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军校学员学习训练

2022-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浅谈军校学员学习训练

新时代军校学员叙事心理训练研究

摘 要:如何提高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如何让官兵之间、兵兵之间建立纯洁友爱、甘苦与共、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通过论述新时代军校学员叙事心理训练的理论,探讨军校学员心理训练的作用,论述军校学员心理训练的方法,引导军事院校积极开展叙事心理训练活动,从心理学角度思考更科学、高效、人性化的训练方法,以提高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军事战斗力。

关键词:军校学员;叙事心理训练;战斗力

2019年11月8日~10日,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基层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基础,加强新时代我军基层建设,意义重大,是强军兴军的根基和力量所在。如何提高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如何让官兵之间、兵兵之间建立纯洁友爱、甘苦与共、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研究课题。

21世纪以来,心理学领域兴起了叙事心理学研究热潮,主张叙事者讲述自己的心理成长故事,澄清成长发展中的心理问题;挖掘叙事者内在心理潜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为建构团结友爱、有凝聚力的群体提供坚实的心理学保障。叙事心理学为提高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成为本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新时代的军校学员叙事心理训练模式创新研究,有利于我们从心理学角度思考更科学、高效、人性化的训练方法,提高军事战斗力。从个体、人际层面加强叙事心理训练研究,有利于挖掘军人潜能,提高军事战斗力。

一、军校学员叙事心理训练的理论

叙事,就是讲故事。叙事心理训练是运用适当的方法,通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技巧,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以唤起当事人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过程。

从本质上说,叙事是人类理解自我生活和经历的基本方式。故事创造了世界观,创造了人生价值;人类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则由故事构成。故事讲述彰显了叙事者的性格。

习主席出访欧洲、非洲的多个国家,在很多重要场合讲中国故事,用打比方、用典故、谈文学等绽放着民族的智慧,散发着历史的馨香,又充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芒的“习式语言”,生动传神地讲述中国道路的历史和现实,解释中国梦的背景和内涵,讲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讲述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和主张,传播中国好声音,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更加亲近中国,成功塑造了中国大国担当的良好形象,有力回击了“中国威胁论”,获得全世界满堂彩。习主席在自述《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用叙事的方式,深情回忆幼时父母讲述的精忠报国故事,把家国情怀刻在背上、印在心里。习主席在故事讲述中展示的亲和、真性情的性格,震撼人心。航天英雄杨利伟、景海鹏、刘洋等航天人的自述,也在广大青年军人中引起强烈反响。

在青年军人中间开展个体心理叙事,将研究视角转向身边人,倾听他们的成长故事,发现他们献身军营、投身国防的强军潜力,是开展军人叙事心理训练的着眼点。

二、军校学员叙事心理训练的作用

(一)利于学员建构自我体察和分析框架

反思性(reflectivity)是个体重要的特性。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卡斯帕尔说过“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个体把自己作为被研究的对象,从客观的角度审视自我,反思自我,体察自我。经由个体回顾成长中的重要事件,搭建自我审视框架(frames of seeing) ,思考自我审视的方式(ways of seeing) ,建立个体与他人关系的方式(ways of relating),在自我反思中倾听内心声音(inner voice),完成自我批判,促进自我成长。 自我体察的立足点是现在,回顾的是过去,展望的是未来,获得的是成长的力量,能使自我更好地面对未来。

(二)完善人格建构

每个人都有已知和未知、他知和我知两个维度,个体也因此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公开的自我”,别人知道,自己也知道。第二个部分是“秘密的自我”,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个人的秘密都藏在这个地方。第三个部分是“未知的自我”,别人不知道,自己也不知道,是个体有待开发和了解的自我。第四个部分是“盲目的自我”,别人知道,自己却不知道,这是个体的盲区。通过故事叙事,“公开的自我”区域扩大了,个体本来因为公开了自己的秘密而心存犹豫和担心,但很快便发现,“秘密的自我”部分减少了,而自己并没有损失什么,反而感觉对自己的体察更清晰了,“盲目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区域都扩大了,讲述故事之前内心一闪而过的担忧变成了满满的收获和喜悦。从这个角度来讲,心理叙事最大的赢家就是讲述者本人。

