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做老师读书笔记

2023-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幸福的做老师读书笔记

周荣花读《幸福的做老师》有感

生本教育——让生命跃动的金钥匙

_____读《幸福的做老师》有感

周荣花

近期研读了荆志强老师的《幸福的做老师》。这本书是荆老师把自己在教学的所做,所思,所想,集结成了智慧的精华,通过学习使我对生本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中如果能真正的做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把以往的教学为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生本教育真的是一把能让生命跃动起来的金钥匙。通过研读真是受益非浅,感慨良多,感触颇深,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生本课堂是大爱的课堂。生本的课堂是让学生更想学,更会学,更好学,学的生动活泼,更具有发展意义与价值的课堂。在生本的课堂中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争先恐后的举手,自信大方的表达,充满主见而又不失童趣与深刻的争辩,一个个“小精灵”都是知识、思想、方法的产生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每位学生的学习放到了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孩子们在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中,享受着他们本应有的快乐学习和成长尊严。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老师们在感慨学生生命成长所表现出的欢悦的同时,也在品味着自己职业的幸福。

其次在生本课堂中教师“不现自我”,充分展示学生。荆老师认为,相对于学生生命体,教师应该是一个“牧者”。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灌满一壶水”。生本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而是教师点燃激情,让课堂成为燃烧学习热情的舞台。通过小组内自主合作的交流、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位学生都有可能是老师,都是课堂的主人。

最后,生本教育的道路幽远而漫长。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都希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是反思我们的教学过程,学生学得累,老师教的苦,结果是两败俱伤。如果我们以生为本,把教最大限度的转变为学,通过学科的内在魅力打动学生,使之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并让他们拥有足够的

思考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那么他们的思维潜能必将被开发出来,素质必将全面提高,学业成绩的提高必将水到渠成。但是我们要有一颗静待花开的心。是花,总是有盛开的时候,即使花季已过,也会在合适的时机绽放一生最明艳的美丽。同样的道理,只要是正常人,总是有开窍的一天。因此,不要急于拔苗助长,只需提供足够的养分,然后静静等待,就像守候一朵花悄然开放、、、、、、耐心地静候花开,去体验教与学共同成长的真正和谐,更加真实的感受生本理念下简单的“牧者”的幸福。

第2篇:《幸福地做老师》读书笔记

近段时间,读了荆志强老师的读《幸福地做老师》一书,颇有收获。特别是荆志强在谈到“开展生本教育的具体做法”一节讲道:老师是前置学习的精心设计者,要最大限度地把教转化为学,问题设计首先要浅入浅出激发学习兴趣要让学生能学。根本就是重点问题化,要形成问题串,知识辨析,问题导学。结合我校开展的《教学内容问题化》课题研究,谈一点浅显的看法:

前置性学习的问题设计是开展良好的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恰到好处的问题设计可以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不是越简单越好,也不是越深奥越好,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完成问题设计,那么问题设计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

一、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 举一反三有灵动

《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教学中能揭示矛盾,唤起联想,引起思考,使学生学会利用科学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而一些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 ……这种问题看上去学生能简单回答,实际上却不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因而教师应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发展,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独立思考,使之应启而发。

二、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贴近目标有实效

好的前置性问题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引导学生一步步逼近核心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在潜移默化中达成教学目标,收获既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要求。

例如在设计word《复制粘贴》一课的前置性问题时,可以这样设计:1.回忆学习《画图》软件时复制粘贴中学习过哪些方法?请写下来至少一种方法。2.在进行复制粘贴前必须要做的一个步骤是什么?3.复制与移动有什么区别?这样的问题设计层层深入,有针对性,使通过复习《画图》软件中的复制粘贴方法一步步接近word中的同类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知识点,真正把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前置性问题中就予以体现。到真正的课堂教学时学生就学得轻松,学得简单,学得到位。

当然一个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前置性学习的问题,首先必须自己要对教材有深刻的分析,把握好知识点和教学的重难点,使问题导学有明确的学法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激活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以学定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3篇:《幸福地做老师》读书笔记(精选多

篇)

近段时间,读了荆志强老师的读《幸福地做老师》一书,颇有收获。特别是荆志强在谈到“开展生本教育的具体做法”一节讲道:老师是前置学习的精心设计者,要最大限度地把教转化为学,问题设计首先要浅入浅出激发学习兴趣要让学生能学。根本就是重点问题化,要形成问题串,知识辨析,问题导学。结合我校开展的《教学内容问题化》课题研究,谈一点浅显的看法:

前置性学习的问题设计是开展良好的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恰到好处的问题设计可以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问

题设计不是越简单越好,也不是越深奥越好,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完成问题设计,那么问题设计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

一、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 举一反三有灵动

《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教学中能揭示矛盾,唤起联想,引起思考,使学生学会利用科学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而一些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 ……这种问题看上去学生能简单回答,实际上却不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因而教师应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发展,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独立思考,使之应启而发。

二、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贴近目标有实效

好的前置性问题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引导学生一步步逼近核心问

题,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在潜移默化中达成教学目标,收获既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要求。

