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人的故事

2022-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古代名人的故事

谈承德民间故事中的中国古代伦理思想

项目基金: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校级课题,课题编号:FY2014004。

摘 要:民间文学作为文学类型的一种同样关乎人类的心灵与情感,并且与社会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在承德的民间故事中,许多主题表现出了中国古代伦理学思想,如“孝”、“悌”观念,人们对于“义”、“利”关系的认识等,而这些伦理思想的产生与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形态与特征是有联系的。

关键词:承德民间文学;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地缘关系;“孝”与“悌”; “义”与“利”

作者简介:杨瑜(1983.1-),女,满族,河北承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理论、民间文学、影视文学;郝瑞云(1967.5-),女,满族,河北承德人,文学学士,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间文学、现当代文学。

[

[

中国伦理思想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影响着人们的文学艺术创作。民间文学作为文学的一种类型从根本上说是关乎人类精神的,是观照人们心灵和情感的。对于民间文学的研究主要是借助于文艺学、美学、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时民间文学与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承德的民间文学中,许多故事体现出了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比如对于地缘关系的重视;家族人际中的“孝”、“悌”原则;社会人际中对于“义”与“利”的理解。

一、对于地缘关系的重视以及“私人道德”

中国古老的农村社会是乡土社会,其中注重的人际关系主要有两层——血缘和地缘。人们依赖着土地,且流动性不强。这就使得人们对土地感情深厚,并同周围的人们非常熟悉。因为中国古代社会主要是小农经济,人们首先是过自给自足的生活,再与外界发生联系。乡村中不同人家之间的合作是临时的、偶然的。所以人們的道德观念是以“己”为中心,从“己”推出去的,这被费孝通先生称为“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社会范围是从“己”推出去的,而推的过程里有着各种路线,最基本的是亲属: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1]45

由于血缘和地缘而形成的人际关系,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渐渐衍生出了两个道德要素:“孝”和“悌”。“悌”不仅是针对有亲属关系的兄弟姐妹而言的,可以泛指到对于同胞的友爱。张载在《西铭》中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著名命题,即是说天下之人皆为兄弟。《大学》中所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对于一个大儒者而言,“家”的概念实在就等同于“天下”。所以“悌”所针对的对象,可以理解得宽泛些。在承德的民间故事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水莲洞的传说》:

在张营子村,很久以前的一个村民们遭遇了旱灾。村中人方诚有一个女儿,温柔礼貌,她决心为乡亲们找水。姑娘找到一座山前,见石壁上有一道石缝,石缝上着石锁。仙道告诉姑娘,这是龙王将水上了石锁。姑娘历尽险阻解开石锁,河流顺势而下,但是姑娘也化作一朵美丽的莲花顺流飘落。为了纪念这位好心的姑娘,人们把出水的山洞命名为“水莲洞”。[2]142

女孩为了解救村里的旱灾而去寻水,是出于一种对于乡亲们的爱。这种爱属于一种道德情感,可以看作宽泛意义上的“悌”。此种道德情感的产生是基于地缘关系上的亲近。类似的承德民间故事还有一则《温泉》:

很久以前,宋营子乡有一个善良孤苦的老头,儿子和儿媳都不管他。一年大旱,老头开垦荒地,刨得一个银色的小壶,壶里总有温和的水喝。因为全村人都缺水喝,儿子知道了每天来老头这弄水卖钱。老头把水壶埋到南山下,儿子来刨,刨碎了水壶,水花四溅。从此,这个埋壶的坑里长年往外流水,不凉不热,被人们称为温泉。[3]147

民间传说中有许多关于地名的渊源,其中包含着人们对于某一片土地、故土的情感。在这则故事中,孤苦善良的老汉有一个不孝顺的儿子,儿子觊觎老父亲的宝壶,老汉把水壶埋起来结果无形里造福了当地的乡亲们。故事在无意识中反映了人们的地缘情感,对于共同生活在一片乡土里人们的情感。

