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

2022-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

【免费版】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

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

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 出生日期________ 年级______

以下有一些你孩子平时可能出现的行为表现,请仔细阅读每一项,根据你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答案。(1与年龄相当 2轻度异常 3中度异常 4严重异常)

1. 喜欢长时间的自身旋转 1 2 3 4 2. 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很快就"忘记" 1 2 3 4 3. 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 1 2 3 4 4. 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来这儿等) 1 2 3 4 5. 不会玩玩具等(如没完没了地转动或乱扔、揉等) 1 2 3 4 6. 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 1 2 3 4 色或位置等的辨别能力差等)

7. 无交往性微笑(无社交性微笑,即不会与人点头、 1 2 3 4 招呼、微笑)

8. 代词运用的颠倒或混乱(如把"你"说成"我"等等) 1 2 3 4 9. 长时间的总拿着某件东西

10. 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致怀疑他/她有听力问题 1 2 3 4 11. 说话无抑扬顿挫,无节奏 1 2 3 4 12. 长时间的摇摆身体 1 2 3 4 13. 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 1 2 3 4 时自身与物体距离估计不足) 14. 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 1 2 3 4 15. 当他和其他人在一起时,对呼唤他的名字无反应 1 2 3 4 16. 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17. 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或情感没有反应 1 2 3 4 18. 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 1 2 3 4 19. 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下不相符合 1 2 3 4 20. 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 1 2 3 4 子上或把球放在盒子里) 21. 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产生吃惊的反应(可能让人想到 1 2 3 4 儿童是聋子) 22. 经常拍打手 1 2 3 4 23. 发大脾气或经常发点脾气 1 2 3 4 24. 主动回避与别人进行眼光接触 1 2 3 4 25. 拒绝与别人接触或拥抱 1 2 3 4 26. 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引起反应 1 2 3 4 27. 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如打挺) 1 2 3 4 28. 当抱着他时、感到他肌肉松弛(即他不紧贴着抱他的人)29. 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用语言 1 2 3 4 表示)

30. 常用脚尖走路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31. 用咬人、撞人、踢人等来伤害他人 1 2 3 4 32. 不断地重复短句 1 2 3 4 33. 游戏时不模仿其他儿童 1 2 3 4 34. 当强光直接照射眼睛时常常不眨眼 1 2 3 4 35. 以撞头、咬手等行为来自伤 1 2 3 4 36. 想要什么东西不能等待(一想要什么就马上要得到什么) 1 2 3 4 37. 不能指出5个以上物体的名称(注:能指出则勾"0"一个 1 2 3 4 也不能则勾"4") 38. 不能发展任何友谊(不会和小朋友来往交朋友) 1 2 3 4 39. 有许多声音的时候常常盖着耳朵 1 2 3 4 40. 经常旋转碰撞物体 1 2 3 4 41. 在训练大小便方面有困难(不会控制大小便) 1 2 3 4 42. 一天只能提出5个以内的要求(注:达到或超过5个则勾 1 2 3 4 "O",一个不会提则勾"4") 43. 经常受到惊吓或非常焦虑、不安 1 2 3 4 44. 在正常光线下斜眼、闭眼、皱眉 1 2 3 4 45. 不是经常帮助的话,不会自己给自己穿衣 1 2 3 4 46. 一遍一遍重复一些声音或词 1 2 3 4 47. 瞪着眼看人,好象要"看穿"似的 1 2 3 4 48. 重复别人的问话和回答 1 2 3 4 49. 经常不能意识所处的环境,并且可能对危险情况不在意 1 2 3 4 50. 特别喜欢摆弄并着迷于单调的东西或游戏、活动等 1 2 3 4 (如来回的走或跑、没完没了地蹦、跳、拍敲)

51. 对周围东西喜欢触摸、嗅和/或尝 1 2 3 4 52. 对生人常无视觉反应(对来人不看) 1 2 3 4 53. 纠缠在一些复杂的仪式行为上,就像魔圈内(如走 1 2 3 4 路一定要走一定的路线,饭前或睡前或干什么以前