(三)了解个体成长原生動力,促进心灵成长

传统的了解个体成长往往通过谈话进行,由于保密或者自我保护,个体在谈话中往往过滤掉那些重要的、对心灵成长起着巨大转折作用的消极事件。个体成长中发生的意想不到的重大事件或者重大打击,会使个体成长动力遭到破坏,心理发育受阻碍,这种传统的谈话方式不利于探寻个体成长的原生动力。通过动态的成长叙事,军人对成长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认真梳理和回顾,对成长问题进行反思和体悟,从中寻找激发个体面对问题的力量和智慧,由曾经消极的自我否定逐渐变成积极的自我认同,从而采取更有力的行动迎接新的生活。

(四)促进战友间相互理解,建构良性人际关系

想要了解一个人,首先必须了解他的故事。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大部分时候都在述说着自己的故事,倾听着他人的故事,正是通过聆听他人对其生活、经历的叙述,我们才能够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哲学家马丁·布伯说:“只有那些真正能对彼此说‘你’的人,才可能真正说‘我们’。”美国社会心理学创始人威廉姆·詹姆士说:“很多人愿意当兵,以成为军队成员为荣,是一种典型的‘军营魅力论’观点,这是因为只有在军队,个体才能够体会到兄弟般的友情。”在军人叙事心理训练过程中,由于战友间倾听了彼此的成长故事,感受到心意相通,所以战友关系具有直接性;由于在漫长人生中相互慰藉,相互玉成,所以战友关系具有相互性;由于心灵对话,相互尊重个性,保持自我张力,所以战友关系具有对话性;由于在成长故事中体察东西,相知相遇,所以战友关系具有相遇性。

三、军校学员叙事心理训练的方式

(一)成长连环画

绘画源于史前人类壁画,那些图形符号,都是人类曾经的语言。古代壁画上的图文,无一不向我们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绘画是非语言的沟通途径,是一种深入人内心世界的方法。不论处于什么样的年纪,也不论绘画能力如何,只要你愿意表达,即使是信手涂鸦,也可表达你性格中的小秘密,因为艺术从不会说谎。它也许反映了你性格的某一个侧面,或者某一个方面,但反映出来的信息都是如此真实。有时候,一幅画所传递的信息,胜过了千言万语。

对于那些不善于口头表达、不善于书面写作的军人来说,自传体绘画是一种很好的个人叙事方式。个体将自己的军旅成长故事用非语言的方式——绘画呈现出来,其作画内容、作画顺序、作画过程都真实反映了个体的真实性格,如实刻画了个体内心世界。对于军人来说,通过绘画,图文并茂地记载生命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也是见证其心灵成长、性格发展的可行方式。

(二)自传体诗歌

心理学的主题和研究对象都是人,心理学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人文学科和科学能够深入分析人类深层的认知、情感、行为经验。“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表情达意的叙事语言素材。“诗歌”的语言内涵深厚又令人回味无穷。“诗歌疗法”就是将诗歌语言艺术运用到心理治疗之中,是极具表现力的艺术疗法之一,主要关注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语言、象征、感官方式的运用、幻想、秩序和平衡。叙事心理学也有同樣特征,作为倾听者的咨询师不断引导叙事者(即来访者)将他们所经历的煎熬和痛苦概念化,这亦是诗歌疗法实施的途径。

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个体需要为自己喝彩,勇于认可自己。自传体诗歌叙事在本质上是自我创造,是一个讴歌自己、激发潜力的过程。自传体诗歌风格多变,时而醇厚,时而清新,时深时浅,但这些“风格”不外乎一种呈现于外的表现,一旦我们刺穿这些风格迥异的表达方式,一路深入、仔细体会,便会发现这些诗歌的恬淡轻盈、冷峻深刻,皆因军人内心深处涌动着对军旅生活、对军人使命的一腔热忱。这是一份浓郁醇厚的爱国情感,是一份对祖国炙热沸腾、难以平复的款款深情和无比热爱。

(三)写作叙事

对于那些没有绘画功底,也不善于吟诗的军人来说,他们更愿意在灯下用细腻的笔触,回首自我军旅成长,挖掘个体的强军潜能,为投身军营,为强国强军、提高军事战斗力奉献自己的力量。在写作叙事的过程中,叙事者用客观的眼光审视、观察自己的生活故事,充分体现了叙事心理训练中“问题客观化”“发现另类故事”“解构消极故事”“建构积极故事”等操作原则,意欲从自己的故事、家庭的故事、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的自我超越。

参考文献:

[1]蔡名照.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J].对外传播,2013(11):4-6.

