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困难学生实施方案

2023-0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是对一项活动具体部署的安排和计划,那么方案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呢?如何才能写好一份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帮扶困难学生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帮扶困难学生实施方案

关于辅导员帮扶困难学生走向坚强的哲学思考

保障困难学生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权益并使其健康成长是落实现代高教政策的重要体现之一,作为紧扣其间链节的一环,帮扶困难学生从脆弱走向坚强是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的一门综合性艺术,也是凸现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实践水平、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一“洞悉症结”之梗概

人的缺憾与脆弱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根基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它面向的不是抽象的先验主体,这种主体性不能被预先设定为完美的,……我们面对的主体性是一种在具体社会生活中有限的主体性,……我们看到具体的人,是此时此地的人,是带有各种缺陷的人,不是人的完美性,恰好是人的缺憾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必要。”[1]

在学业、就业、立业等诸多竞争压力下,高校学生群体构成中必然存在着在教育资源占有、机会获得和能力、素质相对贫弱的部分,常见的是“贫困生”、“学困生”(即学习困难,成绩差生)、“心困生”(即有心理疾病的学生)、“体困生”(即身体残疾或多病的学生)。所谓贫弱部分也就是脆弱环节,借用生态脆弱带(Vulnerable Ecotone)的概念,这些学生一旦在经济、学习、意志、心理和生理某方面逾越了自身调节系统所能承受的阈值(Threshold),就容易由稳定走向嬗变,是高校中最易出现各种困难与问题乃至突发事件的学生群体,因而也是辅导员的学生工作重点。

二“心灵契合”之讲究

首先,切入点要深入。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文中说过:“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2]生活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宽泛媒介。师承杜威教育思想的陶行知,其“以西解中”的主要核心教育理念即为“生活即教育”。教育须作用于生活、需深入学生生活。师生之间的“同心、同行、同乐”脱胎于传统的“从游式”教育,也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贵靓点。作为“既是剧中人又是剧作者”,辅导员只有与学生同结“共享生活”的亲和纽带,成为知己知彼的“知之、好之、乐之者”,才能知晓学生的第一手信息,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

其次,切入点要细微。作为学生的“领跑者”和“贴心人”,思想教育的切入点就要施爱、施助、施教于细微之处。在摆事实、讲道理过程中,辅导员体贴入微、准确知情、工作细致是使学生心悦诚服的诀窍,这全得益于平时的观察了解与积累。

最后,切入点要贴切。在当今社会价值观多元、生活方式多样的环境下,教育者必须坚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故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导向,不得随意曲解与“自由增生”。在结合实际个案梳理时,要分拣出混迹于全球化风潮中戏弄、嘲讽及颠覆主流价值观的恶俗动向加以剖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将逻辑与历史相结合,提高意识形态反渗透的能力。

三“有的放矢”之脉络

被帮扶学生的缺憾与脆弱大多是显而易见的,帮助困难学生克服“等、靠、要”的一味依赖心理和自身惰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之一。辅导员应抓的主要矛盾就是针对“痛”处的根源对症下药,而并非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针对“阿是穴”而“镇痛”仅为权宜之计,“去痛”乃至“痊愈”的要点是要注重将资助举措与受益学生自强不息等个人品质的提升相结合,即“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在掌握各项政策要求的前提下,要根据学生困难程度的个体差异与特质,将学生自由个性的实际需要与教人求真的精神追求相结合,并在生活中加以最佳的衔接与强化。

从提高内质涵养上来讲,要使学生注重汲取国内外优秀传统文化中各种人文精神中所蕴涵的与人为善、淡泊名利等内质来修身养性,缓解矛盾与压力,如孔子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子的“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荀子的“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等,使被帮扶学生尽快从各种阴影中走出来,以全面的辩证的视角看待社会问题,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用一种积极的姿态来面对挑战和生活。

四“躬行践履”之应用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在实践中用“哲学之思开启我们与生俱来的精神之眼”[4],有所反思与领悟,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科学性。

(一)知己知彼的辩证法

身为教育者,育人须先知其人。辅导员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基本上是在电子传媒数字化浪潮中泡大的“90后”等,这一以独生子女居多的学生群体,其独立人格意识较强,对新生事物敏锐,最少保守思想,但感情脆弱,缺乏悦纳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感,“要你照顾又不要你管”等实乃为其众生相的真实写照。

“人贵有自知之明”。从辩证的角度来看,辅导员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来扬长避短:高学历的年轻人居多的队伍状况便于自己接近学生而参与其中(例如掌握QQ群、微博、飞信等各类信息手段,指导和参与学生的“PK”活动、社团活动等),“即聘即训即用者居多”的队伍状况正好发挥自己的“精力优势”来潜心学习与积累(以克自己社会阅历少、教书育人经验少之短);“需与学生相处而付出的时间最多”的“临床实证”优势正利于自己掌握学生的第一手信息最多而跃居“最有发言权”的实证研究之列。

“打铁还须自身硬”。欲使困难学生在克服困境、经受生活考验的过程中锻炼意志,提高其生存竞争能力,涉及到辅导员的综合素质的过硬。面对工作强度大、要求较高的共性处境,置于追求“师垂典则、范示群伦”职业的教育者,脚踏实地地锻炼与提高是第一要素,自身重心不稳的“踉跄态”焉能帮扶他人?

(二)辩证地整合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教育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育就是对话,教育就是一种应用话语展现说服力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表征,辅导员正是用其与学生进行论事、说理、谈心和达意。面对如今层出不穷、五花八门的“时代话语”,持批判哲学为武器的教育者们如何博采众说、兼收并蓄,怎样辩证地整合与运用其教育价值,怎样掌控对立统一规律而避免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至关重要。

老子在《道德经》的开篇之首曾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它以思辨的形式,道出了规定与否定、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即:太初有道。有“变”、有“反”,“通变用反”。康德的“二律背反”(antinomy)意指理性沿用知性的范畴形式来取得无条件的知识时则会引起理性世界的矛盾。具体而言,即“两项原理对同一主题进行认证,其论证是矛盾的,但都可以证明是正确的;或者两个前提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而由此前提推出的结论是矛盾的。”[5]用对立统一规律来简析,人们认识世界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对象总是互相对立又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所谓“二律背反”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同一事物中互相依存,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所谓“律”则应对在一定条件前提下所呈现的相对真理性;所谓“背”则指一旦超出其条件的度,原来的“律”走向极端就发生质变而相悖或产生谬误。非此即彼仅指在一定的特定条件下而言。在语言学方面,美国学者乔纳森·卡勒阐述索绪尔的观点时指出“必须区分语言形式的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因为它们存在的条件不同,属于不同的范畴。”[6]可见对条件的重视也是所见略同、暗合此意。

辩证地整合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教育价值,避免非此即彼形而上学地走极端有以下要点:

首先,注重“经典式”与“现代式”的辩证整合,构建思想政治话语先声夺人的创新思维。不可否认,传统的东西是根,是不能丢却的渊源。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等中许多精粹不乏超越时空的教育价值。但有些内容毕竟是时过境迁的“过去时”了,面对社会转型期间急遽变化所产生的新问题,“传统话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的解释退隐、即时失语的被动现象,需要与时俱进加以发展;哲学应代表时代的精华,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势在必行,“经典式”与“现代式”乃至“后现代式”均不能极端地各执一词。欲使学生消除传统“灌输”的话语疲劳,一方面要摒弃僵化模式的空话、假话、官腔套话和经验主义,更重要的是,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话语基础上,要尽快地付诸于“老话如何新说”的创新探究,将教材用语、教学用语、理论话语与生活话语、网络用语等实际话语有机地予以凝练后的融合,用蓬勃向上的时代“寄语”和“现代式编码”来改观先进文化主阵地的“失语”与“寡语”现象。

其次,注重“整体式”与“零散式”的辩证整合,力求克服传统话语的刻板化、泛政治化等倾向。帮扶学生从脆弱走向坚强,既需要体现国家意志、主流价值观的“宏大叙事式”、“主渠道灌输式”(显性的有机方式);也需要充满人文关怀的“细微滋润式”、“生活渗透式”(隐性的无机方式),两者是辩证的关系,前者强调的是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体现的是整体、共性与高效,但走极端就是“大而无当了”;后者强调的是个性,体现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针对各种困难原因迥然不同的学生,特别是“非常家庭”酿成的心理痼疾,需要辅导员以爱为“原动力”来进行温婉亲切的对话,进行“一对一”的牵手帮扶,“心的问题专心去解决”,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从大、空、旧回归至“三个贴进”的时代理性,提高说服力,增加影响力。

