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住院大病历

2022-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医住院大病历

中医住院病历

中医住院病历范文 2007-09-04 19:57 第一站:病案书写(60分钟)

张××,女,36岁,工人,2002年9月8日初诊。10年前顺产1子,2年前人工流产后白带较多,时有下阴瘙痒。2周前曾有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当时休息并自服氟哌酸后好转。近2天来因劳累后出现症状加重,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遂来诊。查见:T:38.4℃,R:18次/分,P:96次/分,BP:120/75 mmHg。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双肾区有叩痛,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未见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血常规示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84%。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参考答案: 住 院 病 历

姓名:张×× 性别:女

年龄:36岁 民族:汉族

婚况:已婚 职业:工人

入院时间:2002年9月8日 病史采集时间:2002年9月8日

主述:尿频尿急尿痛2周,加重2天伴腰痛发热

现病史:2周前因下阴不洁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当时休息并自服氟哌酸后好转。2天前因劳累后出现症状加重,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遂来诊。

现在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

既往史:白带多,时有下阴瘙痒史2年。无其他重要病史可载。 个人史:无特殊情况可载。

月经及婚育史:月经史:15。已婚。顺产1子,10岁。流产1次。 过敏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家族史:父母健在,否认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38.4℃ R:18次/分 P:96次/分 BP:120/75 mmHg

整体情况:神志清,精神可,发热貌,体态正常,语言清晰,无异常气味闻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皮肤黏膜及淋巴结:皮肤及黏膜无黄染,未见斑疹及瘰疬,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面颈项部:头发光泽,眼、耳、鼻及口腔未见异常。颈项无强直,气管居中,无瘿瘤。

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尖搏动及心浊音界正常,心率9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背部:腹部平软,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及,胆囊无压痛(墨菲氏征阴性)。双肾区有叩击痛。

脊柱及四肢:脊柱无畸形、强直、叩击痛,运动不受限;四肢正常,无浮肿。

前后二阴及排泄物:前后二阴未检(或未见异常),尿液深黄浑浊(或排泄物刻下未见)。

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血常规示白细胞12.7×

109/L,中性粒细胞84%。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辨病辨证依据:素有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侵入膀胱,酿成湿热,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遂发为淋证,故临证可见尿频、尿急、尿痛等淋证见证。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故见小便短数,灼热刺痛,溺色深黄浑浊;腰为肾之府,湿热之邪侵犯于肾,故见腰痛、肾区叩痛;湿热内蕴,邪正相争,故见发热、畏寒、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系湿热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

1.有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尿液深黄浑浊等泌尿系统症状,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2.体征:体温达38.4℃。双肾区有叩痛,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

3..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血常规示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84%。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4.女性,36岁,有白带增多下阴瘙痒史,起病急骤。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淋证—热淋

西医诊断:急性肾盂肾炎

治则: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萹蓄15g 瞿麦15g 木通5g 车前子15g 滑石30g先 制大黄15g 山栀10g 柴胡10g 黄芩10g 生草5g

水煎服

第2篇:中医中风住院病历

入 院 记 录

姓名:xxxxx 出生地:江西省新建县

性别:男 入院日期:2012年03月21日9时 年龄:68岁 记录日期:2012年03月21日11时 婚姻:已婚 发病节气:春分第二天 职业:无 病史陈述者:本人 可靠 民族:汉 住址:新建县xxxxx 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二月

现病史:患者于二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头晕,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送当地医院,当时测血压:200/100mmHg,查头颅CT示:脑干、右侧丘脑、双侧基底节及左侧小脑梗塞灶及软化灶。住院经活血溶栓、降压等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现仍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为求进一步康复,故来本院就诊。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无吸烟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传染病接触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及其他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其他情况:出生于原籍,无不良生活史,无疫水接触史及疫区生活史。22岁结婚,爱人及子女体健,家族遗传病史及先天性疾病史。

体 格 检 查

T :36.5℃ P :85次/分 R: 21次/分 BP:14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清,精神软。舌淡,苔白腻,脉弦。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颈软,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语颤音正常,双肺叩清音,心肺听诊无异常。伸舌基本居中,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无偏斜,悬雍垂基本居中,偏瘫步态,言语无明显障碍,左侧肌力Ⅴ级,右侧上肢肌力Ⅱ级,右侧下肢肌力Ⅳ-级,右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右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右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肢体浅感觉存在,右Babiski征阳性。