一定要把什么东西摆在什么地方或做什么动作, 否则就不睡、不吃等) 54. 经常毁坏东西(如玩具,家里的一切用具很快就弄破了) 1 2 3 4 55. 在二岁半以前就发现这儿童发育延迟 1 2 3 4 56. 在日常生活中至今仅会用15个但又不超过30个短句来进 1 2 3 4 行交往(注:达到30句则"0",不到15句则勾"4") 57. 长期凝视一个地方(呆呆地看一处) 1 2 3 4

第2篇:儿童孤独症克氏量表

儿童孤独症(自闭症)克氏量表

儿童孤独症(自闭症)克氏行为量表(孩子最近一个月的情况)请在以下条目右边的 经常 偶尔 从不 的下方打钩,请不要漏掉任何一题。

行为表现 :

经常

偶尔

从不

(一)不易与别人混在一起玩

(二)听而不闻,好像是聋子

(三)叫他学什么,他强烈反抗,如拒绝模仿说话或动作

(四)不顾危险

(五)不能接受日常习惯地变化

(六)以手势表达需要

(七)莫名奇妙的笑

(八)不喜欢被人拥抱

(九)不停的动,坐不住,活动量过大

(十)不看对方的脸,避免视线接触

(十一)过度偏爱某些物品

(十二)喜欢旋转的东西

(十三)反复怪异的动作或玩耍

(十四)对周围漠不关心

合计总分:

注:“从不”指这种行为从来没有出现过。

“偶尔”指这种行为有时候出现但次数不多,一星期至少数次。

“经常”指这种行为几乎每天出现,引人注目。

该量表用于孤独症(自闭症)儿童筛查,有14项儿童行为表现组成,每一项按照出现的频率,分为“从不”“偶尔”“经常”三级,分别为0分,1分,2分,即 从不 为0分,偶尔为1分,经常 为2分。 累分≥14分且“从不”≦3项,“经常”≥6项者,可能为自闭症,分数越高,可能性越大。

该表灵敏度高,易于发现孤独症(自闭症),但特异度不高(即易发现,但又不太准确)。

须排除智力低下,聋哑儿,最终需专业医师结合病史确诊。

患儿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日:

家长:

填表时间:

电话:

第3篇:儿童注意力家长评定量表家长版

测试时间: 孩子姓名: 年级:

性别: 年龄: 联系电话: 1. 学习时容易分心,听见任何外界声音都要去探望:

几乎没有(

)

一般(

)

经常(

) 2. 上课不专心听讲,常东张西望或发呆: 几乎没有(

)

一般(

)

经常(

)

3. 做作业拖拉,边做边玩,作业又脏又乱,常少做或做错: 几乎没有(

)

一般(

)

经常(

)

4. 不注意细节,在做作业或其他活动中常常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 几乎没有(

)

一般(

)

经常(

)

5. 丢失或特别不爱惜东西,如常把衣服、书本等弄得很脏很乱等: 几乎没有(

)

一般(

)

经常(

)

6. 难以坚持完成家长或老师布置的任务,如完成家庭作业或做家务劳动等:

几乎没有(

)

一般(

)

经常(

) 7. 做事难于持久,常常一件事没做完,又去干别的事: 几乎没有(

)

一般(

)

经常(

) 8. 与他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几乎没有(

)

一般(

)

经常(

)

9. 在日常活动中常常丢三拉四:

几乎没有(

)

一般(

)

经常(

)

以上每项中“几乎没有”得“1”分;“一般”得“2”分;“经常”得“4”分。以上九条选项分值相加得一总分。

如果您的孩子总分在0——10分,则您孩子的注意力品质很好。 如果您的孩子总分在10——18分,则您孩子注意力品质一般,。 如果您的孩子总分在18——25分,则您孩子注意力品质较差。 如果您的孩子总分在25——36分,则您孩子可能有注意力障碍。

第4篇:人际关系自我评定量表

际交往自我评定量表

转载自 923917969转载于2009年10月22日 10:57 阅读(15) 评论(0)

分类: 新东方 举报

请你仔细阅读下列16个问题,每一个问题后面,各有三个答案,请你按照自

己的真实情况任选其一。

1、在人际中,我的信条是:

A.大多数人是友善的,可与之为友的;

B.人群中有一半是狡诈的,一半是友善的,我将选择友善的而交友;

C.大多数人狡诈虚伪是的,不能之为友。

2、最近我交了一批朋友,这是:

A.因为我需要他们;B.因为他们喜欢我;