例如在设计word《复制粘贴》一课的前置性问题时,可以这样设计:1.回忆学习《画图》软件时复制粘贴中学习过哪些方法?请写下来至少一种方法。2.在进行复制粘贴前必须要做的一个步骤是什么?3.复制与移动有什么区别?这样的问题设计层层深入,有针对性,使通过复习《画图》软件中的复制粘贴方法一步步接近word中的同类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知识点,真正把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前置性问题中就予以体现。到真正的课堂教学时学生就学得轻松,学得简单,学得到位。

当然一个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前置性学习的问题,首先必须自己要对教材有深刻的分析,把握好知识点和教学的重难点,使问题导学有明确的学法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真正做到以学定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做教师的好多年来,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惑着,那就是同事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做老师,你快乐吗?你幸福吗?”

当我把《做幸福的老师》读完了,也想了很多,希望从书中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不知为什么,思考了很久,总觉得好像还没有读!当再次把这本书放在枕边,伴着那一个个生动有趣充满哲理的小故事入睡时,梦中的我插上了翅膀在蓝天中翱翔;当伴着梦中的惬意醒来时,随手捧过《做幸福的老师》,再次重温“微笑教学——亮出最佳的名片”,微笑便荡在脸庞、溢在心间,就这样,为一天的幸福生活和工作拉开了心驰神往的序幕。

终于,现在,我有了一个使自己都感动的结论:“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

自尊、自信、自强是教师职业幸福

感的源泉,只有幸福地做教师才能让学生幸福。我想,很多人往往是在人生路上,在行走的途中,错误地把行走当作目的而忽略了观赏沿途的风景,造成人生的错乱。而我,作为一名教师,努力调整着自己的思维,每当早晨早早来到学校,有人会问:“你不觉累吗?” 也许有时会有身体的疲惫,但是,我觉得幸福,因为我可以早早享受校园的宁静,可以早点看到孩子们可爱的笑脸……累着,但是快乐着,因为,我看到的是孩子们的进步,感受的是他人所体验不到的做教师的幸福……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你还等什么呢?

愿天底下所有的老师用您的微笑、信任,赏识我们的学生,用微笑架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用微笑鼓舞学生向上的勇气,播撒阳光照耀心灵……

亲爱的同行们,让我们抛却世俗的烦扰,感受工作和生活的精彩和美好,让我们一起——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

做教师吧!

这是一本有意义的书,这是向师本教育一次有力的出击,它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说教的对象,它建立了先进的生本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从价值观、伦理观、行为观几个方面阐述了生本的新生态教育,给予了我深深的启迪。

下面就结合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谈谈我的思考与问题。

1、我的教学中含有生本教育的理念吗?我曾对我的科学课提出了三个希望:我希望我的科学教学是一种活动的教学,演绎出最美的探究历程;我希望我的科学教学是一种求真的教学,科学的本义在学生的心底时时镌刻;我希望我的科学教学是一种快乐的教学,微笑在每一个孩子童真的脸庞宜人地舒放。因此我私下地认为我的教学理念中也应该含有生本教育的理念,然而理念只是意识层面上的东西,在实践中能否落实

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回顾我的课堂,总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时为了赶落下的课时,把该学生的实验变成了演示实验;有时应该让学生好好讨论的地方,我却匆匆带过;有时应该让学生动手制作的模型,却因为学生有些困难而轻易地放弃;有时因为教学实验材料准备的困难而放弃了让学生动手体验的机会……,细细想来,问题真得挺多。虽然其中有部分客观的原因,如教材的课时多,配套实验器材的不到位等等,但从主观上看,还是由自己的畏难情绪造成的,因此如何改善我的教学,让每节课焕发出生本的教育理念应是我不断思考的地方。

2、如何让生本教育在我的课堂里绽放?生本教育体系的方法论中,提及了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生本的教育方法,它为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思路。科学教学中的精髓是活动教学,是“做”的范畴,如果只让学生学而不做,是无济于事的,

也是不合理的。因此如何让生本教育在我的课堂里绽放,唯一的方法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的过程中来“以学定教”完成教师的使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生本教育中的“教”比师本教育中的“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建立在教师高度尊重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基础上,如果空泛地提“以学定教”、“以学论教”这是对生本教育的误解。因此我设想我的生本科学课堂应该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以讨论交流来把“教”融入于学的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场景。改“在书本中学科学”为“在生活中做科学,在教学中精选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探究规律,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有利于探究的活动,帮助学生探究,以求得学生最大发展值

3、如何对待课堂教育中不和谐的音符?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我平常对学生应该是比较尊重和友爱的,但由于受

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在课堂上表现出了一些随意、散漫,甚至影响到同学学习的不良现象,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的尊重和友爱成了他们不和谐的音符的“温床”,如何在不变 “温床”为“冰床”的前提下,能够让“温床”飘出和谐的音符,这又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我唯有从教学中寻找突破口,发现他们感兴趣的兴奋点,让他们爱上科学学习。