[2]布鲁纳,宋文里.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学的观点[M].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1.

[3]黄忻渊.习近平如何对外讲好中国故事[J].新闻战线,2017(16):2-5.

课题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平心理学:理论与研究”(18FZX018)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邦春(1975—),女,山东泰安人,副教授,心理学博士后,研究方向:军事心理学;

张振威(1986—),男,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军队政治工作;

翁永杰(1966—),男,辽宁营口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军事理论基础。

作者:刘邦春 张振威 翁永杰

第2篇:把握军校学员心理特点提高学习训练质量

带着梦想和憧憬跨进军校大门的学员们,正值青春时期,思想和情绪都处在活跃阶段,身体机能处在变化当中。人生观、价值观虽已基本形成,但由于心理、思想、情绪变化较快,同时易受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可逆性。因此,准确把握军校学员在学习期间不同阶段心理的变化特点,对于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和管理效率,保证学员顺利完成学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军校学员在校期间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特点

(一)入学初期

学员感到军校生活新鲜,思想比较活跃,情绪比较激动,工作、学习干劲足。此阶段主要是指学员入学后强化训练到取得学籍。

经过层层选拔和艰苦紧张学习终于考上梦寐以求的军校,实现了自己的军官梦,对每个学员来说兴奋、激动是无法抑制的。考上军校,是他们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战友们羡慕,家人为之高兴和自豪,更加增添了他们的兴奋激动之情。但是,离开了熟悉的部队、家人和朝夕相处的朋友,面对更加严格的复试,他们在入学初期,工作积极性比较高,心理上也比较谨慎,害怕自己被退学或复试不过关。

(二)入学中期

学员对军校生活由新鲜慢慢转变为平淡,思想比较稳定,心理上对工作、学习没有多大激情,干劲慢慢减弱。此阶段主要指学员取得学籍后到毕业前一学期。

学员们经过了第一阶段以后,心理、思想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军校生活神秘的一面逐渐消失,对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已经适应,学员们的心态变得放松、平静。对工作、学习也是一如既往,但拼劲和上进心则显出逐步消退的趋势,多数学员做事情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这一阶段学员的情绪和心理没有太大的变化,学员对自己的要求也不严格。

(三)入学后期

学员期待着毕业,心情比较激动,心理比较急躁,容易激动。此阶段主要是指学员临近毕业的一个学期。

经过几年的军校生活,面临毕业,即将走向新的工作岗位,学员心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一是对毕业的期盼。自己即将成为一名警官,感到自豪。二是对毕业分配过多考虑。学员认为分配到较大的城市容易解决个人问题和其他困难,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地方。所以对自己的分配问题十分关心,考虑得太多。这样容易产生焦急的心理,情绪容易激动。

二、在不同时期对学员实施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入学初期摸清学员的心理和思想,搞好思想教育和入学强化训练以及复试

学员入学后,切实掌握学员的真实思想状况,针对学员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搞好教育和入学强化训练,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思想上确实有问题的学员,要立即做好思想工作,把不良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根据学员的综合素质,在学员中积极开展“比、学、赶、帮、超”的活动,让其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提高

由于学员入学前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各不相同,对他们的影响也不相同,有的学员接受能力比较强而有的学员接受能力就比较差。但是,军校是为部队培养合格指挥人才的地方。一日生活制度都很正规,工作、生活比较艰苦、紧张。此时适应能力较差的学员如果得不到及时帮助就会掉队,将来毕业也不适应部队的需要。另外,适应能力较强的学员综合素质比较过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雷厉风行、拼劲足,集体荣誉感强,能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所以应根据学员的综合素质在学员中开展“比、学、赶、帮、超”的活动,让文化程度高和学习基础差、军事素质好和军事素质差的学员结成对子,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工作、学习、训练要因人而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

对来自部队的学员,在训练中要充分利用他们军事素质过硬、组织能力强、作风扎实的特点,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对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学员,加强训练,并注重发挥其爱动脑的特点来帮助部队提高文化素质,使学员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第3篇:浅谈用激励手段增强军校学员学习动力

