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2023-02-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第2篇:依法行政是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制国家。而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科学发展 依法行政 根本保证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推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行政。推行科学发展最终是要靠人来实现,因此必须要对科学发展的责任主体有明确清晰的认识。

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责任主体——掌握公共权力的各级政府或组织

科学发展观理论内涵规定了组织和领导发展的责任主体主要是掌握公共权力的各级政府和相关组织。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都在于发展。作为执政主体的权力机关和相关组织,承担着领导社会全面发展的职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承担者,也是第一责任主体。普通公民个体虽然会参与到社会发展的各种实践中去,可以成为科学发展的主要实践者、参与者和受益者,但无条件和能力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起主导和关键性作用。只有依法具有公权力的各级政府或相关组织才享有整合各种资源、协调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发展的权利和条件。

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来看,能够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只能是具有公权力的各级政府和相关组织。科学发展至少有两层逻辑,一层是发展逻辑,一层是科学逻辑。这就表示科学的发展是党在科学观念指导下,领导人民实现良性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作为普通公民个体,其自身的发展,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和政策要求便可以自由发展,虽然也存在全面、协调、可持续方面的问题,但属于发展个体内部管理、决策的问题,发展个体自身就可以进行自我调节和掌控。而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协调者和资源利益的统筹者,只能是具有公权力的各级政府和相关组织。政府必须在科学发展的观念上和行为上给予有效的引导和监督,同时政府本身也要实现科学发展、科学执政。

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来看,其责任主体只能是具有公权力的各级政府和相关组织。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普通公民个体,其寻求发展的直接动机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愿望,会把个人凌驾于集体之上。而“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倡导的是一种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的是个体价值和集体价值的统一。咽此,以人为本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而非个体的利益为本。只有肩负领导责任的政府权力机关或相关组织才真正需要从执政为民的角度出发,强化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前提——法律和法律精神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领导人对发展认识的深化,而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和发展。要保证这一目的,科学发展观在观念上保持先进科学的同时,在执行实施上也必须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因此,要保证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一个重要的前提就要保证责任主体依据宪法和法律设立科学发展目标,实施科学发展目标和监督科学发展目标的执行。

首先,发展目标必须依法确立。依法行政的核心就是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则,因此要加强政府立法,规范执法。科学发展观目标的确立本身就是程序法行使的过程。而这些步骤的依法履行不仅是依法行政的关键,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只有在符合法律程序的前提下政府设定的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才能够具有合法性,才能够做到最大的科学性,才能够有效的避免主观臆断所带来的弊端,真正实现科学发展观。

其次,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具体发展项目来作为依托,而这些发展项目必须依法论证、组织与实施。科学发展观都是通过具体的发展项目实施得以实现。因此,在确立发展的项目中,依照法律规范和民主程序,进行科学论证、效益评估、环境污染评估等这些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是保证项目科学合理有效的关键。任何一个项目,在实施之前不仅要程序合法,更要实质合法,而依法行政在这里的含义不仅仅是遵守法律规范,而更多的是依照科学有效的决策程序和组织程序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即考虑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再次,发展项目必须依法组织实施。依法确立的项目,还存在一个实施过程。由谁来实施、如何实施是确保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这也是依法行政的中心环节。责任主体实施管理,必须应当依照宪法、法律、规章制度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责任主体不能作出影响他人和其他组织的决定。在管理同时,责任机关应该依据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偏私、不歧视。③正是依法行政的精神和原则保证了责任主体执行发展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切实保证了科学发展观的有效实施。

最后,实施的项目必须要做到依法监督。有权必有责,权大责更大。任何一个项目不能仅仅只符合前三项,责任主体有义务依法监督项目的实施。而这一环节是监督党风政风,减少腐败贪污的重要环节,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时这一措施提高了责任主体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观念,同时有助于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加强政府的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提高行政监督效能。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保障——法制和法治

要理解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首要一条就是必须准确和全面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如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宗旨,法制和法治给出了很好的回答。

从法制方面来看,要确保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某一方面发展的出发点代表了人民愿望和反映了人民要求,就必须设定必要的法律程序,如决策前的听证会制度、征求公共意见制度等。既然科学发展观提出发展是为了人民,就要有反映人民愿望的渠道和途径,同时又要保证人民的合理愿望被接受和采纳。法制的实现就是强化和保障这些途径的重要手段。法制的确定实施保证了发展项目有相关人民参与决策,有法律或者制度约束责任主体。这不仅符合依法治国的精神,更凸显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义。