辅助检查:暂缺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

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姓名:xxxxx 性别:男 年龄:68岁 科别:中医科 床号:八床 住院号:2035

首 次 病 程 记 录

2012-03-21 09:00Am 患者xxxxx,男,68岁,农民,江西新建人,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二月2012年03月21日9时由门诊拟“中风”收我科住院治疗。

患者于二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头晕,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送当地医院,当时测血压:200/100mmHg,查头颅CT示:脑干、右侧丘脑、双侧基底节及左侧小脑梗塞灶及软化灶。住院经活血溶栓、降压等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现仍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为求进一步康复,故来本院就诊。查体:T :36.5℃,P :85次/分,R: 21次/分,BP:14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清,精神软。舌淡,苔白腻,脉弦。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颈软,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语颤音正常,双肺叩清音,心肺听诊无异常。伸舌基本居中,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无偏斜,悬雍垂基本居中,偏瘫步态,言语无明显障碍,左侧肌力Ⅴ级,右侧上肢肌力Ⅱ级,右侧下肢肌力Ⅳ-级,右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右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右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肢体浅感觉存在,右Babiski征阳性。

辅助检查:暂缺

辨病辨证依据:

中医辨病依据:根据患者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伸舌基本居中,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无偏斜,悬雍垂基本居中,偏瘫步态,左侧肌力Ⅴ级,右侧上肢肌力Ⅱ级,右侧下肢肌力Ⅳ-级,右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右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右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肢体浅感觉存在,右Babiski征阳性等,中医诊断为:中风。

中医辩证依据:根据患者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伸舌基本居中,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无偏斜,悬雍垂基本居中,偏瘫步态,左侧肌力Ⅴ级,右侧上肢肌力Ⅱ级,右侧下肢肌力Ⅳ-级,右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右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右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肢体浅感觉存在,右Babiski征阳性,舌淡,苔白腻,脉弦等,辩为: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病因病机分析:年老体衰,元气既虚,致气虚不能鼓动血脉运行,血行乏力,脉络不畅而形成气虚血瘀之证。瘀阻脑脉,则见半身不遂,肢体瘫软;血行不畅,经脉失养,故见肢体麻木;瘀血内停,气虚血不上荣故面色晄白;心脉失养,故心自悸动;气虚不摄,则自汗,短气乏力,舌淡,苔白腻,脉弦为气虚血瘀之象。

中医病证鉴别:1.中风与痉证 痉证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痉证之神昏多出现在抽搐之后,抽搐时间长,无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状。

2.中风与痿证 痿证可以有肢体瘫痪,活动无力等类似中风之表现,痿证一般起病缓慢,以双下肢瘫痪或四肢瘫痪,或肌肉萎缩,筋惕肉瞤多见,起病时无神昏。

姓名:xxxxx 性别:男 年龄:68岁 科别:中医科 床号:八床 住院号:2035

3.中风与痫证 痫症发作时起病急骤,突然昏仆倒地,但痫症为阵发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卒发仆倒时常口中作声,如猪羊啼叫,四肢抽搐而口吐白沫;痫证之神昏多为时短暂,移时可自行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但可再发。

西医诊断依据:

(1)50岁以上。高血压病史10余年。

(2)临床症状: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头晕,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等。 (3)体征:BP:140/80mmHg (4)伸舌基本居中,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无偏斜,悬雍垂基本居中,偏瘫步态,言语无明显障碍,左侧肌力Ⅴ级,右侧上肢肌力Ⅱ级,右侧下肢肌力Ⅳ-级,右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右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右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肢体浅感觉存在,右Babiski征阳性。 西医鉴别诊断:本病需与脑出血相鉴别。脑出血常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发作时常有反复呕吐,头痛和血压升高,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他神经系统局灶症状。多有高血压病史,腰穿脑脊液多含血和压力增高。头部CT及MRI可明确诊断。 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