最后,注重“预设式”与“随机式”的辩证整合,厘清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一切工作“生命线”的领先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与教学纲要有着自身的逻辑主线,欲使国家主导型意识形态内化为学生思想之应然,预先设定的强势灌输是必要的,充分的备课是必须的,在浮躁、“德缺”的世俗背景下能潜下心来读马列经典、坚持理想、将意识形态再生产付诸实践等是保证“主旋律”“不跑调”所必须,这样的原则性应该坚持预设,以防不负责任式的信口开河,但应有“预设式”而不惟“预设式”重在“随机式”,在坚持原则的框架下,我们也要反对那种居高临下式的“霸权控制式”的说教,有悖于心悦诚服的接受心理在效果上一定是“差强人意”的。所以,我们要提倡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教育机智,将教育模式与内容安排等随机酌情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宽容的研习互动,穿插即兴的“在线式”、“在场式”的应答对话,将基于理性思维的认知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贯穿其中。总之,“随机式”闪光的洞见正是基于预先深思熟虑的铺垫和大量积累,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活的、综合教育的谋略,涉及到辅导员铢积寸累的育人功底。

(三)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意识活动,理性因素固然要重视,但发挥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欲望、信念、潜意识、习惯等)的激活、驱动、控制等积极作用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条件。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发展的辩证关系,理性因素对主体认识与思维起着稳定的主导、解释和预见作用;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掌控、激发与补充作用,例如直觉和灵感这些非逻辑思维可以弥补唯理性思维的不足。

重视困难学生群体的需求与发展,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其精神动力等都与教师“用真情唤起学生的实感”有着微妙关系。“只有当心灵的体验、思想的顿悟赋予学生自身达理而通情、知理而动情的时候,才能自觉长久地实现一定的道德目标。这其间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心对心的情感启迪,注重发挥情感教育的教化功能。”[7]

意志是主体实现自我控制的精神支撑,也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长效的关键词。挫折教育是人生砥砺意志的必修课。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未来的栋梁之才将主要取决于其意志能力。换个思维角度来看,生活对当代大多数学生来说显得太顺利了,含辛茹苦的家长们为子女的教育在忘我地铺垫着一切。尚未踏入社会的学生“一遇挫折就一蹶不振、一遇斥责就走极端”的现象暴露了“天之娇子”意志薄弱的成才瓶颈。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是一个涵盖着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坚定的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与复杂性凸现出信念、精神、意志这些支撑因素和推动力量的重要。在增进师生情感(相互砥砺)的基础上,辅导员其身正且执着地坚持理想、追求信念的教育者形象,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亲其师,信其道”的感化过程。榜样力量及师生群体的信念、意志等都会给教育认知活动注入活力,产生独特的教育效果。

另外,辅导员自己平时的仪表、作风、生活习惯等也是影响学生思想教育效果不可轻视的细节。

(四)“真正的权威来自于内在的精神力量”[8]

内在的精神力量对师生双方而言都是必需的。对辅导员而言,以卓有成效的业绩来体现自我价值的初衷、勇气与愿望是可嘉的,其成功关键还是取决于教师本人的自强不息。哲学的靓点之一是对人性的反思与自觉。做教师的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教师独特的个人魅力在于能走出盘桓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定势,有意识地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哲学思维与交叉学科思维的构建,将涉及教育对象“脆弱”要素相互影响的作用与情感和动机的发展予以通盘思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学生工作的活的方法论精髓,贯穿于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人的教育过程之中进行实证研究,学会擅长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来揭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学会“弹钢琴”,学会运用“尚和去同”、“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等矛盾分析法辩证地分析需帮扶学生的困难,借用充满睿智与哲理的名人轶事、至理名言来激励其奋起,将贴切而又深邃的哲理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相契合,用心探究人的“由脆弱变坚强”相关联的情境影响和顿悟艺术,不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含量。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这个概念在广义上是对集体的教育和对个人教育的统一,而在对个人的教育中,自我教育则是起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9]要使学生变得坚强,外界的帮扶要与弱者的自强不息相结合。辅导员要重在培养弱势学生建立自救自立的“造血机制”,通过人或事物“自己的运动”使变化条件的外因通过变化根据的内因起作用,扶一程不能越俎代庖地扶其一生,摔倒了还是要最终靠自己顽强地爬起来,否定过去的自我,重塑崭新的自我。外界帮扶与自我认同的深度关联为理解自我教育提供了可能,辅导员就要善于给学生提供自我把握、自我控制与自我实现的实践条件,使呈“脆弱”势的学生能够在辩证地理解人生意义和自我教育之本质的基础上拓展理性自律,自觉提升人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蓝江.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根基[J].探索,2006(1).

[2]列宁.列宁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8]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M].三联书店, 1991.

[5]冯契,徐孝通.外国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6][美]J·卡勒·索绪尔[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7]邱宁.论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发展研究,2001(5).

[9]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作者:邱宁 叶昌友

第2篇:探析微媒体背景下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路径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平台日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充分利用微媒体的优势,可以为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工作提供一种新的解决视角。该文首先对微媒体的定义和特点进行概括,然后对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问题归因,总结微媒体背景下的帮扶现状,最后提出微媒体背景下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对策。

关键词:微媒体;大学生就业困难;帮扶

最近几年连续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加剧了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激增,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教育部关于做好2017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6]11号)明确指出:“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各地各高校相应也出台了就业帮扶的政策与措施,但对于新媒体的运用,多集中在宣传和引导阶段,缺乏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具体帮扶实施。

1 微媒体的内涵以其特点

1) 微媒体内涵

微媒体(Micro Media),由许多独立的发布点构成的网络传播结构,属于新型媒体的一种,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手机、电脑为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主要展现形式为微博、微信。

2) 微媒体的特点

(1) 信息传递便捷、即时到达。以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为主的微型媒体在信息传递方面优点突出,信息传递快速、便捷、即时到达。在宣传国家就业政策、大学生就业信息、法律政策等方面畅通了信息渠道,可以做到高校与地方人才交流单位、高校与就业大学生、高校与用人单位、高校之间、大学生与地方人才交流单位、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大学生之间信息的快速有效传递。

(2) 信息传递自主、互动强。相较于传统媒体单项信息传递的方式,以手机移动用户端为主体的微媒体,在用户双方的信息交互的方面优势明显。微媒体自身携带的服务功能,不仅可以满足网站、腾讯QQ等软件对信息的接收、检索、发布等功能,还能根据用户的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智能分析进行针对性推送。这些功能嫁接在就业大学生困难帮扶开展上更具有信息传递的针对性。

(3) 信息传递灵活、成本低。通讯成本低廉和时间成本少这是包括微媒体在内的所有新媒体的共性。信息传递双方只需提供上网费用,保障网络通信的畅通即可享有微媒体的所有功能。有赖于网络的便捷,就业帮扶过程中的一些措施可根据网络的灵活性调整工作的方式,突破时空的限制,节约时间成本。

(4) 信息传递个性、社群化。微博、微信等以社交为主体的手机媒体与其他新型媒体的最大不同,是在于它的熟人社交模式。充分利用微信、微博个人平台和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模式,可以专门针对就业困难大学生进行点对点、点对线、点对面式的就业信息发布、就业政策解读、就业技能培训、就业心理辅导等服务。就业心理辅导的老师以“熟人”的角色与就业困难大学生进行辅导更有利于活动的开展。

2 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问题归因及帮扶现状

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是指受到政府、学校、专业、家庭等外在因素以及自身性格、心理、思维方式、就业竞争力等主观因素影响,造成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最终没有实现正常就业的大学生。[1]就业困难大学生根据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家庭经济困难型、自身残疾型、形象与行为欠佳型、就业观念偏差型、综合素质不足型及女大学生。[2]

2.1 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问题归因

1) 就业渠道闭塞。高校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多来源于校内发布的招聘信息、校园招聘会、网络招聘。而就业困难大学生由于自身性格、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缺乏主动获取就业信息的动力,造成就业信息渠道不畅。

2) 自我认知偏差。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在自我定位和就业期望方面出现偏差,自我定位较高或较低都会影响就业实际效果。有的大学生由于家庭和自身的就业期望值太高,出现眼高手低,不能正确认知自我的就业竞争力,容易在寻找工作的浪潮中“搁浅”;有的大學生自我定位过低,却难免与周围已就业同学进行比较,在对比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等问题。

3) 综合素质较差。就业困难大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就业求职面试技巧,形象与行为欠佳,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心理偏差、就业期望与自我定位矛盾等综合问题,导致在求职过程中迷失方向、就业竞争力整体较差。

