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游学心得体会

2023-03-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对生活有所感悟时,应当记录下来心得体会,这可以让我们在回首岁月时,了解自己的心灵成长之路。那怎么写出言辞合适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学教师游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中学教师游学心得体会

由“中学生出国游学”想到的

上周五,一家长朋友给我发来三份征招中国青少年到国外发达国家去游学的附件。帮忙参考报名那条游学线对孩子好些。

(三个附件是:

1、加拿大东西海岸全景三周成长游学团简介

2、新西兰南北岛强化学习及探索游学团简介

3、德国、东欧五国文化探索游学团简介)

当时我们网上谈话如下

江风 20:17:24 很高兴看到你的邮件。

那三个“游学团”日程安排我都粗略看了下(因为我是个孤陋寡闻、见识浅薄的井底之蛙),几乎没有水平来评说那个对凡合适。

江风 20:21:07 但一定要我说的话,我觉得“德国、东欧五国文化探索游学”要好些。也只是因为听说德国是人文素质最高的国家,再无他识。

江风 20:29:11 另我谈点我的感受:

1、这些组团的有卓越见识的学者们,倒底对我国的中学生了解多少?他们是否知道当今初中生(青少年)最缺少的是什么?我只是觉得他们最了解这些青少年的家长。

江风 20:45:56

2、这些学者们有如此地远见卓识,为什么就不组织中国的青少年(富家子弟)来一次全国游,去他们课本中(语文、地理、生物„)提到的关于环境污染,地土沙化,贫穷落后的、有几千年文明古迹的、名山大川„好多好多平时课堂教学提到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中国文明和发展的地方去看看。

3、一个中学生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文化及语言都还不了解,没情感,却只是一味地迎合现在的家长,让他们的孩子快点走向世界。

江风 21:08:25 我的言词可能有些偏颇,不敢多说。我从小有个愿望:要周游全国。但为生存只是想想而已。现在我希望我有能力让儿子去全国各地看看,也是水中捞月,只能靠他自己。中国人有这样一句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如果是我,我会鼓励儿子“背起行囊走四方”(这是语文课本中综合性学习中提出来的)。小学课本中有篇课文,是讲一个十二三岁德国小姑娘爱慕文化,只身来中国旅游的故事的。怕是中国家长让孩子走出自己视线就担心得不得了。

邓老板 21:10:42 理解

(来自微信: http://weixin.qq.com/q ) 邓老板 21:11:17 你的独到见解对我很有用

江风 21:34:39 你过奖过谦了。

邓老板 21:54:20 我现在再考虑一下是否让凡这样早出国去? 邓老板 21:54:56 还是让他先在国内走走后再让他去

邓老板 21:55:13 你也帮我参考一下

邓老板 21:56:06 国内那地方可去,对凡的学习有帮助 邓老板 21:57:19 他现在是叛逆期 邓老板 21:57:32 很不好管教 邓老板 21:59:39 请多给我出建议,让他健康成长 邓老板 22:00:27 那方面对孩子有益的方法 8:01:55 对方已成功接收了您发送的离线文件“邓老板.doc”(22.00KB)。 附:

邓老板,你好!

周五看到你信息时很高兴。忙与培训班主任联系,课却调不了,只有下午四点时有空同事代劳。故才迟迟与凡讨论学习上的问题。真是对不起。

七年级的课程在整个中学是基础,不难学,凡如此聪慧的孩子稍用心就能学得较好。我查验了他的生物,掌握得很好;语文基础,阅读理解,课文内容都比较扎实,只是作文没有时间指导、检查他。数学做了份试卷,除了没上过的新课外,都能做,并且又快又准确;给我总体感觉他比在侨诚他要学得扎实。而且数学的学习兴趣比较高,初三的题他也做了几道且有些对。

最有趣的是,检查完他学习,同他一起看电影“龙门飞甲”时,我问他:平时喜欢什么电影,暑期打算,想不想下期到英才读,对旅游有无兴趣,本期得到过老师,爸妈多少次的批评和奖励,同年级的同学都喜欢些什么电影,你有明星偶像吗,————他的回答只有三个字“不知道”。

这让我明白了一点,同孩子们的交流得在共同的活动中,此时没有这活地动,你要他谈感性上的认知,他是无从和你谈起的,也没兴趣同你聊。其实凡不是完全没认知。

我也问他学校班级开展些什么第二课堂活动,老师上课同侨诚比有些什么不一样?