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西医诊断:1.脑梗塞

2.高血压病一级

治则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30g 当归10g 赤白芍各20g 川芎10g 桃仁10g 红花6g 地龙10g 党参15g 鸡血藤30g 桑枝30g 桂枝10g 怀牛膝6g 独活10g 杜仲15g 桑寄生20g ×7剂 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次150ml,每日二次。

针灸: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平补平泻针法,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

推拿:治宜益气通络,推拿在脊柱两侧,患侧为主按揉,患肢肌肉以揉捏法为主,配合四肢关节的屈伸等运动,患侧上肢屈肌,下会伸肌为手法刺激重点,并用擦法刺激手足阳明经筋皮部为重点,手法宜轻柔,并可根据缪刺方式,在肢体健侧交叉取穴。隔天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

(2)降低颅内压,消除脑水肿。抗凝溶栓,扩张血管。 (3)其他对症手段。 辨证调护:

姓名:xxxxx 性别:男 年龄:68岁 科别:中医科 床号:八床 住院号:2035

(1)积极防治高血压。

(2)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xxxxx 2012-X-XX 8Am xxxxx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今天查房,患者一般情况可,右侧肢体活动欠佳。查体:体温36.6℃,P :86次/分,R: 22次/分,BP:140/80mmHg,神清,心肺听诊无异常。伸舌基本居中,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无偏斜,悬雍垂基本居中,偏瘫步态,言语无明显障碍,左侧肌力Ⅴ级,右侧上肢肌力Ⅱ级,右侧下肢肌力Ⅳ-级,右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右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右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肢体浅感觉存在,右Babiski征阳性。食纳可,大小便正常,继续针灸上述穴位捻转治疗。

xxxxx 2012-X-XX 8Am xxxxx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患者一般情况可,右侧肢体活动欠佳。查体:体温36.1℃,P :86次/分,R: 22次/分,BP:140/80mmHg,神清,心肺听诊无异常。伸舌基本居中,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无偏斜,悬雍垂基本居中,偏瘫步态,言语无明显障碍,左侧肌力Ⅴ级,右侧上肢肌力Ⅱ级,右侧下肢肌力Ⅳ-级,右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右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右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肢体浅感觉存在,右Babiski征阳性。舌淡,苔白腻,脉弦。食纳可,大小便正常,继续针灸上述穴位捻转治疗。

xxxxx 2012-X-XX 8Am xxxxx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患者一般情况可,右侧肢体活动有所好转。查体:体温36.3℃,P :84次/分,R: 21次/分,BP:135/80mmHg,神清,心肺听诊无异常。伸舌基本居中,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无偏斜,悬雍垂基本居中,偏瘫步态,言语无明显障碍,左侧肌力Ⅴ级,右侧上肢肌力Ⅱ级,右侧下肢肌力Ⅳ-级,右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右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右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肢体浅感觉存在,右Babiski征阳性。舌淡,苔白腻,脉弦。食纳可,大小便正常,继续针灸上述穴位捻转治疗。 xxxxx

2012-X-XX 8Am xxxxx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患者一般情况可,右侧肢体活动基本好转,生活可基本自理。查体:体温36.4℃,P :82次/分,R: 20次/分,BP:135/75mmHg,神清,心肺听诊无异常。右侧上肢肌力可做抬举运动,手指收缩良好,下肢可做中度抬举运动,可抵抗少许阻力。舌淡红,苔白,脉弦滑。食纳可,大小便正常。患者要求出院。xxxxx主任医师查房后同意出院。出院诊断为:中医诊断:中风 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西医诊断:1.脑梗塞,2.高血压病一级。瞩其积极防治高血压,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建议继续门诊针灸推拿治疗。 xxxxx

第3篇: 中医内科住院病历范文

姓名:陈祖华 性别:男 病案号:121109 年龄:56岁 婚况:已婚 职业:务农 出生地:武汉 民族:汉 国籍:中国

家庭住址:黄陂区前川街++村++号 邮政编码:430300 入院时间:2012年04月12日10时07分

病史采集时间:2012年04月12日10时20分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 可靠程度:可靠 发病节气:清明