2.2 微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帮扶工作现状

表1为微信平台上随机选取的100位高校就业公众号。

为分析微媒体背景下高校就业帮扶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本文通过微信大数据官方数据提取平台和微博官方网站,对高校就业服务微平台进行了调研,其中选取了微信公众平台上100个的高校就业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用户大数据搜索,发现以下几方面问题:

1) 缺乏专门的就业困难帮扶微平台。通过微信大数据提取官方平台查询,以“就业帮扶”为字段进行搜索,在整个微信公众平台上,只有11个专门的公众服务平台;以“大学生就业帮扶”为字段进行搜索,结果只有1个公众服务号;以“高校就业帮扶”为字段进行搜索,结果为0。

通过微博官方网站,以“高校就业”为字段对微博账号进行搜索,共有431项结果,其中机构认证用户124,包括来自各个高校的招生就业指导机构,各省市的招生就业服务部门,就业网站等。个人认证用户29个,包括来自各所高校的就业指导老师,各省市政府就业服务部门工作人员,教育服务类企业就业相关工作人员,就业杂志、网站编辑等媒体人士等。以“大学生就业帮扶”为字段进行搜索的结果为6个,其中机构认证用户2个,一个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帮扶辅导,另一个是提供大学生创业和就业帮扶项目。

经过对两个微平台的数据整理发现,高校就业相关的微平台逐渐增多,但是专门针对就业困难大学生帮扶的高校微平台仍处于空白状态,极度缺乏。

2) 高校就业服务类微平台功能不健全。面向100个高校就业服务类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功能分析,主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就业招聘相关,包括就业招聘信息动态发布、专场招聘、在线招聘等;二、毕业生个人信息服务相关,包括应届毕业生生源查询、档案查询等;三、就业指导相关,包括就业政策解读、职业规划、就业咨询、求职面试技巧等方面;四、创业服务相关。

通过对100个高校就业服务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的检索发现,提供就业招聘类的功能服务占32%,毕业生个人信息类占5%,就业指导类占44%,创业服务类占15%。其中,提供就业指导服务的微信公众号,19%提供就业政策解读,4%提供职业规划与辅导,14%提供就业咨询,4%提供求职面试技巧指导服务。高校在利用微平台时,主要以就业信息发布、招聘活动通知为主,而在提供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服务较少,且缺乏对就业困难大学生心理辅导、具体就业帮扶相关的服务,功能不健全。

3) 微平台发布的信息类型单一。本文选取100个微信公众号中月均发文数和阅读量最高的前10名公众号进行分析,其中,就业招聘信息类文章所占比重最大66.6%,求职技巧分享类文章16.7%,政策解读类文章12.7%,职业规划与自我测试类文章0.5%,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0.5%,其他3%。

表2为10名月均发文数、阅读量最高的高校就业公众号。

通过数据整理发现,高校微信就业公众号中发布的文章以就业招聘类信息为主,而对于大学生至关重要的就业技能指导和求职面试技巧类文章所占比重却不足五分之一,至于职业规划类的文章比重更小。所提供的就业相关服务只存在书面文字这一种形式,缺乏问卷调查和自我测试类对学生就业分析更具有针对性的材料。

3 微媒体背景下促进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策略探析

3.1 高校创设专项就业帮扶微媒体平台,健全就业服务机构

高校应充分发挥微媒体的强大舆论优势和信息传播功能,创设专项就业帮扶微平台,引导就业困难大学生正确解读就业政策、法律法规,把握就业形势,掌握简历制作与投递、求职面试技巧,推送就业招聘信息,开展自我职业能力测评,实施就业困难大学生心理辅导,实现线上线下有机互动,做好就业跟踪。通过帮助就业困难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求职过程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使得就业困难大学生无论是从大四求职期间还是毕业后寻找工作的过程中都可以得到长足的帮助,真正意义上做到全员、全过程就业服务和困难帮扶。

3.2 结合就业课程,提高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相关的课程有“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应联合“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政策教育”等思想和心理教育类课程在第一课堂的优势,和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第二课堂的锻炼,促进就业困难大学生从思维、理念、意识、态度等层面认识自我、改造自我、提升自我,从而改善自我认知,加强职业规划的意识,转变就业理念,才能积极主动地接收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丰富工作经验、培养创新精神、提升求职竞争力和综合素质。

3.3 培养创新精神,合理引导就业困难大学生进行创业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有能力的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各类市场创业主体“如鱼得水”,通过创业增加收入,让更多的人富起来。在全民创业的浪潮背景下,高校应当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把创业作为今后的职业选择之一。针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就业困难大学生转化就业观念,合理引导就业困难大学学生了解创业知识,提高创业素质,体验创业项目,化“他救”为“自救”。

3.4 发挥各级力量,建立政府、高校、大学生、家庭多级微媒体联动机制

高校毕业生作为特殊群体,面对失业压力比一般社会人员要大。而“高校学生身份与就业机制的特殊性,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人员就业。”[3]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力度,根据不同类型的就业困难学生,指定专人负责,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精准帮扶。”因此,要充分发挥各级力量,利用政府强大的号召力、就业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让就业困难大学生享受到国家的关爱。利用高校庞大的就业指导专兼职工作人员和辅导员队伍,为就业困难大学生提供就业课程、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多方面的就业服务。大学生作为多级联动机制的关键环节,要充分发挥“90后”大学生对新媒体信息捕捉的敏感性,积极调动就业困难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依靠高校丰富的就业信息服務资源和大量的就业实践锻炼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提升就业竞争力,转化被动就业的形式为主动。同时,学生家庭要发挥在就业帮扶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支持和配合学习设立的帮扶联动与反馈机制,根据就业形势、学生的具体表现,科学、合理、客观地帮助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参考文献:

[1] 李志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现状与对策[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5-58.

[2] 张卫中,乌力吉,白晓荣,等.基于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就业工作研究——以微信为例[J].才智,2015(4):22-23+25.

[3] 鲁海燕.利用新媒体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策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17-18.

[4] 仲小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指导网络平台建设——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2):121-124.

[5] 牟柏德.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策略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12):124-125.

[6] 张婷,郭巧.基于互联网思维的“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帮扶工作探究[J].文教资料,2016(8):141-142+155.

[7] 翟喆,张超璇.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对策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6(10):161.

[8] 林晓璐.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渠道的拓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6(3):90-91.

[9] 胡清华.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现象剖析与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2):22-25.

[10] 刘芳丽,杨攀,马福.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帮扶机制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23):34-38+43.

作者:刘坤哲

第3篇:精准帮扶体系下提升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率的实践路径研究

摘要:近年,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在就业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就业困难群体在当前的就业态势下会更加艰难。本文以精准帮扶体系为切入点,通过问卷、实地调研等方法调查就业困难大学生和高校就业帮扶体系的现状,发现现有体系存在体系建设不完善、帮扶举措不精准、缺乏有效保障机制等问题,并在梳理高校、政府、企业在帮扶体系的影响因素之后,提出通过高校提供精准化服务,企业推动协调发展,政府提供政策资金帮扶支持等方式构建精准扶贫体系。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精准帮扶;帮扶体系;

近年,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大学生们就业压力也日益加大,目前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2021年《社会蓝皮书》显示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874万人,而统计的就业困难群体就有近百万。相关机构预测2021年毕业生人数会突破900万人,就业压力空前。在就业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就业困难群体在当前的就业态势下会更加艰难。当前我国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人数多,就业需求层次多元化、就业质量不高以及就业能力不强等各方面问题突出。大水漫灌式的就业帮扶政策效果有限,这就需要对学生就业困难的类型、需求的信息、就业能力薄弱的方面等进行精准识别、筛选和指导、帮扶,发挥高校、政府、企业的作用,构建完善有实效的精准帮扶体系。

1、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群体情况概述

1.1 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界定

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没有统一的界定。本文认为,大学生因为先天或者后天的原因,在专业技能、家庭经济、社会关系、自身条件等各方面均不利的状况下,自身在就业竞争中弱于其他学生的群体,统一称之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根据以上界定,对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摸底。

1.2 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摸底调研

本次调查通过网上问卷的形式,对省内不同层次、类别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实际情况调研,共回收108份有效样本,其中985,211院校57份,普通本科院校51份;男58份,女50份;从年级构成来看,大一学生占30.56%,大二学生占26.85%,大三学生占1.85%,大四学生占39.81%,研究生占0.93%。

