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条路看振华的发展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阶段中职学校特别是民办中职学校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失学问题, 每年将有25%的学生流失。原因是多方面的: (1) 经济上极少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中途退学 (2) 认识上, 个别学生或家长认为读中职只是为了找工作, 一段时间以后感觉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就不学了; (3) 个人行为上, 部分学生受不了学校制度的约束; (4) 教材使用上, 教学内容陈旧, 理论性强, 实践性弱可操作性差, 实际训练少, 学生不适应; (5教师素质上, 部分老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和心理学, 加上从教时间较短, 缺乏教学经验。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到底如何能健康发展, 振华职业学校从实施模块教学, 加强产学结合入手培养个性发展, 定位服务社会, 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洪江市内争排头, 怀化市内成一流, 湖南省内争上游, 国际要有知名度”。

1 实施模块教学走内函式发展之路

模块教学就是围绕一个能力和素质的教育专题, 在教法上强调知能一体, 在学法上强调知行一致, 集中开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活动方式、方法、方案的同步式一体化的教与学, 以实现具体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式教学模式。模块式教学要求专业教师的教学首先要转变观念, 打破固定式的教学形式, 向动态、实用方向组织教学,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一般来讲包括五个环节。第一是划分学习小组, 形成团队合力, 培养竞争意识。整个知识模块的学习中要求各学习小组对照教师的布置完成产品;第二是确定教学内容, 从任务中引出教学目标, 在“做中学, 学中做”;第三是布置任务, 教师详细具体地讲清学习、实训任务, 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四是评价结果, 教学内容完成后及时展示作品, 针对作品及时进行讨论、总结、评比。

模块式教学要求有较多的师生、生生互动环节, 教学的开放性明显增加, 坚持教、做、学、查一体化, 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不断的开发和提高, 人才培养基本符合社会用人的标准, 强化了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发展能力, 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创业精神。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只有被社会承认和接受才算是成功之路。

如本学期在机电专业开展的项目集中实训, 我认为值得大家在模块化教学中去借鉴。项目实训的教学, 要求教师制订出相应的实训任务和对应的专业理论知识, 将需加工的工件所涉及到关于图纸、预算、材料、工艺精度、测量、检验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简明扼要的系统讲解, 并要求学生在实训中一一进行掌握, 完成相应的达标工件。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 在动手中思考, 在动手中牢固自己的专业知识, 树立师生新的产品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具体方法是任务下达—图纸 (师生均备) —理论知识的学习、讲解—下料 (学生) —系统安排工艺要求 (学生有详细记录) —工件加工 (注意安全) —教师指导—产品测量、检验 (学生) —教师检验—打分、记录, 并指出不足—实训完毕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 安排学生写出实训报告并上交教务处—清理实训工件进行班级实训产品展。

2 融入市场以生产养实习, 以实习促生产, 走产学结合的发展之路

职业学校的专业对口实习往往难在缺少流动资金、设备陈旧落后、导师对市场不熟悉。因此, 中职学校的专业对口实习应该融入市场, 走进企业, 以生产养实习, 以实习促生产。根据模块教学内容, 积极寻求合作伙伴, 进行优势互补, 学会借鸡下蛋, 把学校的教学实习内容就近找到对应的生产部门, 学校的优势在于廉价的劳动力, 企业的优势在于产品的标准化, 工序的规范化同时有做不完的活。

集中有限资金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搞好基础环节、关键环节的设备投入合理安排, 保证实习工位, 延长学生的实训时间。因此, 建设投入上要有计划, 基地使用上要增加课余时间的开放使用, 成果检验上要多开展项目技能挑战赛, 主题创作 (或模型设计) 比赛。

3 开辟主题活动, 走特色学生个性发展之路

名校因名生而生, 名生因活动而出。职业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校在教育教学中班级主题活动周周有, 教师活动月月有, 活动让我们发现了自己的潜能、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和快乐, 活动让我们消除疲劳、忘记痛苦。学校的每次师生活动都主题鲜明、方案周密、准备到位、效果明显。如学校管理上有不同看法, 我们正视问题, 积极地去寻找问题, 三月份坚持每周一场辩论赛, 把学校的各种棘手问题作为辩题, 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激烈的辩论。“学生先爱学校, 还是学校先爱学生”的辩论, 让大家明白了爱校的真正内涵;“不读书是学生的错, 还是老师的错”的辩论让师生明白了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活动的开展与准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思维的拓展性, 学生变得更加主动, 更有质疑力和专注力, 在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良性的发展, 人尽其才, 物尽其美的愿望得到了兑现。

4 定位服务社会, 走红色德育发展之路

服务社会, 教育为先。我校一直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德育工作重中之重。红色教育旨在以红色作为时代精神内涵的象征, 务实的落点在于教育。呼唤有志青年忧国忧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英雄主义、竞争能力、拾金不昧、艰苦朴素等优良传统美德是必要的。我校在教育教学中始终坚持“理论知识够用, 专业技能娴熟, 综合素质良好, 道德品质高尚”的办学理念。德育中弘扬以爱国、爱校、爱家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开拓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通过学生的爱校活动、红色效游、帮助老人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爱心。通过拔河比赛、主题文艺晚会、踏青烧烤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力。我们每个季度都会邀请成功人士客座振华进行创业教育。学生了解民族、了解社会、正视自我, 才会真正的服务于社会。企业是很现实的, 也是很势利的企业的李总认为员工工资由人品工资和技能工资组成, 企业压根就需要人才的稳定, 但人才的流动更体现了优秀企业的实力。企业如此, 中职学校理应如此, 我们应该跳出职校谈职校的发展。培养团队重在建设心态, 培养人才重在建设品德。我校第一次跟李总合作开辟了学生的对口性、培养性实训, 以生产养实习, 以培训促生产, 吴总说:振华改变了我对中职学校的看法, 振华让我找到了人才培养基地。

摘要:职业教育是富国强民的生存教育, 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具体生产劳动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发展职业教育, 才能有效减少失业。因此,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 更要关注人本身的发展, 为社会培养人格健全, 具有创新能力的特色个性化人才。

关键词:内函式,产学结合,特色学生,红色德育

上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要立足于对过程的关注下一篇:“一带一路”倡议中道德理想的重要性