二、“孝”、“悌”与家族观念

中国人是最重视家族观念的,尤其在古老的中国社会,家族是一个姓氏延续发展的最基本单位。这里的家族准确地讲是宗族,是以父系为坐标轴区划出来的,包括兄弟叔伯。在中国人的家族生活中,“仁爱”是一个最核心的伦理价值观。“孔子贵仁,墨子贵兼。”孔子在谈到“仁”时言: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4]83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5]171

孔子认为能够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从自身出发建立起仁爱之心、对他人的豁达(宽容)之心也就做到了仁。孔子“仁”的学说是立足于社会现实的,是关于社会中人际关系如何调解的一种原则,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人学”。儒家伦理思想中“孝”、“悌”的概念,都是从“仁”推出来的。孟子讲:“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税,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6]9这里仁政成为了实现“孝”、“悌”的一个基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14由“仁”出发推己及人,进一步产生了“孝”、“悌”的道德观: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8]295

这里的“悌”用的是狭义上的意义,主要指在家族中对于兄长的友爱、尊敬。《礼运》中讲:“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小者谓之人义。”“孝”、“悌”是儒家思想中最根本的伦理规范,儒家试图建立一个温情脉脉的封建宗法制社会,如张岱年先生所言:“儒家所重视的,正是保持、维护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正是要求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罩以温情脉脉的面纱。” [9]113在承德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则民间故事《整桑枝》:

很久以前,王家庄有个王员外,只有一个独生儿子叫宝宝。宝宝被王员外夫妻俩惯坏了,长大后成了一个小霸王。一次因为一点儿家庭琐事,宝宝要杀他亲爹。王员外早躲了起来,但宝宝以为自己失手闯了祸,逃出了王家庄。十五年后,王员外家失了火家产被烧光。老两口流浪到长城边的一个小村子里,被一户人家收留。两位老人住了一段时间,说要帮主人干些活计。主人让他们帮忙整理桑园里歪七扭八的桑枝。老两口说,桑树已经长七八年了,如今无法扶直了,桑条要从小整治。主人这才说出了他就是二老的儿子宝宝,讲述了自己从家乡逃出后经历的挫折以及如何重新生活。亲人相认,悲喜交加,从此两个老人和儿子、儿媳、孙子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10]240

这则故事蕴含了民间对于“孝”、“悌”道德观的理解。在古代社会的家庭中,父慈子孝,子女亲爱、孝顺父母,构建一个稳定和睦的家庭是人们的理想。故事中这种理想家庭的失衡源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失方,孩子经历了一番挫折渐渐成熟,改正了自身认识到“孝”的重要性,最终实现了家庭团圆。还有一则承德民间故事《兄弟和好》,讲的是家庭中“悌”的道德:

热河城有两个兄弟,父母双亡后因分家争遗产大打出手,闹到了承德府。承德府刑科典吏夏煦将二人拘禁。几天后案子开堂审理。夏煦说:“你父母本不该生你二人,不幸你二人又各生二子。为了防止日后因家产引起后患,本官决定将你二人的子嗣各选一人去边疆效力,永远不准回乡。”兄弟二人抱头痛哭,发誓永不分家。从此两家和好如初。[11]73

这则民间故事表达了人们对于长幼有序的肯定,对于“悌”的观念的重视。在家庭生活中,尊敬兄长、家庭和睦,实现兄良弟悌是人们的伦理观念和诉求,也是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的一种需要。

三、“义”、“利”与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原则

“义”指在社会中人行为应该遵循的原则,“利”主要指个人私利。关于“义”、“利”关系,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们已经有较多的论述: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

好利而欲得者,比人之情性也。(《荀子·性恶》)

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荣辱》)

無论是孔子还是孟子,都肯定了人们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是需要物质利益满足的,这是生存的需要。人们首先满足了这一层面的需要,才会考虑到道德层次上的需要,所谓“仓廪实而知荣辱”。儒家虽然并不否定“利”,但注重的还是“义”,在个人利益与道德原则发生冲突时,强调对道德原则的遵从。孟子曾讲到: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12]2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处理物质利益,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人们交相争利,会造成社会动荡,所以儒家讲“以义制利”。孟子讲“去利怀义”。《孟子·告子下》云:“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3]269“义”是人们在社会中立身处世的一个规范。“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14]254承德流传着这样一则民间故事《图小利坏大事》:

很早以前,有一家哥俩在一块过日子。哥哥张三为人沾尖取巧,结婚后将十五岁的弟弟张臣赶出了家。张臣讨饭为生,得到一位老道人相助。老道人捏了一个泥人“小利”送给张臣,“小利”可以满足张臣的各种要求,从此张臣过上了富足的日子。哥哥张三知道了弟弟的经历后,也上山寻访仙道。老道人给张三一个泥人“大事”。张三回到家,看见“小利”在院子里玩,他一心想把“小利”也据为己有。他一手拿着“大事”,腾出一只手来抓“小利”,结果“大事”被撞在门框上,脑袋被碰掉了。真是到头来“竹筐打水一场空”,“图小利、坏大事”说的就是张三这样的人。[15]230

这是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伦理故事,故事中对于贪图一己私利、不顾兄弟情义的行为作出了批判和讽刺。这则故事体现了人们对“义”与“利”的价值排序,即认为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义”是先于“利”的。承德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则传说《还账》:

很早以前,一个叫陈实的庄稼人,为人正直,老婆也好心眼。老两口有一个女儿叫彩凤。彩凤长到十八岁,嫁给了本村一个老实的庄稼人。彩凤有一个爱贪小便宜的毛病,时间久了邻居们都不愿意再帮助她了。一次丈夫生病了不能下地干活,家里没米了,彩凤到娘家借了米。借的时候装了满满一箩筐。几天之后彩凤去还米,箩底冲上,只还了一箩底米。不久彩凤得了重病去世了,老两口伤心欲绝,他们在女儿的坟边发现一只小鸡。老两口将小鸡抱回家,半年后小鸡开始下蛋,有时陈实老汉干不了活时就卖点鸡蛋换粮食吃。三年后小鸡死去了,人们都说小鸡是彩凤托生的。 [16]247

这则民间故事反映了人们朴素的道德观念:无论是社会中的人际交往,还是处理家庭关系,过分注重一己私利、贪图小便宜都是不应该的。故事写得很有趣,以充满虚构色彩的传说形式对贪图私利的行为进行了惩戒。

明代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在江浙一带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思潮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人们对“义”、“利”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明代思想家李贽肯定了“私”,表现出对人性的认识和肯定,在《藏书·德业儒臣后论》中指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清人严复也指出:“大抵东西古人之说,皆以功利与道义相反……而今人则谓生学之理,舍自营无以为存,功利何足病?” [17]859明清时期市民社会中对于“利”的认识比较全面、宽容,人们认为争取、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是合理的,但其中有一个外在的制衡规则,这规则、法则就贴近“义”的内容了,比如讲究公平、惩恶扬善等。下面这则民间故事《斗米金鸡》体现了市民社会中的这种伦理思想:

乾隆年间热河城北的粮食市场上,一位卖牛肉的老汉不小心推车轧死了米店王掌柜的一只小鸡。王掌柜仪仗财势欺人,要求老汉赔偿三两银子。恰逢承德府刑科典吏夏煦经过,他先要求老汉赔偿三两银子。然后他说明:“斗米斤鸡”,鸡长一斤肉需喂一斗米,既然老汉给了肉钱,米该归老汉。他吩咐差役从米店取九斗米,自己全买下,按市价给了老汉十两银子。[18]63

总之,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家族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人们在长期的的生存发展中渐渐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结构,这种结构具备乡土中国的特征,其中血缘与地缘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为注重的层次。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中国古代社会产生出了一系列伦理思想。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一种审美的反映,在承德的民间文学中,许多传说故事体现出了中国古代的伦理学思想。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2][3][10][15][16]王翠琴编.中国民间故事(河北承德·平泉卷)[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4][5]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7][8][12][13][14]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9]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1][18]《热河》编辑部编.热河民间故事第三辑[M].