根据调查显示,在就业形势方面, 有90%以上的学生表示了解现在就业形势的严峻,但与之相对应的是,85.19%的学生所考虑的薪资水平在4000元以上,这反映出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具有更高薪资的价值,择业期望过高,脱离了自身实际情况;在学习的专业知识方面,59.26%学生都认为自己的专业前景一般,仅有11.11%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可以满足就业需要,可见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和学习成绩对自己的就业帮助不大,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不高;在就业竞争力方面,学生认为专业技能(70.37%)和实践经验(60.19%)比学校学历(28.7%)和学习成绩(9.26%)更有竞争力,同时有77.78%的学生都表示自己缺乏有关工作和学习的经验,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很多用人单位确实很看中学生的技能和经验,而高校在这方面开展的的教育和培训较少。针对就业方面的种种问题,学生迫切需要得到一些就业指导,包括笔试和面试的技巧(80.56%)、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70.37%)、择业观和就业心态(63.89%)、就业的政策(63.89%)和应聘礼仪(62.96%)等方面。

2、高校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系的因素梳理

2.1 高校现有就业帮扶体系的调研

本次主要采用实地调研和电话访谈的方法,通过对驻保三所高校就业帮扶体系的研究,了解高校帮扶体系的现状。以下分别从体系建设、帮扶举措、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来阐述高校就业帮扶现状。

在体系建设方面,高校就业方面的相关问题主要由该校就业指导机构进行管理,就该机构本身来说,它属于独立设立或隶属于学校某个部门的校级机构,下设不同的职能部门,分别负责不同方面的工作;就整个高校就业帮扶体系来说,由就业指导机构负责统筹规划,二级学院配合执行,并通过辅导员将帮扶措施落实到个人。

在帮扶举措方面,高校开展一系列活动来进行帮扶,首先,向学生提供各单位招聘信息,对就业学生进行政策宣传,组织学生参加宣讲会,并针对就业注意事项和学生关心的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建立就业信息平台,促进人才供需对接[1];第二,为学生提供个人咨询服务与心理辅导,对就业困难大学生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第三,开展相关教育与培训,一方面,在校内开设公共课,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课程,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系统指导,另一方面,组织各种培训,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并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就业基地或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第四,组织各种活动和创新创业比赛,引导社团开展工作。

在保障机制方面,高校现有的保障机制是指对就业帮扶工作的监督、考核机制。目前,高校帮扶工作主要由政府和学校学院领导来进行监督和考核,部分学校就业指导机构设立职能部门来进行内部监督。

2.2梳理帮扶体系在推动困难大学生就业可能存在的问题

2.2.1 帮扶体系建设不完善

要建立完善的帮扶体系,不仅要充分发挥就业指导机构的带头作用,还需要各个学院和老师的积极配合,但目前该体系存在着部门配合不足,帮扶人员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的问题。首先,高校的就业帮扶工作主要由就业指导机构负责,帮扶途径较为单一,就业指导机构在工作中与学工部门配合不足,学校教学和学工、就业指导机构之间没有形成紧密的合作闭环[2]。其次,就业指导部门专业人员不足,人手短缺,有时会由非专业教师或辅导员為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这就造成帮扶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帮扶效果。

2.2.2 帮扶举措不精准

目前,高校采取的帮扶措施大多缺少精确性,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信息服务方面,一般高校都建立了就业信息网站,但信息发布比较粗放,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准推送,企业和学生的需求无法精准匹配,出现用人单位“招工难”、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就业温度差”现象[3];在帮扶手段方面,目前高校帮扶手段多是针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经济援助,一次性现金发放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治标不治本;在教育与培训方面,高校的教育更偏重于理论,而忽视了实用经验和技能,无法满足学生就业需要,同时,高校所进行的培训数量不足,培训质量不高,提供的实习机会少,有些甚至要求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实习效果无法得到保障;在就业指导方面,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或人员来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而且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不足,无法真正实现对学生的一对一服务。

2.2.3 缺乏有效的帮扶保障机制

目多數前高校尚未建立长效的就业帮扶监督和考核机制。首先,帮扶工作主要由学校领导和政府来进行监督和检验,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考核标准也有待完善。其次,没有建立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动态追踪机制,经济援助主要靠学生自己申请,高校对申请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对援助后的资金去向缺乏监督,对毕业困难生的情况缺乏追踪。

2.3 相关利益主体:高校、企业以及政府对于精准帮扶体系的影响及因素分析

高校、企业和政府是就业帮扶体系中的三大利益主体,梳理三大主体在体系中的影响因素,对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建立精准帮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3.1高校对于精准帮扶体系的影响

高校是大学生就业帮扶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是就业帮扶体系的主体,首先,高校直接向大学生传递各种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了解也主要通过学校组织的宣讲会或招聘会;第二,高校通过建立信息服务网站,使企业需求与学生需求对接,以实现学生就业的目的;第三,高校负责开展就业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学生的求职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育的质量;第四,高校负责识别就业困难大学生,对其进行经济援助或就业指导。总之,高校在整个帮扶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要建立起精准帮扶体系,需要高校在信息提供、就业指导、就业培训、一对一帮扶等方面更能针对学生的具体需要,更能提供个性化服务。

2.3.2 企业对于精准帮扶体系的影响

企业作为用人单位,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岗位,由于企业具有很强的就业吸纳能力,所以是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因而,要想建立精准帮扶体系,就必须依托企业,为就业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信息和实习机会,建立公平公正的聘用机制,弥补高校和政府在相关方面的缺陷。

2.3.3 政府对于精准帮扶体系的影响

政府在宏观层面上为精准帮扶体系的建立提供方向指导,为就业困难学生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补助,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一,政府为就业帮扶体系提供整体框架,为高校和企业就业帮扶指明了方向;第二,各级政府都制定了具体的政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帮助,包括经济援助和技能培训;第三,政府将部分岗位用于专项招聘毕业生,开设更多基层服务事业单位岗位,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第四,政府对高校就业帮扶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使帮扶政策得到落实。总之,政府在整个帮扶体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精准帮扶体系的建立需要得到政府各方面的支持。

3、精准帮扶体系的构建

3.1 高校对于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精准化服务

为了改善现有帮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起就业精准帮扶体系,促进困难大学生就业,高校应对大学生提供更为精准的帮扶服务,为此需要高校在体系建设、帮扶措施、保障机制方面都更为精准化。

3.1.1 促进精准服务体系建设

要建立精准服务体系,首先应该促进高校精准服务体系顶层设计,坚持推行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形成校长总负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系主任和就业辅导员分工负责体系[3],做到责任到人,以此改善由就业指导机构统揽的单一局面,并建立专门的就业领导帮扶小组,负责领导、协调全校的就业帮扶工作;其次,高校就业相关部门应该协调一致,资源共享,如就业指导机构应建立信息系统,使各个部门之间信息畅通,防止各自为战;学工部门应该积极调动各辅导员的积极性,根据困难学生的信息对其进行一对一帮助;校友会应该积极整合社会资源,联系更多的社会机构,为毕业学生提供培训和就业岗位。这样不同部门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从而在高校内形成帮扶合力,营造良好帮扶氛围。第三,应该重视帮扶人员的素质,及时补充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并对各帮扶主体进行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提供精准化服务。

3.1.2 制定精准服务帮扶措施

为使就业帮扶措施能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校应该充分了解就业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家庭状况、心理特征、就业能力等信息,并提供相应的个性化服务。为了实现一对一精准帮扶,高校首先应该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分析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对其精准的推送就业信息,以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需要。对于那些缺乏就业知识和技能的学生,应根据他们的短板开展培训,如笔试和面试的技巧、应聘礼仪等培训,并组织实习活动,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对于那些就业目标不切实际,存在“有业不就”或“频繁跳槽”的现象的同学[4],高校应该及时对他们进行观念教育,帮助其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对那些临近毕业却迷茫不定的学生,高校应多通过约谈等方式,帮助他们尽早选择就业方向,促使其完成从“未就业”到“已就业”的转变,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5];对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高校应该注重给予就业经济支持,并对资金方向进行监管。与此同时,对那些就业困难大学生还要进行动态追踪,及时了解学生的就业状态与心理变化,提供心理咨询。

3.1.3 建立精准监督考核机制

高校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推进监督工作“一把手工程”,各级领导层层监督。除了监督就业部门的工作,监督人员还应该经常性与就业困难学生交流,询问帮扶的具体情况,保证帮扶工作精准落实到个人。此外,高校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注意要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考核,使考核能切实反映帮扶工作的成效,建立目标考核体系,调动成员积极性。只有建立精准监督考核机制,就业帮扶工作才能得到保证,整个精准帮扶体系才能正常运行。