六队学员吕高翔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为适应世界军事变革的趋势,要“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军队现代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也必然需求大量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因此,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在我军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特别是在新军事变革的浪潮下,增强学员的学习动力,使之为国防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军校学员学习现状分析

军队院校是军事人才培养的摇篮,随着我军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之出现了不少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军队院校学风不正,学习氛围不浓,一部分学员学习兴趣不高、被动厌学。究其原因,固然有部分学员不善于学习、基础较差和教学方式单

一、教学条件限制等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学员缺乏学习的紧迫感、责任感和愉悦感,学习积极性、自主性明显不够,求知欲、学习动力明显不足等主观原因:

1.学习价值理解偏差,求知欲不足。

近些年来,随着基层部队对军事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导致很多学员感觉现在在军校学的东西到了工作岗位不一定用得上,对所学专业的求知欲下降。另外,与地方大学生相比,军校学员不但“衣食无忧”,而且毕业后不用考虑就业问题,致使部分学员产生“60分万岁”,只要能顺利毕业就万事大吉的消极思想。

2.缺乏长远的学习目标,得过且过。

一部分学员认为自己当初报考军校是出于无奈,甚至个别学员认为是失

当的选择。这些学员对将来从事的工作没有规划和设想,在学习方面考虑最多的是如何不挂科、怎样顺利毕业。没有长远的学习目标势必要影响短期学习计划的落实,还会导致学习动力得不到激励而逐渐变得缺乏。

3.学习兴趣波动大,易受外界影响。

学员的学习动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受外界的影响又很大。军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由教员灌输知识,学员单向学习为主,强调知识的传承和应试的技巧。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学员形成依赖教员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员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对学员学习能力的训练重视不够。一旦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独立完成某项学习时,往往会由于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而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很多学员在兴趣低落时就会沉默消极,产生厌倦、逃避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学习心理存在障碍,情绪易消极。

目前,军校学员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生活在顺境中。当学习中遇到挫折时,个别学员不能主动调整好心态,缺乏积极克服困难的勇气,遇到困难时,消极怠工,知难而退。在分析受挫原因时,往往将原因归咎于教员、队干部或学习环境等客观原因,以此来消极地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积极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存在较重的惰性心理——学习不主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情绪消极、作业抄袭,课堂上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导致学习进入恶性循环:不会的知识越来越多,消极的情绪越来越重。

从对身边同学的调查可以发现,很多同学入学时都信誓旦旦的要努力学习,但在军校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却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失去了奋斗目标,更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由于学习状况不够理想,出现了学习不刻苦、学习目标

不明确、厌倦学习、逃避学习等一系列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军校培养的是21世纪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要使学员真正成长为高素质军事人才,仅仅靠在院校被动的学习是远远不行的,院校更应帮助他们增强学习动力。如何改变学员学习动力不足的现状,采取有效的策略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有效地挖掘学员的学习潜能,是当前军队院校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影响军校学员学习动力的因素

1.复杂情感的波动。

社会的发展已经表明这样一个事实:快节奏的生活和巨大的社会压力导致了人们的精神日益紧张,情绪更加复杂,患心理疾病的人数日渐增多。军校学员本身已经历至少十二年的学习,经受了各种大小考试的压力,如此长久的紧张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情感,情绪往往易波动,甚至产生巨大的起伏。这其中既有理想中的军校生活与现实的差距,也有人际交往中的问题,还有日常生活中各种琐事对心情的影响,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现象是军校本身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得很多好学的学员不能很好的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使他们产生怨言、消极和排斥的心理,这种状况也对他们的情绪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认知水平的高低。

认识偏差可能导致负面影响。认知因素中更深层次、更细致的理论研究结果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效价和期望评价、自我效能感、目标意识、归因作用、认知冲突。应该注重的是,目标意识中只有当诱因和目标相一致时,二者才能在同一客观事物上获得统一。当军校学员对自身的评价是积极的时候,他的学习动力就会增强,反之则减弱。同时,高水平的认知和自我评价水平可以让学员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评价,既能够量力而行,也不至于眼高手

低。若学员的认知水平不高,对自身的评价不客观不准确,则要么一味地将自己评价过低,最终丧失学习的动力,要么总是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但又总是由于自己的好高骛远处处受挫,打消学习的积极性,这两个方面的影响最终都会使学员的学习动力下降。