主诉:头晕目眩一周,加剧二天。

现病史:患者近一周来渐觉头晕,继而目眩,时觉右侧手麻、肢体乏力,且劳作后加剧。在村卫生室就诊(用药不详)三天症状无减轻,近二天来而且症状加剧而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对答自如,呈慢性病容。患者自发病以来,头晕头痛目眩,失眠惊悸,精神不振,神疲乏力,时有肢体麻木,无口眼歪斜等症,舌淡,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滑。 既往史:平素身体尚可,无高血压病史;无神经系统疾病及处伤史。

个人史:出生于本地,无地方病及地方病史、职业病史。因作业性质,平素夜间劳作较多,易受寒湿,长期睡眠较少,无不良嗜好,无吸烟史,少量饮酒。 婚育史:25岁结婚,配偶身体尚健,有一男二女,身体健康。 过敏史:否认有食物过敏及药物过敏及过敏史。 家族史:父母早年去世,死因不详。

望诊:患者神志清楚,但精神不振,神疲乏力,皮肤无斑点,粘膜无充血,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表浅淋巴无肿大。头颅正常无畸形,头发疏密、色泽、分布均正常。眼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清晰,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口唇红,无紫绀。齿列正常,牙龈无出血或肿胀,口腔粘膜无疱疹、出血、溃疡,咽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伸舌居中。气管位置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或结节。胸廓外观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正常,乳房大小正常,胸廓对称,无桶状胸,呼吸均匀,腹部平坦,无凸起。二阴未查,脊柱四肢生理曲度存在,无畸形,运动度不受限、两侧肌肉无紧张。关节无红肿,活动度正常,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

舌象:舌淡,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滑。

闻诊:语言流利,表达清晰,对答自如,无咳嗽、呃逆、嗳气、哮鸣、呻吟等异常声音。无特殊气味,双肺侧呼吸活动度正常,叩诊清音,肺肝浊音界、肺下界、呼吸时肺下缘移动度均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哮鸣音等。心率80次/分,节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问诊:患者陈祖华,男,56岁,一周前无明显诱因渐觉头晕,继而目眩,时觉右侧手麻、下肢乏力,失眠惊悸,精神不振,神疲乏力。平素身体尚可,无高血压病史;无神经系统疾病及处伤史。因作业性质,平素夜间劳作较多,易受寒湿,长期睡眠较少,无不良嗜好,无吸烟史,少量饮酒。父母早年去世,死因不详。配偶及子女身体健康。

切诊:头颅无异常凸起凹陷,乳突及副鼻窦无压痛,肝、胆囊、脾脏未触及,全腹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不拒按。 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和包块。双肾无叩击痛。膀胱未及,输尿管无压痛点。

脉象:六脉弦细滑,右关弦,左细滑。 体格检查:T 36.5℃,P81次/分,R 20次/分.BP l20/80mmHg。,体态较稳健,。语言清晰,无咳嗽、呃逆、嗳气、哮鸣、呻吟等异常声音。双肺侧呼吸活动度正常,叩诊清音,肺肝浊音界、肺下界、呼吸时肺下缘移动度均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哮鸣音等。心率80次/分,节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全腹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不拒按。肝、胆囊、脾脏未触及。腹部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和包块。肠鸣音正常。二阴及排泄物未查。脊柱四肢无畸形,关节无红肿、疼痛,活动度正常,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无明显肢体不适。正常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

四诊摘要:患者陈祖华,男性,平素身体尚可,无高血压病史;无神经系统疾病及处伤史,无不良嗜好,无吸烟史,少量饮酒。一周来渐觉头晕目眩,失眠惊悸,精神不振,神疲乏力,时有右侧肢体麻木,无口眼歪斜等症,舌淡,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滑。

辨证分析:从四诊来看,慢性起病,由于患者平素夜间劳作较多,易受寒湿,加之睡眠较少,身体较为疲乏致,使气血瘀滞,血瘀气滞则络脉受阻,头晕目眩,失眠惊悸,精神不振,神疲乏力并见,脉弦细主风邪袭扰,故时见肢体麻木,舌边有瘀点为肝血脉瘀滞,脉络受阻为多见,故诊断为:中风-瘀血阻窍证。因患者脉络空虚,风邪入中,气血运行不畅,血脉阻滞,不能荣养于脑,宁济于心,则失眠惊悸,精神不振,神疲乏力并见;舌淡,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滑。总之:本病可属中医“眩晕”之瘀血阻窍”范畴,但归其中风之风邪入中,瘀阻络脉,属虚实夹杂之证,血瘀痰阻为实、为标,气血不足为虚、为本。