3.2 企业对于就业帮扶的推动协调发展

企业是就业帮扶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可以在很多方面弥补高校和政府的缺陷,要建立精准扶贫体系,需要依托企业,来推进就业帮扶协调均衡发展。首先,企业应该为就业生提供精准的高质量的就业信息,努力营造公平的聘用机制,不得有学历或性别歧视;第二,企业要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为就业生提供适当的岗位,充分发挥其就业吸纳能力;第三,企业应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积极建立习就业基地或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实习机会,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3.3 政府对于就业困难大学生的政策资金帮扶支持

高校在就业帮扶体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能够指引帮扶的方向,为了建立精准帮扶体系,需要政府在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各级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高校就业帮扶工作,整合社会资源,如开发设置城乡社区等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卫生防疫等岗位,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除了制定政策,政府还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实际需求,对他们精准的提供就业补贴或技能培训,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支持和保障。对于高校的就业帮扶工作,政府应该做好监督工作,将高校就业帮扶的成效纳入对高校的评价体系,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帮扶工作进行考核,以保证帮扶工作的有效开展。

4、结语

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针对困难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水漫灌式的帮扶效果十分有限,为此必须建立起就业困难大学生精准帮扶体系,充分发挥高校、政府和企业的作用,形成社会合力,提高帮扶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尹娟, 戴典芬, 顾娟. 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精准就业帮扶体系研究[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5(02): 88-92.

[2]周智愚.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精准就业帮扶体系构建探索[J]. 山西青年, 2021(18): 58-59.

[3]郝旭燕,冯伟. 大学生就业帮扶与指导的精准化路径实践与探索—以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J]. 山西农经, 2017, 215(23): 9, 15.

[4]陈强. 从“粗放”到“精准”: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体系研究—基于多中心理论分析的视角[J]. 职业技术教育, 2019, 40(31): 67-72.

[5]刘芳丽,杨攀,马福. 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帮扶机制研究[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6, 365(23): 34-38, 43.

基金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项目,项目名称: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实践路径研究,批准号:JRS-2021-1102。

作者:孟庆刚 王玉舒 惠雪艳

第4篇:学校帮扶困难学生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局关于印发《全市教职工联系帮扶困难学生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工作,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帮助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走出困境,全面构建起和谐关爱的新型师生关系,学校决定在全体教职工中广泛开展“师生结对帮扶”活动,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情况,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执政为民、和谐发展,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切实帮助解决贫困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努力让所有学生平等接受良好教育,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二、帮扶人员:

全体教职工

三、帮扶对象

1、特困家庭和农村特困户的在校学生。

2、因天灾人祸造成家庭重大经济损失的贫困家庭学生。

3、父母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学生。

4、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的贫困家庭学生。

5、其他原因造成经济特别困难的在校学生。

6、残儿童以及农村地区的独生子女、孤儿、单亲在校学生优先帮扶。

四、帮扶内容

1.加强思想教育。结对教师要切实关心帮扶对象的思想成长,定期与帮扶对象开展谈心活动,向学生传授成长心得和人生经验,帮助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努力用真诚的态度触动学生心灵,用乐观向上的精神激励学生奋发,帮助他们走出精神误区,勇敢面对现实困难。

2.参与生活帮扶。结对教师要深入关心帮扶对象的生活状况,对于能帮助解决的困难,要及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协调各方力量,想方设法帮助解决,让帮扶学生能够尽早免除后顾之忧,安心学习、快乐成长。

3.进行学习指导。结对教师要经常了解帮扶对象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其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制定帮学计划,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方法指导及行为习惯训练,做好学业辅导,通过知识结构的有效梳理和学习行为的逐步规范,促使他们重拾学习信心,重建学习目标,推动学习不断进步。

4.密切家校联系。要与暂时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家长进行经常性的联系,通过短信平台、家长会、学生家访等方式将结对帮扶活动的目的、意义及开展情况及时通报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学生近期的思想状况及学习表现,协调教育方式方法,努力形成在校老师“帮”、在家家长“促”的良好共育局面。

五、方法步骤

1.确定帮扶对象。每学期初的第1到第4周是确定帮扶对象阶段。学校统一印制《学校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并下发至全体学生填写,全体教职工在深入摸查的基础上,确定1名帮扶对象,建立结对帮扶

档案,对每一位家庭困难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家庭情况等都作详细记录。

2.制定帮扶计划。每学期的第5到第6周是制定帮扶计划阶段。要围绕解决学生存在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帮扶计划,保证活动取得实效。

3.开展帮扶活动。每学期的第7周开始实施帮扶活动阶段。结对教师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掌握帮扶对象的心理特点、行为习惯和知识基础,因人制宜地制定帮扶方法,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帮扶活动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检查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工会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

2、营造浓厚氛围。教师要从关心爱护学生入手,深入开展帮扶活动。要通过宣传帮扶活动中涌现的好典型、好事例,积极吸引全体教职工参与贫困生救助,营造关注、关心、帮扶贫困学生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学校学生家庭情况摸底调查表

第5篇:关爱帮扶困难学生-活动方案

关于开展党团员带头

“以爱的力量,温暖童心”活动通知

为关注每个学生特质,帮助困难学生茁壮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拟开展党团员带头“以爱的力量,温暖童心”的活动。本着“一个也不能少”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努力教育和帮扶学习困难生、行为习惯困难生。用爱的力量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温暖学生,增强师生感情,促进学生发展。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开展此次活动。

一、参加人员 : 党团员教师(必须参加)及有爱心的教师(自愿参加)

二、时间:2018年5月

三、帮扶对象:各班学习困难的学生、行为习惯困难的学生或者学习与行为都困难的学生

四、具体措施:

(一)建立困难生档案

1.先由各班主任推荐名单,详细写清楚困难生姓名、性别、班级、学生困难原因等。学校将建立困难生档案。 2.每位党团员教师认领1-2位困难学生。原则上是本班级或本级部的学生。要及时了解帮扶对象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行为表现和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切实将帮扶活动落到实处。

3.参与帮扶的老师要及时了解帮扶对象的转化效果,总结经验,填写帮扶活动记录卡。

(二)帮扶方式

1.温情感化。结对教师要切实关心帮扶对象的思想成长,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形成和原因,一个月至少与帮扶对象进行2次谈心、交流,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思想困惑,教育他们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生活,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2.学习指导。结对教师要了解帮扶对象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习进步。每月至少辅导2次,每次辅导有记录。

3.生活帮扶。结对教师要深入关心帮扶对象的生活状况,及时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在学校的协助下,以献爱心的方式,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并开展困难学生走访活动,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快乐成长。

(三)各党团员教师要认真做好认领。认真做好帮扶活动。学校将根据教师帮扶情况,在所有参加的本次活动的教师中评选“爱心大使”。

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实验小学

2018年5月7日

第6篇:党员结对帮扶困难学生活动方案

柳疃小学党支部

为构建新型和美的师生关系,构建和美校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党员从身边的事做起,从群众所盼所想所急的事做起,坚持不懈地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更好地体现党员的先进性,经我校党支部研究,决定开展党员结对帮扶困难学生活动。“结对帮扶”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工作思路,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以共产党员为主体,以困难学生为帮扶对象,为困难学生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使广大党员在帮扶实际行动中充分体现其先进性,使贫困学生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和谐。

二、目标任务

建立帮扶困难学生的工作机制,在职党员100%参与结对帮扶;每名党员至少帮扶一名贫困学生;党员每年上门看望贫困学生至少一次;党员每学期给贫困学生送温暖至少一次;党员为每个贫困学生至少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三、方法步骤

1、搞好调查。先由各班推荐,然后采取上门走访、征求意见等形式,了解困难学生的现状,摸准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加以认真分析。

2、确定方案。根据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帮扶方案,明确帮扶任务,研究帮扶措施。

(1)谈心每学期2-3次;

(2)课余时间对某一学科进行无偿辅导;

(3)购买相关的学习资料及学习用具;

(4)购买衣物等生活用品。

3、组织实施。学校全体党员为实施主体组织实施。

4、考核验收。每学期末,全体党员要上报“结对帮扶”工作的阶段性书面总结。“结对帮扶”工作要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学校党支部每学期检查一次,每学年总结一次。

四、具体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小组要高度重视党员“结对帮扶”工作,以此作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的先进性、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切实抓紧抓好,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发动到位、帮扶对象落实到位、工作措施到位。

2、大力营造氛围。要利用会议、宣传栏、校刊等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使全体党员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目的和要求,从而自觉响应号召,积极主动参与,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3、注重实际效果。帮扶方案要贴近实际,切实可行,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要注意抓好典型,及时总结好的做法,并加以推广;对帮扶成效突出的,要进行宣传表彰;要把“结对帮扶”的实际效果,作为检验每名党员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