C.因为我发现他们很有意思,令人感兴趣。

3、旅行时,我总是:

A.很容易交上新朋友;B.喜欢一个人独处;

C.想交朋友,但又感到很困难。

4、我已经约定要去看望一位朋友,但因为太累而失约了。在这种情况下,我 感到:

A.这是无所谓的,对方肯定会谅解我;

B.有些不安,但又总是在自我安慰;

C.很想了解对方是否对自己有不满意的情绪。

5、我结交朋友的时间,一般是:

A.数年之久;

B.不一定,合得来的朋友能长久相处;

C.时间不长,经常更换。

6、一位朋友告诉我一件极有趣的个人私事,我是:

A.尽量为其保密,不对任何人讲;

B.根本没考虑过要扩大宣传此事;

C.当朋友刚一离去,随即与他人议论此事。

7、当我遇到困难时,我:

A.通常是靠朋友解决的;

B.要找自己可信赖的朋友商量办;

C.不到万不得已,决不求人。

8、当朋友遇到困难时,我觉得:

A.他们大都喜欢来找我帮忙;

B.只有那些与我关系密切的朋友才来找我商量;

C.一般人都不愿意来麻烦我。

9、我交朋友的一般途径是:

A.班级;

B.通过各种社团活动;

C.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并且还相当困难。

10、我认为选择朋友最重要的品质是:

A.具有吸引我的才华;

B.可以信赖;

C.对方对我感兴趣。

11、我给人们的印象是:

A.经常会引人发笑;

B.经常在启发人们去思考问题;

C.和我相处时别人会感到舒服。

12、在晚会上,如果有人提议让我表演或唱歌时,我会:

A.婉言拒绝;

B.欣然接受;

C.直截了当地拒绝。

13、对于朋友的优缺点,我喜欢:

A.诚心诚意地当面赞扬他的优点;

B.会诚实地对他提出批评意见;

C.既不奉承,也不批评。

14、我所结交的朋友:

A.只能是那些与我利益密切相关的人;

B.通常能和任何人相处;

C.有时愿与同自己相投的人和睦相处。

15、如果朋友和我开玩笑(恶作剧),我总是:

A.和大家一起笑;

B.很生气并有所表示;

C.有时高兴,有时生气,依自己当时的情绪而定。

16、当别人依赖我的时候,我是这样想的:

A.我不在乎,但我自己却喜欢独立于朋友之中;

B.这很好,我喜欢别人依赖我;

C.要小心点!我愿意对一些事物的稳妥可靠持冷静、清醒的态度。

各题评分标准

1:3,2,1

2:1,2,3

3:3,2,1

4:1,3,2

5:3,2,1

6:2,3,1

7:1,2,3

8:3,2,1

9:2,3,1

10:3,2,1

11:2,1,3

12:2,3,1

13:3,1,2

14:1,3,2

15:3,1,2

16:2,3,1

总分介于38—48之间,说明你的人际关系很融洽,在广泛的交往中你很受众

人喜欢;

28—37之间,说明你的人际关系并不稳定,有一定数量的人不喜欢你,如果

你想受人爱戴,还要做很大努力;

16—27之间,说明你的人际关系不融洽,你的交往圈子太小了,很有必要扩

大你的交往范围。

第5篇:职业能力倾向自我评定量表

强较强一般较弱弱1234

51. 一般学习能力倾向(G)

(1) 快而容易地学习新的内容( ) ( )( ) ( ) ( )

(2) 快而正确地解决数学题目( ) ( )( ) ( ) ( )

(3) 你的学习成绩总的来说处于( ) ( )( ) ( ) ( )

(4) 对课文的字、词、段落和篇

章的理解、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 ( )( ) ( ) ( )

(5) 对学习过程的材料的记忆能力( ) ( )( ) ( ) ( )各等级次数累积( ) ( )( ) ( ) ( )×1×2×3×4×5总计分数( )=( )+( )+( )+( )+( )自评等级( )=总计分数( )÷

52. 言语能力倾向(V)

(1) 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 ( )( ) ( ) ( )

(2) 阅读速度快,并能抓住中心内容( ) ( )( ) ( ) ( )

(3) 掌握词汇量的程度( ) ( )( ) ( ) ( )

(4) 向别人解释难懂的概念( ) ( )( ) ( ) ( )