3.不同行为的影响。

这种影响有两条作用途径:第一,对行为的强化作用;第二,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反作用于行为。前者的发生基于个体行为和强化的相互作用,行为的结果引起了强化,强化作用又对下一步的行为产生了激励。而学员努力学习所带来的正面结果则可能经由第二种作用途径,即提高学员的自我效能感来达到正面的有益的强化。美国的乌拉罗格拉等人考察了大量的研究报告,分析了2322项动力测量与学业成就之间的相关,发现其中98%是正相关,即高的学习动力水平有助于取得高的学业成就,高的学习成就也能增强学习动力的水平。

4.教员能力的作用。

大多数学员认为,教员的教学能力,如流畅的表达,丰富的信息,灵活的教学方法,严密的教学设计等,既影响学员当前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也影响学员长远的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另外,教员的人格特征对学员学习动力的影响也十分显著。教员自身对知识的执着追求能成为学员学习的榜样,教员对学员的关爱、热情、肯定和积极期望,能给学员注入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三、增强学员学习动力的几种激励手段

激励(Motivation)一词是外来语,它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义。所谓激励是指根据每个人的需要,利用某些事务对于人的吸引力,

调动人们的活动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的过程。

把激励概念引入教学管理中,就有了新的含义。正如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和斯坦尼尔博士在《人类行为:科学发展成果》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激励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原则。行为科学的实验也证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到20~30%,如果受到充分激励,能力就可能发挥到80~90%,这说明充分运用激励机制是促进学员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举措。

在大学教育中采用激励体制,能使学员的智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最佳发挥。实施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针对军校学习特点,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方式:

1.营造良好的激励环境。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环境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良好的激励环境能促使一个人健康成长,在军校这个大熔炉里显得更加尤为重要。古时候“孟母三迁”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2.采用积极的目标激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大到人生理想的追求,小到某一具体行为的实现,在学习上也一样。一个人的目标一经确定,他就会把它作为行为方向和行为尺度的舵,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员应因人而异,为每个学员制定适合其自身发展的目标,用目标激励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树立正确的榜样激励。

榜样是无声的教育,树立先进的榜样,对学员的激励作用不可低估。而榜样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用部队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激励学员,还可以用学员身边的“学习标兵”来教育和激励学员。学院和队干部平时应多注意收集这方面的信息,因势利导,树立先进典型,进行大力宣传,这样就会大大地激发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4.充分利用竞争激励。

有竞争才有发展,才能有所提高。通过学习纪律条令中有关奖励的规定,结合评选优秀学员、发展党员等时机,积极开展“学习竞赛”、“比、学、赶、帮、超”等活动,不仅能使学员产生成就感,同时还能培养学员强烈的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寻找差距,寻找优势,确立新的标准,明确努力方向,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激励学习动力方式。

第4篇:军校学员战场救护训练的现状与对策

军校学员战场救护技术训练的

现状调查及对策

自救互救是参战人员自己或相互间进行的群众性救护活动,是我军战时工作的优良传统,是使伤员得到及时救治的重要保证,也是整个战伤救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对防止伤情加重、挽救伤员生命发挥着重要作用[1] 。随着军事理论的发展及高新技术武器的出现,现代战争出现多维、全方位、大纵深的特点,在短时间内伤员量骤增,复合伤、重伤员比例增加,战时一线的自救互救任务繁重[2]。官兵的自救互救是战伤救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伤员的紧急救治和后续治疗创造了条件[3]。为此,我们自2003年开始就我校学员进行了战场救护技术的理论培训及技能训练。经过5年的实践,发现目前战地救护技术的培训工作仍有不足之处,多数学员自救互救知识技能仍欠缺,整体水平与形势要求相距甚远,有待进一步优化。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以学院学员队学员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476名,男性470女性6名。年龄18~22岁,平均(20.12±3.11),军龄:1~4年,平均(2.23±1.23)。分类:干部学员35名,士官学员322名,地方本科学员119名。

1.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防化兵作战特点及战伤救治标准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基本资料和战伤自救互救技术知识两部分,基本资料包括年龄,军龄,所属队别。自救互救技术共计20道选择题。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并对资料进行保密,不公开。共发放试卷476份,回收有效问卷476份,有效回收率100%。

