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焦虑对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2023-01-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引言

在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中, 笔者通过与学生的交流, 发现许多大学生之所以英语口语薄弱, 并不是智商低或学习不努力, 而是因为情感因素制约着其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外语学习是一个受诸多因素影响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主观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年龄因素, 其中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和作用不可忽视, 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 而语言焦虑就属于情感状态的一种。因此, 深入研究语言焦虑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影响, 对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及提高教学效果是相当必要的。

2 语言焦虑的定义和影响

语言焦虑是一种特殊的焦虑现象。国内外很多研究者都对语言焦虑给出了定义。Gardner and Mac Intyne (1993) 指出语言焦虑就是学习者需要用外语或第二语言进行表达时产生的恐惧和不安心理。根据Horwitz等定义, 外语学习中的语言焦虑是“外语课堂学习中由独特的语言学习过程引起的自我感知、对外语学习的看法、学习外语的感觉和学习行为等特殊的心理活动”。

焦虑感与外语口语表达的熟练程度有密切关系。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 焦虑感干扰大学生作正常、连贯的语言表达。由于精神高度紧张, 学生即使对问题作了充分准备, 一旦站起来, 在班上同学的注视下用英语表达时, 却总是会“吞吞吐吐”, 语言模糊不清。紧张感导致他们口语语音的不准确, 甚至变调。其次, 焦虑感影响大学生的“可理解输入”及短时组织语言的能力。第三, 焦虑感容易威胁到学生的“语言自我”, 从而对课堂口语训练产生抑制情绪。我们注意到, 课堂焦虑感对学生最消极的影响便是它直接引发学生抑制情绪的产生, 弱化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体能动性, 导致最终的逃避行为。

3 控制语言焦虑的教学对策

3.1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缺乏自信的学生容易出现口语焦虑。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减轻学生的焦虑感, 提高和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 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缓解学生因学习造成心理压力的关键。教师应有意识地强化自身的亲和力, 除了具备娴熟的教学技能、渊博的学科知识外, 对待学生应该热情、民主和宽容,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多给予表扬和鼓励, 保护其自尊心, 树立其自信心。第二, 帮助学生克服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教师应该帮助自卑心理强的同学认识到自己的强项, 看到那些语言能力强的同学也和他们一样会出现焦虑感。第三, 用恰当的方式有意地表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任何细微的进步,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逐渐进步, 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消除焦虑和抵触情绪, 逐步形成良性教学循环。

3.2 给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口语课堂氛围

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民主、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 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无胁迫感的环境, 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焦虑感。教师授课时态度要友好, 面带微笑, 过于严肃会让学生觉得压抑和紧张;在课堂上多与学生进行目光交流, 让学生知道老师并不是高高在上, 而是尊重每个学生的;坚持多表扬, 少批评, 多鼓励, 少惩罚的原则;改变简单、生硬、不耐烦的态度, 禁忌讽刺、挖苦、嘲笑学生。在课堂上尽量避免使学生产生消极情感的教学活动。如在学生不情愿的情况下, 强迫他们走上讲台陈述观点进行发言;做一些低于或高于学生应付能力的活动;经常要求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回答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问题等。

3.3 正确处理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在口语表达时难免会出现错误, 教师对学生错误的态度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研究表明, 严厉的纠错会增加焦虑程度。杨文滢和章明明的研究指出, 延迟评价, 多值评价和多元评价方式被证明具有良好的效果。教师在纠错时要讲究策略, 注意区分错误的不同类型。“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 只要不影响交际的正常进行, 教师就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 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运用目的语时怕犯错的心理压力,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张国扬, 朱亚夫, 1996:126) 。纠错过于及时或太过注意细节就会打断学生的思路, 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从而使学生因怕犯错而不敢开口, 导致过高的焦虑。所以要把握纠错的“度”, 注意纠错的方式。教师不应过于强调语言的准确无误, 对学生犯的错误不加区别一律纠正, 这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 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

3.4 在口语课堂中进行合作型学习

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 “团队学习”或“分享学习”。常见的合作学习方式主要有小组调查、共同学习法、拼图法、团队游戏、竞赛法、学生小组成就分组法等。给学生提供合作型的课堂学习活动,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或辩论等教学形式来激发和调动小组活力, 酿成积极的课堂情感气氛。合作型的英语口语学习将学习的重心放在学习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知识共享、信息交流、共同思考、能力互补、积极讨论, 从而强化语言的活学活用, 不是为了学习语言而运用语言, 而是在最真实的交流思想、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 焦虑是外语学习中的一个主要情感因素, 它影响到语言学习的方方面面, 尤其是在英语口头表达方面。因此, 高校英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变化, 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焦虑情绪, 引导他们摆脱不安心理、发挥最大的语言运用潜力, 取得最佳口语表达效果。

摘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诸多因素都会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效果产生影响。本文探讨了语言焦虑的定义, 介绍了影响语言焦虑的相关因素, 并且提出了减轻学生英语语言焦虑的可行性策略, 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焦虑,焦虑情绪,大学生,口语

参考文献

[1] 成艳萍, 何奇光, 韩晓立.英语课堂焦虑对大学生口语表达的影响[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 (1) :89-94.

[2] 郝枚, 郝若平.英语成绩与成就动机、状态焦虑的相关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2) :111-115.

[3] 余心乐.成人学生英语课堂焦虑感与听力理解成绩的关系[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9, (2) .

[4] 文秋芳.英语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 (4) .

[5] 张国扬.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J].1996.

上一篇:浅析建筑基坑工程地方性标准的差异性下一篇:扩展安全密度窗口钻井液技术在苏西区块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