(5) 你的语文成绩( ) ( )( ) ( ) ( )

各等级次数累积( ) ( )( ) ( ) ( )×1×2×3×4×5总计分数( )=( )+( )+( )+( )+( )自评等级( )=总计分数( )÷5

3. 算术能力倾向(N)

(1) 作出精确的测量(如测量长、宽、高等)( ) ( )( ) ( ) ( )

(2) 笔算能力( ) ( )( ) ( ) ( )

(3) 口算能力( ) ( )( ) ( ) ( )

(4) 打算盘( ) ( )( ) ( ) ( )

(5) 你的数学成绩( ) ( )( ) ( ) ( )各等级次数累积( ) ( )( ) ( ) ( )×1×2×3×4×5总计分数( )=( )+( )+( )+( )+( )自评等级( )=总计分数( )÷

54. 空间判断能力倾向(S)

(1) 解决立体几何方面的习题( ) ( )( ) ( ) ( )

(2) 画三维度的立体图形( ) ( )( ) ( ) ( )

(3) 看几何图形的立体感( ) ( )( ) ( ) ( )

(4) 想象盒子展开后的平面形状( ) ( )( ) ( ) ( )

(5) 想象三维度和三维度的物体( ) ( )( ) ( ) ( )各等级次数累积( ) ( )( ) ( ) ( )×1×2×3×4×5总计分数( )=( )+( )+( )+( )+( )自评等级( )=总计分数( )÷5

5. 形态知觉(P)

(1) 发现相似图形中的细微差异( ) ( )( ) ( ) ( )

(2) 识别物体的形状差异( ) ( )( ) ( ) ( )

(3) 注意到多数人所忽视的物体的细节部分( ) ( )( ) ( ) ( )

(4) 检查物体的细节( ) ( )( ) ( ) ( )

(5) 观察图案是否正确( ) ( )( ) ( ) ( )各等级次数累积( ) ( )( ) ( ) ( )×1×2×3×4×5总计分数( )=( )+( )+( )+( )+( )

1自评等级( )=总计分数( )÷5

6. 职员能力倾向(Q)

(1) 快而准确地抄写资料(诸如姓名、

日期、电话号码等)( ) ( )( ) ( ) ( )

(2) 发现错别字( ) ( )( ) ( ) ( )

(3) 发现计算错误( ) ( )( ) ( ) ( )

(4) 在图书馆很快地查找编码卡片( ) ( )( ) ( ) ( )

(5) 自我控制能力(如较长时间地抄写资料)( ) ( )( ) ( ) ( )

各等级次数累积( ) ( )( ) ( ) ( )

×1×2×3×4×

5总计分数( )=( )+( )+( )+( )+( )自评等级( )=总计分数( )÷5

7. 眼—手运动协调(K)

(1) 玩电子游戏( ) ( )( ) ( ) ( )

(2) 打篮球或打排球一类的活动( ) ( )( ) ( ) ( )

(3) 打乒乓球或羽毛球( ) ( )( ) ( ) ( )

(4) 打算盘( ) ( )( ) ( ) ( )

(5) 打字( ) ( )( ) ( ) ( )

各等级次数累积( ) ( )( ) ( ) ( )

×1×2×3×4×5

总计分数( )=( )+( )+( )+( )+( )自评等级( )=总计分数( )÷5

8. 手指灵巧(F)

(1) 灵巧地使用很小的工具(如镊子等)( ) ( )( ) ( ) ( )

(2) 穿针眼、编织等使用手指的活动( ) ( )( ) ( ) ( )

(3) 用手指做一件小手工艺品( ) ( )( ) ( ) ( )

(4) 使用计算器的灵巧程度( ) ( )( ) ( ) ( )

(5) 弹琴( ) ( )( ) ( ) ( )

各等级次数累积( ) ( )( ) ( ) ( )

×1×2×3×4×

5总计分数( )=( )+( )+( )+( )+( )自评等级( )=总计分数( )÷5

9. 手的灵巧(M)

(1) 用手把东西分类(如把一大堆苹果分为

大、中、小三类)( ) ( )( ) ( ) ( )

(2) 在推和拉东西时手的灵活度( ) ( )( ) ( ) ( )

(3) 很快地削水果( ) ( )( ) ( ) ( )

