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护理对ICU重症病人的康复效果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ICU重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后对其康复效果、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110例,按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55例,予以心理护理,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焦虑及抑郁评分、康复效果、血压情况及护理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干预后生活质量、焦虑及抑郁评分、血压情况等改善效果均明显较好,且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P均<0.05)。结论对ICU重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负性心理、促进症状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体指征改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心理护理;焦虑;抑郁

ICU主要用于收治一些危急、重症患者,这些患者病情普遍比较严重,身体状况明显较差,加之受到病情、外界环境等影响时,容易产生出抑郁、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进而导致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下降以及治疗配合性降低,不利于后期症状康复。研究发现,负面情绪会严重影响到患者心理及生理状态,且不论对患者自身还是家属均会增加很多负担,对其症状康复造成诸多不利。传统护理干预措施虽能起到一定效果,但由于干预模式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因此护理干预效果极为有限。而心理干预则是在传统护理干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干预措施,以保证患者获得良好、健康的心态,使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并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治疗信心,促进症状康复。本研究旨在探讨ICU重症患者应用心理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110例,随机均分两组,每组55例。试验组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23~85岁,平均(58.8±6.8)岁,不稳定型心绞痛12例,重症胰腺炎15例,心肌梗死13例,心绞痛15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7例,年龄24~84岁,平均(59.6±6.9)岁,不稳定型心绞痛13例,重症胰腺炎14例,心肌梗死14例,心绞痛14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心理护理,具体如下。

(1)术前准备:针对需接受手术的患者,术前,医护人员需对其心理情绪予以高度重视起来,为消除患者术前紧张心理,为患者详细介绍手术安全性、手术流程等,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增强其手术配合性,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加强护患沟通:当进入ICU病房后,医护人员及时对患者生命体征展开全面监测,同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了解患者症状情况,并就相关疾病及健康相关知识为患者讲解,使患者在心理上充分做好准备,缓解其恐惧、焦虑等心理情绪。另外,通过与患者之间加强心理沟通,了解其心理顾虑和需求,然后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从而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并保证患者不良心理能够有所改善。

其他人不要私下议论或者嘲笑患者的罕见病情。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焦虑及抑郁评分、康复效果、血压情况及护理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使用SF-36量表评估,量表中主要包含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每项维度0~100分,生活质量越好所对应分值越高。焦虑、抑郁评分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心理状况越好时,所对应评分越低。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血压升高、心率不齐、感染等。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2结果

(3)心里支持:为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心态,护理人员平时应加强对患者陪护,为其予以心理支持,了解患者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心理情况等,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满足其心理需求。另外,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所存在的心理障碍,并为其答疑解惑,耐心倾听患者的心理诉求,为其提供相应心理指导。告诉患者积极、健康的心态对症状恢复的重要性。

2.1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后,试验组心理功能、心理、物质生活、日常生活功能、社会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4)音乐疗法:先让患者整个身心放松下来,并通过结合音乐疗法、意象疗法、体位保持法以及松弛疗法等多种治疗方法来帮助患者改善心态。为患者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或者影片,增加患者副交感神经活动性,并使交感神经活动度降低,从而对其心理情绪起到改善效果,确保其整个身心处于放松、愉悦状态下,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治疗效果。

2.2两组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比较护理前,两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优于护理前,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5)加强病房环境管理: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对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舒适度以及促进身心休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医护人员每天应定时打扫病房,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卫生,勤通风,并保证病房采光性,室内温度维持在22~25摄氏度,湿度在50%。告诫其家属,探访过程中多为患者传递积极且正能量信息,以免语言不当无意中对患者心理造成伤害导致其病情恶化。另外,保持病房安静,控制噪音,避免影响到患者休息。

(6)放松疗法:每天为患者做放松训练指导,比如冥想放松、肌肉放松以及深呼吸等,以消除患者负面情绪。

(7)临床护理:在为患者导尿、更换药物以及更衣时,需尽量考虑到患者心理,注意对其隐私部位遮挡,以免引起患者尴尬。日常护理方面,医护人员通过为患者正确的心理疏导,并鼓励患者勇敢的说出自己的症状,并敢于正视自己的身体症状,同时叮嘱

2.3两组血压情况比较护理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优于护理前,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护理效果比较试验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5。

通过加强护患沟通,有利于医护人员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心理想法及顾虑等,并对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见指导,通过加强心理沟通能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同时还能增进护患感情,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念。通过心理支持,可以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以消除患者心理情绪,帮助患者改善心态。采用音乐疗法,根据患者兴趣喜好及个人特点,为其播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以达到改善患者心境、缓解其心理焦虑等效果。

通过病房环境管理,为患者布置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不仅有利于其身心放松、提高舒适性,而且也有利于改善睡眠治疗、身体休养,使患者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疗法:通过对患者进行深呼吸、肌肉放松及冥想等训练指导,有助于促进患者身心放松,缓

3讨论

ICU病房患者病情相严重,且极容易恶化,这类患者不仅身体方面承受巨大痛苦,而且心里方面也会承担很大压力,久而久之则会引起一系列负面心理,如焦虑、抑郁等,这不论对患者护理配合性还是对身体症状恢复均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据了解,ICU病房患者普遍存在的负面心理具体包括如下:

①消极:鉴于考虑到ICU病房患者症状特殊性,往往需接受封闭式治疗法,且对患者家属探访次数会有严格限制,患者多数情况下都是独自一人在病房度过,难免会让患者产生一种与世隔绝之感,进而会产生孤独、寂寞,并导致出现消极心理。②焦虑心理:入院后,不少患者会对医院陌生的环境产生焦虑、紧张心理,甚至会导致晚上失眠。③暴露易怒:不少患者在对自己的病情指导后,第一时间的心理反应是:暴躁、易怒,且往往会将这种负面情绪转移到周围人身上,如家属、医护人员等。另外,对于医护人员的配合性也会明显降低,甚至化会出现逆反心理。

因此,在对ICU重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往往需配合对应心理干预措施,以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护理干预效果。本研究中,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术前护理、加强护患沟通、提供心理支持、音乐疗法、病房环境管理、放松疗法、临床护理等。其中,术前护理中,医护人员通过为患者介绍医院治疗手段的安全性,为患者列举治疗成功的案例以及后期恢复效果等,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消除其鼓励,提高治疗配合度,有利于后期治疗工作顺利展开。

私部位遮挡。鼓励患者正视自己的特殊情况,并禁止其他人对患者身体症状嘲笑、议论等,有助于患者心态获得改善。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干预后生活质量、焦虑及抑郁评分、血压情况等改善效果均明显较好,且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P均<0.05)。

综上,通过对ICU重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性心理、促进症状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体指征改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任爱花.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室重症患者焦虑状态与睡眠质量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0,15(22):168-169.

[2]马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态及康复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21):146-147.

[3]林巧凤,易碧兰,陈妍,等.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10):1786-1788.

[4]吕凌楠,宫雪,姜宇琪,等.强化心理护理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血气指标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10):1265-1267.

[5]邱琳琳.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6):744-745.

[6]李敏.探讨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作用[J].系统医学,2020,5(11):181-183.

[7]李玉秀.心理护理对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探讨[J].心理月刊,2020,15(13):66.

[8]江花.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室重症患者焦虑状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CD].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6):8.

上一篇:工业自动化软件系统技术分析下一篇:重新审视教育学本科专业改革在学科发展大局中的意义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