读了荆志强老师的《幸福地做老师》后,我了解到“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打破常规,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目前,学校一直在研究“生本”教育。如何让“生本”的理念贯穿我们的历史教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以往我们的课堂是教师在上面讲的声嘶力竭,学生在下面似听非听。现在 的初中生我就有着非常明显的

感觉,上课的时候,我一个人在上学讲。总是有的学生不听,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也是还难调动学生的兴趣。有时让学生自己来讲解吧,还扭捏不大方,声音小的只有自己才听得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的热情越来越低。但“生本教育”并不这样认为,它提出“学生 才是教学的最大资源,教学过程要以尊重学生的内部自然规律为教学前提”。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也就是说:学生学会任何东 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因而,这个最后过程并不是老师完成的。从这个意义来说,人的知识的获得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生本教育”最著名的例子 中,其中有一个就是“抛秧启示”,什么是“抛秧启示”呢?插秧是种水稻的大农活。一直以来,农民把秧苗插得密密层层,以为付出得劳动越多,收获就会越多。 年复一年,人们照此方法办理,但禾苗产量依旧。

不知谁发明了抛秧的方法,农民把插秧改为抛秧,却能带来丰收。初看起来,勤劳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回报,悠闲的却能带来丰收,完全有悖常理。其实,插秧贯注了我们的丰收的意愿,但破坏了秧苗的自由生长的自然规律。类比到教育上来,老师就好像插秧的农民,主观意愿很 想丰收,但没想到当我们强行对秧苗进行密植时已经破坏了自然规律。学生也一样,他们是我们的秧苗,当我们将知识和行为变成一些细密的目标以后,就会对学生提出细密的要求。殊不知,学生对这种“保姆式”“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并不领情。因为,学生一般不愿意直接接纳外力所规定的规范。因为这些不是他们思想的一部分,而在于这些规范是否合乎儿童天性和如何使学生认同。总而言之,尊重人的自然规律,发展学生的天性,发挥学习的潜能。或许能取得以前苦教未果的 成绩。“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

教育”。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觉得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在课堂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并真正依靠学生自主地学;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情境;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快乐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育与幸福

——读《幸福地做老师》有感

说实话在我的印象中教师从没和幸福两个字划过等号,回想起参加工作以来的第日子,每天辛辛苦苦地备课,认认真真上课,但学生往往对我精心准备的课无动于衷,每次怀揣着期待着走进教室,一次次带着失望离开,渐渐地幸福感也消失了。

利用这个学期的时间,我读了荆志强老师的《幸福地做老师——我的生本教育实践之路》,让我激动的是荆老师给我们提出的新的教育理论让我茅塞顿

开,让我特别感动的是荆老师对教育教学的那份执着和对学生的那份爱。他说:人生有两大快事,第一最自己喜欢的事情;第二,快乐有大家分享。人的意义在于活的有价值,有价值并不在于拥有多少金钱和荣誉,而是要让别人生活得更有价值!我是一名普通的老师,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幸福地做老师,和学生一起开心地学,愉快地工作,成就了学生,发展了自己。我每天都有好心情,每天都有新发现。原来书可以这样教,生活可以如此美好!

从荆老师的话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幸福”并不是那么难以得到,只要自己明确教育的价值,用自己的真情实意对待学生,那么我们也可以“幸福地做老师”。每个学生都是纯真的,在他们的这个年纪,老师是他们学习的榜样,你的一句不经意的鼓励,也许纪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面对任何一个学生,都拿出足够的耐心,在他们的成长路上引导他们,让他们在今后的路上能够走得顺

畅,就是一种幸福。而荆老师的理念就很好的证实了快乐对于学习的意义,任何教育

的形式都是为了认识的快乐,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放下抱怨、埋怨、不满,从教育事业中去获得快乐与幸福感。

在感受荆老师生本的成功时,我看到了他的喜悦,同时我也在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并不是说要遵照什么样的模式,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感受到快乐,愿意去书海中徜徉。所谓的教育改革,也无非就是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走出来,让学生不是只会考试,而是从学习中获得真正的满足感。而我们教师就是在他们迷惑的时候拉他们一把,在他们的成长路上引导他们,让他们在今后的路上能够走得顺畅。在陪伴他们成长的路上,其实幸福一直都伴随着我们。

“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怎样的老师才算幸福呢? 在教师节收到一枝娇艳的玫瑰,一张简单的贺卡,

一句亲切的问候,难道这不是幸福吗?

运动会上和孩子们一起欢呼一起呐喊,一起为运动员夺冠而拥抱,难道这不是幸福吗?

走在街上,一个孩子远远跑来只为说一句“老师好”,难道这不是幸福吗?

看到自己的学生一点点的进步,慢慢地蜕变,我们见证着他们得到成长,难道这不是幸福吗?

......

其实,幸福无需寻找。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只需要我们放开世俗的看法,一一种欣赏的、发现的目光去看待,幸福一直都在。

每天,当我迎着朝阳踏进教室,孩子们各就各位,井然有序,这就是幸福;每天,当我踏着铃声走进教室,孩子们鸦雀无声,精神饱满,这就是幸福;每天,当我上完课走下讲台,孩子们围聚过来,亲密无间,这就是幸福??