(4) 灵活地使用手工工具(如锒头、锤子等)( ) ( )( ) ( ) ( )

(5) 在绘画、雕刻等手工活动中手的灵活性( ) ( )( ) ( ) ( )

各等级次数累积( ) ( )( ) ( ) ( )

×1×2×3×4×5

总计分数( )=( )+( )+( )+( )+( )自评等级( )=总计分数( )÷5

统计:在下列括号中填写你的每一职业能力倾向的自我评定等级

职业能力倾向自我评定等级

一般学习能力(G)()

言语能力倾向(V)()

算术能力倾向(N)()

空间判断能力倾向(S)()

形态知觉(P)()

职员能力倾向(Q)()

眼—手运动协调(K)()

手指灵巧(F)()

手的灵巧(M)()

在确定你的每一种职业能力倾向后,参阅反面关于职业对人的职业能力倾向的要求。

职业与其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倾向的基本标准

在等级数字下有“·”的职业能力倾向等级,表示此职业所必须达到的职业能力倾向水平。材料部分引用于国外资料,它不一定完全适合中国。但是,从中可以了解部分职业对人的职业能力倾向要求的高低,此材料仅供参考。

专业大类与可以从事的职业关系表

第6篇: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的编制

【摘要】 目的编制能对限定责任能力进行客观分级的评定工具。 方法结合国内外有关的鉴定理论与实践

报道,参考国内外的类似评定工具编制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dcrrs);并对该量表进行回顾性测试.分析其信

度和效度。结果《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构合理.其界限值所划分的不同法定能

力等级与专家鉴定间也高度一致。 结论dcrrs对于客观地对限定责任能力进行分级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限定刑事责任能力;量表;信度:效度

【中图分类号】d919-3: d91

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97(2004)04—0302—0

3a study on the rating scale of diminished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cai wei—xiong

, zheng zhan-pei,sha0 yang,et al1.in—

stitute offorensic&‘ rii~ ilinistry ofj~tice. r china,shanghai.200063

【abstract】0bjective to develop a tool to objectively assess diminished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methods after reviewing

the existing tools and literatures,a chinese version of scale,diminished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rating scale(dcrrs),was

developed. a retrospective trial was carried out for evaluating its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results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dcrrs were good enough for clinical use, and the decision by dcrrs at cut—of points were similar to the evaluation made by

experts.conclusion dcrrs is useful in objectively dividing diminished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key words】diminished criminal responsibility,scale,reliability,validity

目前 在我国精神疾病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

工作中,限定责任能力的评定问题一直是一个难点。一

方面存在着扩大化的倾向,尤其是鉴定人员存在意见

分歧时.往往折中为限定责任能力。另一方面司法人员

认为鉴定结论含糊,对于具体该限定多少往往难以确

定.常给量刑工作造成操作上的困难。ill因此有学者提

出对限定责任能力的程度进行分级,以便于实际操作,

提高鉴定工作的科学性。[1-z]但具体如何分级,尚缺乏一

个客观标准。本研究试图通过编制《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评定量表》,来对限定责任能力的案件进行客观评定,

并进行分级。

材料和方法

、研究对象

为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司法部司法鉴

定中心司法精神病研究室鉴定的案例,鉴定结论均由

3名以上鉴定人组成的鉴定小组共同完成。鉴定资料

完整。符合标准的共239例,其中男197例,女42例;

平均年龄为33.92~10.35(岁),年龄最小的为17岁.最

大的为76岁;教育程度:文盲14例,小学63例,初中

88例.高中、技校46例,大专以上28例;婚姻状况:已

婚ll4例。未婚105例,离婚20例;职业:农民81例,

无业或待业66例,工人4j4例,其他48例;作案类型:

凶杀ll3例.伤害38例.诈骗6例,强奸、猥亵等1

5例。盗窃30例。其他37例;诊断:精神分裂症67例,情

感性精神病36例。精神发育迟滞25例,脑器质性精神

障碍14例.偏执性精神障碍与其他精神病性障碍9

例,酒中毒精神障碍5例,其他22例,无精神病62例;