[17]严复.《原富》按语[A].严复集(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作者:杨瑜 郝瑞云

第2篇:中国古代名人美德的故事

破釜沉舟

秦末时,秦军进攻重新建立起来的赵国,赵国向楚国求救。楚将项羽率兵渡江攻打秦军。过江之后,项羽下令士兵把战船全部沉掉,把灶锅统统砸烂。楚军没有了退路,人人奋勇,终于战胜了秦军。 孔融分梨

在孔融小的时候,叔叔曾经给他出了一个难题,让他把六个梨分给六个弟弟妹妹,但是必须还有一个梨在盘子里。聪明的孔融想出了一个办法,圆满的把梨分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

小和尚泰钦聪明过人,一次却因喝酒违犯了寺规面临被逐出寺的后果,法眼禅师当众出了道题,众和尚回答不出。泰钦在明白了师父其中的含意后,说出了正确答案。 玄奘取经

唐代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经路过高昌国,高昌国国王为了提倡佛教,极力挽留玄奘留在该国。但玄奘去西天的决心毫不动摇,在高昌国传播了佛教之后,他又踏上遥遥西天路。 颜真卿

书法家颜真卿为人正直,得罪了朝中奸相卢杞。时值李希烈拥兵造反,皇帝听从卢杞的主意,派颜真卿前往劝降。颜真卿来到李希烈军中,义正词严驳斥李希烈。颜真卿在燃烧的火堆旁奋然提笔写下了"立德践行,千古留名"。李希烈恼羞成怒,加害了颜真卿。 状元还乡

新科状元王沂公回家省亲,他谢绝了地方官赠送的银两和宴请。王沂公不愿摆排场,知府组织乐队热热闹闹的迎候,他却换上平时穿的衣服,在热闹的人群面前走过,使人们没有发觉。 金孝拾银

卖油郎金孝拾到一包银子,在母亲的教导下他返回原处找到失主。不料失主却赖他偷拿了部分银子。相持不下时,县官来到。最终银子被判归金孝母子。 毛遂自荐

战国末期,赵国的平原君要去争取楚国共同抗秦,在他正从众多的门客中挑选出二十名文武全才的随行人员时,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主动请求前往。他的名字叫毛遂。

地行仙人

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老人,向我们介绍了他从年轻时就开始游历四方的丰富经历。他也给我们留下了记载着他遍游九州五岳、寻访名山大川的徐霞客游记。

与美德同行

——读《皮皮鲁和魔方大厦》有感

来克,大家一定很熟悉吧?他就是《皮皮鲁和魔方大厦》里机智勇敢的小主人公。

“嘭——啪——”随着一声巨响,一个新的冒险故事又开始了„„

这天,来克放学回家,因为不会玩魔方,生气地将魔方重重摔在地上。魔方因此而变大,成为一座魔方大厦。来克怀着好奇,进入魔方世界,结识了格格格、谷谷谷、乐乐乐。谷谷谷告诉来克,自己因为一场大“地震”受了伤,准备接受手术。来克联想到自己曾使劲摔魔方的事情,情不自禁地脸红了。后来,他看到谷谷谷因伤痛和紧张而大汗淋漓,忍不住大声说出自己就是魔方大“地震”的罪魁祸首。霎时间,奇迹发生了,谷谷谷的耳朵顺利黏上了阳光。从此,他们成为好朋友。

来克的行为再次告诉我们,诚信对于我们这个世界来说,是多么重要而不可或缺。 孔子曾经以言警世:“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明代学者这样表述:“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由此可见,诚信自古有之,而且成为评价人品行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核心标准,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生存的必备条件。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人与人相处难见真情的今天,我觉得诚信品质尤为重要。 试想,如果社会缺失了诚信,每个成员都将生活在恐惧、步履小心的怀疑境地:早上起床吃早餐你会问,牛奶是不是病奶牛产的?包子里面的肉是否可靠?听到某著名公司产值大增的新闻报道,你不禁要问是媒体虚假宣传还是公司的战略浮夸?去银行存钱,营业员把你递的钱从验钞机里过了一遍又一遍,看是否有假币;去超市买东西,对找你的钱看了又看,担心遭到暗算„„这时,难道你不觉得是多么的可悲吗? “人不信于一时,则不信于一世。”诚信对一个人而言,也许有时候会与眼前利益相斥,所以很多人会缺失一种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诚信。实际上,每一个人的诚信只有一次,一旦丧> 首页12>尾页