西医诊断依据:(1)慢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失眠惊悸,精神不振,神疲乏力,时有肢体麻木,且劳作后加剧,(2).发病至今仍以疲倦为重。 辅助检查:缺

入院诊断:

1、中医诊断: 中风--风邪入中,瘀阻络脉,

2、西医诊断:(1)脑供血不足(2)脑梗塞,

鉴别诊断:1.中医鉴别诊断: 中风-中经络—眩晕相鉴别,眩晕证无肢体或偏一侧麻木为特点可资鉴别

西医鉴别诊断:应与脑血管意外等疾病相鉴别。后者以突然昏倒,半身不遂等相区别。 诊疗计划:

1、中医内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低脂低钠饮食。

2、注意休息,完善入院各项检查。待院外CT检查结果提示后再作进一步诊断。

3、中医中药:

①中药针剂: 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

②中药汤剂: 治以活血化瘀为主,方选通窍活血汤加减(待定)。

4、西医治疗:

①长春西汀注射液

静脉注射

②能量合剂等支持疗法。

③对症处理。

医师签名:朱++

第4篇:产科住院病历

开县安康医院

姓名:陈媛 科室:妇产科住院部 床号:27 住院号:10070211

产科住院病历

医疗单位 开县安康医院 床号 27 住院号 10070211 姓 名:陈媛 年龄:23岁 出生地:开县 民族:汉族 职业:待业 工种:无毒 户口地址:开县镇安镇兴合村9组64号 产后休养地:开县镇安镇兴合村9组64号 入院时间:2010年07月08日16时11分 工作单位:无 电话:13272950627

主 诉:停经39+5周,无产兆。

现病史:未次月经 2009-10-03 预产期:2010-07-10 早孕反应:●有 ○无

胎动时间:孕20周。无阴道流血,孕期未接受射线。无孕期感染,无孕期用药。 临产:见红 ○有 ●无 规律宫缩时间:无 破膜时间:无

既往史: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心脏病、高血压、妇科疾病”病史;否认“肺结核、肝炎、痢疾”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原籍,未到过外地工作和居住,职业:个体,烟○有 ●无,酒○有 ●无,治游史○有 ●无。

月经史:12岁初潮,周期28-30天,经期6-7天,量多(每天换4个卫生巾),色红不凝,无特殊气味,无痛经,基础血压不详,基础体重:50kg。

婚姻史:初婚年龄23岁 丈夫姓名:莫亚汉 年龄:30岁

孕产史:孕2次,产0次,人流1次,药流0次,自然流产0次,引产0次。

早产0次,足月产0次(顺、阴道助产、剖宫产),末次妊娠时间:2004年01月 终止方式:□死胎 □死产 □新生儿死亡 □新生儿畸形 其它:无

家庭史:父母、兄弟姐妹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精神病、高血压、先心病、糖尿病、癌症及血友病等患病史。

体格检查

T 36.7℃ P 80次/分 R 20次/分 BP 120mmHg/80mmHg 身高160cm 体重72kg 营养:中等,皮肤:无黄染,巩膜:无黄染,头颅五官:无畸形,甲状腺:无肿大,表浅淋巴结:未扪及 乳房:丰满,乳头:凸,心脏:正常,肺:正常,腹壁:膨隆,肝:未扪及,脾:未扪及。 脊柱:无畸形,四肢:活动自如,水肿:Ⅰ度,外阴:正常。 产科情况

宫高:33CM;腹围:102CM;胎先露:头;衔接:未;胎方位LOA;胎心:140次/分,律:齐; 骨盆外测:髂前上棘间径:24CM,骼峭间径:27CM,骶耻外径:19CM,坐骨结节间径:9CM。 肛 查:骶骨弧度:中弧 骶尾关节:活动 坐骨切迹:大于3指 坐骨棘:不突 宫口:0 CM,先露高:0,胎膜:未破,羊水:未破,血性:无。