在培训中心,我同他的地理老师每周六日,他都说起凡的情况,他说他不好学,好玩,好搞点事,新来的校长都盯上他了。凡的好多科成绩在班上是名落孙山的。 我听了笑了。这就是凡,这也并非完全是坏事坏消息。我认为一个青少年他的思想意思健康,如果他做了些超出我们大人规范的事,并不就是个坏孩子。反倒有些玩劣的可爱。这就要看我们老师和爸妈的心态和怎样引导了。

你是要为他的暑期生活规化下,他毕竟年幼稚。谈到旅游,国内国外,我是主张国内。他现阶段年少无知;旅游不能是奢侈的地去享受,应是一种体验生活和社会活动,应是长才识的。应是能从心灵上给予他震撼的人、事、景、物。是陶冶情操,提升世界观,应是从课本内走到了课本外的一种延伸。应是从灵肉的磨炼到精神的愉悦:应有跋山涉水艰难,攀登高望远的情趣体验。如果青少年的旅游失去了这些,就谈不上旅游是种人生享受。 就此搁“笔”,有感再叙。

祝合家欢乐!

邓老板 08:04:25 谢谢

江风 08:14:05 我刚才看了那晚我们的消息记录,你问 邓老板

21:56:06 国内那地方可去,对凡的学习有帮助”。空闲时我在给你留言,我只能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去谈,我觉得要从小培养他的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这方面去考虑。

邓老板 08:14:36 明白

现在真闲下来,思来想去也无话可说。脑子里全是无知二字。真是书到用是方恨少。也找不出增长少年们才智的国内游学之路。

如果那个组国外游学团的老板看了我的言论,怕是要骂我一通了。此事,我向几位同事好友聊起时,同事们说,他们看到的是家长袋子里的钞票。也有的说,有钱的去玩玩只当是吃快餐,去饱眼福何偿不好。是的,花钱能买到开心,长见识,应是大大赚的好事。

不过,可建议组团老板修另一条发财的游学之路:开通国内

1、暑期游学之路。

2、暑期考学之路。

3、暑期探学之路。我会极力帮助打广告:课堂内的延伸,真正的素质教育;走向世界从了解自己的国家开始; 收费便宜些,定会有众多学子参加。

连现在的中学生都“说”中国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极度的崇洋媚外。也许是因为我们的课堂在纸上谈兵,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大搞应试教育:题海战术永远是制胜的法宝。我看我们的中学生教材也好得很呀,如果组学团抓住了现在中学生课堂教学的弱点,开发出这条符合教材(与之相结合)的——国内游学之路。定能大发其财。 请看中学语文(仅初中):综合性学习中提出:感受自然;黄河,母亲河;漫话探险;马的世界;脚踏一方土;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到民间采风去;背起行囊起四方

再看哪些写我国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民风民俗、颂民爱国、居安思危的课文;还有历史,生物,地理等增进了解祖国文明和发展的学科。老师、家长们那天不是在鼓吹:为了中考的胜利;为了考重点学校、名校——背啊!做啊!学生则挑灯夜战,节假日也要上培习班。

最后看我们老师组织的无生机的夸夸其谈的课堂教学,你给学生来一次暑期考究之旅,让他实地探究,振聋发聩。不是开拓视野,培养中国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社会、家庭责任感受之旅吗?不是增强富二代的环保意思,节约意思,忧患意思利国利民的好事吗?

我没有游学的经历。对国家地理:东西南北人文环境也不太了解;更没有专业的旅游线路、景点知识。只知中国地大物博,文化灿烂,很了不起。五千年的文明不是吹出来的。也知道韩国注册了我国的端午节成为了他的世界文化遗产。可笑,可悲。

北有:北京,有古代的“火烧圆明园”;有始建于春秋战国的燕国,经历了金、元、明、清的北京城,故宫博物院,天安门城楼;现代的奥运会鸟巢;红叶如火的香山,秦始皇建的万里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长城是有史以来唯一在太空中可看到的三度空见建筑物。长城东段经过山地或丘陵地,古称「用险制塞」,起伏蜿蜒,形式雄峻;遥望我国山川的伟大形势,将令人叹服先民开疆拓土的艰难,而激起无限的壮志雄心。据说从北京城再往北走一百五十里就是黄沙漫天的沙漠,可体验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致;我真有些担心祖国心脏哪年会被黄沙掩埋,成为又一个“古楼兰”;有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有历史书上写的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好吃的北京烤鸭天下闻名,再往北,有蒙古大草原。天津,国家四个直辖市之一。天津狗不理、鸭梨出名得很。也出“俗世奇人”泥人张。石家庄市,是不是一个村庄建成的市呢?军事重城,抗战时敌我欲血奋战,史册照古今。