第3篇:中国古代名人的勤奋故事

1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2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3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4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5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到子晚年,他特别喜欢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学起来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一直到弄懂为止。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既笨又重。把许多竹简用皮条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了一册书。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勤展书简,次数太多了,竟使皮条断了三次。后来,人们便创造出了“韦编三绝”这句成语,以传诵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第4篇:中国古代名人故事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 2007-08-16 12:04

曹冲

曹操不但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还是一个成功的父亲。他的几个儿子,文功武略,各有卓越之处,而他最喜爱的,首推曹冲。古代所谓神童,以语言天赋突出的居多,曹冲却表现出解决问题的高超思维能力。曹冲七岁时以等量置换的办法称大象体重,不但震惊了当时之众,也流传千古,成为最经典的儿童智力启蒙故事之一。

还有一个典故:孙权曾送来一只漂亮的雉鸡。曹操想观赏雉鸡舞蹈,但使尽办法,这珍禽就是不鸣不舞,让人徒叹奈何。曹冲想出一个办法,让人制作一面大镜,摆在雉鸡面前。那雉鸡于镜中看到同类,起了争胜之心,当即舞将起来,这一下对镜成双,煞是好看。

有的故事,不但体现了曹冲的智慧,还表现了他宽厚仁慈的一面。一次,曹操坐骑的马鞍放在仓库中,不慎被老鼠咬坏。库吏大惊失色,自认必死。曹冲知道后,心生一计:他先用利刃将自己的单衣穿戳成鼠齿状,然后装成一脸

愁色的样子去见父亲。曹操问他何事忧虑?曹冲说:“世俗以为鼠齿衣者,其主不利。今单衣见齿,是以忧戚。”曹操赶紧安慰爱子,说:“此妄言耳,无所苦也。”过了一会儿,库吏前来报道曹操那桩马鞍被鼠咬坏一事,曹操听后,笑着说:“连我儿子的单衣都被咬坏,何况马鞍乎?”根本没有追究的意思。据说,每当曹冲见到当刑者,总要上去寻问是否冤枉,是否处理过重?如是,他就要想方设法为之救命或减刑;每当见到那些勤奋而能干的官吏因小过或失误而触犯法律,他都要亲自到曹操那里说情,请求父王宽大。史书称曹冲“辨察仁爱,与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于众,故特见宠异”。——这种悲悯宽厚的气质在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简直催人泪下。

可恨天道难测。上苍把智慧慷慨地赋予曹冲,却又残酷地掠走他的生命。建安十三年,年仅十三岁的曹冲突患大病而亡,据后人推断,可能是“绞肠痧”。曹冲的夭折,留给历史一道残缺的美丽,留给后人一份遗憾的叹息。也许上天的深远用意,非我等凡胎肉眼所能看穿。曹冲死后,曹操悲痛万分,曹丕来宽慰他,曹操说道:“曹冲之死,是我的不幸,又是你们的大幸。”曹丕即位后,也经常对臣下说:“若使仓舒(曹冲之字)在,我亦无天下。”可见,曹冲之死,客观上为曹丕争夺王位扫除了最大障碍。

孔融

三字经有云: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一个四岁的孩子就懂得谦让之道,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注意,后来以他为楷模浇铸出来的成批作品,可没法跟这个始作俑者相提并论)。

有关孔融,还有一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

孔融十岁,随父到洛阳,时李元礼有威名,登门者须隽才之士或有清誉,又或是中表亲戚,阁人始肯通传,孔融独自到李府,向门官言道:“我是李府君亲。” 门官为他通传后请人府相见,李元礼问道:“君与仆有何亲?”,孔融对日:“昔先祖仲尼(孔子)与君先人伯阳(老子)有问礼之谊,是以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此言出自一个十岁幼童之口,李元礼及在座宾客莫不奇之。时有太中大夫陈韪后至,得闻此事,便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能佳。这倒是很常见的事,不过却是对孔融的不以为然。没想到孔融应声答道:“想君小时,乃当了了。”