第7篇:困难学生帮扶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指导思想,进一步探索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尤其是开发学生的潜能,努力教育和帮扶“学困生”“问题学生”,使其得到转化。

二、具体做法

㈠建立制度,明确职责。

根据上级有关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在原有的培优扶差档案建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教育和帮扶学困生工作制度。

1、领导小组

组长:王春志

副组长:仇明生

成员:王志国 薛玉峰 杨文军 曾祥利 李亚琴 各班主任。

2、建立“学困生” “问题学生”个人档案。

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全面调查,认真排查“学困生”、“问题学生”现状,按学习、行为规范等状况排查分类,建立个人档案。

3、制定“学困生”、“问题学生”结对帮扶制度。

对已确认的“学困生”、“问题学生”,各班分类组织安排结对帮扶,实行承包责任制,行政人员包班级,班主任、任课教师包人头;做到明确转化目标,责任落实到人。

4、强化跟踪流程管理。

对于“学困生”、“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各班级要实行跟踪调查反馈制度,建立“学困生”、“问题学生”转化情况记载簿,建立学困生流程管理记录,对其在家庭、社会、学校的成长过程进行跟踪调查,及时鼓励与引导,扬长避短,防微杜渐。

㈡注重方法,开展活动。

在转化“学困生”、“问题学生”工作中,帮扶教师要注重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学困生”、“问题学生”,教师要真心爱护,要与之“心连心”,交朋友。充分尊重“学困生”、“问题学生”的人格,坚持多鼓励、多正面引导,切忌歧视、放弃。对“学困生”、“问题学生”要求教师念好“三字经”,即:立足于“鼓”,着眼于“拉”,着手于“帮”,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困生”的恐惧心理或逆反心理。

1、因材施教,重视学习辅导。

在转化“学困生”、“问题学生”工作中,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对“学困生”、“问题学生”进行分类教育,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用生动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吸引“学困生”、“问题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坚持“四个优先”,即“优先提高、优先答疑、优先检查、优先

表扬”,特殊照顾“学困生”,并根据需要经常给他们开小灶,缺钙补钙,缺铁补铁,着力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和成绩。

2、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开展学生互助活动。

良好的班集体,和谐的学习环境,往往对“学困生”、“问题学生”能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各班级要以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为突破口,通过建立一些帮扶对子和帮扶小组,努力形成学生之间亲密无间、相互帮扶、取长补短的良好氛围,减轻“学困生”、“问题学生”的心理压力,确保“学困生”、“问题学生”能得到及时而真诚的帮助,使他们能不同层次,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获得成功,不断增强自信。

3、发现闪光点,让“学困生”、“问题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

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寻找“学困生”、“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坚持“五个一点”,即:多一点爱心,多一点鼓励,多一点点拨,多一点表现机会,多一点思想交流。根据我校实施成功教育的经验,在转化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提出分阶段的要求,对“学困生”、“问题学生”中进步快,某一方面表现突出者要及时表扬鼓励,期中阶段,评选“班级十星”,让“学困生”、“问题学生”从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学困生深信人人都是成功者,尝试成功的喜悦,让更多的“学困生”、“问题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学期末,对“学困生”、“问题学生”成绩提高较快的评为“学业进步奖”,对思想品德进步较大的评为“品德进步奖”,予以表彰。

4、发挥家校联系卡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在转化“学困生”、“问题学生”工作中,继续推行我校过去成功的经验,充分发挥家校联系卡的作用。每月发放一次“家校联系卡”,实现学生校内外教育协调一致,帮扶教师要每月通过家校联系卡,向家长通报“学困生”、“问题学生”学习情况及思想品德表现情况,以便双方配合教育。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教师家访、家长接待日等形式,加强与“学困生”、“问题学生”家长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教育和转化工作。

㈢交流总结,评比考核。

首先,建立“学困生”、“问题学生”转化研讨制度。学校将每月召开一次教育和转化“学困生”、“问题学生”的交流会,及时掌握各班级教育对象的动态,研究教育手段和方法,做细帮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帮扶经验,及时交流推广,将学困生转化工作纳入教师考核方案中,与教师的考核挂钩,与教师的评优和职称评定挂钩,对转化“学困生”、“问题学生”工作实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对转化成效差、辍学率高的班级实行一票否决制,切实保证教育和转化学困生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张百湾中学2011年3月

第8篇:困难学生帮扶记录

辅导时间:2018年3月8日

辅导地点:教室、办公室

辅导学生:付阳阳

后进表现及原因

基本表现:该生主要是行为规范上存在问题,主要表此刻上课喜欢插嘴,讲话,下课追逐打闹等。

原因分析:该生个性比较开朗,心直口快,喜欢讲话,好表现,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老师在讲课时总是要插嘴。

教育措施

1.常找他谈话,让他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构成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

2.找闪光点。付阳阳喜欢打篮球,打球打得不错,抓住这点,我让他负责班级的体育工作,发挥其长处尽可能加以任用,进而启发他克服自己的弱点,力争各方面都有所进步。

3.心而不急躁。虽然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但不可能一下子就改掉,课堂纪律时好时坏,思想上反复多。对此,需要经常分析出现反复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反复抓。

4.与其家长联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帮扶效果

每一天能按时完成作业,两个人把班里的课余生活搞的有声有色,再次过程中也学会了尊重别人,老爱插嘴的坏习惯也正在改正。

辅导时间:2018年3月17日

辅导地点:教室、办公室

辅导学生:张晋坤

后进表现及原因

基本表现:该生学习成绩比较差,而且在行为规范上也存在问题,如喜欢说脏话,骂同学,上课讲话做小动作,下课追逐打闹等

原因分析:该生成绩差主要是上课不认真听讲,总是开小差,不认真看书。

教育措施

1.经常找他谈话,让他认识到骂人,说脏话在班级构成了很坏的影响,而且让他认识到经常骂同学的话同学也不愿意跟他交往。

2.施加压力,务必让他认识到就其目前的学习状态考试肯定不会有理想的成绩,并帮他制定学习目标,经常督促他。

3.利用课余进行补差工作。

4.与其家长联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帮扶效果

据同学反映他骂人的习惯已经改了很多,同学也愿意跟他交往了;补差的两门功课也提高了不少。

辅导时间:2018年3月26日

辅导地点:教室、办公室

辅导学生:徐帅

后进表现及原因

基本表现:该生上课经常开小差,不按时完成作业;自控潜力较差,个性是在家,经常缠着家长不想写作业。

原因分析:主要是该生厌学,他基础不太好,怕被同学老师笑话,不敢问,在家父母潜力有限,辅导不了。于是,他就不把精力花在学习上了。

教育措施

1.经常与其父母联系,要求他父母做好他的思想工作,多给孩子一些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

2.该生开学时还是比较用心的,由于多次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字也写得不好,老是被老师们批评,失去了信心,此刻我们需要调动其学习的用心性。

3.对他多点耐心、关心,抓住他喜欢劳动的优点,经常鼓励他,引导其他同学也来帮忙他。

效果

这几个星期完成作业的状况好了很多,都能按时完成了,课堂上也能提起精神,举手发言了,但还需努力。

困难学生帮扶记录

辅导时间:2018年4月7日

辅导地点:教室、办公室

辅导学生:刘聚香

后进表现及原因

家长对孩子关心不够,一切学习任务都交给课后辅导老师。孩子经常随意不做作业,以至于成绩差,赶不上学习队伍。平常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不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询问。

帮教措施

1、与孩子谈心,增强他学习的用心性和自信心。

2、针对该生实际状况,开展“一帮一活动”为该生找一位负职责的“小老师”,经常对他进行辅导和帮忙。让小老师督促他正确计算口算题卡等。

3、课堂教学中多关心他俩的学习状态,并注意做到分层次练习,让他们尝试在课堂上完成老师所布置作业。同时,多给予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帮忙树立学习自信心;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是培养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帮教效果

转化效果有些进展,学生的成绩有了进步,学习的用心性和学习兴趣提高了。

困难学生帮扶记录

辅导时间:2018年4月15日

辅导地点:教室、办公室

辅导学生:丁家宝

后进表现及原因

比较好学,但成绩始终不好。正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对,没有学习效率,只会依葫芦画瓢,所以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学习成绩不理想。

帮教措施

1、与家长加强联系,争取家长对老师工作的支持与配合。逐步扭转这些学生学习状态、培养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2、针对这些学生实际状况,为她制定数学常规作业登记表。