白鹅中心小学

许秀秀

寻找幸福

——读《幸福地做老师》有感

说实话在我的印象中教师从没和幸福两个字划过等号,回想过去的三年每天辛辛苦苦地备课,认认真真上课,但学生往往对我精心准备的课无动于衷,每次怀揣着期待着走进教室,一次次带着失望离开,渐渐地幸福感也消失了。 读了荆志强老师的《幸福地做老师——我的生本教育实践之路》,让我激动的是荆老师给我们提出的新的教育理论让我茅塞顿开,让我特别感动的是荆老师对教育教学的那份执着和对学生的那份爱。他说:人生有两大快事,第一最自己喜欢的事情;第二,快乐有大家分享。人的意义在于活的有价值,有价值并不在于拥有多少金钱和荣誉,而是要让别人生活得更有价值!我是一名普通的老师,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幸福地做老师,和学生一起开心地学,愉快地工作,成就了学生,发展了自己。我每天都有好心情,每天都有新发现。原来

书可以这样教,生活可以如此美好!

从荆老师的话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幸福”并不是那么难以得到,只要自己明确教育的价值,用真心、真情对待工作,对待学生,那么我们也可以“幸福地做老师”。

“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怎样的老师才算幸福呢?

在教师节收到一枝娇艳的玫瑰,一张简单的贺卡,一句亲切的问候,难道这不是幸福吗?

运动会上和孩子们一起欢呼一起呐喊,一起为运动员夺冠而拥抱,难道这不是幸福吗?

走在街上,一个孩子远远跑来只为说一句“老师好”,难道这不是幸福吗? ......

其实,幸福无需寻找。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每天,当我迎着朝阳踏进教室,孩子们各就各位,井然有序,这就是幸福;每天,当我踏着铃声走进教室,孩子们

鸦雀无声,精神饱满,这就是幸福;每天,当我上完课走下讲台,孩子们围聚过来,亲密无间,这就是幸福??

幸福地做老师读后感

做教师的好多年来,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惑着,那就是同事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做老师,你快乐吗?你幸福吗?”

当我把《做幸福的老师》读完了,也想了很多,希望从书中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不知为什么,思考了很久,总觉得好像还没有读!当再次把这本书放在枕边,伴着那一个个生动有趣充满哲理的小故事入睡时,梦中的我插上了翅膀在蓝天中翱翔;当伴着梦中的惬意醒来时,随手捧过《做幸福的老师》,再次重温“微笑教学——亮出最佳的名片”,微笑便荡在脸庞、溢在心间,就这样,为一天的幸福生活和工作拉开了心驰神往的序幕。

终于,现在,我有了一个使自己都感动的结论:“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

教师!”

自尊、自信、自强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源泉,只有幸福地做教师才能让学生幸福。我想,很多人往往是在人生路上,在行走的途中,错误地把行走当作目的而忽略了观赏沿途的风景,造成人生的错乱。而我,作为一名教师,努力调整着自己的思维,每当早晨早早来到学校,有人会问:“你不觉累吗?” 也许有时会有身体的疲惫,但是,我觉得幸福,因为我可以早早享受校园的宁静,可以早点看到孩子们可爱的笑脸??累着,但是快乐着,因为,我看到的是孩子们的进步,感受的是他人所体验不到的做教师的幸福??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你还等什么呢?

愿天底下所有的老师用您的微笑、信任,赏识我们的学生,用微笑架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用微笑鼓舞学生向上的勇气,播撒阳光照耀心灵??

亲爱的同行们,让我们抛却世俗的

烦扰,感受工作和生活的精彩和美好,让我们一起——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吧!

这是一本有意义的书,这是向师本教育一次有力的出击,它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说教的对象,它建立了先进的生本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

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从价值观、伦理观、行为观几个方面阐述了生本的新生态教育,给予了我深深的启迪。

下面就结合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谈谈我的思考与问题。

1、我的教学中含有生本教育的理念吗?我曾对我的科学课提出了三个希望:我希望我的科学教学是一种活动的教学,演绎出最美的探究历程;我希望我的科学教学是一种求真的教学,科学的本义在学生的心底时时镌刻;我希望我的科学教学是一种快乐的教学,微笑在每一个孩子童真的脸庞宜人地舒放。因此我私下地认为我的教学理念中也应

该含有生本教育的理念,然而理念只是意识层面上的东西,在实践中能否落实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回顾我的课堂,总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时为了赶落下的课时,把该学生的实验变成了演示实验;有时应该让学生好好讨论的地方,我却匆匆带过;有时应该让学生动手制作的模型,却因为学生有些困难而轻易地放弃;有时因为教学实验材料准备的困难而放弃了让学生动手体验的机会??,细细想来,问题真得挺多。虽然其中有部分客观的原因,如教材的课时多,配套实验器材的不到位等等,但从主观上看,还是由自己的畏难情绪造成的,因此如何改善我的教学,让每节课焕发出生本的教育理念应是我不断思考的地方。