2. 结果 五项战场救护技术经培训后掌握情况 调查显示,有112(23.53%)人能完全掌握五项战场救护技术,38人(6.9%)对五项技术均未能全部掌握。单项掌握情况如下:包扎304人,占63.87%,止血316人占66.38%,固定245人占51.47%,搬运168人占35.29%,,通气术98人占20.59%。 学员对学习自救互救技术知识的态度及培训现状 476名学员中有435人(91.39%)认为有必要学习自救互救方面的知识,但只有112人(23.53%)配发了自救互救教材,248人(52.1%)参加过原单位的自救互救培训。

3. 存在主要问题

3.1 训练制度落实不完善

1992年9月,战场救护被列入三总部颁发的《全军健康教育方案(试行)》中规定的四大教育中的继续教育主要训练内容之一。各基层组织根据方案规定将战救技能训练包含在共同训练科目中,每年应安排不少于20h的训练时间,训练内容包括战场救护、意外伤害的处置等。但各目前学员队组织施训时间较短,重视各自专业技能训练,战场救护训练时间被压缩。战场救护训练组织实施平战结合不够。

3.2组织训练的各部门之间协调不够

作训部门与卫生部门之间缺乏联系,训练计划由作训部门负责制定,但训练准备和时间、内容、人员、质量的落实由卫生部门负责,协调不够很容易导致偏训、漏训。其次是训练器材缺乏,由于自救互救训练器材消耗量大,三角巾、止血带、夹板等训练器材数量较少,难以全面展开,影响学员训练效果。

4. 对策与处理办法 充分认识自救互救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部队长期处于和平年代,广大官兵对自己互救的重视程度低于对军事训练的内容,各部门应该重视对官兵自救互救能力的培训,提高自救互救知识的普及率。 4.1统一战救救护训练的方案,周密计划,加强协调。结合基层工作、训练的实际情况由作训部门和卫生部门共同确定训练内容、训练时间、训练方式、训练教材等方面的内容,规范基层官兵所需掌握的战伤急救技术。使官兵均能掌握战伤五大救护技术。 4.2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学员队自救互救的训练加强指导,科学施训。调查的数据最后表明广大官兵对于最基本的五项战伤救护技术能完全掌握仅有23.53%,反映出实际操作训练的严重不足,应积极落实培训战斗救生员及广大官兵自救互救技术培训的制度。根据未来作战的对象、地理条件和战场环境的特点,结合各阶段的训练任务,有针对的开展贴近实战的自救互救训练。将自救互救训练和战术训练和演习相结合,使学员体验战场救护的特点,最大限度的缩小和实战的差距,提高学员在战时的处置能力和适应能力。 4.3针对训练器材少的特点,可集中院校门诊部的医生以学员队为单位进行自救互救指导和训练,在全学员队基本掌握动作前提的基础上,将器材下发至区队、班,以便学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1] 杨顺秋、李若惠、张静等部队战时自己互救于平时训练的调查研究[J]。西南国防医学,2004,14(6):667 [2]王正国。高科技战争中杀伤武器和战伤的特点[J]。解放军健康,1998,1(1):4-5 [3]叶斌,胡天明,陆根基。基层连队自救互救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南国防医药,2004,6(5):396-397

第5篇:军校学员下基层学习心得

军校学员入社区学习心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学们: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当我们中国翻开新时代的崭新画卷,历史注定给出浓墨重彩的书写。

在今年春节放假的时候,我在社区的活动中心与社区的成员关于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的强军思想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也和大家畅谈了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伟大的历史成性就,并且向社区的的长辈详细的讲解了新时代“四有”革命军人投身备战打仗、强军兴军的使命担当的具体内容。在与各位长辈的交流的过程中,使得我对当下新时代的发展和成就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也更加的认识到了自己在这新的时代中作为一个军人的使命和担当。

兵者,国之重器,军人正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用“极不平凡的五年”来展现了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我自己作为军校的学生,这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更是让我自身从方方面面的体会到了这场变革带来的变化,基层的工作和服务风气好了,我们的日常训练和课程也越来越向实战靠拢了,毕业分配也更加的公平。这些种种的变化正预示着一个全新的、伟大的新时代正在向我们走进。