3、课堂上,经常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其回答,培养学习自信心;另外布置浅显的作业让他们做,培养爱做作业的习惯。

4、在班上确立“一帮一”学习小组,让热心助人的同学与她结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5、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辅导。

帮教效果

能主动完成作业,但完成的质量不是很好,阅读与写作有了必须的提高,这些学生在学习方面还需要加强辅导。

困难学生帮扶记录

辅导时间:2018年4月24日

辅导地点:教室、办公室

辅导学生:陈浩

后进表现及原因

这些同学学习成绩较差,平时考试的状况令人担忧,书写速度快,但是快中不能求好,字迹马虎,审题分析问题的状况比较糟糕,但是这些学生性格随和,平时总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上课也能比较认真的听讲,成绩虽不太好,但是许多同学都乐于和他交往。

帮教措施

1、走近他们,发现其闪光点,促其上进。

2、经常和他们谈话,或上课时,或下课中午让其多一点信任,多几份理解,少一些责难,少一点怨恨,多几份关爱,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对他的期望和关心。

3、激活其乐学点。我经常用中午将他们找来谈心,给他们补习功课,平时我加倍地关心他,安排好同学帮忙他。

4、对他们不足之处我进行适当的批评。比如当我发现他们谁的作业仍然比较马虎,我就把他喊到办公室,我先表扬了他近阶段的进步表现,问了一些学习状况,在气氛比较好时,我把他的作业本打开来,然后把一本做得很认真、清楚的作业本翻开,放在面前,他的脸红了一下,我明白,我不必再多说了。

帮教效果

我发现这些学生课堂发言更用心了,思维更集中了,而且,有时拿书过来问我不理解之处,虽然有时的小测试他的测试状况不太好,但从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转入主动用心的学习,能够拿习题向我求教,用心完成要求课外习题。

困难学生帮扶记录

辅导时间:2018年5月10日

辅导地点:教室、办公室

辅导学生:丁芮

后进表现及原因

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爱劳动,乐于为班群众做事,爱好唱歌,声音条件不错,是一名“小歌手”。但经常迟到,行为习惯较差,丢三落四,有时没有完成作业。正是由于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欠自觉,所以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生字掌握但是关,学习成绩不理想。

帮教措施

一、与家长加强联系,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逐步扭转该生经常迟到、经常遗失学习用品的现象,培养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二、针对该生实际状况,为她制定语文常规作业登记表,常规作业资料是朗读课文和听写生字词,目的是帮忙其巩固生字词的掌握,扫清课文朗读的障碍。

三、课堂外,多给她创造机会展示“小歌手”的风采;课堂上,经常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其回答,培养学习自信心;另外布置浅显的作业让她做,培养爱做作业的习惯。

四、在班上确立“一帮一”学习小组,让热心助人的同学与她结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五、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辅导:听写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造句训练等。

帮教效果

课文朗读进步较大,篇幅短的课文,基本上能正确、流利朗读出来,有个别课文能做到感情朗读;篇幅长的课文,会出现不流利的现象,原因是朗读时出现个别生字不会读的现象。在本月举行的2次听写比赛中,不少词语不能正确写出,说明生字词的掌握不扎实,在

一、二单元测验中,成绩较上学期有了进步。

困难学生帮扶记录

辅导时间:2018年5月14日

辅导地点:教室、办公室

辅导学生:叶木溪

后进表现及原因

改变该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较差,自我控制潜力低,缺乏自觉性。使其在课堂上能比较专注地倾听、思考,不轻易走神、摆弄小玩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帮教措施

一、与家长经常持续联系,教给家长“赏识”及“期望”等教育方法,并请家长关注其学习状况。

二、课堂上多关注其学习状态,多给予答题机会,集中其注意力,树立其学习自信心;平时重点培养其预习、复习、按时完成作业等习惯,指定他的同桌为帮忙他的“小老师”。

四、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辅导。如字词听写、课文朗读及背诵、习作的基本方法……

五、续培养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与家长加强联系,提高常规作业的完成质量,加强生字词的听写。

帮教效果

在本学期第一次摸底检测中,该生的成绩很不理想,只有40分,在考试卷上,出现超多放下做题的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化,后两次测试刚好上及格线。

辅导时间:2018年5月20日

辅导地点:教室、办公室

辅导学生:吴新月

后进表现及原因

该同学性格文静,喜欢独处,对班级和学校里的事都不感兴趣,漠不关心。家长对孩子关心不够,孩子经常随意不上学,以至于成绩差,赶不上学习队伍。平常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不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询问,回家作业完成不好。

帮教措施

1、与孩子谈心,增强他学习的用心性和自信心。

2、针对该生实际状况,开展“一帮一活动”为该生找一位负职责的“小老师”,经常对她进行辅导和帮忙。让小老师督促她正确计算口算题卡等。

3、课堂教学中多关心她的学习状态,并注意做到分层次练习,让她尝试在课堂上完成老师所布置作业。同时,多给予她回答问题的机会,帮忙树立学习自信心;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是培养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帮教效果

转化效果良好,学生的成绩有了进步,学习的用心性和学习兴趣提高了。

困难学生帮扶记录

年6月7日

辅导时间:2018

辅导地点:教室、办公室

辅导学生:李洪伟

后进表现及原因

这位同学因是接受父母关怀太少,孩子在心里上较为孤僻,帮忙他们走出孤独,建立自信。

辅导过程

1、对于这位同学,因为多次找其谈话,效果不是很明显,且家长配合也跟不上,于是,上课思想好开小差,知识很难灵活运用我总是有针对性的进行补缺补差。

2、我先是透过找孩子谈话,了解他的内心世界,然后再发动全班同学,关心他们,和他们做朋友,一齐学习,让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充分感受到群众的力量,从而不再觉得内心的孤独。

3、因孩子心里所造成的成绩下滑,及时地对他们进行补缺补差,课间,课后,甚至于电话咨询,利用一切时间对孩子进行补课,让他们尽快赶上大部队,帮忙他们树立信心。

帮教效果

透过谈话、鼓励学生帮忙等手段,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重拾了自信。

困难学生帮扶记录

辅导时间:2018年6月16日

辅导地点:教室、办公室

辅导学生:陈冉

后进表现及原因

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爱劳动,乐于为班群众做事。但经常迟到,行为习惯较差,丢三落四,有时没有完成作业。正是由于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欠自觉,所以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阶段性计算但是关,学习成绩不理想。

帮教措施

1、与家长加强联系,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逐步扭转该生经常迟到、经常遗失学习用品的现象,培养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2、针对该生实际状况,为她制定数学常规作业登记表。

3、课堂上,经常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其回答,培养学习自信心;另外布置浅显的作业让她做,培养爱做作业的习惯。

4、在班上确立“一帮一”学习小组,让热心助人的同学与她结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5、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辅导。

帮教资料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数学信心

2、相关数学知识的辅导

帮教效果

能主动完成作业,但完成的质量不是很好,阶段性计算基本过关,但对应用题的解答潜力还很差,不能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平时测试成绩也不理想,该生在学习方面还需要加强辅导。

困难学生帮扶记录

辅导时间:2018年6月21日

辅导地点:教室、办公室

辅导学生:赵焰

后进表现及原因

该同学学习成绩较差,平时考试的状况令人担忧,书写速度快,但是快中不能求好,字迹马虎,认字、写字的状况比较糟糕,但是该生性格随和,平时总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上课也能比较认真的听讲,爱劳动,成绩虽不太好,但是许多同学都乐于和他交往

帮教措施

1、走近他,发现其闪光点,促其上进。

2、经常和他谈话,或下课时,让其中多一点信任,多几份理解,少一些责难,少一点怨恨,多几份关爱,让他体会到班主任对他的期望和关心。

3、激活其乐学点。我经常将其找来谈心,给他补习功课,多数利用下午放学时间帮忙他学习。平时我加倍地关心他,安排好同学帮忙他。

4、定期的心理辅导

帮教资料

1、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帮教效果

我发现他课堂发言更用心了,思维更集中了,而且,有时拿书过来问我不理解之处,虽然有时的小测试他的测试状况不太好,但从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转入主动用心的学习,能够拿习题向我求教,用心完成我要求课外习题,说明前面我的教育还是算成功得。

困难学生帮扶记录

辅导时间:2018年9月12日

辅导地点:教室、办公室

辅导学生:徐汉仝

后进表现及原因

上课爱说话,学生学习退步,没有很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较低。有些掉队,希望能使他们尽快进步,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尽快赶上来。 帮教措施