2、如何让生本教育在我的课堂里绽放?生本教育体系的方法论中,提及了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生本的教育方法,它为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思路。科学教学中

的精髓是活动教学,是“做”的范畴,如果只让学生学而不做,是无济于事的,也是不合理的。因此如何让生本教育在我的课堂里绽放,唯一的方法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的过程中来“以学定教”完成教师的使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生本教育中的“教”比师本教育中的“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建立在教师高度尊重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基础上,如果空泛地提“以学定教”、“以学论教”这是对生本教育的误解。因此我设想我的生本科学课堂应该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以讨论交流来把“教”融入于学的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场景。改“在书本中学科学”为“在生活中做科学,在教学中精选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探究规律,对教材进行二度

开发,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有利于探究的活动,帮助学生探究,以求得学生最大发展值

3、如何对待课堂

教育中不和谐的音符?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我平常对学生应该是比较尊重和友爱的,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在课堂上表现出了一些随意、散漫,甚至影响到同学学习的不良现象,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的尊重和友爱成了他们不和谐的音符的“温床”,如何在不变 “温床”为“冰床”的前提下,能够让“温床”飘出和谐的音符,这又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我唯有从教学中寻找突破口,发现他们感兴趣的兴奋点,让他们爱上科学学习。读了荆志强老师的《幸福地做老师》后,我了解到“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打破常规,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目前,学校一直在研究“生本”教育。如何让“生本”的理念贯穿我们的历史教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

我一句的讨论。以往我们的课堂是教师在上面讲的声嘶力竭,学生在下面似听非听。现在 的初中生我就有着非常明显的感觉,上课的时候,我一个人在上学讲。总是有的学生不听,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也是还难调动学生的兴趣。有时让学生自己来讲解吧,还扭捏不大方,声音小的只有自己才听得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的热情越来越低。但“生本教育”并不这样认为,它提出“学生 才是教学的最大资源,教学过程要以尊重学生的内部自然规律为教学前提”。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也就是说:学生学会任何东 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因而,这个最后过程并不是老师完成的。从这个意义来说,人的知识的获得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生本教育”最著名的例子 中,其中有一个就是“抛秧启示”,什么是“抛秧启示”呢?插秧是种水稻的大农活。一直以来,

农民把秧苗插得密密层层,以为付出得劳动越多,收获就会越多。 年复一年,人们照此方法办理,但禾苗产量依旧。不知谁发明了抛秧的方法,农民把插秧改为抛秧,却能带来丰收。初看起来,勤劳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回报,悠闲的却能带来丰收,完全有悖常理。

其实,插秧贯注了我们的丰收的意愿,但破坏了秧苗的自由生长的自然规律。类比到教育上来,老师就好像插秧的农民,主观意愿很 想丰收,但没想到当我们强行对秧苗进行密植时已经破坏了自然规律。学生也一样,他们是我们的秧苗,当我们将知识和行为变成一些细密的目标以后,就会对学生提出细密的要求。殊不知,学生对这种“保姆式”“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并不领情。因为,学生一般不愿意直接接纳外力所规定的规范。因为这些不是他们思想的一部分,而在于这些规范是否合乎儿童天性和如何使学生认同。总而言之,尊重人的自然规律,发展学生的天性,发

挥学习的潜能。或许能取得以前苦教未果的 成绩。“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觉得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在课堂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并真正依靠学生自主地学;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情境;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快乐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 26 ~

第4篇:《幸福和成功》读书笔记

《羊皮卷大全》是我之前一直在看的书!这本书是从世界上最伟大的文献中摘选并整理出来的,作者都是近2XX年来美国各个行业中的成功人士,他们根据自己的经历,循循善诱地向世人告知成功的秘密以及由之所带来的幸福生活的意义。

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会让我觉得豁然开朗、感觉自己很幸福,感觉到成功的大门随即为我敞开,只要支持,只要再支持一会,等待黎明的曙光,然后紧紧的握住手掌,成功就在掌心了。这个道理说出来只是几个字,却总的做不到,甚至很多事情在成功的前一秒放弃了,错失了唾手可得的成功,不是没有能力,不是没有机遇,也不是不够努力,只是少了一份坚持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我不是为了失败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我的血管里也没有失败的血液在流动。我不是任人鞭打的羔羊,我是猛狮,不与羊群为伍。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的牢骚,这是羊群中的瘟疫,我不能被它传染。”卷三中这样一段话让我记忆颇为深刻。是的,没有人是为了失败来到世上了,都是为了主宰自己的命运,为了体验世界和人生,为了渴求的美好,为了这一切,都在不停的努力着!但是,光有这份心和这个认知还是远远不够,还必须同时意识到,没有什么是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获得想要的,首先要付出,其次要懂得付出的方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住! 其实我们很明白,成功的人中不一定都是聪明的,但是都的有惊人的毅力坚持下来了。我们生活在社会里,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不一定每一个都能理解我们或者被我们所能理解,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磨难,而我们所能做的有限,仅仅是坚持住,守住自己最珍贵的东西,一直一直守护者,不让任何人抢了去。以前没有那么多的体会,直到踏上社会,开始工作,才发现,人看似平等,但真的是有很多区别的。别的不说,光天分和性格上就有很大的差别,做事情似乎总是不如别人那样花的时间少,做的事情却很好。其实一件事情的结局无非只有两个,要么完成预期目标,要么未完成预期目标。但是做一件事情的过程却可以有不同的方案,甚至彼此间可能会千差万别到截然相反。然而无论最后是什么样的结果,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能够让人体会到很多的东西,从中学习到很多的东西。对我而言这就足够了,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虽然原来的起点可能都是一样的,但后来为什么不一样?因为他们所接触过的事情,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方案去实现,经历的过程是不同的,从中体会到的东西更是不一样的。