这里用了一个歇后手法,意思说陈韪现在是“大未必佳”。陈韪遭此反击,大为尴尬,一时语塞。一个十岁的孩子,一句话堵得名士张口结舌,孔融才思之敏捷,实在令

人赞叹。

但是孔融的神童段位,仅仅停留在辩捷的层次上。而这种没有智慧作后盾的辩才,除了得罪人之外,于人于己,实在没有更好的用途。孔融成人之后,先后担任过北海相,青州刺史,少府,大中大夫等职。在职期间,除了空发议论,作一些修复城墙重建学校的形象工程之外,基本没干过什么足以证明他有政治才能的事。

大凡能说会道而又不甘寂寞的人,对于干活的人总是指手画脚一百个不顺眼,孔融也没跳出这个窠臼。他依附于曹操的翼护下,得以在盗贼蜂起的军阀割据时代作着“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的香梦,但是对于曹操的政策却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如果说他劝阻曹操伐刘备是“兴无义之师,恐失天下之望”虽然迂腐但是还带着点为天下计的味道,那么他为讽刺曹丕纳甄氏而编造的“想当然”的故事,就纯粹属于徒逞口舌之利,完全是过把瘾就死的嬉皮士心态。三国时代的统治者,对待知识分子通常有着惊人的耐性,但是曹操的耐性终于还是被逼到了极限。 公元208年,曹操把孔融满门抄斩。当时还有一个令人凄然的花絮:孔融被捕的时候,大儿子九岁,小儿子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专心地做着某种游戏。孔融还怀着一种侥幸心理问使者:“我好汉做事好汉当,能不能放过我的孩子?”没想到他儿子秉承了他的硬骨头精神和早慧特征,慢

慢说道:“父亲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两个小孩子口中造出的。从这寥寥数语中可以看出,他的孩子在遗传了他的口才基因之外,还有着超乎他上的非凡见识。才高八斗的曹植,力能搏虎的曹彰 ,都在争当曹操继承人的交锋中郁郁而终。假使曹冲活着,以他的仁慈,在与曹丕等人不可避免的争斗中会是一个什么结局,又有谁能够预料呢?

第5篇:古代名人读书的故事

匡衡凿壁偷光:

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屈原洞中苦读:

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刘勰佛殿借读:

夜深了,佛殿里忽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小和尚们吓坏了,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给老和尚。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穷孩子,他在借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

现代名人读书的故事

鲁迅卖奖章

鲁迅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去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闻一多读书成瘾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在他结婚那天,家里张灯结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当迎亲的花轿快到家门时,却找不到新郎了。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只见他仍穿着旧袍,全神贯注地在读书。最后成为著名的爱国学者和诗人。

1914年12月的一场大火几乎完全毁灭了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著明实验室,那上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研究试验室。损失超过二百万美元,但这座建筑物仅投保了二十三万八千美元,因为爱迪生原以为它是混凝土造的,不怕火。但悲剧却发生了,爱迪生一生的大部分心血都葬送在这场大火中,那个十二月之夜啊!

大火直冲天空,在现场周围的浓烟和崩出的瓦砾中,爱迪生24岁的儿子查尔斯发疯般地寻找他父亲。他终于找到他了,只见老父亲爱迪生镇定地立在大火

面前,静静地望着大火中的实验室,面沉如水,若有所思,熊熊的火光映红了他的老脸,白发在寒风中飘扬。

我的心为老爸哭泣,为他流血。查尔斯后来回忆道,他已经67岁了,不再年轻了,但一切都被大火夺走了。当时他看我来了,就喊到:查尔斯,你妈妈在哪里?我告诉他我不清楚,他就乐呵呵地打趣:去找找。把她领过来看看火。她一辈子也看不到这么壮观的景象!

第二天早晨,爱迪生看着实验室的废墟说:这场大火好哇!我们所有的错误都被烧光了。感谢上帝,我们又可以重新开始喽!