从法治方面来看,实施科学发展的项目责任主体必须要有法治精神,发展的依靠对象必须要有法律的资格认定,实施科学发展的项目必须含有规范的手段和合法的程序。从实施科学发展的项目责任主体来看,虽然所有的发展项目必须依靠人去落实,但由不同的人来承担具体发展的任务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承担具体发展项目的责任人必须要依法经过资格认证,公平竞争、公开透明、择优选能,而不能由决策的执政者根据自己的喜好主观抉择。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要求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要有发展。协

调要求不会因为某一方面的发展制约和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的不平衡发展局面。可持续强调的是要解决长远的发展后劲问题,发展要符合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目标。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三个方面如何把握,都是值得深入探讨、也是应该明确回答的问题。只有用法律规范明晰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并在责任主体心中形成有效明确的概念和意识,才能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到实处。因此,没有法制的外部环境的保障和必要的程序没置,没有法治的内部观念制约和明确的法治的观念,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必会大打折扣。

科学发展的有效落实——强制和法律救济

要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统筹兼顾中,统筹是手段,兼顾是目的。统筹兼顾的主体当然是具有公权力的机关或组织。要真正做到科学发展观要求下的统筹兼顾,就必须从依法行政的角度下功夫。应做到统筹有法定的执行主体,被统筹的对象有法律规定的义务,统筹的实施有合法有效的手段途径,统筹的力度有规范权威的标准。哪些属于兼顾的对象,被兼顾的程度如何,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这其中涉及几个方面的法律问题:

在责任主体上,要确定统筹的主体资格及职权的法律确认问题。统筹主体资格及职权的法律确认,就是要解决由谁来承担统筹的责任的问题。行使统筹职责的当然是具有公权力的各级政府机关或相关组织,但由哪一级政府或什么样的组织来行使什么样的统筹权利必须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既不能越级统筹和越权统筹,出现滥用统筹职权的现象;又不能不履行统筹职责,在统筹方面行政不作为。

在统筹的客体上,要确定被统筹对象,必须明确被统筹者在法律上和政策上的义务。被统筹者必须依法规定,不能主观随意决定。同时被统筹的具体对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是动态变化的,并非一贯不变。某一发展主体符合被统筹的条件时,就应当成为被统筹对象。而原本被统筹的对象也有可能根据情况的改变而成为被兼顾的对象。

在统筹的手段和方法上,要解决统筹内容的稳定性和统筹手段的合法性问题。统筹内容不能随意,统筹手段要符合法律规定。依照法律规范规定统筹该使用的经济、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在统筹的比例确定上,要解决统筹的合理性和稳定性问题。统筹的目的是为了兼顾被统筹者的利益,是为了兼顾社会的公平性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如果统筹的力度确定得不合理,就会违背兼顾的本意,出现新的不公正。如果统筹力度太大,超过被统筹者的承受限度,容易挫伤被统筹者的发展积极性。如果统筹的幅度太小,则不利于积累兼顾所需要的资源,达不到实现有度兼顾的目的。因此,统筹的比例上需要成熟的思考。这一前提需要法治观念作为责任主体的标杆。

在对兼顾的要求上,要明确兼顾的对象以及兼顾内容和程度。在社会整个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资源、自然条件、文化差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为了保证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兼顾不同地区、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对那些自身发展较慢、处于相对劣势的群体必须依靠具有公权力的政府机关或相关组织通过统筹的手段予以照顾。

确立科学发展的相关法律规范以后,必须要建立相应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就是对违背科学发展规范要求的行为,既要追究行为人的领导责任,又要依法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是依法行政,那么行政行为应当是在法律规范下的行为,从这个角度分析,违法行政所导致的责任就不应当仅仅是行政责任或领导责任,而属于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法律责任,同样应当在法律制度中建立有针对性的责任追究机制。

同时对于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行为本身,应当有针对性地建立法律救济制度,做到既完成纠正这种行为,又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挽回和补救这种行为造成的损失和不利影响,也就是建立违背科学发展要求的自我修复机制。