人活在世上,都需要不断尝试不断更新自我,坚持不懈,直到成功。这不仅是一种觉悟,一种信念,一种坚持,更是一种态度,一个帮助人们走向成功的态度。不管遇到了什么事,都一定要坚持,可以不必别人聪颖,可以不必别人富有,可以不必别人优秀,但是一定要有这样一份坚持,不成功,决不放弃。 在有限人生里,我们面临着选择的惶恐、征服的快乐、挑战自己的勇气,所有大喜大悲情绪都浓缩其中。羊皮卷一书,它浸透着不断提升自身的人生观,给我们以适应、把握世界的心灵。没有说教意味的文字中,娓娓道出人生的真谛:在这个非理性的世界里,也许充满了种种的不公正和令人窒息的罪恶。对待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种,重要的不是别人如何,而是你如何。追求幸福、财富、关爱是人生的权利。

人生如同一条河流,它静静地流着,有时激越,有时舒缓,于不经意间收获最美的风景。在这条河中你应该始终透彻、明晰,绝不允许任何的玷污,而幸福也许就在下一个转弯处。人生的美在于一种缓慢,缓慢绝非停滞。动手慢慢做与空想也许是“羊皮卷全书”最简单但又最有意义的启发。动手慢慢做,困难得以征服,自我得以超越,于是托特建成了贯穿巴拿马的铁路;乔治挖出了法国人挖不出的运河;身无分文的洛克菲勒成了百万富翁。怀有梦想的人很多,但实现梦想的人太少,最伟大的力量在于动手。言不行、行不果,绝大多数人沉沦在很多微不足道的借口中,梦想很容易,实现很难,仅仅一个自我已难以逾越,何况其它各种纷扰?

幸福和成功最终要靠我们自己。一个人要去做什么,决定权在自己,成败的结果可以说是个人的奋斗造成的。自己可以选择愉快、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或者相反。显然前者导致成功和幸福,后者则导致失败。要成功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精力的投入。如果思想上松弛,或者不想投入,那么,成功之梦必然成为泡影,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很多人都在寻找,看了这本书,让我若有所思!

第5篇:《幸福和成功》读书笔记

生活需要坚持

——《羊皮卷大全》

《羊皮卷大全》这本书是从世界上最伟大的文献中摘选并整理出来的,作者都是近200年来美国各个行业中的成功人士,他们根据自己的经历,循循善诱地向世人告知成功的秘密以及由之所带来的幸福生活的意义。

“我不是为了失败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我的血管里也没有失败的血液在流动。我不是任人鞭打的羔羊,我是猛狮,不与羊群为伍。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的牢骚,这是羊群中的瘟疫,我不能被它传染。”卷三中这样一段话让我记忆颇为深刻。是的,没有人是为了失败来到世上的,都是为了体验世界和人生,为了渴求的美好,为了这一切,都在不停的努力着!但是,光有这份心和这个认知还是远远不够,还必须同时意识到,没有什么是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获得想要的,首先要付出,其次要懂得付出的方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住!其实我们很明白,成功的人中不一定都是聪明的,但是都是有惊人的毅力的人坚持下来了。我们生活在社会里,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不一定每一个都能理解我们或者被我们所能理解,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磨难,而我们所能做的有限,仅仅是坚持住,守住自己最珍贵的东西,一直一直守护者,不让任何人抢了去。

其实一件事情的结局无非只有两个,要么完成预期目标,要么未完成预期目标。但是做一件事情的过程却可以有不同的方案,甚至彼此间可能会千差万别到截然相反。然而无论最后是什么样的结果,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能够让人体会到很多的东西,从中学习到很多的东西。对我而言这就足够了,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虽然原来的起点可能都是一样的,但后来为什么不一样?因为他们所接触过的事情,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方案去实现,经历的过程是不同的,从中体会到的东西更是不一样的。关键是要坚持下来,才能在完整的过程中得到更深的体悟。

