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普外科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分析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手术是普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 对于患者来说, 也是严峻的心理考验, 焦虑是普外科患者常见的心理[1]。对患者来说, 任何手术都要经历身体的折磨, 还要经历麻醉和手术的创伤, 甚至面临死亡的危险, 很多患者在心理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通常来说, 患者入院24 h以内焦虑心理最为严重, 需要5 d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逐渐适应术前的应激刺激[2]。因此, 对普外科患者进行科学的心理护理, 是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情绪, 保证手术顺利, 促进术后康复的重要手段[3]。为评估普外科手术患者的焦虑程度, 研究心理护理对普外科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 该研究对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普外科手术患者82例中的部分患者进行了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治疗的普外科手术患者82例, 其中男51例, 女41例, 年龄22~74岁, 平均年龄52.6岁。文化程度:中小学及以下13例, 中学中专34例, 大专及以上3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实验组42例, 男24例, 女18例, 年龄23~74岁, 平均年龄52.8岁。文化程度:中小学及以下6例, 中学中专18例, 大专及以上19例;对照组40例, 男51例, 女41例, 年龄22~71岁, 平均年龄52.2岁。文化程度:中小学及以下7例, 中学中专16例, 大专及以上16例。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40例, 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42例,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措施:

1.2.1 做好入院准备

患者入院后, 护理人员应积极热情接待, 主动为患者介绍病区情况, 使患者明白自己的主治医师、责任护士, 熟悉病室环境和同室病友,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使患者能够尽快赶到归属感和安全感。患者从踏入病房开始便开始了和同室病友同吃住的生活, 成为病房集体中的一份子, 由于同病相怜, 患者们往往能够很快的融合在一起, 老病友的治疗和康复经验往往也能够很快的被新病友所接受, 病友间的情绪也往往能够互相影响, 因此, 合理安排病室是影响患者心理的重要因素。

1.2.2 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进行分别护理

有调查显示, 年龄是影响患者焦虑情绪的重要因素, 中年患者大多承担着较重的家庭和社会责任, 对自己身体的担心较多, 担心自己的手术会影响以后的工作和发展前途, 从而加重焦虑心理。因此, 与老年患者相比, 中年患者有着更为严重的心理焦虑现象。因此, 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心理护理十分有必要[4]。对于中年患者, 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必须尽早了解患者的心理互动, 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帮助患者科学认清疾病, 了解手术和术后可能面对的情况, 如实告知患者手术机理, 使患者能够科学的衡量利弊, 专心接受治疗。老年患者的心理焦虑主要来自对手术费用的担忧、手术效果的不清和对家庭的牵挂。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后进行自我照顾的教育, 提高患者照顾自己的能力, 熟悉周围环境, 对于牵挂家庭的老年患者, 护理人员可调动同事、朋友和家属来看望患者, 弥补老年患者心中的孤独与空虚。手术前, 应向患者说明手术注意事项, 预期结果及术后可能会产生的不适, 对于对医疗费用担心较多的患者, 应向其解释各项检查和费用支出的必要性, 在允许的范围内选择价廉的药物[5]。

1.2.3 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的护理

有调查显示, 文化程度也是影响患者焦虑的重要因素, 文化程度低的患者的焦虑程度要明显高于文化程度高的患者。这主要是因为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缺乏相关医学知识, 医护人员在讲解相关知识时难以理解, 且沟通能力较差, 导致不能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病情的进展和手术真实情况。在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患者不同的文化层次, 在讲解相关知识时要尽力使自己的语言贴切、简单、明了, 让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都能理解自己讲述的内容[6]。在谈话时要鼓励患者主动提出问题, 以找出患者焦虑的原因, 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慰和解释, 使患者在术前能够得坚定的心理支持, 用积极的态度来配合医疗工作, 顺利进行手术, 促进术后恢复。

1.3 评价标准

护理结束后, 采用Zung焦虑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水平进行评测, 分析心理护理对普外科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临床研究并签订同意书, 调查前告知患者调研目的、方法和意义, 由患者自行填写, 对于不能自行填写的患者由护理人员逐条念与患者, 并根据患者回答代为填写。Zung焦虑评量表共20个项目, 将20个项目计分总分>40即存在焦虑情绪, 得分越高则焦虑程度越高, 组间对比以平均分为依据。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 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 表示, 组间差异以U表示。

2 结果

护理结束后, 两组患者的相关知识均有所增加, 焦虑现象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但对照组患者焦虑程度减轻较小,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 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大幅增加, 焦虑心理明显改善, 差异统计学意义, 见表1。证实对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科学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 对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推广。

3 讨论

不少患者心理承受力较差, 对医院环境陌生, 对自己所患疾病了解不多, 没有接受过充分的相关知识教育, 害怕手术中的痛苦, 对手术治疗的认知误区和对危险的夸大是导致患者存在焦虑的重要因素。还有的患者对手术准备不足, 遇到需要其配合的紧急情况时往往不知所措, 贻误治疗契机[7]。

焦虑是个体面对潜在威胁时产生的复杂心理, 适当的焦虑能够提高机体反应能力, 而过度焦虑则是病态心理, 超出个体承受能力的焦虑会摧毁其应对机制, 导致心理异常, 不少患者入院后长吁短叹, 食欲下降, 呼吸、脉搏加快, 对手术的顺利进行也造成了不利影响。对患者进行心理调查, 并根据其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心理护理,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认知, 在某些条件下, 心理护理的效果要远胜技术护理[8]。在该次研究中, 对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科学的心理护理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焦虑状况, 促进了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术后康复,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评估普外科手术患者的焦虑程度, 研究心理护理对普外科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该院治疗的普外科手术患者8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40例, 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42例,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措施, 护理结束后, 采用Zung焦虑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水平进行评测, 分析心理护理对普外科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结果 护理结束后, 两组患者的相关知识均有所增加, 焦虑现象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但对照组患者焦虑程度减轻较小,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 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大幅增加, 焦虑心理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科学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 对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普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影响

参考文献

[1] 朱玉静, 陈淑香, 丁立佼, 等.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对门诊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20) :4835.

[2] 肖珊, 张丽红.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焦虑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医学卷, 2010 (3) :296-297.

[3] 黄建嫦, 马珊.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心理护理分析[J].吉林医学, 2010 (18) :2192-2193.

[4] 李桂学, 于彦湘.61例心胸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调查及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5 (4) :504-505.

[5] 王江丽.导致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10) :67-68.

[6] 熊庆华, 王彦威, 杜梅叶, 等.手术患者焦虑评估分析及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27) :219-220.

[7] 何静, 雷逸灵.术前电话访视对种植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11 (7) :75-76.

[8] 葛中笑, 金玉玲, 李淑娟.心理干预对手术病人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J].医学信息, 2011 (4上旬刊) :2460.

上一篇:基于区位理论包头市旗县区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下一篇: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