从反面来看,科学发展的要义虽然是发展,但是责任主体由于多方面原因,并没有完成科学发展观的有效实现。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或一个组织得不到发展,危害的不是某个人,而是整个地区或整个部门或整个组织,包括其中所涵盖的所有人民群众。因此,作为地区、部门或组织的领导者,没有行使好组织和领导发展的职责,发展目标没有如期实现,实际上相当于以自身的行政行为阻碍了发展。那么对于这种行为,相关行为人就不能仅仅只负领导责任,而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在科学发展工程中,渎职罪应更广泛适用于具有公权力的政府机关和有关组织及其领导者。

从阻碍发展行为的法律救济角度来说,针对确实存在对发展产生暂时性或持续性不利影响的行政行为,如某位领导在任时制定的规定或执行的行政措施,如果在此后的工作中被证实确实不利于发展(如经公开听证会、社会舆论、公众投诉等),无论该领导是否仍然留任,都应当有一套高效和有强制力的法律制度,保证立即纠正这种违背发展客观要求的行政行为。

在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上,统筹是保证科学发展的必要手段。因为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统筹主体,没有一套合法合理、行之有效的统筹手段,就无法在科学发展的大原则下实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和谐局面。如因某种片面的、局部的、个人的利益原因无法统筹而阻碍科学发展的整体方案无法顺利实施,将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同样,在统筹无法实现的情况下,社会资源不可能足以保证兼顾公平。因此,一方面要考虑到以法律的强制力保障统筹的依法顺利实施,另一方面要依靠法律的明确程序规定杜绝统筹主体的滥用权力和行政不作为,对违背统筹规范,滥用行政权力或行政不作为的行为,不仅要追究领导责任,更要追究法律责任,依靠法律的权威和救济手段,真正做到依法统筹、合理兼顾。

结语

当今社会,各种问题复杂、矛盾凸显,要做到充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以科学发展为根本,而要解决这些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只有通过“法治”,而不是“人治”,即依靠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来保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依法行政不仅高度统一的,而且是相互协调,相互发展,相互促进的。没有责任主体对科学发展的依法实践,没有合法履行科学发展的各项任务,科学发展观很难落到实处,科学发展也只是空中楼阁。

在当前的经济危机的时代背景下,科学发展观显得尤为重要。而依法行政是保障科学发展观落实的重要保障和必要手段。我们必须“以扎实的工作抓好学习实践活动,以明显的成效推动科学发展实践”,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根本上落实科学发展观。

作者:郭孝实

第3篇: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报告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科学发展观为又好又快的发展寻求动力,要求我们积极建设创新型国家;科学发展观也为又好又快的发展寻求质量,要求我们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统筹发展;科学发展观还为又好又快的发展寻求公平,要求我们加快构建和谐社会,解决社会不平等,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和以往的阐述相比,十七大报告有了更为详尽鲜活和更为科学理性的论述。

一、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思想内涵中极具指导意义的科学方法

所谓统筹兼顾,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谋划、兼顾全面,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现阶段,按照统筹兼顾的思想,特别是要搞好“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注重实现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包括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在某些时候,为了加快发展,需要某些方面得到突出和加强,成为工作重点,但从全局和长远来看,又要保持均衡,这就叫统筹兼顾。由此可见,统筹兼顾确实是科学发展观思想内涵中极具指导意义的科学方法。

值得强调指出的是,十七大报告在提出“统筹兼顾”多种重大关系时,特别强调了要把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摆上重要位置,这是过去在党的文件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十七大报告在“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论述中,除了阐述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之外,还特别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表明我们党是在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的依存度日益加深的大背景下,提出了推进和谐世界的新的统筹理念。事实证明,我们党中央树立和谐世界眼光,加强统筹战略思维,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这也是我们今天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方法”之一。

二、统筹兼顾的深刻内涵

——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统筹区域发展,就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提高人的素质和人力资源能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自身的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立足于扩大内需,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就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合理划分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做到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权力与责任相一致,既维护中央的统一领导,又更好地发挥地方积极性。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就要坚持从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既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就要深刻认识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内政和外交的紧密联系,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三、统筹兼顾必须注意的几个切入点问题

1、统筹兼顾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求我们在谋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通盘考虑各个方面的要求,力求全面整体协调推进;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在制定发展的政策措施时,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和要求,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就是为了兼顾,统筹就是为了整合,统筹就是为了协调。