责任能力:完全责任能力78例,部分责任能力92例,

无责任能力69例

二、研究工具

以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编制的

责任能力

量表原有的15个条目为基础。再结合其他文献资料及

rogers刑事责任能力量表,又增加3个条目。分别为作

案现实动机、作案前先兆、作案的诱因、作案时间选择

性、地点选择性、对象选择性、工具选择性、作案当时情

绪反应、作案后逃避责任、审讯或检查时对犯罪事实掩

[作者简介] 蔡伟雄(1967一

),男,湖北崇阳人,医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与研究。

te1:+86—2i-62440148-2613 e-ma11:t s a1 se@126.com

[基金项目] 科技部中央级科研院所2002年度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项目(2002deb20076)]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11卷(第4期)

盖、审讯或检查时伪装、对作案行为的罪错性认识、对

作案后果的正确估计、生活自理能力损害、工作或学习

能力损害、自知力损害、现实检验能力损害、自我控制

能力损害等。评分在原有的3级评分的基础上加以细

化,2个条目为3级,12个条目为4级,4个条目为

5级。作为初步编制的《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

三、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由专家对全部案例材料进

行复习,依据修订后的条目对239例案例进行逐一评

分。同时尝试对其中92例限定责任能力的案例重新进

行分级,根据作者先前的研究,分级的标准为:(1)大部

分限定责任能力:精神症状轻,辨认能力、控制能力轻

度减弱;(2)部分限定责任能力:精神症状明显,辨认能

力、控制能力中度减弱;(3)小部分限定责任能力:精神

症状较严重,辨认能力、控制能力明显减弱。对限定责

任能力案例进行分级者与量表评分者之间互盲。最后

对上述资料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该量表

的一些信度和效度指标进行检验。

结 果

、评定者间一致性

2名评分者对10例对象联合施评,各条目均有较

高的一致性(kappa在0.5~0.91之间,p<0.05)。表明该

工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二、量表内部一致性与分半信度

全量表cronbach f=0.96,表明各条目具有较好的

同源性。按题号分半。奇、偶号题目分之间的相关系数

r=-0.89,p=-0.000。

三、量表评分

经方差分析发现,量表总分在无责任能力组、限定

表1 不同责任能力组间总分比较

table l comparison of total sgores among different criminal respon·

sibility groups

表2 三组限定责任能力案例组总分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total sgores among diferent diminished crimi ·

nal responsibility groups

· 303 ·

责任能力组和完全责任能力组中有显著差异(表1)。

而将限定责任能力组划分成3组后,量表总分也有显

著差异(表2)。

由于总分越高,责任能力越大。作者初步采用均值

加减标准差的方式作为评定l临界值(小部分组的下限,

大部分组的上限用两倍标准差),即小部分组为大于

15分、小于24分,部分组24~28分,大部分组大于28

分、小于37分划分3组。而15分以下为无责任能力,

37分以上为完全责任能力。

四、经验效度

表3 量表分责任能力等级与专家鉴定结论之间的一致性

table 3 the coherence between scale scores and expert conclusions

kappa=o.85 p=0.000

以上述的划分界得到的评定结果与专家鉴定结论

(责任能力无、限定和完全,以及限定责任能力组中的

划分)之间高度一致(表3)。

讨 论

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建议对限定责任能力进行分

级,从而为案件的量刑提供较为具体可行的依据。不过

在应当分为几级、具体的分级标准该如何界定等问题

上还没有一致意见。0-4]作者以往的研究发现,t5-71以疾病

严重程度作为医学标准,辨认和控制能力的受损程度

作为法学标准,将限定责任能力分为3级是完全可行

的,这样也可以使司法机关在量刑时更加精确。为了准

确地对限定责任能力进行分级,同时也能精确地同完

全责任能力和无责任能力做出区分,作者尝试编制限

定责任能力量表以进行量化评定

在选择量表的条目时,作者考虑,条目应当准确地

反映出对限定责任能力进行分级的医学标准和法学标

准。对于医学标准而言,疾病的严重程度最终要通过疾

病对工作、学习生活能力和自知力的损害程度来反映,

这是和ccmd一3中的疾病严重程度标准相符合的,同

时法学标准中对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削弱程度的判

断也最终要落实到作案动机、作案的预谋准备、自我保

护和对作案性质后果的认识等一系列客观指标上,这

一设想得到了以往研究的支持, 上述内容能够有效地

对限定责任能力进行分级。以作者前期研究成果为基

· 304 ·

础.同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和已成熟的责任能

力评定工具,作者初步筛选出了l8项条目,这些条目

基本覆盖了上述内容。之后根据专家鉴定经验对各条

目的评分等级及相应的具体评分标准进行初步设定.