在向社区的长辈讲解“四有”军人的时候,都对这短短的十二个字“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这一箴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就向长辈们说“有灵魂就是要信念坚定、听党指挥,有本事就是要素质过硬、能打胜仗,有血性就是要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品德就是要情趣高尚、品行端正。”通过了解,长辈们都说,我们的国家走到现在真的是历经了千难万苦,现在的幸福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国家现在真的是越来越强大了,军队的素质和建设也越来越向现代化的方向迈进,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在与社区的一些退伍老兵交流时,十九大报告中的:“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老兵们说“在看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的过程中,听得人血沸腾、激情澎湃,感觉我们的军队已经走在了世界一流的军队道路上,自己对未来军队的建设充满了希望和信心”!这些老兵们也

说,如今的退役制度也是越来越完善了,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而且给了自己一个平台,可以投身于社区的建设。这些我们军对全面重塑、浴火重生的过程中,也彰显了党的党和国家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通过这次在社区活动中心的交流,我的感悟很深,收获丰富。也更让我体会到了自己在这新的时代中作为一名军人的使命和担当,也意识到的自己在新时代的军队建设中的责任。伟大梦想的实现,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所说,“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身处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作为军校学员的我应不忘从军报国之初心,在课程和训练的过程中要刻苦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各项实战技能,继续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不断的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第6篇:军校本科学员学习动力调查研究

【摘要】本文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需求满足度、学习成绩、激励制度和学习动力水平等方面,对我校本科学员学习动力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我校本科学员学习动力的现状、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激发学员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的对策机制,为提高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支持。

【关键词】学习动力

期望理论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50-03

军校学员是我军生长干部的最主要来源,是中国未来军事力量的主力军,肩负着强军兴国的重任。培养高质量的军校学员,对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和履行新时期历史使命具有重要意义。军校学员具有“军人”和“大学生”的双重身份。作为“军人”,军校严格、统

一、高度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员的自由发展,但军校人才培养的职业指向性明确,又极大地减轻了军校学员毕业后的就业压力。职业指向明确,一方面有利于学员明确学习目的,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学员产生松懈、倦怠心理,其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学习动力不足。作为“大学生”,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学习动力是主要的支配因素之一。学习动力能激发学习积极性,挖掘学习潜能,调节学习活动进行,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和效果。因此,学员学习动力问题在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容轻视。

一、问题提出

学习是教员“教”与学员“学”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过程。教员“教”是产生学习效果的外因。面向新形势下国防现代化建设与军队深化改革对人才培养提出的需求与挑战,我校下大力气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式、培养途径和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广泛的实践,其成效正逐渐显现。一批综合素质优良、发展全面、专长突出的学员正在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学员“学”是形成学习效果的内因,而学习动力是影响学员学习能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学习动力是学习主体在对学习行为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心理驱动总和。[1] 但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很多教员、学员管理干部和教学管理干部都感觉到学员的学习动力不足,具体表现在:一部分学员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气氛不浓、厌学、被动学习等现象屡屡出现。究其原因,固然有部分学员不善于学习、基础较差和学校教学条件限制等客观原因,更主要的是因为学员没有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的紧迫感、责任感和愉悦感,学习动力显现不足。因此,如何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挖掘学员的学习潜能,是当前本科学员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需求满足度、学习成绩、激励制度和学习动力水平等方面,对我校本科学员学习动力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我校本科学员学习动力的现状、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激发学员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的对策机制,为提高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支持。

二、本科学员学习动力现状调查研究

为了掌握当前我校本科学员学习动力的基本状况,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需求满足度、学习成绩、激励制度和学习动力水平等方面考虑,设计了“本科学员学习动力”调查问卷。在全校范围内随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累计回收有效问卷482份,回收率96%。其中技术类学员占被调查人员的53.26%,指挥类学员占46.74%。对调查所得数据,应用SPSS系统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学习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从环境影响与内在驱动力两方面考察学习动机与目的。

在“环境影响方面”,81.6%的学员认为“父母期望”是影响自己学习动机和目的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除此之外,成绩排名、领导和同学的评价和毕业压力也是影响学习动机和目的主要因素,但其重要性依次递减。