西有:我国西部旅游景点,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区 葡萄沟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 水磨购 红山公园等内蒙古:响水湾 腾格里沙漠月亮湖旅游区 贺南山南寺生态旅游区 阿尔山海神圣泉旅游渡假区楼主,新疆,吐鲁蕃哈蜜瓜,葡萄干的故乡,全国最优质的产棉。地处西北边陲,与蒙古、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印度等国为邻, 如果不是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拦着,你会一不小心就跑到国外去了;和七朝古都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不是在那里么?世界屋脊西藏高原,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布达拉宫,不是令人向往吗?中国人的母亲河,黄河、长江的发源地;东有:国际大都市上海,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世界著名港口城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课本中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应有新景;钱塘江大潮千古奇观;山东济南的趵突泉;南有:四大名楼占二楼的湖南岳阳楼;张家界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湖北黄鹤一去不返的黄鹤楼;这一类应是举不胜举。

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都有哪些?(网上查验)

一、北京——璀璨之旅

二、承德避暑山庄——避署之旅

三、北戴河——疗养之旅

四、云冈石窟——石雕之旅

五、乔家大院——民宅之旅

六、平遥——古城之旅

七、内蒙古——草原之旅

八、大连——海滨之旅

九、长白山——雪山之旅

十、哈尔滨——冰雪之旅

十一、上海——时尚之旅

十二、苏州——园林之旅

十三、周庄——园林之旅

十四、西湖——天堂之旅

十五、泰山——巍峨之旅

十六、青岛——仙境之旅

十七、黄山——仙境之旅

十八、庐山——奇秀之旅

十九、景德镇——瓷艺之旅

十、湄州岛——龙宫之旅

二十一、嵩山——少林之旅

二十二、长江三峡——画廊之旅

二十三、张家界——画卷之旅

二十四、深圳——锦绣之旅

二十五、珠海——优雅之旅

二十六、香港——精彩之旅

二十七、澳门——娱乐之旅

二十八、桂林——清新之旅

二十九、海南——热带之旅

十、重庆——山城之旅

三十

一、九寨沟——童话之旅

三十

二、云南——彩云之旅

三十

三、西世故——圣地之旅

三十

四、西安——古都之旅

三十

五、敦煌莫高窟——佛艺之旅

三十

六、新疆——神奇之旅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们崇尚什么?教育我们的青少年学什么?北大、清华和各省重点大学无一不是千亿学子的圣殿。难道不值小小中学生一游??我国文化博大精深,人文环境东亚之最,难道不值一探??中国有古四大发明,现有什么?中国精神何在?山川依旧!风流人物可有?网上说富了的中国人全在出国旅游、定居!难道中国少年不值深思!!!他们没有现在对中国的熟识,那有出国时对国外的优先的惊叹、折服而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之志??

第2篇:佩顿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游学总

佩顿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游学总结

一.基本概况

1.内容:京北四中与芝加哥佩顿中学文化交流

2.主题:familyexchange

3.时间:——

二.个人感受

1.对于两所学校的不同的体会

第一点令我惊讶的是这所学校没有校门,也没有围墙(操场有一层隔离网),这一点上就不同于其他学校,包括后来参观的芝加哥大学也是如此。在美国学校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但却井然有

序。第二是先进的学生信息化管理:例如进门刷卡,记录进校的时间;学生有校园账号且他们的校园网站系统配套全,成熟度高,使用方便等。第三是制度的弹性:学校不存在过多的制度或是条条框框,使得老师能更方便教学(例如我所上的英语课中老师让大家分散开排练而不是全挤在屋子中;图书馆不像我们的安静而是崇尚交流与学习有关的东西)第四是小班教学,走班上课,homeroom和类似我们选修课与分层教学的结合制课程安排:他们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内容,类似于分层;课时安排上只要满足基本科目基本课时数外其他皆可自由支配;这样的课程安排很利于每个学生向自己的兴趣发展,但又能满足学生的基本知识储备。另外,小班教学能方便老师对课堂的掌控,更灵活地设置内容。

2.我所经历美国课堂

所上科目:美国历史,驾驶,化学,英语,中文,数学(1)

美国历史

很像我们现在的英语精读课,上课大家阅读后提问题,然后老师会提供一些问题并要求同学在墙上所粘贴的各种信息中找到可以解答问题的记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个人认为在我们的课堂中老师也可根据课本内容进行一定的学生提问环节并引导学生学习考点及常识等重要内容知识。(2) 驾驶

美国16岁以上即可学车,课程一般在学校进行,据说有模拟仪练习(没有经历因为我的host是初学),但我觉得他们的驾驶书很是不错把各个方面写的通俗易懂。(3)化学

他们的化学课没有过多的知识讲解,大多是以学生自学讲义开始,遇到问题向老师提出,老师会讲一些比较集中的问题,也会针对性的做实验,可以对学生不会的地方单独讲解。

(4)数学

个人觉得这门课没什么特别之处

其实就是多一些对题目的讨论(5) 中文

是台湾老师教,和我们学英语的方法其实很相似,很注重语法。(6) 英文

其实有一点像是文化课程,因为学生基本都是芝加哥本地出生英语本身就还可以。在我所经历的课上老师是对一个著名戏剧演员进行了介绍并要求学生表演一部他很出名的戏剧(只是有感情读台词),并给学生普及了大量的戏剧知识。3. 参观美国博物馆的体会

美国博物馆有一部分是属于某些事业单位(例如学校)的,这样能让博物馆有更多在此方面的专家能主持工作。而且博物馆和教育系统间有很好的合作,像我们去科技博物馆时是周五,很多学生去参观,经过咨询后得知周五是类似于参观活动的日子(有点像我们学生免费参观的日子),方便学生参观了脚4.