2、统筹兼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形成以来,我们党在把握全面、统筹兼顾问题上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了新的重大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复杂。必须更加注意统筹兼顾,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3、统筹兼顾必须正确处理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既要重视当前的发展,又要考虑长远的发展。既要维护全局利益,又要照顾局部利益。既要保持沿海地区的发展速度,保持发达地区的利益,又要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开发,照顾比较落后地区的利益。既要保持优势产业的利益和积极性,又要关心和扶持比较困难的产业获得生机。既要保护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人们的利益,又要关心普通群众,特别是农民、低收入人群和困难群众的利益。要调节和处理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实现各个方面的良性互动。

4、统筹兼顾当然需要适当地运用政府和行政手段,但是一定要防止计划经济的复归。今天我们讲统筹兼顾,与计划经济时代讲统筹兼顾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讲统筹兼顾,因此,统筹兼顾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效率。

四、统筹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的对象是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革的实质是对方方面面利益关系的协调。只有从统筹兼顾的角度出发,认真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有效推进改革,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内环境的需要。我们党在30年的改革过程中,始终把妥善处理国家、企业与个人和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放在重要位置上。但也要看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有所扩大,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国内经济制度与国际惯例尚有差距,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就业压力大,困难群众数量多,等等。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可能在同一时间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更不能用传统计划经济的方法,采用平均主义的方式保障公平。而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都没有出路。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一系列兼顾统筹,才能真正把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落到实处,才能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莆田市委党校 莆田市行政学院)

作者:韩风春

第4篇: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

赵存生

2008-9-8 13:31:2

5来源: 人民网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且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成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首先要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一、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提出来的。党的十六大以后,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国际国内形势,针对我国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和决策。它的提出,是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外的历史经验和我国的实践发展为基础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以及它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进行了系统、精辟的阐述。

首先,报告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概括了科学发展观在理论方面的地位及其理论意义。对于这个层面的概括,报告又分为三个角度:一是从发展思想的角度,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二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三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角度,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样概括,深刻具体地揭示了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它与这个理论体系中其他科学理论的内在联系。

其次,报告从实践层面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概括了科学发展观在实践方面的地位及其实践价值。报告先是指明了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针,然后扩展开来,进一步指明了它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这些概括言简意明,准确到位,含义深刻,我们要认真深入地学习和理解,以提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在当代中国发展问题上的创造性运用,是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同时,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的创造性回答。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它的内涵。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作了这样概括:“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通过初步学习,我对这四句话试作如下解读。关于“第一要义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其第一要义或者说是首要含义就是发展。这开宗明义地强调了发展的重要性。对这个“第一要义”可作三层理解:

其一,发展是第一位的,是绝对的,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如何发展的思想和观念,是为发展服务的,离开发展就无所谓科学发展观。在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而不能把它的地位和作用降低了。

其二,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一语道破了发展的绝对性、永恒性和对于中国的极端重要性;江泽民同志所说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度概括了发展在党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这些思想都同“第一要义”有密切关系。对发展这个“硬道理”、“第一要务”和“第一要义”到什么时候都要坚持,都不能含糊。

其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归根到底是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而不是否定发展、不要发展、磨灭发展的锋芒、阻碍发展的脚步。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发展“第一要义”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

“第一要义是发展”,揭示和概括了发展在科学发展观全部内容中的首要地位,指明了发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理解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抓住的首要一环。关于“核心是以人为本”

胡锦涛同志曾经对“以人为本”的内涵作过精辟的阐释。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依据这个阐释来理解“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以为至少可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以人为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的、核心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二是以人为本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也就是把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谋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这个核心内容影响和制约着科学发展观中的其他内容,其他内容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内容来展开的。

三是以人为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我们党之所以要提出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就是要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到发展当中去。离开以人为本的“发展”,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从核心目标、核心内容、核心价值三个方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关于“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什么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实现标准是什么?用一句话来回答,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换句话来说,就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

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发展相协调,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这些基本要求,才能避免发展中的片面性和发展的失调、失衡、不可持续,从而实现科学的发展。关于“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整体性思维和整体性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运用于解决发展问题,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把这个方法用于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践,是毛泽东的一个创造。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就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思想,这些思想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都有具体的体现和精辟的阐述。