在“内在驱动力”方面,从在校期间的阶段性目标和满足未来发展需要两方面进行考察。就“在大学本科阶段最期望实现的学习目标”而言,排在前两位的依次是学有所专长和有丰富的知识,排在第三位的学习目标因培养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56.8%的技术类学员希望能够考取研究生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而90%以上的合训类学员更期待顺利毕业。这种差异与不同培养类型学员的培养制度有关。根据相关制度规定,合训类学员本科毕业后必须任职而不能直接攻读研究生学位。在“满足未来发展需要”方面,技术类学员与合训类学员表现出显著差异。技术类学员期望能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在专业领域有比较的基础,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或未来的技术岗位工作奠定基础。而合训类学员更期待在军事素质和管理能力方面有所斩获,为第一任职做好准备。上述差异说明我校的本科学员对自己的培养定位理解比较准确,同时也比较期待通过在校学习提高未来任职能力。

2.学习兴趣与满足度

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按专业区分培养专门人才。但是,本次调查显示,我校本科学员对所属专业的认知普遍比较模糊,67.3%的学员表示不知道所属学科专业内涵,也不了解专业应用领域。这就形成了学员“知道想干什么,不知道能干什么”的矛盾,其直接影响就是学员专业学习目的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学习兴趣。

就学校已有的专业领域而言,技术类学员与合训类学员的主要兴趣点呈现出显著差异。技术类学员最感兴趣的专业依次为计算机技术、航天宇航和机械领域,合训类学员的兴趣点依次为管理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和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知识技能已经得到了各类学员的认可和重视。航空宇航和机械领域得到技术类学员的关注,一方面得益于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卫星导航定位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近年来我校在学员中广泛开展的机器人大赛、虚拟仪器大赛等课外科技活动。这说明,帮助学员了解学科前沿发展,了解专业领域应用,帮助其回答“能干什么”的问题,对提高学员学习兴趣能起到积极作用。对合训类学员而言,成为优秀的基层指挥官,是其对未来任职发展定位,因此人文素养和组织管理就成为他们在校学习期间的兴趣焦点所在。但是就现行的课程体系而言,调查中53.8%的合训类学员和44.9%的技术类学员表示,“学了很多知识但不知道如何应用”、“不知道学完之后能用于解决什么问题”仍然是困扰学员的两大问题。

第7篇:军校学员实习鉴定

回首四年来的大学生涯,有渴望、有追求、有成功也有失败,我孜孜不倦,执着探求,百般锻炼,逐渐成为了一个能适应社会要求的新时代大学生,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矗且我相信:用心就一定能赢得精彩!

四年的军校生活,给了我一次重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在思想上:我积极地向组织靠拢,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我觉得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好文化知识,所以在学习上我踏踏实实,一点也不放松。在大学期间取得了国家英语等级考试四级证书,计算机一级证书,公共关系资格证书等.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不会落伍。生活上,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我努力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我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为人处世上,我坚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若要人敬已,先要已敬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理解与沟通基础之上的。同时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文秘专业大学生,我所拥有的是年轻和知识,使我不畏困难,善于思考,但年轻也意味着阅历浅,更需要虚心向学。 四年的大学生活,使我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整装待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新的生活环境中,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了贯彻落实xx的办校方针、原则和办学指导思想,加强我军院校正规化建设,严格对学员的管理,维护院校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促进学员德、智、体全面发展,保证教育训练质量,为我军建设培养合格人才,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制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学员学籍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版)。本规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工作条例》和国家有关法规为依据,遵循教育训练的规律和我军管理教育的基本原则,贯彻从严治校,严谨治学的要求,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新学员须持入学通知书和院校规定的有关证明,按规定日期到院校报到。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须事先向院校请假。假期从报到截止后第一天算起,不得超过十天。未经请假迟到或请假逾期者,视情节轻重,予以教育或纪律处分。新学员入学后,院校应在三个月内按照招生条件,进行严格复审。复审合格者,予以注册,即取得学籍。凡有下列情形之一,取消入学资格,退回原单位或原户口所在地:

(一)无故迟到或请假逾期,时间超过一周者。

(二)徇私舞弊,违反招生规走者。

(三)军政素质和身体素质不符合入学条件者。

(四)不服从专业分配,经教育无效者。

取消入学资格,由系提名,院校首长批准,政治部门办理,报上级主管机关备案。

从地方招收的学员,复审合格后,由院校办理入伍手续,并将《参军证明书》一式两份,分别寄给学员亲属及原户口所在地人民武装部。军龄自开学之日算起。

上一篇:推荐一本好书英语作文下一篇:工业观摩推进会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