以此编制了《限定责任能力量表》(drrs)用于限定责

任能力案例的评分划分。

对该量表进行的初步测试结果显示.drrs的同

质信度为0.96,分半系数为0.89.提示该量表具有较好

的信度。以初步确定的划分界进行分级的结果与专家

鉴定结论之间的一致性也较高(kappa=0.85,p=0。0001,

说明drrs具有良好的经验效度。同时在测试过程中,

作者感到虽然drrs题目覆盖的方面较广,但结果简

单,易于被评分人员掌握;而且实际测试不必花费太多

时间,通过对案卷的全面复习,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评

分,有较强的实用性。综上,drrs对于对限定责任能

力的评定和划分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由于是回顾性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根据界限

值区别责任能力等级时有较多重叠,影响了区分效度.

同时个别案例的评分明显偏离均值,所以作者认为对

界限值的划分尚需进一步研究与修正,同时在正式形

成的量表中条目的增减、评分标准的修订还有待于通

过前瞻性研究加以确定。

参考文献

【1] 龙青春,孙毅..建议将限定责任能力分为两级.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1, 34(1):45~46

[2】石华孟.将限定责任能力分为二级评定原则的再探讨 .中华精神科

杂志,2002,35(1):51

[3】吴国娟.司法精神病鉴定中限定刑事责任能力i3z~[j].临床精神医学

杂志,2004.14(2):94~95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1 1卷(第4期)

f4】赵秉志主编.疑难刑事问题司法对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l999.74-75

f5】汤涛,蔡伟雄,吴家声.精神分裂症限定刑事责任能力司法鉴定的初

步研究【j1.法医学杂志,2003.19(4):209~2l1

[6】蔡伟雄,黄富银,汤涛.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_法医

学杂志,2002.18(4):213~215

f7】蔡伟雄,邵阳,管唯,等.精神病患者限定责任能力评定分级依据研究

fj】.法医学杂志,2004,20(3):145~149

(收稿:2004—09—16)

附:精神病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

条目 评分

1.现实作案动机:0—3

2.作案前先兆:0—2

3.作案的诱因:0—3

4.作案的时间选择性:0—3

5.作案地点选择性:0—3

6,作案对象选择性:0—3

7.作案工具选择性:0—3

8.作案当时情绪反应:0—4

9.作案后逃避责任:0—3

l0.审讯或检查时对作案事实的掩盖:0—3

1 1.审讯或检查时有伪装:0—3

l2.作案行为的罪错性认识:0—4

l3.作案后果的正确估计:0-4

l4.生活自理能力损害:0—3

l5.工作学习能力的损害:0—3

l6.自知力损害:0—2

l7.现实检验能力损害:0—4

l8.自我控制能力损害:0—4

总 分

(上接307页)

4.多中心联合.科学开展多道心理生理测谎技术

的信度及效度研究,摒弃商业因素的影响.从科学的角

度阐述该技术的科学准确性。

5.从专业角度全面准确介绍当今世界各国,尤其

多道心理生理测谎技术运用广泛的国家关于测谎技术

的立法状况,提出科学的立法建议

参考文献

【l】 kleiner,m.handbook of polygraph testing[m].london:academic

press,2002:327-338

[2】罗江华.测谎技术运用中的证据学思考f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3,16(3),45~46

[3】查恒兴,吴春峰 0谎结论证据价值分析f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1,15(4), 79~84

[4】贺晓彬.测谎鉴定在法庭上的证据作用[j].中国司法鉴定,2002,5(2),

5l~52

[5] committee to review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on the polygraph(na—

tional research council).the polygraph and lie detection[m].washington,

d.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3,l~l0

[6】honts cr,raskin dc,kircher jc.mental and physical countermeasures

reduce the accuracy of polygraph tests[j].j appl psycho1.1994;

79(2):252-259

[7】blinkhorn s.lie detection as a psychometric procedure[a].in:a gale

ed.the polygraph test:lies,truth and science[c].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s inc,1988.29~39

(收稿:2004—08—27)

上一篇: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下一篇:县工商局xx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