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化肥施用的影响研究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重要的农民问题,化肥是农业中的重要生产问题。并且,中国化肥过量施用的环境问题,以及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的事实情况,都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关注点。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不断减少,农村劳动力成本开始逐步上升,对农业生产中化肥这一要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化肥施用的影响,能够有利于厘清其关系,从而为开展化肥减量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利用1978-2018年我国宏观数据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化肥施用的历史趋势和区域特征。其次运用2000-2018年的我国各省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及其机制。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化肥施用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变成相对稀缺的要素,使得化肥的相对价格更低,化肥变成相对丰富的要素。农户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会根据各要素的相对价格的变化调整各要素投入的结构,就会增加施用相对价格更低的化肥,替代相对价格更高的劳动力。从而正向影响化肥施用强度。第二,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促进农户非农收入的增长,进而正向影响化肥施用强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外出工作的劳动力获得了非农收入,并通过汇款寄回给农户家庭,使得农户家庭的收入增加。农户家庭收入的增加使得信贷约束降低和流动性增加,为了弥补劳动力外流带来的损失,农户会增加化肥的投入。从而正向影响化肥施用强度。第三,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而正向影响化肥施用强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由于农业中劳动力的减少,劳动力价格相对变高,劳动力变成相对稀缺要素。使得农业机械价格变得相对更低,农业机械变成相对丰富的要素,因此农户会使用更多的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力。而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生产率得到提升,农户会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加大化肥的投入。并且机械和化肥之间表现为互补作用,施肥机械等增加了化肥施用,从而正向影响化肥施用强度。分不同区域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在粮食主产区和北方地区影响均分别小于非粮食主产区和南方地区,这是由于粮食主产区和北方地区规模化程度更高,农业先进技术应用更好,机械的节肥效应更高。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化肥减量的施用技术的改进以节约劳动力为导向的政策建议,为实现化肥减量和发展绿色可持续农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化肥施用强度;要素替代

学科专业:农业经济管理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概念界定

1.2.1 农村劳动力转移

1.2.2 化肥施用强度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2.1.2 新劳动力流动经济学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研究

2.2.2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化肥施用的影响研究

2.2.3 文献评述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化肥施用现状分析

3.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时序演变特征和地区差异

3.1.1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分布

3.1.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时序演变

3.1.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地区差异分析

3.2 化肥施用时序演变特征和地区差异

3.2.1 化肥施用的时序演变特征

3.2.2 化肥施用的地区差异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影响机理及研究假说

4.1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

4.2 收入效应

4.3 替代效应

4.4 本章小结

5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化肥施用影响研究

5.1 数据来源、变量选择及模型设定

5.1.1 数据来源

5.1.2 变量选择

5.1.3 模型设定

5.2 实证检验

5.2.1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

5.2.2 非农收入中介效应

5.2.3 农业机械中介效应

5.2.4 稳健性检验

5.2.5 异质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中医院中医护理论文提纲下一篇:人才培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