统筹兼顾,就是要从整体的角度把握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局部以及这些局部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谋求发展时统一考虑这些局部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兼顾到各个局部和每个局部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能够代表各个局部要求的整体发展合力和共同价值取向,使各个局部在实现整体发展中各得其所。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综合考虑我国发展的全局,提出“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思想和布局,就是统筹兼顾我国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东西南北中不同区域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得出的结果。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个方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全国一盘棋的整体思想,表明了在实现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十七大报告不但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而且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根本要求。

第一、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保证。报告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内涵和意义作了新的和更加深入的阐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第二、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需要和谐的社会保证,没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难于实现科学发展。要紧紧抓住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离不开改革开放这个活力源泉。要通过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报告提出,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改革开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动力保证。

第四,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党,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报告指出,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以上这四个方面的根本要求,涵盖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需要的政治保证、社会保证、动力保证、组织保证,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结合实际、扎实推进。

第5篇:2.简述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论断,提纲挈领,切中实质,是对科学发展观思想内涵所作的最全面、最深刻而又最鲜明的新概括。

一、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抓住发展,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是建立在发展基础之上的。不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发展,就不可能解决我们面临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发展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追求的发展,不应是孤立、片面的,不计代价、竭泽而渔、不能持续的发展,而是在科学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

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紧紧抓住发展这一第一要义,就要时刻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此,必须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集中起来,就是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就必须总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就是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可持续,就是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是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是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四、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长期执政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经验,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要从我国发展全局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促进整个社会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坚持统筹兼顾,关键是坚持科学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抓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就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挑战风险,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就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积极发挥政府作用,适当运用行政手段,又要尊重和遵循市场规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发展的活力和效率。在工作的部署和安排上,要始终站在战略的高度,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辩证联系、有机统一,构成了一个完整、严谨的理论体系,准确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新要求,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新认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些重要论述,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对于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第6篇: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根本所在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王保宏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重大矛盾和现实问题时不断总结出来的,它反映了我们党深邃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表明了我们党担当历史重任的强烈责任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隐患,比如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收入差距过大以及就业问题等。“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胡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要保持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科学发展观正是党中央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和着力解决这些复杂矛盾而进行的重大理论突破。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谋划发展之路,既要讲求经济增长速度,又要关注资源消耗的程度;既要看当前的发展态势,又要看到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实现经济的发展,又要促进环境状况的改善。所以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也是每个人的行动指南,从这个角度上讲,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根本所在。

方永刚曾今说过说:“没有科学信仰的人是不幸的人,我的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人选择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区别于其他信仰的崇高、远大的信仰。科学信仰之于共产党员,如同人生的灯塔。有了信仰才有追求,有了追求才有动力,有了动力才有发展。所以,从政治角度上讲,信仰决定一切。科学信仰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根本动因。方永刚之所以20多年来一以贯之地发扬他那种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矢志不渝的执著精神,不辱使命的献身精神,模范践行党的理论、知行统一的求实精神,最终成为中共党员和人民军队的时代楷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对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基本信念的科学性的信赖和对党创新理论的信仰。

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它是我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福祉之所在,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中国当代的发展史的实践已经见证了党的科学发展观的巨大威力。众所周知,正是由于中国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才使中国的面貌一新,使她走上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做主之路。正是由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科学发展思想,才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和中华民族新的鼎盛时期,使中国十几亿人口走上了现代化的富裕之路。由此可见,信仰党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信仰最现实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信仰真理。

1 它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对每一位共产党员在政治上的根本要求,也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胡锦涛总书记说,在方永刚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员的本色”。一个共产党员一旦有了对党的科学发展观的坚定信仰,就会像方永刚那样,变成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具有广阔的胸怀和博大的视野,大公无私、忘我奉献;就会像方永刚那样,对党的事业有热爱、有激情,不仅“知之”,而且“好之”、“乐之”,“让有限的生命为太阳底下最壮丽的事业而燃烧;就会像方永刚那样,眼睛向下,尊重实践,心系大众,处处显现出党的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员是否都保持着对党的科学发展观的坚定信仰,过去曾经有坚定信仰的人如今是否依然那么坚定,毋庸讳言,部分党员在信仰问题上是不容乐观的。持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者,有之;对党的科学发展观不以为然者,有之;口若悬河式地称颂党的科学发展观,自己却背道而驰甚或腐败堕落者,有之;一心追逐名与利,认为科学信仰无用者,有之;视马克思主义为思想“禁锢”,我行我素者,有之;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家之言,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者,亦有之。诸如此类现象的存在,更显得坚持科学发展观之可贵。我们所有的共产党员都应该反思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有多真实,在信仰问题上,我们是否秉持了科学的态度。