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觉得豁然开朗、感觉自己很幸福,感觉到成功的大门随即为我敞开,只要坚持,只要再坚持一会,等待黎明的曙光,然后紧紧的握住手掌,成功就在掌心了。这个道理说出来只是几个字,却总难做到,甚至很多事情在成功的前一秒放弃了,错失了唾手可得的成功。不是没有能力,不是没有机遇,也不是不够努力,只是少了一份坚持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这不仅是一种觉悟,一种信念,一种坚持,更是一种态度,一个帮助人们走向成功的态度。不管遇到了什么事,都一定要坚持,可以不比别人聪颖,可以不比别人富有,可以不比别人优秀,但是一定要有这样一份坚持。不成功,决不放弃。在有限人生里,我们面临着选择的惶恐、征服的快乐、挑战自己的勇气,所有大喜大悲的情绪都浓缩其中。羊皮卷一书,它浸透着不断提升自身的人生观,给我们以适应、把握世界的心灵。没有说教意味的文字中,娓娓道出人生的真谛:在这个非理性的世界里,也许充满了种种的不公正和令人窒息的罪恶。对待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种,重要的不是别人如何,而是你如何。追求幸福、财富、关爱是人生的权利,关键在于你坚持了没有?

幸福和成功最终要靠我们自己。一个人要去做什么,决定权在自己。成功的诀窍可以说是个人的不懈奋斗。自己可以选择矢志不渝的追求,或者相反。显然前者导致成功和幸福,后者则导致失败。要成功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精力的投入。如果思想上松弛,或者不想投入,那么,成功之梦必然成为泡影。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很多人都在寻找,看了这本书,让我若有所思!或许坚持下去,才会发现吧!

第6篇:《幸福的方法》读书笔记

作者本·沙哈尔,是一位来自以色列的哈佛博士,原为壁球运动员,曾获国际壁球比赛世界冠军。他在哈佛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倡导积极的心理、自信的心态、健康的冥想,在哈佛学生中影响很大。

作者认为,我们不要只重感官享受的享乐主义幸福,不要为目标所苦的忙碌奔波式幸福,也不要无能者自怨自艾自我束缚式的虚无主义感;我们要的是有理想,有目标,有奋斗,有成就,能感受的幸福。他对幸福的定义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他似乎也很赞同马玎·塞里格曼关于幸福三要素的提法,即幸福的三个要素是意义、快乐与投入。

读完通篇,我个人把作者对幸福的论述用九个字来加以概括,即:有目标,去奋斗,能感受!这样就能够获得幸福!

在我看来,无论是从古贤先哲,还是从当代社会人们生活来看,人要获得幸福,首当其冲,是必须建立奋斗目标,确立生活意义!其次,必须采取行动,如果不奋斗,不行动,不寻找,就无法实现这个目标,获得成功。但若只以目标实现之后的快感为幸福,则永远不能获得幸福,因为幸福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一个目标实现后,新的目标必然随之而来,如果在奋斗过程中不能体会幸福,则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所以,对幸福的感知能力很重要。如果没有感觉幸福的能力,

享受奋斗的过程,把这个过程当作快乐,那么人就找不到幸福,无法实现幸福的!所以,我很赞同作者提出感受幸福有两种模式,即溺水模式(无苦无获式)和性爱模式(乐而更乐),我也很赞同作者的看法,即后者是一种更好的获取幸福的能力!

此外,作者也谈到了人生最重要的幸福来源:那就是对美好婚姻家庭生活的把握。我觉得,如果没有幸福婚姻,相互理解的另一半,人生是没有幸福可言的!做为人,最幸福的事情是,能在不断延长的生命中找到一个最理解自己的人!当然,首先这个人必须是自已,但只有自已理解自己,是一种孤独的幸福;只有获得他人的理解,知已的理解,人生才是幸福的,苦中也会透出甜味!所以说:人生,得一知已足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换句话说,得到了一个人生知已我就幸福,得不到,那就是人生的命运!

最后,作为运动员出身的作者,提出把握人生幸福真谛的方法非常简单,但却的确给我们很多启示。也许以运动员简单直接的思维方式来寻求幸福往往就是十分有效的,不是吗?君不见,当今社会,任凭社会和个人财富如何增长,人们却越来越感受不到幸福,越来越难以找到快乐,越来越失去找寻幸福的能力,或者社会根本就没有人去思考这些基本的哲学命题。

我想,现在的确是到了需要认真思考什么是幸福的时刻了!在我

看来,虽然当今社会各种信息极为丰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甚至过剩,但社会整体意识越来越肤浅落后,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贫乏无聊。也许简化,真的不失为一种最佳的寻找幸福的方式!那些“性爱模式”“冥想方式”是一个运动员在以身体认识、体验和实践幸福哲学,虽然失之于浅薄,但仍然十分有效!