美国party的体会

美国人家的party十分随意,第一次我可以穿了衬衫打领带去参加聚会却发现只有我这样其他人都十分随意,玩的玩,吃的吃,有种kTV那种随意感,不像我们的聚会有时也会变得很正式5. 与美国人交往的体会

(1)教育工作者

他们的老师十分和善,亲近学生,与学生大多有不错的私人关系。重点是他们的老师都十分年轻,但又不是新老师(接待我们的副校长都很年轻)。这些老师都很有干劲,有上进心,且他们老师间关系很融洽。

(2)家庭的角度

家庭相当和睦,不同的地方是他们一般都不是独子,有兄弟姐妹,比我们家中可能更热闹。且他们与长辈(祖父母一辈的亲戚)一般不会住在一起(长辈一般都在乡下过悠闲的生活)

(3)社会的角度

美国的社会组成很乱,所以在学校

中小团体很多,一般是白人在一起,黑人和亚裔的人在一起。

6.对美国大学的感受

有些美国大学对成绩要求并不很高,但学习心气却很高,有的却校风很怪异(例如芝加哥大学就有这种感觉)。而且他们的大学设备很先进,学校会投很多钱在实验室的建设上。三.活动主题探究——familyexchange

总体来说,中国学生融入美国家庭比较难,像我还是在一个移民家庭中都会感觉比较难。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会发现难以融入,但实际上遇到一些事的时候,老美们的思维方式确实跟我们不一样。还是那个十分经典的例子:如果他们问我们饿不饿一定要据实回答千万别客气,你说不饿他们就真会当你不饿。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体现出想融入美国家庭真的很难。

四.总结

这是一次非常好的文化交流活动,从这一次的活动中我知道了很多关于美

国社会文化,学习文化,家庭文化。希望学校继续能组织这样的交流活动,我也希望能参加更多类似的交流活动。五.感谢

京北四中和佩顿中学为此服务的老师和学校工作人员,host家庭的家长和其他亲人们。

第3篇:重点中学近半学生曾出国游学

交流、演出、参观„„随着中学国际交流程度的提高,中学生在上学阶段通过各种途径走出国门到海外游学的机会也随之大幅增加。记者从北京四中、北师大[微博]二附中、北京市二中等多所京城中学名校中了解到,学生在上学期间进行海外游学已经越来越频繁,不少学校中学生游学率达到50%左右,学生的游学经历也直接影响到了他们日后对于留学[微博]的选择。

海外游学

学校提供多种机会

每年寒暑假前,都有不少学生打算趁着假期走出国门到国外进行短期游学,学校也在忙着为这些学生们开具出国证明。而据北京十二中副校长阮守华介绍,现如今随着学生家庭条件的不断提高,加之家长[微博]素质的提高,让孩子在中学阶段有机会走出国门开阔视野已经成为很多家长的选择。据不完全统计,在十二中高中三个年级的1500多名学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曾有出国游学的经历。

“家长带着出去是一种途径,现在学校各种国际交流项目越来越多,这也为学生走出国门提供了多种机会”。阮校长告诉记者,十二中的学生通过金帆团、友好学校交流、国际夏令营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有机会和国外师生深入交流,这极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同时,这样深入的交流,也让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中国的文化。

游学经历

影响学生出国留学

“有些学生以前没想过留学,但从国外游学回来,就开始有了出国留学的想法”。北师大二附中校长曹保义告诉记者,该校高中三个年级学生中,曾在上学阶段有机会到海外游学的学生更是占到所有学生的一半左右。学生们经常出游的国家主要涉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教育水平较为先进的国家。学校组织的海外游学,大多更注重海内外师生的交流沟通,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游玩,通过一定深度的了解后,很多学生就开始向往日后能够有机会到这些国家开始一段新的学习生活。

北京四中出国留学指导办公室有关负责老师告诉记者,在这些出国游学的学生中间,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有目的性地进行游学。去年,四中一位被国外名校录取的学生就曾经在高中阶段到国外名校交流学习,从而对几所目标学校的校园文化、教学特点了如指掌,在确定留学学校时,她便十分轻松地选择了最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国外高校。

上一篇:克服考前焦虑症教案下一篇:白衣天使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