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因为只有忧患意识才能保持清醒头脑,扎扎实实解决好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是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这种忧患意识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强大精神动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在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的形势下进行的,要遇到诸多深刻矛盾,克服诸多重大困难,完成诸多艰巨任务。面对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面对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如果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就会使我们丧失科学前进的动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历史的经验表明,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是发展顺利的时候,越要增强忧患意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陶醉于歌舞升平,在成绩面前飘飘然,自甘懈怠,脱离群众,贪图享受,甚至腐化堕落,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在这个问题上,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警觉起来。常怀忧患之思,常怀自警之心,就能看到复杂国际形势带来的压力和挑战,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其次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增强公仆意识,公仆意识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前提。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转变领导作风、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

2 宿。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为谁服务、为什么当干部的问题。现实生活中个别领导干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根本原因就是在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应该为谁所用这个重要问题上没有想清楚、弄明白,跌了跟头。增强公仆意识,关键是树立“人民至上”的信念。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使我们的领导干部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防止手中的权力商品化、庸俗化。

最后,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增强节俭意识,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行动体系。科学发展观是缓解能源、资源、环境压力,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行理性、文明、人文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必然选择。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实现从社会生产到社会生活、从价值观念到消费方式的深刻变革。人奢侈不立,家奢侈不旺,党奢侈必败,国奢侈必亡。我们要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带领全体人民为科学发展、促进和谐而共同奋斗,就必须首先从领导干部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做起,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把科学发展体现到科学建设、科学工作和科学领导方面。

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与时俱进的。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党性锻炼和作风养成中,提高统揽全局的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和前瞻的眼光来研究和处理问题,善于从局部看到全局,发现影响全局的一些苗头和带倾向性的问题,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保持锐意进取、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全面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在破解难题中促进各项工作科学发展。

2008年11月1日

第7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提出的战略思想。

一、作风建设必须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作风建设为什么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进行?从根本上说,是由作风建设的规律性和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决定的。

我们党历来重视作风建设,也历来重视对作风建设规律的研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党既认识到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也认识到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内先后出现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几乎葬送了党。这些错误的形成,与主观主义、家长制作风直接相关,也是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恶果。为了纠正这些错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围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这个中心,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这就从根本上清算了错误路线,确保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告诫党员干部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巩固政权、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任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实现党的任务与党的作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党的中心任务的实现要靠党的优良作风来保证;另一方面,作风建设须臾不能离开党的中心工作。如果作风建设离开了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那就既没有价值和意义,也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历史的逻辑再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科学发展观要靠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来贯彻落实。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作风建设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进行。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既是我们党加强作风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当前加强作风建设的紧迫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未放松过作风建设,十一届五中全会、十二届二中全会、十三届六中全会、十四届四中全会、十五届六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都专门对作风建设作出部署。我们党之所以长期执政受拥护、千锤百炼更坚强,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好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不良作风,或轻或重地影响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本来,科学发展观要求创新、进步,有的人却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科学发展观讲究按照规律办事,有的人却违背规律、盲目蛮干;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有的人做事却偏偏只看眼前、不顾长远;科学发展观注重协调发展,有的人在工作中却总是畸轻畸重、忽视协调;科学发展观重在发展实效,有的人却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的,有的人却背离这个基本要求,好大喜功、脱离实际,等等。显然,如果不能认真解决上述作风不正的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面向全体党员的要求,但首先的和主要的,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邓小平同志曾经明确指出:“为了整顿党风,搞好民风,先要从我们高级干部整起。”这是因为,“高级干部能不能以身作则,影响是很大的。现在,不正之风很突出,要先从领导干部纠正起。群众的眼睛都在盯着他们,他们改了,下面就好办。”事实正是如此。近年来,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一些重要思路和措施之所以在一些地方得不到有效贯彻落实,就作风方面的原因来看,主要问题不在那里的普通党员干部和群众,而在那里的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是一般干部的榜样,上级是下级的榜样。上级领导干部作风好,就会在下属那里潜移默化地带出好的作风,无形中约束下级不能恣意妄为。领导干部自己作风好,也便于管理下属,批评也好,教育也好,处分也好,都能够挺直腰杆,理直气壮。否则,“己不正,焉能正人”?胡锦涛同志突出强调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确实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端正思想认识,增强转变作风的自觉性。一般地说,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才会有正确的实践。一些领导干部所以在实践中缺乏转变作风的自觉性,表现不出好的作风,对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足是一个基本原因。在他们看来,领导干部是抓发展“大事”的,作风属于个人修养和行为方式的问题,即使有些不足也无损于大局。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对的。目前一些领导干部的身上存在着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阳奉阴违、我行我素,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等突出的作风问题,早已经超越了“个人”范围,成为直接或间接影响发展大局的大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不警惕、不抓紧治理,就会极大地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