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是人生所有目标的终点站。人们总是把“不要失去时才懂得珍惜”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而现实当中往往在不经意间就与幸福擦肩而过。

什么是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都有着自己的观点,可对于自己来说,生活中所经历的每一件事,不管它的过程是多么的艰难,多么的容易,多么的快乐,多么的悲伤,所有这些经历都是自己成长的足迹。

在拜读这本书时,我最喜欢的是对第一篇中《表达感激》的讲解。书上说到每天晚上在入睡前,写下五件让你感到快乐的事,一些让你感激的事,虽然这些事情会是重复一遍又一遍甚至会很乏味,当你记下它们的同时还要去想象每一件事的当时体验和感受,你会更珍惜生活的美好。真的那么有意义么?于是,自己便按着书上所讲,临睡前把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或是感激的事情在脑子里过一遍,当自己真正的去回味每件事情的时刻,真的会如同书上所说,自己是如此的幸

福。请大家一定要坚持做一做,会给你的人生带来一个全新的体验。

记得,自己在住院期间老师们对自己的关爱,不仅仅是精神层面的问候与安慰,更有那香喷喷的饭菜,那纯美的汤羹。每次想起幸福的感觉冲刺着我的整个神经,这份浓浓的爱意让我享受幸福终生。由此,我总是感觉自己命好,每当遇到困难或不如意的事情,总会有这麽多好人来到我的身边,帮助自己使自己轻松度过困境,正因为我的身边有这么多的好姐妹,我每天的幸福指数非常的高。谢谢大家多年来对我工作的支持,对我的包容与理解,能与大家继续携手就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由此想到我们老师的幸福感受,真是时时事事,无处不在,就看你是怎莫想的。记得xx老师的大一班经典语录吧,字里行间充满了幸福与喜悦;xx老师的“幸福九点半”“张老师我都想你了,你怎么才来啊?”甜甜的微笑,暖暖的絮语,类似的话语有好多好多。当你坐下来时,孩子们会一个抢着一个的为你捶背,当你嗓子疼时,三岁的孩子会要求爸爸、妈妈给你带来含片等等。可能当时你没有什么感觉,可当你细细的回味时,你会感到非常的幸福。这种甜甜的幸福是你们用真心的爱和孩子们互换的果实。记得,女儿上班没几天,就给我带来了许多她和孩子们的故事,这些故事无不体现了一位年轻教师对职业的幸福感。听着她的叙述,看着她表现出的自豪与快乐,你一

定会被她的情绪所感染,这就是幸福。这也是教师独享的幸福。

在工作中如果不快乐会感染身边的人,特别是对于一名身处幼儿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每天的工作都会很忙碌或是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如果你讨厌这些烦琐的工作,那么你的不快乐会导致你对工作的松懈,你更会影响你的孩子,因为你的一切是画在一张纯洁而干净的白纸上,你会影响孩子们对快乐的理解和对幸福的追求。

通过对《幸福的方法》的阅读,使我对幸福的概念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感谢《幸福的方法》教会了我很多幸福的方法,正如书中所写——“幸福得靠自己”。与幸福的人交往,与智慧的人交往,将健康延长到心里,你就一定会获得恒久的幸福!

《幸福的方法》是由哈佛大学最受欢迎导师泰勒·本一沙哈尔博士根据他的课程,用充满智慧的语言、科学实证的方法、自助成功的案例和巧妙创新的编排的一本书。作者将幸福用简单道理诠释,用鲜活的案例展现,透出质朴、温暖的生活态度,沁人心田。

书中提到的四种人生模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把它叫作汉堡模式。它通过对四类汉堡的描述,折射出四种不同的人生状态:享乐主义型、忙碌奔波型、虚无主义型和幸福型人生。

享乐主义型的人面对的是口味好但对健康无益的汉堡,只在乎汉堡当前的美味,而不管这类汉堡是否会给自己未来的人生带来益处,

他们注重的是及时行乐,不想为可能发生的负面后果负责。

忙碌奔波型的人与此恰恰相反,他们面对口味差但对未来健康有益的汉堡,宁愿牺牲眼前的幸福,也要去实现未来的目标。尽管他们在这奋斗的过程中并不快乐,但他们总在期盼实现目标时的成功感。

虚无主义型面对既不好吃也不健康的汉堡,毫无反应,将其吞下只为填饱肚子、完成任务,这样的人对未来已经丧失了希望和欲望,只活在过去。

上述三种类型并不是所有人的选择,但现实生活中却不在少数,有的人为了眼前的利益,牺牲他人利益、自己的健康甚至是道德底线,殊不知这样的牺牲对未来的人生已经埋下了隐患;有的人为了追逐成功和物质生活,不愿停下脚步看看沿途的风景,在忙碌中透支生命,待到功成名就时或许已无福消受;有的人在现实的挫败与打击中,一蹶不振,失去了人生目标,混吃等死。那么,会不会还有一种汉堡,与第一种一样好吃且与第二种一样健康呢?会不会有一个平衡了即时和长久益处的汉堡呢?

作者在最后重点阐述了这样一种汉堡“幸福型汉堡”。拥有这样人生的人,他们生活幸福,享受当下所从事的事情,而且通过目前的努力去收获更加满意的未来。这样的幸福型人生值得现在大多数人思考、探讨。

该书通过许多现实的案例阐述了这样的道理:眼前的幸福和未来的幸福是可以均衡的,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总是积极,健康的快乐生活,这才是高质量的人生。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