的程序的, 其中包括过程输入阶段、中间阶段和输出阶段。

过程输入阶段:企业实行会计标准化耗费的各种资源 (物质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 和环境条件等都属于过程输入阶段的投入。对资源耗费的管理是对过程输入阶段的管理的实质, 目的是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短的时间消耗, 取得最佳的效果。通常企业为此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基础工作, 譬如:设立企业会计标准化管理机构;搞好企业会计标准资料的收集、整理;制定企业会计标准化的工作计划等。

过程中间阶段:企业会计标准化流程的中间阶段通常指的是各种标准化活动, 比如制定、实施、评价会计标准等。在这一阶段的活动中, 企业应该细致地规定各种活动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原则, 为了达到各项活动的目的, 根据周边各种环境的变化, 加速各项活动过程的发展和循环进行。

过程输出阶段:企业会计标准化流程的输出阶段一般指通过实行标准化得到的信息和产生的效果, 通常还包括对所得的会计标准信息和效果的管理。会计标准信息管理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信息进行立档、保管, 及时传递信息, 将信息推荐给有关使用部门。会计标准化效果管理要进行会计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与计算, 并根据结果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者惩罚。

2. 现代企业会计标准化的流程管理有着固定的模式。

企业会计标准化是一个动态的, 有周期的过程, 而且每一项活动的具体过程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循环发展。要想实现现代企业会计标准化的最终目标, 就必须对企业的会计标准化和各项活动实行这一个过程, 从而让企业会计标准化过程带动企业会计标准化各个活动的过程, 使其相互促进, 进而使整个企业会计标准化过程不断改进、持续提高。也有人将这种模式叫做“P-D-C-A”的管理模式, 其中的P、D、C、A分别是plan、do、check、action的首字母, plan、do、check、action是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的英语表达形式。

六、会计标准化的系统构成

对会计的不同认知决定了现代企业会计标准化系统构成的不同结果:有的人认为会计就是会计核算, 那么这个企业会计标准系统构成就只有括会计核算和会计核算组织的标准;有的人认为会计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 那么这个企业会计标准系统除了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工作组织标准以外, 还有会计管理。

现代企业会计核算标准本身就是一个系统, 企业会计核算标准通常被分为两个部分:对会计信息形成的各个环节制定的标准和对会计核算具体程序制定的标准。企业会计核算的各个环节的标准一般指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标准, 这几个标准与会计核算具体程序标准、企业会计基本前提标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标准共同构成企业会计核算标准系统。

在企业会计核算标准系统中, 会计核算的具体程序标准必须遵循会计核算基础前提标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相关规定, 因此, 位居企业核算标准第一位的是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标准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标准, 位居第二位的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标准这些会计核算的具体程序标准。企业会计管理的内容标准和企业会计管理的程序标准是企业会计管理标准系统下的两个子系统。企业会计管理的内容标准又分为对资金管理、销售管理、成本管理和利润管理的标准;企业会计管理的程序标准包括会计决策、会计预测、会计预算、会计考核、会计控制和会计分析。与此同时, 企业会计管理的标准还包括企业会计管理遵循的基本任务和要求标准, 这两个标准与企业会计管理的内容标准、程序标准共同构成了企业会计管理标准系统。在这个企业会计管理标准系统, 会计管理基本任务和标准指导和制约着其他的会计管理标准, 因此位于整个系统的第一个层次, 而位于第二层次是其他的会计管理标准。

现代企业会计标准系统还有一个主要的子系统, 即企业会计组织标准, 这个标准又分为了不同的子标准, 其中包括会计岗位职责权限标准、企业会计组织机构设置的标准、会计岗位设置的标准、会计人员的配备标准、会计业务流程标准、会计信息系统管理标准、会计档案的管理标准和会计工作的交接标准。

摘要:现代企业会计标准化是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标准化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能否沿着科学的道路前行, 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个企业只有建立了会计标准化系统, 实行会计标准化管理流程, 才能保证企业发展的长久不衰。本篇文章从现代会计标准化的定义、基本内容、原则、企业实行会计标准化的必要性、管理流程以及管理系统六个方面对现代企业会计标准化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关键词:现代企业,企业会计标准化,标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汪皆斌.企业会计标准化刍议[J].现代经济信息, 2010.9

[2] 张佳璐, 尚洪涛.对现代企业会计标准化管理的探讨[J].机械工业化与质量, 2008.9

[3] 李春田.标准化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绿色金融在石油石化行业的运用研究下一篇:光电传感器检测劣化绝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