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一再证明,作风是无形的力量,能够发挥出难以估量的巨大社会作用。领导干部有好的作风,能够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使党立于不败之地;能够使科学理论同实际情况正确结合,推动党的事业健康发展;能够使党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和错误,始终保持纯洁性和先进性。在今天,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仅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只有领导干部作风好,才能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形成共建和谐的强大社会力量;才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才能防微杜渐,自觉抵御消极腐败现象的侵袭,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只有这样认识和理解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才能在实践中自觉地转变作风。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明确当前党中央关于作风建设的总要求,找准转变作风的切入点。作风建设是一个实践过程,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要求和内容。对领导干部不良作风进行整治,必须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找准切入点,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当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来进行,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具体地说,就是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一是从勤奋好学做起,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干部的本领。

二是从密切联系群众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是从真抓实干做起,不尚空谈,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在抓好工作落实上狠下功夫。

四是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做起,精打细算,严格把关,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

五是从令行禁止做起,顾全大局,坚决维护中央的政令畅通,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

六是从发扬民主做起,要心胸开阔,虚怀若谷,从善如流,平等待人,乐于听取各种意见包括不同意见,自觉接受监督,与大家团结共事。

七是从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做起,时时处处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防止手中的权力商品化、庸俗化。

八是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做起,讲操守,重品行,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坚决抵御腐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从领导干部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提高转变作风的针对性。作风建设重在“做”。对于领导干部来说,面对作风建设,自己究竟要做什么、怎么做,只能从个人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盲目地“随他”、“从众”。有的干部长期做领导工作,高高在上惯了,不注意查找自己作风方面的问题,下属碍于面子又不愿指出问题,往往处于“当局者迷”的状态。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放下架子,真正把自己放在普通党员干部的位置上,严于律己,广泛听取意见,重新审视自己,深入解剖自己。要学会“照镜子”找差距,从党中央关于作风建设的规定中明确要求,从革命前辈的光辉榜样上汲取营养,向新时代的模范人物学习借鉴,与身边的优秀分子交流互励,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排非分之想。有了这样的人生境界,才能找准自己作风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转变作风,成为人民群众拥护的风正德劭的领导干部。

三、加强领导和监督检查,促进领导干部切实转变作风

从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违纪案件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干部的作风不好,内因固然是决定性的,但外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如党组织的教育不够深入,作风建设的制度不够健全,领导和群众的监督不够有力,周围的政治氛围、文化氛围不够健康,等等。实践表明,干部的好作风是自己做出来的,也是上级“带”出来的、下级“逼”出来的、环境“熏”出来的。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需要从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形成推动领导干部转变作风的合力。其中,尤其要加强领导和监督检查工作。