第1页,共2页

开县安康医院

姓名:陈媛 科室:妇产科住院部 床号:27 住院号:10070211 宫颈评分:5分,头盆评分:12分,宫缩:无,胎儿估计:3300克。

辅助检查阳性结果

B超提示:晚孕、头位、活胎,胎儿双顶径9.3cm,股骨长7.5cm,胎心142次/分,胎盘成熟度Ⅱ+级,羊水欠清亮,羊水指数(右上象0cm,右下象3.2cm,左上象1.5cm,左下象3.5cm)。胎儿脐带绕经一周。

诊 断:

1、G2P0孕39+5周宫内单活胎待产;

2、胎儿脐带绕颈。

诊疗计划:产科二级护理;左侧卧位;监测胎心;自数胎动;完善相关辅检;严密观察产程及产兆;术前准备,要求择时手术。

签名:付玮,手签:_____________

孕2次,产1次,()顺产),末次妊娠时间:201年01月

第2页,共2页

第5篇:住院病历顺序

1. 体温单

2. 长期医嘱单

3. 临时医嘱单

4. 住院病历

5. 首次病程记录

6. 精神病简明评定量表(BPRS)

7. 副反应量表(TESS)

8. 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

9. 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

10.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检测

11.现状精神病检查记录单

12.日常生活评定量表

13.心理治疗单

14.各种检查、治疗、术前讨论

15.患者入院护理评估单

16.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17.音乐治疗单

18.行为矫正治疗单

19.特别安全护理记录单

20.三测单

21.翻身卡

22.输氧卡

23.会诊记录单

24.X线报告单

25.脑电图

26.心电图报告单

27.生化报告单

28.出院小结

18.病历首页

各种知情同意书

30.医保知情书、基础分知情书

31.高价药品知情同意书

32.住院病人外出请假申请书

33.拒绝医疗同意书

34.自动出院或转院同意书

第6篇:住院病历复印指南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病历复印指南

根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我院病案管理科提供住院病历复印服务。为方便患者或保险机构复印病历,请在申请复印病历前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1、何人可以复印住院病历?

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死亡患者近亲属或其代理人保险机构。

2、复印时应提供哪些证明材料?

(1)申请人为患者本人的,应当提供其有效身份证明;

(2)申请人为患者代理人的,应当提供患者及其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明、申请人与患者代理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如身份证相同地址、户口本、患者本人的授权委托书等);

(3)申请人为死亡患者近亲属的,应当提供患者死亡证明及其近亲属的有效身份证明、申请人是死亡患者近亲属的法定证明材料;

(4)申请人为死亡患者近亲属代理人的,应当提供患者死亡证明、死亡患者近亲属及其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明,死亡患者与其近亲属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申请人与死亡患者近亲属代理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

(5)申请人为保险机构的,应当提供保险合同复印件、承办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证明材料和出院手续;患者死亡的,应当提供保险合同复印件,承办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死亡患者近亲属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证明材料;

重要提醒:为及时快速调阅住院病历,办理复印病历手续前请记住携带患者的出院小结或出院证。

3、哪些住院病历内容可以复印?

依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病人可以复印以下病历资料: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中的住院志(即入院记录)、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报告、护理记录、出院记录。病程记录、讨论记录、会诊记录是不可以复印的。

4、患者病历尚在病区,如何办理复印手续?

患者住院病历仍在病区的,应向经治医师提出复印申请,由经治医师负责安排专门人员携带住院病历到病案管理科复印病历资料。复印所需准备的证明材料和复印内容范围同上。

5、复印病历资料如何收费?

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按照扬州市物价局批文规定收取工本费0.35元/张,由病案管理科代收取。

6、什么时候可以办理复印病历手续?

受理病历复印的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正常工作时间,节假日除外。

7、病案管理科工作地点在哪里?

东区5号楼三楼 联系电话:0514-82981199-87275 西区住院楼二楼 联系电话:0514-82981199-57274

病历复印流程

上一篇:大专毕业生自我介绍下一篇:学校食堂事务长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