1.学生与老师和家长共同制定学生的个性成长档案,制定出前进中每一步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并由老师监督实施,及时调整前进步伐。 2.根据学困生基础差的特点,精心制定一套相应的辅导内容,每次辅导有详细的辅导记录总结优缺,尽量做到使每一个学困生都能听懂、学会尽快赶上其他学生。

帮教效果

1、该同学上课不但改掉了爱说话的小毛病,回答问题也积极了很多,完成作业的情况比以前好多。

2、在帮助其他同学的学习上也做出很大贡献。 后续措施

继续追踪该生,使他有更大进步。继续给予鼓励与支持。

困难学生帮扶记录

辅导时间:2018年9月19日

辅导地点:教室、办公室

辅导学生:杜文森

后进表现及原因

学习态度不积极,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看课外书。平时对同学友好,话多,爱哗众取宠用以吸引人们的注意。有自己的主见,但思想过于悲观和极端。 帮教措施

1.不断调整帮扶计划。使帮扶学生成为每一位任课老师的责任。

2.加强对学困生的课堂管理,要经常提问学困生。给该生多创造机会,让他能展示自我。多利用他的长处,展示他的能力,培养他的自信心。

3.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他们厌学的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帮教效果

在学校和家长的不断沟通和积极配合下,该生取得了很大进步。 使该生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且还爱上了阅读,思想上面也发生了长足的变化。

后续措施

继续关注其成长并给与鼓励。

困难学生帮扶记录

辅导时间:2018年9月23日

辅导地点:教室、办公室

辅导学生:杜思锦

后进表现及原因

对学习无兴趣甚至是厌学。思想上认为学习无用,极度渴望外出打工赚钱。上课睡觉以及看课外书,要么就是找人聊天,作业从来不做。

帮教措施

1.经常找学困生谈心,教育他们明确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

2.学困生的作业坚持面批面改,紧紧盯住作业和练习、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让他们每天都有新收获。

3.为学困生建立学习档案,把学困生根据学困学科分配给各位任课老师和班主任,使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关注。

帮教效果

在学校和家长的不断沟通和积极配合下,该生取得了很大进步。

使该生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且还爱上了阅读。

后续措施

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加强各科的任课老师之间的联系,共同督促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困难学生帮扶记录

辅导时间:2018年10月12日

辅导地点:教室、办公室

辅导学生:何学意

后进表现及原因

对学习没有兴趣,喜欢打篮球。上课睡觉,经常因为不起床而迟到或者因为玩手机而早退。父母长辈等人对其过度溺爱和放纵,导致此生季度难以管教。 帮教措施

1、与家长加强联系,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逐步扭转该生经常迟到、经常遗失学习用品的现象,培养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2、激活其乐学点。我经常将其找来谈心,给他补习功课,多数利用下午放学时间帮忙他学习。平时我加倍地关心他,安排好同学帮忙他。

3、在班上确立“一帮一”学习小组,让热心助人的同学与她结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帮教效果

在学校和家长的不断沟通和积极配合下,该生取得了很大进步, 思想上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后续措施

继续关注他的发展,防止教育成果出现后退,及时的给与鼓励和表扬。

困难学生帮扶记录

辅导时间:2018年10月18日

辅导地点:教室、办公室

辅导学生:傅芃博

后进表现及原因

该生学习认真,就是不得方法。虽然很努力的在学习,总是事倍功半不得成功。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学习失去信心,学习倦怠等不良现象。

帮教措施

1、经常谈心,教授学习方法。

2、帮助进行一对一生生、师生辅导。

3、帮助平时巩固学习成果。

帮教效果

1、学习方法有了明显的改善。

2、学习倦怠开始消退。

3、学习热情明显提高。

后续措施

持续关注该生,帮助其顺利摆脱学习倦怠。

积极的给与学习鼓励!

困难学生帮扶记录

辅导时间:2018年10月23日

辅导地点:教室、办公室

辅导学生:刘凯月

后进表现及原因

该生阳光开朗,同学之间的人缘很好。但是不爱学习,不爱参加一切的学习兴趣小组。主张学习无用论,认为不学习也能生活得很好,有很强烈的辍学欲望。

帮教措施

1、经常谈心帮助开导。

2、举名人事例来说服她。

3、帮助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4、帮助脱离学习的无用论调。

帮教效果

1、思想上有一定转变。

2、开始参加学习兴趣小组。

3、不在过度坚持学习无用论。

后续措施

持续关注该生,帮助强化好的习惯。

及时地给与积极鼓励。

困难学生帮扶记录

辅导时间:2018年11月6日

辅导地点:教室、办公室

辅导学生:郎冲冲

后进表现及原因

逆反心理特别的强,对于什么事都喜欢抬杠。同学之间的关系处理得不是怎么好,有时也因为小争吵而演变成争打。需要帮助其纠正错误的观念,树立健康阳光的思想观念。 帮教措施

1、定期做心理辅导。

2、建立同学互助机制,给与关爱。

3、让其多参加好人好事活动,体会快乐。

帮教效果

1、能够初步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谅他人。

2、能够主动积极参加好人好事活动。

3、同学和老师对其评价有明显改善。

后续措施

定期做心理回访。

继续跟踪强化其优良表现并及时给与正面的肯定和鼓励。

困难学生帮扶记录

辅导时间:2018年11月15日

辅导地点:教室、办公室

辅导学生:沈昊

后进表现及原因

厌学思想严重,总是想着外出打工赚钱。对于学习持有读书无用的观点,认为身边的小伙伴辍学打工一样赚钱,而且花钱也很潇洒,表示很羡慕等。 帮教措施

1、联系家长通过家校结合的方式帮助沟通梳理学生的不良思想。

2、帮助其重新形成正确思想价值观。

3、帮助其脱离厌学情绪和对辍学打工的错误认知。 帮教效果

1、能够初步打消辍学思想。

2、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能够初步回到学习上去。 后续措施 定期做心理回访。

继续跟踪强化其优良表现并及时给与正面的肯定和鼓励。

困难学生帮扶记录

辅导时间:2018年11月25日

辅导地点:教室、办公室

辅导学生:彭飞

后进表现及原因

该生学习成绩中上,就是偏科的利害。英数都能在120分左右,可是语文一直在及格线左右徘徊。怎么学习都进步不大或者有时还会倒退,这让他对语文慢慢的失去了学习信心。 帮教措施

1、定期一对一的进行师生辅导。

2、慢慢疏导,让其对语文学习重新树立信心。

3、从先易后难的顺序,循序渐进式的辅导。

帮教效果

1、语文成绩明显进步。

2、学习语文的信心重新竖立。

3、慢慢的自己抓住了学习语文的窍门。

后续措施

继续跟踪强化其优良表现。

及时给与正面的肯定和鼓励。

第9篇: 对学业困难学生帮扶

李旭峰同学是江西萍乡人,个子娇小,在班里与其他同对象:10级土木四班学生

李旭峰

学较少交流,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身边基本上没有要好朋友,不少学生多次反映他有些自闭倾向。李旭峰同学自开学以来经常迟到且在课堂上看小说,偶尔会趴课桌上睡觉,造成学业有严重困难。

对于他的情况,我曾多次找他谈话,通过交流也能体会到他对学业的焦虑紧迫感,有上进心是最重要的。首先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让其认识现实,再者,动员班级较好的学生对他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带动李旭峰同学学习积极性,最后,为改变他的“独来独往”的作风,班委起带头作用,与他一起上课下课回寝室,所有班级活动都不能缺少他,以上是对李旭峰同学的帮扶策略,效果如何,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观察,指正。

对学业困难学生帮扶

对象:10级土木四班学生

徐良斌

徐良斌同学是江西上饶广丰人,家庭殷实,在班级与同学和睦相处,为人落落大方,然而学习成绩却不尽人意,由于该同学从大一时就在课堂上玩手机,不认真听讲,造成学业落下太多,日积月累,现在他也是有些“无力回天”的感觉。

针对徐良斌同学的特殊情况,通过谈话交流与班委放映,基本上可以认定该同学是有上进心的,学习积极性高,但学习意识和学习态度不够,对于以上情况,有以下对策:1.劝其换手机,把多功能手机换成低级诺基亚,或是直接换成小灵通。 2.增加对徐良斌同学的谈话次数,及时对其进行思想教育。 3. 建立“一对一”学习帮扶小组。

通过以上解决方案,不断督促徐良斌同学的学习。目前,该生的学习态度明显改善,具体成果还要在以后的日子好好观察,并及时纠正其错误。

上一篇:有机化学复习指南下一篇:信息跟踪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