就在火灾后的第三个星期,爱迪生发明了世界第一台留声机。

第6篇:古代名人勤学的故事

名人好学的例子

古代名人勤学的故事

刘绮燃荻读书。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苏廷吹火读书。“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

常林带经耕锄。汉末常林,“性好学,带经耕锄。其妻常自馈饷之,林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

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管宁割席分坐。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车胤囊萤夜读。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 1

名人好学的例子

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第7篇:古代名人--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古代名人

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鲁班: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汉族,东周鲁地(东鲁今属山东滕州)人,因为他是鲁地人,故又称鲁班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 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以下是鲁班发明锯子流传甚广的传说之一,作者不详,近代有人以这传说认为鲁班是运用“仿生学”的先驱: 相传鲁班接受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需要很多木料,鲁班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徒弟们用斧头砍伐,效率低下。工匠们天天起早贪黑拚命去干,也砍伐不了多少树木,使工程进度一拖再拖,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鲁班甚是着急。为此,他决定亲自上山寨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上山时,他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手被划伤了。鲁班觉得很奇怪,一根柔软的小草为何能割破手?于是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鲁班了解到就是这些小细齿划破他的手。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也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口部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由于这两件事,鲁班受到很大启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若做成一锯齿状的砍伐工具,是否同样锋利?于是他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试锯小树,成果不错,几下子就把树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几下,小树杆就划出一道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有者折断,有者变钝,需要更换竹片。这样就影响了砍伐树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个很大的浪费。看来竹片不宜作为制做锯齿的材料,应该寻找一种强度、硬度都比较高的材料来代替它,这时鲁班想到了铁片。于是他们立即下山,让铁匠们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然后到山上试锯树木。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

鲁班发明锯子

大自然是神奇的,总会带给人们很多的启示,就连鲁班发明的锯子也不例外。

从前,鲁班接受了建造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需要很多木料,于是鲁班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可不幸的是徒弟们用斧头砍伐,效率太低。工匠们天天起早贪黑拚命去干,可砍伐不了多少树木,这也导致工程进度一拖再拖。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鲁班甚是着急。为此,他决定亲自上山寨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一天,他来到山上,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没想到手被划伤了。

鲁班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一根柔软的小草为何能割破手?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原来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

这时,鲁班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既然小草的齿可以划破手,那么带有齿的铁条应该可以划破大树吧!。于是在铁匠的帮助下,锯子就产生了。

看着方便又省力的锯子,鲁班自言自语:“实践出真知,钻研出智慧。”

华佗发明麻沸散

有一次,华佗到乡下行医,碰到一个奇怪的病症:病者牙关紧闭,瞪着眼,口吐白沫,睡在地上不动弹。华佗上前看看神态,按按脉搏,摸摸额头体温,一切正常;又问问病者过去有过什么疾病?病者家里的人说:“他身体非常健壮,什么疾病都没有,就是今天他误吃了几朵臭麻子花(又名洋金花),才得了这种病症的。”华佗从病者家人的介绍中,得到了一些线索,他说道:“快找些臭麻子花拿来我看!病者的家人就连忙把一棵连花带果的臭麻子花送到华佗面前,华佗接过臭麻子花闻了闻,看了看,又摘朵花放在嘴里尝了尝,顿时觉得头晕目眩,满嘴发麻:“啊,好大的毒性呀!”华佗摸清了病人得病的原因,就对症下药,用清凉解毒的办法把病者救了过来。

华佗自言自语:“咦?我为什么把麻子花配制成麻药呢?”于是华佗把臭麻子花背到家,高兴地对老婆子说:“这回我找到能麻醉人的药物了。”他老婆一看说:“嘿,我还以为你得了什么宝贝呢,原来是臭麻子花!有什么稀罕,这东西我娘家庄前屋后到处都是。”华佗说:“那好呀,你赶快到你娘家去,尽快地再多收一些臭麻子花来,让我配制麻醉药。” 他老婆听了把嘴一撇说:“你今个试验,明个配制,也不知你哪一天能把麻醉药配制好!”华佗听了笑笑说:“‘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只要我不死,就一定要把麻醉药配制出来。”

从那天起,华佗开始对臭麻子花进行试验,经过多次不同配方泡制,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了!最后他又把麻醉药和热酒配制,麻醉效果更好。因此,华佗就给它起个名字——麻沸散。

上一篇:失控的商业巨轮观后感下一篇:工程欠款利息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