明确领导和监督的职责,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各级党委担负着主要领导责任。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列入党的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从制定规划、组织领导、制度保障、督促检查等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切实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各级纪委要在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履行纪律检查和监督的职能,不仅要监督领导干部的工作表现,也要监督领导干部的作风状况,特别要加强对与领导干部作风密切相关的关键环节的监督。经验表明,要使监督到位,必须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现在有的地方和部门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领导和监督大而化之,思路不明、手段不多,原则要求多、有力措施少。有的虽然制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但是奉行“好人主义”,出了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责任制的落实流于形式。因此,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作风建设的具体责任,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强化责任追究,及时发现和解决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着力加强对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作风状况的监督检查。根据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的要求,当前要着重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各项建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决策的过程中,对领导干部的作风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坚决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行为,确保政令畅通,维护中央权威。对于那些阳奉阴违、弄虚作假的,脱离实际、搞花架子的,盲目蛮干、不顾长远的,都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直至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同时,要继续落实有关规定,如严格控制党政机关修建楼堂馆所,经批准的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标准,坚决制止奢侈浪费行为;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游山玩水和高消费娱乐;坚决纠正以学习考察、招商引资等名义公款旅游特别是出国(境)旅游的不正之风;严格控制各种名目的节庆、达标评比活动;认真执行会议、公务接待和差旅费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虚报浮夸获取荣誉和利益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等。总之,要通过监督检查,督促领导干部养成良好作风,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监督检查的触角延伸到领导干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领导干部的作风是自身的思想、修养在实践中的反映,既表现在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上,也表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小事上。如果对“小事”上表现出来的不良作风习以为常,那就势必影响到大事的处理。这就要求对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不能仅仅停留在大的方面,而且要努力延伸到领导干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已经查处的腐败案件中可以看到,有些问题看起来是领导干部的“家事”、“生活小事”,但是社会影响之坏、后果之严重,往往出人意料。例如,有些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严重违纪违法,往往与其配偶、子女利用领导干部的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经商办企业、非法敛财有关。有的违背原则,巧立名目,对领导干部的亲属提供各种特殊照顾;有的违背法律和制度规定,为领导干部的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提供方便。针对这种情况,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作风建设提出了五项新的治理项目:对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在商品房买卖置换中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置或以劣换优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以借为名占用他人住房、汽车的,参与赌博或以变相赌博等形式收钱敛财的,借委托他人投资证券或以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获取不正当利益的,为本人谋取预期的不正当利益或以各种方式为配偶、子女和其他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要坚决清理纠正,并视情节作出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可以相信,对上述项目的认真治理和监督检查,必将有效推动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

进一步贯彻落实监督检查的有关制度规定,形成有效监督。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颁布以来,各地区、各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纷纷出台相应的制度和实施细则,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严格的党内监督制约机制,对领导干部转变作风的监督工作有了长足进步。当前,按照党中央和中央纪委的要求,要继续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主要包括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信访处理、巡视、谈话和诫勉、舆论监督、询问和质询、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等制度。对于已有的制度规定,要在严格执行和坚决落实上下功夫。要执行好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巡视和派驻、经济责任审计和质询制、问责制等制度。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监督检查工作做到位,就能够有力促进广大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

第8篇:关注人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60页)在人类社会中,人是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人有自身的、现实的发展需求,其内在的情感、精神以及价值、理想等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劳动生产中,其行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一切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如生产关系、情爱关系、亲属关系、同事关系、政党关系等,进而形成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以及行业、产业之间复杂的社会交往,并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体现着人的本质。因此,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必然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而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形成了

人的社会属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而且是人的价值与全部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人的价值是抽象的,而社会关系则是我们能够切实体会到的,相对来说它也是现实的。人的价值以社会实践为载体,以推动社会发展为目标,一个人只有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才能创造财富,实现并证明自身的价值,以此推动社会发展。

当今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个人价值的实现无不受到这些关系的制约,并取决于这些关系的认可;我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其实可以等同于个体对社会群体的贡献。其贡献的大小基本上可以通过人们对你的尊重程度来得到反映,也就是说人的价值只有

通过人的社会关系来判断。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坚持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把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其科学性就在于谋求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科学发展观要求尊重人的发展需求,关心人的利益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不断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人的全面发展是科

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理解了人的本质,深刻领会人的本质的哲学内涵和意义,在工作和生活中,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适时、恰当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内在发展的需求变化来调整我们的方针政策,努力做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辅相成,以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9篇: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

答法一: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答法二: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在重要文件里第一次响亮地提出这样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三是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框架。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因为,人是科学发展观的承载者,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离开了人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科学发展观既不能产生也没有价值。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七个方面: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六,坚持改革开放,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适应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七,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贡献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2)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新的指导思想,也是发展理论史上的又一次飞跃;(3)科学发展观吸取国际发展经验,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4)科学发展观正确地认清现实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制度环境和中心任务,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面要求和人本效益;(5)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本质的新揭示、发展主体的新阐述、发展内涵的新界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发展目的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

上一篇:投资银行业务发展下一篇:大学生追星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